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作战篇》第二

合集下载

陈纳德“飞虎队”鏖战鄂西始末

陈纳德“飞虎队”鏖战鄂西始末

然而,美十四航空队不仅未被日军航空兵所“粉碎”,反而在对敌作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战后美国陆军的空军战史记载,截止1944年9月,美十四航空队拥有4个飞行团(包括中美空军混合团),各类战机690架。成为中国及东南亚空中攻击日军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区是1940年宜昌城及其以东地区沦陷后组建的,防区辽阔,东南起湘西、湘北地区,与薛兵第九战区衔接;西及西北止宜昌、恩施鄂西地区,与李宗仁第五战区联结,是拱卫陪都重庆乃至大西南的重要屏障。全力守住鄂西三峡大门——石牌要塞,为六战区神圣的战略任务。
中国空军东山再起,美十四航空队战力逐渐加强,这对侵华日军构成极大威胁。日本陆军部在《昭和十八年(即1943年)度帝国陆军对华作战指导计划》中提出,“春季以后,要为中国派遣军增加急需的航空兵力,协同南方写,捕捉良机,主要是粉啐中国内地,尤其是中国西南方面的航空兵力,特别是美国驻华空军势力”。由此可见日军对美十四航空队在中国之存在是刮目相看的,也是相当畏惧的。
1942年7月4日,根据战略需要,中国空军美志愿队改组为美驻华空军第二十三驱逐机队,陈纳德改任美驻华空军总司令,指挥该队。进入1943年春,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以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预示着对敌战略反攻的时刻即将到来。美、英首脑认识到要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需要中国。2月5日,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派遣以美空军总司令阿诺德和英元帅迪尔为代表的高级军事代表团,由此非抵达重庆,向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传达卡萨布兰卡会议详情。蒋介石同意参加该会议计划11月的缅甸战役,但提出三项要求:一、要在蒋的指挥下,由陈纳德率领一支驻华独立空军;二、每月飞越驼峰的空运援助物资从3000吨增加到1万吨;三、到11月,中国要有一支500架飞机的航空队。事后罗斯福基本同意了蒋的要求。
一封封催促交涉美国飞机的电报从重庆飞向华盛顿,胡适、宋子文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们再也等待不住了。1941年4月15日,胡适偕宋子文同谒美国总统罗斯福,希望罗斯福能于最近期发表援华具体方案,并略述去年所提中、英、美合组空军教练队问题。可能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感却了这位总统,4月17日,罗斯福批准价值4500万美元之援华军用器材。第二天,罗斯福对报界称,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已经批准扩大援华计划。5月25日,美国政府批准第二批援华军用器材,价值5000多万美元。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

苏军战士在废墟中激战
(请看视频3,4)在1942年7月对斯大林格勒进行 请看视频3 1942年 了猛烈进攻, 17日 了猛烈进攻, 7月17日,德军在顿河卫战开始了。德军发起 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 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 反击。 23日 了顽强的 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 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 才突破顿 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 斯大林 格勒。在这紧急关头,苏联最高统帅部 格勒。在这紧急关头, 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 命令该 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消灭逼 加河的敌人。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 近伏尔 加河的敌人。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 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 13日 德军 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 德军 斯大林格勒市, 才攻入 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 烈的 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 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
接,直至红军的全部37个炮兵中队都被消灭或击 直至红军的全部37个炮兵中队都被消灭或击 37 到了8月底, 溃。到了8月底,B军群终于到达了斯大林格勒北 侧的伏尔加河岸,而且开始准备渡河南下。 侧的伏尔加河岸,而且开始准备渡河南下。在苏 联防御的最后阶段, 联防御的最后阶段,苏军只能依靠城中非军事工 厂的工人组成的“工人民兵”来进行抵抗。 厂的工人组成的“工人民兵”来进行抵抗。坦克 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但是只能由工厂的工人 志愿兵驾驶。这些坦克往往直接从兵工厂的生产 志愿兵驾驶。 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 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甚至来不及涂上油漆和安 装射击瞄准镜。 装射击瞄准镜。 到了1942 1942年 到了1942年9月1日,苏军只能冒险渡过伏尔加 河来供给己方的部队。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 河来供给己方的部队。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 苏联第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 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 苏联第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他们利用每一座 民房和工厂进行艰苦的巷战。 城中的战斗异常残 民房和工厂进行艰苦的巷战。 酷艰难。斯大林在1942 1942年 27日发布的第 日发布的第22 酷艰难。斯大林在1942年7月27日发布的第22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PPT文档共25页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PPT文档共25页
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
及体现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⑿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两句是上文的小结论,是说用 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 闻,听说。拙,笨。 速,速胜。睹,看见。巧,巧妙。久,长久。 ⒀役不再籍:指兵员不做第二次征集。这是孙子“拙速”的要 求。役,兵役;籍,户籍。 ⒁粮不三载:指出征时,第一次运粮至敌境,以后就因粮于敌, 等到军队凯旋回国时,再运第二次粮食至国境迎接,不做第三 次的运粮。 这也是孙子“拙速”的要求。载,运载、运送。
(二)在进攻作战中宜速胜不宜久拖 孙子从“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 之利”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出发,着重阐述了在 进攻作战中速战速决的战略主张。 他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话的 意思是说,指挥虽拙而求速胜,决不为稳妥而旷日 持久。 无论古今中外,凡是对敌武装实行战略进攻的一 方,无不主张速战速决,反对旷日持久。反之,实 行战略防御的一方,都主张持久抗击而反对急于求 胜。其所以如此,是由攻防双方战争的政治目的、 经济条件和军事力量等基本条件决定的。
[注释]
①驰车千驷:战车千辆。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sì ), 原指一车套四匹马,这里作为量词,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千驷即战车1000 辆。每车配备步兵72 人,披甲士官3 人, 共75 人。千驷,共有官兵75000人。 ②革车千乘:重车千辆。革车,是专运粮食、器械等的辅助 性兵车。这种车子是用皮革缝制的篷车,因此称为革车, 也叫守车、重车、辎车。每车有保管、打柴挑水、饲养各5 人,炊事员10 人,共25 人。辆。千乘,即四马革车1000 辆,共有官兵25000 人。 ③带甲十万:指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共有带甲官兵100000 人。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 ④馈粮:馈(kuì ),馈送。指运送粮食。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须的胶和漆。这 里泛指制作维修武器装备所需的各种物质。

2014势篇 第五

2014势篇 第五

•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用小利引诱敌人,用重兵 在途中设伏以消灭他。(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孙子这段话包括了惑敌,诱敌等一系列调动人进 入我伏击圈的战术要求,然后趁敌立足未稳时聚 而歼之。这是典型的运动战的打法。运动战的特 点是什么呢?是优势兵力、进攻性、流动性。经 典战例莫过于孙膑的退兵减灶的齐魏马陵之战
• 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学术中,势是一个泛概念,它 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使用:一是战略态势,二是战 役布势,三是战术位势。
• 关于战役布局,刘伯承元帅的阐释可谓一语破 的,他说:“《孙子兵法》中《势》篇,主要讲 的是战役布局。”他又说:“《势》一篇就是说 明兵力的分布,正兵与奇兵的战斗行动,正兵就 是指的主要军团,奇兵就是指辅助军团。布势必 须险恶,战斗经过要短促干脆,也就是孙子所说 的势险节短。”
• 斗乱而不可乱也:在混乱情况中战斗,能掌握 队伍使不至散乱。意即军队组织要严密,纪律 要严密,才能在遇到意外不利的情况时仍能作 战而不至混乱。 • 浑浑沌沌:和纷纷纭纭一样涌来形容战争中混 乱的形象。 • 形圆:阵势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
• 翻译:旌旗纷纷,人马纭纭,在混乱的战 斗中作战,要使军队不混乱;战车转动, 步卒奔驰,在迷蒙不清的情况中打仗,要 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而不会被打 败。
• 节:节奏。这里指接近敌人发起冲击时,那种迅 速而突然的节奏。 •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是说善于指导 战争的将帅所造就的“势”(务必)险峻,而其 出击节奏(务必)短促。 •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孙子认为善于指挥作战的 人进攻是态势险峻,冲锋时节奏短促,险峻的态 势就像张满的弓弩,短促的节奏就像击发弩机。
• 翻译:混乱从严整中发生,怯懦从勇敢中发生, 软弱从坚强中发生。严整或混乱,这是组织编 制的好坏问题;勇敢或怯懦,这是态势优劣的 问题;强盛或软弱,这是力量大小的表现。 • 这里孙子意识到事物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是其军事辩证法的表现。

有关二战的译著(2005年至今)模板

有关二战的译著(2005年至今)模板

有关二战的译著(2005年至今)1、[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陷入重围》,任学勇、曹俊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2、[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日本的进攻》,吕彬、王晓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3、[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气焰嚣张》,曹子珏、尹鸿涛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4、[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血战黄沙》,汪宾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5、[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解放与战后》,杜福增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6、[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胜利》,汤加玉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7、[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大反攻》,王志文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8、[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战争爆发》,苏银荣、阮光峰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9、[英]战争图解杂志社编 :《燃烧的土地》,谭钢兵、赵羽飞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

10、[英]博伊尔:《战火中的镜头》,李静宜等译,台北:明天国际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

11、[英]安德森:《第二次世界大战七大战役》,李清站等译,香港:万里机构·万里书店,2005年。

12、[英]安德森:《解放》,方文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英]安德森:《最后一击》,方文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英]约翰·皮姆罗特:《照片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李来泉、李继忠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15、[英]威尔·福勒:《浴血东线》,张国良、邓永卫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英]雷·米尔斯:《特殊间谍任务:1942阻止希特勒原子弹研制计划纪实》,杜宇健、景晶译,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年。

17、[英]马丁·A·艾伦:《希特勒与赫斯遭遇的惊天大骗局》,郝文杰、陈丽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

提干备考:2014年士兵提干《军事知识》真题节选

提干备考:2014年士兵提干《军事知识》真题节选

提干备考:2014年士兵提干《军事知识》真题节选关键词:提干张为臻士兵提干提干考试军事知识大学毕业生1.美国空军组建的______将负责统一管辖美国空中核打击力量。

A.核打击司令部B.全球打击司令部C.核力量司令部D.中央司令部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12月27日起正式服务亚太地区,可提供双向高精度导航、定位、授时和_______服务。

A.长呼叫B.短呼叫C.长报文通信D.短报文通信3.下列著作中,属于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阶段的代表作的是______。

A.《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B.《井冈山斗争》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D.《十大军事原则》4.下列不属于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战争观的内容是________。

A.战争是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物B.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C.战争是经济的竞赛D.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5.1934年10月,由于_______“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

A.陈独秀B.王明C.张国焘D.李德6.下列我军武装力量中,建立时间最晚的是______。

A.陆军B.海军C.空军D.第二炮兵7.清代_______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统治阶级和儒家的思想印记,有浓郁的“兵为将有”色彩。

A.胡林翼B.曾国藩C.左宗棠D.张之洞8.毛泽东同志有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

A.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B.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C.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D.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9.科索沃战争后,美国提出________理论,主张“人权高于主权”、“为价值观而战”、“主权不容干涉过时”等观点。

A.“干涉主权”B.“新干涉主义”C.“灵活反映”D.“新灵活反映”10.海湾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第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其中多国部队的空袭行动持续了38天,地面战争仅_______。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钟:古代容量单位,每钟64 斗。 钟 古代容量单位,每钟 (23)■秆:饲草。■(qí):同萁,豆茎;秆(gǎn),禾茎。 ■ ):同萁 ),禾茎 饲草。 ):同萁,豆茎; ),禾茎。 ):重量单位 (24)石(dàn):重量单位,每石 石 ):重量单位,每石120 斤。 (25)取敌之利者,货也:货,财货,这里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 取敌之利者,货也: 取敌之利者 财货,这里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 全句意为,要想夺取放军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全句意为,要想夺取放军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司命: (26)司命: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 司命 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
[译文 译文] 译文 因为吃敌粮食1 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 因为吃敌粮食 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 钟;就 地征集饲料1 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 地征集饲料 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 石。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10 辆以上的, 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 辆以上的,要奖赏最先 夺得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 夺得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混合编入己方 车队之中,对俘虏的士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 车队之中,对俘虏的士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这就是 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精通用兵 之法的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是国家安危 之法的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 的主宰。 的主宰。
[原文 原文] 原文 食敌一钟(22),当吾二十钟,■(萁) ,当吾二十钟, 食敌一钟 一石(24),当吾二十石。 秆(23)一石 一石 ,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25)。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 谓胜敌而益强。 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 之司命(26),国家安危之主也。 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第二篇 作战篇(应用实例)

第二篇 作战篇(应用实例)

第二篇作战篇(应用实例)第二篇作战篇(应用实例)一、司马懿巧用时间三国时,司马懿攻打新城,正是充分抓住了时效,攻打新城之初,司马懿先书信孟达,对孟达表示非常信任这一缓兵之计,动摇了孟达举兵反魏的决心。

利用这一空隙,司马懿加紧调兵遣将,亲自率领部队奔赴新城,兵队日夜兼程,风餐路宿,8天后开往新城,又分兵截住了吴蜀的援军。

这样,在剪除叛将的时候,司马懿争取了时间,在战争中赢得了主动,攻破了新城,杀了孟达,取得了胜利。

二、山重水复柳暗花明1923年在创办摩托罗拉之前,摩托罗拉创始人保罗.高尔文创办了蓄电池厂,由于经营不善,工厂破产。

后来,高尔文又进行了其它的一些新的尝试,以高价买下了替代器后,1928年9月25,摩托罗拉制造公司成立。

1936年,高尔文开发出了轻形便捷的收发无线电话。

而且高尔文充分利用时机,抓住时间,推销产品。

使得无线电话机在二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摩托罗拉公司有了重大发展。

随着二战的结束,摩托罗拉军事技术重点又发生了转折,由无线电通讯转向了雷达。

而且又相时而动,转向了电视机的研发,并且在电视机生产领域中获得十分大的成绩。

高尔文充分抓住市场机遇,争分夺秒,赢得了企业的飞跃。

三、印尼钱王----李文正李文正是印尼的华商金融巨子。

他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机遇,果敢决断。

在成为基麦克默朗银行的当家人前,他手中仅有2000美元,歪打正着,1960年银行经理皮拉马.沙里请出面拯救基麦克朗银行。

李文正当机立断,勇敢接受挑战,并开始四处筹钱。

以后,他又以投资人的身份介入了自行车业,使其银行名声四起。

李文正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而且他的经营理念也独树一帜,经营银行如同经营公司,采用合并股份的形成扩大其实力,并将其推向了全世界。

李文正由也被称为“印尼钱王”。

四、诸葛亮巧计抢新麦诸葛亮是三国时蜀国的丞相,一代谋臣。

公元231年2月,他率10万大军攻伐魏国,带兵打仗,依仗充足的粮草,粮草供应及时也成为了战争胜利的保证,针对这一点,诸葛亮就地取材,因势就利,采用以战养战的战术。

《孙子兵法》的《作战》篇总述、第一章和第二章(视频讲解)

《孙子兵法》的《作战》篇总述、第一章和第二章(视频讲解)

《孙子兵法》的《作战》篇总述、第一章和第二章(视频讲解)《作战》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二篇,分为五章,主要讲:战争费钱,速战速决,降低经济损失。

前两章讲战争二害:费钱和耗时,第三和第四章讲战争二利:就地补充和速战速决,它们是费钱和耗时的解决方法。

第五章讲将领责任重大,知道二害和二利的将领,才能保证民众和国家安全。

孙子可能是第一位注意到战争和经济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思想家。

他将论述经济的作战篇列为《孙子兵法》的第二篇,这种思维洞察力是相当超前的。

孙子的大战略思维中,不仅包含军事,还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战争论》中并没有包含经济这样的大战略,而西方论述大战略的军事家代表是李德·哈特和博福尔,他们都比孙子的思维晚了2000多年。

所以李德·哈特相当推崇《孙子兵法》的思想,他直接将《孙子兵法》的很多名言写在了自己书的扉页上,孙子、李德·哈特和博福尔是世界兵书中谋略派的代表,而孙子则是谋略之祖。

《孙子兵法》的《作战》篇总述第一章讲战争费钱。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译文】孙子说,根据一般作战原则,出动战车千乘,运输车千辆,统兵十万,沿途千里转运粮草,内外的日常花费,使者往来的费用,修缮武器用的胶漆、战车所需的膏油、修甲所需的金革等等,每日须耗费千金,作好了这些准备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详解】战争费钱,这是战争的第一种害处。

战争的花费包括车马、粮草、使节、维修费用等等,每天耗费巨大。

在《用间》篇中,孙子说:“相守数年”,那么总的战争花费=日费千金×365天×数年,通过量化,我们发现这个战争消耗总额是巨大的。

历史上许多战争最后都打成了消耗战,比如一战和二战,而消耗战打得就是钱,最后哪个国家没钱了,战争也就结束了。

钱也是一种力量,从力学的角度说,钱没了就相当于没有力了,也就没法再支持继续战争了。

第二篇 作战篇

第二篇  作战篇

第二篇作战篇[提要]本篇是继《计篇》计“五事”,特别是从“道”的战略高度揭示最终定战争胜负的基础条件后,进而从用兵对国家经济实力的依赖关系阐明只宜“速”、不宜“久”的重要原则。

全篇内容大体分为五部分:1.指出用兵打仗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在用兵前必须从军队、武器、车马、粮食、资财等方面作充分准备,不可以轻易用兵。

2.指出用兵出征既有可能拓展疆土的有利一面,又有丁壮伤亡、财力消耗的有害一面,故而用兵的重要原则之一便是只宜速战不可旷日持久,即便是计谋稍差,也应速战速决。

决不可依仗计谋高超而旷久用兵,以致招来“钝兵挫锐,屈力弹货”“诸侯乘其弊而起”的后患。

强调只有深刻了解用兵之害的人才能了解用兵之利。

3.指出凡是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注意两点:一是从战略上进,不使用兵时间持续很长,要,“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以免造成国家财力枯竭,物价腾贵,民不聊生的局面。

二是从策略上进,重视从敌国补充粮食供给,经“因粮干敌”,以大节省本国经济实力的消耗。

4.进而提出,不仅要重视从敌国补充粮草,还要重视从敌军中补充武器和兵员。

其办法,一是用物质奖励方法激励士兵奋勇夺取敌军战车,用以武装自己;二是实行优待俘虏政策,使自己的兵员不断得到补充。

这样便可越战越胜,越胜越强。

5.结论:“兵贵胜,不贵久”。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运用轻车千辆。

辎重车千辆,征召将士10万,同时还要千里远道运送粮草;至于付出国内国外的费用,诸如招待来宾使节,补充修饰器械的胶漆之材,供给各种车辆和盔甲等,每天有能力付出千金之巨的耗费,然后,10万大军方可起动。

[原文]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2.2作战篇

2.2作战篇
英阿马岛战争打了74 天,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历时3个月25天,
海湾战争打了42天, 科索沃战争打了78天。
《孙子兵法》研读
第二章 第二节 《作战》篇
二、思路分析:
3.以战养战
“胜敌而益强”,是孙子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卒善而养”以战养战的后勤保障原则。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 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研读
第二章 第二节 《作战》篇
二、思路分析:
3.以战养战
《孙子兵法》研读
第二章 第二节 《作战》篇
二、思路分析:
3.以战养战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是谓胜敌而益强。”
【参考译文】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敌方战车十辆以
上的,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换上我军的旗帜, 将其混合编入自己的队伍;对于敌人的俘虏,要给予优 待和收编他们。这样,就可以通过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日 益强大。
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 英法联军俘虏
《孙子兵法》研读
第二章 第二节 《作战》篇
二、思路分析:
2.速战原则
二战英军蒙哥马利元帅在阿拉曼战役
《孙子兵法》研读
第二章 第二节 《作战》篇
二、思路分析:
2.速战原则
“兵贵胜,不贵久”的军事思想虽然产生于冷兵器时 代,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的历次局部战 争,无不具有“速战速决”的特点。
《孙子兵法》研读
第二章 第二节 《作战》篇
二、思路分析:
1.经济是战争的基础; 解决方法: 一.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二.因粮于敌,务食于敌; 三.取敌之利,胜敌益强; 结论:兵贵胜,不贵久。

02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02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作战篇第二(上)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译文:孙子说:凡兴兵备战,比如需轻型战车千辆,辎重战车千辆,穿戴甲胄的作战士卒十万,以及千里迢迢押运粮草的后勤部队,这些都是前方开展军事行动的必要开支。

还有后方的各种开支,比如招待外交使节及其往来的开支,作战物资器械的补充,武器装备的供给等,每天耗费很大。

只有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及作战物资之后,十万大军方能开拔出征。

附: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彼(X)此(Y)双方军事实力(F)的较量“”,所依赖的则是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国力f(X)的强弱。

F X = f(X),其中X = x1 + x2 + x3 ;F Y = f(Y),其中Y = y1 + y2 + y3 。

彼此交战:F = F X F Y。

可依据彼此综合国力的强弱将战争分为:1)彼强此弱:F = F X F Y 。

2)彼弱此强:F = F X F Y 。

3)彼此势均力敌:F = F X F Y 。

作战篇第二(中)其用战也胜(速),久则钝兵挫锐,(久)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译文:动用耗资如此巨大的大军作战务求速胜。

否则,长期行军打仗,就会使大军疲惫,锐气受挫;长期攻城掠地,就会使大军兵力耗尽;大军长期在外作战,就会导致国家财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译文:进一步而言,如果大军在外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兵力耗尽;国内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已枯竭,那么诸侯各国就会乘机举兵对其进攻,到那时即使有智谋之士出谋划策,也难挽救危亡的败局。

所以说,在对外作战的实例中,只听说将帅宁愿表现平庸而求速胜的,没见过将帅追求巧胜而久拖不决的。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译文:更何况战争旷日持久而对国家有利的战例,从来没有过。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

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下达了 禁止城中居民撤离该城的命令。妇女和儿童们被 召集起来修建防御工事,斯大林作为最高指挥官 对战胜德国气了关键作用,用孙子的话说就“ 故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而事 实也证明他的战略是正确的。8月23日,德军发动 了大规模的空袭,造成了一场火焰风暴,数以千 计的市民死于不断蔓延扩大的火区中,斯大林格 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 在城中进行最后抵抗的守卫任务落到了第1077 AA 部队的肩上。这支部队中有许多没有受过训练的 年轻妇女志愿兵。尽管城中的部队无法得到友军 的支援,但是这支部队中的射击手仍然顽强地坚 守在岗位上,并且对德军的先锋部队进行了有效 的阻击。第16装甲师团不得不与17077部队短兵相
之奉,日费千金,然后 十万之师举矣。”(请 看视频1和2)由此说明 军队在外战争的补给是 尤为重要的。在战争中 俄军节节败退,他们与 德军相比较而言不利于 打阵地战,因为德军有 大量的装甲车开道,火 力猛烈俄军无法抵抗, 希特勒却野心膨胀。
德军士兵
苏军战士在废墟中激战
(请看视频3,4)在1942年7月对斯大林格勒进行
了猛烈进攻, 7月17日,德军在顿河河曲发动攻 势,伟大的斯 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了。德军发起 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 了顽强的 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 才突破顿 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 斯大林 格勒。在这紧急关头,苏联最高统帅部 命令该 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消灭逼 近伏尔 加河的敌人。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 德军 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 德军 才攻入 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 烈的 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
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并最终迎来了1945年5 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作战篇第二

作战篇第二

作战篇第二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财,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立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一般的规律是要动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集结军队十万,还要千里运送粮食,那么,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使节宾客的开支,维修作战器材的消耗,车辆兵甲保养补充的花销,每天都需要耗费数目巨大的资金,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动用如此庞大的军队作战,就需要力争速胜。

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就会使战斗力耗尽;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将会使国家财力难以为继。

如果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战斗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别的诸侯国就会乘此危机而发起进攻。

到那时,即使有再高明能干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

所以,用兵作战,只听说过宁可指挥笨拙而但求速胜速决的事,还没有见过讲究指挥工巧而使战争旷日持久的现象。

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

因此,不完全了解用兵之弊害的人,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绝不会再次征集,粮草不会多次运送。

武器装备由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应就可以满足作战需求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粮于敌”的思想是孙子的首创。其原因 和影响见35页。其商业指导意义见36页。
2.兵贵神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 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 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 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 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丘役:赋税徭役。丘:古代田地的行政单 位,一般按丘征伐人力、畜力、物力等赋 役。 中原:代指国内。 罢:通疲。 甲胄矢弩:泛指装备战具。 戟楯蔽橹:泛指各种攻防兵器。 丘牛:大牛。丘牛大车:辎重车辆。
作战篇
第二
——论战前准备:发动战争贵在速胜 (军事经济:速战速决的进攻战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题解:
本篇以“作战”命名,紧接前一“计篇” 论述战前计划之后,再论战争所依赖的经 济基础。 作:起也,始也。 曹操曰:“预战,必算其费,务因粮于敌 也。” 张预注:“计算已定,然后完车马,利器 械,运粮草,约费用,以作战备,故次 《计》。” 作战:战事之始,即战前准备。
“兵贵胜,不贵久” 的商业意义在39—40 页李嘉诚的成功投资之道走。以及某些企 业相关产品的销售失误。
然而,要真正做到“速战速决”,成功实 现“以战养战”,以实现“胜敌而益强”, 关键的因素在领兵打仗的将帅。只有深知 用兵之利害,争取执行作战既定方针的将 帅,才能速胜速决。否则,就有可能造成 危局,是国家和人名遭受巨大灾难。
因此,孙子特别强调将帅的作用:“民之 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这一点,是在 “五事七计”强调将帅“五德”和才能的 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开拓,使战前的 “作”,即战前准备更为周密和圆满。
二.师老财竭,后患不堪设想,巧久不如拙速。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 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 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 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 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钝兵挫锐: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一鼓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屈:枯竭。 暴:(pu,铺),暴露。 久暴师:指军队长期在外作战。 殚:消耗,枯竭。 弊:疲困。引申为危机。
三.就食于敌、激励士兵战斗及处置战利品和俘虏 的方法。 1、就食于敌的利益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翻译:所以聪明的将帅务必取粮于敌。吃敌 粮一钟,抵得本国的二十钟;用敌人草料一 石,抵得本国的二十石。
2、激励士兵战斗及处置战利品 3、对待俘虏的各种方法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 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 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 胜敌而益强。 怒:此处指全军上下的士气高昂。 货:此处指物质奖励。 已:通“以” 。
翻译: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鼓舞全军 士气;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物资,就 要奖赏士兵。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 以上的,就奖励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 把车上敌人的旗帜换成自己的旗帜,派出 自己和俘虏来的士兵夹杂乘坐;对俘虏的 兵卒要优待并供养他们。这就是所谓越战 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
在孙子所在的年代,屠杀活埋俘虏是常见 的事,因为当时还不会使用俘虏。而孙子 能提出:“卒善而养之”,实在是难能可 贵的主张,也是当时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 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役:兵役;籍:户籍。即以户征集兵卒。 役不再籍:征集兵役只征一次。 载:运输。 用:武器装备。 因:依靠。
翻译: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 粮秣不运输三回;军需自国内取用,粮秣 就敌国征集,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保证 充足了。
本篇框架:
一.战争所需费浩大,发动困难,用兵多一日,即多 一日耗费,当国者务宜引为深戒。 二.师老财竭,后患不堪设想,巧久不如拙速。 三.就食于敌、激励士兵战斗及处置战利品和俘虏的 方法。 四.本篇大意,唯在速胜,画龙点睛,揭示题旨。
一.战争需费浩大,发动困难,用兵多一日, 即多一日耗费,当国者务引为深戒。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 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 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 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闻:听说。睹:看见。 这里借用“拙”和“巧”两字,反其意来 褒贬“速”和“久”。意思是:打仗在听 说老老实实地求得速胜,没有见过弄巧立 异陷于持久而有好处的。
翻译:用这样的军队去作战,就要求速胜, 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 使兵力消耗;让军队长久在外作战,就会使 国家的财政发生困难。如果兵疲、气挫、力 尽、财竭,则列国诸侯就会趁着你的危机而 起兵进攻,那是就算有智谋的人,也无法替 你挽救危局了。
基于速战速胜得原则和对战争破坏经济生产 的深刻认识,孙子在这里提出了用兵的两点 要求: 一是从战略上讲,努力是战争不要持久延续, 要做到“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以免造成 财力枯竭,赋役加重、民不聊生的局面。 二是从策略上讲,重视从敌国解决粮草和军 需补充,实行“因粮于敌”以战养战,最大 限度地节省本国经济力量的消耗。
翻译:孙子说:凡用兵作战的一般法则, 要动用轻车千辆,重车千辆,步卒十万, 还要向千里之外运输粮食,那么前方后方 的经费,招待国宾使节的用度,胶漆器材 的补充,车辆盔甲的修补,每天都要开支 “千金”,然后十万军队才能出动。
俗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条件是 站在的先决条件。 奥地利名将莫德古古里曾说过:“作战第 一要素是金钱,第二要素是金钱,第三要 素还是金钱。”
优待俘虏可以不断补充自己的兵员,在壮 大自己的同时,更消弱了敌人的战斗力, 其效益与“因粮于敌”等同,甚至更大, 因为优待俘虏还可以产生瓦解敌方军心的 作用。这样,可以造成我方越战越胜, “胜敌益强”,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确 保最终达成实现战略进攻的目的。
孙子关于“怒”和“货”的思想,用在经 济管理中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具体 例子见38页台塑企业对员工进行“怒”和 “货”的管理之道。
所以,用兵之听说老实的速决,而没有见 到弄巧的持久。战争持久而对国家有利, 那是不会有的事情。所以,不完全了解用 兵有害的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 的有利方面。 在此处孙子讲究作战的时间问题,强调要 速战速胜,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之间 的竞争。见35页菲利普· 亚默尔的例子。
1.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法:准则。 驰车:轻车,装载甲士用以攻击敌人的轻 便马车。 驷:古代原称架一辆车的四匹马为驷,后 把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为一驷。 革车:重车,运载军需物资的辎重车。 乘:辆。 带甲:对徒兵的通称。
馈:运送。 内外:前方后方。 胶漆之材:泛指制作、维修武器装备所需的 物资。 奉:保养,供给。 举:出动。
弩和戟
翻译:国家之所以会因军队出动而贫穷的, 就是由于远道运输,远道运输,百姓就会 贫困。在靠近军队集结的地方,物价就会 上涨。物价上涨就会使百姓的财富枯竭, 财富枯竭,就会急于增加赋役。
军力耗尽,财富枯竭,国内家家空虚,百 姓的财产要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资财, 也由于车辆损坏,马匹疲病,盔甲、箭弩、 戟盾、避橹以及运输用的大车的征集、补 充而损失十分之六。
四.本篇大意,唯在速胜,以快制胜,揭示题旨。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 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生民:泛指民众。 司命:之命运的掌握者。 主:主宰。 翻译:所以,用兵利于速胜,不利于持久。 因此,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的“司命”, 国家安危的主宰。
最后,孙子基于战争对经济力量的依赖和 战争利害的分析,得出“兵贵胜,不贵久” 的必然结论。曹操说:“久则不利。兵犹 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