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重庆市涪陵区政府公众信息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评证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
重庆沿江高速公路支线白涛隧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涪陵区交通委员会
编制单位:同济大学
二O一三年四月
第一章前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城市,依托其发展,辐射带动西部广大地区共同发展,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是西部大开发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为响应号召,保障重庆未来社会发展的顺利实现,实现与周边省市、地区的合作互补,协调发展,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实施建设涪陵梓里至白涛高速公路。该项目西接南涪高速,止于白涛新镇南侧,连接线与G319相接。二期建设工程终点与武水高速相连,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的“三环”高速公路涪陵至南川段的一条支线,是国家干线路网的重要补充,连接两条国家干线的纵向通道。其修建实现了黔东北地区与鄂、豫等中原地区及长江沿线交通的快速转换,实现了铜仁等黔东北地区资源通江达海的需求。
根据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2012年10月涪陵区交通委员会委托同济大学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同济大学据此成立了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在涪陵区交委等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于2012年10月进行了沿线的环境初步踏勘、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委托监测,同时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书,现向公众公开报告书简本。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
涪陵是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三峡库区工业重镇和乌江流域物资集散中心,是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涪陵梓里至白涛高速公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梓里乡与白涛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0′~107°29′,北纬29°37′~29°32′。该项目起于梓里乡,接正在建设的南涪(南川至涪陵)高速公路,止于白涛镇新镇南侧,推荐路线AK0+00~AK10+800,长10.80km(不包括接G319连接线2.8公里)。
2.2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重庆市涪陵区梓里至白涛高速公路起于梓里镇北侧,设枢纽互通接于南川
至涪陵高速公路,经梓里镇、荷香、马鞍山、龙洞塘、下苗湾至终点仓坝接于
G319线。一期高速路长10.8公里,二级路连接线2.8公里。
主要控制点:梓里互通、白涛互通。
2.3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期高速路长10.8公里,二级路连接线2.80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桥梁长752米/3座,隧道总长7724米/3座(其中特长隧道6373米/2座),一般互通1座(预留,二期修建)、枢纽互通1座。
2.4 主要工程量
2.4.1 工程占地及土石方
本项目推荐方案总占地990.99亩(包括临时占地161.36亩),永久占地829.63亩,其中水田比例约为15.15%(150.1亩),旱地比例约为41.02%(406.5亩),林地比例约42.64%(422.6亩)其余为老路及宅基地比例约为1.19%(约11.8亩)。
全线土石方挖方共39.17万m3,其中土方7.83万m3,石方31.34万立方米。
2.4.2 路基工程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和规定,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地质条
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筑路材料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进行设计。采用对向四
车道,路基宽度24.5米,行车道宽2×2×3.75米,路拱横坡2%,中间带宽3.0米。
2.4.3 路面工程
4cmSBS改性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 8cm粗粒式沥青砼(AC-25C)+0.8cm稀浆封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20水泥稳定碎石=78.8cm。
2.4.4 桥涵工程
本项目推荐线共设置桥梁3座,总里程长度为752m,涵洞10道。
2.4.5 隧道工程
本项目推荐线隧道总长7724米/3座。特长隧道6373米/2座,长隧道1351米/1座。隧道占路线总长71.52%。
2.4.6 交叉及附属设施工程
项目共设置2座互通式立交,其中1处为枢纽立交,其余1处为一般式立交。
2.4.7 工期安排
项目于2014年初开工,2016年底建成通车,建设期3年。
2.4.8 投资估算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6.338亿元,其中主线为15.755亿元,平均每公里公路造价1.46亿元。
2.5 工程分析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营运期。施工准备期突出问题是征地与拆迁,主要环境影响是社会环境。在公路工程的施工期,主要是工程建设对土地的占用;工程开挖改变地形地貌,破环植被,造成原地表裸露增加新的水土流失等,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沿线声环境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夜间路侧声环境敏感点的超标。
第三章公路沿线环境概况
3.1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新建段沿线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眼线的3处敏感点的噪声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3.2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公路跨越河流断面处的水质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要求。
3.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公路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II 类标准,公路沿线其他地区为农村地区,附近无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