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知识竞赛试题无菌药品原料药取样附录

合集下载

年4月gmp附录8取样试题

年4月gmp附录8取样试题

年4⽉gmp附录8取样试题2016年4⽉GMP附录8取样试题姓名:分数:⼀、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药品⽣产过程的取样是指为⼀特定⽬的,⾃某⼀(和产品)中抽取样品的操作。

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的⽬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待取样的物料及产品相适应。

应有书⾯的。

2、物料取样应尽可能在取样间中进⾏,从⽣产现场取样的除外。

取样间的使⽤应有,按顺序记录各取样区内所取样的。

3、各种移液管、⼩杯、烧杯、长勺、漏⽃等可⽤于取的液体,应尽可能避免使⽤玻璃器⽫。

4. 对于⽆菌物料及产品的取样⼈员应进⾏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以便能安全、有效地⼯作。

5. 已取样的物料和产品的外包装上应贴上,标明取样量、和取样⽇期。

6. 中药材、中药饮⽚的取样⼈员应经培训,以便在取样时能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药材的取样操作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药典》⼀部附录中药材取样法的要求进⾏,在取样时应充分考虑中药材的。

7. ⼯艺⽤⽔取样操作应与⼀致,取样后应,以防⽌质量发⽣变化。

8. 取样后应分别进⾏样品的外观检查,必要时进⾏检查。

若每个样品的结果⼀致,则可将其合并为⼀份样品,并分装为检验样品、。

9. 实验室应有样品贮存的和相应的设备。

样品的贮存条件应与相应的的贮存条件⼀致。

10. 取样时应穿着符合相应,预防污染。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占试卷内容20分):1. 对于取样操作规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应有取样的书⾯操作规程;B. 规程的内容应符合《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百⼆⼗⼆条的要求;C. ⾄少包含取样⽅法、所⽤器具、样品量、分样的⽅法、存放样品容器的类型和状态、样品容器的标识、取样注意事项(尤其是⽆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贮存条件、取样器具的清洁⽅法和贮存要求、剩余物料的再包装⽅式。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 取样辅助⼯具包括()A. 包装开启⼯具B. 除尘设备C. 中药材验收⼈员D.重新封⼝包装的材料3.对于取样⼯具和设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 所有⼯具和设备应由活性材料制成且能保持洁净。

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

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

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最新版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12-29 阅读次数 7142010版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一、选择题(50题)1.以下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进行的是(D )A、产品灌装B、产品配制C、物料准备D、A、B和C2.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C )分钟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静态”标准。

A、30分钟B、10~25分钟C、15~20D、25~303.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C ).A、5 cfu/碟B、5 cfu/小时C、5 cfu/4小时D、10 cfu4.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B ).A、?1 cfuB、?1 cfu/4小时C、5 cfu/4小时D、10 cfu/小时5.洁净度为C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C )cfu/4小时A、50 cfu/碟B、25 cfu/4小时C、50 cfu/4小时D、100 cfu6.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监测操作人员手套表面微生物结果应符合(B )cfu/手套A、1B、5C、10D、257.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监测操作人员手套表面微生物结果应符合(C )cfu/手套A、1B、5C、<1D、<58.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监测设备表面菌微生物结果应符合(B )cfu/碟A、1B、5C、<1D、<59.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监测设备表面菌微生物结果应符合(C )cfu/碟A、1B、5C、<1D、<510.无菌生产的隔离操作器所处的环境至少应为(D )级洁净区。

A、A级B、B级C、C级D、D级11.最终灭菌产品可以在D进行生产操作的是(C )A、产品灌装B、产品配制C、产品轧盖D、产品过滤12.非最终灭菌产品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的分装、压塞可以(D )级别进行操作。

A、B级B、C级C、D级D、B级背景下的A级13.非最终灭菌产品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的装配可以(D)级别进行操作。

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

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

最新版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12-29 阅读次数 7142010版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一、选择题(50题)1.以下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进行的是(D )A、产品灌装B、产品配制C、物料准备D、A、B和C2.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C )分钟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静态”标准。

A、30分钟B、10~25分钟C、15~20D、25~303.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C ).A、5 cfu/碟B、5 cfu/小时C、5 cfu/4小时D、10 cfu4.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B ).A、?1 cfuB、?1 cfu/4小时C、5 cfu/4小时D、10 cfu/小时5.洁净度为C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C )cfu/4小时A、50 cfu/碟B、25 cfu/4小时C、50 cfu/4小时D、100 cfu6.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监测操作人员手套表面微生物结果应符合(B )cfu/手套A、1B、5C、10D、257.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监测操作人员手套表面微生物结果应符合(C )cfu/手套A、1B、5C、<1D、<58.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监测设备表面菌微生物结果应符合(B )cfu/碟A、1B、5C、<1D、<59.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监测设备表面菌微生物结果应符合(C )cfu/碟A、1B、5C、<1D、<510.无菌生产的隔离操作器所处的环境至少应为(D )级洁净区。

A、A级B、B级C、C级D、D级11.最终灭菌产品可以在D进行生产操作的是(C )A、产品灌装B、产品配制C、产品轧盖D、产品过滤12.非最终灭菌产品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的分装、压塞可以(D )级别进行操作。

A、B级B、C级C、D级D、B级背景下的A级13.非最终灭菌产品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的装配可以(D)级别进行操作。

GMP题库-附录

GMP题库-附录
A
9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三章
9.5
(单选)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 )。
A.28.3L
B.50L
C.0.5立方米
D.1立方米
D
10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三章
10.1
(单选)在A级洁净区和B级洁净区,连续或有规律地出现少量( )的悬浮粒子时,应当进行调查。
A.≥0.5μm
B.≥5.0μm
ABC
9
D.资料
ABC
5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三章
8
(多选)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 )的标准。
A.静态
B.动态
C.A级
D.B级
AB
6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三章
9
(多选)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几个洁净级别?( )
A.A级:高风险操作区
B.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D.无菌制剂
A
2
附录1《无菌药品》第二章
3
(单选)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 )的污染。
A.微生物
B.各种微粒
C.热原
D.以上都是
D
3
附录1《无菌药品》第二章
4
(单选)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 )类。
A.一
B.两
C.三
D.四
B
4
附录1《无菌药品》第二章
5
(单选)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 )保护并监测压差。
C.C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 30分):1.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菌)2.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和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及其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微生物、各种微粒、热原、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工作态度)3.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非最终灭菌产品)4.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级、B级、C级、D级)5.进入无菌生产区的生产用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但不包括可燃性气体)均应经过,应当定期检查除菌过滤器和呼吸过滤器的完整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除菌过滤)6.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应当包括试验。

此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当连续进行3次合格试验。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培养基模拟灌装)7.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更衣、洗手)8.应当通过验证确认灭菌设备腔室内待灭菌产品和物品的。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装载方式)10.无菌药品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应当经过验证,避免产品遭受污染。

GMP附录原料药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GMP附录原料药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GMP附录原料药培训考核试题(答案)GMP附录原料药培训考核试题考试时间:姓名:部门:成绩:一、填空题(5′×5=25′)1.D级洁净区的地漏应当有适当的设计、布局和维护,并安装易于清洁且带有空气阻断功能的装置以防(倒灌)。

2.原料药质量标准中有热原或细菌内毒素等检验项目的,厂房的设计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3.使用同一设备生产多种中间体或原料药品种的,应当说明设备可以共用的合理性,并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4.大的贮存容器及其所附配件、进料管路和出料管路都应当有适当的(标识)。

5. 原料应当在适宜的条件下称量,称量的装置应当具有与使用目的相适应的(精度)。

二、判断题(5′×5=25′)1.非无菌原料药是法定药品标准中未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原料药。

(√)2.原料药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当与生产区分开。

(√)3. 如果多个原料药或中间产品共用同一设备生产,且采用同一操作规程进行清洁的,则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中间产品或原料药作为清洁验证的参照物。

(√)4. GMP文件明确标准、方法、职责,确保完全掌握生产的药品是否能够发放上市所必需的全部信息,行动以口头为准。

(×)5.时限控制适用于反应终点或加工步骤的完成是根据中间控制的取样和检验来确定的。

(×)三、选择题(5′×6=30′)1. 我国将原料药作为( A )管理A.药品B.食品C.成品D.原料2.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的暴露环境应当按照( D )的要求设置A. A级洁净区B. B级洁净区C. C级洁净区D. D级洁净区3.原料药生产中使用难以清洁的设备或部件时,应当( C )A. 避免使用B. 减少使用C. 专用D. 定期更换4.非无菌原料药精制工艺用水至少应当符合( D )的质量标准A. 饮用水B. 注射用水C. 制药用水D. 纯化水5.回顾性验证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ABCD )A.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均已确定B.已设定合适的中间控制项目和合格标准C.除操作人员失误或设备故障外,从未出现较大的工艺或产品不合格的问题D.已明确原料药的杂质情况6.将符合同一质量标准的原料药或中间产品合并,以得到均一产品的工艺过程属于( B )A.返工B.混合C.重新加工D.以上都不是四、综合题(10′×2=20′)(一)某产品工艺描述如下:……向反应釜中吸入乙酸乙酯300L进行萃取,搅拌5~10分钟,静置10~15分钟,分取上层有机层并用物料桶收集。

2019年版GMP知识竞赛题库IV无菌药品附录供学习精品文档17页

2019年版GMP知识竞赛题库IV无菌药品附录供学习精品文档17页

无菌药品附录竞赛题库第一章范围一、填空题:1.无菌药品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以及无菌原料药的()和()生产过程。

答案:全过程、灭菌、无菌二、名词解释:1.无菌药品答案: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章原则一、填空题:1. 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

答案:最终灭菌产品、非最终灭菌产品2. 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保护并监测()。

答案:正压气流、压差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一、填空题:1.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和“()”的标准。

答案:静态、动态2.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四个级别。

答案:A、B、C、D3. 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 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的取样头。

答案:等动力学4.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下进行动态测试。

答案:最差状况二、名词解释1.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三、问答题:(一)、应当按什么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1.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2.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害)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

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

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完整版)最新版GMP题库

(完整版)最新版GMP题库

最新版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2010版GMP(无菌药品和原料药附录)试题一、选择题(50题)1.以下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进行的是(D )A、产品灌装B、产品配制C、物料准备D、A、B和C2.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C )分钟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静态”标准。

A、30分钟B、10~25分钟C、15~20 D、25~303.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C ).A、5 cfu/碟B、5 cfu/小时C、5 cfu/4小时D、10 cfu4.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B ).A、?1 cfuB、?1 cfu/4小时C、5 cfu/4小时D、10 cfu/小时5.洁净度为C级别动态沉降菌(?90mm)测定结果应符合(C )cfu/4小时A、50 cfu/碟B、25 cfu/4小时C、50 cfu/4小时D、100 cfu6.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监测操作人员手套表面微生物结果应符合(B )cfu/手套A、1B、5C、10D、257.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监测操作人员手套表面微生物结果应符合(C )cfu/手套A、1B、5C、<1D、<58.洁净度为B级别动态监测设备表面菌微生物结果应符合(B )cfu/碟A、1B、5C、<1D、<59.洁净度为A级别动态监测设备表面菌微生物结果应符合(C )cfu/碟A、1B、5C、<1D、<510.无菌生产的隔离操作器所处的环境至少应为(D )级洁净区。

A、A级B、B级C、C级D、D级11.最终灭菌产品可以在D进行生产操作的是(C )A、产品灌装B、产品配制C、产品轧盖D、产品过滤12.非最终灭菌产品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的分装、压塞可以(D )级别进行操作。

A、B级B、C级C、D级D、B级背景下的A级13.非最终灭菌产品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的装配可以(D)级别进行操作。

2019年版GMP知识竞赛题库IV无菌药品附录供学习共17页

2019年版GMP知识竞赛题库IV无菌药品附录供学习共17页

无菌药品附录竞赛题库第一章范围一、填空题:1.无菌药品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以及无菌原料药的()和()生产过程。

答案:全过程、灭菌、无菌二、名词解释:1.无菌药品答案: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章原则一、填空题:1. 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

答案:最终灭菌产品、非最终灭菌产品2. 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保护并监测()。

答案:正压气流、压差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一、填空题:1.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和“()”的标准。

答案:静态、动态2.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四个级别。

答案:A、B、C、D3. 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 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的取样头。

答案:等动力学4.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下进行动态测试。

答案:最差状况二、名词解释1.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三、问答题:(一)、应当按什么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1.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2.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害)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

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

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GMP知识竞赛试题(无菌药品、原料药、取样附录)

GMP知识竞赛试题(无菌药品、原料药、取样附录)

GMP知识竞赛试题(无菌药品、原料药、取样附录)2017年质量月GMP知识竞赛题库(生产部)无菌药品一、判断题1、无菌药品在B级洁净区要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同的监测系统。

(×)(无菌药品,在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似的监测系统)2 、在灌装/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3、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应安装在更衣的任何阶段.(×)(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只能安装在更衣的第一阶段。

)4、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外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5、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6、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7、非最终灭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可以在C级区操作(×)(应在B级区)8、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 级送风环境中进行,但A级送风环境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 )9、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指示剂监控灭菌工艺来替代物理测试。

(×)(不能使用)10、最终灭菌的产品可以用过滤除菌工艺替代最终灭菌工艺。

(×)(不可以)11、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 )12、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

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纯化水。

(×)13、每批药品的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所有相关的质量检验情况。

GMP知识竞赛试题(无菌药品、原料药、取样附录)

GMP知识竞赛试题(无菌药品、原料药、取样附录)

2017年质量月GMP知识竞赛题库(生产部)无菌药品一、判断题1、无菌药品在B级洁净区要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同的监测系统。

(×)(无菌药品,在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似的监测系统)2 、在灌装/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3、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应安装在更衣的任何阶段.(×)(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只能安装在更衣的第一阶段。

)4、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外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5、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6、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7、非最终灭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可以在C级区操作(×)(应在B级区)8、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环境中进行,但A级送风环境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 )9、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指示剂监控灭菌工艺来替代物理测试。

(×)(不能使用)10、最终灭菌的产品可以用过滤除菌工艺替代最终灭菌工艺。

(×)(不可以)11、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 )12、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

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纯化水。

(×)13、每批药品的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所有相关的质量检验情况。

(√ )14、无菌药品洁净区悬浮粒子日常监测的采样量与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时的空气采样量相同。

新版GMP附录1无菌药品考试及抢答题和应

新版GMP附录1无菌药品考试及抢答题和应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附录1 无菌药品考试题部门:姓名:日期: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

2.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和的污染。

、及其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

3.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并监测压差。

4.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包括达到和的标准。

5.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那4个级别::A级区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

6.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表中的“静态”标准。

7.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的监测方法有、和等。

8.无菌生产的隔离操作器所处的环境至少应为洁净区。

9.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应当定期,使无菌药品的操作符合要求。

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和方面的基础知识。

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是。

10.从事无菌药品生产的员工应当随时报告任何可能的异常情况,包括污染的类型和程度。

11.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及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12.A/B级洁净区的着装要求:应当用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应当塞进衣领内,应当戴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

13.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级或C级洁净区的更衣室。

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级洁净区,应当。

14.无菌生产的洁净区内禁止设置水池和地漏。

15.气锁间两侧的门同时打开。

16.关键设备,如灭菌柜、空气净化系统和工艺用水系统等,应当经过,并进行计划性维护,经方可使用。

17.无菌原料药精制、无菌药品配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等最终清洗、A/B级洁净区内消毒剂和清洁剂配制的用水应当符合的质量标准。

GMP知识竞赛题库IV(无菌药品附录)供学习

GMP知识竞赛题库IV(无菌药品附录)供学习

20XX年GMP知识竞赛题库IV(无菌药品附录)第一章范围一、填空题:1.无菌药品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以及无菌原料药的()和()生产过程。

答案:全过程、灭菌、无菌二、名词解释:1.无菌药品答案: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章原则一、填空题:1. 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

答案:最终灭菌产品、非最终灭菌产品2. 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保护并监测()。

答案:正压气流、压差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一、填空题:1.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和“()”的标准。

答案:静态、动态2.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四个级别。

答案:A、B、C、D3. 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

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的取样头。

答案:等动力学4.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下进行动态测试。

答案:最差状况二、名词解释1.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三、问答题:(一)、应当按什么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1.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2.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害)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

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

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GMP附录:无菌试题

GMP附录:无菌试题

GMP附录:无菌药品一、选择题1.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D)A.微生物 B.微粒 C.热原 D.以上所有2.用于生产最终灭菌产品的吹灌封设备至少应当安装在(D)级洁净区环境中A.A级 B.B级 C.C级 D.D级3.安瓿清洗循环水经(D )μm的微孔滤器过滤A.1.0 B.10 C.0.45 D.0.224.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 B )A.0.34-0.56m/sB.0.36-0.54m/sC.0.36-0.56m/sD.0.34-0.54m/s5.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应当包括试验。

(D)A. 最差状况B.最大批量C.最小批量D.培养基模拟灌装6.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当连续进行次合格试验。

(A)A. 3B.4C.5D.68、大(小)容量注射剂批次划分的原则(D)A. 一批无菌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B.同一批配制的药液使用同一台冻干设备在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C.同一配制罐最终一次配制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D.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9.非最终灭菌产品过滤除菌操作,使用同一规格和型号的除菌过滤器其使用时限应当经过验证,一般不得超过工作日。

(A)A.1B.2C.3D.4二、多选题1、哪些区域环境级别应达到A级,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ABCD)A.灌装区B.放置胶塞桶C.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D.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2.悬浮粒子的监测系统应当考虑和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AB)A. 采样管的长度B.弯管的半径C.采样地点D.采样时间3.A/B级洁净区人员卫生要求(ABCD)A.应当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全部遮盖,头罩应当塞进衣领内。

B.应当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必要时戴防护目镜。

C.应当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裤腿应当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当塞进手套内。

GMP附录取样试题

GMP附录取样试题

分数:2016年4月GMP附录8取样试题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药品生产过程的取样是指为一特定目的,自某一 _____ (____ 和产品)中抽取样品的操作。

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的目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待取样的物料及产品相适应。

应有书面的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料取样应尽可能在取样间中进行,从生产现场取样的除外。

取样间的使用应有_______ ,按顺序记录各取样区内所取样的 _______ 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移液管、小杯、烧杯、长勺、漏斗等可用于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液体,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玻璃器皿。

4. 对于无菌物料及产品的取样人员应进行 _________ 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以便能安全、有效地工作。

5. 已取样的物料和产品的外包装上应贴上 __________ ,标明取样量、_______ 和取样日期。

6.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取样人员应经 ____________ 培训,以便在取样时能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药材的取样操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中药材取样法的要求进行,在取样时应充分考虑中药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o7. 工艺用水取样操作应与 ____________ 一致,取样后应___________ ,以防止质量发生变化。

8. 取样后应分别进行样品的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 _____ 检查。

若每个样品的结果一致,则可将其合并为一份样品,并分装为检验样品、____________ o9. 实验室应有样品贮存的 _____ 和相应的设备。

样品的贮存条件应与相应的 _的贮存条件一致。

10. 取样时应穿着符合相应 _______ ,预防污染____________ o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占试卷内容20分):1. 对于取样操作规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应有取样的书面操作规程;除尘设备 重新封口包装的材料 B. 规程的内容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百二 十二条的要求;C. 至少包含取样方法、所用器具、样品量、分样的方法、存放样品容器的 类型和状态、样品容器的标识、取样注意事项(尤其是无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 止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贮存条件、取样器具的清洁方法和贮存要求、剩余物料的再包装方式。

gmp无菌附录试题及答案

gmp无菌附录试题及答案

gmp无菌附录试题及答案GMP无菌附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GMP中的“无菌”是指什么?A. 产品中不含有任何微生物B. 产品中不含有任何有害微生物C. 产品中微生物含量极低D. 产品中不含有任何细菌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无菌药品生产中的关键控制点?A. 环境控制B. 设备消毒C. 人员健康D. 产品包装答案:D3. 在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个区域被认为是最关键区域?A. 更衣室B. 洁净区C. 缓冲区D. 灌装区答案:D二、填空题4. GMP无菌附录中提到的无菌操作通常包括无菌原料的________、无菌产品的________以及无菌产品的________。

答案:转移;配制;灌装5. 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通常按照ISO标准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最高等级是________。

答案:ISO 4三、简答题6. 简述GMP无菌附录中对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的基本要求。

答案: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的基本要求包括:确保生产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符合规定标准,对生产区域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控制微生物污染,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确保有效的空气过滤系统。

7. 描述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人员卫生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答案:人员卫生控制在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人员是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源。

控制措施包括:穿着适当的无菌工作服,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进行无菌操作培训,以及在关键区域进行手部消毒和穿戴无菌手套。

四、论述题8. 论述无菌药品生产中无菌检测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式。

答案:无菌检测是确保药品无菌状态的关键步骤。

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验证无菌生产过程的有效性,防止无菌药品被污染,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实施方式包括:对无菌生产环境进行定期的微生物检测,对生产设备进行消毒效果验证,对操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技能评估,以及对最终产品进行无菌性验证测试。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回答,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GMP无菌附录的要求,提高无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GMP附录取样试卷-2020

GMP附录取样试卷-2020

GMP附录8取样培训试题部门: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1、药品生产过程的取样是指为一特定目的,自某一()、()和产品中抽取样品的操作。

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的目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待取样的物料及产品相适应。

应有书面的()。

2、物料取样应在()取样间中进行,从生产现场取样的除外。

取样间的使用应有(),按顺序记录各取样区内所取样的()。

3、各种移液管、小杯、烧杯、长勺、漏斗等可用于取()的液体,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玻璃器皿。

4.对于做微生物检测的物料及产品的取样人员应进行()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以便能安全、有效地工作。

5.已取样的物料和产品的外包装上应贴上(),标明取样量、()和取样日期。

6.工艺用水取样操作应与()一致,取样后应(),以防止质量发生变化。

7.取样后封好已打开的样品包装,在每件被抽样的容器上加贴取样证,并将样品包件()。

8.实验室应有样品贮存的()和相应的设备。

样品的贮存条件应与相应的()的贮存条件一致。

9.对于开启后极易吸潮变质样品、贵重样品、昂贵样品、开启后不宜久放的原料、原料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对于取样操作规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有取样的书面操作规程;B.规程的内容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要求;C.至少包含取样方法、所用器具、样品量、分样的方法、存放样品容器的类型和状态、样品容器的标识、取样注意事项(尤其是无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止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贮存条件、取样器具的清洁方法和贮存要求、剩余物料的再包装方式。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取样辅助工具包括() A.包装开启工具 B.除尘设备 C.中药材验收人员 D.重新封口包装的材料3.对于取样工具和设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工具和设备应由活性材料制成且能保持洁净。

B.使用后应充分清洗,干燥,并存放在清洁的环境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质量月GMP知识竞赛题库(生产部)无菌药品一、判断题1、无菌药品在B级洁净区要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同的监测系统。

(×)(无菌药品,在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似的监测系统)2 、在灌装/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3、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应安装在更衣的任何阶段.(×)(无菌药品生产,一般情况下,洗手设施只能安装在更衣的第一阶段。

)4、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无菌药品生产设备及辅助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当尽可能便于在洁净区外进行操作、保养和维修。

)5、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在无菌生产的过程中,不得使用易脱落纤维的容器和物料。

)6、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 )7、非最终灭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可以在C级区操作(×)(应在B级区)8、非最终灭菌产品的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环境中进行,但A级送风环境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 )9、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指示剂监控灭菌工艺来替代物理测试。

(×)(不能使用)10、最终灭菌的产品可以用过滤除菌工艺替代最终灭菌工艺。

(×)(不可以)11、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 )12、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

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纯化水。

(×)13、每批药品的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所有相关的质量检验情况。

(√ )14、无菌药品洁净区悬浮粒子日常监测的采样量与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时的空气采样量相同。

(×)15、C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 )16、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静态监控。

(×)(日常动态监测)17、A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所处的背景区域。

答案:错误18、无菌药品生产应该使更衣的不同阶段分开(√ )19、应当定期将独立的温度显示器的读数与灭菌过程中记录获得的图谱进行对照。

(√ )20、被灭菌产品或物品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后才开始计算灭菌时间。

(√ )二、选择题1. 中药注射剂浓配前的精致工序应当至少在( A )洁净区内完成。

A D级B C级C A级D B 级2. 中药材洗涤、浸润、提取用水的质量标准不得低于( B )标准,无菌制剂的提取用水应当采用( C )。

A 自来水B 饮用水C 纯化水 D 蒸馏水3. 用于中药注射剂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留样,应当保存至使用该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生产的最后一批制剂产品放行后( C )年。

A 半年B 2年C 1年D 3个月4.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不得超出其( C )能力。

A 使用B 储存 C设计 D 输送5. 应当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 C ),并有相应的记录。

A 检查B 测定 C监测 D 消毒6. 药品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应当符合相应的( D )。

A 规格要求B 管理规定 C要求 D质量标准7. 物料和产品的运输应当能够满足其( C )的要求A 不抛洒B 数量 C保证质量 D 时间8. 原辅料贮存期内,如发现对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特殊情况,应当进行( C )。

A 目测B 检查 C复验 D 销毁9. 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设置( C )妥善存放A 密闭区域 B一般区域 C专门区域 D 显著区域10. 印刷包装材料应当由专人保管,并按照操作规程和( A )发放。

A 需求量B 总量C 品种数量D 规格11. 过期或废弃的印刷包装材料应当予以( C )并记录A 保存B 另外区域存放 C销毁 D 计数12. 不符合贮存和运输要求的退货,应当在( C )监督下予以销毁。

A 质量受权人B 质量保证部门 C质量管理部门 D 质量控制部门1. 下面哪两种工具用于前瞻式质量风险管理 ( AD )A.防错设计B. 患者健康危害评价C. 鱼骨图D. 失效模式分析2. 下列哪些属于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的共有职责(AC)A批准并监督委托生产;B批准并监督委托检验;C确保完成生产工艺验证;D确保药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贮存,以保证药品质量3. 在干燥物料或产品,尤其是高活性、( BD ) 物料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特殊措施,防止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A.高刺激性B.高毒性C.高致畸性 D.高致敏性4. 应当定期检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并评估其( BD )。

A. 适宜性B. 有效性C. 通用性D. 适用性5. 药品的内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

包装尺寸过小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当标注药品通用名称、规格和(AD )等内容。

A、产品批号B、生产企业C、用量用法D、有效期1. 设备的设计确认主要内容有(ABCD )A.设备的性能参数;B.符合GMP要求的材质;C.结构便于清洁和操作D.选型符合国家标准、满足药品生产需要;E.尺寸大小符合要求;2. 注射用水验证主要项目有(ABDE )A.输水管道和储罐的材质;B.输送方式和循环温度;C.使用方式和使用环境;D.酸碱度和总有机碳检测;E.微生物和热原检测;3. 工艺验证的主要内容有(ABCD )A.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准确性;B.生产控制手段的可靠性、重现性;C.厂房设施、设备的适用性;D.中间产品、成品质量的符合性;E.主要原辅料、内包材变更;原料药一、判断题:1 、原料药生产设备所需的润滑剂、加热或冷却介质等,应当避免与中间产品或原料药直接接触,以免影响中间产品或原料药的质量。

(√ )2 、原料药生产企业有供应商审计系统时,供应商的检验报告可以用来替代其它项目的测试。

(√ )3、混合操作可包括将同一原料药的多批零头产品混合成为一个批次。

(√ )4、清洁验证残留物的限度标准可根据原料药的药理、毒理或生理活性来确定,也可根据原料药生产中最有害的组分来确定。

(√ )5、混合批次的有效期应当根据参与混合的最后批次产品的生产日期确定。

(×)6、药品生产企业不得进行委托检验。

(×)7、每批药品的检验记录应当至少包括原辅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所有相关的质量检验情况;(×)8、企业终止药品生产或关闭的,应当将留样转交受权单位保存,并告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9 、持续稳定性考察的时间应当涵盖药品有效期. (√ )10、持续稳定性考察的贮存条件应当采用与药品标示贮存条件相对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长期和加速稳定性试验标准条件;(×)11、管理部门人员通常可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

(×)12、企业所有管理和操作人员职责通常不得委托给他人。

(√)13、企业所有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

(×)14、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15、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16、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5帕斯卡。

(×)17、表格中内容与前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可以用“\ /”或“同上”表示。

(×)18、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19、无论是制剂产品或原料药,成品的留样包装均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

(×)20、企业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二、选择题1、下述活动也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其过程和结果应当有记录( D )。

A.确认和验证B.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清洁和消毒C.环境监测和变更控制D.以上都是2、药品批生产记录应当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 D )年。

A. 4B. 3C.2D.13、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至少应当采用( B )。

A.自来水B.饮用水C.纯化水D.注射用水4、物料必须从( C )批准的供应商处采购。

A.供应管理部门B.生产管理部门C.质量管理部门D.财务管理部门5、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 D )。

A.名称B.流向C.状态D.名称和流向6、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 B )。

A.腐蚀B.死角、盲管C.脱落物D.附属物7、批号是指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 C )的组合。

A. 汉字B. 拼音C. 数字和(或)字母D. 数字8、过期或废弃的印刷包装材料应当予以( A )并记录。

A.销毁B.回收C.保存D.以上都不是9、每批药品均应当由( D )签名批准放行。

A.仓库负责人B.财务负责人C.企业负责人D.质量受权人10、药品生产的岗位操作记录应由( C )。

A.监控员填写B.车间技术人员填写C.岗位操作人员填写D.班长填写11、仪表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以及仪器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其( B )。

A.使用时间B.校准有效期C.状态D.适用范围12、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不得超出其( C )能力。

A.使用B.储存C.设计D.输送1、物料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 BD )的原则。

A.合格先出B.先进先出C.急用先出D.近效期先出2、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GMP制定的依据( BC )。

A.中华人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D.药品生产监督管理条例3、设备管理中应当建立并保存相应设备( AB )记录。

A.采购B.确认C.操作D.维护4、验证的组织机构是( BC )。

A.质量管理部门;B.验证领导小组或验证委员会;C.验证实施小组;D.生产管理部门;5、以下哪个不属于工艺助剂( CD )。

A. 助滤剂B. 活性炭C.参与反应的物料D. 溶剂1、工艺验证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准确性;B.生产控制手段的可靠性、重现性;C.厂房设施、设备的适用性;D.中间产品、成品质量的符合性;E.主要原辅料、内包材变更;2、药品生产企业关键人员至少应当包括( ABC )。

A.企业负责人B.生产管理负责人C.质量管理负责人D.总工程师E.企业法人3、产品包括药品的( BC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