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大全(真人图示)
教材图文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定穴_PPT课件
咳。
图1-4-18 按揉乳根
胸腹部穴位
4、膻中
【位置】在胸骨上,平第四肋 间隙处,相当于两乳头连线 之中点,属任脉。
【操作】医者用中指指端揉, 称揉膻中;两手拇指自穴中 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 膻中;用示指、中指自胸骨 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 中。
胸腹部穴位
﹡ 1、天突 【位置】在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处。 【操作】①按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或
揉,称按天突或揉天突,或先按继而 揉之称按揉天突。②点天突,以示指 或中指指端微屈,向下用力点之。③ 捏挤天突,用两手拇、示指捏挤天突 穴。 【次数】按揉30次;点3〜5次;捏挤至 皮下瘀血呈红紫色为止。 【功用】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 喘。
图1-4-16 按揉天突
胸腹部穴位
﹡ 2、乳旁 【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操作】医者以两手四指扶患
儿之两胁,再以两拇指于穴 位上揉之,称为揉乳旁。 【次数】揉50~100次。 【功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图1-4-17 按揉乳旁
胸腹部穴位
﹡ 3、乳根 【位置】乳头直下0.2寸,平
第五肋间隙。 【操作】医者用两手食指或
梢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头 阴阳。 【次数】30~50次。 【功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 止头痛。
图1-4-6 推坎宫
头面部穴位
3、太阳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中点,向 后约1寸凹陷处。
【操作】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 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或 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 方向揉运为补,向耳方向揉运 为泻。
﹡5、山根
【位置】印堂之下,两目内 眦之间。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 掐山根。
小儿推拿 带图
最全的小儿推拿,不吃药,解决日常小病!为自己或以后的孩子收藏。
最全的小儿推拿,不吃药,解决日常小病!为自己孩子收藏。
【龟尾】[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肺俞】[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脊柱】[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天枢】[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
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腹阴阳】[别名] 腹。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
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我QQ号8508629 喜欢胎教,情感日志,美食,养生,教育孩子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加一下,感情咨询也可加我的QQ。
【膻中】[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退六腑】[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小儿推拿大全 附照片 简单易学 孩子不舒服不求人!
小儿推拿大全(从头开始学)很实用的宝宝家用推拿指南,包括夜啼、吐奶、退烧、增高、强体、腹泻、开胃等等12个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
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爸爸妈妈要收藏!【迎香】[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耳后高骨】 [别名]【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天柱骨】[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肩井】[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肾顶】[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掌小横纹】[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小横纹】[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四横纹】(四缝)[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偏方大全网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不需要用药就,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
宝宝生病了,如果妈妈懂得一点简不仅帮助宝宝尽快治好病,还能免去宝宝打针吃药的痛苦。
本期专题我们就收集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小儿推拿按摩知识,让妈妈帮常用穴位视频教程常见手法穴位查询疾病按摩头面部(点击看大图)胸腹部(点击看大图)腰背部(点击看大图)手肘部(点击看大图)手背部(点击看大图)阳坎宫山根(山风)人中迎香牙关(颊车)印堂耳后高骨风池天柱颈骨承浆囟门地仓穴瞳子髎穴四白穴阳白穴睛明穴天鼎穴翳风穴廉泉根乳旁中脘神阙(脐中)腹穴胁肋天枢丹田肚角水分穴期门穴肩禺穴中府穴井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腰俞七节骨龟尾长强脊柱肝俞胃俞至阳穴厥阴俞穴心俞穴命门穴三焦俞膀胱俞大肠俞关元俞经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穴小肠穴四横纹(四缝穴)板门内劳宫内八卦小天心(鱼际交)运水人土、运土人水总筋大横纹(手阴阳)十宣(十劳宫三关六腑清天河水合谷穴少商穴甘载威灵精灵外八卦一窝风膊阳池肾顶肾纹掌小横纹小横纹神门穴眼中三里上痢三阴交解溪丰隆涌泉前承山后承山委中昆仑仆参上巨虚穴绝骨穴梁丘穴阴陵泉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1 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2 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3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3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2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1 视频:小儿揉肾顶 视频:小儿补肺经 视频:推拿常用手法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下肢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上肢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肩背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胸腹部穴位 视频:小儿按摩常用穴位常见病推拿疗法 视频:小儿支气管炎 视频:小儿腹泻疗法 视频:小儿便秘疗法视频:小儿厌食穴位 视频:小儿呕吐穴位 视频:小儿咳嗽穴位 视频:小儿发热穴位视频:缓解宝宝疼痛穴位按摩 视频:小儿发热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佝偻病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腹泻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鼻出血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腹痛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推拿常见手法视频:如何治疗宝宝便秘、腹泻、虚汗 视频:小儿遗尿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口唇燥裂 视频:小儿痢疾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消化不良 视频:小儿便秘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感冒按摩疗法视频:小儿感冒疗法小儿生理与病理的特点认识小儿推拿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小儿推拿主要特点是什么 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小儿推拿有什么作用? 认识: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发展史 小儿推拿的中医学原理 小儿推拿的现代医学原理 小儿推拿的特点 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小儿推拿常用的治法 小儿推拿一般次数与疗程 小儿推拿意外的处理与预防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哮喘 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大便干燥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多动症小儿按摩常用穴位(图文) 小儿按摩注意事项 小儿按摩常用介质 小儿按摩疗法特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疾病辨证要素 小儿疾病辨证望闻问切诊 小儿按摩常用12手法(动画演示)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拿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捣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运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捏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掐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摩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按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揉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推法(图文)小儿推拿按摩上肢外侧及掌背面穴位图 小儿推拿按摩上肢内侧及掌面穴位图 小儿推拿按摩头颈部穴位图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厌食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风寒感冒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便秘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发热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咳嗽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小儿厌食的家庭调治法孩子拉肚子怎么办—小儿泄泻的家庭调治法君臣佐使小儿推拿医病法八种小儿推拿注意9大事项常用的十五个穴位-真人演示详细图解(图文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
小儿穴位按摩法,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穴位一、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常用手法一、便秘和腹泻常用手法在推拿穴位和手法当中有好多穴位都有效果,不过如果总结起来的话可以有四大手法。
(1)止腹泻四大手法:揉脐(逆时针)100-300次、摩腹(逆时针)3-5分钟、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调中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显著、各类泄泻均可以在此之上加减变通。
(2)治疗便秘四大手法:揉天枢100-150次、摩腹(顺时针)5分钟、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通大便,用于小儿便秘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穴位的名称都是一样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推拿方向上的区别,比如说摩腹,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导滞、泄热通便的作用,而逆时针摩腹就具有温补下元、温中止泻的作用。
最新小儿推拿
No Image
小儿推拿
9.口舌生疮——推心经
1.心经在中指末节罗纹面。 2.在孩子的中指面顺时针方向的 旋转推动为补;将孩子中指伸直,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泻。 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3.除了治口疮,还可以治疗孩子 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小便赤涩、 心血不足、惊惕不安等。 4.孩子因为内热而口腔溃疡,推 心经就可治好。
小儿推拿
6.让孩子夜里不再“画地图” ——推七节骨
1.七节骨在第四腰椎至尾椎上 端成一直线。 2.用大拇指外侧缘自下而上直 线推动称推上七节骨;用食中 指自上而下直线推动称推下七 节骨。 3.可以治疗孩子遗尿、泄泻、 便秘、脱肛等病。
No Image
小儿推拿
7.脾胃问题脾经解——推脾经
1.脾经在大拇指末节罗纹面。 2.在大拇指面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推动为补;将孩子大拇指伸直,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 泻。两者统称推脾经。 3.可以治疗孩子的腹泻、痢疾、 便秘、食欲不振等。 4.推脾经不但能强身,还能治小 儿黄疸和痢疾等大病。
No Image
小儿推拿
8.还孩子一片甘凉——推肝经
1.肝经在食指末节罗纹面。 2.在孩子的食指面顺时针方向的旋 转推动为补;将孩子的食指伸直,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泻。 两者统称推肝经。 3.可治疗孩子烦躁不安、惊风、目 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病。 4.经常给孩子推肝经是降温和驱毒 的好办法。
小儿推拿
2.孩子肚子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推腹阴阳1)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 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称分推腹阴阳; 2)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3)可以治疗腹胀、消化 不良、恶心呕吐。
小儿推拿
3.孩子呕吐轻松治——推天柱
1)颈后正中线从头发边缘至 大椎(第七颈椎)连成一直 线,叫天柱骨,用食、中两 指或大拇指自上向下直线推 动称为推天柱。简单地说就 是推孩子的颈椎骨。
收集小儿推拿常用穴附每个穴位图
二、大椎
• 【位置】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当 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间凹陷 处,属督脉之经穴,系手足三阳与督 脉之交会穴。
• 【操作】有按大椎、揉大椎、捏挤大 椎、刮大椎之分。按30~50次,揉大 椎30~50次,挤捏至局部皮肤出现紫 红瘀班为度,用汤匙或钱币之光滑边
三、肺俞
• 【位置】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分别置于两侧肺俞穴上,右顺时针,左逆时针
按揉50~100次,称揉肺俞。 • 用两拇指或中指从风门穴沿肩胛骨下缘,经肺俞向外下斜方推至两肩胛骨
下角50-100次,推呈“八”字型,继而从肺俞直向下推至膈俞50-100次,推 呈Ⅱ型,称推“介”字。 • 推肺俞是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用手法,可治感冒、发热、咳嗽气 喘、多痰等症。
三、肺俞
四、脾俞
三、脾经
四、肝经
• 【位置】食指指腹螺纹面
• 【操作】以右手食、中指夹住小儿食指,用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食指螺纹 面上做顺时针旋转推动为补,或从指端向指根直推,称补肝经;由小儿食 指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清,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100~ 500次。
• 【功效】清肝经:平肝泻火、解郁除烦、熄风止痉——惊风、抽搐、烦躁。
摩5分钟 • 【主治】腹痛、消化不良。 • 【功效】调理脾胃与大小肠蠕动,利于
消化吸收。 • 【临床应用】分腹阴阳用于腹胀消化不
良;摩腹用于腹痛、腹泻。
五、脐
• 【位置】肚脐正中。 • 【操作】用中指指腹揉转,揉中加按,100-300次;或掌摩。 • 【功效】温阳散寒、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涩肠固脱。 • 【主治】腹胀、腹痛、食积、吐泻、便秘。 • 【临床应用】常与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配合应用。
【高清真人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解
【高清真人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解手部腧穴总图一、脾经(脾土)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
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二、肝经(肝木)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
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
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
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三、心经(心火)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
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
100~500次。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
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
小儿推拿图解ppt课件
三、小儿推拿治疗原则
传统中医的治疗原则包括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 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小 儿推拿必须遵守此治疗原则,此外,临床中还应注意: 1、逆势原则 所谓的逆势原则就是根据中医的气机升降 出入和推拿调节升降的原理针对症状疾病所表现出来的 症状,采用与之相反的方向进行治疗,以尽快平息上逆 、升提下陷,打断升之太过(当降不降)或降之不及( 当升不升)的病机。如咳嗽、呃逆、呕吐应采用平息上 逆的方法。
小儿推拿图 解
小儿推拿图解
小儿推拿学概述
小儿推拿学是中医儿科学和推拿学相结合的产物。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 理特点,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一定的部位和穴位, 以防治儿科疾病、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中医外 治疗法。
小儿推拿图解
小儿推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原理
推拿对成人具有调整阴阳、调和脏腑、行气活血、舒筋 通络、卫外营内的功效。
小儿推拿图解
一、推拿禁忌症
(一)皮肤出血、皮肤感染、皮肤破损 (二)骨折、脱位处。 (三)骨髓炎。 (四)骨关节结核。 (五)骨肿瘤。 (六)急性损伤皮下出血,在24~48h内。
小儿推拿图解
二、推拿注意事项
1.医生的手指甲要剪修圆滑,长短适宜,以不触痛患儿 皮肤为宜。
2.天气寒冷时,医者先将手搓热,待其手暖时方可操作, 以防刺激患儿不能很好地合作。
3.室内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冷或过热,空气要流通, 环境要安静,避免风吹着凉。
4.医者态度和蔼,细心,耐心,认真操作。 5.推拿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即手法用力宜
轻,速度宜快,均匀着力,刚柔相济。
小儿推拿图解
6、推拿顺序:轻手法先做,掐、拿、捏等重手法,如捏脊等,应最 后操作,以免刺激患儿哭闹,影响操作进行和治疗效果;施术穴位时, 一般由上而下的顺序,如头面、上肢、胸腹、背腰、下肢、足部等。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带图示)
华夏医学周尔晋小儿推拿法(网侠悠悠根据网上搜集资料整理) 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
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1.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
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华夏医学 3.揉板门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
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
“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华夏医学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大全(真人图示)
一、【脊柱】[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食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二、【龟尾】[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三、【肺俞】[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和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四、【天枢】[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
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五、【腹阴阳】[位置] 在中脘穴和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
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
腹可止泻六、【膻中】[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七、【退六腑】[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一切热证。
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八、【一窝风】[别名] 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九、【内劳宫】[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
揉100-200次。
[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十、【老龙】[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十一、【端正】[位置] 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 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用] 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
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主治] 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十二、【小天心】[别名] 鱼际交。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十三、【手阴阳】[位置]掌侧腕横纹。
又称大横纹。
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十四、【板门】[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
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
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十五、【五指节】[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用]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十六、【四横纹】(四缝)[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
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
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用]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
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食等症。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十七、【小横纹】[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十八、【掌小横纹】[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十九、【肾顶】[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二十、【肩井】[位置] 在大椎和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和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二十一、【天柱骨】[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
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二十二、【迎香】[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