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微生物的危害》教案3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微生物的风险》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掌握微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3.进修预防微生物风险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2.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风险;3.微生物对环境的风险;4.预防微生物风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微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讲解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种类。

3.探讨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风险: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4.钻研微生物对环境的风险:通过实验和调查,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

5.总结预防微生物风险的方法:讨论并总结出预防微生物风险的方法,如保持个人卫生、正确处理食物、合理应用抗生素等。

6.教室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微生物的形态和风险。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3.实验教学: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微生物的风险和预防方法。

五、评判方式:1.教室表现:包括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实验操作等;2.作业:安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如整理微生物的分类、写一篇关于微生物风险的文章等;3.考试:设计相关考题考核学生对微生物风险的理解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水平。

六、延伸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或实验室,深入了解微生物的检测和防控工作;2.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深入解读微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以及预防方法。

七、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教学手段是否多样化,能否满足不同砚生的进修需求;3.评判方式是否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进修情况,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动力。

微生物的危害-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微生物的危害-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微生物的危害-大象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引入在十分健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常常想不到,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你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对我们是有利的,如发酵底物的微生物,而有些微生物则是危害巨大的,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认识微生物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二、观察微生物1. 方法•用手指蘸取口水或脏物,涂到白色的玻片上;•将玻片放到显微镜的台上,观察;•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小到大调节。

2. 结果经过我们的观察,微生物大多数时候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无处不在。

甚至在我们的口水和脏物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那么,为什么微生物会对我们产生危害,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三、微生物的危害1. 病毒病毒是一种极微小的病原微生物,但是它们可能会引起很多人们所知的疾病,比如:流感、水痘、麻疹。

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害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便会受到病毒的攻击,引起发热等症状。

因此,有时我们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来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入侵。

2. 真菌真菌是一种生物菌类,通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它们对人类有时是有益的,可用于制药、制酵和生产蜡烛等。

但是有些真菌是有害的,比如曲霉菌可产生霉菌毒素,长时间摄入后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3. 细菌细菌是一组生物体,它们与人类共存已有数十亿年历史。

它们广泛存在于各个环境中,还能通过空气、水、食物传播,其中一部分细菌对人体有危害,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当细菌侵入人体时,它们可能导致感染、发烧和腹泻等症状。

4. 食品中的微生物微生物也会在我们的食品中出现,如果我们不注意食品卫生,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

以鸡肉为例,如果它没煮熟或者保存不当,就可能会滋生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细菌,引起人体不同程度的危害。

四、保护我们自己了解微生物的危害是我们预防微生物入侵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保护我们自己:1.每次进食前、便后要进行洗手等卫生措施;2.定期消毒,特别是在如厕后、接触垃圾后一定要注意消毒;3.食物应保持干燥、清洁,做到防潮防腐,合理储存等;五、总结了解微生物及其影响,是科学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危害;2. 掌握预防微生物危害的方法和技巧;3. 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类型和生长特点;2. 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 预防微生物危害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微生物的类型和生长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影响。

第二课时:讲解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引发的疾病和污染。

第三课时:探讨预防微生物危害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安全和环境清洁等方面。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防范微生物危害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观察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评价方式:1. 口头答辩: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对微生物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措施,进行口头答辩;2. 书面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微生物的危害及预防方法的报告,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微生物学导论》;2. PPT课件:包含相关知识点和案例分析;3. 实验器材:培养皿、培养基、显微镜等。

七、拓展活动:1. 观察微生物: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实验室观察镜下的微生物,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2. 应用研究:指导学生开展微生物防治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充分认识到微生物的危害及其防范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微生物的防范工作,保护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健康。

以上是《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微生物是一类极其微小的生物体,虽然体积很小,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

在生活中,微生物既有益处,又有危害,我们要认识和了解微生物的危害,以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掌握微生物引起疾病的途径和预防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态度,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三、教学内容1. 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2. 微生物引起疾病的途径3. 微生物预防措施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微生物引起疾病的途径难点:微生物预防措施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结合例证、实验等方式呈现知识点。

2. 学生小组讨论、展示、互动学习。

3. 视频、图片、实物展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用一个由微生物引起的典型疾病案例开始,引起学生对微生物危害的思考。

二、自主探究1.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查找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的相关资料,总结各种微生物的危害。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微生物引起疾病的途径。

三、合作交流1. 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2. 学生就微生物危害展开讨论,探讨微生物的防范措施。

四、归纳总结1. 教师在学生的表现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微生物的危害,并讲解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

2.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微生物的预防措施。

七、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学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自己小组成员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表现等进行评价。

八、拓展延伸1. 邀请医生、卫生专家等专业人士到班级进行健康讲座。

2. 参观医院、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微生物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防控工作。

以上便是本次《微生物的危害》作业设计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们能够认识和了解微生物的危害,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微生物的危害》参考教案

微生物的危害》参考教案

微生物的危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知道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研究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

2.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

2.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微生物的危害。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微生物的图片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微生物图片和实例素材。

2. PPT课件。

3. 小组讨论话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微生物?你能想到哪些微生物?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10分钟)1. 教师展示微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总结微生物的特点。

3. 教师总结:微生物具有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参与物质循环、分解有机物、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

四、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展示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实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

六、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相关资料,进行阅读。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微生物的危害》教案2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微生物的危害》教案2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微生物的危害》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亲身经历,知道常见的有害微生物。

2、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3、知道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

教学重点:寻找微生物危害的证据,讨论并思考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措施。

教学过程:1、交流曾经遭受微生物危害的亲身经历,并调查影响我们生活的微生物(主要是病毒)种类,教材上探探感冒后,回忆一段痛苦的经历。

相信人人都会有类似的遭遇或经历。

课堂上,要抓住这一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比如,被狗咬伤后打狂犬疫苗,是为了预防狂犬病;长痄腮,要与同学隔离,等痊愈后再上学,目的是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其他同学等等。

有了这样的切身经历,再引导学生获得相关事实与证据,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

除了教材上有的流感病毒、病菌、大肠杆菌之外,学生还会找到各种各样的证据。

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填写常见致病微生物调查表,学生一定会得心应手。

2、知道怎样与微生物和平共处,避免不应有的危害。

2003年惊心动魄的“非典”,2004年春天肆虐的禽流感……发生在学生眼前的一个个高新科技领域的真实事件走进了教材,体现了强烈的生活和时代气息,通过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给学生留下一个讨论与思考的空间。

既然微生物这样防不胜防,并且我们与微生物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那么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呢?“接种疫苗,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这只是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两个方面,还有有效的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等。

3、指名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有关病毒及其引发的疾病的资料。

4、引导学生整理常见致病病毒引发的疾病、传播方式及预防方法。

(多媒体展示图片:认识疱疹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禽流感和艾滋病毒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5、学生各自填写“常见致病微生物调查表”。

6、学生分组相互交流调查表,并互相纠正。

7、各小组组长汇报结果。

课堂总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前面我们学习了不少微生物,像病毒、细菌、真菌等等。

最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附教学反思《微生物的危害》教学设计

最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附教学反思《微生物的危害》教学设计

《微生物的危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初步认识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形成一定的初步感性认识。

然后通过学生多层次的交流与表达,从而让学生对常见病毒的种类及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确要与微生物和平共处,从而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思维活跃,并且善于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掌握了一定的搜集资料和分析总结能力。

大部分学生都曾经亲身经历过微生物的侵害而生病,因而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究将会充满热情。

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亲身经历,知道常见的有害微生物。

2.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3.知道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

教学重难点寻找微生物危害的证据,讨论并思考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措施。

评价任务1.收集资料,了解有害微生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讨论如何与微生物和平共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害微生物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一说:(1)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2)微生物中,哪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2.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微生物有的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有些也是我们人类的天敌。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新授(一)感性认识1.老师讲述探探生病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生病的经历。

(交流曾经遭受微生物危害的亲身经历)3.小结:看来人们生病是由各种微生物引起的。

4.学生质疑:(1)这些微生物是什么样子的?(2)这些微生物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5.读资料卡:认识流感病毒、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6.组织学生学习“知识链接”后,再次让学生谈对病毒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认识。

(二)交流与表达1.指名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有关病毒及其引发的疾病的资料。

2.引导学生整理常见致病病毒引发的疾病、传播方式及预防方法。

(多媒体展示图片:认识疱疹病毒、结核杆菌、流感、禽流感和艾滋病毒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3.学生各自填写“常见致病微生物调查表”。

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微生物的危害》教案

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微生物的危害》教案
剩菜剩饭要妥善处理,避免变质。
不吃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环境卫生
2024/1/30
27
拓展延伸: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微生物危害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 通风换气。
垃圾要分类处理,避 免污染环境。
2024/1/30
避免接触可能带有病 原体的动物或环境。
28
思考题引导,激发探究兴趣
1. 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朋友 ”又是“敌人”?请举例说明。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土壤、水、空气以及动植物体 表和人体内都有它们的存在。
2024/1/30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 分解作用,能将动植物的尸体 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使其回 归大自然。
微生物也是自然界中的生产者 之一,它们能将无机物转化为 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和能量来源。
5
课程目标与要求
24
拓展延伸: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微生物危害
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手部清洁,饭前便后洗手。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掩住口鼻。
2024/1/30
25
拓展延伸: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微生物危害
定期洗澡、洗头,保持身体清洁。
食品卫生
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生食。
2024/1/30
26
拓展延伸: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微生物危害
疾病类型
真菌可引起皮肤癣、念珠菌病等疾病。
治疗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滥用抗生素,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需遵医嘱,注意药物副作用,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2024/1/30
18
05
互动环节:学生实验操作 及成果展示
2024/1/30
19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五年级科学下册5.3《微生物的危害》教案大象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5.3《微生物的危害》教案大象版

微生物的危害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亲身经历,知道常见的有害微生物。

2、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3、知道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

教学重点
寻找微生物危害的证据,讨论并思考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措施。

教学过程
1、交流曾经遭受微生物危害的亲身经历,并调查影响我们生活的微生物(主要是病毒)种类,教材上探探感冒后,回忆一段痛苦的经历。

相信人人都会有类似的遭遇或经历。

课堂上,要抓住这一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比如,被狗咬伤后打狂犬疫苗,是为了预防狂犬病;长痄腮,要与同学隔离,等痊愈后再上学,目的是避免把病毒传染经给其他同学;等等。

有了这样的切身经历,再引导学生获得相关事实与证据,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

降了教材上有的流感病毒、病菌、大肠杆菌之外,学生还会找到各种各样的证据。

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填写常见致病微生物调查表,学生一定会得心应手。

2、知道怎样与微生物和平共处,避免不应有的危害。

2003年惊心动魄的“非典”,2004年春天肆虐的禽流感……发生在学生眼前的一个个高新科技领域的真实事件走进了教材,体现了强烈的生活和时代气息,通过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给学生留下一个讨论与思考的空间。

既然微生物这样防不胜防,并且我们与微生物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那么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呢?“接种疫苗,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这只是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的两个方面,还有有效的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等。

1。

《微生物的危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导学案《微生物的风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微生物对人类的风险;3. 了解微生物引起的常见传染病;4. 能够正确预防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导学内容:一、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1. 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2. 微生物根据形态和生理特征可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

二、微生物对人类的风险1. 细菌:引起细菌性感染,如肺炎、结核病等;2. 真菌:引起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白癜风等;3. 病毒:引起病毒性感染,如流感、艾滋病等。

三、微生物引起的常见传染病1. 肺炎:由细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2. 流感:由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全身酸痛等;3.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症状包括咳嗽、乏力等。

四、预防微生物引起的疾病1.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清洁;2. 避免接触病原体,避免与患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3.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卫生。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微生物对人类的风险,并列举常见传染病;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了解微生物的风险和预防方法;3. 游戏互动:进行微生物知识问答游戏,加深对微生物的了解。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微生物的风险及预防方法的小议论文;2. 调查家庭卫生状况,提出改进建议;3. 收集一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案例,进行汇总整理。

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的风险,增强对微生物引起疾病的防范认识,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工作,珍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祝同砚们进修顺利,健康成长!。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寻找微生物》教案3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寻找微生物》教案3

《寻找微生物》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对微生物的探讨与研究,让学生们初步明白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微生物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等。

教学重难点:微生物因为其特殊的体型特征,并不能被我们的肉眼去直观发现,所以这一刻对微生物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发散思维以及想象力,可能稍微有点困难。

教学过程本课中我围绕“寻找”这一动词设计实验去介绍一位神秘人物,它能使酸萝卜、霉豆腐、面包等食物变得可口好吃——“微生物”来进行教学的。

实际上就是一个解暗箱的教学活动。

本课中我按照品尝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搜集资料验证猜想——阅读资料寻找微生物——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这一线索展开探究活动的。

下面就每一个环节的活动是如何设计的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品尝讨论,发现问题。

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引出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食物。

因为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大多数都是用蒸、煮、烤、炸、煎等常用方法制作出来的。

唯独酸萝卜、霉豆腐、面包等这些食物是特制出来的。

其中就有我们要研究的微生物的影子在里面。

这是一个谜。

我要让学生自己品尝食物后,再一步一步去找出来。

在食物品尝会上,我选择了几种非常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口感上有明显差别的食物进行品尝实验。

在品尝时,还特意强调按照实验记录单上的1~6号食物加工前后进行有秩序地品尝,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轻松体验出同一食物在加工前后的巨大差别。

从而自然地提出了问题:“是什么改变了食物的品质和味道?”实际上学生的品尝能力很强,也就是现在的学生还特别爱吃点有特色味道的食物。

这一点在上课之前我有一点多虑了,但还是有点担心,怕学生一下子说不出来。

(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围绕着这一问题,我们进入到第二环节的研究,进行猜想与假设。

同学们说出了好多的问题,进行了好多的猜想。

最后我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人多力量大。

终于发现了一点点的迹象。

我们的同学还是聪明厉害吧!如:知道酸萝卜是放入酸水坛子里了才变化的,是不是坛子里面有些什么?又如:发霉豆腐是不是加了一些作料,让它变化的?还有:面包是不是师傅做时加入了一些什么东西的?(三)搜集资料,验证猜想。

《微生物的危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微生物的危害》导学案《微生物的风险》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将了解微生物的风险,认识微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风险,掌握预防微生物风险的方法。

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微生物有哪些风险吗?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2.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微生物风险的关注,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

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生活在地球上各种环境中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微生物的风险:微生物可以引起传染病、食品腐败、环境污染等,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风险。

三、微生物对人类的风险1. 传染病:微生物可以引起各种传染病,如流感、肺炎、痢疾等,严重风险人类健康。

2. 食品风险:微生物可以引起食品腐败,导致食品中毒,风险人类健康。

3. 医疗风险:微生物对医疗环境造成风险,如医院感染、细菌耐药等问题。

四、微生物对动植物的风险1. 农作物病害:微生物可以引起农作物病害,影响农业生产。

2. 动物疾病:微生物可以引起动物疾病,影响畜牧业发展。

五、微生物对环境的风险1. 水质污染:微生物可以引起水质污染,影响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2. 空气污染:微生物可以引起空气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六、预防微生物风险的方法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健康饮食等。

2. 食品安全: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腐败食品,保证食品安全。

3.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微生物滋生的机缘,珍爱环境健康。

七、教室小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微生物的风险,认识到微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风险,并掌握了预防微生物风险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微生物的风险,珍爱自己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八、课后作业1. 思考:你认为如何预防微生物的风险?2. 补充: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微生物的风险案例,写一篇小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3 微生物的危害》 大象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3 微生物的危害》  大象版

《微生物的危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观察对比新鲜食物与变质食物来引出变质的原因——微生物在食物上的生长繁殖。

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减慢食物变质速度的方法及其原理,关注生活中食物保质方法的运用。

教材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观察变质的食物和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教学目标能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的对比观察,了解新鲜食物与变质食物的不同特点。

并通过讨论及经验的归纳了解食物变质的原因及减慢食物变质速度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1、能对观察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综合。

2、知道引起事物变质的原因,从而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3、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身边科学进行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2、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活动知道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和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的方法并能说出科学的根据。

教学准备:新鲜的小虾、干面条、腐败的小虾、发馊的面条、镊子、剪子,各类食物等。

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两组实验材料,一组是新鲜的小虾和腐败变质的小虾,另一组是干面条和发馊的面条。

你们以前观察过这样的食物吗?那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好不好?我们可以用多种感官,可以借助剪刀将食物剪开观察里面,在观察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注意事项。

老师给大家点时间,一分钟?两分钟?下面我们就对这两组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记好观察记录。

开始吧!出示:注意事项学生:略教师:小虾属于动物性食物,面条属于植物性食物,变质的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都有什么特点?教师:有什么不同吗?小结:这些变质食物的特点就是我们判断食物变质的标准。

教师:你们还见过哪些变质的食物,描述一下它们的样子吧。

教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变质食物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吧。

出示变质食物的图片。

教师:这样的食物你们会吃吗?二.探究食物变质的原因出示霉菌,发霉的面包和文字的图片。

微生物的危害》参考教案

微生物的危害》参考教案

《微生物的危害》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微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 微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教学难点:1.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 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

2. 实验材料: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样本。

3. 教学课件和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章: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二、新课内容1. 讲解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 介绍微生物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微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绘制微生物分类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微生物特点的小短文。

第二章: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 讲解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实例。

二、新课内容1. 介绍微生物引起的人类疾病,如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等。

2. 讲解微生物在疾病传播中的作用。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列举常见的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2. 写一篇关于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危害的小短文。

第三章: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

2. 讲解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及实例。

二、新课内容1. 介绍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

2. 讲解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列举常见的微生物对环境的危害。

2. 写一篇关于微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小短文。

第四章:微生物实验操作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在研究微生物中的重要性。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微生物的危害》教案3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微生物的危害》教案3

《微生物的危害》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生物类群中关于微生物一节的第三部分内容,建议1.5课时完成。

在学习了微生物各类别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知识点内容后,学生对这些我们平常肉眼看不到,确实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微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节课,可以使知识结构系统化,促进学生理解微生物与人类、自然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不少事例是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积累即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提到细菌病毒便认为是不好的东西,并没有把诸如:大型真菌对人类的益处,乳酸菌的利用等,与微生物的有益之处相互联系起来,所以在对本节课进行设计时,力求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能在原有认知水平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更新,能辩证的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策略:在对本节课进行设计时,试图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熟悉的事例,启发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关系进行描述。

借助学生互动交流方式,完成他们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完善和提升,在这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板书和言语引导,使学生认识两者关系的整体概貌,使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完整和严谨。

教学过程:1、说一说:(1)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2)微生物中,哪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2、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微生物有的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有些也是我们人类的天敌。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3、感性认识1、老师讲述探探生病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生病的经历。

(交流曾经遭受微生物危害的亲身经历)3、小结:看来人们生病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

4、学生质疑:(1)这些病毒是什么样子的?(2)这些病毒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5、读资料卡:认识流感病毒、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6、组织学生学习“知识链接”后,再次让学生谈谈对病毒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认识。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描述以及认识过后吗,应该趁热打铁让同学们积极的进行一次热烈的探讨,说说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收获,以及如何让养成一种辩证的思维去对待病毒等有害的微生物。

【精品课件】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微生物的危害 课件3

【精品课件】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微生物的危害 课件3

口腔细菌——韦荣 球菌
这种属於人体内最常见的其中 一种细菌,不仅能在口腔中发 现,它还会在呼吸道以及消化 系统中滋长。但有专家分析, 虽然与其他一些细菌一样,韦 荣球菌与某些疾病有关,但大 多数情况下对我们身体都有帮 助,例如它可把由其他细菌产 生的酸性物质,转变弱酸性, 放慢蛀牙的速度。
肠道细菌—— 脆弱拟杆菌
微生物 引发的 传播方 预防方
名称 疾病


大肠杆菌
备注
流感病毒
炭疽杆菌
甲癣菌
讨论:
我们与微生物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怎 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相处,避免不应发 生的危害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学
大象版 科学 五年级下册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又称SARS,简称非典,他给人类健 康带来了极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 截止2003年4月9日,全世界32个国家已经有2601人 感染非典,98人不治而亡。
造成非典横行的祸首来自冠状病毒家族。非典 病毒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多呈球形,外周有冠状 排列的纤毛。
常见致病微生物调查表
禽流感
禽流感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是 一种人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自2003 年12月爆发,截止2004年2月1日,禽 流感已导致韩国,越南和日本数百万 只鸡被宰杀,越南有21人因此死亡。
炭疽病
2002年,美国国内出现了炭疽病。 炭疽病是炭疽杆菌导致的人和畜类都可能发生的
急性传染病,患者常有发热、呕吐、头痛及全身不适 等症状。严重病例,身体局部呈大片水肿及坏死,伴 有高热和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可导致死亡。
不难理解为何人们总认为肠道细
菌极之讨厌,因为人类粪便的含菌 量高达百分之六十。但专家解释, 其实包括细菌及眞菌在内的肠脏生 物群,对胃部、肠道甚至是免疫系 统起提供了积极作用,例如帮助人 体分解碳水化合物等。话虽如此, 但肠道内仍然存在有害的细菌。其 中最常见的脆弱拟杆菌在一般情况 下,会帮助人体产生维生素K与致病 细菌抗衡,但当它遇上大肠肝菌时, 会即时“转軚”,联同后者一同攻 击人体,引发感染。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微生物的危害》课件3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微生物的危害》课件3

肠道细菌—— 大肠肝菌
“大名鼎鼎〞的大肠 肝菌破坏力相当强大, 但与上述的脆弱拟杆菌 一样,只会在特变时才 会攻击人体。变种的有 毒大肠肝菌会主动攻击 主寄生体,而带菌的变 种甚至具有致命性,它 们可透过奶制食品以及 带了病菌的牛肉等,传 染给人类。
但当中一种非病原 性的变种“Nissle 1917〞 大肠肝菌却对人体有极
讨论与交流
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共处?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身体 安康。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 ...
力相当强大,但 与上述的脆弱拟 杆菌一样,只会 在特变时才会攻 击人体。变种的 有毒大肠肝菌会 主动攻击主寄生 体,而带菌的变 种甚至具有致命 性,它们可透过 奶制食品以及带 了病菌的牛肉等, 传染给人类。
但当中一种
种皮肤问题的, 是激素、死皮、 油脂以及痤疮丙 酸杆菌等多种因 素造成。痤疮丙 酸杆菌一般生活 在人体毛孔内的 脂肪酸中,当毛 孔被堵塞时,它 们便会伺机滋长, 然后藉由流出的 脓液把葡萄球等接
近十年人类与微生物发生 过几次大的“战争〞?
禽流感 炭疽病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又称SARS,简称非典,他 给人类安康带来了极大危害。根据世界卫 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4月9日, 全世界32个国家已经有2601人感染非典, 98人不治而亡。
造成非典横行的祸首来自冠状病毒家 族。非典病毒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多呈 球形,外周有冠状排列的纤毛。
细菌能存活 在胃部里面。 这种细菌可 引发胃溃疡 以及胃炎等 多种肠胃疾 病,世界上 约三分之二 的人在感染 幽门螺杆菌
之六十。但专家 解释,其实包括 细菌及眞菌在内 的肠脏生物群, 对胃部、肠道甚 至是免疫系统起 提供了积极作用, 例如帮助人体分 解碳水化合物等。 话虽如此,但肠 道内仍然存在有 害的细菌。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危害》教案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生物类群中关于微生物一节的第三部分内容,建议1.5课时完成。

在学习了微生物各类别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知识点内容后,学生对这些我们平常肉眼看不到,确实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微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节课,可以使知识结构系统化,促进学生理解微生物与人类、自然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不少事例是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积累即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提到细菌病毒便认为是不好的东西,并没有把诸如:大型真菌对人类的益处,乳酸菌的利用等,与微生物的有益之处相互联系起来,所以在对本节课进行设计时,力求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能在原有认知水平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更新,能辩证的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策略:
在对本节课进行设计时,试图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熟悉的事例,启发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关系进行描述。

借助学生互动交流方式,完成他们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完善和提升,在这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板书和言语引导,使学生认识两者关系的整体概貌,使他们的知识体系更完整和严谨。

教学过程:
1、说一说:
(1)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
(2)微生物中,哪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2、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微生物有的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有些也是我们人类的天敌。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3、感性认识
1、老师讲述探探生病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生病的经历。

(交流曾经遭受微生物危害的亲身经历)
3、小结:看来人们生病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

4、学生质疑:
(1)这些病毒是什么样子的?
(2)这些病毒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
5、读资料卡:认识流感病毒、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6、组织学生学习“知识链接”后,再次让学生谈谈对病毒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认识。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描述以及认识过后吗,应该趁热打铁让同学们积极的进行一次热烈的探讨,说说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收获,以及如何让养成一种辩证的思维去对待病毒等有害的微生物。

教学反思: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倍才能看到。

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

想象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

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亿个细菌。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

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某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

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