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实验室人员、环境和社会受到潜在的生物危害。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涉及生物安全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实验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

三、人员管理1、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新入职人员必须接受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知识等。

3、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更新培训和应急演练。

四、实验室布局与设施1、实验室应合理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有明显的标识和隔离措施。

2、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生物安全柜、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通风系统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3、实验室的门窗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漏。

五、实验活动管理1、实验活动应在经过评估和批准的实验室内进行,不得在不符合要求的场所开展。

2、实验前应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经过审核批准。

3、严格控制实验样本的来源、采集、运输和保存,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个人防护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实验活动的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个人防护装备应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3、实验人员在离开实验室前,应正确脱下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消毒处理。

七、废弃物处理1、实验室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包括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化学性废弃物等。

2、感染性废弃物应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3、病理性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进行处置。

4、损伤性废弃物应放入利器盒中,进行专门的处理。

八、消毒与灭菌1、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包括环境消毒、设备消毒、实验器具消毒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中,为避免病原微生物对人员、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从事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检测、教学等。

三、管理职责(一)实验室负责人1、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实验室安全员1、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开展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日常的生物安全监督和检查。

2、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技术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3、负责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报告。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1、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2、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3、发现生物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一)实验室布局1、实验室应合理布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之间应有明显的分隔和标识。

2、实验室内应设置合理的人流和物流通道,避免交叉污染。

(二)实验室设施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通风、空调、消毒、灭菌等设施,确保实验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2、实验室内应设置洗手池、洗眼器等应急设施,以便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及时进行处理。

(三)实验室设备1、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移液器等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五、实验室人员管理(一)人员培训1、实验室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包括生物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总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实验室对生物实验及相关活动的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内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内进行的一切生物实验和相关活动。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分类根据实验室进行的生物实验的危险程度,本实验室将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分为四个级别:1.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主要进行无害微生物实验,实验操作遵循基本的卫生和安全要求;2.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主要进行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实验,实验操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技能和防护要求;3.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主要进行对人体具有高度致病性的微生物实验,实验操作需要在高度控制的环境下进行;4.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主要进行对人体具有极高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微生物实验,实验操作需要在极高的生物安全水平下开展。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1. 实验室主任:- 负责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确保实验室内各类个人防护用品及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开展定期的生物安全培训和演习。

2. 实验室工作人员:- 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 做好个人防护,使用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装备;- 参与生物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 及时汇报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要求1. 实验室准入控制:- 对实验室区域进行限制性准入,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并得到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检查传染病情况;- 对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准入和出库管理。

2. 实验室通风和排放:- 确保实验室内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行,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 实验室应具备排放等级相匹配的排风系统。

3. 实验材料管理:- 对实验所用的生物材料进行分类储存和标识,确保易感染、高毒性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存放;- 严格控制实验材料的使用量和浓度,避免超标操作。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2篇)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2篇)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2篇)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2篇)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篇11、生物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由生物实验室教师专职管理,任课教师及其他科组教师需要使用实验室做实验或上课的,要提前一至两天通知实验室教师,并进行登记。

2、每个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都要配一个灭火器,每个楼层配有两个消防栓,实验教师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定期检查。

3、实验教师每天下班前都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等是否关好。

4、实验教师按时上、下班,若碰上第一节课或最后一节课有时,必须提前或推迟15分钟上班或下班,保证任课教师能拿取和放回仪器、教具等。

5、实验教师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规格、性能、工作原理,熟悉材料、药品性能,负责做好仪器设备的保管、使用、维修,药品的'使用、回收、处理工作。

6、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次实验安全教育,学生实验时,实验教师随堂辅导,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生物科老师要配合实验教师管理好学生,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8、教师使用电教平台时进行登记,并严格遵守平台的使用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篇21、实验室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生物安全及其他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病理科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

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

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

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安全,做好生物实验工作,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物品的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生物实验的相关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访问人员等。

第三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职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验室内生物实验的危险等级,制定不同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第五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相一致。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确保实验人员具备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制定详细的生物实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操作风险评估等。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物品的安全使用。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生物安全隐患。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严格按照生物实验的危险等级确定对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实验操作、废物处理、实验室清洁等。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建立严格的生物实验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实验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执行。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废物处理制度,将实验产生的废物分类处理,确保废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建立严格的实验室清洁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实验室内卫生环境。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风险评估制度,对每项实验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实验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四章实验室访问人员管理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对访问人员进行身份审核,确认其身份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第十八条实验室应当向访问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3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3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3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加强实验室科研管理,是实验室科学研究贴合生物安全规范,对实验室师生身体健康负责,根据卫生部“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参照国际公认的生物安全原则,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中所述“生物安全”包括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及相关废弃物等可能导致安全损害的资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各课题组负责针对实验室的特点制定、维护和监督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

第四条:实验室负责人对所有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安全负责。

第三章:管理制度第五条: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课题组负责人人应按照“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贴合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及时阻止不安全的活动。

第六条:实验室员工安全管理所有人员上岗前均应系统地理解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培训。

要求所有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理解免疫以预防感染。

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及免疫应包括运输和清洁员工的特殊工作人员。

第七条:实验环境的安全标记及要求实验室内应系统而清晰地标示出危险区,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状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记和物质屏蔽标识出危险区;应清晰地标识在实验室或实验设备上使用的具体危险材料;通向工作区的所有进出口都应标明存在其中的危险。

应使涉及的非实验员工(如维修人员、合同方、分包方)明白其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险。

实验室的每个出口和入口应可辨别,入口处应有标记,标记应包括国际通用的危险标志(如:生物危险标志、火线标志和放射性标志)以及其他有关的规定和标记。

应设紧急出口并有标记以和普通出口区别。

应急撤离路线应有在黑暗中也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实验室入口应有可锁闭的门。

门锁应不妨碍紧急疏散。

第八条:实验室运作的管理程序实验室须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资料、设施特点、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1)员工的健康监护;2)实施危害评估,采取措施的安排;3)化学品和其他危险物品的确认(包括适当的标识要求)、安全存放与处置及监控程序;4)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为的程序;5)防止高风险和污染材料失窃的程序;6)确认培训需要和教材的方法;7)获得、维护和分发实验室所有使用材料之安全数据单的程序;8)实验室设备安全去污染和维护的程序;9)紧急程序,包括漏来源理程序;10)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11)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27400-2008)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从事生物实验活动的各类实验室。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当遵循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安全可靠、环保节能的原则。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应当纳入实验室整体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实验室应当设立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明确生物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应当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改进,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三章实验活动管理第八条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验内容、实验生物等因素,确定生物安全等级,并按照生物安全等级进行实验室设计和建设。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对实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实验人员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生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生物的管理,确保实验生物的安全。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废弃物处理制度,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处理,防止实验废弃物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

第四章设施设备管理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配备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五章个人防护与健康监护第十四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防止实验生物、实验废弃物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健康档案,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第六章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制定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应急措施和应急资源配置。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人员的健康,保护环境安全,以及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生物实验,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由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实验室负责人贯彻执行并向实验人员宣传和培训。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一、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定期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和演练。

二、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设施和器材的运行情况,确保符合要求,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三、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遵守是责无旁贷的,应当认真学习并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四、违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给实验室生物安全造成危害的,实验室负责人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基本原则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应本着预防为主、防范为重、安全第一的原则,避免事故和事故后果的发生。

二、实验室生物实验应当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当定期组织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可能的生物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四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一、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应当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的要求,包括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防护门、生物废弃物处理设施等。

二、实验室应当建立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的进出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实验人员和实验物品的进出,避免外来物体的进入。

三、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废弃物管理制度,对生物废弃物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四、实验室应当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生物安全设施的制度,确保生物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健康安全,防止生物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根据《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度1. 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实验室内的所有人员都遵守相关的生物安全规定。

2. 实验室主任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3. 实验室人员应按照实验室主任的要求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牢固树立生物安全意识,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管理1.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设施,包括生物安全柜、生物防护柜、无菌操作台等,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安全。

2.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

3. 生物实验涉及的有害生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带入实验室。

第四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应遵守相应的实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操作步骤,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2. 实验室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等,尽量减少生物实验操作对人员的伤害。

3. 实验室内禁止食用、饮水、吸烟等行为,严禁将实验室用品带出实验室。

第五章实验室生物废物处理规范1. 实验室生物废物应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包装、处理,不得随意乱倒或乱丢。

2. 实验室生物废物应定期进行清理处理,保持实验室内的环境整洁。

3. 实验室生物废物应交由专门处理机构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或随意处理。

第六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应急处理1. 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024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2024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2024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一、为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实验室环境的生物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进行生物实验及其他相关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访问者等。

三、所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一、生物安全第一原则: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二、预防为主原则: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全员参与原则:实验室内所有人员都要参与生物安全工作,共同维护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四、层级负责原则:实验室内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形成责任层级,确保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五、法规依从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严格执行生物实验的规范操作流程。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1.实验室负责人为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成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专家等。

2.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宜,制定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3.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生物安全管理人员1.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安全员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1.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2.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参加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一、实验室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1.制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建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机构,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评估。

3.负责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指导实验室安全工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6项最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6项最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检验科为确保检验科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2)二、试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4)三、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6)四、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9)五、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11)六、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2)七、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 (13)八、实验室各类意外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5)九、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21)十、实验活动管理制度 (25)十一、实验室紧急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27)十二、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33)十三、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 (34)十四、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35)十五、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43)十六、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45)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有效防止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在收集、运输等过程中发生泄露或扩散,引起相关人员的感染或环境的污染,特制订管理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实验室与感染性有接触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感染性材料管理的具体工作。

四、制度内容1、收集标本的容器最好为塑料制品,质地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无泄露,在容器外部不应有残留物。

2、设有接受标本的房间或空间。

3、接受标本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做好标准隔离。

标本的内层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

4、废弃的标本或培养物经高压灭菌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扎紧后由专职垃圾收集人员收集后集中处置。

5、损伤性垃圾(如针头)放入锐气盒内。

6、在准备及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定时、定点、安全、妥善放置;一旦发现污染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消除污染。

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清洁消毒工作区。

7、感染性材料由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操作技能,监控感染性材料外流。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内生物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提高实验室生物实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指定为进行生物实验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实验室、实验室动物房、实验田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生物实验的实验室,包括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等。

第四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的最高领导,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实验室内的生物实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保证实验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六条实验室应有明确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生物实验物质的采购、储存、使用、废弃、泄漏处理等程序和规范。

第七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台帐,对实验物质的来源、用途、数量等信息进行记录管理。

第八条实验室应有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监控机制,定期对实验物质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物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储存制度,对实验物质进行分类、标识、储存,确保物质的安全使用。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使用制度,对实验物质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物质的安全操作。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废弃处理制度,对实验物质的废弃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物质的环保安全。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实验物质的泄漏处理制度,对实验物质的泄漏进行及时处理,确保物质的安全防控。

第三章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第十四条实验室生物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物安全。

第十五条实验室生物实验人员应定期参加生物安全培训,提高生物实验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实验室生物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第十七条实验室生物实验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前应了解实验物质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大全5篇)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大全5篇)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大全5篇)第一篇: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卫生行为, 操作习惯, 使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2、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

3.内容 3.1 吸烟(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2)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3)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3.2 食物、饮料及其它(1)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2)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3.3 化妆品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 但允许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3.4 眼睛和面部的防护(1)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 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

(3)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 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 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3.5 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1)应穿着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服装, 工作服应干净、整洁。

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 手套、护目镜等。

(2)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 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 则应立即更换。

3.6 鞋在工作区内, 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

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可能是, 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

3.7 头发和饰物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 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体脱屑落入工作区。

头发不得垂肩, 应与离心机等正在运转的器械保持一定距离 3.8 胡须蓄有胡须的男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上项(3.7)的规定。

3.9 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都应该洗手。

接触菌种后, 应立即洗手。

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合集8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合集8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合集8篇)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第1篇一、实验室、仪器室必须有专人管理。

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动用仪器、设备。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仪器、设备及材料,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三、仪器、设备、材料入库,要凭单据及时记帐,编号后分类存放,定期核销实验材料,做到帐物相符。

四、帐册实行计算机管理,每年年底调整一次,做到和财产帐相符。

五、经批准出借的仪器、设备,按出借制度执行。

六、经批准报废报损的仪器、设备,按报废报损制度执行。

七、做好各类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持常用仪器、设备完好无损,做好显微镜的防霉、剥制标本的防蛀,浸制标本的防冻等工作。

八、按实验联系单要求。

及时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完毕,做好实验记录和档案资料工作。

九、保持实验室、仪器室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十、做好完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器、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下班前关闭水、电、煤总开关和门窗。

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第2篇(一)各种仪器、标本、模型都要分类、编号,要按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配备目录》分类、编号、入帐,做到帐目、卡片、标签、实物的统一。

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年底与总务处对帐一次,做到物物有帐,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二)仪器设备应分科分类存,定位入柜陈列有序。

按仪器性能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磁、防腐、避光等工作,损坏的仪器要及时维修,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以完好状态。

(三)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要设专室、专橱或地窖保管,专人专锁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品管理使用制度。

(四)对于新添置的精密贵重仪器,要通过学习,弄清性能方可使用,并建立使用、维修跟踪记录卡,以备查。

(五)对仪器和标本要定期保养,及时维修。

腊叶标本、剥制的鸟类,哺乳动物标本,每年放入适量的卫生球,以防虫蛀。

浸制动植物标本,玻片标本,每年要检查封口,及时补充固定液。

金属品定期涂凡士林。

(六)对不宜用湿布擦的生物模型,应用鸡毛掸拂试,拂试不到的深凹处用橡皮球吹去灰尘。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完整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操作流程,保障实验室人员及环境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验室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度的建立、实施、监督和检查等内容。

第二章制度的建立第五条实验室应当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尤其是生物实验的安全性。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物实验室的危险性评估和等级划分标准。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编制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方案。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规程和操作规范。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职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定期组织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实验室安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生物实验室相关信息和资料。

第三章制度的实施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向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宣传、教育。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安全警示标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及时更新,确保操作规程符合实验室实际。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生物安全事故。

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测和监控机制,定期检测、监控实验室环境、设备和人员。

第四章监督和检查第十八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第十九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实验室,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企业等。

二、组织管理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2. 实验室主任应具备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

3.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计划,组织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监督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处理生物安全事故等。

三、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 实验室应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控制措施。

3.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风险档案,记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相关信息。

四、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1.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了解生物安全知识,掌握生物安全操作技能。

2. 实验室应要求新进人员在上岗前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生物安全培训证书。

3. 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

五、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遵循生物安全规定。

2. 实验室应要求实验室人员在操作前仔细阅读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

3. 实验室应定期对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更新,确保其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

六、生物安全事故处理与报告1.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轻事故影响。

2. 实验室应要求实验室人员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3.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事故档案,记录生物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定期对生物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分析。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6项最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6项最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安全、生物材料的安全使用和处理,以及防止实验室工作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

2. 安全责任和管理机构2.1 安全责任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负有最终责任,包括制定和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实验室成员遵守相关规定。

实验室成员也需意识到自己在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并积极配合实验室负责人的管理。

2.2 管理机构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改进。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成员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3. 实验室区域划分和标识3.1 区域划分实验室应根据实验活动的不同,将实验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并确保实验区域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3.2 区域标识设立明显的标识,对各个实验区域进行标识,以提醒实验室成员注意不同区域的生物安全级别。

4. 实验室设施和装备4.1 实验室设施实验室应具备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实验室也应具备适当的电力和水源供应,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4.2 实验室装备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眼镜、实验服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实验室还需要适当的灭火设备和应急处理设备。

5. 生物安全等级和操作规程5.1 生物安全等级根据生物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工作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5.2 操作规程针对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级,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实验操作步骤、个人防护要求、废弃物处理等。

6. 生物材料的管理6.1 生物材料的采购和储存采购生物材料时,应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并确保采购到的生物材料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

储存生物材料时,应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并确保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6.2 生物材料的使用和处理使用生物材料时,应按照相应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注意个人防护。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生物实验研究的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坚持“防范为主、综合治理、风险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促进实验室生物实验工作的安全、规范和高效进行。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种植检疫总局、农业部等主管部门的要求履行生物安全管理的职责。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生物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划分相应的职责。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档案,记录实验室生物实验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确保能够进行追溯和查找。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第九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十条实验室生物实验涉及到较高的风险,实验室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生物危害,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制度规定等,确保生物实验工作安全可控。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评估,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装备和设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设备,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实验管理、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应对生物事故和突发事件,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防止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实验室生物实验研究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章生物实验室的分类第四条实验室按照对生物危害的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四级实验室。

其中,一级实验室适用于低危生物的操作研究,四级实验室适用于高危生物的操作研究。

第五条各级实验室的布局、设备、管理要求不同,但都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章生物实验室人员管理第六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

第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经过生物安全管理培训,并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

第八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着装符合实验室要求,并按照规定戴好各类安全防护用品。

第四章生物实验室设备管理第九条实验室设备应当按照标准要求选用,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第十条实验室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禁止私自更改设备设置或操作方法。

第十一条实验室设备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报告,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章生物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第十二条实验室生产的危险废物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处理。

第十三条实验室危险废物的贮存和运输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废物不泄漏或造成污染。

第六章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第十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当明确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处理措施,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第十五条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应当按照预先设定的应急预案进行,保障实验室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第七章监督检查与评审第十六条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监督检查应当由专门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目录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三、健康医疗监护制度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五、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八、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制度九、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十、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十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十二、菌毒种、传染病生物样本管理制度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1、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实验室。

(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6)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7)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

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

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1、目的: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制度要求(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置。

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

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

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

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6)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

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7)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

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

(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

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

(8)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9)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三、健康医疗监护制度制度要求(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医务科/人事科/检验科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

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检验科批准其上岗。

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1、目的: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制度内容(1)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情况、废物处置情况等。

(2)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情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3)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五、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类活动记录、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2、制度要求(1)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

(3)生物安全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置记录、实验记录、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4)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

(5)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六、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制度要求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

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七、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1.目的: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规范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则、报告和登记流程。

2.职责: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实验室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执行3.制度要求:(1)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2)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3)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4)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理小组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5)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周围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6)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一)、化学污染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2.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3.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二)针刺伤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2.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4.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5.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6.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