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电缆管理检验制度1. 引言电缆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输送和分配电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电缆存在老化、损坏和故障的风险。

为了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一套完善的电缆管理检验制度至关重要。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电缆管理检验工作,确保电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和程序,保证电缆的质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电缆的单位和组织,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系统、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等。

4. 术语定义•电缆:指用于输送电能的电气线缆。

•管理检验:指对电缆进行定期检查、测试和评估的工作。

•质量评估:通过对电缆的性能、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以判断其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故障检测: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电缆进行故障检测,包括视觉检查、电气测量、热敏测量等。

5. 检验内容和标准5.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主要针对电缆外部的损坏和老化情况进行评估,标准如下: - 电缆外皮无明显破损和裂纹; - 电缆接头接地良好,无脱落和松动; - 电缆标识清晰可见。

5.2 绝缘性能测试针对电缆绝缘的性能进行检测,使用以下测试方法: - 绝缘电阻检测: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 绝缘耐压测试:通过施加规定的电压,检测电缆绝缘是否能够承受正常运行时的电场; - 介质损耗测试:检测电缆绝缘材料的损耗特性,包括介质损耗角正切和电容率。

5.3 电气性能测试对电缆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包括以下项目: - 电阻测试:测量电缆的电阻,判断是否存在导体接触不良或断路; - 电感测试:检测电缆的电感,判断是否存在线圈短路或绕组接触不良的问题; - 电容测试:测量电缆的电容值,判断是否存在介质击穿或绝缘材料老化的情况。

5.4 热敏测量通过对电缆进行热敏测量,评估其运行过程中的热量分布,检测电缆是否存在潜在的故障点,例如: - 热像仪检测:使用热像仪对电缆进行定期扫描,监测温度异常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载、接地故障等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7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7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27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二课时一、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根据上一课学习的内容提问。

二、研习新课:(一)教读第2段。

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夫——本文中几个“夫”都念(观夫、若夫、嗟夫)前两个“夫”有指示作用,相当于“那”;“嗟夫”,感叹声,亦作“嗟乎”。

然则——顺接连词。

注意不要跟转折连词“然而”搞混。

“然则”在这句中有承上连下的作用:(既然)洞庭湖是这样(气象万千),它北通巫峡,南到潇湘,降职外调的官吏和忧然失志的诗人大多会合在这里,那么他们看到这景色后产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变化而不同吗?骚人——课本注解: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

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者不能对换,如本文“迁客骚人”若换成“迁客诗人”就不恰当。

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个遭到贬逐的诗人,所以“骚人”比“诗人”有时还多一层“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骚人”与“迁客”相配比较合适。

得无异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但本句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

以诘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2、思考与讨论。

(1)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名楼风范照千古;忧乐情怀启后人。

多少迁客骚人、仁人志士见岳阳楼而生发万千感慨。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师投影1)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以下三个目标(师投影2)(全班齐读)。

二、无标朗读昨天我们一起预习了本文,但老师还是要问:你会读课文吗?(会)(师投影3)这种读法自古多少英雄好汉望而却步,谁敢放马过来?(三个同学)三、指导背诵上节课我还让大家尝试背诵,不知道情况如何,下面有请各位同学依次背诵给老师、同学们听听,来展现我们三(1)班的学生的风采!(依次站起背诵)背诵准确、声音洪亮,但也有同学的表现让老师想起了一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细心的同学肯定注意到了,我们仍然有同学在背诵的时候出现了字音和断句的失误,有同学愿意帮助他们纠正吗?(两个同学)四、重点词句之所以同学出现朗读和背诵的失误,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解词句的意思,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需要大家翻译一下。

(师投影4)(三个同学)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好的,我们再一起尝试着背诵一遍。

五、理解文本(师投影5)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文章中主要写了哪两类人?2、你认为文章想表达的中心是什么?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六、拓展延伸:是的,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样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

那么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呢?(三个同学)七、设疑发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学习了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2.探究古仁人的思想
问题设置:
1)五段中说到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那他们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呢?
2)他们以什么为悲喜呢?具体表现是什么?
3)问题探究
以学生问题切入:“悲”、“喜”和“忧”、“乐”有什么区别?二者能否互换?
总结:“悲”“喜”是人情感的直接体现,是感性认识,都是因己悲(个人的遭遇—宦海沉浮),因物喜(景物阴晴),都受环境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

而“忧”“乐”则经过深入理性的思考的,因民因君而忧,因民因君而乐,君和民加起来不就是国家、天下吗?二者的境界是不同的。

4)为什么前边用那么大的篇幅写迁客骚人?
由此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范仲淹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迁客骚人、不在悲喜,而是想表现“忧”“乐”的情怀和志向。

三、课堂小结
范仲淹也正是由于有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成为了历史上备受人推崇、尊重的一代名臣,为官的楷模,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历史的脊梁,这对当时及后世的一切有志之士,都具有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作用,直到今天都仍有其积极意义。

当我们生活中遭遇挫折,我们要说:
当我们志存高远,想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时,我们要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拓展延伸作业。

远在江湖砺心志,从来贬官多妙文。

范仲淹的经历和心胸还能让你想起哪些古代文人呢?结合作品谈一谈。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执教科目:语文执教课题:《岳阳楼记》(第二课时)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和文本的分析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的写作特点,并体会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比较阅读中体会文本语言、构思、立意方面的美感,从而学会研究性学习、拓展式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作者心怀天下、先忧后乐的博大胸怀与伟大抱负。

教学设想: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可初三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师对字、词、句及语法的串讲,因而,设想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并在比较阅读中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体会《岳阳楼记》的语言美。

2.由自然界的岳阳楼到科学家眼里的岳阳楼,明确说明性文字与课文所采用表达方式的异同。

3.认识文学家笔下的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本文的构思美。

4.拓展延伸。

交流范仲淹的政绩或谈谈对“与民同忧乐”的看法,进而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体会本文的立意美5.布置作业:与汪曾祺《岳阳楼记》进行再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详案一、激趣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体会《岳阳楼记》的语言美。

座落在江苏吴县太平山下的范氏山庄,其正殿中央有一尊铜像,铜像上访有一匾额,书曰:“济世良相”他出则为将,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入则为相,替国君分忧解难。

这个人就是——范仲淹。

(生答)他的业绩不为一般人所知晓,但他有句名言却广为人所传诵,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答)这两句名言就出自我们刚学的课文《岳阳楼记》。

昨天我们已初学了课文,对文中的字、词、句已作了疏通,同时,对作为文学家的范仲淹在语言上的功底也窥知一二。

如本文多次采用一些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读来整齐匀称的句子,那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对偶(生答)的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如“衔远山,——吞长江(生答)……(利用此机会,再请学生将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出来,体会文本的语言美。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课前:检查多媒体运行朗读视频从第四段开始。

出示幻25 。

在黑板上画出结构屠轮廓,填的词和句子用方框和下横线标出。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请坐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我们的教室,零距离欣赏同学们精彩的课堂表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岳阳楼记》。

首先我们倾听方明老师的精彩朗诵,让美妙的声音把我们带入新的学习空间。

幻26出示课时提示、课时学习目标:幻27 28导入:幻28 下面是明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岳阳楼联,下联中有两字经岁月的沧桑已模糊不清,请同学们学完本课后给补上。

幻29探求“异”字:幻30 先听老师朗读第二段,然后请一位同学读第五段。

(老师朗读二段)请一位同学读第五段,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希望比老师读得更好。

哪位同学起来读?幻32 1.找出两段中“异”字所在句子,并口头翻译。

请举手回答。

(出示幻灯片32答案部分)(板书异1 异2)幻33(幻34问题部分)2.用三四段中的相关文字解读第一个“异”字的含义。

(小组合作)请一个小组组长回答。

(出示幻灯片34答案部分)(幻35问题部分)3.用第五段中的相关文字说明第二个“异”字的含义。

(小组合作)请一个小组组长回答。

(出示幻灯片35答案部分)研习三、四段:幻36 先请男同学齐读第三段,女同学齐读第四段。

幻37问题部分1.这两段写法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出示幻灯片37答案部分)幻38问题部分2.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三、四段景物的特点;再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三、四段感情的特点。

(共四个字)请想出来了,请在黑板的四个空内填出。

(出示幻灯片38答案部分)(板书阴悲晴喜)幻39幻40 问题部分3.课文三四段抒发的是()的感情。

A、作者范仲淹B、迁客骚人C、古仁人请大家回答,老师填出。

(幻40答案部分)(板书迁客骚人)幻41研讨第五段幻42 组长组织大家活动。

(老师巡视)请1-6小组各选派一人分别回答1-6题。

(出示幻43 44 45)(板书:(老师填)迁客骚人古仁人(学生填)以物喜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旨)幻46 47 48补全对联:幻49 50 举手回答。

刘佳《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刘佳《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刘佳班级:8年2班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把握文章中心,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古仁人之心,体会公而忘私的高远境界和人生追求,理解范仲淹“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从“景”物入手,学习了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

文中总写巴陵胜状,着重表现洞庭湖“博大、瑰丽”的景象;又分写不同天气下洞庭湖的晦明变化。

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两个“异”字来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承接第一课时内容,引出本课时重点。

开门见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迁客骚人情之异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出现的第一个“异”字: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情由景生。

自由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思考:登上岳阳楼,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迁客骚人们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感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明确:登斯楼也……登斯楼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由景物触发情感。

)2、我们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两种感受:悲喜(设计意图:训练学生通过文本,概括总结)3、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明确:不同景物、不同经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透过文本,分析理解深层次内容)4、教师点拨,小结。

这是第一个“异”。

迁客骚人们看到了不同的自然景物,触发了迥然不同的两种感情。

他们或因满目萧然,而想起自己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苦;或又因春和景明,而宠辱偕忘,喜气洋洋。

这是人之常情。

然而,范仲淹想要探求追寻的却是“异”于常人之人,作者称他们为“古仁人”。

(设计意图:概括总结由不同景色触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情感,从而为下文提到古仁人做铺垫。

)三、仁人志士心之异接下来看第二个“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作者认为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1、明确:古仁人:春秋以前一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仁者爱人。

岳阳楼记 第二课时 教案

岳阳楼记  第二课时 教案

《岳阳楼记》范仲淹
(第二课时)
讲课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前两段,培养文言语感。

2.、指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积累文言实词,译讲后两段。

3、分析把握文章后三段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并翻译后两段。

2、体会“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思想情感。

3、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教学过程:
一、简单导入写课题。

二、温故知新激兴趣(先学后教)
1、学生齐背课文第一、二段。

2、学生参照课下注释译讲课文第四段、第五段。

(教师指导点拨)
三、分析内容悟感情
1、朗读对比第三、四节,可引导学生思考:
①、第三、四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②、面对此景,“迁客骚人”各产生怎样的情感?
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节内容。

2、再次朗读第五节,思考:
①“古仁人”的思想情感是什么?
②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旷达情怀?哪句话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③如何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拓展体悟:
结合作者“先忧后乐”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体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的精神的教育意义。

四、小结知识齐背诵
①内容;②写法;③主题。

五、作业
1、背诵后三段。

2、书面翻译后两段。

《九年级语文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作者的忧乐观和政治抱负。

2.分析文章的景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忧乐观和景物描写分析。

2.难点:抒情议论与景物描写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文本分析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重点。

2.忧乐观分析
(1)再次体会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

(2)探讨忧乐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3.景物描写分析
(1)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段落。

(2)探讨景物描写对表达情感和主题的作用。

4.抒情议论与景物描写的关系
(1)分析抒情议论与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结合方式。

(2)讨论这种结合对文章表现力的提升。

5.讨论家国情怀
(1)组织学生讨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6.诵读文章
(1)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情感和韵律。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总结归纳
总结忧乐观、景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的关系。

8.作业布置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结合本文进行阐述。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这是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篇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向来被老师和学生认为是最枯燥的学习内容。

尤其是这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思想性很强的名篇《岳阳楼记》,讲过之后,深有感触。

教学中我尝试,以自主学习为主,小组活动为辅:古文教学离不开预习,没有学生主动的阅读和预习,古文的学习往往就是囫囵吞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按照自己的安排,认真督促学生预习。

而预习的方式就是通过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

在每个人自己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再把不明白的问题向小组长或者组内同学提出,大家商量解决。

上课的时候,我只把需要强调的文学常识提示以后,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听对方读课文,互相正音。

将重点的字、词标上记号,借助注解或查阅工具书,主动解决。

每个小组共同提出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将之汇总,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之后再有个别同学补充没有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思考的余地很多,老师所给的时间要足够,不要慌着去收拢他们,让他们自由的发挥优势,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

结果,很多问题都是大家能够解决的.,只有少数问题,比如《岳阳楼记》中几个句子的朗读节奏和几个过渡句的翻译向老师提了问。

这样的方式理解的东西,才能真正装进他们的头脑里去,才能真正消化和理解。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2篇1、力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课前通过以自主学习为主,小组活动为辅的方式充分预习,对文本内容掌握,课堂上基本由学生来支配,老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课堂上学生活而不乱,师生交流融洽尽兴。

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感悟古代优秀作品的美,学习古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古文的习惯,提高了他们阅读古文的兴趣,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既依托文本又高于文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学设计

10《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及影响。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积累文言词汇、成语和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路。

2.学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3.分析迁客骚人的眼中景、览物情和悲喜观。

一、再读,读出内容与思路1.自读,读出每段主要内容2.辨读,读出语言表达方式预设:第1段: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政绩,交代作记缘由。

(叙事)第2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方位的胜景,是登楼所见。

(融情于景)第3、4段:细致描写洞庭湖阴晴之景带来的悲喜之情,是登楼所感。

(写景抒情)第5段:抒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和先忧后乐的人生抱负,是劝勉言志。

(议论抒情)3.析读,读出本文写作思路预设:第1段:作记缘由,引出下文。

第2段:用洞庭湖胜景引出后面两段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4段:抒发迁客骚人看到阴晴之景所产生的悲喜之情,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第5段:阐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与迁客骚人形成对比,总结全文。

4.思读,读出略写楼详写湖之因预设:当时滕子京谪贬岳州,情绪十分低落,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患,想找机会劝他,所以作者借滕子京请他为新修的岳阳楼作记的契机,将洞庭湖晦明变化、风雨阴晴的景色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联系起来,跳出一般亭台楼记的框架,将立意放在抒写政治胸怀和思想抱负上,规劝朋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既完成了楼记之作,亦收到规劝之效。

二、议读,初识情怀读第1段,读出你眼中的滕子京。

1.指导读,读出滕子京的身份、作为预设:身份——谪贬;作为——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思读,说说你眼中的滕子京预设:“谪守巴陵郡”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可见滕子京虽遭谪贬,却积极作为,造福一方,是一个地方好官。

三、赏读,感观湖景(一)瞰洞庭全景1.自由读,领略洞庭全景(1)读出描写洞庭全景的句子。

《岳阳楼记》教案第二课时(推荐五篇)[修改版]

《岳阳楼记》教案第二课时(推荐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岳阳楼记》教案第二课时《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任选几位同学根据背诵要求。

二、用学习上节课的方法学习第三、四、五、六段(一)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元/则忧其君。

(二)抽学生说出每段应该注意的重点字词句,并翻译全段,教师给予补充.(三)重点语句翻译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像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连月不晴(的时候),阴惨惨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涛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辉,山岳隐藏起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行走,桅杆倾倒,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长啸,猿啼叫。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他人的诽谤和讽刺的心情。

满眼凄凉冷落,极度伤感而十分悲痛。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打渔人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尽头呢?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悦,一切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迎着风举杯痛饮,大概是高兴到极点了。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少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个人之失,外物之劣而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高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就为他的国君担忧。

7、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哎,(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三、积累词语:(一)一词多义1、属: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属(zhǔ)引凄异(连续)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ǔ,类2、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3、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物、景象)予观夫巴陵胜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走马观花/坐井观天(观看、观赏)4、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德才兼备(具备、具有)攻其不备(防备)关怀备至(表示完全)5、一: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全)一鼓作气(第一次)6、微:微斯人(没有)谨小慎微/微乎其微/微不足道(细小)7、乃: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乃悟前狼假寐(才)8、异:或异二者之为(不同)属引凄异(怪异)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9、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10、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极端)初极狭(很,非常)11、景:至若春和景明(日光)四时之景不同(风景)12、胜:以少胜多(胜利)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优美)13、通: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顺利)北通巫峡(通向)14、初极狭,才通人(通过)精通书法(通晓)15、其:其喜洋洋者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则忧其君16、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17、何: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然则何时而乐耶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8、具:百废具兴(通“俱”,全,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尽)19、归:吾谁与归(归依)归根结底(归结)20、薄:薄暮冥冥/日薄西山(迫近)妄自菲薄/厚此薄彼(轻视、看不起)21、国: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国家兴亡(国家)22、为:或异二者之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替,对,表对象)23、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二)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三)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四)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温习上堂课内容—-作家知识、一二段段意、课下注释词语解释。

2读三四段,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意。

【课堂学习】1复习提问(1)提问学生关于范仲淹的知识(2)文章一二段都写了什么内容?(3)解释词语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属予作文胜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大观迁客骚人得无异乎2导入同学们已经说了,文章第二段,简单写了洞庭湖美景,然后转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那么,这览物之情到底如何呢下面就来继续学习。

3学习过程(精讲内容)(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译文,一人一句。

注意下列词语。

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3)概括此段内容:描绘洞庭湖天气的恶劣,淫雨、阴风、浊浪是主景,进而写迁客骚人之悲。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

(5)指名译文,一人一句。

注意下列词语。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长烟一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此乐何极崇辱偕忘把酒临风(6)概括此段内容:描绘洞庭湖阳关灿烂及月下的美妙景色,进而写迁客骚人之喜。

(7)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分析这两段-----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共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结论见板书设计4练习解释词语淫雨霏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长烟一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此乐何极崇辱偕忘把酒临风5反馈练习从内容、写法、表达方式、句式及修辞等角度解析这两段6知识总结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四段的内容,多个角度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要认真理解,课下努力消化。

7板书设计恶劣景象----迁客骚人之悲描写抒情对比骈散对偶借代湖光山色----迁客骚人之喜8作业背诵课文课堂记事教学反思【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艺术。

2、理解思想主题。

3、梳理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1、品析语言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3、朗读喜欢的句子,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反复读,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岳阳楼记》是他贬到邓州后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的。

滕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曾在防御西夏方面做过贡献,后被人诬陷,一贬再贬,与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

文章就是从“谪”字下笔的。

(2)检查上节课学习字词的效果。

谪zhé:封建社会官吏降职或远调。

衔:用嘴含着,指包含。

霪yín雨霏霏fi:阴雨连绵。

怒号háo:吼叫。

冥冥míng:昏暗。

谗chán:诽谤。

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碧:平而圆的玉。

嗟jiē夫:叹词噫yī:叹词。

二、梳理脉络理解主旨。

(一)朗读第一段,思考讨论、交流:(1)岳阳楼在什么地方?(2)滕子京怎么会重修岳阳楼呢?哪一年修的?重修有何特点?(3)“属”什么意思?这一段讲述了什么内容?哪个词对全文起重要的作用?(4)背诵第一段。

(二)朗读第二段,思考讨论、交流(1)巴陵是怎样的“胜状”?用了哪些语言描绘出洞庭湖的气势与景象?“夫”在此作什么解释?(2)“胜状”“大观”两词怎样解释?(3)“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作何解释,起何作用?(4)用哪个连词转的?洞庭湖是怎样的交通要道?怎样由景而人,由人而情的?要点点拨: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二十二个字,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使洞庭湖的雄伟气势与万千景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衔”与“吞”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与江的关系,湖衔着远处的山,吞纳长江的水,湖面广阔,无边无际,水势盛大,浩浩荡荡。

“朝”与“晖”写朝夕的变化,景色毕具。

而这洞庭湖胜景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

(三)学习第三段(1)同学读、译第三段,译后落实下列字词:若夫:近似“像那”。

《岳阳楼记》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岳阳楼记》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在诵读的基础上,研讨本文的览物情,悲喜观,忧乐观。

3.注意积累文中的常用实词,延伸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拓展阅读范围,增强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在诵读的基础上,研讨本文的览物情,悲喜观,忧乐观。

【教学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研讨本文的览物情,悲喜观,忧乐观。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诵读感知了文章语言的魅力。

自古以来,洞庭气象万千,浩瀚令人神往,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写下许多诗词。

你知道哪些有关岳阳楼的诗词呢?预设:“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有关岳阳楼的诗词。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的美景,一起来看看,这千古名篇有何独特之处吧!二、夯实基础1.知识回顾通过完成人物卡片的方式简要复习上一课时介绍的作者信息。

2.诗文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断句和读音。

(2)朗读检测请同学接力朗读,其他同学从字音、断句等方面进行评价。

重点字音参考:断句参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本文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名为楼记,却未写楼,那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2.探究方法(1)结合课下注释,运用先前所学方法,关注重点字词。

(2)连词成句,疏通文意。

(3)逐句翻译,翻译完用自己的话说出全文的意思。

3.成果展示预设:明年:第二年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执教科目:语文
执教课题:《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和文本的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的写作特点,
并体会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比较阅读中体会文本语言、构思、立意方面的美感,从而学会研
究性学习、拓展式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作者心怀天下、先忧后乐的博大胸怀与伟大抱负。

教学设想: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可初三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师对字、词、句及语法的串讲,因而,设想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并在比较阅读中
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体会《岳阳楼记》的语言美。

2.由自然界的岳阳楼到科学家眼里的岳阳楼,明确说明性文字与课文所采用表达方式的异同。

3.认识文学家笔下的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本文的构思美。

4.拓展延伸。

交流范仲淹的政绩或谈谈对“与民同忧乐”的看法,进而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体会本文的立意美
5.布置作业:与汪曾祺《岳阳楼记》进行再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详案
一、激趣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体会《岳阳楼记》的语言美。

座落在江苏吴县太平山下的范氏山庄,其正殿中央有一尊铜像,铜像上访有一匾额,书曰:“济世良相”他出则为将,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入则为相,替国君分忧解难。

这个人就是——范仲淹。

(生答)他的业绩不为一般人所知晓,但他有句名言却广为人所传诵,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答)这两句名言就出自我们刚学的课文《岳阳楼记》。

昨天我们已初学了课文,对文中的字、词、句已作了疏通,同时,对作为文学家的范仲
淹在语言上的功底也窥知一二。

如本文多次采用一些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读来整齐匀称的句子,那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对偶(生答)的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如“衔远山,——吞长江(生答)……(利用此机会,再请学生将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出来,体会文本的语言美。

并检测所学知识)(出示课件——幻灯片展示检测题目)(板书)二、由自然界的岳阳楼到科学家眼里的岳阳楼,明确说明性文字与课文所采用表达方式的
异同。

《岳阳楼记》确实写得很美,值得一学;其实岳阳楼更值得一看。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虽说我们暂时没有机会目睹,但现代科技却能让我们不必远行就能一饱眼福。

(出示课件——幻灯片展示江南三大名楼图片,但不出示名称)学生的表情表明他们在猜测,于是顺势请一生猜猜。

(黄鹤楼容易猜出,因为图中有黄鹤)其实如若有一段文字,而且抓住了岳阳楼的特征,一对照不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判别出来。

(出示课件——幻灯片展示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岳阳楼分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

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

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sǔn),没用一钉一铆(mǎo),一块砖石。

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骚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如果说刚看到的图片是自然界的岳阳楼,那么这段文字其实就是科学家眼里的岳阳楼了,而我们所学的《岳阳楼记》则是文学家笔下的岳阳楼。

他们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何异同呢?(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
三、认识文学家笔下的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本文的构思美。

当代作家汪曾祺说岳阳楼乃唐代张说所建,岳阳楼因范仲淹的记而不朽。

若无范记,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并向往它。

其实早在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曾登临岳阳楼并作诗,即《登岳阳楼》,试在形式、表达方式、结构上比较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幻灯片展示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坼(chè:裂开)
范仲淹与杜甫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形式(一文一诗)、大致相同的结构(先简略叙事、接着写景、再抒情议论)写同一对象(岳阳楼),也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与民同忧乐)。

(板书)
四、拓展延伸。

交流范仲淹的政绩或谈谈对“与民同忧乐”的看法,进而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体会本文的立意美。

在课文中作者将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心情对比,抒发了自己像古仁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

范仲淹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请用学交流你所知道的或搜集到的范仲淹的政绩。

(出示课件——幻灯片展示范仲淹的政绩,如范公堤等图片及置义田、设义庄等文字)(板书)
五、布置作业:与汪曾祺《岳阳楼记》进行再比较阅读。

附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语言美:骈散结合
构思美: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立意美:“先忧后乐”的抱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