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7导学案及答案 2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探讨《三国演义》中的战争策略、政治斗争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智慧,培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品味小说中的精彩情节,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感受文学的魅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重要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

2、难点(1)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探究小说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三、学习方法1、阅读法:认真阅读原著,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人物的言行。

2、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对小说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看法。

3、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进行深入分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除了《三国演义》,还著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作品。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为背景,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矛盾。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

3、作品影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读者的喜爱。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也成为了戏曲、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的重要素材。

五、学习过程1、阅读原著(1)制定阅读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对《三国演义》的通读。

(2)阅读过程中,注意标记不理解的字词和语句,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解决。

《三国演义》导学案1

《三国演义》导学案1

《三国演义》导学案一、阅读延伸三国之“脸”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在合与分的轨道中回旋,拉开三国的帷幕。

战争风云,变化多端,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

孔明之脸——睿智哀伤卧龙一出见寰宇,初出茅庐的你,三烧曹营,令曹军闻风丧胆,你的脸上充满智慧与谋略。

羽扇纶巾是你的风度,抒写着聪慧的历史。

从草船借箭到三气周瑜,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一张睿智的笑脸传遍中原。

你睿智,同时在你的脸上又充满哀伤。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你受先帝临终之托,“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你哀伤先帝不听你良言劝告,你哀伤后主昏庸无能,你哀伤自己未能完成先帝之遗愿。

孟德之脸——阴险豪迈后人评价你的阴险,割发代首,脸上却充满阴险之容。

杨修之死,脸上洋溢阴险之本性;挟天子以令诸侯,暴露出你阴险之脸。

可我更看重的是你的豪迈,讨董卓、诛吕布、灭袁术、征袁绍……你率领士兵南征北战,尽显你的豪迈之气。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你横槊赋诗,豪迈的气概在你脸上荡漾,你款待云长,厚葬关羽,豪迈的气质又充溢你的笑脸。

云长之脸——诚信孤傲后人都说你的诚信,桃园三结义的情分永远在你脸上体现。

纵使曹操热情款待,你依然过五关斩六将追随刘备;即使你已立军令状,在华容道上你毅然放过曹操,留下一张诚信的笑脸。

可是孤傲又在你的脸上呈现。

你小看老将黄忠,轻视猛虎马超。

你一直以为,有你在吕蒙他休想夺去荆州,擅自出城,终在魏、吴夹击下走投无路,兵败麦城,留下无限的凄凉,孤傲再一次在你的脸上抒写情怀。

公瑾之脸——智慧狭隘你与孔明齐名,谁都知道你的谋略与才干,谁都认识你那张智慧的脸。

赤壁之战,智慧的脸上飘逸着无尽的风采。

可为何你的心胸如此狭隘?奈何被孔明三气就一命呜呼,还空发“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呢?原来你的脸上还有狭隘的成分。

孔明识破你的苦肉计,你出言要杀诸葛亮,当时你的脸是何等的悲愤与狭隘!……亘古的风顺着历史的轨道徐徐拂来,在历史的墙面上留下永久的回忆。

三国演义学案全

三国演义学案全

“好书伴成长”语文学科第二本教材学案设计 读的是书,看的是世界《三国演义》第 1 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1.独立阅读1—28页。

2.找出不认识的字,写下来并能主动查阅字典。

《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 )(朝代)。

桃园三结义是指( )( )( )在( )结拜为异性兄弟。

刘备字( ),以前靠( )为生。

张飞字( ),原以( )为生。

关羽字( )。

董卓说:“顺我者生,( )。

”看出董卓( )的性格。

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 )。

”看出曹操( )的性格。

( )鞭打督邮。

吕布骑的马是( )送的,叫( )。

吕布背叛的( ),投奔了董卓。

《三国演义》第 2 课时学1.独立阅读27—37页。

第三回中作者时刻不忘在()中刻画人物,曹操、袁绍二人对关于是否上阵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二人对人才的不同态度:曹操();袁绍()。

这一章中()斩了华雄的头。

()、()、()三人在关前大战吕布。

第四回中王允把()献给了吕布,用()计,()计杀死了董卓。

《三国演义》第 3 课时学案班级姓名1.独立阅读38—58页。

2.找出不认识的字,写下来并能主动查阅字典。

曹操因为()被杀,杀向徐州。

陶谦()让徐州及众人相劝,()方答应暂且做徐州太守,后来()趁张飞守城松懈之机,夺了徐州。

曹操请()到园中开怀畅饮,他认为英雄应该(),(),当今天下英雄只有()和()。

( )骑赤兔马,提青龙刀,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为寻刘备,又()。

第()关斩了两将,第五关来到()。

《三国演义》第4课时学案班级姓名1.独立阅读59—67页。

2.找出不认识的字,写下来并能主动查阅字典。

1.我会认。

瞧,这是我独立认识的生字、生词,还能注音呢!三英重聚在()地方。

关公的扛刀随从叫()。

关公收的义子名叫()。

赵云字(),原属于()的部将,后投奔()。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胜()的战争,交战双方是( )和(),最后战胜方是()。

()向曹操献计烧乌巢。

谋士程昱向曹操献了一计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

WORD格式 - 专业学习资料 - 可编写整本书阅读 ------------《三国演义》把《三国》读“薄”,掌握三国故事情节脉络;把《三国》读“厚”,认识三国时代背景;把《三国》读“活”,抓住三国人物优秀片段;把《三国》读“死”,熟记三国诗词知识。

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钩心斗角;曹子桓、曹子建、曹仓舒,“亲”“情”对决,手足相残;关云长、吕奉先、张文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来吧,学历史,令人理智;读文学,享受人生沉浮的浸礼!导读任务(一)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二、谈论主题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2.关于作者知多少?“三国”历史知多少?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大方悲凉,传唱不断,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答案不固定)十常侍之乱→()→幽州募兵→ 三英结识→()→围剿黄巾5.刘关张三人出场时容颜各异,均有肖像描述,请依照文字描述为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的像。

(不求形同,但求神似)6.学会做人物名片(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姓名字所属团队武器个人经历主要事迹性格特点7.仔细阅读刘备、曹操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样,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WORD格式 - 专业学习资料 - 可编写导读任务(二)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1.梳理小说本回情节脉络刘备上任安喜→()→ 挂印弃官→ 灵帝驾崩→()二、谈论主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可合适发挥,侧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导读任务(三)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归纳故事情节:二、谈论主题1.结合文章的详尽内容,谈谈李肃是怎样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WORD格式 - 专业学习资料 - 可编写3.谈谈你对董卓欲废帝的看法。

《三国演义》精品导学案

《三国演义》精品导学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 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 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 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 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三国演义》的形成:
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演义》
提示一:他义释严颜展示出他粗中有细 的一面
提示二:他曾经是卖肉的,后是五虎将之一。
提示三:他英勇善战威镇长坡桥吓死曹操 深爱的侄子夏侯杰,
提示一: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 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
提示二:他是孙策的对拜兄弟,东吴 四英将第一位
提示三:他为水军大都督时,用火攻之计大 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3、武侯祠对联: 牧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 辨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截江夺斗》
• 孙权乘刘备入益州时,用张昭之计, 假称吴国太染病,派心腹周善到荆州接孙 夫人归吴,并嘱她带回刘备之子阿斗,以 作人质。孙夫人不疑,乃怀抱阿斗登船归 吴,赵云驾船赶来,力劝孙夫人留下阿斗, 夫人不从,赵云乃夺回阿斗,此时张飞亦 驾船赶到,乃杀死周善,和赵云一起带阿 斗回荆州。
人物:《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 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 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 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 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 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 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 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 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 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 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 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 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总体设计:本课为古典名著导读课,文本已经于开学第一周布置学生阅读,本课一要初步检查学生阅读情况,二要引导学生准确展开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活动。

用一课时完成。

在新课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1.分析综合C”“2.鉴赏评价D”和“3.探究F”三项三种层级共8项具体考点中,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根据文本特征,我选择了其中三项作为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其中两项。

《三国演义》刻画了数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赵云等人。

诸葛亮是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同时他还是智慧的代名词,他能神机妙算,他会呼风唤雨,几近完美。

关羽勇冠三军,义薄云天,成为武圣,关帝庙遍及江南江北,关羽甚至成为百姓心中的财神爷。

而一代奸雄曹操更是集合了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不择手段的凶残狡诈以及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于一身。

在近百年的数百个人物和数十次战争之中,短短的一节课必须抓住重中之重,于是我选择了小说表现最突出的所谓“三绝”作为重点,并且分别从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身上找到对应新课标高考考纲的几个不同的考点作为突破口,以期能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导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作品主题,欣赏作品的主要艺术形象。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导引步骤:一、导入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白发渔樵江渚上浪花淘尽英雄。

惯看秋月春风。

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壶浊酒喜相逢,青山依旧在,古今多少事,几度夕阳红。

都付笑谈中。

二、相关文学常识1、文体、作者、时代2、成书三、检查阅读情况1、关于情节与人物必答题、抢答题2、关于主题关键词概括题四、人物形象鉴赏1、自主选择人物2、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中,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望酬三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关羽: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义释曹操、义释黄忠、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走麦城勇冠三军,义薄云天4、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凶残奸诈,不择手段政治智慧英雄豪气五、关于“拥刘反曹”的价值倾向六、相关读书的准确方法七、思考题:1、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何去何从,三国人物有不同的选择。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

3、探讨《三国演义》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

4、培养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2、难点(1)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以及其与历史背景的关系。

(2)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三、学习方法1、阅读法:认真阅读原著,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讨论法:针对书中的重点问题,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观点。

3、分析法:对书中的人物、情节、艺术手法等进行分析,深入理解作品。

四、学习过程(一)作者与创作背景1、作者《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是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民渴望安定和统一。

罗贯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蓝本,结合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反映了当时人民对统一和和平的向往。

(二)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人物形象分析1、刘备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以仁德闻名于世。

他心怀天下,立志兴复汉室。

在创业过程中,他虽然历经挫折,但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在诸葛亮等贤臣的辅佐下,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的性格特点主要是仁德、宽厚、礼贤下士,但有时也显得过于优柔寡断。

2、关羽关羽,字云长,被后世尊称为“武圣”。

他武艺高强,忠肝义胆。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0回(附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0回(附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0回(参考答案)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情节梳理填空】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

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

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

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经典情节复述】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汉室衰微,民不聊生。

(背景)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

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关羽、张飞愿协助刘备共谋大业。

(原因)三人于张飞庄后桃园,面对盛开的桃花,焚香礼拜盟誓,结成结义兄弟。

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按年岁,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称弟。

(过程)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2、曹操诈叔: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来看曹操时,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阅读探究研讨】思考题1:请根据对刘关张三人的相关描写初步分析其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刘备:相貌奇特,两耳垂肩(曾被敌人骂作“大耳贼”);出身高贵,乃汉室宗亲;性格宽和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幼时与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导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哲理著称。

本导学案旨在通过对《三国演义》的学习,了解其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背景知识《三国演义》是由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东汉末年,内部政治腐败,群雄并起。

三国鼎立,分为魏、蜀、吴三个势力范围。

三、重要人物1.刘备(刘玄德):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在战乱中励志复兴汉室。

他是蜀汉的创立者,被尊称为“蜀中之主”。

2.关羽:关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也是刘备的义兄。

他勇猛善战,忠诚正直,被人们誉为“武圣”。

3.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弟,他与关羽一同为刘备效力,威风凛凛,叱咤风云。

4.曹操:曹操是魏国的统治者,他雄才伟略,善于用兵,统一北方并与刘备、孙权展开争夺。

5.孙权:孙权是吴国的建立者和君主,他英勇果断,善于政务,与刘备、曹操共同组成三国鼎立之局面。

四、故事梗概《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涉及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

其中一些重要的故事梗概如下:1.刘备的起义和三顾茅庐:刘备在被黄巾起义势力击败后,发誓要重新夺回中原。

他拜访了诸葛亮,并经过多次请才,最终请到了关羽和张飞两位武将。

2.桃园结义和赤壁之战: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义,成为结拜兄弟。

他们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吴国对抗曹操,成功击退敌人。

3.董卓之乱和吕布: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专权跋扈。

吕布是其手下的猛将,但后来因为曹操的策略而背叛了董卓。

4.刘备称帝和诸葛亮的北伐:刘备在建立了蜀汉后,称帝称王,开始实现自己复兴汉室的理想。

而诸葛亮则多次北伐,最终因病而去世。

五、思考与讨论1.《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与现实有何联系?3.你认为《三国演义》这部作品的意义是什么?六、延伸阅读1.《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

3、探讨《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谋略运用以及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4、学习《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包括语言特色、叙事技巧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三国演义》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2、难点(1)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政治斗争。

(2)探讨《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学才华,创作了这部经典的长篇历史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与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密切相关。

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人民渴望出现英雄豪杰来拯救社会。

罗贯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蓝本,通过艺术加工,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四、学习过程1、自主阅读(1)安排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自主阅读《三国演义》的部分章节,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

(2)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疑问。

2、人物分析(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等。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对所选人物的分析结果,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在小说中的重要情节。

3、情节探讨(1)选取几个经典情节,如“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等,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情节的精彩之处和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情节发展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以及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巧妙构思。

4、战争与谋略(1)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几场重要战争,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探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其中所运用的谋略。

三国演义学案一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学案一参考答案

名著同读:《三国演义》学案一参考答案1、《三国演义》的开篇即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情节。

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

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

(要交代出三个主人公,概述情节)2、“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句经典语言。

试结合小说内容概述这句话产生的背景故事。

答: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逃出京城,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

吕伯奢家人杀猪待客,曹操怀疑其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并且连外出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一并杀了,在此时对同伴陈宫说出了这句话。

3、请简述“温酒斩华雄”这一情节,并概括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关羽和曹操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

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

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的野心勃勃和关羽的骁勇。

4、在《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这一情节中,“三英”指的是哪三个人?并简述“三英战吕布”的经过。

答:“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战斗经过。

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5、《三国演义》中,“巧用连环计”涉及哪两个人物?请简述“连环计”,并简要分析用“连环计”的目的?答:涉及曹操和庞统。

董卓之乱中,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无计可施时,府中歌伎韶蝉应允帮助。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学习《三国演义》,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历史意识。

一、导读:三国演义简介(200字左右)《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

小说以中国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历史背景为基础,以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和英雄豪杰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那个动荡时期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

二、三国时期背景(300字左右)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之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辽东、荆州、豫州等地相继发生农民起义,形成多个割据政权。

其中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位主要势力最为突出。

曹操是汉末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经统一中原并建立魏国;刘备则是汉室后裔之一,领导蜀汉抗击曹魏;孙权则是东吴的创始人,在江东建立了吴国。

三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主要人物介绍(500字左右)1.曹操:他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被誉为“魏武王”。

曹操精明能干,文武双全,他统一中原后创建了魏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曹操善于用兵,多次战胜对手,但最终未能统一中国,死后由其子曹丕继位。

2.刘备:他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创始人,被尊称为“刘皇叔”。

刘备身份卑微,但却有远大的抱负和统一中原的志向。

他以仁德名扬天下,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

刘备最终夺取了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但未能最终统一中国。

在他死后,由其子刘禅承袭了蜀汉王位。

3.孙权: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吴王”。

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的江东地盘,并以巧妙的外交手段和灵活的政策,在与曹魏和蜀汉的斗争中保持稳定发展,巩固了吴国的地位。

孙权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将领,如周瑜、陆逊等,他们为吴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故事情节与主题(400字左右)《三国演义》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为主线,讲述了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征战以及各种英雄豪杰的故事。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莱城区高庄中心中学学案初一历史第20课三国鼎立课型新授主备教师:高会勇第 10 周第 20 课时 10 月 20 日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过程、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通过下列表格,你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思考题:1.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或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②唯才是举③实行屯田④袁绍骄傲自满) 2.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①曹军不习水战②曹操骄傲自满③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3. 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试比较它们的相同点(①都是以少胜多②胜方都是指挥得当,败方都是骄傲轻敌③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5.从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或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三国鼎立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6. 从三国历史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什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1、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著名的有()①袁绍②刘备③曹操④刘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3、下列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A.发生在三国时期B.袁绍全军覆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4、208年左右,割据东汉天下的主要军事集团是()A.袁、曹、刘集团B.曹、刘、孙集团C.刘、孙、袁集团D.孙、袁、曹集团5、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6、三国鼎立后,占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袁绍7、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读《三国演义》,学读书方法一.导课同学们,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中国古典名著,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它们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它们再现了特定时代社会的生活图景,也展示了异彩纷呈的人物画廊。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三国,再次感悟中国古典文字的魅力,学会读名著的方法。

二.初步了解书籍一本书一般由封面、扉页、目录、正文、标题、页码、勒口等7部分组成。

其他部分在这里不再介绍,重点介绍一下勒口。

精装书籍的护封折向封皮内的部分称勒口。

在XXX我们可以了解作者和书的大致内容。

例如在《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勒口以下内容:作者简介:XXX(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XXX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也经由过程勒口了解书的大致内容:这本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绘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XXX、XXX、XXX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无能而亡国。

XXXXXX被钟、XXX擒于成都,XXX惧战而降,XXX被迫移位于XXX改年号为晋,从此世界皆归XXX掌控。

正所谓:“世界局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了解了作者和主要内容后,我们就看书的目录了。

三.看目录:从书的目录上,我们大致了解了整本书的大致情节。

例如,第001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005回发矫诏诸镇应XXX破关兵三英战XXX第0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第027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037回司XXX再荐名士XXX三顾草庐第043回XXX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第0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通过目录,我们能很快地找到我们感兴趣的地方,也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也有一定的印象,下面我们就开始整本书是的阅读之旅了。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读案一、成书过程是世代累积型的过程《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具有极大的开创意义。

三国故事的主要来源: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这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文学价值《三国志注》更大。

作为文学创作,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隋唐为口头流传阶段。

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在水上看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越马的故事。

李商隐有《娇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2.宋代已进入文字记载阶段,开始广泛流传,并出现了两个特色。

一是,出现了“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霍四究就是说三分的专家。

二是,出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

苏轼的《志林》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3.元代的三国故事流传的形式主要是:三国戏和《三国志平话》,主要贡献是人物和小说框架逐步定型。

一是,在金、元时期,舞台上上演了大量的三国戏。

现存目的有六十余种,存剧本二十一种。

著名的有《单刀会》、《西蜀梦》、《三战吕布》、《赤壁鏖战》。

这些剧不但有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而且确立了蜀汉人物的中心地位。

二是,《三国志平话》基本奠定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框架。

《平话》共有三卷。

第一卷:从黄巾起义到董卓被杀;第二卷:献帝拜刘皇叔到赤壁之战;第三卷:刘孙争荆州到三国归晋。

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基本定型,曹操奸,孔明智,刘、关、张具有草莽英雄的气息。

4.最后写定者罗贯中,他在戏曲和平话的基础上,博采正史《三国志》、《三国志注》和《资治通鉴》,再加上民间传说、个人生活经验和艺术才能,将八万字的评话,写成了七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并创造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的艺术形式。

二、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

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字贯中,山西太原人。

生于元代死于明初。

三国演义导读导学案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读导学案 导学案

湖南安化二中导学案语文学科必修五模块编写人:陈艳辉、刘红英《三国演》名著导读导学案答案预习案预习自测1、罗贯中,元末明初、通俗演义2、拥刘反曹。

黄巾农民起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

3、①桃园三结义:刘·关·张②千里走单骑:关羽③过五关斩六将:关羽④草船借箭:诸葛亮⑤三气周瑜:诸葛亮⑥七擒孟获:诸葛亮⑦木牛流马:诸葛亮⑧单骑救主:赵云探究案1、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3、①人物:刘备,性格特点:仁义善良能礼贤下士:②人物:关羽,性格特点:忠义为人光明磊落③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④人物:张飞,性格特点:勇武鲁莽耿直豪爽⑤人物:曹操,性格特点:奸诈狡猾残酷多疑有雄才大略⑥人物:吕布,性格特点:没有主见、目光短浅见利忘义⑦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

4、诸葛亮是“贤相”的典范。

他既是智慧的化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是道德的化身,忠心耿耿,为蜀汉事业殚精竭虑。

他悲剧的一生。

“遗恨五丈原”,诸葛亮的悲剧是与命运抗争的悲剧,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

2.刘备是仁君”的典范,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爱民如子,待人宽厚,“携民渡江”不忍丢弃百姓;辩才识才,知人善任,白帝城托孤时嘱咐马谡之不可用。

但是,作者在描写其“仁爱”时极尽夸张,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 曹操,“奸雄”的典型。

具有雄才大略,为人洒脱;却又阴险、狡诈。

为争取人心,减轻赋税;却又血洗徐州。

尊重、爱护人才;却又忌才妒能,虐杀人才。

作者总是在表现他的雄才大略时,不忘揭露他的恶德。

此外,他以法家的面目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玩弄权术,身上有一股恢宏阔大的王霸之气。

4、赤壁之战曹操和周瑜训练案1.刘备、关羽、张飞2.司马徽、徐庶3.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掌握《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和经典片段。

4、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等。

(2)理解《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以及它们对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2、难点(1)探讨《三国演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品味《三国演义》的语言艺术,体会其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的特点。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才华,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当时社会动荡,民众渴望统一和安定。

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愿望。

四、学习过程1、初读感知(1)阅读《三国演义》的梗概,了解故事的大致脉络。

(2)列出书中的主要人物,并简单描述他们的身份和特点。

2、人物分析(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如诸葛亮。

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如智慧、忠诚、谨慎等。

可以通过他在书中的言行举止、战略决策等方面来体现。

(2)比较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例如刘备和曹操。

刘备以仁德著称,善于笼络人心;曹操则被描绘为奸诈多疑,但也有雄才大略。

3、情节探讨(1)选取一个重要情节,如赤壁之战。

研究这场战役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它对三国局势的影响。

(2)分析情节中的谋略和战术运用,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的苦肉计等。

4、语言品味(1)摘抄书中的精彩语句,如描写战争场面、人物外貌或心理活动的句子。

(2)分析这些语句的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词汇的选择等。

5、主题探究(1)思考《三国演义》所表达的主题,如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对英雄人物的歌颂等。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 导学案

《三国演义》导学案《<三国演义>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地位。

2、熟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其对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

4、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叙事结构、语言风格等。

5、探讨《三国演义》所传达的历史观、价值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曹操的奸诈等。

(2)理解重要情节的发展和其背后的意义,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3)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如对比、烘托等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推动中的运用。

2、难点(1)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治斗争进行梳理和理解。

(2)探究小说中历史与虚构的关系,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3)体会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处于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的时期。

当时,民众渴望有英雄人物能够拯救天下,结束战乱。

这种社会心理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3、文学地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学习过程1、阅读指导(1)建议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重要的人物情节和精彩的描写部分进行精读,仔细品味语言和人物形象;对于一些过渡性的情节可以略读,以把握故事的整体脉络。

(2)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疑问和对人物、情节的分析。

2、人物分析(1)刘备形象特点:以仁德著称,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他心怀兴复汉室的大志,始终以仁义为立身之本。

相关情节:三顾茅庐,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品质;携民渡江,体现了他的仁德爱民。

《三国演义》1-7导学案及答案.pdf

《三国演义》1-7导学案及答案.pdf

仗义身先死,
争锋势又危”。
三、判断题 ,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 何进采纳袁绍意见,招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
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进宫诛杀宦官。
()
订正:
第四回:
一、情节梳理:
董卓废

为献帝,强迫
作怨诗,
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董卓摄君害民。
遂领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
董卓派

来守关。后者出关斩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
,孙
坚引四将来到关前,小胜董卓军,后因粮草跟不上而被打败。
领铁骑来到关下,连斩两
员大将。
提刀出寨, 不多时便斩华雄而归。 董卓听之华雄被斩, 即令
出关。
袁绍即令八路诸侯去虎牢关迎敌,被连杀两员大将,伤一大将。此时
上前,吕布招架
不住,带着残败军卒,逃回了
.
《三国演义》第 1-7 回检测
第一回:
一、情节梳理:
汉末
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
望风而靡,
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
事母至孝;家贫, 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为业,为
宗亲。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
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
责已之言。何
颙曰:“
”,汝南许劭说操为“
一、情节梳理:
董卓听
计要从洛阳迁都
,董卓说:“吾为天下
计,
!”

驱赶
数百
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董卓临
行,教人

飞奔洛 阳救火 ,于井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第1-7回检测
第一回:
一、情节梳理:
汉末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为业,为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责已之言。

何颙曰:“”,汝南许劭说操为“。

”曹操操担任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

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二、填空:
1. 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第1回)
2.“天公将军”是。

(第1回)
3.“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此诗赞和。

(第1回)
4.“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中张飞欲杀之的“负心人”是
三、判断,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

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

谁知策划不周,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

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刘备、关羽、张飞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 )
订正:
2.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

嵩责操。

后用假中风之计,使其父不信其叔之言,遂得以恣意放荡。

( )
订正:
3.汝南桥玄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曹操听后大喜。

( )
订正:
4.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

张飞大怒,要鞭打董卓,被刘备劝住。

()订正:
四、简答
桃园三结义
答:
第二回:
一、情节梳理:
刘关张与、打败黄巾,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
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情同手足。

至县索贿,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守平原县令。

宫中与十常侍周旋。

二、填空
1. “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

”此人是
三、判断,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中平六年,灵帝病死,刘协继位,封皇子刘辩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

()
订正:
2.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

袁绍向何进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诛灭宦官,曹操也以为这样做很好。

()
订正:
四、简答题
张翼德怒鞭督邮
答:
第三回:
一、情节梳理:
不听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

西凉刺史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和,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遭荆州刺史等反对,丁原领义儿讨卓,为董卓游说其投卓为子。

二、填空题
1.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其义子吕布,便派带着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见利忘义,就杀了义父归顺了董卓。

2.因废立之事,朝中议论纷纷,“仗义身先死,争锋势又危”。

三、判断题,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何进采纳袁绍意见,招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

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进宫诛杀宦官。

( )
订正:
第四回:
一、情节梳理:
董卓废立为献帝,强迫为侍中。

少帝作怨诗,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

董卓摄君害民。

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

被中牟县令抓住,弃官同逃。

操因多疑而杀全家。

并说:“,”。

陈宫愤而离去。

二、填空
1.李儒劝董卓擢用名流,推荐。

此人被迫应命而至,董卓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

2.董卓弄权,一日王允设宴,公卿皆至,念及社稷艰危,众官皆哭,唯有抚掌大笑。

三、判断题,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吕布归顺后,董卓更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献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废帝。

( )
订正:
四、简答题
1.孟德献刀
答:
2.请简述曹操错杀吕伯奢的故事。

第五回:
一、情节梳理
害怕被曹操杀死,连夜投奔。

曹操来到陈留,见父亲将欲招募义兵。

于是曹操发,驰报各路,因此招募了几名大将,各镇诸侯皆起兵接应。

三人也跟随来投曹操,随即选为盟主。

遂领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董卓派、来守关。

后者出关斩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孙坚引四将来到关前,小胜董卓军,后因粮草跟不上而被打败。

领铁骑来到关下,连斩两员大将。

提刀出寨,不多时便斩华雄而归。

董卓听之华雄被斩,即令出关。

袁绍即令八路诸侯去虎牢关迎敌,被连杀两员大将,伤一大将。

此时上前,吕布招架不住,带着残败军卒,逃回了。

二、填空题
1.曹操回到陈留和父亲商议招募义兵的事,后得到孝廉疏财资助,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纷纷引兵来助。

2.曹操假皇帝之命发布讨伐的檄文,并招兵买马。

十七路诸侯群起响应,共推为盟主,盟军由总督粮草,以孙坚为先锋,合兵向京城进军。

三、简答题
1.温酒斩华雄
2.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一、情节梳理:
董卓听计要从洛阳迁都,董卓说:“吾为天下计,! ”、驱赶数百万口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

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董卓临行,教人。

飞奔洛阳救火,于井中得,离而去江东。

曹操领兵讨董卓,被打败后埋怨袁绍“,大失天下之望”,投,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

荆州刺史截孙坚讨要。

二、填空
1.人中,马中赤兔。

2. 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三、判断题,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孙坚灭火时于宫中得传国玉玺,托疾引兵回江东。

袁绍大怒,让荆州刺史刘表半路上截击孙坚。

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刘结怨。

( )
订正:
2.孙坚作为前部率军与敌交战,初战程普刺死胡轸,他派人往袁绍处报捷,但袁绍反听信谗言不发粮草,以致孙坚败于华雄。

( )
订正:
3.董卓听李肃计要从长安迁都洛阳,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傕、郭汜驱长安之民数百万口往洛阳,死者不可胜数。

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

( )
订正:
第七回:
一、情节梳理:
与公孙瓒战于磐河,公孙瓒败,被所救,此人因无忠君救民之心,弃之而投奔公孙瓒。

但公孙瓒不重用救命恩人。

前来助公孙瓒,与此人相见,心生,不忍相离。

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借粮不能,使书叫伐刘表,已伐乃兄袁绍。

孙坚伐刘表;刘表先败,后听
计,在砚山用打死孙坚。

孙策用换父尸后回江东。

二、判断题,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

后来见到刘备,二人相见恨晚,赵云感叹:“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于是弃公孙瓒而投靠了刘备。

()
订正:
第八回:
一、情节梳理
董卓听说孙坚已死,认为心腹大患已除,骄奢淫逸,横暴日炽。

司徒痛恨其祸国殃民,残害百官,便和歌姬定下连环计,诱使董、吕父子反目。

王允将金冠密送给吕布,吕布亲到司徒府致谢。

王允设宴殷勤款待,将貂蝉许与吕布。

几日后,王允请董卓到府上宴饮,又将貂蝉送与董卓。

吕布闻讯,前来质问,王允反说是。

自此董卓、吕布二人嫌隙顿生。

吕布乘董卓上朝议事的机会,在相府后花园和貂蝉私会,董卓赶回相府,见此情景勃然大怒,手掷刺向吕布,吕布身手敏捷,闪避躲过。

二、简答题
1、请简述董卓大闹凤仪亭的情节。

2.“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三姓家奴”是谁?为何张飞称这么叫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