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方法比对试验
临床检验方法的比对试验
![临床检验方法的比对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274a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c.png)
3.记录与统计
将每日结果记录、分别统计两台 仪器40份样本双份测定的平均 值、两台仪器测定的平均值。
制图
1. 散点图:Y轴:确定仪器每 样本双份测定的均值(Y); X轴:对比仪器每样本双份 测定的均值(X)。
2. 散点图:Y轴:确定仪器每 次测定的值(Yij);X轴:对 比仪器每样本双份测定的均 值(X)。
05
06
07
抗干扰能力 ( NCCLS EP7)
基质效应 ( NCCLS EP14)
临床准确度 (NCCLS GP10)
如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01
溯源性(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溯源来的标准品)
02
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03
与有溯源性的系统进行比对
比对试验操作步骤
1
方法一、按NCCLS文件EP9-A
2
(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文件用患者样本进 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批准指南 )
酶法
分析方法分级
分析物
GLU CHOL
TG TBIL
决定性方法
ID-MS ID-MS ID-MS
参考方法
己糖激酶法 胆固醇氧化酶法
酶法 重氮法
方法分级
被测物
血细胞计数 血清酶 HbA1c
决定性方法
参考方法
ICSH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FCC (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
IFCC or NGSP 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纲要
01
常规方法
02
参考方法
04
准确度增 加
05
应用范围 增加
03
决定性 方法
06
不同方法 的关系
标准品分级
标准品(reference material):充分均匀并 具有一个或多个良好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 或物质,用来校准仪器设备、评估测定方 法或给其它物质赋值。
无室间质评计划临床检验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
![无室间质评计划临床检验项目的实验室间比对](https://img.taocdn.com/s3/m/7b013297680203d8cf2f2401.png)
实验室比对方法
多采用的方法是分割样品检测计划:
首先把样品分割成两份或几份(通常是两
份),每个实验室检测每种样品中的一份。 每个实验室要对使用的方法进行标定后才能 测定分割样品,每次评估过程寄出每种样品 一式两份,以便由另外的实验室进一步分析 以解决有限数量实验室间发现的误差。 4
该分割样品检测实施:
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
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检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 实施和评价。 实验室要制定检验项目比对程序,并写进实验 室操作程序手册中。通常情况下,每年可以执行两 次检验项目的实验室比对。 实施比对前,要确定每一定量评估程序的可接受 范围,均值2或3个标准差,根据文献建立或国内外 室间质评标准。 3
171 308 2005年10 分割标本 15-350 月 月15日 174 364 2006年5 分割标本 15-350 月 月 20% 37 20% 57
167 322 55
-2.3% 4.5% -3.5%
是 是 是 9个
175 368 35
0.6% -7.1% -5.4%
是 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 7个
238
371
175
300
-26.5%
-19.1%
否
是
每半年执行一次,每次检测3份患者样品, 可接受标准:3份样品2份样品的检测结果必 须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定量项目),定性项 目结果必须一致。 或半年执行一次,每次检测5份临床样品, 可接受标准:4/5样品结果必须在规定范围之 内。 5
实验室检验项目结果比对应用实例
试验项目 日期 备注 比对 分析范围 可接受标准 被比对实验室 结果 A项目 2005年1 分割样本 月15日 15-350 20% 32 34.5 7.8% 是 本实验室结果 偏倚 是否可接受 时间间隔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93a83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0.png)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临床检验是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控制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旨在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世界卫生组织于2024年发布了一份标准,其中包括了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以下是这些指标的详细介绍。
1.标本采集: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检验的首要环节,合理的标本采集可以避免人为误差的引入,并最大程度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标本运送:标本在采集后需要及时送往检验科室,延迟的运送可能导致标本的质量下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样本处理:样本在送往检验科室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如离心、分离等,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保证样本的质量。
4.仪器维护:临床检验所用的仪器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要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5.校准和标定:仪器的校准和标定是保证仪器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6.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质量控制样本是检验结果的参照标准,必须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使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7.质量评价:对质量控制样本的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均值、标准差、偏差等参数的计算,以评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8.检验方法的验证:新的检验方法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验证,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9.比对试验:将自家检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0.不良事件的管理:对实验室内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和管理,保证不良事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最小化。
11.技术人员的培训: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其检验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减少操作误差的发生。
12.质量管理计划: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实验室质量的目的。
13.外部质量评估: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获取外部评估机构的反馈意见,以提升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0647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9.png)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是指在进行试验研究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在科学研究中,比对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判断,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三个方面介绍比对试验结果评定的方法。
首先,实验设计是比对试验结果评定的基础。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该具有随机性、平衡性和同质性。
随机化是实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相似分布的关键,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和随机偏差的影响,增加比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平衡性是指在实验设计中,各个处理组之间的样本数量和实验条件都是相同的,这样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比对。
同质性是指在进行实验时,实验对象应该尽可能相似,以减小因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评定试验结果。
其次,数据分析是比对试验结果评定的关键步骤。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数据清洗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和清理,去掉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描述性统计是对试验结果进行整体描述和总结,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频率分布等。
推断性统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假设检验,通过对比对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判断实验处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否显著。
最后,结果解释是比对试验结果评定的重要环节之一、结果解释应该建立在统计学原理和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解读和合理解释。
在结果解释过程中,需要考虑其他潜在因素的干扰,并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避免过度解读或偏颇解释。
此外,结果解释还需要考虑实际应用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具体建议和决策。
总之,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需要科学严谨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数据分析能够从统计角度评估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解释则是将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和建议。
正确度验证方案
![正确度验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0cddc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7f.png)
临床检验方法正确度评价验证方案目的:临床实验室核实厂家给定正确度性能方案:CLSI EP-15A 《用户对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的核实试验-批准指南》 1、样本准备:1.1 样本数:20例病人样品 1.2 浓度:发布整个检测范围。
2、实验过程:采用实验方法和比对方法分别检测20例样品。
可在同一天完成测定。
每天应进行常规质控程序,如果出现失控,需在找到并纠正原因后重新进行一批实验。
比较方法的选择:实验室当前使用的方法;厂家声明的方法;公认的参考方法。
3、实验数据统计学处理3.1 实验数据的记录,见验证报告表1 3.2 计算偏倚(或偏倚百分比)偏倚(bi )=(实验方法结果i-比较方法结果i )偏倚的百分比(%bi )=(实验方法结果i-比较方法结果i )/比较方法*100% 3.3 绘制两种方法偏倚(百分比偏倚)图X 轴代表比较方法,Y 轴代表偏倚(或百分比偏倚)。
3.4 计算平均偏倚b=nbii ∑=1%b=nbi i ∑=1%3.5 计算偏倚(偏倚百分比)的标准差s%b=12)(1--∑=n b bi is %b=12)%(%1--∑=n b bi i3.6 估计的偏倚与厂家声明的偏倚比较3.6.1如果计算的偏倚b (偏倚百分比%b )<厂家声明的偏倚b (偏倚百分比%b ),即核实偏倚与厂家偏倚一致。
3.6.2 如果计算的偏倚b (偏倚百分比%b )>厂家声明的偏倚b (偏倚百分比%b ),可能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利用下面方法来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3.6.2.1 计算偏倚验证值:b s t.+βn=2.539其中,t:可从统计书上获得,如t0.01,19β:厂家声明的偏倚值3.6.2.1 如果偏倚b<验证值,核实准确度与厂家声明的一致。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比对试验,
![比对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167ad46e45c3b3567ec8b11.png)
目的
对院内快速血糖检测仪进行统一管理,每半年与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1次比对试验,合乎判断标准以后才能在临床用于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
方法
分别选取3.6.oo、7.00、12.00、16.00mmol/L附近4个浓度值样本,雅培仪器采用血浆样本,罗氏仪器采用全血样本,每份样本测定2次,计算均值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均值进行比较,〈4.00retool /L的样本标准差绝对值小于或等于0.83mmol/L为合格,其余浓度偏倚小于或等于±20%为合格。
结果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仪测定结果比对,29台偏倚在一20%~132%范围;雅培13台仪器在~18%~19%范围,全部合格;罗氏14台仪器在一20%~20%范围,全部合格;强生5.88%~23.5%,为不合格;台欣96.9%~132.0%,为不合格。
结论
此次比对结果虽然大部分合格,但2台仪器偏倚较大,且偏倚方向不一,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建议院内使用同一个品牌仪器和相应配套合格试剂。
临床化学分析方法选择与评价
![临床化学分析方法选择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90851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7.png)
临床化学分析方法选择与评价本文将就临床生化检测中的试剂选择,试验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验结果的评价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使大家对试验方法的各种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能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的检测方法评价的重要性。
一、对试剂及试剂盒的选择(一)对试剂的要求为了保证一定质量,对生化试剂的要求,首先实验室使用的检验试剂应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的批准,拿到批准文号;第二,产品的名称,应参照 SFDA 颁布的“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确定产品的名称;三,规格型号,应规定可进行测试的次数,也可用包装规格表示。
(二)对试剂盒的要求对试剂盒的要求都有哪些?第一,检测原理,即方法学原理,简单扼要说明测定原理及名称;第二,试剂组份,要明确说明试剂中组份,组成成份的数量、比例及浓度,应采用国际标准或法定单位;第三,所用校准品应该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 SFDA )的标准和要求;第四,试剂的稳定性,应该标明试剂盒的贮存条件与有效期,同时还要注意开瓶后试剂的贮存条件与有效期。
有特殊要求时应该明确说明;第五,检测程序,包括校准和质控的程序;第六,参考区间及其参考人群的说明,实验室给临床发报告时候,必须要给出参考区间,结果的参考区间切忌不要直接使用国外人群的参考值,不能代表中国人群的实际情况。
第七,诊断性试剂的性能评估,它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治疾病非常重要。
评估包括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或可报告范围、抗干扰能力、准确性、溯源性、方法对比结果等;第八,注意事项,应该注明是体外诊断用,以及化学品危害的说明等。
二、实验方法和标准品的选择实验方法根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级,即:决定性方法(一级参考方法)、参考方法(二级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厂家选定方法和终用户实验室常规方法)。
(一)标准品的分级标准品可以分为一级标准品(一级参考物质)、二级标准品(二级参考物质)和校准品,前两级是国家认可的,它有标准物质证书。
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
![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0f3b8ad0242a8956aece436.png)
对同型半胱氨酸试验比对及偏倚评估用患者标本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参考NCCLS文件EP9-A2(用患者标本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倚评估;批准指南-第二版)偏倚的程序,采用一分为二的患者样本设计方法比对试验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本文包括实验概述、样品数据记录及计算表、总流程图及为初步数据分布的详细流程图,以进行方法比对。
l 操作l 保养程,样本准—,仪器校准,校准用生产厂商提供的校准品。
实验室中需有足够的时间开启和运行仪器以确保操作者理解仪器的全部步骤并能正确操作。
根据建议花5天时间熟悉仪器。
操作者应该用实际样本进行分析,以注意到常规工作中发生的所有可能的偶然事故(如错误信号、错误纠正、校准等),在此过程中不收集数据。
当操作者能够自信的操作仪器,熟悉仪器的阶段才可开始。
确保有适当控制限的常规质量控制程序。
3 方法比对实验3.1 检测样本按照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制造商的推荐收集和处理患者标本。
3.1.1 储存储存时间和条件为保证待测成份的稳定性,各运行贮存环节6-10℃储存标本。
3.2 参比方法本实验提供了两方法间在特定浓度的偏倚估计值和偏倚的可信区间,所以两方法间的差值可归因于待评方法的误差,参比方法应该做到如下几点:具有比待评方法更好的精密度;可能的情况下,不受已知干扰物质的干扰;使用与待评方法相同的单位;标准品或参考方法有已知的相对偏倚(可溯源)。
本实验并不能将不同来源的误差归咎于被比较的每一方法。
干扰可能与精密度一样影响两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值。
3.3 测定范围应在有临床意义的范围内,即医学决定水平范围内评价待评方法。
通常应从低值参考范围到高值参考范围。
分析物浓度应尽可能分布在测定范围内均匀分布。
分析测定范围是分析物测定浓度区间。
推荐范围考虑了待测物的异常情况。
3.3.1 分析测定范围实验的范围受两种方法分析测量范围的限制。
参比方法的范围应至少与待评方法的范围相同,以便在分析测定范围内可以比较。
3.4 样本数为了满足上述标准要求,至少分析40个样本。
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的方法-付红伟
![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的方法-付红伟](https://img.taocdn.com/s3/m/2c9f0ffb102de2bd960588c4.png)
分析样本1
分析样本2 平均回收率% 比例系统误 差% TEa/2
5.97
6.23 110.56 10.56 5%
1.11
1.50
1.30
1.56
117.12
104.00
结 果 报 告
可接受性判断:比例系统误差大于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 日期:2012-08-06
生化分析仪准确度验证试验
项目:谷丙转氨酶 ALT 单位:U/L 验证方法:回收实验
医学决定值
136 145
136 145
预期偏差 -3.42 -5.416
相对偏差 -2.52% -3.74%
CLIA88/2 ±2mmol/L
结论:两种仪器间Na测试结果有显著差异,偏差不符合CLIA88要双份重复 测定40份样本
方法间离群点排除 分散均匀性目测检查
Bc的95%可信区间(在Xc处的真正偏倚)按以下公式计算:
12
6 计算预期偏倚及其可信区间
6.2 当数据未通过适合范围检查时,使用分部个别差 异法计算平均偏倚(分部偏倚法)
6.3 当数据有非恒定精密度时,用分部残差计算预期 偏倚(分部残差法)
13
7.结果的解释以及与内部性能标准的比较
根据数据的检查结果,使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方法估计 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的可信区间。然后把此 评价结果与厂家声明或内部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方
无法扩大,则可采用6.2节中描述的分部偏倚法代替回归 方法来评价平均偏倚。
10
5
线性回归分析
平均Y对平均X值斜率b和截距a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可用以下方程表示:
11
6 计算预期偏倚及其可信区间
临床检验性能验证
![临床检验性能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1dba3c503b3567ec102d8af8.png)
根据10天实测信号值(Y轴)均值和预期系列 浓度水平(X轴)绘制散点图。
2000 1800 1600 1400
信号值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 0.02 0.04 0.06 0.08 系列低浓度水平 0.1 0.12 y = 17477x
200 300 完全检测系统(A )
检测系统(C )
y = 0.97 x + 1.39 R 2 = 1.00
检测系统(B )
比对实验偏差散点图
80% 60% 40% 20% 0% -20% 0 -40% -60% -8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与Roche试剂比对
相同仪器间比对
规定偏差%为90~100%作为最大稀释倍数可接受的标准。最大稀释倍数为偏差 %恰好<90%或>110%前一个稀释倍数。
最大稀释倍数验证实验
比对实验
方法学比对实验 相同检测项目间比对实验 实验室间比对实验 试剂批号更换比对实验 血常规白细胞分类人机比对实验
方法学比对实验
定量检测系统—直线回归,偏差计算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 第2版》
灵敏度评价实验
判定标准及结论
实验原始数据
样本选择及保存
最大稀释倍数验证实验
用于估计和验证定量检测系统或方法的最 大稀释倍数,以确定检测系统性能参数的 可报告范围上限。 系列浓度样本配制:使用规定的稀释物质 对需要验证的项目做1.5、2、2.5、3、3.5、 4、5、6、7、8、9、10、20倍的稀释。
以天间空白均值确定检出低限: 实际检验工作是每天进行的,最 好的估计空白变异应是天间的综 合变异。以 99 %的可能性作为确 定性限值的标准,每次实验仅做 一次空白时,检出低限所对应的 信号值应为 2.58SD 空白。根据实 测信号值(Y轴)均值和预期系列 浓度水平(X轴)所绘制的散点图 可以确定相应的检出低限值。
比对实验
![比对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72000ce0c22590102029d2b.png)
• • • • • • • • •
二、血糖仪的选择 (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 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 (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 来的检测结果偏差。 (三)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 足以下条件: 1.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 范围内; 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 3.100%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附件1)。 (四)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 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 (五)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读。血糖仪数值应当为血浆校 准。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
• 至少做40份病人标本,多一点更好。实验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随时间延长和更多的标 本量而增加。 • 标本事先应做选择,尽可能使百分之50的 实验标本内分析物含量不在参考区内,各 个标本分析物含量分布越宽越好。不要使 用对任一方法已知会干扰的标本(如溶 血)。
• 每份标本应有足够量,以便使实验方法和 比较方法都能做双份测定。如果从一个病 人收集的标本量还不够,可将2份标本(不 能多于2份)混合。这2份标本应具有相同 的病史,内含分析物量也较接近。 • 将标本按某次序排列先测一遍,做双份第2 次测定时,标本顺序全部倒过来。这样可 以消除交叉污染和在一批内双份测定结果 均值的偏倚。
•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 1. 检查每一方法内双份测定有无离群值。 以4倍的差值均值为判断限,同方法内 的差值都应在限值内。具体方法如下; 求△Xⅰ=∣Xⅰ1-Xⅰ2∣, △Yⅰ=∣Yⅰ1-Yⅰ2∣ △x =∑ △Xⅰ/n, △Y =∑ △Yⅰ/n 以4 △x 和4 △Y 为判断X和Y方法的各标 本成对结果差△Xⅰ和△Yⅰ的限值,超出限 值的即为离群点。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试验室间比对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试验室间比对](https://img.taocdn.com/s3/m/c040dc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3.png)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王治国目前,在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每个临床实验室均开展了常规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但室内质量控制效果如何,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只能评价其准确度,但还无法对实验室内的精密度进行评价。
我们能从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计划中获取准确度和精密度这两个方面有价值的信息。
方法和原理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允许分析同一批号质控品的单个实验室向该计划的组织者提供每月原始的室内质控数据。
数据提供可采用传真、普遍信件、电子传递方式或基于Web方式。
在回报的结果中,实验室可见到将自己实验室分析过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与使用相同方法的其他实验室的准确度和和精密度进行比较,也可见到与使用不同方法所有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较。
这种信息是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可显示出本实验室相对于相同组的性能,以及当解决潜在的问题时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同方法的均值是该质控物靶均值的最好来源。
组织者通常从汇总的数据或单个数据点来分析数据并剔除有显著性的离群值。
计算机程序对每一批号质控物,每一项目,使用每一分析方法所有的实验室和所有实验室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我们通常按月份评价这一信息,并相对于相同组评价自己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比对计划对每分析项目和每一批号质控物提供下列信息:(1)当前月份的均值、标准差(s)和结果个数(N);(2)计划开始至现在该质控物的累积的均值、标准差(s)和结果个数(N);(3)相同方法组(使用同一方法的实验室)的方法均值、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V)和实验室个数;(4)每一分析项目所有实验室的所有实验室均值、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V)和实验室个数;(5)方法的标准差指数(SDI)一本室均值偏离相同方法组均值的变异,以方法相同组标准差(s)为单位的测量;(6)所有实验室的标准差指数(SDI)一本室均值偏离所有实验室均值的变异,以所有实验室的标准差为单位的测量;(7)方法变异系数指数(CVI)一本室报告的变异系数(CV)或标准差(s)与使用相同方法实验室报告的变异系数(CV)或标准差(s)的比值;(8)所有实验室的变异系数指数(CVI)一本室报告的变异系数(CV)或标准差(s)与所有实验室报告的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的比值。
临床检验方法比对试验研究3PPT
![临床检验方法比对试验研究3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a27e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d.png)
比对试验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些标准包括 :选择合适的对照方法、确定样本量、建立可接受的误差范围、进行统计分析 等。
比对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选择检验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需要比较的检验 方法。
确定样本量
根据研究目的和统计学要求,确定所需的样本 量。
收集样本
3
研究中未能对所有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 充分验证,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 研究范围,全面评估各种临床检 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
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新的检验技术和方法,应加 强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其应用 价值和实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
临床检验方法比对试验的案 例分析
临床检验方法比对试验的案例分析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不同临床检验方法 ,发现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 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参 考依据。
本次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检验技术 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值得 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研究意义
有助于促进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和改 进,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 ,也有助于推动医学研究的进步和发 展。
02
临床检验方法比对试验概述
比对试验的定义和重要性
比对试验的定义
比对试验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的方法,以评估它们在检测同一指标或疾病时的准确度、精密度 和一致性。
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收集样本。
进行检验
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同一样本进行检测。
结果比对
临检室室内比对试验程序
![临检室室内比对试验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9fd1b9bd4d8d15abf234e1e.png)
临检室室内比对试验程序
1目的
建立规范的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以确保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保持检测系统的组合稳定和系统的分析性能,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临检室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相同项目的比对。
3职责
由临检室负责人制定临检室内部比对作业指导书,全组人员遵照执行。
4比对计划
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尿液干化学在实验室内不同检测系统间的比对每12个月进行一次,必要时增加比对频率。
5工作程序
5.1选择一台本实验室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X),该仪器使用校准物定期校准,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
其他仪器(Y)分别与该仪器(X)比较。
5.2选择5份样本,要求浓度水平覆盖测量范围,包括医学决定水平。
同时用各台仪器按常规样本测定的方法,测定要进行比对的项目,每份样本测定5次,求其均值,计算在医学决定水平下的系统误差(偏椅)。
5.3计算与评价标准
5.3.1偏椅计算:偏椅%=(Y仪器测定值-X仪器测定值)/X仪器测定值×100,或偏椅=Y 仪器测定值-X仪器测定值。
5.3.2评价标准:各项目在医学决定水平下的偏倚应小于1/2TEA。
(1/2TEA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尿液干化学定性项目相差不超过一个级别,阴性不得做出阳性,阳性不得做出阴性。
(完整版)EP9-A2:方法比对及偏倚估
![(完整版)EP9-A2:方法比对及偏倚估](https://img.taocdn.com/s3/m/cadc9edcf01dc281e53af096.png)
这个文件介绍的程序供两个临床方法间的偏倚评估及采用一分为二的患者标本和资料数据的方法学比较实验设计。
通过NCCLS认同过程制定全球应用的指南
NCCLS……
通过自愿认同的方式服务于全世界医学科学团体
NCCLS是一个国际性、多学科、非盈利、制定标准、教育型组织,在临床检验界内促进标准和指南的使用和发展。为患者检验和相关临床检验组织制定标准和指南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一致认同过程。NCCLS制定标准的原则是从质量效益和成本效益两方面考虑,为患者检验和临床检验组织服务。
4 初步数据检查
4.1 方法内双份数据的离群值检验
4.2数据作图
4.3 线性相关的目测检查
4.4 方法间离群值的目测检查
4.5 X值合适范围的检验
5 线性回归
5.1 计算
5.2 分散均匀性的目测检查
6 计算预期偏倚及其可信区间
6.1 线性回归法(当数据通过合适范围及均匀离散度检查时)
6.2当数据未通过合适范围及均匀离散度检查时,使用分布个别差异计算平均偏倚(分部偏倚法)
批准:批准的标准或指南已在临床检验界得到认同。应审核并评价最终文件的有效性,确保达到认同(即对以前的版本的意见已圆满解决),并确定对新加的认同文件的需要。
NCCLS标准和指南为实验室实践提供了一个认同意见。NCCLS标准和指南的条款较应用规定或多或少要严格些,因此使用NCCLS文件不能减轻使用者对遵守应用规定的责任。
除了制定和促进标准、指南的推广外,NCCLS还提供了一个开放、无偏见的论坛,供发表影响患者检验和临床检验质量的批评性言论。
出版物
NCCLS文件以标准、指南和委员会报告出版。
标准:通过认同过程形成文件,对材料、方法或不能修改的实践方式明确规定其特定的基本要求。另外,标准也可以包含明确规定的选定要素。
不同仪器的比对试验
![不同仪器的比对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d42b8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9.png)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实验仪 器的不断更新,全自动仪器也是多种多样。 检验科都配备了多台全自动分析仪,这些 仪器 的系统、参数及校准等不尽相同。同 一份标本在不同的仪器上测定其结果存在 一定的差异,各个系统对同一份标本的相 同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应有可比性,这就要 求我们对这些仪器测得结果进行评价,以 纠正其偏差。
偏差 两台仪器的偏差均应在CLIA88规定的允许误 差范围的1/2,测定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 内。根据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 应在两台仪器的上差异无显著性。两台仪 器的室内质控均应在件EP9-A对不同仪器的相同 检测项目进行方法学比对及偏倚评估,测 定两台仪器的相关性。对更好的开展实验 室工作具有循证的依据。
5
试验数据的处理
两台仪器偏差估计和可接受性判断: 将各个给定的医学决定水平浓度代入回
归方程,以CLIA88对室间评估的允许误差为 判断依据,由仪器间比较评估的系统误差 (SE%)不大于允许误差的1/2为临床可接 受水平。即两台仪器间的测定结果具有可 比性。
6
结果
1、两台仪器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应r>0.975 2、实验项目不同医学决定水平检测结果的
4
试验数据的处理
试验数据可信度判断 按NCCLS的EP9一A文件进行两台仪器测定值之
间的离群值检查并判断可信度。即比对仪器 (X)测定范围的检验,X的分布范围是否合适, 可用相关系数(r)做粗略估计,如r>0.975 或r>0.95,则认为X取值范围合适,直线回归 统计的斜率和截距可靠;如r<0.975则说明试 验方法的精密度较差或X取值范围不合适,直 线回归统计的斜率和截距不可靠,需改善方法 的精密度后重新试验。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如何开展比对实验讲解
![如何开展比对实验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8692819312b3169a551a400.png)
2011.1.6
学习和讨论要点
• 定义和术语 • 有关文件的规定和细则 • 比对试验设计方案要点 • 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可比性的评估
术语和定义
• 检测系统:完成一个检测项目所需要的仪器、
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操作程序等的组合。 若是手工操作,还必须包括具体的操作人员。
• 配套检测系统:整个检测系统由同一厂商或仪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 新旧批号试剂对比验证 • 同一项目不同分析系统结果比对评估
同一项目不同分析系统结果比对评估
• 《管理办法》中规定:实验室内采用不同方法或仪器检验
同一项目至少半年进行一次比对,样本至少20份
• 具体试验方法同方法学比对实验。 • 比对结果不好应及时解决 • 考虑不同方法线性 • 参数可调 Y=bX+a • 参数调整后重新比对
器的指定厂商提供并配套使用,若该系统经FDA 认可,使用这样的检测系统对病人标本进行检验, 其结果具溯源性。
• 自建检测系统:实验室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建
立的检测系统,其检验结果往往不可溯源,不 同检测系统间缺乏可比性。
仪器
检测系统
试剂
校准品
溯源性和可比性
•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
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 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 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有文献认为预期偏倚应<1/2TEa
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应用
1. 不采用已明确有人为误差的结果。 2. 记录实验结果。若两方法结果的差值大于
任一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时,应查对标本, 并重新实验。若找不出原因,应保留数据 备考。 3. 整个实验必须有室内质量控制,失控时必 须重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偏差图:Y轴:每个样本两台仪器双份测定的均 值差(Yi-Xi);X轴:对比仪器每样本双份测定 的均值(x),以直线X=0作为水平中线。
d. Y轴:每个样本两台仪器每次测定的差(YijXij);X轴:对比仪器每样本双份测定的均值(x ),以直线X=0作为水平中线。 4.目测线性关系
5.检查方法间的离群点, a. 绝对值允许误差范围
精密度无法直接衡量,往往以不精密度 表达,常用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V%)表示, 较小的S或CV表示有较高的精密度。
复习准确度和精密度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与精密度虽然概念不同,但两者却 有密切的关系,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与随机误 差所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决定的,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如下:
免疫化学法 双缩脲法
ID-MS(同位素质谱法) 中子活化法 ID-MS ID-MS
离子交换层析 尿素酶法 尿酸酶法 重氮法
ID-MS ID-MS ID-MS
己糖激酶法 胆固醇氧化酶法 酶法
分析方法分级
分析物 决定性方法 参考方法
GLU
CHOL TG TBIL
ID-MS
ID-MS ID-MS
己糖激酶法
方法的评价的主要内容
初步评价(NCCLS EP10)
精密度( NCCLS
线性( NCCLS
EP5)
EP9) EP7) EP14) EP6)
对比及偏差( NCCLS 抗干扰能力( NCCLS 基质效应( NCCLS
临床准确度(NCCLS
GP10)
如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1、溯源性(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溯 源来的标准品) 2、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检验科比对记录
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
精密度低 准确度高
精密度高 准确度高
精密度低 准确度低
检验结果应该: 准确 精确 迅速
复习分析方法分级
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经详尽研 究尚未发现不准确度或不确定性原因的方法。 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经详尽研究 证实其不准确度与不精密度可以忽略的方法。 常规方法(routing method):可满足临床或 其他目的需要的日常使用的方法。
b. 相对值允许误差范围
6.检查X测定范围是否足够宽
7.线性回归:斜率b,y轴截距a的计算。
8.计算预计偏差及其可信范围。
c. 残量和标准误的计算;
d. 计算给定的医学决定水平;
(四)计算与核对标准 1.通过作图直观地分析线性是否良好、偏差 大小如何、有无离群点等初步印象。 2.目测线性关系:观察两台仪器间的线性关 系。 3.检查方法间的离群点可接受限为:4*E即 :4*两台仪器间平均绝对差。
4.检查X测定范围是否足够宽的依据是以计算 相关系数r,要求 r≥0.975或r2≥0.95. 5.线性回归是用统计学的方法评价回归图的相 关性。
6.可接受偏差大于预其偏差可信范围的上限, 有97.5%的可能性,预期偏差小于可接受偏 差,说明参加比对的仪器测定的结果在可接 受范围。反之为不可接受。
3、与有溯源性的系统进行比对
比对试验操作步骤
方法一、按NCCLS文件EP9-A
(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文件用患者 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批准指南 )
1.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 的仪器,该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正 ,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 活动, 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 仪器分别与该仪器比较。
临床化学质量控制允许偏倚范围(T指靶值)
项目 钾 钠 氯 总钙 磷 葡萄糖 肌酐 尿素 总蛋白 白蛋白 尿酸 ALT 总胆红素 三酰甘油 允许偏倚 T±0.5mmol/L T±4mmol/L T±5% T±0.25mmol/L T±20% T±10% T±15% T±9% T±10% T±10% T±17% T±20% T±20% T±25% 项目 总胆固醇 淀粉酶 肌酸激酶 AST GGT LDH HDL-C ALP pO2 pCO2 pH LDL-C APO-A1 APO-B 允许偏倚 T±10% T±30% T±30% T±20% T±20% T±20% T±30% T±30% T±3s T±8% T±0.04 T±30% T±30% T±30%
血凝项目允许偏倚范围
项目
)
允许偏倚范围% T±15% T±15% T±20% T±20%
PT-INR APTT FIB T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明
2.如不符合要求应检查原因,重复“操作 步骤”和“计算和核对标准”重新比对。 3.仪器故障检修后也要重复“操作步骤” 和“计算和核对标准”重新比对。 4. 书写和保存评价报告,交科室存档。
来源:人员因素、仪器性能、操作误差以及实验条
件的改变. 实际表示方法:标准差(S)、变异系数(CV%) 控制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重复测定;开展室内质控.
单峰性
Random error 有界性
对称性
复习测量误差
(二)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SE) 定义: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 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 差称为系统误差。亦称为正确度. 特点:①按一定规律重复出现; ②不服从正态分布; ③相当于不准确度;
复习测量误差
二、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一)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RE)
定义: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 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重复条件:是指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测 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以及尽量短的时间间 隔内完成测量任务
复习测量误差
特点:①不能估计,无法避免 ②趋于正态分布:对称性、有界性、单峰性 ③相当于不精密度 ④不易纠正,但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方法二、简易比对方法
1.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 的仪器,该仪器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 正,,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 室间质评活动, 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 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比较。
2.选择高、中、低浓度五份样本同 时用各台仪器按常规样本测定的方 法,测定其各项参数,每份样本测 定2次,求其均值。
胆固醇氧化 酶法 酶法 重氮法
方法分级
被测物 血细胞计数 血清酶 HbA1c
决定性方法
参考方法 ICSH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FCC
(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 IFCC or NGSP 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纲要
不同方法的关系
常规方法
参考方法 决定性 方法
标准品分级
标准品(reference material):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 多个良好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用来校准仪器设 备、评估测定方法或给其它物质赋值。 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参 考物质,由一级参考测量过程定值 二级标准品:用一级标准品校准,参考方法定值。 校准品:用二级标准品校准,拟被用于校准的常规方法 定值。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准。
准确度不能以数字表达,它往往以不准 确度来衡量,以不准确度的数据表达。
复习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单次测量时,每个测量都会显示出某 种不准确的程度,即它与真值的偏离,实际 上,一个即使没有系统误差的测量也不可能 产生准确的单次测量值,因为随机误差为零 的几率为零。
复习准确度和精密度
(二)精密度(Precision) 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 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3.计算与核对标准
[1] 计算:按PT计算方法计算偏倚。
PT计算公式:(确定仪器测定值-比对 仪器测定值)/确定仪器测定值×100 [2] 标准:
仪器比较试验允许偏倚范围(B为指定仪器值)
项目 白细胞(WBC) 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压积(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血小板(PLT) 比较允许偏倚范围% B±5% B±2% B±2% B±2% B±2% B±2% B±2% B±10%
2.每日随机选取8份样本(其中应包括高、中 、低值),同时用各台仪器按常规样本测定的 方法,测定其各项参数,每份样本测定2次,样 本排列的顺序为1、2、3、4、5、6、7、8、8 、7、6、5、4、3、2、1。连续测定五天,共 40份样本。
3.记录与统计
[1] 将每日结果记录、分别统计两台仪器40份 样本双份测定的平均值、两台仪器测定的平 均值。 [2] 制图 a.散点图:Y轴:确定仪器每样本双份测定的 均值(Y);X轴:对比仪器每样本双份测定 的均值(X)。 b. 散点图:Y轴:确定仪器每次测定的值( Yij);X轴:对比仪器每样本双份测定的均值 (X)。
分析方法分级
分析物 决定性方法 ID-MS 参考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
Ca Cl
K Na
(同位素质谱法) 电量滴定 中子活化法 ID-MS
中子活化法 重量分析法中子活 化法
电流滴定
火焰光度法 火焰光度法
分析物
Alb TP Crea Urea UA Bil Glu Chol TG
决定性方法
参考方法
④可以校正;
复习测量误差
来源: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 样本误差等
实际表示方法:偏差(Bias %)
控制方法:仪器的定期校准,方法学的更新与 评价,空白及对照试验,严格规章制度,开 展室内质量控制。
复习测量误差
真值T μ-T
均值μ 1.96s
X
B、复习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准确度(Accuracy)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 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临床检验方法的比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