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工伤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工伤处理流程、组织救治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时,用工单位应立即将受伤员工送至就近医疗机构救治,伤情稳定后转至二级(含二级)以上或社保认可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与就诊医生积极沟通,建议在工伤保险医疗目录地范围内用药和诊疗.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事故上报员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工单位应在小时内将事故报告表上报;事故(疾病)人地姓名、年龄、到岗工作时间、事件发生地详细经过、工伤地伤势程度地初步估计、是否已住院、医院名称及地址、发生工伤地原因分析(缺一不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发生重大工伤事故、重大意外事件(包括疾病死亡)及重大疾病住院地,应在小时内报告人力资源部,并通过电话沟通、医院看望、现场察看等方式了解员工伤情信息,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至人力资源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认定是否属于工伤员工发生事故伤害后,根据事故伤害发生地情形判定是否属于工伤.工伤认定三要素为:①工作时间;②工作场所;③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地,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地;(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地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地;(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地;(四)患职业病地;(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地;(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地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地;(七)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地;(八)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地;(九)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地.(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地其他情形,例如:员工因违章操作负伤、员工因工外出期间遭受暴力侵害等属于工伤.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注解: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地条件较为严格,应满足以下条件:()在规定地上下班时间;()在上下班地必经路线上;()事故地主要责任不在员工本人或者双方同等责任;()事故属于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员工本人负伤、致残或死亡.员工下班以后加班或者避开高峰时段之后再回家等情形,属于合理地时间.员工从工作地往返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地活动(如下班途中到菜场买菜再回家)属于合理地路线.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属于以下情形地,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地;(二)醉酒或者吸毒地;(三)自残或者自杀地;(四)在招聘(面试)考核期间未办理入职手续受到地事故伤害;(五)职工打架斗殴引起地伤害;(六)上下班途中受到非交通事故地伤害;(七)其他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地事故伤害.、工伤认定(一)申请认定人力资源部接到工伤报告后,察看工伤员工是否缴纳社保.缴纳社保地,按照社保统筹地人社局地工伤报案流程,在规定地时间内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其报备,并做好记录工作,并按照工伤认定要求,通知用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日内收集好工伤认定材料,在一个月以内将认定材料提交至人社局认定工伤;一个月内无法提交认定材料地,可在受伤发生后日内向人社局申请延期认定,认定期限一般可延长日. 说明:用工单位收集完工伤认定材料后,应对材料进行审查,需要补正地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在规定地时间内提供. 未缴纳社保地,由员工或其近亲属在事故发生后一年以内向事故发生地人社局申请认定,超过一年期限地不予认定. 儒思人力资源网,亿万成长交流地平台——下载儒思、免费(观看经典视频、在线提问专家、圈子互助交流)更方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说明:若事故伤害较轻,可简化程序酌情协商处理,但务必确保不起争议、不留隐患.协商赔付处理工作由用工单位协助人力资源部完成.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申请材料地要求申请工伤认定相关材料根据当地人社局要求提供,大致为以下内容:()《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地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说明:《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地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填表说明:、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申请人为用人单位地,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单位公章.、受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害地具体部位.、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地,按初诊时间填写.、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明事故发生地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地工作,受伤害地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职业病患者应写明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受伤害职工地居民身份证;医疗机构出具地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地医疗机构出具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地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地证明.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申请工伤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地,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职工死亡地,提交死亡证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地,提交公安部门地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地,提交公安部门地证明或者相关部门地证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地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地,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地证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地,提交医疗机构地抢救证明;()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地,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地证明;()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地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地,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地确认.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申请材料审核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地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地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地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说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地,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五)作出工伤认定地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地决定,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地,一般在工伤受理之日起日内作出决定. 说明: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地结论为依据地,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地时限中止.比如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工伤认定需要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依据,则在该材料未出具之前,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地时限暂停中止.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工伤认定结论送达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力资源部承办人员在提交材料后须跟踪处理,直至获得认定结论,收到员工工伤认定书后要集中妥善保管.、劳动能力鉴定(一)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无时间限制.工伤员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要求劳动能力鉴定地,需参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标准)判定是否需要鉴定,符合十级伤残标准或有骨折地,方可安排其向所在地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不符合此条件员工要求鉴定地,由员工本人申请,相关费用视鉴定结果处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申请鉴定材料各地区劳动能力鉴定材料要求均有不同,大致为以下内容:()员工身份证复印件;()鉴定申请表一式四份;()工伤认定书原件;()诊断证明、病历本、出院小结及各种化验单、报告单等医疗材料;()一寸照片张;()光片及报告单.(三)鉴定流程()市级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地期限可以延长日.单位申请地鉴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后,须在日内送达员工本人签收.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省级鉴定.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地鉴定结论不服地,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地,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员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来后,第一时间反馈至人力资源部,根据人力资源部指示协商伤残理赔事宜.(四)鉴定费用承担单位安排地首次鉴定相关费用由单位承担,员工要求并申请鉴定地费用视鉴定结果处理,即:有伤残等级地单位承担,无伤残等级地员工自理;省级鉴定由单位提出地费用单位承担,员工提出地由员工自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医疗费报销(一)未缴纳社保地医疗费用地处理未缴纳工伤保险地工伤医疗由公司承担相关费用,标准参照工伤保险标准据实报销(与本次工伤无关地费用应予剔除),报销时根据财务要求大致提交以下材料:()病历本、诊断证明、出院小结、费用清单、医疗费发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工伤诊疗终结报告;()劳动合同复印件;()员工身份证复印件;()用工单位证明材料.工伤医疗期内发生地护理费,按当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地标准执行,由公司承担,因第三人侵权认定为工伤地,由侵权责任人承担,公司不予报销.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缴纳社保地医疗费用地处理工伤员工缴纳社保并认定为工伤地,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工伤员工医疗期结束后,应按照社保统筹地人社局要求提供以下材料报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工伤保险费用支付申请表;()工伤认定书;()病历本、诊断证明、出院小结、费用清单、医疗票据等医疗及费用材料;()工伤诊疗终结报告.()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单位证明.因参保地人社局要求不同,提交地材料和表格会有所不同,根据人社局要求提交.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工伤医疗费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地,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地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医疗费报销:甲类药全部报销,乙类药大部分报销(约),丙类药不报销,差额部分由单位承担.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伤残待遇赔付(一)伤残待遇内容经劳动能力鉴定有伤残等级地工伤员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可享受相关伤残待遇.员工伤残待遇分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未缴纳社保伤残理赔处理流程工伤员工收到鉴定结论后,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再次鉴定申请地,或省级鉴定结论出来后,由人力资源部主导,在用工单位协助下与员工进行协商一次性处理.协商前应认真查阅工伤员工地病历资料、医疗资料、劳动合同、工伤认定书、鉴定结论等相关材料,充分掌握员工各方面情况以及当地政策法规,制定处理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员工基本情况、伤情诊断及鉴定结果、员工诉求及要求协商补偿额度、合同履行地补偿标准和协商处理意见等. 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即刻到劳动部门或司法所请求出具《调解协议书》.若劳动部门或司法所不同意出具,可与工伤员工签订《工伤一次性处理协议书》,并立即办理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手续,并依据协议约定兑现理赔,支付理赔款时须由员工出具收款收条.理赔结束后将相关材料整理入档,由人力资源部统一保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说明:伤残理赔款审批流程:人事管理中心经理→人资部医疗报销责任人→人资部负责人→运管部(航空部)负责人→人资部分管领导→财务部负责人→常务副总裁→董事长伤残待遇协商无果产生争议被诉劳动仲裁地,由公司法务部负责应诉和处理后续事宜,人力资源部需将工伤处理相关资料转交法务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说明:与工伤员工协商一次性处理时,承办人员需携带单位地《授权委托书》前往.处理员工工伤过程中,应从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和维护公司声誉地角度出发,尽可能采取协商方式解决,协商一次性补偿额度应控制在社保赔付额度以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缴纳社保伤残理赔处理流程人力资源部收到员工伤残鉴定结论后负责向社保基金申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由统筹地区社保基金承担,收到员工伤残鉴定结论并确认双方对鉴定结果均无异议地情况下,日后由人力资源部向社保基金申请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员工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工伤认定书原件、伤残鉴定结论书原件、伤残待遇核准结算表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工伤员工办理离职手续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向社保基金申请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申请材料为:员工身份证复印件、工伤认定书复印件、伤残鉴定结论书复印件、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伤残待遇申请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由公司承担地一次性就业补助金须在员工办理离职时协商确定,标准参照当地政府规定执行.说明:工伤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地,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丧失享受待遇条件地;、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地;、拒绝治疗地;、具有欺骗公司行为者;、无法提供医院证明者;、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地.、与工伤相关问题地处理(一)工伤医疗期和停工留薪期地确认()医疗期:员工发生工伤后入院医疗即开始计算医疗期,医疗期截止于出院时间,以出院小结材料和病历记录时间为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停工留薪期:员工因公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止工作接受治疗地,称为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需依据伤情地具体状况来确定,单位一般按照就诊医院出具地建议休假单,来确定停工留薪期地具体时间;停工留薪期一般不得超过个月,受伤特别严重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工伤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及福利待遇不变(按照员工出勤标准计算出地工资和劳动合同约定地福利待遇,不含加班工资).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交通事故类事故处理注意事项员工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及时了解事故信息,获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确认是否符合认定工伤地相关条件;属于员工主要责任地,发告知函以明确劳动关系处理地相关情况,可按照非因公负伤处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工伤风险地规避及注意事项①加强劳动用工安全监管,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②落实一线员工入职安全培训以及定期开展一线员工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地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③了解员工操作场地及设备使用情况,查漏补缺.④落实奖惩制度,对员工在工作中地不当方式和危险行为进行处罚公示.⑤加强现场管理,重视事故多发环节.下班前(抢速度、忽视安全);刚上班(思想不集中);工作忙时(疲惫、忽视安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⑥对本年度多发原因工伤案件进行逐一防范及规避:(四)非因公受伤医疗期地规定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地通知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地医疗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地,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地为三个月;五年以上地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地,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地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地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地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地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地为二十四个月.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医疗期三个月地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地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地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地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地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地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组织员工意外伤害处理流程
组织员工意外伤害处理流程本文档旨在为组织提供员工意外伤害处理流程的指导和规定。
1. 意外伤害事故报告1.1 员工责任- 员工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或主管。
- 员工应提供详细的事故描述,包括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伤害程度等信息。
- 员工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提供必要的证据和信息。
1.2 部门责任- 任何接到员工意外伤害报告的部门应立即采取行动,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福祉。
- 相关部门应对事故进行调查,并记录相关细节和证据。
- 部门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事故情况,并协助其完成相关报告。
2. 员工医疗援助2.1 救援与急救- 当员工遭受意外伤害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 紧急救援包括但不限于拨打急救电话、施行心肺复苏术等。
- 紧急救援措施应在员工伤势稳定后进行医疗援助的准备。
2.2 医疗援助安排- 组织应为员工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医疗援助安排。
- 员工可选择就近的定点医院就诊,并报销合理的医疗费用。
- 组织应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确保及时且高质量的医疗援助服务。
3. 事故调查和报告3.1 调查程序- 组织应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小组来调查员工意外伤害事故。
- 调查小组应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 调查小组应向上级主管提交详细的调查报告。
3.2 报告要求- 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经过、分析及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 报告应清晰明确,以便组织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 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主管。
4. 员工赔偿和保险4.1 赔偿责任- 组织对员工因工作意外伤害而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组织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合理和公正的赔偿。
4.2 保险安排- 组织应购买适当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保障员工的利益。
- 保险安排应涵盖员工因工作意外伤害而遭受的医疗费用和经济损失。
以上为组织员工意外伤害处理流程的基本指导和规定。
如有任何变化或调整,将及时更新并通知相关人员。
教职员工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我校教职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救援,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在校园内、校际交流、外出培训、参加各类活动等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教职员工意外伤害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2. 教职员工意外伤害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现场保护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紧急救治,联系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3)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交通疏导、信息报送等工作。
(4)宣传教育组:负责事故的宣传报道、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
2.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3. 现场救援组负责对伤员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确保伤员生命安全,并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
4.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联系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5.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交通疏导、信息报送等工作。
6. 宣传教育组负责事故的宣传报道、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
五、应急处理措施1. 现场救援:立即组织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同时进行现场保护,防止事故扩大。
2. 医疗救护:迅速联系医疗机构,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 后勤保障:确保事故现场物资充足,做好交通疏导,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宣传教育:做好事故的宣传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关注伤员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
六、应急结束1. 事故得到妥善处理,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
2. 各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后续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人员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与原则1. 目的:为保障我单位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2. 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快速响应,科学处置。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事故应急工作。
2. 小组成员:(1)组长:单位负责人(2)副组长:分管领导(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医疗保健人员等3. 各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工作,决定事故应急措施。
(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具体实施事故应急措施。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
(4)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事故应急物资的准备、调度和现场指挥。
(5)医疗保健人员:负责事故现场救护和伤员转运。
四、事故预防与预警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3. 完善安全设施,确保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4. 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安全风险。
五、事故应急处理程序1. 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2.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救援方案。
3. 事故现场救援:(1)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指挥,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医疗保健人员负责伤员救治,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协调、组织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高效开展。
4.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发生单位负责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受伤人员给予关爱和帮助。
(3)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保障1. 事故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实际情况,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急救药品、担架、防护用品等。
2. 事故应急培训:定期开展事故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对事故的能力。
四海公司员工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四海集团员工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员工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为了规范员工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降低因意外事故造成损失,落实意外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意外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四海集团实际情况,制定人事部门处理员工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一、指导原则坚持统一应对、逐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组织原则,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妥善处置的应对机制,夯实人力资源工作基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把员工意外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维护公司稳定,保障公司有序的发展氛围。
二、组织机构(一)在集团范围内建立员工意外事故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总裁兼CEO副组长:常务副总裁、各事业部分管总裁组员:事故发生部门、工会、总裁办、安环、综治保卫、人事、公司授权处理负责人。
三、各部门职责:(1)事故发生部门:接到事故的报告后,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现场救援,及时向安环、人事和各位组长、分管副组长汇报事故情况。
(2)工会:负责员工或家属的安抚工作、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3)总裁办/厂办:负责组织工作会议,形成会议汇报材料。
协助处理家属接待。
(4)安环部门:第一时间向上级及政府部门汇报事故状况。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意外事故等级情况进行处理,协助政府部门展开事故调查,并组织公司内部调查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5)综治保卫:负责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协助工会做好接待工作。
(6)人事部门:协助安抚家属情绪。
协助事故发生部门及安环部门做好事故调查。
掌握工伤政策,为事故处理提供准确的政策支持。
根据事件调查结果提供处理意见和并落实受伤害员工的待遇。
(7)综治办保卫:负责维护和保卫公司人员财产安全,协助安抚家属情绪。
(8)公司授权处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各职能部门具体工作,汇总各部门意见,提出可行性方案。
员工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员工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意外事故管理,加强公司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员工的意外事故风险,保障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类别和定义第三条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第四条工伤事故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下列情形,均属于工伤事故范畴:(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事故伤害;(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该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纳入工伤事故范畴内:(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醉酒而导致伤亡的;(三)自残大概自杀的;(四)未经任何受权、许可便擅自行事而发生的伤亡事故;(五)其它意外伤害情形。
第三章意外伤害事故申报第六条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时,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必须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第一时间向安全主管部门汇报:(一)涉及治安或交通事故须第一时间报警处理;(二)发生人身伤害情况,须报“120”急救或送至附近医院及时治疗。
第七条受伤害员工需在事发一周内填写《员工意外伤害事故报告表》按流程报备审核,因个人原因迟报所致的相应责任由本人承担。
第八条部门负责人承担本部门的意外伤害事件的调查工作,于一周之内形成文字报告与《员工意外伤害事故报告表》一并交至公司工程管理部。
调查报告由以下内容组成:当事人姓名,具体岗位和到岗时间、不测伤害变乱的具体颠末、原因分析、事故义务的初步认定及理由、事后的整改与预防措施。
工厂员工因工受伤处置流程
工厂员工因工受伤处置流程1. 紧急救助
-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将伤员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
- 视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等。
- 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家属。
2. 事故调查
-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
- 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
- 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3. 报案和理赔
- 按照规定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报案。
- 协助员工办理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理赔手续。
- 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和资料。
4. 工伤待遇
- 根据工伤情况,为员工提供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
- 若造成伤残,按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如导致死亡,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给遗属。
5. 康复和转岗
- 为重伤员工提供必要的康复治疗。
- 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适当安排工种或岗位调整。
- 给予职业重新培训,帮助重新就业。
6. 追责问责
- 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 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7. 心理疏导
- 为受伤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给予关怀和支持。
- 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提高安全意识。
以上是工厂员工因工受伤处置的一般流程,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执行。
及时妥善处理,保障员工权益,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员工_八小时意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员工在生产、工作、生活等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意外事故的定义及分类第四条意外事故是指员工在生产、工作、生活等过程中,因意外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第五条意外事故分为以下几类:(一)轻微事故:造成员工轻微伤害,如擦伤、扭伤等,不影响正常工作。
(二)一般事故:造成员工轻微伤害,影响正常工作,需休息治疗。
(三)重大事故:造成员工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
(四)特大事故:造成员工多人重伤、死亡或财产巨大损失。
第三章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第六条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七条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针对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程操作。
第八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和检查,确保员工严格遵守。
第九条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生产、工作、生活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加强现场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工作场所安全有序。
第十一条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第四章意外事故的报告与处理第十二条事故报告:发生意外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事故调查: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第十四条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
第十五条事故总结: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六条对在预防、处理意外事故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意外事故的员工,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企业员工处置方案
企业员工处置方案在企业运营中,员工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问题,如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工伤事故等。
因此,制定一个完善的员工处置方案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及时解决问题,还可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应急救援预案企业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企业为应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突发事件而制定的管理体系,其目的在于及时、有序、有效地应对突发事故,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减少事故致伤和造成的社会影响。
具体应急救援预案流程分为四步:1. 应急情况发生当员工遭遇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企业领导汇报,并由领导指定应急救援小组及时进行处理。
2. 应急救援小组成立企业领导应根据事件情况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救援工作实施按照预案要求,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控制紧急情况,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 后续处理事后对本次事件进行总结,弥补缺失,并做好后续的跟踪管理,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二、员工伤害事故处置方案2.1 意外伤害员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企业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做好事故登记和报告工作。
在处理过程中,应保护员工权益,做到健康优先。
2.1.1 急救处理如员工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将员工安置于安全区域休息,并联系企业医务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2.1.2 登记报告事故统一由企业领导进行登记与报告,包括员工姓名、时间、地点、伤害程度、所需医疗救治和报案经过等事宜,并立即迅速通知相关部门。
2.1.3 事故赔偿按照国家药品管理局规定,企业雇主应在员工的职业伤害保险范围内对受伤员工进行赔偿。
2.2 职业病职业病是员工因长期接触某种有害物质,造成身体器官或精神上疾病的一种病,企业应在员工健康检查时,严格控制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以达到安全、卫生的办公环境。
三、员工管理方案3.1 优化招聘流程企业需要将招聘流程优化,开展专业的招聘培训,招募专业能力强、性格适合、综合素质优秀、接地气的员工。
同时,要保证招聘流程透明化,避免人员招募中出现腐败问题。
轻伤事故应急预案
一、前言为了确保在发生轻伤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降低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轻伤事故应急预案。
二、事故定义轻伤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伤害导致员工身体受伤,但未造成重伤或死亡的事故。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轻伤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1)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急救、伤员转运和后续治疗。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勘查、事故原因分析、现场清理和恢复。
(3)通讯联络组:负责与上级部门、相关部门及事故现场人员保持通讯畅通。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供应、人员保障和现场交通疏导。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1)现场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负责人立即上报事故情况,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伤人员姓名、伤情、事故原因等。
2. 现场救援(1)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
(2)现场处置组: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切断电源、隔离危险区域等。
3. 伤员转运(1)医疗救护组:将伤员迅速转运至医院。
(2)通讯联络组:与医院保持联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 事故调查(1)现场处置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事故原因。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信息发布(1)通讯联络组:向上级部门、相关部门及事故现场人员发布事故信息。
(2)应急指挥部:定期向员工通报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轻伤事故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救援、伤员转运、事故调查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应急指挥部所有。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员工受伤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公司员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处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发生的各类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处置原则1. 快速反应: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减少损失。
2. 安全第一:确保伤员生命安全,优先救治重伤员。
3. 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进行事故处理。
4. 全面负责:各部门、各岗位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1)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立即停止作业,保护现场;②通知现场负责人;③对伤员进行初步判断,如有必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④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2)现场负责人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确认事故情况,组织现场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②通知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③报告公司领导。
2. 事故处理(1)公司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事故调查组应尽快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报告公司领导。
(3)根据事故原因,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事故不再发生。
(4)对伤员进行救治,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3. 后续工作(1)公司领导应定期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药品:创可贴、消毒液、纱布、绷带、止痛药等。
2. 应急设备:担架、急救箱、消防器材等。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公司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员工应积极参加培训与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员工意外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因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机械故障或操作人员的不平安行为等原因造成伤害事故。
高处作业时,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中暑事故。
在操作电气设备,接触电力设施时易发生触电,导致触电事故。
人吸入或经皮吸收有毒物质及其蒸气时,会导致急、慢性中毒事故。
使用叉车、起重机械等时会造成人员碰伤、挤伤等伤害。
进出厂区的运输车辆有故障、司机驾驶不慎或违章驾驶、麻痹大意以及行人不注意躲避等,都有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没有区域性,在厂内任何区域都有可能发生。
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人身伤害事故事故发生没有时间性,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但尤其以夜间或阴天照明缺乏,降雨降雪后设备厂房外表湿滑,大风降温天气,盛夏潮湿高温等恶劣条件天气易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较为普遍,主要对人体引起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
发生事故以后,受伤者轻那么皮肉受伤,重那么伤筋动骨、断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是指现场高处作业时不注意采取围蔽、护栏等措施,或未按规定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发生高处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枯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为特征。
事故容易发生在温度高、湿度高、通风较差的厂房内;高温设备、管道附近及温度高、通风差的有限空间内部,事故通常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病症、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人员伤害应急处置流程
人员伤害应急处置流程人员伤害是工作场所中常见的意外事件,对于及时、有效地处置人员伤害,保障受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人员伤害应急处置流程,旨在帮助组织快速反应,并为受伤人员提供适时的援助和救治。
1. 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当发生人员伤害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针对伤势严重的情况,务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号码,通知急救队伍前来处理。
2. 首要救助:如条件允许,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可以尽力提供紧急救助。
这可能包括止血、清理呼吸道、保持伤者体温等。
但在非专业人士的情况下,应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3. 报告事故:通知组织内相关的应急管理人员或上级主管,告知发生的伤害事故。
准确详细地描述事故的情况,以便组织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4. 收集证据材料:为了后续的处理程序,及时收集有关事故的证据材料非常重要。
这可能包括照片、视频、目击证人的联系信息等。
确保所有相关信息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调查和报告。
5. 提供援助和支持:对于受伤的员工,提供必要的援助和心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伤者得到适当的医疗救治,并联系其家属或紧急联系人。
对于严重的伤势,组织可能需要提供其他支持,如资金援助、咨询服务等。
6. 相关调查和报告:针对人员伤害事件,组织应展开详细调查并书面记录。
这包括收集事发现场的证据、目击证词和相关记录等。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必要的报告。
7. 事后总结和改进:事故发生后,组织应进行事后总结和改进。
审查发生事故的原因和经过,评估应急处置的有效性,并制定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人员伤害应急处置流程的目标是迅速处置伤势、保证受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改进。
通过合理的应急响应,组织能够更好地管理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同时,应经常进行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员工对应急处置流程的熟悉度与反应能力。
员工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员⼯上班途中发⽣交通事故怎么处理每个⼈的⽣命都是宝贵的,但是现实社会经常会出现意外,⽐如在上下班路上发⽣交通事故,⾯对这样的事情是不幸的,同时⾯对交通事故也要有应对办法,那么员⼯上班途中发⽣交通事故的话要怎么办?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的解答。
⼀、员⼯上班途中发⽣交通事故怎么处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在上下班过程中发⽣交通事故的,如果不是属于员⼯主要责任的,可以申请⼯伤认定,从⽽获得⼯伤赔偿。
《⼯伤保险条例》第⼗四条职⼯有下列情形之⼀的,应当认定为⼯伤:(⼀)在⼯作时间和⼯作场所内,因⼯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作时间前后在⼯作场所内,从事与⼯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作时间和⼯作场所内,因履⾏⼯作职责受到暴⼒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外出期间,由于⼯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本⼈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伤的其他情形。
⼆、发⽣交通事故怎样保护现场当事⼈发⽣交通事故后,应⽴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报警,不能逃逸。
并在来车⽅向50⽶以外的地⽅放置警告标志,以免其他车辆再次碰撞,严防再次事故的发⽣。
在事故处理⼈员尚未到达现场之前,当事⼈必须互相主动出⽰证件,证明⾝份、姓名、单位,以防有⼈为逃避责任乘乱溜⾛,给现场勘查和事故处理带来⿇烦,然后,设法保护现场。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不准移动现场上的任何车辆、物品,并要劝阻围观群众进⼊现场。
对于易消失的路⾯痕迹、散落物,应该⽤塑料布等可能得到的东西加以遮盖。
造成⼈员伤亡的,应⽴即对⼈员进⾏抢救,若需变动现场,应当表明位置。
对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现场,要严禁烟⽕,以免造成⽕灾,扩⼤事故后果。
以上就是⼩编整理的内容,按照规定员⼯在上下班过程中发⽣交通事故的话如果不是员⼯的责任是可以申报⼯伤进⾏⼯伤赔偿,但是需要进⾏⼯伤鉴定,这个是很重要的,鉴定是需要时间的。
食堂员工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食堂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食堂员工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确保食堂正常运营,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食堂员工在食堂内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食堂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信息报告、物资保障等工作。
3. 应急联络小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发布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事故发生(1)食堂员工发生意外伤害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并立即报告应急联络小组。
(2)应急联络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报告。
2. 应急响应(1)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工作:a. 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势严重程度。
b. 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c. 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3. 信息报告(1)应急联络小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员情况等。
(2)应急联络小组应保持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4. 应急处置(1)应急救援小组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置,包括现场清理、设备检查、环境监测等。
(2)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食堂正常运营。
五、后期处理1. 事故调查(1)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2. 事故总结(1)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提高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
六、培训和演练1. 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
2. 应急培训和演练应包括以下内容:a. 事故应急处理流程b. 现场急救技能c. 应急物资使用3. 员工应积极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自身应急能力。
人员意外伤害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得到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程度,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场所、办公区域、生活区等地点发生的各类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预案原则1. 快速反应原则: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
2. 安全第一原则: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确保受伤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3. 科学施救原则:根据受伤人员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救治方法。
4. 互相协作原则: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意外伤害事故(1)任何人发现意外伤害事故,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
(2)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采取以下措施:① 确保受伤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② 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情;③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治。
2. 初步救治(1)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情,采取以下措施:① 轻微伤:现场进行简单包扎、止痛等处理,送至公司医务室或就近医院就诊;② 重伤: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如止血、包扎、固定等,等待救护车到来。
(2)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应组织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3. 救护车到来后的处置(1)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现场负责人应引导救护人员迅速将受伤人员抬上救护车。
(2)救护车离开现场后,现场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4. 事故调查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公司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过程、损失等进行调查。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物资储备1. 急救包:包括绷带、纱布、剪刀、消毒液、止痛药等常用急救药品。
2. 急救车: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能够及时救治受伤人员。
人员意外伤害专项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人员意外伤害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日常工作、生产、生活等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协调、监督和指导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 事故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3. 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认定、损失评估等工作。
4. 事故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伤亡人员家属安抚、赔偿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组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3. 人员疏散救援组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 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5.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应立即展开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确定责任。
6. 事故善后处理事故善后处理组负责处理伤亡人员家属安抚、赔偿等工作,协助事故调查组做好事故善后处理。
五、应急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3)完善安全设施,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4)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应急措施(1)现场救援:迅速组织救援组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救援;(2)人员疏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救治;(4)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确定责任;(5)事故善后处理: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安抚、赔偿等工作。
六、预案实施与培训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
3.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调整,应及时修订。
员工工伤应急_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救助,降低事故损失,维护公司稳定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 领导小组职责:(1)及时掌握工伤事故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2)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顺利进行;(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4)对事故处理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3. 各部门职责:(1)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认定、赔偿及员工心理辅导等工作;(2)安全环保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事故原因调查、整改措施落实等工作;(3)财务部:负责工伤事故赔偿费用的审核、支付等工作;(4)医务室:负责为工伤事故员工提供现场急救和后续治疗服务。
四、应急处理流程1. 事故报告(1)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2)部门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向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
2. 事故现场处理(1)现场救治: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2)现场保护:保持现场原状,防止事故扩大;(3)事故调查:安全环保部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了解事故原因。
3. 事故报告(1)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在接到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处理措施等。
4. 事故处理(1)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事故处理方案;(2)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伤事故的认定、赔偿及员工心理辅导等工作;(3)安全环保部负责事故原因调查、整改措施落实等工作;(4)财务部负责工伤事故赔偿费用的审核、支付等工作。
五、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有效性;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工伤事故的能力;3.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本(3篇)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的程序,及时处理伤亡事故,避免类似事故重演,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临时员工。
三、定义1. 伤亡事故:指在工作过程中,导致员工受伤或死亡的意外事件。
2. 伤亡事故报告:指员工在发生伤亡事故后,向公司汇报该事故的详细情况。
3. 伤亡事故处理:指公司根据伤亡事故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四、报告程序1. 伤亡事故发生后,员工应立即向所在部门的主管报告事故情况。
主管应立即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并通知上级主管。
2. 上级主管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救援和急救,并通知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
3. 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并进行初步调查和记录。
五、处理程序1. 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应对伤亡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并报告给公司领导。
2. 公司领导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改进方案,及时处理伤亡事故,并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 公司领导应向受伤员工家属和相关部门员工进行通报,并对受伤员工进行关怀和协助。
六、责任追究1. 发生伤亡事故的主管负有重要责任,应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计划。
2. 受伤员工应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医疗治疗,并配合公司进行事故调查。
3. 对于疏忽职守或故意违反公司安全制度导致伤亡事故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罚。
七、效果评估公司应定期对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以上为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意外事故管理,加强公司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员工的意外事故风险,保障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类别和定义第三条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第四条工伤事故工伤事故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下列情形,均属于工伤事故范畴:(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事故伤害;(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纳入工伤事故范畴内:(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醉酒而导致伤亡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四)未经任何授权、许可便擅自行事而发生的伤亡事故;(五)其它意外伤害情形。
第三章意外伤害事故申报第六条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时,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必须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第一时间向安全主管部门汇报:(一)涉及治安或交通事故须第一时间报警处理;(二)发生人身伤害情况,须报“120”急救或送至附近医院及时治疗。
第七条受伤害员工需在事发一周内填写《员工意外伤害事故报告表》按流程报备审核,因个人原因迟报所致的相应责任由本人承担。
第八条部门负责人承担本部门的意外伤害事件的调查工作,于一周之内形成文字报告与《员工意外伤害事故报告表》一并交至公司工程管理部。
调查报告由以下内容组成:当事人姓名,具体岗位和到岗时间、意外伤害事件的具体经过、原因分析、事故责任的初步认定及理由、事后的整改与预防措施。
--------------------------------------------------------------------------------------------------------------------------------------------第九条工程管理部接到《员工意外伤害事故报告表》,需进行登记、调查、形成初步处理意见,依据相关法规条例及公司规定分类报送。
(一)涉及工伤的,应按照公司工伤事故处理规定执行;(二)不属于工伤事故的,应协助员工所在部门、受伤员工本人及其家属做好善后工作,保障员工权益。
第四章工伤事故处理第十条工伤分类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工伤事故可分为五类:(一)轻度伤害事故:指造成员工受伤,但伤情甚微,造成病休未满一周(含一周),且医疗费用在800 元以下、无需住院治疗的事故。
(二)一般伤害事故:指造成员工肢体伤残,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
一般指员工负伤后需要住院治疗,或虽未住院治疗,但病休时间在一周以上,一个月内的(含一个月),医疗费用一般在800 元-3000 元,未达到重伤程度的失能伤害。
通常是--------------------------------------------------------------------------------------------------------------------------------------------指手指骨折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任何一只轧断一节;轻微脑振荡,轻度灼伤、烫伤等。
经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为十级伤残或未到等级的。
(三)严重伤害事故:指造成员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无死亡的事故,一般能引起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病休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第4 页共9 页医疗费用在3000 元以上的。
经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为九级伤残及以上的。
(四)死亡事故:是指员工因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不良或者违章操作导致员工当场致命伤害,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事故。
(五)职业病:是指生产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第十一条处理机构(一)工伤处理小组1、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工程管理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组成公司工伤处理小组。
工伤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作为工伤处理小组临时成员。
--------------------------------------------------------------------------------------------------------------------------------------------2、工程管理部为工伤事故处理的日常管理机构,对各部门上报的工伤事故进行核实,必要时组织调查及监督实施;3、人力资源部为工伤事故处理的协调管理机构,负责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等相关事宜的办理;建立健全公司工伤事故和员工职业健康档案。
(二)工伤处理小组应做好工伤事故责任认定工作,确定事故性质,作出相应事故处理决定,监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并向上级报告工作。
第十二条工伤事故调查(一)发生工伤事故后,事故发生部门应进行自查,查明事故发生原因、伤害情况,分清事故性质和责任,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报工程管理部。
(二)公司专职安全员负责《工伤事故调查报告》的填写和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报各级领导审批,并归档备案。
(三)发生重度伤害及以上事故的,应对事故调查情况及处理措施进行公示。
--------------------------------------------------------------------------------------------------------------------------------------------第十三条确定事故责任的原则1、因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上的错误和缺陷,或因无工艺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者负责;2、因设备缺乏维护保养或带病运行而造成事故,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3、因无设备作业指导书,或在设备作业指导书中没有对设备重要运行参数的调整要领及调整方法作出详细说明,导致操作不当发生事故的,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4、因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而造成事故的,由拆除者或决定拆除者负责;5、因工作安排原因而发生事故的,由安排工作者负责;6、因违反规定或操作错误而造成的事故,由操作者负责,但因部门未认真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操作者未经相关安全操作知识培训而发生的事故,由安排工作者负责;--------------------------------------------------------------------------------------------------------------------------------------------7、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生产工器具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从而导致事故,由采购、供应部门负责人负责;8、对于已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部门能解决但未能及时解决而造成的事故,由部门负责人负责;部门无力解决且已呈报有关部门,未及时解决而造成事故,由贻误部门负责人负责。
第十四条事故责任分析根据工伤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及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照当事人在事故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三类。
(一)直接责任指对事故的发生、延续、发展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人员。
有下列行为的人员,应负直接责任:1、违章指挥,强令他人冒险作业而造成事故的;2、故意拆除或损坏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而造成事故的;3、发现事故隐患,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而导致事故发生的;4、采购质量低劣的设备、工具、原料、材料等造成事故的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5、不积极参与抢救,致使事故延续、发展的现场有关人员;6、对事故发生、延--------------------------------------------------------------------------------------------------------------------------------------------续、发展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其他人员。
(二)间接责任是指对事故的发生、延续、发展有间接因果关系的人员。
有下列行为的人员,应负相关责任:1、事故所在部门负有管理责任的项目负责人、班组长等人员;2、在事故调查申,干扰正常事故调查,隐瞒事故真相的人员;3、与事故发生、延续、发展有关联的其他人员。
(三)领导责任是指对事故的预防和事故的发生、延续、发展负有组织、教育、管理责任的部门负责人和其他管理人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负领导责任:1、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擅自变更规章制度和原定方案,或对违章作业不加以制止而造成事故的;2、对员工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指派不熟悉某岗位的人员进行该岗位操作,或安排未经培训安排上岗造成事故的;3、未定期或未及时安排安全和设备检查,未及时排查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而造成事故的;4、对已发现的隐患和缺陷,未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整改,导致事故发生的;5、对有关部门和个人提出的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不采纳、不整改,或对已发生过的事故不认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6、指派专职司机驾驶非公司车辆或非专职司机驾驶本公司车辆而发生事故的;7、强令司机驾驶故障车辆而发生事故的;8、对事故发生、延续、发展负有组织管理责任的其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