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合集下载

生产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生产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生产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引言生产质量管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而统计方法在生产质量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定量分析和评估产品质量,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产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并详细阐述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1. 均值控制图均值控制图是一种用来监测生产过程中均值变化的统计方法。

它基于样本平均值的分布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可控状态。

其原理是通过不断收集样本数据并计算平均值,然后将平均值与控制限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当样本平均值超出控制限时,表明生产过程存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应用均值控制图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样本数据:按照一定的采样规则和间隔,从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样本。

2.计算样本平均值:将每个样本的观测值加总,并除以样本的大小,得到平均值。

3.计算控制限:根据历史数据或相关统计方法,计算出控制限,通常包括上限、下限和中心线。

4.绘制均值控制图:将样本平均值与控制限绘制在同一图表上,以便于直观地观察生产过程的状态。

5.分析结果:观察均值控制图上的数据点是否超出控制限,并针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改进。

2. 范围控制图范围控制图是一种用来监测生产过程中变异性的统计方法。

它基于样本范围的变化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范围是指每个样本的最大和最小观测值之间的差异。

通过监测范围的变化,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存在特殊因素,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应用范围控制图的过程与均值控制图类似,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样本数据:按照一定的采样规则和间隔,从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样本。

2.计算样本范围:将每个样本的最大观测值与最小观测值之差作为样本范围。

3.计算控制限:根据历史数据或相关统计方法,计算出控制限,通常包括上限、下限和中心线。

4.绘制范围控制图:将样本范围与控制限绘制在同一图表上,以便于直观地观察生产过程的变异性。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一个好的质量管理系统不仅是若干过程的总和,而 且是相互协调与相容的。
过程控制系统:
5
1.1.2质量特性的分布
质量特性:产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具备的 属性和特征。质量特性包括直接质量特性和 代用质量特性。 产品的质量可以用产品的质量特性X来表示。在质 量管理中遇到的质量特性的观察值(也称为数据) 通常是定量的,即X的取值可以用一定的数量单位 来度量的,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
二、矩 1.定义 对于r.v.X 与Y , 假定下列各种函数的期望存在.
称mk EX k , k 1, 2,为 X 的 k阶原点矩, 简称 k阶矩.
称ck E X EX , k 2,3, X 的 k 阶中心矩.
k
称EX kY l , k , l 1,2,为 X 和Y 的k l 阶混合原点 矩.
29
四、分位数
分位数常对连续分布来定义,连续分布函数F(x)的 (0 1) 分位数 x 是指满足如下等式的解:
P( X x ) 或F (x ) 设r.v.X的分布函数为F x , : 0 1, 若数F 满足 :
则称F为r.v.X的上分位数从PDF的图像理解. 当X的PDFf x 为偶函数时, 若数T 2满足 :
作频率分布表
作频率直方图
计算样本特征值: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例15 为对某小麦杂交组合F2代的株高 X 进行研究,抽取 容量为100的样本,测试的原始数据记录如下(单位:厘米), 试根据以上数据,画出它的频率直方图,并以此说明随机 变量 X 的分布状况。
87 99
88 111 91 98
91 73 110 98
连续的(计量数据) 离散的(计数数据)

质量管理统计分析方法

质量管理统计分析方法
• 最高组限为44.5~46.5,分组结果覆盖了全部数据。
20
• (4)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统计各组频数,可采用唱票形式进 行,频数总和应等于全部数据个数。本例频数统计结果见表 10—7。 • 频 数 统 计 表 表10-7
组号 组限(N/㎟) 频数统计 频数 组号 组限(N/㎟) 频数统计 1 2 3 4 30.5~32.5 32.5~34.5 34.5~36.5 36.5~38.5 ᅮ 正一 正正 正正正 合 2 6 10 15 计 5 6 7 8 38.5~40.5 40.5~42.5 42.5~44.5 44.5~46.5 正 正 ᅮ 一 频数 9 5 2 1 50
质量管理统计分析方法
• • 一、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有七种:它们是:分层法、排 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频数分布直方图法、控制图法、相 关图法和统计调查表法。这七种方法通常又称为质量管理的
七种工具。
• • (一)排列图法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称巴列特图,它是由两个 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图形和一条曲线所组成。利 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方法叫排列图法。
图10-6
砌砖工程质量排列图
5
• 2)画纵坐标。左端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端的纵坐标表
示频率,要求总频数应对应于频率坐标的100%。如该列
中150应与100%在一条水平线上。 • 3)画频数直方形。以频数为高画出各项目的直方形,见 图10—6。
6
• 4)画累计频率折线。从横坐标右端点开始,依次连接各项目
31.5※ 33.1 31.8 33.2 34.4 35.5 35.9 37.6 36.4 37.9
16
(2)计算极差R。极差R是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本例中;

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

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

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质量管理作为确保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中的质量统计分析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企业能够准确识别质量问题、追溯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众多,以下为您介绍几种常见且实用的方法:一、分层法分层法是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特征或因素进行分类,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规律。

例如,按照产品的型号、生产批次、操作人员、原材料供应商等因素进行分层。

通过分层,可以发现不同层次之间的质量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比如,在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如果发现某一批次的汽车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通过分层法分析可能发现是该批次所使用的特定零部件供应商存在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这样就能够迅速锁定问题的根源,并与供应商合作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问题在未来的生产中再次出现。

二、因果图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是用于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图形工具。

它将问题的结果放在鱼头位置,然后将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因素沿着鱼骨的大骨和小骨逐步展开。

这些因素通常包括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和测量等方面。

以一家电子厂生产的电路板出现短路问题为例,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分析出可能是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生产设备老化、原材料质量不佳、生产工艺不合理、工作环境湿度大或者检测手段不准确等原因导致的。

在找出可能的原因后,进一步收集数据和证据,确定主要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三、排列图排列图又称为帕累托图,它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制作而成。

通过对质量问题的各类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每种原因所导致的问题数量占总问题数量的百分比,并按照百分比的大小进行排列,从而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例如,在一家服装厂,对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缝线不牢固”占总质量问题的 30%,“尺寸偏差”占 25%,“布料瑕疵”占20%,“色差”占15%,“其他”占 10%。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产生的抽检方案(n,Ac)即可。如此产生的方案称为AQL 方案。
由一个不等式确定的抽检方案不止一个,可从中 选取三个严格度不同的,都能适当照顾到使用方 利益的AQL方案。这三个方案分别称为正常方案、 加严方案和加宽方案。
在产品质量正常的情况下采用正常抽样方案 进行检验; 当产品质量变坏或生产不稳定时,换用一个 严一些的抽样方案,使β更小些; 若产品质量比所要求的质量稳定的好,则换 一个宽些的抽样方案,使小些。
一般情况下k不应小于20
五、
接收质量限AQL
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 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称为接受质量限, 记为AQL
六.
极限质量LQ
对于一个孤立批,为了抽样检验,限制在 某一低接受概率的质量水平。LQ是为保护使 用方利益而设置的
2.1.2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
◆按产品的特性值分,对计数特性值来讲可以用计数抽样检
检验合格通过的不合格品数为
KN×L(p)×p:

AOQ KN L( p ) p p L( p ) KN
其中AOQmax=AOQL为平均检出质量上限。
平均检出质量特性曲线
2.3
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同时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即顾客)的质量保护的 抽样检验过程,具体是: 高质量产品批(p较小),使用方应以高概率接收 ,这可以保护厂方利益。 低质量产品批(p较大),使用方应以低概率接收 ,这可以保护使用方利益。
四、过程平均 P
产品当前的质量水平常用“过程平均”表示,它是在规定时段或生 产量内的平均质量水平。对计件的质量特性而言,假定已检查的k 批同类产品的批量分别为N1,N2„„Nk,其中的不合格品数分别为 D1,D2„..Dk,则过程平均为

质量管理体现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现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现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统计方法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并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一、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使用统计技术,企业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些统计技术包括控制图、流程能力指数和假设检验等。

控制图是一种用于显示过程变化的图表,常用的有均值图和范围图。

这些图表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过程中的常见变异,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流程能力指数是评估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过程的变异范围与允许的规范范围,可以确定过程是否稳定和可控。

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验证过程改进效果的方法,通过收集数据,并对假设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判断改进措施是否显著提高了质量。

二、统计抽样与批量检测统计抽样是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进行检验,可以对整个批次的质量进行评估。

根据样本的特征,可以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一种常见的统计方法是接受抽样,通过设定接受质量水平和拒绝质量水平,确定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量,从而判断整个批次是否合格。

另一种常见的统计方法是拒绝抽样,通过设定边界值和判断规则,确定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量,从而判断整个批次是否需要拒绝。

这些统计方法使企业可以通过较小的样本规模对整个批次的质量进行评估,降低了检测成本。

三、统计分析与质量改进统计方法在质量改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识别出问题所在,并找到改进的方向。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散点图、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

散点图可以帮助企业找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质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预测质量的变化和改进措施的影响。

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不同组之间差异的方法,可以确定改进措施是否有效。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 和意见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能确切地反映客 观事实。

常用的数据分层标志有:按数据发生的时
间分、按不同类型的操作人员分、按使用的设
备分、按操作方法分、按原材料不同分、按不
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分、按不同的加工环 境分,以及按其他标志分类。一般地说,数据 分类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分层标志也就不会 相同。
10
分层法的基本形式
11
12
• 直方图

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是数据分布的一种图
形,用于工序的质量控制。

从直方图的外形观察,大致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正常
或不正常,以及其中的原因。
⑴正常型 ⑵偏态型 ⑶倾斜型 ⑷孤岛型 ⑸平顶型 ⑹陡壁型 ⑺双峰型 ⑻折齿型
13
• 控制图

控制图是对过程质
量加以测量、记录并进
• 用途:
• ①进行产工作质量以及较为复杂的服务质量及工作质量的评 价。
• ②对生产品质量下降的多种元素进行分析。
• ③评价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和质量问题。
18

谢谢观看。
19
第三节 质量管理中常用统计方法
一:质量统计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二: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1
一、质量统计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 1、产品质量波动
• (1)正常波动

正常波动是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又称一般波动。
• (2)异常波动

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又称特殊波动。
2
• 2、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一类是可以连续取值的。
“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则制作的。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早期,最常采用的统计技术是抽样检验。

它是以小批量的抽样为基准进行检验,以确定大量或批量产品质量的最常使用的方法。

现在,在质量控制方面已转为以预防为重点了。

人们正努力研究一种消除不合格品根源的方法。

基于这一目的,近年来,推出了七种重要的方法,这些方法不需要做大量的统计计算,因此容易被工厂基层职员所掌握。

1 分层法2 排列图法3 因果分析图法4 直方图法5 散布图法6 控制图法7 调查表法1 分层法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就是将零乱的质量数据按某一属性进行分类,找出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如某班某日生产中出现了40件次品,按生产时间(班次)、操作者进行分层,得到表8-1所示的资料。

从表8-1可以看出,次品数量与时间(班次)没有多大关系,但受设备的影响较为明显,甲设备生产的次品总比乙设备要多。

由此可见,甲设备是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表8-1 某班日生产分层运用分层法时,常用的分层标志有:1. 操作者:包括操作者的姓名、年龄、工种、性别、技术级别等。

2. 生产手段:如机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工艺装备等。

3. 操作方法:指操作规程、工序名称等。

4. 原材料:包括供应厂家、批次、成分等。

5. 检查条件:指检查人员、测试仪器、测试方法等。

6. 时间:如日期、班次等。

7. 环境条件:包括地区、温度、清洁度、湿度、震动等。

运用分层法进行数据分层时往往可以按几个不同的层别分层而分别得到某一方面的结论,但是不同层别的数据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时,即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时,孤立分层进行分析将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这时应将不同层中有关联的因素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

2 排列图法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排列图,是质量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统计工具,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排列图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特(Pareot)最先提出和应用的,故又称为帕累特图。

1906年,帕累特在研究社会财富分布问题时,首先运用了排列图,借助于排列图这一工具,他发现占人口极少数的富人占有社会财富的大部分,而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穷人却处于贫苦的边缘,即发现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

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及其实践

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及其实践

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及其实践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质量的监测、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并探讨其实践应用。

一、抽样统计方法抽样统计是一种常见的统计方法,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一部分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和测量,来推断总体特征。

在质量管理中,抽样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从生产线上抽取样本,检测其尺寸、外观、性能等指标,并通过统计分析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稳定。

二、控制图法控制图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监测过程数据的变化情况,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控制图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收集过程数据,得到数据序列,然后利用统计方法计算序列的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将这些指标绘制在控制图上,以反映过程的稳定性。

如果数据点超出了控制图的规定范围,说明过程出现了异常,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三、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经常用于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建立产品质量与各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预测和控制产品的质量。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原材料、工艺参数、环境因素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找到最佳的工艺控制策略。

四、六西格玛方法六西格玛是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通过减少产品或服务的变异性,提高质量水平。

它以统计工具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和过程改进,实现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六西格玛方法常应用于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如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缺陷分析等。

实践应用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问题需求进行实践。

下面以某汽车制造公司为例,介绍统计方法在其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首先,该公司通过抽样统计方法,每天从生产线上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产品检测。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抽样检验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抽样检验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抽样检验抽样检验一、抽样检验概述(一)抽样检验1.抽样检验的分类(1)根据抽样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类①计数抽样检验计数抽样检验包括计件抽样检验和计点抽样检验。

计件抽样检验是根据被检验样本中的产品是否被接收来推断是否要接收整批产品的活动。

计点抽样检验是根据被检验样本中的产品包含不合格数的多少来推断是否要接收整批产品的活动。

②计量抽样检验计量抽样检验是通过测量被检验样本中的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来推断是否要接收整批产品的活动。

(2)根据检验次数分类①单次抽样单次抽样是指从检验批中一次性抽取样本后就对该批产品做出是否接收的判断。

在商业动作中,大多数都采用一次抽样。

②二次抽样二次抽样是指在抽样的过程中,从检验批中抽取一组样品来检验后,再从中间抽一组样品来检验。

二次抽样又分两种方式:一是有放回抽样,二是无放回抽样。

③多次抽样多次抽样实际上是二次抽样的延续,只是二次抽样次数上的增多。

[例题7]根据检验次数分类可分为()。

A.单次抽样B.计数抽样检验C.二次抽样D.计量抽样检验E.多次抽样答案:ACE2.抽样检验的特点因为抽样检验不是检验批中全部产品,所以它相对于全数检验有如下特点:①检验的单位产品数量少,费用少,时间省,成本低;②检验对象是一批产品;③接收批中可能包含不合格品,不接收批中也可能包含合格品。

抽样检验存在两类错误风险(弃真风险、取伪风险),但这两类风险是可以控制在一定概率以下的。

3.抽样检验的适用情况产品按统计方法进行抽样检验常常用于下列情况:①检验是破坏性的;②检验时,被检对象是连续体(如钢带、胶片、纸张等);③产品数量多;④检验项目多;⑤希望检验费用小;⑥作为生产过程工序控制的检验。

[例题8] 产品按统计方法进行抽样检验常常用于()情况。

A.检验是破坏性的B.产品数量多C.检验项目多D.检验的单位产品数量少E.希望检验费用小;答案:ABCE4.常用概念(1)单位产品单位产品是为了实施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元。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调查表一、调查表及其应用程序调查表,又称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是用来系统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调查表的应用程序是: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收集的资料3.确定资料的分析方法和负责人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5.对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6.评审和修改调查表格式二、调查表的种类常用的调查表格式有:1.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主要用来调查生产现场不合格品项目频数和不合格品率,继而用于排列图等分析研究。

2.缺陷位置调查表用来记录、统计、分析不同类型的外观质量缺陷发生的部位和密集程度,进而从中找出规律,为进一步调查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事实依据。

3.质量分布调查表根据以往的资料将某一质量特性项目的数据分布范围分成若干区间而制成的表格,用以记录和统计每一质量特性数据落在某一区间的频数。

4.矩阵调查表是一种多因素调查表,它要求把产生问题的对应因素分别排列成行和列,在其交叉点上标出调查的各种缺陷和问题以及数量。

分层法一、分层法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和意见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

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和意见归类汇总,使之更确切地反映客观事实。

分层的目的不同,标志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分层可采用以下标志:1.人员2.机器3.材料4.方法5.测量6.时间7.意见、观点和想法8.环境9.其他分层法通常和其他统计方法结合使用。

二、分层法的应用程序1.收集数据和意见2.将采集到的数据或意见根据目的不同选择分层标志3.分层4.按层归类5.划分层归类图水平对比法水平对比法及其应用程序水平对比法又称"标杆法",是将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比较,以识别自身质量改进的机会。

水平对比法在确定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改进中十分有用。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第二版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第二版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统计方法是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以质量管理为基点,注重学生对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并使学生了解统计学习中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教授以下内容:1.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工具2.统计学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3.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控制方案4.如何分析特殊情况下的质量问题5.统计学在质量改进以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三、课程设计内容和结构A. 前置知识在开始本课程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数据分析基础知识2.基本数学知识3.常用的制图工具4.了解质量管理的相关领域B. 课程设计大纲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统计学基本概念 1.1 数据和数据类型 1.2 描述性统计 1.3 概率统计2.质量管理与统计学 2.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2 统计学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3.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3.1 质量控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2 设计实验方法4.控制方案 4.1 正态分布和正态控制图 4.2 不确定性和容差5.特殊情况下的质量问题 5.1 均值偏移和过程能力 5.2 变异性和测量系统分析6.质量改进与持续改进 6.1 六西格玛(Six Sigma)方法 6.2 标准化、改进和控制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PPT等进行教学。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3.个人作业:布置个人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交,教师进行评估。

五、考核与评估本课程考核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考勤: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教室学习。

2.个人作业:学生需要完成课程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3.课堂参与度: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4.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在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

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六、教学资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电子课本:提供在线课堂笔记和教学资源。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这个话题可真是让人头疼啊!不过别着急,我今天就来给你讲讲这个话题,让你轻松掌握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统计方法。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指在企业内部成立的一个专门负责产品质量管理的小团队。

这个团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而统计方法则是这个团队在工作中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产品质量状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改进计划。

那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呢?这里我就给你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1. 频率分布法:这是一种用来描述数据分布情况的方法。

通过计算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极差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到产品的质量状况。

如果产品的某些指标偏离了正常范围,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重点关注,找出问题的根源。

2. 相关分析法:这是一种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通过计算这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那么说明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带动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反之亦然。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

3. 控制图法:这是一种用来监控过程稳定性的统计方法。

通过绘制一系列的控制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指标是否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如果某个指标偏离了正常范围,那么我们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 因果分析法:这是一种用来探究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

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样本,并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作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

第⼀节概述第⼆节抽样检验第三节质量管理常⽤统计⽅法第四节6σ量管理掌握:质量管理常⽤的统计⽅法。

熟悉:质量数据的统计,质量变异分析,抽样检验。

了解:6σ量管理第⼀节概述⼀、质量数据利⽤数据统计⽅法控制质量的步骤有5个⼆、质量变异分析(⼀)质量变异的原因1.偶然性因素偶然性因素繁多,如原材料性质的微⼩差异,机具设备的正常磨损,模具的微⼩变形,操作⽅法的微⼩变化等。

该类因素不易识别且难以清除,其引起的产品质量差异是随机的,但⼀般影响并不⼤,不会造成废品。

2,系统性因素系统性因素⼜称⾮偶然性因素。

如原材料的规格和品种有误,机具设备发⽣故障,操作不按规程,仪器仪表失灵或准确性差等。

该类因素容易识别,对质量差异的影响较⼤,可能造成废品、次品,应该尽量避免。

第⼆节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概述(⼀)抽样检验1.抽样检验的分类(1)根据抽样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类①计数抽样检验②计量抽样检验(2)根据检验次数分类①单次抽样②⼆次抽样③多次抽样2.抽样检验的特点①检验的单位产品数量少,费⽤少,时间省,成本低;②检验对象是⼀批产品;③接收批中可能包含不合格品,不接收批中也可能包含合格品。

抽样检验存在两类错误风险(弃真风险、取伪风险),但这两类风险是可以控制在⼀定概率以下的。

3.抽样检验的适⽤情况5种4.常⽤概念(1)单位产品(2)检验批(3)批量(4)不合格(5)不合格品(6)抽样检验(7)抽样计划(8)抽样⽅法常⽤的抽样⽅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周期系统抽样、分段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序贯抽样、跳批抽样等。

(⼆)产品质量的表⽰1.单位产品的质量单位产品的质量可以⽤其质量特性来衡量,常⽤的质量特性有“计数”和“计量”两种。

2.批的质量衡量⼀批产品的质量特性也有很多⽅法。

对计量的特性值来讲,可以⽤批中所有单位产品的该特性值的平均值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表⽰。

对计数的特性值来讲,对计点产品可以⽤批中每个单位产品(或每百单位产品)的不合格数表⽰,对计件产品可⽤批中不合格品率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5
(4)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实现、使用 和衰亡的过程。对于质量的形成过程,质 量专家称之为“质量螺旋”,意思是指产 品质量从市场调查研究开始到形成、实现 后直至交付使用,在使用中又会产生新的 想法,构成新的动力再开始新的质量过程。 因此,产品质量水平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6
4、几个重要的统计特征值
• 数学期望:E(X)=μ数据的概率平均值 • 方差:D(X)=σ2 其开方表示数据的离散
程度 ; • 下面是几个用来估计总体数学期望E(X)和
方差D(X)的统计特征值: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7
(1)子样的平均值 ( Average of Sample)
第二章 统计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统计方法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
一、基 本概念
1.质量特性 :产品所具有的满足用户 2.需要的自然属性。 3.2.数据的分类 4.3.抽样术语 5.4.几个重要的统计特性值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2
1.质量特性
•(1) 质量特性的定义:根据ISO9000,对 质量特性的定义是:“产品、过程或体系与 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或者是“产品所具 有的满足用户需要的自然属性”。
• 当样本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处于正中
位置的那个数即为中位数 ~x ,当样本
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取处于正中位置
的那两个数的平均值为 ~x。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9
两个例子
• 例1、1.2,1.1,1.4,1.5,1.3;1.1,1.2, 1.3,1.4,1.5 ,1.3, ~x 1.3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24
二、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s)
• 在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排列图(Pareto Diagram) 2.因果分析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 3. 分层法(Classified Method) 4. 统计表分析(statistical table) 5.直方图(Histogram) 6. 相关和回归分析(Related and Regressive Analysis) 7. 控制图法(第三章介绍)
E S 2
E
1 n
n i 1
xi
x
2
2
•上述二个表达式代表样本的方差,它们都 可用来估计总体的方差σ2,当样本量比较 小时,上述二个表达式得出的结果的差别可 能比较大,但实践证明当样本量n>30时,上 述二个表达式求出的结果的差异是很小的.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22
(4)极差(Range)以R表示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1
3、几个有关抽样的术语
• (1)Population(总体):是指研究对 象的全体,一般以“N”来表示,如一批 待检产品。 总体又可以分为有限总体与 无限总体两类。
• 有限总体:总体中含有限可列个产品,如 螺钉、钢板等。
• 无限总体:总体中含有的产品无法数清, 如液体、气体、粉末产品等。
频数
图例
213
C
100%
B
97.2
A
85.4
71.8
0Ⅰ Ⅱ Ⅲ Ⅳ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32
注意:
①一般情况下,主要原因的数量不宜过多, 一般不超过3个以免分散注意力。
②左侧纵坐标可以是金额、件数、时间等, 选择的依据是,不良品件数要与价值成正比, 亦即要把造成损失大的项目放在前面。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4
•c、整群随机抽样(Proportional Sampling ):
•该 种 方 法 不 是 每 次 抽 取 单 个 产 品 , 而 是 按 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一定比例的产品(例 如每隔20小时抽取5%的产品等等),将这些 产品作为一个样本看待,样本的质量特性即 为该群产品的质量特性值的平均值。由于机 器性能的波动,原材料的差异等原因,质量 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该种抽样方法的 误差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操作较为方便。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2
•(1)Sample(子样):亦称样本,即以随机方式 从总体中抽出来的一部分产品,以n表示。
•(2)Stochastic (Random) Sampling (随机 抽样):使总体中的每个产品以相同概率被 抽取的抽样方式。
•从理论上理解随机抽样是比较容易的,但 实际上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下面是几种常用 的随机抽样方法,这些方法只具有相对的随 机性,而不具备完全随机性。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5
• d、分层随机抽样(Classified Sampling ) 在抽样以前,先按产品加工的设备、操作 者或其他情况将所有待检产品分成几组, 然后按比例从各组中抽取样品,将这些样 品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样本,这种随机抽样 的方式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 以上四种抽样方法都不是完全的随机抽样 方法,与完全随机抽样相比,都存在误差。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30
例:某厂车床加工曲轴主轴颈的 不合格品统计如表:
原因 Ⅰ轴颈刀痕
Ⅱ开档大 Ⅲ轴颈小
Ⅳ弯曲
总计
数量 153件 29件 25件
6件 213件
2020/11/17
频率% 累计频率%
71.8
71.8
13.6
85.4
11.8
97.2
2.8
100
100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31
累计频率
③有时能找出很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这时可将那些相对不重要的因素归并成一 类,标以“其他”类。
④通过画排列图,找出主要因素,解决以 后,必然能将质量提高一大步,而后循此 方法,最终能使质量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33
2、因果分析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4
(3)实际质量特性与代用质量特性
•实际质量特性是用户所要求使用的质量特 性。但有时企业为了便于生产,往往将其转 化为生产中用以衡量产品的标准或规格。由 产品标准所反映质量特性称为代用质量特征。
•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与科技水平的制约, 再加上用户需求的复杂性与易变性,企业所 制定的质量标准与实际使用质量要求之间一 定存在着既相互适应又相互矛盾的地方,企 业必须适时地对其制定的标准进行修改。
• 设样本为 (x1, x2 xn ) ,则R 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通过一定的 变换,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σ
R Max(x1, x2 ,, xn ) Min(x1, x2 ,, xn )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23
(5)变异系数
Cx
x Ex
•随机变量的量纲不同时标准差之间的比 较,如称中药其单位为“克”,称大米的 单位为“千克”,度量布匹的单位是“米” 等。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9
(5)质量特性的分类:
简单地说,质量特性就是我们要考察的产品的适 用性要素,各种产品由于要求不同,质量特性可能有一 个或几个,如电冰箱,其质量特性有保鲜时间、容 量、耗电量及外观等,根据产品的特性,质量特性 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结构性的,如长度、频率等; ➢②官能性的,如味道、外观; ➢③时间性的,如可靠性、可维修性等; ➢④商业性的,如保修期等; ➢⑤道德性的,如服务行业的礼貌、诚实等。
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美国的
J.M.Juran将其引进QC中用以寻找关键因
素。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26
作图步骤
1. 收集数据; 2. 将数据分层整理; 3. 计算各项目的频率、累计频率; 4. 画出两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 5. 依次在横坐标上画出直方块; 6. 找出各项目的累计百分点,并从原 点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8
说明
1. 营销与市场调研; 2. 产品设计与研发; 3. 过程策划与开发; 4. 采购; 5. 生产或服务提供; 6. 验证; 7. 包装与储存;
8. 销售与分发; 9. 安装与投入运营; 10.技术支持与服务; 11.售后服务;
12.使用寿命结束时的 处置与再生利用。
2020/11/17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13
• a、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Sampling):先将 抽样的对象(如产品)按顺序编号,然 后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决定抽样的先后 次序。
• b、机械随机抽样(Mechanical Sampling ):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 (如每隔十分钟)或按照固定的产品(空 间)间隔(如每隔20个产品)抽取一个产 品。
• 无偏估计(Unbiased Estimation)
S 2 1 n
n 1 i1
xi x 2
•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S 2 1 n
n i1
xi x 2
2020/11/17
《质量管理学》-第二章
21
•第二个表达式不是无偏估计,因 :
a、“固有”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 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性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