居里夫人几则小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推荐

居里夫人的故事推荐1. 讲讲居里夫人的小故事一、居里夫人对时间很看重,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
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2.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成立,居里夫人回国参加成立仪式。
许多名人聚集在她周围。
仪式即将开始时,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吻了她的脸颊,亲自把她推上了主席台。
这位老妇人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感人的一幕感动了,热烈鼓掌,老人流下了眼泪。
三、居里夫人读书非常专注。
一次,小伙伴们在她伏案读书的时候,悄悄地在她的座位背后垒起了一座椅子塔: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25分钟过去了,居里夫人还没有发觉,仍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4.居里夫人的真名是马涅,马涅来到了巴黎大学理学院,开始了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
虽然住在姐姐家很舒服,但是因为姐姐家的病人和客人太多,影响了学习,曼雅说服姐姐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
她学习如此努力,以至于忘记了照顾自己的健康。
一天,她晕倒了。
姐夫过来仔细检查她,问她吃了什么。
她第一天晚饭只吃了一把萝卜和半磅樱桃,一直学习到凌晨3点。
姐夫把她接回家,在姐姐一家的精心照顾下,她康复了。
就这样,曼雅努力学习了两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五、从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去拜访居里夫人。
他走到村里一个渔民家门口,向一个赤脚坐在门口石板上的女人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Marie Curie)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是唯一一个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以下是关于她的三个故事:
故事一:简朴生活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的一个贫苦家庭,尽管她后来成为了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但她的生活一直非常简朴。
她经常用推车推着两个孩子过河,以节省一点车费。
即使在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她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将大部分奖金用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用于个人享受。
故事二:勤奋好学
居里夫人在年轻时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她的姐姐上音乐课的时候,她总是偷偷地听,并且尝试用纸片和炭笔在纸上写下音乐。
当她的父亲发现她在努力学习的时候,他感到非常高兴,并鼓励她继续努力。
居里夫人后来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她的成就证明了勤奋好学的价值。
故事三:献身科学
居里夫人是一个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元素,这些元素对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发现这些元素的过程中,居里夫人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这对她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最终,她因患白血病而去世,享年67岁。
尽管她的健康状况很糟糕,但她仍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居里夫人名人故事篇1艰苦求学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中学数理教师,母亲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在她不满10岁的时候,母亲和大姐就相继病逝了。
生活的艰难和厄运磨炼出小玛丽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处处表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父亲对科学的热爱深深影响了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贫寒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玛丽开始做家庭教师。
一直到24岁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时,她才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学好每一门功课。
入学两年后,她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得了第一名。
淡泊名利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她对个人的荣誉看得很清楚,她说:“荣誉使我变得越来越愚蠢。
当然,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就是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与别人认为他是怎样很不相称。
比如我,每每小声咕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一天,一位朋友来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大为惊讶:“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教女有方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她开发孩子智力的诀窍是“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女儿不足周岁时,她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让她们在庭园里栽花、种菜等。
她还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
她的教育力求从实物开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有很多关于居里夫人的事迹都被写成了故事,而这些故事也跟她的美名一样流传于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居里夫人的故事一: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居里夫人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
那时的波兰正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玛丽从小就尝够了做亡国奴的滋味,她私下里接受了许多抵抗侵略的思想,从心底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发誓要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学习。
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玛丽姐妹的意志,在学校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
玛丽中学毕业了,由于才学出众,她获得了金质奖章。
可是她却不能继续上学了,因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大学里面是不收女学生的,到巴黎上学,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
要知道,同样获金质奖章毕业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玛丽回到了家里,父亲因供不起女儿上学伤心地落下了泪,玛丽一边劝父亲,一边想着办法。
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读书,姐姐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读书了。
就这样,姐姐拿着全家人凑起的钱迈向了巴黎,玛丽一边学习一边挣钱,终于在1891年也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1玛丽到巴黎后,先是住在姐姐家,因为姐姐家离校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且有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玛丽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小阁楼上。
阁楼条件相当艰苦,冬天又无法取暖,玛丽常常被冻醒,她不得不起来,把所有的衣物都盖在身上,有时甚至把凳子压在身上增加重量。
玛丽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仅以几片面包充饥,有几次连这也忘了,正在读书,突然昏倒,多亏同学发现通知了姐姐。
玛丽的姐姐为此操透了心,玛丽自己却为这事发笑了。
所有的艰苦条件,丝毫没有影响玛丽的学习。
她每天总是早早地第一个来到教室里在前排座位上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10点钟图书馆的灯熄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灯又常常是亮到了夜里两三点钟。
居里夫人发现镭故事(5篇)

居里夫人发现镭故事(5篇)居里夫人发现镭故事篇1里夫人从理论上推测到了新元素镭的存在,但是巴黎大学的董事会却拒绝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人员,因为她无法用事实来证明这一点。
无奈之下,坚强不屈的居里夫人只好把校内一个无人使用、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棚子当成“实验室”。
然后,她把从矿上收集到的沥青矿渣用麻袋运回,便开始了伟大的发现之旅。
当然了,实验室里的“设备”简陋得无与伦比,一口煮饭用的大铁锅、一根粗棒子以及一些必要的试剂和试管便是居里夫人全部的实验家当。
而用那根粗棍子不停搅拌锅中煮沸的沥青液体,便是她的整个实验过程。
她期待着自己石破天惊的那一刻,所以在整整四年中均不辞劳苦地工作着。
最初两年,这位日后震惊全世界的化学家干的其实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接下来的两年,才是她试验的初衷——分析沥青溶解后的分离物,也就是镭。
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实验室”外面那8吨堆得像小山似的矿渣终于变成了此刻她面前器皿中的这一小点液体。
居里夫人满怀期望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些液体结成一小块晶体(镭)的时刻。
可是等啊等啊,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原本激动不已的她感觉越来越沉重——玻璃器皿中的液体,她4年来的汗水和8吨沥青矿渣的最后结果,居然只是一小团污迹!夜深人静的时候,疲倦至极又失望之至的居里夫人回到了家,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都不能入睡,她不甘心,她想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
“只要能找出自己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这么在意了。
可是到底为什么呢?为什么它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的晶体呢?那才是我想要的镭啊!”居里夫人一边想,一边自言自语着。
忽然她眼睛一亮:既然谁都没有见过镭,凭什么自己这么肯定镭是白色或无色的晶体呢?没准儿,那一小团“污迹”正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啊!想到这里,居里夫人翻身下床,以最快的速度朝实验室跑去。
结果还没等开门,她便从“实验室”的墙缝里看到了自己伟大的“发现”——白天器皿中那毫不起眼的污迹,此刻正在黑夜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镭!”居里夫人惊喜地叫了出来。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5篇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篇1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挂在一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这对年轻夫妇,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
夫妇两人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
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意义,可有谁知道他们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
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艰难的历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
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
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
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
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
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
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书馆读书。
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
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上黄油的面包。
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
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玛丽得了贫血症。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5篇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5篇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篇1)她的身材很瘦弱,仿佛就只剩下一具骨骼和满受辐射轻视的肌肤,她的面容是那么憔悴,憔悴到让人可怜。
自从学完居里夫人这篇*后,居里夫人的形象就刻在我脑海深处。
居里夫人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家,在化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并且多次获得诺贝尔学奖。
距离夫人和丈夫始终坚持初心,日以继夜地在实验室进行研究。
他们的实验室早已破旧不堪,下雨天还会漏水。
他们把实验器材搬到干燥的地方,冬天实验室里寒冷刺骨,他们就在炉子旁边进行研究。
我能想到他们在不懈的研究下,后来发现镭这种物质的存在时,心情是有多么高兴。
居里夫人说:镭的颜色是神秘的,它散发着七彩颜色的光。
那是我见过世界上最好看的颜色。
这颜色仿佛是居里夫人内心的希望。
这颜色也照亮了他无尽的黑暗。
随后居里夫人发表了她的*并证实了镭这种新物质的存在。
这引起了各界化学家的夸赞,居里夫人还在会堂进行了演讲,成为第一个走入会堂演讲的女人。
玛丽居里在当时被所有人认识,在18世纪。
居里夫人的头像也出现在意大利和美国的钞票上。
居里夫人出生在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中,她父亲是一个中学的数学老师,母亲是一所女子寄宿学校的校长。
居里夫人从小就学习勤奋,长大后去巴黎求学,考入了巴黎大学,后来在一所学校担任物理老师,并认识了她的丈夫。
两人在闲余时间进行研究,他们还发现了x射线,在学习上名列前茅。
不幸的是,最迷人的东西都有着最危险的一面,距离夫人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也被辐射所侵蚀,日益憔悴,镭的辐射性能很强。
是少数具有强腐蚀性的物质,居里夫人最终还是没能抵抗雷的辐射,居里夫人的伟大形象我们会永远铭记。
我曾经也看到过居里夫人的雕像,透过雕像,我仍能看到居里夫人的受到侵蚀而变形的脸,她那稀疏的金黄色卷发,要是没有研究镭的话,没有受到镭的辐射。
那她一定比现在还要美丽吧,居里夫人,她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必须要坚持不懈,半途而废不是一个圣者应该有的样子。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篇2)在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过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故事一:成绩优异的居里夫人玛丽·居里是她家五个孩子中最小的。
她的父亲是中学数学和科学老师,收入有限,母亲也是中学老师。
玛丽的童年不幸福。
她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由她姐姐照顾。
后来,在她不到10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和姐姐都因病去世了。
她的生活充满了困难。
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磨炼了她从小就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就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
她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特殊的爱好。
她从不轻易错过任何学习机会,处处表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小学开始,她每科都是第一。
15岁时,他以一枚金牌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前曾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物理,父亲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也深深地哺育了小玛丽。
她从小就喜欢父亲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
长大后,她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这使她充满了幻想。
她渴望探索科学世界。
但她当时的家庭不允许她上大学。
19岁开始长期做家教,同时自学各种科目,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就这样,直到24岁,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她认真地听每一堂课。
刻苦的学习让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不仅让同学们羡慕,也让教授们感到惊讶。
入学两年后,她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
第二年,她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故事二:读书专注的居里夫人几十年前,在波兰有一个名叫玛尼亚的小女孩,她非常专心于她的学习。
周围再吵也无法让她分心。
有一次,曼雅在做作业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曼雅好像没看见,专心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考她。
他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支起一些凳子,每当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曼雅看完了一本书,凳子还站在那里。
从此,姐姐和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她,也和曼雅一样,专心读书,努力学习。
玛尼娅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故事三:"读书、读书!这就是我目前生活的全部。
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篇一居里夫人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
那时的波兰正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玛丽从小就尝够了做亡国奴的滋味,她私下里接受了许多抵抗侵略的思想,从心底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发誓要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学习。
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玛丽姐妹的意志,在学校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
居里夫人的故事篇二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
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
回乡的(希望、愿望)总是那么渺茫。
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中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
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
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
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①“盛誉”在文中的意思是()A.很高的荣誉B.称赞C.赞美,夸奖②这篇文章是通过()来表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
A.一件事B.两件事C.四五件事③“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候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了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名人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4则
![[名人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4则](https://img.taocdn.com/s3/m/26528f13ba0d4a7303763aa7.png)
[名人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4则居里夫人的故事4则居里夫人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他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发现了“镭”,作为一名科学名人,在生活中,却过着简单而普通的生活,下面这些小故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读读吧。
故事一:简陋的科学实验环境距离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仅500米,要不是门口挂着一个小牌子,我是绝对想不到这里就是居里夫人故居。
里面的陈设非常简陋,陈列着居里夫人的简介及部分生活工作用品。
与在其它地方参观不同,所有在里面的人都非常安静,每个人都是带着泪水参观完这位伟大、无私科学家的故居的。
1898年12月26日,玛丽在提交给法国科学院的报告中宣布他们又发现一个比铀的放射性要强百万倍的新元素——镭。
这是皮埃尔·居里和他的妻子玛丽·斯克洛道夫斯卡婚后3年的伟大爱情的结晶。
这一发现把当时在物理学领域中信奉了几个世纪的整个理论翻了个底朝天。
一些保守的科学家表示怀疑“镭在哪里?指给我们看看,我们才能相信!”皮埃尔和玛丽决心以事实来回答这一切怀疑。
但是,要提炼出纯镭,必须要有大量的矿物和较大的实验室。
沥青铀矿是一种最贵的矿物,他们买不起,后来在奥地利的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们花掉了全部的存款,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才买到十几麻袋沥青铀矿渣。
为了实验室,居里夫妇同巴黎大学交涉,回答他们的是一番无情的嘲笑。
最后是理化学校同意供给他们一个长期不用的木棚。
木棚的地面是用沥青铺的,玻璃房顶破旧得不蔽风雨。
室内只有两张破旧的桌子,一只炉子和一块皮埃尔用来进行计算的小黑板。
居里夫妇就在这样的破屋里开始了伟大的科学试验。
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冻僵了。
居里夫妇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为了提炼镭,他们辛勤地奋斗着。
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实验,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
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8篇

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8篇居里夫人的故事1: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也是最聪明的一个。
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非常有限的中学数理老师,妈妈是中学教员。
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
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
她的生活中充满了困难。
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才能,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时机,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场,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
她从小就非常喜欢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梦想,她急迫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究。
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她开场做长期的家庭老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
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辛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2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
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承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工程。
在完成这个科研工程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老师皮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
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
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
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
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5篇

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5篇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精选篇1)居里夫人,我一直非常尊重您,在我的眼里,您的形象别人是不可替代的,我最看重的是您那伟大的精神。
我多么希望我长大以后能像你一样,伟大而又执着,只要我有您一半这样,我的心就满足了。
您那份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就已经让我刮目相看了,您总是被人事的干扰和盛名拖累着,使你无法安静地工作,这一点,其实我是知道的,你对事业是非常不一般的关系,你对待他仿佛对待一个你知心的朋友,你们总是想在安静的环境里,互相了解对方。
你对工作的执著并不是想获的更多的名利,而是对事业那和忠诚,并不像其他人只是为了名利。
当你发现了镭的时候,你并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没有公开,这就相当于你抛弃了很多财富与名利。
你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受感知。
吸引你的,是对科学研究结果的一种好奇,促使你这样。
我非常喜欢你说的一句话: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正如蚕被鞭策着去茧一般。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你那种对工作执着的信念。
人如果没有了自信,只能说他什么大事也做不成,人如果有了自信,那么你一定会做成,即使你没有做成,你也应该为这件事骄傲。
从你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不容易,但是,你坚持走过这段艰难的道路,直道最后一刻,即使你没有走过这段路,但你已经尽力了,这不怪你。
最后,我向你说:“你这个事业的:信念、执着、忠诚,对国家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永远牢记在心中,你将是所有人民学习的榜样。
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精选篇2)她出生在1867年时波兰首都华沙,父母都是教师。
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玛妮雅”。
她就是之后闻名世界的居里夫人。
小时候,她听到爸爸妈妈问比自己大的姐姐问题,总会把答案脱口而出。
开明的父母为她创作了一套“训练”。
但是她还只是个小女孩时,慈爱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离她而去。
十六岁那年,玛丽毕业于华沙女子学校,获得了她第一枚金质奖章。
因为当时的波兰已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瓜分,所以玛丽在乡村当了5年的教师,才存到钱上大学。
居里夫人的小故事

居里夫人的小故事居里夫人是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玛丽·居里(Ma r ie C ur ie)的婚姻姓氏,也是她被人们广泛熟知的称呼。
以下是一些与居里夫人相关的小故事。
1.坚持研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分别是1903年获得物理学奖,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以及1911年获得化学奖。
她以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尤其是对镭的发现和研究而闻名。
2.对人类贡献:居里夫人的研究对医学和科学有着重大的影响。
她的发现不仅为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奠定了现代放射治疗的基础,并对癌症的治疗方法有重要启示。
3.坚韧不拔: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偏见,居里夫人坚持不懈地开展研究工作。
她经历了职业和个人上的挑战,但始终以她坚韧的精神和热情追求科学真理。
4.放射性危害:作为研究放射性元素的先驱者,居里夫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最终导致了她身体上的健康问题。
她在晚年患上了严重的贫血和肿瘤。
5.女性科学家的先驱: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以及第一个担任巴黎大学教授的女性。
她的成功为许多后来的女科学家引路,开辟了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
6.伴侣的合作: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合作,共同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
他们在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方面合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7.教育的重要性:居里夫人非常重视教育,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她远离家乡波兰来到法国。
她的成功证明了教育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8.坚持平等:居里夫人积极主张性别平等,并努力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机会。
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向世界展示了女性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9.对科学的热情:居里夫人对科学充满热情,并对研究充满好奇。
她的研究和探索精神为她的学生和后继者树立了榜样。
10.科学的社会责任:居里夫人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研究中专注于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贡献,为改善人类生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事迹5篇

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事迹5篇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事迹【篇1】从古至今,在科学领域上有许多名人,但我最崇拜的是——居里夫人。
我之所以崇拜她,是因为她拥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她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人搞到一吨可能含有类的工业废渣,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曾经停放尸体的破棚子。
居里夫人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中的矿渣,她的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她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在破木棚中发出了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蓝色荧光是用一位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呀!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了一项奖金、十六枚奖章、一百零七个名誉头衔,包括两次诺贝尔奖。
他本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把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将那些奖章送给小女儿做玩具。
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视名利如粪土的品格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事迹【篇2】一位美丽的女性穿越百年的风尘,从科学的圣殿中向我们走来,她靠的不是引人注目的美貌,而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成就了闪烁着理性之光的居里夫人,也使我们懂得精神的美丽远胜于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妩媚。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
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着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
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
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
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
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着。
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瘦弱的居里夫人每次要把20千克沥青矿渣,放进一个大锅里进行提炼。
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整天都围着大锅转,闻着沥青有毒的气味,把它们煮沸、倒出、结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
关于居里夫人的小故事

关于居里夫人的小故事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这种人能由他们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玛丽·居里(1867-1934年)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居里夫人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居里夫人:一次幸运的失恋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
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
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
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
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
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
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
情感风波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
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
直到保罗·朗之万——另一颗伟大而聪颖的头脑,介入了她的生活。
朗之万是热爱玛丽·居里的——当然,他的离婚失败了。
同时他还愚蠢地让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这些情书最终被公布给了报社。
玛丽·居里在45岁的这年,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低谷。
保罗·艾培的女儿,玛丽·居里最忠实的学生与支持者之一,却因此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了巨大冲突,她站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你敢于赶她走,我将永远不会再见你,我的父亲。
居里夫人几则小故事

居里夫人几则小故事:故事之一:荣誉就像玩具有一天,有位女士来居里夫人家作客。
她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在玩一枚奖章。
她仔细一瞧,发现是英国皇家学会发给居里夫人的金质奖章,感到十分惊讶,便不解地问:“玛丽,能获取这枚奖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这是极高的荣誉啊!您怎能给小孩子当玩具玩呢?” 居里夫人淡淡一笑,平静地对女友说:“我想让孩子们从小明白一个道理。
” “什么道理?”女友急切地问。
“正确对待荣誉。
在我看来,所有荣誉就像玩具一般,仅仅玩玩而已。
孩子不能守着这种荣誉生活,不然,她将一事无成。
” 女友不禁赞同地点头。
故事之二:“钋”与“波”1897年7月,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含铋的矿物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铋相似,但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居里夫人惊喜欲狂,叫道“钋,钋!” 原来在实验之前,居里夫妇就在商议新元素的名称时,玛丽说道:“假如存在新元素的话,我想叫钋,纪念我的祖国波兰!” 皮埃尔深知玛丽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要用新元素的名称来争得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光荣。
居里赞同地说:钋,波兰!波兰,钋! 这样,被居里夫妇命名为“钋”的新元素便问世了。
故事之三: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在丈夫皮埃尔去世以后,居里夫人开始一人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担。
当时她经济上拮据,还得补贴一部分给科研。
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那1分克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
居里夫人则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决不能卖掉科研成果。
她让女儿从小养成勤俭朴素、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思想,要求孩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开拓自己的生活道路。
居里夫人毅然将镭献给了实验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
后来她带着两个女儿赴美国接受总统赠送给她的一克镭时,也同样告诫女儿:“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常年在这样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着,夏天,炎热的仓库内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工作服被灰尘和汗水染得脏兮兮的,眼睛、喉咙也被烟熏得刺痛。
居里夫人的事迹15篇

居里夫人的事迹15篇居里夫人的事迹篇1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伟大功绩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荣誉,象一声春雷轰动了整个世界。
外国科学界的诚挚邀请电,各地发来的热情贺信,象雪片一样飞来;怀着崇高敬意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毫不相识的人,请求他们亲笔签名留念;摄影师赶来拍照;新闻记者前来采访……当玛丽·居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学生时,饥饿、寒冷、清贫和冷眼包围着她、侵扰着她,她对这一切曾做出响铮铮地回答:决不屈服!刻苦学习!今天,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居里夫妇用坚定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一次,有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这位科学家,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
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对于研究出来的东西——镭,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
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
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不受任何限制。
——如果我们的发现可以获利,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在这上面我们不应该有什么优先权。
何况镭是对于病人有好处的……依我看,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巨额的诺贝尔奖金,对于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来说,并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奖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女友、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
瑞士的日内瓦大学公开提议,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们到大学讲学。
做为普通中学教师的居里夫妇认为,这样做尽管对自己有利,但会影响甚至会中断他们的研究工作,因而谢绝了,仍旧在他们那间破旧的木板房里作实验。
皮埃尔·居里逝世以后,居里夫人把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价值一百万法郎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她说:“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够使病人减轻一些痛苦,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不算是徒劳的了。
居里夫人的事迹故事7篇

居里夫人的事迹故事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居里夫人的事迹故事7篇关于居里夫人的事迹故事7篇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
【经典话语】居里夫人的故事

【经典话语】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一、荣誉就像玩具看待荣誉,有的人刻意追求了一生,有的人却看空了它,纵然降临到他的面前,也可以像是画家刘海粟那般,宠辱不惊,看看庭前花开花落;争执不下有意,盼天上云卷云舒。
在科技界,这种品格高尚的大有人在。
玛丽·居里夫人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
有一天,一个平常的日子。
有位女士来居里夫人家作客,她是玛丽的好朋友。
一进门,她就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孩在玩一枚奖章。
她仔细一瞧,发现是英国皇家学会发给居里夫人的金质奖章,感到十分惊讶,便不解地问:居里夫人,现在能获取这枚奖章,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能给小孩子当玩具玩呢?居里夫人淡淡一苦笑,平淡地对女友说道:我想要使孩子们从小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女友急切地问。
正确对待荣誉,诗词。
在我看来,所有荣誉就像是玩具一样,仅仅玩玩而已。
居里夫人友善地望着女友,说道:孩子不能守着这种容誉。
不然,她将一事无成。
女友不禁赞成地摇头。
二、发现镭的故事在居里夫妇辨认出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晓得存有一种稀有金属叫作铀,能够收到具备反射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
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也具有类似铀的放射能力。
为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开始做实验。
()居里夫妇存有一个用储藏室改建变成的小实验室,这间实验室没地板,冬天热夏天热,屋子里只有一个糟了烟囱的火炉子、四张长短不齐的凳子和一块破旧的黑板。
他们就在这间实验室已经开始了艰辛的工作。
玛丽用仪器观测一种沥青铀矿,她认为里面还含有另外一种放射能力较强的元素,这是人们尚未发现的新元素。
她和丈夫决定要把这种元素找出来,他们先把这种新元素称作镭要证实镭的存在,就要从沥青铀矿中把它提炼出来。
为了节省费用,他们没出售高昂的沥青铀矿,只是出售了大量萃取过铀的沥青铀矿的残渣。
在院子里建有专门的萃取设备,但是夏天必须顶着烈日,冬天又累得发僵。
如果碰到大雨,两个人又必须手忙脚乱地把机器往屋里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几则小故事:故事之一:荣誉就像玩具有一天,有位女士来居里夫人家作客。
她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在玩一枚奖章。
她仔细一瞧,发现是英国皇家学会发给居里夫人的金质奖章,感到十分惊讶,便不解地问:“玛丽,能获取这枚奖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这是极高的荣誉啊!您怎能给小孩子当玩具玩呢?” 居里夫人淡淡一笑,平静地对女友说:“我想让孩子们从小明白一个道理。
” “什么道理?”女友急切地问。
“正确对待荣誉。
在我看来,所有荣誉就像玩具一般,仅仅玩玩而已。
孩子不能守着这种荣誉生活,不然,她将一事无成。
” 女友不禁赞同地点头。
故事之二:“钋”与“波”1897年7月,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含铋的矿物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学性质与铋相似,但放射性比纯铀强400倍,居里夫人惊喜欲狂,叫道“钋,钋!” 原来在实验之前,居里夫妇就在商议新元素的名称时,玛丽说道:“假如存在新元素的话,我想叫钋,纪念我的祖国波兰!” 皮埃尔深知玛丽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要用新元素的名称来争得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光荣。
居里赞同地说:钋,波兰!波兰,钋! 这样,被居里夫妇命名为“钋”的新元素便问世了。
故事之三: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在丈夫皮埃尔去世以后,居里夫人开始一人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担。
当时她经济上拮据,还得补贴一部分给科研。
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那1分克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
居里夫人则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决不能卖掉科研成果。
她让女儿从小养成勤俭朴素、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思想,要求孩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开拓自己的生活道路。
居里夫人毅然将镭献给了实验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
后来她带着两个女儿赴美国接受总统赠送给她的一克镭时,也同样告诫女儿:“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常年在这样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着,夏天,炎热的仓库内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工作服被灰尘和汗水染得脏兮兮的,眼睛、喉咙也被烟熏得刺痛。
冬天,窗户也必须随时开着,免得有毒气体无法排出而导致中毒,冻得连握笔做记录都成问题。
可是,她仍坚持不懈地做着实验,提炼矿石,在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大家猜她是谁呢?对了,她就是世界科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名字,功勋盖世但却淡泊名利:玛丽•居里。
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体会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玛丽·居里(居里夫人)(1867.11.7—1934.6.5)。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
生于波兰华沙。
1891年进法国巴黎大学深造。
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
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1906年,皮埃尔·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
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从而成为科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
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
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
居里夫人不贪图钱财和享受,只是为了科学的发展而奉献自己。
1934年7月4日,因劳累,并长期与镭接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三、请同学们自由默读一下课文,读完了的看到黑板上的生字词,先思考一下,查查资料也行,等会儿请同学上来写。
字词解释:执著(zhí zhuó):文中指坚持不懈鞭策(biān cè):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
盛名(shèng míng):很大的名望。
报酬(bào chóu):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奢望(shē wàng ):过高的希望。
蹂躏(róu 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呵责(hē zé):大声的斥责。
懊恼(ào nǎo )心里别扭;懊悔烦恼。
沉醉(chén zuì ):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迷醉(mí zuì ):迷恋,陶醉;沉迷。
猝然长逝(cù rán cháng shì):突然死亡。
猝然,突然问心无愧( wèn xīn wú kuì ):反躬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的或对不起人的地方获益匪浅(huòyì fěi qiǎn):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
获益匪浅害人匪浅匪夷所思。
坚韧不拔(jiān rèn bù bá):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坚强不屈、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第二课时:一、梳理课文,把握内容再读课文1、大声自读,你读到了居里夫人的什么信念?2、从文中各段中分别找出关键词语或信息(用四个字的短语归纳)。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形成共识。
4、小组将这些词语分成三类,看看按什么标准分类。
思想宗旨、环境需求、工作态度5、班级讨论、总结:各段中能体现居里夫人信念(人格美)的关键词语: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着勤奋目标集中探讨真理保持安静珍惜时间不图财富追求自由克制自己沉醉科学献身科学思想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克制自己沉醉科学献身科学(指导自己一生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坚定信念。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工作态度: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着勤奋目标集中(一)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
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
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
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又“好像在梦幻中一般”,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这种兴趣使人乐此不疲。
(二)环境需求: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1.科学研究需要自由。
居里夫人说她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自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
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专制主义的干预下,是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
2.科学研究需要安静。
为了安静,就要避免人事纠纷,所以居里夫人甘愿逆来顺受,竭力克制自己,使自己温和沉静,受了刺激也不懊恼。
为了安静,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3.科学研究需要时间。
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
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三)工作态度: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
1.目标要始终如一:居里夫人50年攻关,锲而不舍,执著地探索,终于发现了镭;2.要有信心: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
信心使人不怕暂时的失败,信心给人失败了再干的勇气;3.要坚韧不拔;工作条件再艰苦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意志,工作中挫折再多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心;4.要勤奋努力:居夫人致力科学研究近五十年,专心致志,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伟大成就.二、整体感知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中居里夫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揭示。
2、正音正字生朗读P42“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并加以解释,检查预习。
三、梳理信息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生自读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将归纳出来的词拿出来讨论:坚韧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俭朴重大发现保持安静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明确:科学工作宗旨(探讨真理、沉醉科学)工作环境(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工作态度(目标如一、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第二课时一、探究研读: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 第一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明确:坚韧不拔,有信心。
② 第三段中,居里夫人说“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为什么“孤独”也会成为“美好快乐的记忆”?明确:求学时虽然很孤独,但居里夫人一个人精心读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美好快乐。
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 第四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 第五段中,怎样理解“我的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这一句?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第七段中,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为什么?这反应作者怎样的心态?明确: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如神话故事,在这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是迷醉于神话故事中的小孩儿一般。
反应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⑥从全文看,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明确:其一,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其二,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其三,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
这些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2、再次研读课文,学生提出疑问提问可能涉及:①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各有什么特点?明确: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
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也是居里夫人肯定的。
“梦想家”就是献身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事业,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②“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明确: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而用一个比喻含蓄地点出,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
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
指的是:完成某件事的决心;对真理的渴求;科学魅力的吸引;进行科学研究、造福人类的崇高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