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姓名:崔志颖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任燕燕2009102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1999年高校第一次扩大招生规模,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毕业生人数是212万,从这一年开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11万,这个数字相比2003年翻了近三倍之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我国的GDP也一直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长,2008年就已经跻身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奥肯定律在中国并不适用,那么,在我国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本文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运用1978年-2008年的城镇人口失业率数据并结合当年的DGP数据对奥肯定律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运用扩招后(1998年-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数据结合当年的DGP数据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尝试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指导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关于研究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文献却非常少,并且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各种非经济因素,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而国内学者除了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以外,对经济因素的研究主要验证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且大多只是对奥肯定律是否适用做了一个验证,极少有对奥肯定律加以修正的研究。
本文不仅对奥肯定律的两种经典表达式进行了验证,而且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二次曲线模型,经计算得出二次曲线的拐点出现在经济增长率为8.5%的附近,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5%以下,经济增长的就业率弹性就为正,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5%以上,则经济增长的就业率弹性为负。
建国以来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
2014年第5期 现代大学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71373274。
收稿日期:2014-06-23作者简介:刘海兰(1976-),女,湖南涟源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研究生,井冈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姚荣(1990-),男,江苏泰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政策与法制、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研究;周光礼(1970-)男,湖南武冈人,教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政策与法律、院校研究、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北京,100872。
建国以来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刘海兰 姚 荣 周光礼摘 要: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发现,建国以来我国三次高校大规模扩招是特定国家治理结构、意识形态与政策范式等制度环境约束下,关键行动者在关键时期采取特定行动策略的产物。
通过关键行动者、外部环境或关键事件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扩招呈现出“自上而下”与政府主导的“单向管控”逻辑。
高校自主权的缺失与自律意识薄弱、民间社会发育的不完善以及政策分析市场或思想市场的“排他性”等因素使得扩招决策往往受制于国家意志的诉求而严重忽视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
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进高校招生的制度逻辑从“单向管控”向“协商互动”转型。
关键词:高校大规模扩招;历史制度主义;高等教育治理;单向管控;协商互动中图分类号:G649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5-0061-08一、问题的提出自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时而剧增或剧减,时而渐增或略减,呈现非常态性增长。
在建国60多年里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扩招与三次大规模的扩招。
两次较大规模的扩招为1983年至1985年,1983、1984、1985年的招生人数分别为39 10、47 50[1]、61 92万人[2],增长率分别为24 13%,21 48%,30 36%,至1986年略有回落;第二次较大规模扩招为1992年至1993年,增长率分别为21 65%[3],22 53%[4]。
1979年扩招政策解读
1979年扩招政策解读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扩大招生政策,这一政策被视为中国高
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得到了极大的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普及教育的水平。
扩大招生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
高素质人才。
在此前,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面向少数精英的,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政府采取了扩大招生的政策,以期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
这一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高校的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例如,高校的教育质量下降,校园管理不善等。
但是,总体来说,这一政策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 1 -。
市场调查报告---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
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目录一、执行摘要 (1)(一)背景 (1)(二)调研目的 (2)(三)调研方法简述 (3)(四)重要结果概述 (3)二、调研方法和程序 (4)三、调查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 (12)四、结论和意见 (15)五、报告局限性 (18)(一)抽样误差 (18)(二)调研费用限制 (19)(三)时间限制 (19)(四)测量偏差 (19)六、附件 (19)一、执行摘要(一)背景由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人力资源的赋闲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积聚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极为不利。
大学生就业难,而且一年比一年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比如国际分工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等。
其中高校扩招政策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竞争增大。
客观来说,高校扩招政策很明显达到了其本身经济目标,但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
当 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就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就空前强大了。
高校录取的学生多了,每年高校毕业的学生也就增多,每年都以 60~70 万人的速度增加。
虽然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所增多,但是需求的增长速度还是相对慢于供给的增长速度。
未来几年,每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会不断增加,随着基数的增大,即使是每年的就业率都只有 17.7%每年未能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不断地增大,就业竞争还是不断地增大,形势不容乐观。
2.高校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扩招政策给高等教育带来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师资力量。
从教师数量上看,一个合格的本科院校师生比应在1:16 左右,这既是国际通行惯例,同时也是教育部的要求。
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少本科院校的师生比在1:20左右,有的其至超过1:30,这些都基本源于近几年高校连续急剧扩招的结果。
鲜为人知的1999年中国大学扩招内幕
鲜为人知的1999年中国大学扩招内幕随着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失败,“大跃进”一词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谁能想到,到了1999年,中国大学也来了个“大跃进”式的扩招,让大学生这一昔日的天之骄子群体,一下子颜面无存,就业状况比农民工还差劲。
也许有人会说,大学扩招毕竟让更多的人上了大学,整体上提高了中国国民的素质。
其实,这只是一种盲目乐观的看法,善良的人们不知道的是,1999年中国大学的“扩招”压根并不是为了发展教育,提出扩招建议的不是教育专家而是一些鼠目寸光的经济学家。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者汪庆华在学术期刊《The China Journal》上撰文,回顾了扩招的前前后后。
他认为,扩招体现了“游击队决策风格”。
所谓“游击队决策风格”是与机制化的正常官僚决策机制相对的,其特点是政治挂帅、重意识形态,多采取群众动员方式,不确定性强。
本来,这种决策风格更多的存在于改革开放前。
那时,继承的是延安时期的教育风格,削弱职业教育家的权限,实施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采取基于阶级的教育观。
这种教育管理风格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仍坚持政治挂帅,但非职业教育人士对决策的干预频率和程度减少。
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决策逐步走向标准化和常规化。
那时,教育政策的决策有几个层级。
教育部作为日常政策的最高行政决策机关,得到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政策支持。
同时,教育部经常性征求学者、主要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意见。
当然,重要决策仍需最高领导层拍板。
中国大学扩招的政策于1999年6月出台。
此前,按照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规划,高等教育需“稳步发展”,到2000年,规模达到600~650万人,到2010年发展至1000万人。
“高等人才供应应适当小于需求数量。
”现在看来,这个规划是非常合理的,高等教育只能是“稳步发展”,如果突然来个“大跃进”,那样造成的灾难不是人们所能想象和应付的。
可是,事情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90年代高考志愿
90年代高考志愿1949年到1966年:“我是祖国一块砖”。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法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心路历程。
青春的张扬,明媚的笑容,矫健的步伐,融洽的人际关系,似乎大家心里都装着一轮理想的的太阳,人人觉得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个应该大有作为的时己,如果不能干出一番事业就有愧于于国家和人民,有愧于遥远的保尔·柯察金。
大学洋溢着革命浪漫气息和浓郁的书香,学术思想和凌云壮志是那时飘在大学校园上空的两朵彩云。
那时候他们填写高考志愿最多的是祖国的需要,很多人都报了艰苦的地质专业,想法很单纯,为社会主义建设出把力,想着“我为祖国献石油”。
那时候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由于当时大学生就业包分配,“上了大学,就有工作”:而且毕业后工资待遇差不多,因此那个时候的学生,对“名牌大学”没有特别的概念。
整个50、60年代,“志愿”这两个字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1977年到1985年:个人意志开始发言1975年1月,一句金言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理科成为报考志愿的大热门也就不足为怪。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对人才的需求跟建国初期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尤其是理工类的人才。
与理工科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科的“门前冷落鞍马稀”,那个时代重理轻文的观念之顽固跟重男轻女观念有得一拼。
一般被认为只有智商弱的人才会选择文科,因此理科风采依然,玉树临风。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哲学竟成了大家竞相报考的热门专业,算是文科中的“另类”。
大的改变发生在1985年前后。
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尚的标签,文史哲开始全面受到追捧,开始与理工科平分秋色。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国内的知名大学纷纷成立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很快取代数理化成为当时的热门专业。
1990年代至今:市场之手提着“志愿的篮子”。
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依旧神圣无比,高考的成败更是意味着一次天壤之别的命运开端:1995年到1998年之间,通过高考上大学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城镇孩子的必选之路。
高校扩招是哪一年开始的
高校扩招是哪一年开始的
高校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帮助学生实现大学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以有效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高校扩招,这一决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高校扩招的积极影响一、帮助学生实现大学梦现如今,上大学已经不像从前那般困难,但是相比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许多人没有能够进入大学的机会。
高校扩招这一政策可以给与更多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渐渐的大家关注点已经从是否考上大学转到考上什么大学。
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是培养人的根本保证,高校扩招后使的更多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可以继续升学,使得整个社会文化水平都有所提升。
三、有效的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现如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倘若许多学生高中毕业后就急需
找工作那么就业压力就会更大。
高校扩招这一政策使得许多本该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获得升学的机会,可以达到缓解就业压力的效果。
现今中国大学扩招弊大于利立论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认为对方辩友对于“大学扩招”的叙述不够全面。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考量都不能离开纵向的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社会结构。
根据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第三章的规定,大学是指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具有较强科研力量的教育机构。
不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
那现行的大学扩招政策从何而来呢?1998年,亚洲开发银行总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出于拉动内需、减缓就业压力的考虑,写信呈交国务院提议大学扩招。
1999年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拟定招生人数在3年内翻一番,新增学生实行全额自费。
这正是咱们此刻谈论的大学扩招政策的开端。
由此可见,与以往的适度发展不同,现行的扩招政策是一种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发展模式。
时至今日,大学扩招带来的很多问题已初露端倪,对于表面性的,我们若是有时间再和大家详细谈,我先在这里讲两点根本性的。
首先,扩招政策在极大程度上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对方辩友刚才告诉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多了。
但是您方只看到数量上的增多,没有看到结构上的变化。
在最近8年中,大学学费增长了12倍,已经远远超出了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
飙升的学费把贫困生据之门外。
信用制度的缺乏又让助学贷款的覆盖率极其低下,从源头上制约了教育公平的可能。
教育是打破社会阶层间壁垒的重要手段,它使阶层间的流动成为了可能。
而大学扩招正是破坏了我们这个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自动平衡器。
其次,扩招政策在极大程度上加剧了人才结构失衡。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人才的。
但是您方又只是看到了数量上的需求,没有看到结构上的需求。
根据中国网提供的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与预测报告,当今中国制造业技术人才缺口达1000万。
由于国家对于教育资源投入的总量并不是无限扩张的,大学扩招使得职业技术学校在享受国家资源和生源竞争方面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由大学扩招加剧的职业教育环节的薄弱成为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瓶颈,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背道而驰。
对方辩友刚才提到的大学扩招让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在整体上提升了全民的素质,这点我方也不能否认。
1978年关于高校扩大招生问题的意见
高校扩大招生1987年的意见一、背景介绍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高等教育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增加,同时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教育部提出了高校扩大招生的意见。
二、意见的主要内容1. 招生范围的扩大根据1977年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招生范围应该扩大到中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
重点放在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2. 招生计划的重新分配应根据各省人民政府劳动局等有关部门提出的劳动力需求情况,确定相应的招生计划。
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个专业的招生计划,以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
3. 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都应该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不得以任何名义违反招生政策,搞拉关系、拉关系等违反招生规定的现象。
4. 改进招生工作的具体方法应该进一步改进招生工作的具体方法,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
应该细化招生程序和标准,让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5. 加强选拔工作对于具有特殊技能和专长的人员,可以采取特殊方案,放宽招生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6. 建立健全的招生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招生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招生工作开展全面、细致、深入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意见的实施效果1978年关于高校扩大招生的意见的实施,使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我国的整体文化素质。
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结束语1978年关于高校扩大招生的意见,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为后续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希望未来在高等教育领域继续积极探索,推动教育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整理]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回顾1999年,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扩招,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扩招的速度确实快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从1999年至2005年每年递增25%左右,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科学发展。
2007年,普通高校大概1900多所,一半以上是扩招后新增加的学校,其中一大部分是中专升上来的,理念、制度、师资、设施等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十年间,高考扩招从大受欢迎到引来争议,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的高考扩招是对了,还是错了?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中的成败。
扩招是为了拉大内需吗?说起大学扩招,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汤敏一度被冠名“扩招之父”,在中国高校大举扩招之前,他曾经以个人的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陈述扩招的五大理由。
无疑,他的谏言提得正是时候。
从那时起,中国高校开始了一轮步伐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轰轰烈烈的十年扩招。
时至今天,汤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能够一口气说出五个理由: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8~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4%;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其五,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以扩招拉动内需,可行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插曲。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1999年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196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6.4万人,是1950年的2.8倍。
1966年到1970年,高校没有招收新生。
1971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
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
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80年,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
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
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
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
当年高考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
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
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共有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共有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1990年:录取60万。
1991年:录取62万人。
1992年:录取75万。
1993年:录取92万。
1994年:录取90万。
1995年:录取93万。
1996年:录取97万。
1997年:录取100万。
扩招是什么
扩招,也称为高校扩招、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包括研究生扩招、本科扩招、高职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亦即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
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中国的大学扩招是教育体质改革的重要举动之一,同时也是大学教育自费化的伴生兄弟。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1985年颁的,而真正有转折意义的扩招和自费生政策应该是1993年。
1993年,全国各大中专院校正式接收少量自费生,1998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新旧制度的转轨。
招生并轨后,不再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公费生)和调节性计划(含委托培养和自费生)的计划形式,统一实行一种招生计划,并统一录取标准,学生缴费(自费)上学。
高中毕生升学率发生了量级的变化,同时也导致大中专毕业生质量和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
"天之骄子"这一用来形容大学生的词汇,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被永远的封存在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的大学毕业生的记忆里。
二十年前(1999年扩招前),中国的本科教育包括大中专教育都是精英教育。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2001年:录取260万人录取率首次突破50%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但是录取比例约为2:1。
2008年,高考招生人数创新高,计划录取599万人,考生1050万。
浅谈中国高校扩招的现状和影响
浅谈中国高校扩招的现状和影响中国高校扩招是指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这一政策从1999年开始实施,目的是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现状:1. 招生规模增加:随着扩招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高校数量增加,招生计划增加,录取人数增加。
2. 学科门类多样化:扩招不仅增加了普通本科专业的招生名额,也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域。
学科门类繁多,覆盖了工科、理科、文科、社科、医学等各个领域。
3. 就业压力增加:随着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由于高校扩招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有限,导致毕业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
影响:1. 教育机会公平性提升: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 人才培养质量需关注:扩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间竞争激烈,一些学校为了招生数量,可能会放宽招生标准,导致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出现问题。
3. 资源分配压力增加:高校扩招给高校带来了更大的资源分配压力,包括生源、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等。
如何平衡资源分配,保证教育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4. 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有限,加上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使得就业形势严峻。
对于一些学科门类招生过多,就业压力较大。
中国高校扩招在提高普及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面临着就业压力增加、教育质量问题以及资源分配压力等挑战。
因此,应在扩招的同时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就业需求的适度引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
中国高等教育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简介来源:中国高等教育简介点击:4130发表时间:2005-9-22 8:45:46一、高等教育概况高等教育在中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直是教育系统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71 所,成人高等学校871所。
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共718.91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413.4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305.49万人。
在校研究生23.4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
2000年,普通高校实际招生22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大致是清末民初学习日本,五四之后学习美国,50年代之后学习苏联的过程。
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和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可以视为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
但这些学校其由旧入新,成为现代大学的转换,大致发生在"五四"之后。
比较显著的坐标,是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手中完成了现代性的改造。
在我国现代大学生长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家和大学校长,如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潘光旦、张伯苓、唐文治、竺可祯、郭秉文、罗家伦、吴有训、傅斯年、茅以升、陈垣、钟荣光、刘湛恩、陆志韦、吴贻芳等等。
在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共有高等院校108所,其中各类大学42所、独立学院36所,专科学校30所,在校生共4.2万人。
1945年,高等学校为141所,在校生8.3万人。
1949年,全国有高等学校205所,其中国立、省立和市立院校124所,占60.4%,私立院校61所,占29.8%;,教会学校21所,占9.7%。
在校生共11.6万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重建。
接管了所有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将私立高等学校全部改为公办,并按照苏联模式重建高等教育制度。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本科生扩招政策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本科生扩招政策,而2003年的毕业生是扩招以后的第一届毕业生。
现在,就业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日语人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要稍好一点,而研究生市场更大,机会也更多。
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学院,今年本科毕业生400余人,人数是往年的2倍以上,但是到学校来的用人单位的绝对数量还是比往年多一些。
现在已经签约的有150人左右,而且月薪要稍好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平均2000元左右。
加上考研的同学大约能有一半的应届毕业生有了去向,剩下的同学除了毕业后出国的,都已经有了就业意向。
乐观估计,90%以上的同学有了着落。
日语人才,就业去向哪里?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
1.进军日企很容易:日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城市,诸如大连、烟台、青岛、苏州、无锡等都有分布,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很多同学都把进入日企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
但是,日本公司的工作风格与国内、欧美都有差别。
日本公司的老板工作讲拼搏,加班加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也要求员工同样勤奋,有奉献精神,绝不可斤斤计较;日资公司喜欢把工作的目标、进程订得细致清楚,然后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完成,不喜欢任何人标新立异;凡事须向上司汇报,问准方可行动。
因此,要想成为管理规范的日资企业中的一员,在面试中就要注意这些特点。
第一,守时。
于丽红老师认为:“面试成功的秘诀是了解日本人守时认真的性格特点。
”如果面试时间定在下午1:30,那么按照日本人的思维习惯他会在1:25左右到场,而参加面试的你也必须提前三五分钟到场才行。
在日本人看来,守时是一个人的必备品质,如果面试已经开始,你才匆匆忙忙赶到,那么你不用拿出简历就已经被炒了。
第二,注意细节。
要穿戴整洁,不能蓬头垢面;着装要得体,到不同性质的企业面试或竞聘不同的工作岗位要穿不同款式的服装,最好穿职业装。
高等院校扩招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手机爱问
高等院校扩招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手机爱问撕皮儿剥壳2010-06-07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是从哪一年开始的?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是从1999年开始的翻开我国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扩招并不是近几年的事。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除少数年份外招生数额一直呈增长趋势。
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将大幅度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且在今后几年将继续扩大。
自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发展时期。
同时上大学也不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必须交纳一笔可观的费用。
权衡利弊,不是只选择利益而完全摒除弊端,而是考虑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据此再做出选择。
毋庸讳言,高校是扩招收费的最大受益者。
对个人而言,经过大学教育,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对国家而言,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改善了未来劳动力的水平和结构。
另一方面,扩招也带动了国家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业、出版印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岗位,推动了国内各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
对于社会而言,高校扩招有利的方面有以下几方面吧: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在以前上了大学等于拿到了铁饭碗。
而现在大学急剧扩招,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
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学校所关心的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在校生、研究生从数量上上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经过近几年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当前阶段,人口特别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学校,减少当前的就业人数,降低就业压力。
如果,如此庞大的群体一旦进入就业队伍,势必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
发展高等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按学龄期学生人数比例发展教育的必要措施。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自1999年开始的。
高校扩招,也称为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
育改革政策,简单来说即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
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大学扩招
大学扩招的利与弊定义:高校扩招,也称为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简单来说即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
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0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简介:中国大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尽管在逐年增长,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
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许25周岁以上公民参加高考,彻底放开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
2001年,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
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开始自主招生。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
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这些都是扩招的内容。
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背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积极肯定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政府开始精简人员,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高考扩招是哪一年
高考扩招是哪一年
高考扩招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
在2003年,中国教育部决定取消高考招生计划的总量限制,实行按照学生的高考成绩录取的政策。
这意味着高中毕业生无论是报考本地的高校还是其他省份的高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报考。
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扩大了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渠道。
在此之后,高考扩招政策也逐渐完善和发展,不断地推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考扩招除了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如高校的扩建、师资培养等。
尽管高考扩招带来了一些问题和争议,但它无疑为广大的高中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回顾1999年,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
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扩招,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扩招的速度确实快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从1999年至2005年每年递增25%左右,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科学发展。
2007年,普通高校大概1900多所,一半以上是扩招后新增加的学校,其中一大部分是中专升上来的,理念、制度、师资、设施等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十年间,高考扩招从大受欢迎到引来争议,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的高考扩招是对了,还是错了?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中的成败。
扩招是为了拉大内需吗?说起大学扩招,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汤敏一度被冠名“扩招之父”,在中国高校大举扩招之前,他曾经以个人的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陈述扩招的五大理由。
无疑,他的谏言提得正是时候。
从那时起,中国高校开始了一轮步伐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轰轰烈烈的十年扩招。
时至今天,汤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能够一口气说出五个理由: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8~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4%;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其五,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以扩招拉动内需,可行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插曲。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1999年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回忆当年,他说教育部要北大教科所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交了一个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拉动内需的排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排在第一百零几位上,微乎其微。
既然扩招不是为了拉动内需,那扩招究竟让中国收获了什么?2009年8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回顾了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其中他明确指出,今天的高等教育走入了大众时代。
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时代,扩招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么,大众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首先意味着文化权利,特别是高等文化权利的下移,这表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这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社会极少数人的特权,而且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也正在从精英走向平民,这带来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
近年来,一系列‘学术明星’的涌现,就是最好的说明。
”扩招成败不能简单而论简单地讨论“大学扩招十年”的成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针对扩招及扩招后出现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我们用10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的历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步跨得正好是时候,我认为意义特别重大。
将来过几十年回过头看,会更加体会到它的意义。
一个时代的到来,也应该带来一代观念的更新。
纪宝成校长认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对的,生源文化素质下降在大众化进程中是正常的,问题是我们在招生上‘宽进’了,但在毕业上没有真正做到‘严出’。
我们扩大招生,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以后,在教育内部应当有全方位变革的跟进,同时也应该是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社会就业的观念、就业方式、户籍管理制度等等都要进行调整。
”纪宝成校长还指出:“扩招引起了思想的大解放。
钱是用到教育上来了,土地增加了,教育设备更新了等等,没有扩招做不到这一点。
这对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长期发挥作用。
”同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把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风浮躁、教学质量下降、就业难等等,不分青红皂白通通归咎于扩招,是不公平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大学扩招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工作,需要明确很多问题,例如扩招的重点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扩招所需资金是靠提高学费标准,让老百姓买单,还是由政府、社会、老百姓合理分摊?每所学校的扩招计划是由政府作出,还是由学校根据办学条件自主决定?怎样的扩招速度,既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有学者主张,对于中国的十年扩招,不能站在问题上看问题,要在发展中看问题,最终方向是一定的,就是要从量变向质变,从外延向内涵发展。
后一个十年,高等教育走向何方?中国学者认为,关键是大学如何从“以外延扩张为主”,走向“以内涵改进为主”;中国大学在长时间的“量变”之后,如何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毕竟,失去了质量这个核心和前提,大学所具有的任何外在繁荣都将失去意义。
大学扩招-背景高校扩招,也称为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0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积极肯定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政府开始精简人员,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同时,在1992年到1998年,由于国企改制,市场经济改革等原因,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国内称之为下岗职工)。
其中1997年全国下岗人员为2115万人。
经济方面,90年代前期,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极高,朱镕基开始对过热的经济进行降温——也就是著名的软着陆。
通过1993年-1996年的软着陆,使通货膨胀率成功的从1994年的24.1%下降到1996年的8.3%,但是同时,经济增速也大大放缓,国内需求疲软。
编辑本段教育情况中国大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尽管在逐年增长,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
编辑本段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
在这份建议书之中,他指出5点扩招的理由: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企改革带来的大量下岗工人如果进入就业市场与年轻人竞争会出现恶性局面。
国家提出经济增长8%的目标,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扩招可以拉动内需,激励经济增长。
高校有能力接纳扩招的学生,当时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
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振兴。
建议被中央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2006年,国家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2007年,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说:高等教育仍将继续扩招,但是幅度将大大放缓。
进入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599万,增长幅度仅为5%,同时,教育部开始对扩招进行反思,并且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
编辑本段大学扩招-影响扩招政策首先导致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
以北大为例,1999年,扩招导致北大宿舍吃紧,部分学生需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2002年,北京市教委对50所高校做过一次调查,发现65%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所以没有能力继续扩招,86%的学校出现了硬件不足和经费短缺的问题。
同时,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下滑,以湖南为例,从1998年到2005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4.2倍,而教师数量仅仅增加了2.1倍。
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学生增长速度,但是如果快速扩大教师队伍又会严重的影响师资水平。
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2003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由于大学生包分配取消不到10年,扩招后的大学生就进入了就业市场,客观上,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
2009年,中国将有700万大学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除了庞大的就业需求之外,扩招导致的教育质量下滑,专业与课程结构不合理,不适合市场需求也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由于2009年中国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严重就业压力,政府开始将一部分大学生安排在基层工作,此外,还采取扩招研究生的办法解决就业压力,但是由于之前扩招的影响,很多人对此政策并不赞同。
就业压力也让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待遇水平一降再降,很多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待遇已经降到了和农民工一样的地步。
很多大学迫于就业率低的压力出现了就业率作假的问题。
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
结果因为基建规模太大,导致很多学校背上了巨额债务。
截止2007年9月,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到2000多亿人民币。
为了偿还贷款,一些学校不惜提高学费,降低分数录取。
由于债务问题,很多高校的信用评级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