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4.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4.doc

晚练 41. B 【解析】A.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B.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C.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D.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2. B 【解析】A. 语序不当,把“怎样发展”与“什么样的发展”对调;C. “经……的急救”、“在……的救护下”句式杂糅起,“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购物广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可以调整为“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购物广场保安以及在场群众的救护”;D. “广东和广西的大部分地区”表意不明,既可理解广东的大部分地区和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也可理解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和广东全省,可以调整为“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和广东”。

3. (1)“惠顾”改为“浏览”;(2)“你”改为“贵”;(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

【解析】“惠顾”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你社”、“可”显不出敬重之意;“洽谈”过于庄重严肃,书面化太强。

4. ②④①⑤③⑥【解析】本题考查语序,重序时要注意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并且首尾衔接。

5. (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不耻相师则群聚而笑之(3)关关雎鸠窈窕淑女(4)金块珠砾弃掷逦迤6. A 【解析】竟:最终。

7. C 【解析】③王宪的行为不能说明有才能,只能说明其为人处世的态度。

⑥说的是王宪没有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8. A 【解析】错在“被武宗封为太子少保”,原文是世宗。

9. (1)王宪不肯前往,说:“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2)又请求设立京营分伍操练法,各位将领不能借在内府供职,设法躲避操练。

(3)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应破坏,于是就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

【参考译文】王宪,字维纲,东平县人。

弘治三年考中进士。

历任阜平、滑县知县。

正德初年,提升为大理寺丞。

升任右佥都御史。

清理甘肃屯田。

升右副都御史,辽东巡察安抚,因在应州抗御敌寇有功,荫袭锦衣。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二)(11-17)(附晚练5—17答案)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二)(11-17)(附晚练5—17答案)

⾼中语⽂晨读晚练(⼆)(11-17)(附晚练5—17答案)晨读晚练(⼗⼀)⽇积⽉累成语篇(早上必背,上课必提问,⼈⽣必运⽤)5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误⽤:与语境义重复,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责⽆旁贷:⾃⼰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

误⽤:与语境重复,如“责⽆旁贷的责任”53.参差不齐:长短⾼低⼤⼩⽔平不⼀致,不⽤于时间等。

54.绘声绘⾊:形容描写⽣动逼真,常误⽤作代替”有声有⾊”。

⽇积⽉累名⾔篇(必背⽐思考必运⽤)49、⽟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的⽟器;⼈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发不知勤学早,⽩⾸⽅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者好学,耻下问者⾃满。

——林逋《省⼼录》译:知道⾃⼰的不⾜并努⼒学习就是聪明的⼈,不好问⼜骄傲⾃满的⼈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译:学习是不可以停⽌的。

提⾼语⾔能⼒之现代名句(仿写是提⾼语⾔能⼒的最有效途径)6.有的⼈⽣活得富有充实,是因为他具有驾驭⽣活的能⼒;有的⼈⽣活得平庸⽆奇,是因为他缺乏战胜⽣活的勇⽓。

⽇积⽉累古典诗词篇(让作⽂充满诗意,让⼈⽣充满诗意)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朝代】五代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任珠帘闲不卷,终⽇谁来。

⾦锁已沉埋,壮⽓蒿莱。

晚凉天净⽉华开。

想得⽟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赏析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个“哀”字上。

这“哀”是如此深重,以⾄于“对景难排”。

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可以倾诉,只好独⾃⾯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

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对景物也⽆法排遣。

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苔藓满地写⽆⼈造访,⽤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

这样便将⼈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的哀伤,⾮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5.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5.doc

晚练 51. B 【解析】分别读dàng,xiān,tuò,jué;A项分别读bàn,jū/zǔ,lún,jùn;C项分别读y ìng/yīng,sǒng,chōng/chuáng,fǔ;D项分别读zhuó,qìng/qīn,qiǎ,qǐ/jī。

2. A 【解析】B. 成分残缺,缺少与“具有”搭配的中心词。

C. 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为“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D. 搭配不当,可改为“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3. ①我学习刻苦,多次荣登学年榜首②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突出表现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成绩⑤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机会【解析】①口语化词语改为书面用语;②“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④“骄人”与第九名的成绩不相称,且不得体;⑤自称“金”,用语不得体。

4. 示例:《庄子》——哲学的天籁;《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三国演义》——龙争虎斗;《红楼梦》——失去的大观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悔的人生。

【解析】写书评关键是要了解名著的内容,并从中提炼出主旨。

例如,《庄子》讲了很多有关哲学的道理。

所以哲学是关键词。

《资治通鉴》是以史为镜,让人从中吸取教训。

5.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2)气息奄奄人命危浅(3)复得返自然(4)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6. A 【解析】按:考察。

7. C 【解析】③⑥均是间接表明杜暹的“清直”;④是表明杜暹的“勤干”。

8. C 【解析】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

9. (1)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2)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3)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2新人教版必修5(含答案)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2新人教版必修5(含答案)

) C.下载 ( z à i ) 太阳穴 ( x u é
) D.骠 勇 ( i à o p ) 电饭煲 ( b ā o
成语释用
破镜重圆 : 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 琴瑟之好 : 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 休戚相关 :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 听见一样 . 筚路蓝缕 : 形容创业的艰苦 . 汗牛充栋 : 形容藏书非常多 . 青梅竹马 : 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言 名 篇 ㊀
鉴赏 诗
论述类阅读
文 佳 作 ㊀
读书如熬粥
烧出好粥 , 她 告 诉 我: 粥 是 熬 出 来 的, 熬粥有三要 素, 即 好米 ㊁ 文火 ㊁ 持续 . 好, 粥就好 . 粥 拼 的 是 米 , 是 米 本 身, 是那种不加附 加值的实力与质 地 . 有 了 好 米 , 还须用 文火 , 即 要用比较弱的火来 熬 , 用 文 火 易 熬 透, 既能保持营 养成分不 流 失 , 又 能 保 持 那 份 天 然 的 鲜 香 味. 熬 粥 还得有耐心 , 须持 续 . 一 锅 好 粥 , 少说得熬上个把小 时 . 熬粥之妙 , 令我 想 及 读 书 . 细 细 回 味 一 番 , 读书 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 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 , 它们总是超越时代 , 历久弥 新的 . 读经典 , 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 , 从 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 秘鲁作家略萨说 : 如 他可能会说话 , 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 , 因为他用来 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 . 不仅是词汇的限制 , 同时又 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 . 一个常读经 典作品的人 , 一个常读好书的人 , 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 的人 ㊁ 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 的, 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 读书须用 文火 , 好 似老牛吃草 , 不慌不忙 , 细细咀嚼 . 读书是一个人的心 灵之旅 , 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 , 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 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 , 它意味着什么 , 暂时你 还不知道 , 你只是向往 . 然后 , 你打开书本 , 仿佛踏上 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 . 如果说 , 最幸福的旅行是那 种沿途风光无限 ㊁ 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 , 那么 , 最幸福 读书之法 , 贵在耐心细读 . 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 果一个人不读书 , 或者很少读书 , 或者只读 垃圾书 , 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 , 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 . 是啊 , 读书之法 , 贵在选择 . 要多读经典好书 , 经 是的 , 要 熬 一 锅 好 粥, 首先在于有 好米 .米 我的母亲煮得一 手 好 粥 . 孩 提 时 曾 问 母 亲 何 以 赵㊀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1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10

晚练101. C 【解析】A项,chàng/chāng,kuì,hè/xià;B项,hé/hài,yè/yì,zhàn;C项,ān/yīn,h ún/hùn,chà/shā;D项,gōng,zhuó,bó/pō。

2. B 【解析】A.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

B.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大,权势盛。

C. 礼尚往来: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现在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D. 卷土重来: 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

3. 在互联网图文时代,以各类相机、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或其他数码设备随时随地用图片形式记录生活细节。

【解析】从题干要求和试题所给内容来看,定义的格式及部分内容已经明示,接下来就是明确定义中空白处需要压缩的内容。

从定义中“并通过”来看,空白处应填写发布到网络的相关内容,从语段中看,应该是语段开始部分所介绍的拍客们怎么拍的。

把这个信息概括出来即可。

4. 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③句总写其特点,并紧承上句;①句总写起院落的布局,④⑥句分写,并且⑥句紧承④句,⑤句写建筑风格,②写建筑给人的感受,并于下句衔接紧密。

5. (1)辩乎荣辱之境(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陟罚臧否(4)江州司马青衫湿(5)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6)合抱之木千里之行6. D 【解析】薄:迫近。

7. D 【解析】①写于仲文拒绝诱招;②写于仲文死里逃生。

⑥写于仲文乘胜追击,贼兵投水而死的情况。

8. B 【解析】“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中的“十七八”是分数“十之七八”。

9. (1)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2)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

(3)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6.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6.doc

晚练 61. D 【解析】A项,弃旧图新:抛弃旧的,谋求新的。

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上正确的道路。

B项,反弹琵琶: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

C项,目不交睫:不能合眼入睡。

形容繁忙操劳或思虑难眠。

D项,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

2. B 【解析】A. 成分残缺,缺主语,在“断然”前加上“日本灾民”;C.“主要原因”与“因为”重复累赘;D. 一面对两面,“成败”改为“成功”。

3. 学语文,你想登堂入室吗?阶梯就在这里!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广告词的拟写方法总体要求:内容浅显,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简洁易记。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朴实自然;(2)借用修辞手段;(3)注意音韵节奏。

4. 示例:高校:高校招生应关注考生的综合素质,不应只盯奥赛金牌。

家长: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解析】答题要针对不同对象,表达要得体、简明,观点要准确、鲜明。

5. (1)女也不爽士也罔极(2)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3)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4)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 首联写人,生动地勾勒出傅公在家乡狩猎时的雄姿与气概,颔联写草原广袤苍绿,鹰隼振翅竟使云气飞扬,此联表面写景,实则暗写傅公劲健勇猛、挟带雄风之状,蕴含了诗人对傅公的敬仰与赞赏之情。

【解析】这首诗歌是一首凭吊诗、怀古诗。

诗人通过描写傅公在家乡狩猎时的雄姿与气概和草原、鹰隼等景物来表达对傅公的敬仰与赞赏之情。

7. “寂寂”为“寂寥、冷清”之意,这里形容傅公旧里“寂寂”无闻,冷冷清清,“沉沉”为“茂盛”之意,这里形容陈胜乡里仍兴盛不衰,诗人运用叠词将傅公与陈胜死后衰荣的迥然不同相对比,更衬托出傅公命运之冤屈可悲,抒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

【解析】这首诗歌的情景关系处理自然、清晰,“寂寂”、“沉沉”两个形容词引发了诗人的怀古伤感之情,又寄寓了作者无尽的感慨和伤感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24.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24.doc

晚练241. B 【解析】A.jué,jiāng/gāng,tà/tuò;B.shè/niè,jī/chái,pì/bì;C.jùn/cūn,yì,yān/yīn;D.cuì,zhé/dí,lù。

2. C 【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应放到“他”之前;B项递进关系顺序倒置,应该是“这不仅会提高中国民族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而且也将改变世界客运飞机制造的市场格局”;D项动宾搭配不当,不能“听取”“帮助”。

3. 示例一:与其痛恨荒漠,不如播种一片绿茵示例二:与其抱怨寒冬,不如燃起一丛篝火。

示例三:与其憎恶风雨,不如撷取一片彩虹。

示例四:与其抱怨山高,不如搭起一架云梯。

【解析】仿写题既要形似,还要意谐,并注意上下文连贯和修辞手法一致。

本题用使用关联词“与其……不如……”仿写成排比句,因此还要注意主题一致。

4. (1)不耻下问(2)惟有饮者留其名(3)江月何年初照人(4)东篱把酒黄昏后(5)不知我者谓我何求(6)与嬴而不助五国也(7)善假于物也5. A 【解析】“则”是“就”的意思。

6. C 【解析】①是说古人对宝物的认识与今人是有区别的;⑥是说人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

④是说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即天地“以不受为宝”。

7. D 【解析】本文为古代议论文,所以“夹叙夹议”这种说法不当。

选文第1段提出作者“古之人……所宝者异也”的见解,并用孙叔敖的例子进行论证。

第4段的评论“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是对作者观点的升华。

第2、3两段分别用江上丈人和子罕的事例来证明作者见解的正确。

8. (1)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2)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解析】(1)注意“之所以”固定结构,“异乎俗”介词结构后置;(2)注意“得”,“其”,反问句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14.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14.doc

晚练141. B 【解析】 A. zhòng/zhòng,zháo/zhuó,zhì/zhì;B .zhī/zhī,zǎi/zǎi,guān/guān;C. jué/jiǎo,yīng/yìng,dǎo/dǎo ;D. xīng/xìng,gōng/gōng,dàng/dāng。

2. D 【解析】A项,“痛定思痛”是褒义词,指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感情色彩不当;B项,“比比皆是”意为形容极其常见,此处不合语境,应为“无孔不入”;C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此处不合语境;D项,“偃旗息鼓”指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3. D 【解析】A.“本着”缺宾语,可在“提升影响”后加“宗旨”。

B.“增强……地位”搭配不当,可改为“提升……地位”。

C.语序不当,“只要”应该在“中美双方”前。

4. ①可他们正在享受逆流而上的快乐呢!②只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啊! 【解析】填空时要注意对比关系,如老和尚说完鱼儿之后又指黄叶,两者相比,一个有生命一个没有生命,一个逆流而上,一个随波逐流。

所以总结答案,就是鱼儿虽逆流但它游得快乐,而黄叶没有生命所以无奈的漂流。

5. (1)他山之石(2)言必信(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来吾道夫先路(5)沧海月明珠有泪(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7)佳木秀而繁阴(8)赢得生前身后名6. D 【解析】归之:归附他。

7. D 【解析】①是间接说明;③是曹操对贾诩感谢的话,不是直接表明;⑤是文帝询问贾诩的话。

8. C 【解析】贾诩没有表示感谢,也不是委婉地拒绝。

9. (1)我如果离开,(段煨)一定会高兴,又希望我在外面为他联络强有力的援兵,必定会厚待我的妻子儿女。

(2)有称王称霸志向的人,本来就会放弃私人恩怨,以向天下显示他的德行,这是原因之三。

2015年高中语文 晨读晚练29(pdf)新人教版必修5

2015年高中语文 晨读晚练29(pdf)新人教版必修5
做人真 是 困 难 无 比,基 本 上 是 很 难 做 自 己 的. 如果放任脑中各种 疯 狂 的 念 头、各 种 懒 怠 的 理 由、各 种不敬不愿的怨恨 肆 虐,估 计 很 快 就 会 变 成 个 怪 物. 然而循着世俗公认 的 准 则 去 约 束 它、安 抚 它,又 每 每 感受不到 快 乐. 痛 苦 到 极 致 时,想 抛 下 一 切 远 离 尘 嚣,理智又把内心拉 回 原 地,循 循 善 诱、谆 谆 教 诲,有 生 之 年 ,总 是 周 旋 不 止 .
吟诵 名 言 名 篇
1.食马者,不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是 马 也,虽 有 千里之能,食 不 饱,力 不 足,才 美 不 外 见. 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韩 愈 «马 说 ») 2.沙 鸥 翔 集 ,锦 鳞 游 泳 ;岸 芷 汀 兰 ,郁 郁 青 青 .
无量的绿 色 无 量 的 财 富,曾 经 给 看 山 老 爹 无 量 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 破灭,于是老爹吃在 山 里,睡 在 山 里,像 个 淘 金 人,捡 拾一粒一 粒 树 种,栽 下 一 棵 一 棵 树 苗. 一 个 脚 印 即 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跋涉了一天的看 山 老 爹,席 地 盘 坐 在 松 树 下,不 眠的 目 光,于 皎 洁 的 宁 静 中,寻 觅 少 得 可 怜 的 树 影. 他一点也 不 灰 心 丧 气. 他 相 信 人 心,也 坚 信 自 己 的 双手.他用 落 叶 擦 去 手 上 的 泥 土,牵 起 衣 衫 揩 脸 上 的汗水.晚风习习,他 抬 起 身,提 了 提 大 半 口 袋 树 籽 儿 ,沉 甸 甸 地 满 装 着 看 山 老 爹 的 希 冀 与 喜 悦 .
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

晨读晚练手册第5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含答案

晨读晚练手册第5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含答案

新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晨读晚练手册第5天晨读一、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师说》)情境默写(1)关于学习从师这件事,一般人对于自己的孩子的态度(),()。

(2)强调老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老师代表着道理知识的两句(),()。

(3)《师说》开篇提出什么论点,然后交代了老师的哪些作用?(),()。

(4)交代李蟠热爱学习,精通典籍的两句(),()。

(5)作者叹惜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们还比不上底层工匠(),()。

(6)韩愈在《师说》中用“(),(),()”进行对比,批判了当下不良的学习风气。

(7)韩愈赞赏李蟠博学多才,不受当时不良风气的影响的句子(),()。

(8)《师说》中交代圣人超出常人,越来越圣明的原因是(),()。

(9)有了疑惑却不从师学习,其导致的结果是(),()。

(10)交代普通人资质平庸,越来越愚昧的原因的两句(),()。

(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

(12)韩愈《师说》中,作者认为即使那个人比自己小,只要懂得道理比自己早,就应该向他学习的句子是:(),(),()。

(13)交代年龄大的人,一般懂得道理早于年龄小的人(),()。

(14)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

(15)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16)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17)感慨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不复存在,人们的疑惑问题难以解决的两句()!()(18)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19)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

2015年高中语文 晨读晚练20(pdf)新人教版必修5

2015年高中语文 晨读晚练20(pdf)新人教版必修5

言 名 篇
鉴赏 诗
文学类阅读
文 佳 作
苍蝇向何处而飞
毕淑敏 — —我 打 不 到 苍 蝇. 看 那 家 伙 蹲 在 显著的证据就是 — 墙上 , 傲 慢 地 搓 着 手 掌, 翅 膀 悠 闲 地 打 着 拍 子, 我咬 牙切齿地用苍蝇 拍 笼 罩 它 , 屏 气, 心 跳 欲 炸. 长 时 间 瞄准后猛然扑下 , 苍 蝇 却 轻 盈 地 飞 走 了, 留下惆怅的 我, 欲哭无泪 , 悔恨自己竟被一只苍蝇打败 . 年夏天 , 少先队都 要 开 展 打 苍 蝇 比 赛 , 自 报 数 字. 面 对着同学们 几 十 上 百 的 战 果 , 我却只能报出寥寥几 个, 惭愧无比 . 想打杀 更 多 苍 蝇 的 心 愿 火 烧 火 燎 , 但 我遇到的苍蝇都狡 猾 无 比 , 无 论 我 瞄 准 多 长 时 间, 它 必能抢在 拍 落 之 前 起 飞 逃 窜 , 且 定 可 逃 脱. 绝 望 之 中, 我确信自己先天 性 手 脚 搭 配 失 灵 , 不然为什么人 人都能轻 易 做 到 之 事 , 在 我 如 此 艰 难? 为 了 面 子 好 又是大队长 , 信誉 还 凑 合 , 以 至 没 人 怀 疑. 可 说 了 假 话, 终是恐惧 , 为了心 理 安 稳 些 , 下 次 看 到 苍 蝇, 我就 闭着眼睛把蝇拍砸 下 , 然 后 并 不 看 打 到 没 有, 扬长而 去 . 这样报数时 , 压力轻些 . 症, 三点无 论 如 何 瞄 不 成 一 线 . 老 兵 宽 慰 地 说 这 对 新兵很 正 常 , 练 练 就 好, 没 什 么 稀 奇. 但 我 羞 惭 不 已, 四处检讨自己 笨 . 内 心 想 的 是 提 前 制 造 舆 论 , 为 觉得本人打不中靶 子 理 所 当 然 . 虽 然 后 来 我 的 射 击 , 成绩是 “ 优” 开展 争 特 等 神 枪 手 运 动 时 , 还是知趣地 逃之夭夭 . 我固执地 认 为 , 那 次 好 成 绩 纯 属 偶 然, 先 天缺陷无药可治 . 好, 培养你 成 为 外 科 一 把 刀 如 何 ? 那 时 学 员 之 间 流 实习军医时 , 外 科 主 任 说, 我 看 你 反 应 快, 素质 实弹射击吃鸭蛋埋 下 伏 笔 , 让 大 伙 先 有 个 思 想 准 备, 后来当兵 , 射击训练 时 , 手抖得像得了老年震颤 看, 我 开 始 虚 构 消 灭 苍 蝇 的 数 字, 幸 亏 我 学 习 不 错, 甚至我第 一 次 有 意 识 说 谎 , 也 同 苍 蝇 有 关. 每 从小 , 我 就 知 道 自 己 是 个 笨 手 笨 脚 的 女 孩. 最

2015年高中语文 晨读晚练1(pdf)新人教版必修5

2015年高中语文 晨读晚练1(pdf)新人教版必修5

梅柳渡江春 . 1.云霞出海曙 , ( ) 杜审言 « 和晋陵早春游望 »
言 名 篇 ㊀
鉴赏 诗
古诗词阅读
文 佳 作 ㊀
正宫 ������ 叨叨令 ������ 自叹
的是 个 凄 凉 梦 , 做 官 的 是 个 荣 华 梦. 笑 煞 人 也 么 哥③ , 笑煞人也么哥 , 梦中又说人间梦 ④ . [ 注] 传 说 是 一 个 从 事 版 筑 的 奴 隶, ① 筑墙 句 : 筑墙的曾入高宗梦 ① , 钓鱼的也应飞熊梦 ② , 受贫 ( 元) 周文质
因为主动要求扣 分 的 学 生 , 在 金 教 授 的 印 象 中,
������������������������������������������������������������������������������������������������������������������������������������������������������������������������������������������������������������������������������������������������
是一个教师的责任 和 眼 光 ; 钱 学 森 主 动 要 求 扣 分, 表 更多偶然中的必然 .
现出了可贵 的 实 事 求 是 的 精 神 和 严 谨 认 真 的 态 度 . 从这份试卷上 , 人们 甚 至 读 到 了 钱 学 森 成 功 之 路 上 ,
全都打上 钩 , 给 出 了 满 分. 但 是, 当 试 卷 发 下 来 后,
积累 热
点 素 材 ㊀
偶然中的必然
素材解读
一位 2 1 9 3 3年, 2 岁的年轻人在国立交通大学机 械系读三年级 . 一次 水 力 学 考 试 , 他 发 挥 出 色, 班主 任金悫教授 对 这 位 学 生 的 表 现 相 当 满 意 , 在试卷上 年轻人却发 现 了 一 个 不 起 眼 的 错 误 : 在公式推导的 最后一步 , 将 N s 写成了 N .于是他主动要求扣 分 . 金教授一看 , 果然 这 个 小 错 误 被 忽 略 了 , 于是扣 掉4分, 给了他 9 6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21.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21.doc

晚练211. D 【解析】A项,轻车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

B项,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D项,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不合语境。

2. A 【解析】B.改为“集……于一身”或“肩负……任务”。

C.“物色”与“人力”搭配不当,改成“人才”。

D.递进关系颠倒,将“五颜六色,极尽缤纷”移到“成群的鹦鹉”之后。

3. (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假日时段呈分散趋势。

(2)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3)春节假日提前,从除夕开始。

(4)休假方式更加灵活,允许上移下错,与法定假日形成连休。

【解析】首先找出变化,原来为十天,现在为十一天。

原来只有五个法定节日,现在变成七个。

再关注下面的小字,写出变化即可。

4. 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心。

“独有”、“偏惊”两个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结构上引出下面对江南新春景色的描写。

【解析】开头一般引出下文、统领全文,点明题旨。

答题思路:赏析诗句(可从关键词入手),表现手法,描绘画面,表达效果(结构上,情感主旨上)。

“独有”与“偏惊”在表达情感上看似矛盾,“宦游人”写作者奔走于仕途,“物候新”呼应标题“早春”一词,点明时令特征。

5. 这首诗描绘了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表达了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

以乐景反衬哀情,烘托了悲伤的感情。

【解析】情与景是诗歌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

一般的,诗歌先写景状物,后抒情言志。

二者的关系是衬托(正衬、反衬)关系。

这首诗前六句写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尾联“归思”与“沾襟”表明了作者的归思不得的伤感。

6. A 【解析】代:代替。

7. A 【解析】②句是阳休之责问伊娄谦的话。

⑤句表现的是地方百姓对伊娄谦的拥戴与不舍之情。

⑥句是司马光评论伊娄谦,认为他做得不对的话。

晨读晚练手册第12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含答案

晨读晚练手册第12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含答案

新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晨读晚练手册第12天晨读一、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报任安书(节选)》)情境默写(1)《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进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2)司马迁认为,富贵并不足以使人名垂青史,从历史上来看:“(),();()”,富贵却名声不被后世知晓的太多了,只有卓越特出的人,才能被后人称赞。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袒露自己写作《史记》的心扉,面对世人的误解与轻蔑,司马迁语气坚定地说:“(),()。

”(4)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5)《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并因此得出结论:“《诗》三百篇。

二、识记常见的成语1、东窗事发(贬)——指罪行被揭露,案子发作。

〖错例〗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内部做情报工作,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2、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错例〗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经在去年七月份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3、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

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错例〗你尽管安心养病,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谦敬误用)4、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

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错例〗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5、大快人心——使人心里非常痛快。

注意一般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处。

〖错例〗我的好朋友考上大学,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6、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7、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

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8、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

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9、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答案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答案

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答案
11月25日
1.B(A菲(fě)薄鞭辟(pi)入里C弄(I6ng)堂转辗(zhan)D编辑(G剑拔弩(n)张)
2.D(A嬉笑瑕不掩瑜B字帖轻歌曼舞C寥廓家其)
3A(敬赠:恭敬地赠送;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固然:表承认某个现实,引起下文转折;纵然:即使;另辟蹊径:另外开辟道路;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
4.B(A搭配不当,将“表示出”改为“出现”C否定不当,去掉“不要”D 主语残缺,将“了”改为“的”或在“以”前加“该作品”)
5.D(狄更斯是英国作家)
11月27日
1.A(B溯sùC藉jie谑xueD创chuang)
2.C(必须:副词,多作状语:必需: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谓语;颠倒:错乱,与应有的情况相反;颠覆:物体翻倒或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干练;精明强干:形容人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很强,本句侧重表现人物外貌而不是办事能力,”短小精悍”符合语境)
3.C(A句式杂糅,“目的是”与“旨在”去掉其一:B成分残缺,在“共同成长”后加的经历”;D成分赘余,“大约“左右”去掉其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3.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晨读晚练答案3.doc

晚练 31. D 【解析】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A项依次:shì/yì,òu/yù,tuān/chuán;B项依次:jí/jī,gù/gào,quǎn/juǎn;C项依次:dú/dú,zhuàn/zuǎn,kuì/kuì;D项依次:mí/mí,shàn/shàn,tiǎn/tiǎn。

2. B 【解析】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极为穷困。

一文,一枚铜钱。

名,占有。

A.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令人信服。

此处属于褒贬误用。

C. 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此处属于对象不当。

D.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3. D 【解析】A. 成分残缺,在“内容”之后补“体系”,与“形成”相搭配;B. 句式杂糅,“大多以……为主”的句式是由“大多是……”和“以……为主”套在一起而成,删除“以……为主”即可;C. 表意不明,“她对她笑了笑”既可理解“刘薇对她笑了笑”,也可理解为“她对刘薇笑了笑”,把“她对她笑了笑”改为“她对刘薇笑了笑”。

4. C 【解析】本文段所陈述对象是哲学以及哲学与宗教、科学的关系。

据下文提示“信仰”并与之对应,第一空选填①;与上文“做出理由充足的回答”相应,第二空应选填③;第三空根据与全文照应——“宗教”在前,“科学”在后——应选填⑥。

5.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尽态极妍(3)旌旗蔽空(4)乘骐骥以驰骋兮(5)杀人如麻(6)造化钟神秀(7)小年不及大年(8)樯橹灰飞烟灭6. A 【解析】疏:上奏。

7. C 【解析】①表现刘韐用兵的智慧。

④侧面表现刘韐的意志胆识。

8. B 【解析】“免除了这里百姓们的赋税”有误,此处是指免除了邻居为逃跑的人补偿租税的不合理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练 1
1. B 【解析】A.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错了对象。

C. 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D. 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2. A 【解析】B. 该句中有两个主语,即“公安部”和“周永康”。

两主语并存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应删去“公安部”这个主语,即把“在”字调到“公安部”之前;C. 不合逻辑,删除“非缺一不可”中的“非”;D. 成分残缺,在“分在一起”后补“进行比赛”类似的词。

3. D 【解析】“这疼痛也是我的”与“这歌声却独不是我一个人的”语义照应,音节和谐;先谈幸福,后谈对幸福的感觉。

4. (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5. 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

这幅肃杀凄凉的夜坐图,使全诗在沉郁悲凉之中又显慷慨悲壮。

【解析】读懂诗歌是鉴赏评价诗歌的前提和关键。

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命题意图,在逐句理解诗歌首联、颔联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形象的特点,继之通过想象、品味、赏析语言创造的氛围。

6. 诗人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

抒发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恨、壮志难酬的痛苦。

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要力挽狂澜,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解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首要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解答本题,首先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接着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最后点明
运用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7. D 【解析】服:服丧。

8. B 【解析】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9. C 【解析】文中没有明确信息说皇太子十分器重李大亮,再有李大亮身兼三职,其职位应为朝廷任命。

10. (1)恰逢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劝勉人们开垦土地,年成于是获得大丰收。

(2)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并认出了他,(就)抱着张他都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

(3)当时的人都认为李大亮贤能,没有背弃张
弼的恩德,并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

【参考译文】
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

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并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

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唐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

恰逢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劝勉人们开垦土地,年成于是获得大丰收。

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

当时太宗做藩王的时候,巡视安抚北部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

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叫来敌人的主帅,把祸福向他讲明,胡人感动悔悟,前后相继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县境内得以太平。

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一百人。

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作低贱的奴隶呢!”最后全都放走了。

贞观元年,他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

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

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

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意思;如果是他擅自做主,就说明派遣的不是合适的人。


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

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

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兼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

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

太宗曾经慰劳他说:“到了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

”他就这样被信任。

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简陋,衣服俭朴随意。

本性极好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

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

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

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并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

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

”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

当时的人都认为李大亮贤能,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

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

他去世时五十九岁。

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

太宗为他在另外的临时住处表达哀思,哭得特别悲痛,停止处理朝政三天。

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叫懿,陪葬在昭陵。

11. A、C 【解析】B项中他们“不能要求他们爱你”不对,应教会孩子学会爱你,学会感
恩。

D项中“孩子的无情”不对。

E项中“虚荣心很重”不对。

12. ①用目送两代人离别的共同感受,强化了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这种人生滋味的理解,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感染力。

②前后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

(或: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完整)③反复感叹,使语言富有韵味。

【解析】文中两次写到的这段话,意蕴丰富。

审清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解答此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内容上,二是手法上,三是结构上。

13. (1)妙用叠词,如“慢慢地、慢慢地”、“默默”,增加音乐美感,把伤感之情抒发得悠长舒缓,极富表现力。

(2)反复手法,突出父女母子离别时那一丝平静的哀痛。

(3)化虚为实,把抽象的缘分具体化为“目送”的场景,让读者在想象中身临其境,达到情感的共鸣,感人至深。

【解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是作者用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手段。

解答鉴赏表现手法类题目,一般从谋篇布局、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

要先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再点明运用此手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14. 是一个细腻温婉(感情细腻)、爱子心切、孝顺父亲、思考冷静的女教师形象。

评价略(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阐述理由,并联系实际分析) 【解析】同样一部作品,不同经历、思想倾向等不一样的人,对文章的理解的领悟与评价是不一样的。

因此,对本文主题、感情的理解也不必局限一词,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有观点、有论述,紧密联系文本即可。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