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翻译:理雅各与许渊冲对《诗经》的
从许渊冲翻译理论看《诗经》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从许渊冲翻译理论看《诗经》中文化意象的处理摘要:目前在我国,人们对各种翻译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中对汉译英诗歌方面的研究也是重点之一,但仍存在着一些理论构建等方面的不足。
本文从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中,择选三美论以分析其对文化意象的处理。
并且通过分析归纳其对于动植物方面的翻译技巧,与理雅各的译文本作对比,学习了解诗歌翻译相关知识,得出一定结论,补充说明当代人对于许渊冲翻译理论运用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许渊冲;诗经;翻译理论;文化意象翻译是译者在对原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后,用另一种语言将其内容再现出来,需要运用一定翻译的艺术和技巧,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文化意象承载了一个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宗教信仰、思维结构等等,由于中西方思想差异巨大,承载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意象的翻译就必需译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原文的理解与对外文的运用都要炉火纯青。
一、意象对应关于《诗经》中的动物意象,昆虫和鸟类是最常见的两类,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卫风硕人》。
这四句是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画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经典篇章。
四句比喻,动静结合,神形兼备。
对此,许渊冲将其译为“Like lard congealed her skin is tender, Her fingers like soft blades of reed; Like larva white her neck is slender, Her teeth like rows of melon-seed.”在后两句诗中分别出现了“蝤蛴”和“瓠犀”两个动物形象,我们现在所看确实很难理解两者所要表达的文化意象。
“蝤蛴”是天牛的幼虫,黄白色,身长足短,呈圆筒形。
而“瓠犀”是指瓠瓜的子,排列整齐,色泽洁白。
由于中西方的审美标准迥然不同,西方读者在看到这两句比喻的时候会很难将天牛的幼虫与美人联系在一起,更难想象出这样的一位古典美人。
因此许渊冲在翻译时直接将将文化意象与美人的特点融合起来,“蝤蛴”形容白皙的皮肤“larva white”,“瓠犀”形容洁白整齐的牙齿“teeth like rows of melon-seed”,这就符合了“三美论”中的最高级“意美”的原则,也能够更好地帮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想象出那位明眸皓齿的中国古代绝色佳人。
《诗经》英译本的比较
《诗经》英译本的比较理雅各是完整翻译《诗经》的第一人,强调忠实原文,翻译更偏向直译。
其译本通常不仅包括原诗及其翻译,还增加了详尽的解释和评注,因此译本较长。
而许渊冲的译本践行了自己提出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许渊冲认为翻译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保持原作的美,为了不损害《诗经》的简洁之美,译文没有过多的注释。
例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理译:And no one knows our sadness.At first, when we set out,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Now, when we shall be returing,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in clouds.许译:When I left here,Willows shed tear.I come back now,Snow bends the bough.例2、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理译: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dolichos! Is like three seasons!A day without seeing him 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mugwort!Is like three months! A day without seeing him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oxtail-southerwood! Is like three years!A day without seeing him许译:One Day when I See Her Not When her I do not see,To gather vine goes she One day seems long as seasons three.When her I do not see, To gather herbs goes she.One day seems longer than months three. When her I do not see,To gather reed goes she. One day seems longer than years three.解析:该诗用重调叠咏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相爱青年男女彼此思念的心情。
从阐释学角度对比《诗经》的五个英译本
从阐释学角度对比《诗经》的五个英译本【摘要】阐释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自斯坦纳将其引入翻译研究以来越来越受关注,阐释和翻译密不可分,可以说,翻译就是阐释。
本文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出发,从空间差异角度分析《诗经》的五个英译本,旨在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对同一原文阐释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翻译。
译本的评价也因此因人而异。
阐释学为翻译的第一步——理解提供了出路。
【关键词】不同理解;《诗经》英译;空间距离0 导言翻译是一种交流活动,著名翻译家奈达就说译者首先接受信息,进行解码(decode),再讲信息传递出去,进行加码(encode)。
(Nida 2004:121)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翻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顾中国历史,王朝鼎盛的时期也是伴随着翻译的繁荣,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与以玄奘主导的翻译盛况就是一例。
一国的文化要传入他国,也是通过翻译实现。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篇越来越多地被翻译成英语,传到西方。
第一位翻译《诗经》的是汉学家詹姆斯·里雅各,随后《诗经》被多个翻译家翻译成英语,本文选取现今译界流行的五种英译本为语料,用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为框架,旨在说明对于同一原文文本,不同译本产生的原因——译者自身的空间差异。
1 《诗经》的翻译介绍汪蓉培教授在大中华文库版《诗经》即将出版之际写道《诗经》自18世纪以来先后被译成法文、拉丁文、德文和英文。
(汪蓉培2007(6):33)后来中国译者开始从自身文化出发“传神地达意”地译成英文,如苏曼殊、许渊冲、杨宪益夫妇等。
《诗经》的“国风”第一篇“关雎”的第一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简单明了的四句话,耳熟能详的四字格。
看似简单的格调,不同的译者的理解确实千差万别。
据《诗经风雅颂研究论稿》,“关雎”题旨有六种观点:1)美后妃之德说和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说;2)刺康王晏起说;3)贵族嫁女婚歌说;4)求贤说;5)贵族祝婚歌说;6)恋诗说(张启成2003:27-31)。
阐释论指导下的《诗经》英译——以理雅各和许渊冲的译本为例
176作者简介:刘江涛(1988— ),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内容丰富,涉及到民俗风情、天文地理、劳动爱情等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
所以,对《诗经》进行外文翻译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最早的英译本《诗经》是由英国的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1746-1794)爵士完成。
但是,受制于历史因素和作者的汉语水平,这种诗体翻译“实在不是所谓的翻译,而是‘拟作’”(范存忠,1991),是在原文启发下的再创作。
真正称得上翻译的英译本《诗经》是由19世纪英国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完成。
他于1871年在伦敦出版了《诗经》的韵体译本,对后世影响巨大。
其后又有阿连壁、翟理斯、阿瑟·韦利和埃兹拉·庞德等西方文学家陆续出版的《诗经》英译本面世。
而中国方面也有许渊冲、汪榕培、杨宪益、戴乃迭等学者译著的《诗经》英文版。
这些版本体裁不同、风格各异,但都对《诗经》在西方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中西古典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试以乔治·斯坦纳的翻译阐释论为指导对理雅各和许渊冲的《诗经》英译本做出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模式,对类似的古诗词英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翻译阐释论的理论发展过程和意义阐释学(Hermeneutics)也叫解释学,源自古希腊时期对神学和法典等特定文本的解释,主要集中于神学、逻辑学和辩论术。
近代以来逐步涉及到哲学、逻辑学和文艺批评等领域。
学者们普遍认为17世纪丹豪塞尔的《圣经阐释学或圣经文献解释方法》的出版,标志着“阐释学”这一概念开始正式形成并被普遍接受(何刘涛,2018)。
进入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不断与西方其他哲学学派、人文学科研究结合,形成了新阐释学学派,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林范武,金锦善,2016)。
《诗经·卷耳》理雅各和许渊冲译作翻译方法探究——从社会符号学理论角度出发
《诗经·卷耳》理雅各和许渊冲译作翻译方法探究——从社会符号学理论角度出发摘要:《诗经》,是我国文坛极具影响力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收集了311篇我国古代文采斐然、辞趣翩翩的诗歌,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根据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以《诗经》中《周南·卷耳》这首诗歌为范例,通过中外两名翻译家许渊冲与詹姆斯·理雅各的英文译本,对比分析其中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翻译方法,并结合二人所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等因素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旨在促进对本诗含义与情感的更好把握,探究中国古诗的翻译方法,使外国读者更好地读懂中华经典。
关键词:诗经;卷耳;社会符号学;翻译方法1.社会符号学理论简介巴赫金认为:“世界是文本,符号学或符号系统”,社会符号学是以符号学、社会学和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符号系统、社会以及人类关系的科学,用社会符号学的基本原则来研究翻译是翻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社会符号学翻译方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社会、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为翻译对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根据奈达的社会符号学意义观,符号学是用于分析符号的最全面的系统。
近年来,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被广泛用于指导《周易》,《水浒传》《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古典文学的翻译,然而,它很少应用于古典诗歌的翻译。
社会符号学认为符号学的意义观适用于翻译,翻译即为翻译意义,并认为意义与功能是衡量译文质量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1]。
由此,陈宏薇教授提出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
1.2《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集,汇集了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 (公元前6世纪) 约500年间的诗歌305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
它风格简约自然,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真挚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次,《诗经》中多处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同时运用大量修辞手法来传情达意。
从诗歌韵律特点评析《诗经》的英译——以《小雅·采薇》为例
从诗歌韵律特点评析《诗经》的英译——以《小雅·采薇》为例姚俏梅【摘要】【摘要】中诗和英诗的韵律特点不同。
以《小雅·采薇》为例来看,“诗体”和“散体”译文各有特点,这说明在进行《诗经》英译时,应做到音韵兼顾,在不因韵害意的情况下韵体为上,从而尽可能缩小和弥补中英之间的差异。
【期刊名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诗经》;音韵;英译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齐整的结构、独特的内涵。
正因为如此,要翻译这样的诗歌是相当艰难的。
那么在中诗英译时是否用韵?美国19世纪诗人和评论家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强调音韵的重要性。
在他写的文章《诗的原理》中,他说:“在作诗时,绝不能忽略音韵之美。
但是这一点,我们所有的作诗法论述中不知为什么都避而不谈。
”又说:“音乐通过它的格律、节奏与押韵的种种方式,成为诗中的如此重大的契机,以致拒绝了它,便不明智。
”[1]375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曾有过精辟论述:“散文求人能‘知’,诗求人能‘感’。
‘知’贵精确,作者说出一分,读者便须恰见到一分;‘感’贵丰富,作者说出一分,读者须在这一分之外见出许多其他东西,所谓举一反三。
”[2]81因此,如抹掉诗的音韵形式,则其与散文无二般。
所以,作为译者,所翻译的译文应尽量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以形传神。
而作为地方歌谣的《诗经》,更有其独特的音韵特色。
它多以四言见长,隔句用韵,四句独立构成一个诗章,间或掺杂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式。
叠章、叠句、叠字和双声叠韵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对于此类讲求音、情、义互协之美的诗歌,在翻译时,尤其要重点考虑韵脚的必要性,以弥补翻译当中所造成的语言文化损失。
本文以《小雅·采薇》的四个韵体英译个案和三个无韵体英译个案为例,从汉英诗歌音韵、节奏的角度比较韵体和无韵体的特点。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诗经》英译对比分析作者:郭素嘉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05期摘; 要:对翻译学而言,它的“本体论归属”不是语言而是美,翻译绕不开美学。
翻译美学关乎翻译中最高境界的艺术性,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的过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在翻译美学理论指导之下,从“意”“音”“形”三个方面,对理雅各、庞德、许渊冲《小雅·采薇》的英译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诗经》英译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译美学;《诗经》;英译;对比分析一、引言1986年,刘宓庆提出了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认为翻译美学理论的任务就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
2011年,刘宓庆在《翻译美学理论》一书中,深入探讨了翻译美学范畴内的诸多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从“汉语之美”和“英语之美”两个角度阐释了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为探讨翻译审美提供了扎实的依据,他还致力于让翻译学回归本质,即翻译学必须与美学相结合。
许钧(2003:37-38)提出的文学翻译的第三个层次便是审美层次,也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层次,翻译求真而诗更求美,因此,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求真是最低标准,求美是最高标准。
毛荣贵(2005:1)在《翻译美学》的绪论中指出,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基础就是美学,认为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乃珠联璧合;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乃天作之合。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它不仅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而且也引起世界各国翻译同仁的强烈关注。
仅以英译本而论,从19世纪以来,《诗经》已经涌现出James Legge、William Jennings、Arthur Waley、Cranmer-Byng、 H.A.Giles、Zllen Upward、Helen Wandel、Ezra Pound、杨宪益与戴乃迭、许渊冲、汪榕培等多种版本,对弘扬中国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文化翻译看《诗经关雎》的四种英译本比较-精品文档
从文化翻译看《诗经关雎》的四种英译本比较一、文化翻译理论简介20世纪90年代,文化翻译学派的领军人物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在形式上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代码转换,但实质却是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其目的是突破不同语言间的障碍,最终实现和促进异质文化间的融合与交流。
对中国的翻译者来说这就意味着将外文作品通过自己的分析解构,进行文化上的转移,然后在个人的理解和知识背景的支持下进行重构,形成受体语言的文本。
二、《关雎》中西译本浅析本文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四个版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包括理雅各、庞德、杨宪益和戴乃迭以及许渊冲的译本。
1.语音方面。
(1)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语音模拟自然声音形成的词,其语音形式在元音、音高、节奏上体现所拟声音的特点。
诗歌一开始便用一对雎鸠的叫声来提示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写一对热恋中的男女。
以下是对“关关”一词的不同翻译。
上文提到的四个译本中,理雅各把“关关”翻译成“Kwan-kwan”,这就类似于汉语拼音的发音一样。
这或许是最简单和对等的方式,但实际上,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他们并不知道理雅各创造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此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和它作为拟声词的效果就都丧失了。
而庞德将拟声词“关关”误解为“关闭”,?е滤?使用了含有躲藏之意的“Hid”。
当对“关关”一词的翻译看似进入“死胡同”的时候,许渊冲先生第一个找到了解决方法。
在他1988年的版本中,许先生首先提出了用“coo”,这一想法完全超越了之前的几个版本。
首先,“coo”是拟声词,表现了雎鸠轻快的叫声;其次,它似乎也能表现出情人之间窃窃私语的私语感觉。
很显然,许先生的译文不仅再现了声音,也传达出了诗歌的本质含义。
(2)头韵和尾韵。
头韵是最常见的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是指一组词、一句话或者一行诗中重复出现开头音相同的单词。
尾韵是词尾音素的重复,也称韵脚。
在诗行的末尾押韵,其结构特点与头韵相反。
恰如其分地运用头韵和尾韵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加强语言和感情表现力,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翻译美学视角下《王风·君子于役》英译对比赏析——以理雅各和许渊冲译本为例
2492021年41期总第585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诗经》是中国第一部古典诗歌总集,不仅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也是古典诗歌的精华所在。
因此,把《诗经》翻译成具有意美、音美和形美的诗篇,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而近年来,翻译美学逐渐发展成为翻译研究领域中一门兴盛的学科, 关乎翻译中最高境界的艺术性,它的发展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种更为系统贴切的理论新视角。
本文以《王风·君子于役》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对理雅各和许渊冲先生的英译进行了对比赏析,以探讨《诗经》英译的普遍性规律。
【关键词】《王风·君子于役》;《诗经》;理雅各;许渊冲;翻译美学【作者简介】孙明月,女,汉族,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仅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也是古典诗歌的精华所在。
它承载着儒家重要的思想主张,具有超高的历史传承价值,是反映先秦民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史料。
自十九世纪以来,各种《诗经》英译本出现,吸引众多学者从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文化角度对不同的译本进行研究。
其中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的The She King 和中国翻译家许渊冲的Book of Poetry 是翻译最成功,也被翻译界研究最多的《诗经》英译本。
本文选取《诗经·王风》中的名篇《君子于役》,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两位翻译大家的译本进行赏析,以期借鉴古代诗歌外译的本土经验,发现普遍规律。
下面就结合理雅各和许渊冲的两个译本,从刘宓庆翻译美学标准的其中三个方面来具体剖析这首诗歌,以探讨译诗的技巧和规律。
以下是两种译本的对比赏析。
一、巧妙的意义含蕴《君子于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描写妻子怀念远行服兵役的丈夫的诗,语言之质朴,怀念丈夫之深切,千百年以来感人肺腑。
全诗二章,每章八句,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
汉英翻译归化与异化的融合与互补——以《诗经》两个翻译版本为例
2018年31期总第419期ENGLISH ON CAMPUS汉英翻译归化与异化的融合与互补——以《诗经》两个翻译版本为例文/孙疆卫【摘要】本文从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两个视角出发,对许渊冲与理雅各《诗经》的两个英文全译本进行归化与异化翻译的对比研究,解释在词汇、句法及文化层面下,两位译者如何运用归化与异化的策略,剖析使用两种策略后译文的优缺点。
【关键词】归化;异化;《诗经》;融合;互补【作者简介】孙疆卫(1981- ),男,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翻译学、商务英语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遵义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硕士启动资金“从中国传统美学整体观看古诗词翻译中的主语隐匿”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FS-2016-05).一、研究理论基础1.归化与异化的起源。
劳伦斯•韦努蒂在讨论译者的“隐身”时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主要关注对译本的选择及翻译方法。
而在1813年,施奈尔马赫便提出了译文与译文的理解之间具有无法割舍的关系,这演绎出两种翻译策略:让读者靠近作者,或让作者靠近读者。
他认为译者为了给读者带来同源语言作品同样的感受,应该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通过源文本的语言与内容来让读者们熟悉源语言的文化。
2.归化的概念。
劳伦斯•韦努蒂指出归化,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它减少了外文文本中所包含的民族优越感,让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的文化价值理念,让读者有回到家中的感觉。
他认为归化在英美翻译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西方译者经常采用的一种翻译策略,它要求翻译时应浅显、流利、隐匿,以此减少译文中的异域因素。
鉴于以上理论,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汉英翻译时,所谓的归化的翻译就是译者需要将汉语原文中语义、形式及文化层面上的中国特色转化为目标语英语中相对应层面的内容,以便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更容易的理解原文。
3.异化的概念。
根据劳伦斯•韦努蒂,异化这种翻译策略通过扰乱目标语中所盛行的文化符码,来表明异域文本的独特性,将优势文化价值观强加于译本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许渊冲先生,著名翻译家。
1943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50年获巴黎大学文学研究文凭。
自1951年起,在北京、张家口、洛阳等地外国语学院教授英文、法文,1983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许渊冲先生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学作品一百余部,是唯一把中国历代诗词全面系统地翻译成英法韵文的专家。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出许渊冲先生论述《论语》、《诗经》、《道德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外文翻译的“译话”专栏,以飨读者。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取得知识,“习”就是付之实践,“说”字和“悦”字通用,就是喜悦愉快。
整句的意思是:得到了知识,并且经常应用,那不是很愉快的吗?这句话说明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说明了实践是得到知识的方法,愉快是得到知识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目的。
一句话中包含了知识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真是内容丰富,言简意赅。
这句话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呢?那我们就来看看外国人是如何翻译的吧。
英国人理雅各(Legge)和韦利(Waley)的译文分别是:(1)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Legge)(2)To learn and at due times to repeat what one has learnt,is that after all a pleasure?(Waley)两位译者都把“学”译成learn,据《牛津辞典》对learn的解释是gain knowledge or skill(得到知识或技术)。
但《论语》中要学习的,主要是知识,而不是技术。
中国儒家重学术,轻技术,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原因之一。
所以《论语》中的“学”主要指知识而不指技术,译成英文用learn不如用gain or acquire knowledge(得到知识)更加恰当。
翻译生态环视角下理雅各和许渊冲《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
Research on Contrasting Legge’s andXu Yuzhong’s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翻译生态环境视角下理雅各和许渊冲《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Wei Yaling魏亚令Contents独创性声明 (i)Abstract.................................................................................................................................................................. i i 摘 要.. (iv)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2 Research Objectives (4)1.3 Research Questions (4)1.4 Research Methodology (4)1.5 Structure of the Research (5)1.6 Some Definitions of Key Terms (5)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7)2.1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in History (7)2.2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Shijing (10)2.3 A Detail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egge’s and Xu Yuanzhong’s Shijing (13)2.3.1James Legge’s The She-King (13)2.3.2 Xu Yuanzhong’s Book of Songs (16)2.4 Summary (17)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19)3.1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20)3.1.1 The Ex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20)3.1.2 The In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24)3.2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ve Way between the Translatio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24)3.2.1 Reconciling Language and People (24)3.2.2 Reconciling Time and Space (26)3.2.3 The Behavioral Maxims of the Reconciling Translation Thoughts (28)3.2.3.1 The base of constituting of life diversity and existence (28)3.2.3.2 Integrity between looking and functions constituting the form of life (29)3.2.3.3 Cultivation after conflicting and mutating (30)3.2.3.4 Up-gradation by keeping the good and eliminating the poor (31)Chapter Four Contrast and Analysis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33)4. 1 Contras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33)4.1.1 The In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on Shijing (33)4.1.1.1 Different Translators (33)4.1.1.2 Different Readers (37)4.1.2 The Ex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ijing (37)4.1.2.1 Different Nature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38)4.1.2.2 Different Society and Policy (38)4.1.2.3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 (40)4.4 Results (42)Chapter Five Conclusion (45)5.1 Major Findings (45)5.2 Limitations (45)5.3 Suggestion for Further Study (45)References (vi)Acknowledgement (ix)AbstractThe thesis is mainly to study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translated by Legge and Xu Yuanzh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at factors mainly affect Legge’s and Xu Yuanzhong’s translation of Shijing? And how do Legge’s and Xu Yuanzhong’s English versions adapted to translation environment? This thesis is to contrast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hijing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nslation environmental.Firstly, viewing from the internal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of Shijing translated by Legge and Xu Yuanzhong are different. The motiv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Shijing by the two translators of Legge and Xu Yuanchong who are in two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times and have received different education is not the same. Moreover, in two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readers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towards the different translators. In Legge’s era, the reader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ijing are mainly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sinologists, while in Xu Yuanzhong’s era, the reader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ijing are not only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sinologist, as well as lovers of Western Sinology and Chinese readers.Secondly, from the external translation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of nature and economy, society and policy, and language and culture where Legge and the Xu Yuanzhong translated Shijing is different. In Legge’s era, compared with China,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are rich in economy, stable in society, strong in policy, dominant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Xu Yuanzhong’s era, relatively speaking, although in many areas, China has not kept up with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relatively wealthy, social stability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more and more exchang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with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Through the contrasting study,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Legge and Xu Yuanzhong translated Shijing,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are not the same. According to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is is because the pursuit of personality is in a different hierarchy of needs, so the pursuit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s well, especially in diffe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Only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had more absolute right to choose the translation at that time. Of course they are better to adapt to the translation. Otherwise,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eliminated. This is a two-way choice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t means a transl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chosethe translator and readers who selected 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translation is a result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s a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cess of adaptation.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certain era. According to Reconciling Translation Thoughts, while translation has adapted to the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reconciling language and people, time and place,such translation will be spread and accepted.Key words: Transl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hijing; Research on Contrasting on English translations; James Legge; Xu Yuanzhong摘 要本文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通过对比研究理雅各和许渊冲两个《诗经》英译本的传播和接受程度。
三种翻译策略下的《诗经》英译本之比较
三种翻译策略下的《诗经》英译本之比较《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中西学者对《诗经》的翻译由来已久。
早在1733年左右,法国的Lacharme 神父将其全本译成拉丁语;19世纪以后,各种文字各种版本的《诗经》在世界各国相继问世,全译本有之,选译本亦有之。
本文选取了理雅各的译本(The She King,1893),韦利的译本(The Book of Songs,1937),和庞德的译本(Shih-Ching: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ined by Confucius,1976)为比照对象,一是由于三种译本使用了截然不同的三类翻译策略,可比性强。
按照汪榕培先生的说法,理雅各的译本可以称之为“学者型翻译”;韦利的译本为“半形似型无韵体”;庞德的翻译为“神似型自由体”。
二是因为三个译本及译者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理雅各的译本是第一个《诗经》的英译全本,也是学者型翻译中的典范。
韦利作为影响深远的汉学大家,其汉典翻译被多人奉为经典。
庞德是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领导者,是英美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二、翻译策略1/ 8(一)理雅各——学者型翻译理雅各对《诗经》的翻译被称为“学者型翻译”,亦或“学术性翻译”。
“他的这部译诗达千页之多,除了原文和译文以外,还有详尽的注释和评论,长达182页的绪言和长达137页的索引……他几乎逐字逐句地对原文进行注释和评论,并附有主题索引、专有名词索引和汉字索引,便于读者理解这些中国诗歌的精神实质。
”在译本的序言中,理雅各写道,“希望这部著作能被称职的学者们视为原诗的可靠译本。
”可见译本的目的在于学术研究,对象为专家学者。
如此便不难理解他所采用的“学者型翻译策略”了。
理雅各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华,初时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传教。
他精研中国文化,也是为了“了解你的敌人”,终究还是与基督教有关。
理雅各意图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也正是因此,他在翻译中十分重视汉、宋两代的经学研究成果,即汉代的《毛诗》、《邓笺》和宋代朱熹的《诗经传集》。
《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
‘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吴晓龙(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摘要:通过对比植物意象在‘诗经“四个译本中的传递情况,探讨‘诗经“植物意象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中华典籍中的意象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㊂对于单纯的植物意象,译者要确保对意象概念意义的准确转换及审美表现;对于植物隐喻意象,译者不仅需要在译文中再现原作的意象,而且更重要的是传达其中蕴寓的文化内涵,实现跨语言的文化沟通㊂中国本土的从事典籍翻译的实践者要具备文化自觉,重视翻译的读者接受,可以在译文中采用副文本注释的形式,帮助西方读者准确理解原作意象蕴含的文化信息㊂关键词:‘诗经“;植物意象;英译;副文本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021(2020)01-0072-05一㊁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承和繁衍着民族文化㊂ 人类没有语言则不成其为人类,语言没有文化则不成其为语言 [1]㊂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翻译的文化属性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㊂翻译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要确保语言交流中的文化转换㊂‘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㊂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2]㊂‘诗经“中使用了大量的植物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㊂‘诗经“中对植物意象的描绘,不仅留下了当时农业生活的烙印,记录下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而且通过传达上古先民赋予这些植物意象丰富的生命情感体验,彰显其内在的文化内涵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尽可能完整㊁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在译入语中尽可能多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性元素,突出文化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走出去 ㊂二㊁‘诗经“四个英译本中植物意象的翻译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分析理雅各(韵体译本)㊁庞德㊁许渊冲㊁汪榕培等四个‘诗经“英译本中植物意象的翻译策略,探讨诗歌典籍翻译中的意象传递原则,以期为中国典籍翻译提供借鉴㊂ 诗歌意象可以是单纯的情景的替代,也可以是隐喻的㊁象征的 [3]㊂笔者将分别考察 单纯 植物意象及植物隐喻意象在‘诗经“四译本中的传递情况㊂(一) 单纯 植物意象的英译‘诗经“中的 单纯 植物意象以单纯状貌的生命形态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与‘诗经“时代上古先民农业生活息息相关,客观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农业文明㊂ 单纯 的植物意象并非像汉语言传统文化中 梅㊁兰㊁竹㊁菊 那般具有独特而又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文化寓意,它本身的独立性不会为外在的任何因素而改变㊂因此,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使用 单纯 的植物意象,并未有意识地借物抒情,读者在接触此类意象时也不会浮想联翩,产生认知障碍㊂下文结合实例,对比分析理雅各㊁庞德㊁许渊冲㊁汪榕培等四个‘诗经“英译本中 单纯 植物意象的翻译策略㊂例1‘周南㊃卷耳“中的 卷耳原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㊂理雅各译文:T h o u g hs m a l lm y b a s k e t,a l lm y t o i l f i l l e d i t收稿日期:2019-08-1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诗经“多译本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15Y J C740102)作者简介:吴晓龙(1977-),男,河北邢台人,副教授㊂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㊂w i t hm o u s e-e a r s b u t i n p a r t.注释:T h e r ea r e m a n y n a m e sf o rt h e卷耳. M a o u c a l l s i t t h e苓耳;C h o o,t h e枲耳,a d d i n g t h a t i t s l e a v e s a r e l i k e am o u s e s e a r s,a n d t h a t i t g r o w s i nb u n c h yp a t c h e s.T h eP u n-t s a o uc a l l s i t苍耳, w h i c ha c c.t o M e d h u r s t,i s t h e l a p p a m i n o r. T h e U r h-y a y i h(尔雅翼)s a y s t h a t i t s s e e d-v e s s e l s a r e l i k ea m o u s e s e a r s,a n d p r i c k l y,s t i c k i n g t o p e o p l e s c l o t h e s.庞德译文:S h e:C u r l-g r a s s,c u r l-g r a s s,t o p i c k i t,t o p l u c k i t,t o p u t i n a b u c k e t n e v e r a b a s k e t l o a d.许渊冲译文:W i f e: I g a t h e r t h em o u s e-e a rw i t h a b a s k e t t o f i l l.汪榕培译文:T h ec h i c k w e e di s g r e e n T h a tI i n m y b a s k e t g l e a n.原诗选自‘周南㊃卷耳“的第一章㊂ 兴 是‘诗经“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它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感染力㊂‘周易㊃归妹三㊃上六“: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㊂ 女承筐,无实 与‘卷耳“的首句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对应㊂‘卷耳“是一首妻子怀念征夫的怀人诗㊂诗人在这里把当时的汉族民谣用作套语起兴,反映出‘诗经“时代先民的生活习俗以及蕴含其中典型的采集文化㊂ 卷耳 是这首诗中的植物意象㊂‘毛传“: 卷耳,苓耳也㊂ 朱熹‘集传“: 卷耳,枲耳㊂叶如鼠耳,丛生如盘㊂ 综上可知, 卷耳 是一种叶子形状像鼠耳一样且可以食用的野菜㊂ 卷耳 作为普通的植物意象,本身承载了一定的审美信息㊂理雅各和许渊冲均把 卷耳 译作 m o u s e-e a r ,突出了 卷耳 的形态特征,尽可能地将 卷耳 的概念意义通过形象化的审美调节手段审美化㊂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很容易联想到 老鼠的耳朵 ,但是需要根据语境来推断其概念意义㊂与许渊冲不同的是理雅各在译文中加入注释,对 卷耳 的概念意义进行了解释,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考证依据,唯一不足的是注释的信息无法保证读者对 卷耳 理解的准确性,即 卷耳 的食用和药用性,并以此了解‘诗经“时代的采集文明㊂庞德则将 卷耳 直接译作 c u r l-g r a s s ㊂庞德的译文使读者一目了然,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保留了原文中的意象,清楚地传递出 卷耳 是一种 卷曲的草 这一概念意义,但是也未能彻底扫除译入语读者的认知障碍㊂汪榕培把 卷耳 直译为英语世界读者更为熟知的 c h i c k w e e d ,更易于译入语读者的接受㊂笔者认为,如果把 卷耳 译为 m o u s e-e a r c h i c k w e e d ,译文将会更大程度地满足译入语读者的价值诉求,即对意象概念意义的准确转换及审美表现,避免了读者源语语言文化色彩传递的缺失㊂例2‘陈风㊃东门之枌“中的 荍原诗:视尔如荍,贻我握椒㊂理雅各译文:Y o uh e a r a y o u t hs a y t oh i sm a t e, s u n f l o w e r b r i g h t,p l e d g em ew i t h p e p p e r-s t a l k y o u r t r u t h! 注释:Ih a v ec a l l e d荍, t h e t h o r n y m a l l o w s, a f t e rM e d h u r s t.T h i s i s,i n d e e d,a l i t e r a l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a n o t h e rn a m e f o r t h es a m e p l a n t, 荆葵.T h e f i g u r e o f i t i s e v i d e n t l y t h a t o f o n e o f t h em a l v a c e a e.庞德译文:W e s e e y o u a s t h e S u n s f l o w e r;g r a n tw e h o l d p e p p e r i n p l e d g e.许渊冲译文:L a s s e s l o o k l i k e s u n f l o w e r s,At o k e no f l o v e i n h a n d.汪榕培译文:S h e l o o k s a s p r e t t y a s an o s e g a y,A n d l o!S h e g i v e sm e a p e p p e r p l a n t.原诗选自‘陈风㊃东门之枌“的第三章㊂‘东门之枌“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情歌,反映了当时陈国的一些社会习俗㊂‘尔雅㊃释草“: 荍,蚍杯㊂ (蚍杯,或作芘芣)陆玑‘诗疏“云: 荍,一名荆葵㊂ ‘尔雅翼“进一步明确: 荍,荆葵也 一名锦葵㊂ 荍 是一种两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紫色或白色花,名锦葵,也叫荆葵㊂原诗中的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说明男女彼此倾慕对方,小伙子认为姑娘美若荆葵花,姑娘送小伙花椒以示爱慕㊂对比四个英译本,不难发现理雅各㊁庞德㊁许渊冲分别把 荍 译为 s u n f l o w e r㊁S u n s f l o w e r㊁s u n f l o w e r s ,虽然形式有异,但表意相同㊂然而,从理雅各译本中注释可知, 锦葵 转换为英文时与之对等的是 m a l l o w 或西方读者更为熟知的 m a l v a c e a e 而并非 s u n f l o w e r ㊂这样的处理方法并未将原诗中的意象真实地呈现在译文中,显然造成荍 在译文中的意象歪曲㊂汪榕培则将 荍 译作 n o s e g a y (a n a r r a n g e m e n t o f f l o w e r s t h a t i s u s u a l l y g i v e n a s a p r e s e n t),原文中 荍 的意象在译文中被模糊化了,未免有失偏颇㊂(二)植物隐喻意象的英译植物隐喻意象指的是 人们在生活的体验中,通过与植物的接触,产生了抽象性的联想意义,从而用由思维加工形成的植物概念去表达一些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4]㊂植物隐喻意象是诗人通过使用植物意象表达思维的一种有表现力的意义审美表现手段㊂例2中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除了 单纯 的植物意象 荍 外,还有一个植物隐喻意象 椒 ㊂首先对比一下 椒 在四个译本中的传递情况:理雅各㊁庞德㊁汪榕培分别选择 p e p p e r-s t a l k㊁p e p p e r㊁p e p p e r p l a n t 来传递 椒 这一意象㊂ 椒 此处指的是 花椒 ,花椒结实累累,是子孙繁衍的象征㊂赠椒是表示结恩情,姑娘将自己和花椒联系起来,希望子孙繁盛㊂ 翻译接受对意义的准确转换及审美表现的诉求很高 [1]233㊂虽然三位译者在译文中较为准确地传达出 椒 的概念意义,但是翻译读者很难将 p e p p e r 与男女慕悦之情联系起来,导致译文中源语意象的 意 的流失,进而无法满足他们自身对译文的审美期待㊂或许是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这一点,为了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意象传递失败,许渊冲将 椒 意译为 at o k e no f l o v e ,尽可能在译文中再现原文意象的审美价值㊂然而,许渊冲的译文只取了原作中意象的寓意,凸显了原诗中蕴含的‘诗经“时代女子以 椒 赠与心爱之人以表达爱慕之心的文化特质,但遗憾的是, 椒 这一植物意象在语际传递的过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㊂笔者认为,译者不妨将以上两种翻译方法结合起来,即使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可以保留原诗中代表中国文化的异质性意象,又便于翻译读者接受带有外来印记的文化意象,满足其向往异族文化的需求㊂例3‘小雅㊃蓼萧“中的 萧原诗:蓼彼萧斯,零露湑兮㊂理雅各译文:T a l l g r o w s t h e f r a g r a n t s o u t h e r n-w o o d,O nw h i c h t h e d e ws h i n e s b r i g h t.注释:萧=荻,w h i c hM e d h u r s t c a l l s s o u t h e r n-w o o d. I t i s u n d e r s t o o d t o b e h e r ew h a t i s c a l l e d t h e 牛,尾蒿,a si n t h et r a n s l a t i o n; w i t h w h i t i s h l e a v e s,t h e s t a l kb r i t t l e,b u s h y a n d f r a g r a n t.庞德译文:T h i c ks o u t h e r n w o o d,T h i c ks o u t h-e r n w o o d d e wd r e n c h e s许渊冲译文:H o wl o n gg r o w ss o u t h e r n w o o d W i t hd e wo n i t s o b r i g h t!汪榕培译文:T a l la n d g r e e n t h e m u g w o r t g r o w s;W e t a n dm o i s t f a l l t h e d e w s.原诗选自‘小雅㊃蓼萧“的第一章㊂‘小雅㊃蓼萧“一首典型的祝颂诗,表达了诸侯朝见周天子时的祝颂之情㊂原诗以蓼萧沾露起兴以颂天子 泽及四海 ㊂自古以来,微臣小民多以草芥自比,承受了天子的恩泽㊂因此, 萧 用来比喻 诸侯 (t h ef e u d a l p r i n c e sw h o h a v e c o m e t o t h eK i n g s c o u r t)㊂‘古汉语常用词典“将 萧 解释为 艾蒿,一种含有香味的草本植物 [5]㊂下面考察诗人在诗的开头起比兴的植物意象 萧 在四个英译本中的传递情况:理雅各㊁庞德和许渊冲均将 萧 译为 s o u t h e r n w o o d ,而汪榕培则选择 m u g w o r t 在译文中传递 萧 ㊂虽然理雅各在译本中通过夹注的形式阐明他选择 s o u t h e r n w o o d 的原因,对比 s o u t h e r n w o o d 和 m u g w o r t ,不难发现,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s o u t h e r n w o o d 指的是 青蒿 ,而 m u g w o r t 才是 艾蒿 ㊂ 青蒿 和 艾蒿 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毕竟不是同一种植物㊂因此,如果将 萧 转换为 s o u t h e r n w o o d ,用类似物象代替原物象,原诗中的 象 明显被歪曲了㊂在典籍外译的过程中,译者只有主动保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才能达成文化自强[6]㊂译文中如果加上 C h i-n e s e ,用 C h i n e s em u g w o r t 来对应 萧 更为准确,也更有利于 萧 作为植物意象在英语世界被译入语读者接受㊂此外, 萧 还出现在‘曹风㊃下泉“的第二章,云: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㊂‘曹风㊃下泉“是一首典型的战争诗,主要写曹国臣子感伤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以强凌弱,小国得不到保护,因而怀念周初比较安定的社会局面㊂此诗兴中有比,开头以寒泉水冷,浸淹野草起兴,比喻周室的内乱与衰微㊂浸泡于寒泉中的 萧 正如当时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而得不到重用的 贤臣 (V i r t u o u s C o u r tO f f i c i a l s)㊂笔者认为,以上两个例子中的 萧 作为植物隐喻意象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信息㊂译者在进行意象传递时不但要传达 萧 的概念意义,更重要的是明确其承载的文化内涵㊂因此,译者需辅以注释来解释植物意象的隐喻意义,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获得原作的审美体验㊂上文提到的 椒 萧 等植物意象反映的是原始先民的民俗民情㊂它们的生成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非单纯地借用植物意象,而是‘诗经“时代先民 内在精神世界同外在自然世界在特定文化背景上的交媾融会 [7]㊂因此,这些植物意象蕴积的丰富的原始文化内涵在现代汉语文化中鲜见㊂然而,有些植物隐喻意象是中国民族文化特有的,并且其中寓含的特定文化含义也一直被源语文化读者广泛接受㊂但是,西方读者很难产生与我们本土读者同样的审美感受㊂如果译者在语际翻译的过程中无法在目的语西方文化世界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内涵信息通道,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㊂例如 竹 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 四君子 之一㊂千百年来, 竹 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行的文化象征㊂ 竹 也是各种诗词歌赋中诗人经常用来感物喻志的植物意象㊂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在‘竹石“中,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㊂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庭竹“中,云: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㊂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㊂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㊂因此, 竹 常被喻为 谦谦君子 ,有着不屈的骨气和谦虚的胸怀㊂ 竹 作为植物隐喻意象主要出现在‘诗经“中的‘卫风㊃淇奥“篇和‘小雅㊃斯干“篇㊂‘卫风㊃淇奥“的每章均以 绿竹 起兴,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借绿竹的挺拔㊁青翠㊁茂密来赞颂卫武公高风亮节的君子形象,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㊂‘小雅㊃斯干“是一首祝贺周朝奴隶主贵族宫室落成的歌辞㊂诗的开头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㊂如竹苞矣,如松茂矣㊂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㊂ 主要介绍了宫室之形胜和主人兄弟之间的和睦友爱:它面山临水,松竹环抱,形势幽雅,位置优越,兄弟们和睦友爱㊂其中,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既赞美了环境的优美,又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语意双关,内涵深厚,足可见作者的艺术用心㊂然而,由于文化差异,译入语读者遇到 竹 时不会产生任何联想㊂因此,汉语中的 竹 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文化内涵,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㊂四个所选的‘诗经“英译本中, 竹 的概念意义以 b a m b o o 或 b a m b o o s 的形式得以传递,由于没有其文化意义的相关阐释,只能算 象 存 意 失了㊂三㊁接受美学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诗经“植物意象英译的启示随着社会多元化规模和活力的提升,翻译的读者接受越来越受到重视㊂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现代美学流派先驱人物尧斯(H a n sR o b e r t J a u s s)和伊泽尔(W o l f g a n g I s e r)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其理论核心便是走向读者,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重要地位㊂由此可见,读者是 翻译价值构建和审美取向定夺的强有力的参与者 [1]231㊂失去了读者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㊂梁高燕曾指出,典籍中的意象翻译要重视对源语文本中出现的意象进行严谨的名物考证,同时更不能忽视原作意象的文化翻译[8]㊂从上文对‘诗经“四译本的分析中,不难发现译文中存在意象变异㊁隐形等问题㊂对于‘诗经“中 单纯 的植物意象,译者在进行语际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名物考证确定意象的概念意义,以避免对原作意象的误读和对翻译读者的误导;然后 利用物质实体对等所指的同一性进行转换 [1]109,即通过简单的字面翻译在目的语中真实地再现原诗的意象㊂译者在准确传达原作中植物意象的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需要努力响应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最大程度地满足其价值诉求,即高度重视意象概念意义的审美转换及审美表现,引导读者积极参与阅读译文的审美体验㊂对于‘诗经“中的植物隐喻意象,译者不仅需要在译文中再现原作的意象,而且更重要的是传达其中蕴寓的文化内涵,实现跨语言的文化沟通㊂本研究考察的四个译本中,译者大都忽略了对植物隐喻意象文化内涵的传递,只选择传达其概念意义㊂此外,汪榕培在处理个别植物隐喻意象时,虽然突出了意象的文化寓意,但并未能在译文中保留其原貌㊂因此,译者在译文中需要完整地传递出植物隐喻意象的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绝不能顾此失彼,以有效地保证译入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审美情感体验㊂由于有些植物隐喻意象的原始文化意蕴,反映的是‘诗经“时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先民的类比思维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原始意象渐渐远离现代读者的视野,例如上文提到的 椒 萧 等植物意象㊂像 竹 这类的中国民族文化特有的植物隐喻意象,本身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们的文化蕴意虽然一直被源语文化读者广泛接受,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无法在目的语文化世界找到对应的文化信息内涵㊂译者如何才能在译文中准确传达植物隐喻意象的文化内涵,帮助译入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成功获得相应的文化体验呢?在 文化转向 之后,翻译研究开始关注副文本问题㊂法国的叙事学家热奈特(Gér a r dG e n e t t e)最早提出了副文本理论㊂热奈特指出副文本围绕在文本周围,确保作品现身并被读者接受[9]㊂笔者建议,在传递‘诗经“中的植物意象时,译者须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可以通过副文本注释的翻译方法,对植物意象特定的隐喻意义进行明确的阐释㊂副文本可以用来协调文本与语境,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译文文本外夹注的副文本注释,与译文正文构成互文性文本,有效地帮助译入语读者清除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从而确保译文在英语世界中获得同源语在原文化语境中等效的接受㊂四㊁结语在中国文学㊁文化 走出去 的时代背景下,典籍翻译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经典的历史使命,应该把中华民族本土 最本质㊁最优秀㊁历史最精华的部分译介出去 [10]㊂‘诗经“中的植物意象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㊂译者在传递意象时,不仅要准确传达原作意象的概念意义,而且要自觉地传递出意象本身蕴藏的文化内涵㊂对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笔者认为,译者应相信译入语读者乐于接受异质文化特有的意象含义㊂因此,为了避免译入语读者对原作意象的曲解和误读,建议采用副文本注释的方式,解释意象的语义及文化含义,确保读者对原作意象的准确理解,以满足读者接受的审美价值诉求㊂参考文献:[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244.[2]习华林.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J].外语教学,2001(2):36.[3]贺权宁.诗歌意象类型及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4]覃芳芳,陈述军.‘诗经“植物隐喻意象英译的难点及解决策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71.[5]蒋绍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50.[6]王方路.文化自觉关照下的典籍翻译:以‘诗经“为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8.[7]王贵生.‘诗经“比兴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其文化内蕴[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1.[8]梁高燕.‘诗经“英译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18.[9] G E N E T TG.P a r a t e x t s:T h r e s h o l d s o f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M].T r a n s.L E W I NJ E.N e wY o r k:C a m b r i d g eU P,1997:1.[10]许方,许钧.关于加强中译外研究的几点思考:许钧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4(1):72.O n t h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o f P l a n t I m a g e s i n t h e E n g l i s h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S h i j i n gWUX i a o l o n g(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s,T i a n j i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T i a n j i n30022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 h i s 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 t h em e t h o d so f r e n d e r i n gp l a n t i m a g e s i n S h i j i n g o nt h eb a s i so f 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t h e f o u rE n g l i s hv e r s i o n s i n t e r m so f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s t r a t e g i e s,t h u s p r o v i d i n g r e f e r e n c e t o b o t h s t u d y a n d p r a c t i c e o f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o f i m a g e s i n t h eC h i n e s e c l a s s i c s.A s f o r p u r e p l a n t i m a g e s,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s s h a l l e n s u r e t h e a c c u r a t e c o n v e r s i o n a n d a e s t h e t i c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i r c o n c e p t i v em e a n i n g.A s f o r t h em e t a p h o r i c a l i m a g e s,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s s h a l l n o t o n l y r e p r o d u c e i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e d v e r s i o n t h e i m a g e s o f t h e o r i g i n a l v e r s i o nb u t a l s o t r a n s m i t t h e i r c u l t u r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t h e r e b y r e a l i z i n g c r o s s-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C h i n e s e t r a n s l a t o r s e n g a g e d i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C h i n e s e c l a s s i c s s h a l l b e c u l t u r a l l y c o n s c i o u s,v a l u e t h e r e a d e r s r e c e p t i o na n de m p l o y t h e p a r a t e x t si nt h et r a n s l a t i o n w i t h n o t e st oh e l p t h e w e s t e r nr e a d e r s a c c u r a t e l y i n t e r p r e t t h e c u l t u r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i m p l i e d i n t h e i m a g e s o f t h e o r i g i n a l.K e y w o r d s:S h i j i n g;p l a n t i m a g e s;E n g l i s h t r a n s l a t i o n;p a r a t e x t[责任编辑宋阳]。
接受美学视域下《诗经》意象翻译的对比研究——以理雅各和许渊冲
- 20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摘要】根据现代《诗经》学及意象理论研究,意象是《诗经》篇什中十分重要的艺术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极大的增强了其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使得译语者也很难感受到原文意象想要传达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意象翻译中意义传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研究意象翻译的方法和审美效果,以期为《诗经》意象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接受美学 《诗经》 意象翻译一、引言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翻译活动仍须应对复杂的翻译关系,而中国传统典籍翻译涉及不同历史语境、不同文化语境,更要力求实现跨时空的译者主体意识和原作者主体意识之间的融合、译入语文化和源语文化之间的对话。
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注重讨论读者在文学传播者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接受为目标,它为诗经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因此,本文从接受美学解读研究《诗经》中的意象翻译问题,为今后《诗经》意象翻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提高中国典籍翻译的质量。
二、意象翻译和接受美学理论概述意象是指具体,单个的词语为载体的诗意形象,它是外物形象的知觉审美形式与其象征意蕴的有机统一。
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意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与人们的联想、情感表达与唤起,以及想象紧密相连。
所以其意义的解读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解读者,依赖于解读者所拥有的某种知识以及抽象思维。
同时,意象所指称的对象并非意象手法的核心所在。
接受美学最早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由姚斯、伊塞尔等人提出,接受美学注重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和积极作用,其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阅读的创造性。
强调接受的主体性。
姚斯认为,文学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
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许多“空白”或“未定点”加以填充,从而使文学作品最终实现。
诗经的英译本的读者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因而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西方人的思维和文化差异,使西方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诗经》。
对比分析《诗经》译本
对比分析《诗经》译本摘要:翻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身份及所处时代等都会影响译本。
本文以皮姆创造的翻译方法,从三个角度,对比分析《诗经》的两个译本,发现译本实际主要因翻译目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译本不同目的翻译本文选取8种针对较难翻译文本的翻译方法分析译本:copying words, copying structure, perspective change, density change, resegmentation, compensation, cultural correspondence, text tailoring选取的译本分别来自许渊冲(许)和理雅各(雅),分析过程如下:一、文化背景不同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许:“By riverside a pair,Of turtledoves are cooing”理:“Kwan-kwan go the ospreys,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原文用一种鸟,雎鸠,象征男女之间永恒的爱情,因为它一旦确定了另一半就永远不会再改变直至死亡。
许运用cultural correspondence将斑鸠作为译文文化参照物,在翻译时替换雎鸠在原文文化中的爱情意象,有助于读者了解雎鸠的原意。
理将雎鸠译为osprey(鹗),在脚注中解释其为a bird of prey(鹗),未能传递雎鸠表达的情感,他认为以成对形式出现的水鸟可能是雎鸠,但水鸟出现时离彼此有一定距离因而最后选了osprey。
翻译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了译本不同。
许是中国翻译领域著名教授,尽管理是汉学家,但他仍旧是英国人。
相对而言,许对雎鸠的理解更精确,译本保留了更高的忠实度。
二、身份及目的不同原文:“……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许:“…Willows shed tear…Snow bends the bough”理:“…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clouds”战士感慨时光易逝写诗表达阵阵思乡之情。
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言内意义翻译方法探究——以詹姆斯·理雅各和许渊冲翻译《关雎》为例
A Socio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the Intralingual Meaning of The Book of Songs: A Case Study of James Legge and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of Guanju
作者: 吴旻昊[1];刘荔[1]
作者机构: [1]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出版物刊名: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85-87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5期
主题词: 社会符号学;言内意义;《诗经》翻译;《关雎》
摘要:基于“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分别从音韵、词汇及句法这三个言内意义的层面,对比分析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和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译《关雎》时言内意义的转换,以此探讨《诗经》言内意义的翻译方法。
认知语法视野下《诗经》“桑意象”及“采桑女形象”的英译——许渊冲、汪榕培、理雅各三种译本对比分析
认知语法视野下《诗经》“桑意象”及“采桑女形象”的英译——许渊冲、汪榕培、理雅各三种译本对比分析
唐婧
【期刊名称】《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8)001
【摘要】基于认知语法中焦点与背景、详略度、视角、认知参照点四个识解维度,以《诗经》桑园诗歌为蓝本探究典籍翻译的微观层面,由此阐释剖析译者如何通过不同识解表征传达“桑意象”的象征含义、构建“采桑女形象”.分析结果表明:语言并非情景的直接反映,而是人们对情景所做识解的概念化表征,语言表达的意义实际上是人们对情景的识解,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情景的识解方式;不同民族总体上存在认知共性,然而,面对相同情景时对识解方式的理解和选择仍然有所差别,这与译者的体验认知和经验认知存在诸多关联.
【总页数】5页(P138-142)
【作者】唐婧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易经》英译的概念语法隐喻新视角--对比分析理雅各和汪榕培/任秀桦英译本[J], 任艳霞
2.认知语法视野下《诗经》“桑意象”及“采桑女形象”的英译——许渊冲、汪榕培、理雅各三种译本对比分析 [J], 唐婧;
3.许渊冲、汪榕培《诗经》英译本比较研究 [J], 左岩
4.许渊冲、汪榕培《诗经》英译本比较研究 [J], 左岩
5.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诗经》英译本分析——以汪榕培、理雅各两译本为例 [J], 杨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理雅各翻译思想在《诗经》英译中的体现
理雅各翻译思想在《诗经》英译中的体现郭慧【期刊名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6【摘要】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first anthology of verse in China. 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has been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Legge was the first man to systematically translate The Book of Songs into Eng lish. His purpose and theory of translation had a centain historical representative at that perio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被译成多种语言。
《诗经》的英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理雅各是系统英译《诗经》的第一人。
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代表性。
【总页数】2页(P82-83)【作者】郭慧【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相关文献】1.试论庞德翻译思想中创造性重构与忠实性在《诗经》中的体现——以《诗经·小雅·采薇》为例 [J], 周立国2.认知映射模式对典籍英译中文化传真之解释力研究——以《尚书》理雅各译本为例 [J], 崔卉;陆振慧;张驰3.关于理雅各英译中国古经的研究综述--兼论跨学科研究翻译的必要性 [J], 岳峰4.从《诗经》的三个译本看理雅各翻译思想的转向 [J], 张萍5.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目的与策略研究 [J], 何立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文学翻译:理雅各与许渊冲对《诗经》的
中译英版本比较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英译本版本众多,且各具特色。
本文将比较其中影响力较大的理雅各译本和许渊冲译本。
两位译者都是顶尖的翻译大家,但因两位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经历等都不尽相同,且由于各自不同的翻译目的,两个译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理雅各是完整翻译《诗经》的第一人,强调忠实原文,翻译更偏向直译。
其译本通常不仅包括原诗及其翻译,还增加了详尽的解释和评注,因此译本较长。
而许渊冲的译本践行了自己提出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许渊冲认为翻译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保持原作的美,为了不损害《诗经》的简洁之美,译文没有过多的注释。
例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理译:And no one knows our sadness.
At first, when we set out,
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
Now, when we shall be returing,
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in clouds.
许译:When I left here,
Willows shed tear.
I come back now,
Snow bends the bough.
解析:两种译本通过不同的诗歌形式,都保留了原诗的意义。
理雅各的译本提供了大量详细注释和评论,读起来更像散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而许渊冲的译本通过运用韵律,在保留原诗美学的同时,韵脚工整,格律严格。
原诗结构一致,讲究押韵。
理雅各严格遵守原诗的句子结构和顺序,但没有押韵,读起来更像是富有乐感散文。
许渊冲煞费苦心来保留原诗音韵美,译文韵律格式采用:AABBCC,每行四个音节,双行押韵,且语言力求简短。
例2、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理译: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dolichos! Is like three seasons!
A day without seeing him . 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mugwort!
Is like three months! A day without seeing him
There he is gathering the oxtail-southerwood! Is like three years!
A day without seeing him
许译:One Day when I See Her Not When her I do not see,
To gather vine goes she. One day seems long as seasons three.
When her I do not see, To gather herbs goes she.
One day seems longer than months three. When her I do not see,
To gather reed goes she. One day seems longer than years three.
解析:该诗用重调叠咏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相爱青年男女彼此思念的心情。
全诗由三节组成,“一日不见”在每节重复,其他行也只改动了一个字,情感程度逐渐加深。
两译本都保留了原诗的重调叠咏,但实现的方式有所不同。
理雅各直译原诗的每一个词,词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用词与结构与原诗完全一致,较为可惜的是没有像原诗一样押韵。
许渊冲
没有字字对译,对词序做了灵活处理,以更好地传递原诗字里行间所表露出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对于第二节咏叹部分“long as"稍作变动,全诗没有完全一致采用“longer than".
例3、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理译:In the wild there is a dead antelope, And it is bound round with the white grass.
And it is wrapped up with the white grass. There is a young lady like a gem.
There is a young lady with thoughts natural to the spring, [She says], Slowly, gently, gently;
And a fine gentleman would lead her astray. Do not move my handkerchief;
In the forest there are th scrubby oaks; Do not make my dog bark.
In the wild there is a dead deer,
许译:An antelope is killed. He sees the white-drest maid
And wrapped in white afield. As beautiful as jade.
A maid for love does long, “O soft and slow, weetheart,
Tempted by a hunter strong. Don't tear my sash apart!"
He cuts down trees amain. The jadelike maid says,"Hark!
And kills a deer again. Do not let the dog bark.
解析:从译文可以看出理译和许译对主题的理解十分不同。
理雅各在注解中解释说该诗告诉我们”一位贞洁的年轻女子如何抵御玩弄女性的骗子的引诱。
”理雅各认为诗中的女子拒绝了男子的引诱,因此是个贞洁之人。
而许渊冲持不同观点,译者认为诗中前段“猎人猎杀一头鹿,用白茅包好,作为礼物送给女子”便表明两者认识,女子并未拒接男子。
由于两位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译者自身的经历,时代环境等等诸多因素都大相径庭,所以采取的翻译方法也各不相同。
两种译文各有所长,对于《诗经》翻译都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