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不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及根源资料

合集下载

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组新疆论文职称论文摘要:生态脆弱区具有独特的人地关系特征,生态脆弱性与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和高耗水等“四高”为特征的传统产业结构间的矛盾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文章研究以闽西为案例,探讨了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构的一般原则和三大传统产业部门的重组要点。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组一、生态脆弱区的产业结构特征(一)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在生物圈中,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态脆弱区,中国主要有五个典型脆弱生态区:一是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范围包括东起科尔沁草原经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黄土高原北部、西至河西走廊东端的52个县(市)共约25万km2的地区;二是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范围主要包括甘肃、新疆的61个县(市),面积约59万km2的地区;三是西南干热河谷地区,主要包括由一系列高山峻岭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紧密排列的岭谷相间地区的横断山区以及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为主体的自然环境最为多样化的广大地域;四是南方石灰岩山地地区,主要包括贵州、广西的76个县(市),共约17万km2的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五是青藏高原地区,面积共约250万km2,属于高寒海拔生态脆弱区。

根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脆弱因子和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可以归纳出一些脆弱生态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划分出西北半干旱区、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华北平原区、南方山地丘陵区、西南石灰岩山地区、西南山地区和青藏高原区等7大类脆弱生态区。

从上述两大典型分类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景观生态的角度还是从自然地理特征的角度,我国的脆弱生态区主要集中在三大阶梯的交接地带。

在地形上,南方以山地丘陵为主,而北方以景观分界线附近的平原地形为主。

闽西属于典型的南方山地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环境的破坏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山洪瀑发和泥石流等严重的生态灾害。

(二)生态脆弱区的产业结构特征1产业发展轨迹中呈现三大核心矛盾。

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D
系统的平衡,也制约了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气候变化
2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另一个重要 的制约因素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 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 暖,引发了极端天气、 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 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 源、生态系统等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对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 威胁
3
社会不公与贫困
2
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等。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人类创造一个繁荣、和谐的未来
--
THANKS 感谢观看 20XX年XX月
综上所述,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 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球范围内 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这包括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 促进社会公平、加强科技创新、 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控制 人口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 及解决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等。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 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人 类创造一个繁荣、和谐的未来
人口增长也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采取有效的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 人口结构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 增加,这给资源开发和环境承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8
区域发展不平衡
8 区域发展不平衡
01
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制约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 因素也制约了可持续发展
10
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10 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因素
地区冲突、政治动荡、 经济危机等问题会导致 资源开发利用的困难, 阻碍可持续发展进程

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言农村地区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问题1.环境污染:农村地区存在污水处理不完全、农药和化肥滥用等问题,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2.资源枯竭:由于土地资源的枯竭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农村地区面临着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同时,能源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紧缺的情况。

3.农业落后: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较低,农产品陈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这导致农民持续困窘,农村地区农业发展乏力。

4.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不便,教育、医疗和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原因分析1.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这种滞后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困境。

2.政策制度问题:现行的政策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无法充分调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

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得到保障。

3.意识和文化问题:农村地区的一些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例如,大量农民仍然依赖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缺乏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意识。

4.市场需求问题: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没有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导致产销不畅。

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合理保障,进一步影响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方案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农田、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和使用,推动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

2.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土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耕作方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推动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3.推动农业现代化: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发展战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一&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可以说,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设者、实践者,又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数量大、素质低的人口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过快的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造成各种压力,环境承载量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平衡并导致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突出,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日趋严重地表现出来,过快的人口增长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已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人口包袱,具体体现在:第一,人口总量膨胀态势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第二,人口素质低下。

第三,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二&资源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基础。

我国目前资源形势极为严峻。

如我国的土地资源,开发已接近极限,加之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现象加剧,人均耕地仅有’()$亩,占世界人均耕地#( *)亩的+#,。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六位,但仍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 多个国家之一,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 位,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我国森林面积有’(!*亿公顷,覆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第’!’位;草原面积虽有!(-. 亿公顷,但人均草场只及世界人均草场的#$,。

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居世界第)#位。

其他如海洋资源、能源资源等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与此同时,我国资源的浪费现象却十分惊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增长了!" 多倍,而主要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却增长了+"多倍;单位/01 的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倍,日本的’’(. 倍;钢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式虽然开始转变,但环境污染却依然相当严重,如果把环境也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中国现在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则会大打折扣。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浪费现象,能源效率低下,加 剧了能源短缺问题。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可利用土地资源逐渐减 少。
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过度耕种、放牧、采矿等活动导致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现象严重,土 地生产力下降。
土地权益冲突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土地权益分配不公和土地争夺引发的社会冲突 屡见不鲜,也是土地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问题。
环保技术普及困难
总结词
环保技术的普及面临诸多困难,包括技术成本、技术推广和市场接受度等问题。
详细描述
环保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导致其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 技术推广机制和市场接受度不高,环保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THANKS
感谢观看
发达国家面临的挑战
经济转型困难
发达国家在传统产业方面拥有较大优势,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 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变化等挑战。
资源环境压力
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需要采 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社会福利压力
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为完善,但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医疗负 担重等挑战,这对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工业和农 业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加剧了水资 源的紧张状况。
能源资源短缺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枯竭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日益枯竭,许多国家依赖进口能源,能源 安全面临威胁。
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
虽然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具有巨大潜力,但目前开发利用 程度有限,无法满足能源需求。
能源效率低下
空气污染
1 2
大气颗粒物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李凤莲佳大附中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

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

人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那些同样影响人们长期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有关健康、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追求。

其次,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不仅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内部要协调,系统之间也要协调。

第三,发展应是可持续的。

人类应该努力维持自然资源的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改进,使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实质就是承认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发展中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贯彻发展的思想。

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发展吗?当前,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严峻的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依然过快,其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等依然存在失衡,问题突出。

最新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最新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组新疆论文职称论文摘要:生态脆弱区具有独特的人地关系特征,生态脆弱性与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和高耗水等“四高”为特征的传统产业结构间的矛盾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文章研究以闽西为案例,探讨了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构的一般原则和三大传统产业部门的重组要点。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组一、生态脆弱区的产业结构特征(一)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在生物圈中,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态脆弱区,中国主要有五个典型脆弱生态区:一是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范围包括东起科尔沁草原经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黄土高原北部、西至河西走廊东端的52个县(市)共约25万km2的地区;二是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范围主要包括甘肃、新疆的61个县(市),面积约59万km2的地区;三是西南干热河谷地区,主要包括由一系列高山峻岭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紧密排列的岭谷相间地区的横断山区以及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为主体的自然环境最为多样化的广大地域;四是南方石灰岩山地地区,主要包括贵州、广西的76个县(市),共约17万km2的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五是青藏高原地区,面积共约250万km2,属于高寒海拔生态脆弱区。

根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脆弱因子和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可以归纳出一些脆弱生态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划分出西北半干旱区、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华北平原区、南方山地丘陵区、西南石灰岩山地区、西南山地区和青藏高原区等7大类脆弱生态区。

从上述两大典型分类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景观生态的角度还是从自然地理特征的角度,我国的脆弱生态区主要集中在三大阶梯的交接地带。

在地形上,南方以山地丘陵为主,而北方以景观分界线附近的平原地形为主。

闽西属于典型的南方山地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环境的破坏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山洪瀑发和泥石流等严重的生态灾害。

经济不可持续发展

经济不可持续发展

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因素——中国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在2007年,温总理有一句话,中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至今,中国经济仍在“不可持续”的道路上进行着量的积累。

无论是中国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早就隐含种种危机。

早在08年北京奥运之前好几个月,中国经济就险象环生,股市在下跌通道中惊险起伏,房市直线下跌,企业破产潮难以遏止。

最让中国政府头痛的还不是失业人员骤增,而是财政收入连续几个月“跳水”。

尤其是房地产业的萧条,使支撑地方财政半壁江山近十年之久的“土地财政”濒临破产,各地政府不得不向中央政府发出“SOS”信号,求垦中央批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以渡难关,保证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教师工资等不致断流。

幸运的是,2012年是一个好的起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

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倒闭后仅数月,中国政府就出台了一个6 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相对于中国经济的规模而言,这个财政刺激的额度远大于欧美当时所能达到的。

现今,随着欧美经济复苏步履蹒跚,西方民众可能会对中国报以艳羡的目光。

中国重回全球经济舞台意义非凡,在此基础上实现的伟大人道主义成就或可称为史上之最。

通过参与国际贸易、改革经济政策,中国在短短30年间让数亿民众脱离了贫困。

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果,可谓前无古人,可能也后无来者。

在对中国的多次访问中,我有幸目睹了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变化。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办?要领导中幅员辽阔、国情复杂的中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延续快速增长,是一个重大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由于中国经济模式本身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早已陷入三个不可持续的困境:第一: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或制约的作用,一旦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环境污染就会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严重问题。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其资源供给注定不可持续。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分析当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粗放经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仍然采用大量的手工劳动和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设备,且存在大量的农民在采用落后的简单农具进行耕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效益不高;同时,还存在粗放经营的现象。

对策:1. 支持农业技术创新,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化。

2. 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加强农业机械化,并推广科学耕作、精细化农业经营模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支持,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建立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援。

问题2:农业品种单一,低效耗能我国农业品种投入过于单一,特别是粮食生产过于依赖单一的品种。

这种现象容易使农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并会加大资源和耗能的压力,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优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品种。

着力开发适合自然条件的零农药、高抗病、高产的新品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2. 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管理监督和规范,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实现“绿色” 农业生产。

3. 发扬优良的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推进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和资源回收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问题3:“三农”政策实施不到位,扶贫攻坚缺乏针对性当前,我们国家的“三农”政策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是政策的执行效果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

1. 制定完善的扶贫计划,对于不同的农村居民,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和支持计划,逐步实现农民的“小康”。

2. 加强对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教育等各方面的支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以向“贫困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浅析我国环境问题及原因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浅析我国环境问题及原因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浅析我国环境问题及原因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一、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健康造成的影响。

环境问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被破坏。

这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人类错误的认识,自然被演绎成发展经济的原料仓,毫无内在价值可言。

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

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则把人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性欲望驱使的“奴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这样就是人类形成了掠夺性经济。

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使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受限制的欲望无疑是贪婪的同义语。

相对于人的无限的欲望而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任何进步都不过是杯水车薪。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圭臬,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污染问题向农村蔓延等等。

二、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严重,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国的特殊国情又使这个问题具有特殊性。

1 经济因素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所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更会严重。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

浅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_20150617_212315

浅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_20150617_212315

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60个国家10~15年的监测发现,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国占8个。

垃圾围城。

全国垃圾历年堆存量60多亿吨。

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

666座城市中陷入垃圾包围的有200座。

水资源污染严重。

中国有82%的人饮用的浅井和江河水水质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75%,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亿。

由于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城市占1/4。

80%以上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条受到污染。

2.腐败问题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从1997年10月到2002年5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79万余件,结案78万余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8万多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1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说,要警惕腐败与改革赛跑。

按照胡鞍钢的估计,腐败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亿元到12570亿元之[摘要]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虽然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浅析中国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海晨334《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月(中)总第449期间,相当于GDP的13.2%到16.8%,当真是触目惊心。

3.社会分配不公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

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

这些都显示出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

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生态学根源

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生态学根源

生态文明理论专题论坛绿叶32003年的“非典”都是在大城市爆发的,包括香港、广州、台北、北京。

这些城市的生态系统已经退化了。

一个是自然退化,包括环境污染、系统退化、资源枯竭、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环境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生存;另外还有就是人类生态退化,现在的人越来越懒(包括小学生都靠计算机),越来越胖,越来越贪,越来越不适应自然环境。

这些问题大家都清楚,见多不怪。

究其生态原因,我觉得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物,即资源代谢问题;一个是事,即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人,即人的行为和信息反馈机制问题。

第一,物的问题,主要指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

我们认为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浪费,它是资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空间上的错误利用。

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方面,例如一个城市,你输入了大量的资源、物质,变成产品的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流失到水体、空气和土壤中造成污染,这种输入远远大于输出的现象叫做生态滞留;另一方面,我们从自然生态系统,如海洋、淡水、草原、农田、森林里面拿出大量的东西,但是我们用于修复和保护的投入却很少,生态系统持续供给的资源能力降低了,危害了我们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能力,这种输入远远少于输出的现象叫做生态耗竭。

生态滞留与耗竭导致了物质代谢的失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到北京东南郊都可以看到垃圾问题、污水问题。

以前都是很清的河水和湿地,现在是干枯的,只有污水在里面,即使在北京这么一个首善之区也是这样的。

资源耗竭,北京的两条河,一条潮白河,一条永定河早已经断流了,除了暴雨季节有一点水之外,平常就是一些污水进去。

大家知道湿地是地球的肾,没有湿地作缓冲,我们的环境质量就会降低,人的感受就要差得多。

还有很多这种例子,像扬州干旱的河湖;像北京东灵山的草甸,原来草甸很好,过度旅游把草甸全都破坏了。

一些地方开展的所谓生态旅游,实际上是破坏生态的旅游。

城市建设需要很多建筑材料,但像房山、门头沟地区大量地开山炸石挖沙采矿,而文/王如松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生态学根源7/2007生态修复措施又没跟上,形成成片的生态耗竭现象,往往还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现象。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作者:曾凡慧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15期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包括环境、经济、社会在内的整个社会系统内要素的协调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主要聚居地和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正视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可行的对策是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资源缺乏,能源紧张,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紧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目前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尖锐。

2006年底全国总耕地面积18.27亿亩,按中央提出的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仅有2700万亩土地可用于建设。

能源问题日益突出,2000年以来我国原油年均消费增速都超过8%,2006年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50%。

而我国资源利用低效和粗放有目共睹,每万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缺乏适宜的人居环境。

2006 年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仅占4.3%。

流经城市的河道90%受到污染,环境污染不仅恶化居民的生存环境,而且加剧了自然资源的人为短缺。

(二)经济结构失衡,增长方式粗放,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特色和竞争力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失衡。

经济的快速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贡献低。

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的62%下降到2006年的51%,居民消费率从1991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38%。

经济增长依赖资源高投入来实现,增长方式粗放特征突出。

2003-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城市缺乏强势产业和特色,热衷人为造市。

中国中小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原因探(1)

中国中小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原因探(1)
争力。过去促使企业成功的因素未必能保证企 业继续获得成功。
第三节 重视产品升级,实施名牌战略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不能仅仅是简单的量的扩 张,而应当把产品上档次作为追求目标在重开 发、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的市场观念引导 下创出一大批名牌产品。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 确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只有依靠自 己的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稳脚根、求得发 展。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对产品科学定位,集中 全力进行科技创新,创出自已的名牌,使产品服 务功能不断提高,重视产品的升级和更新,以实 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孕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 化作后盾。中小企业只有塑造符合自身特 点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展壮大。在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塑造企业文化,营造 企业文化理念,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银行是企业化经营,主 要考虑的是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经 营环境影响
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一次
性量小、频率高,增加 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
2、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已经成 为制约中小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领域, 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 1.核心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并且其 创新结果又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中小企业资 金并不充裕,难以独立完成; 2. 知识产权保护虽有显著改进,但尚未形成国民 的法治意识和自觉行为,创新维权成本过高,导致 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严重不对称,极大地挫伤了 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3. 创新人才的供求严重失衡。。
6、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多数中小企业只能从事低端的加工业务, 如果加工成本上升,国际性的产业转移给 企业带来生存压力;

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足分析

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足分析

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不足分析一、引言能源行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其不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对环境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采取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分析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二、资源依赖和能源转型的不足1. 资源依赖度高:许多国家的能源供应仍然高度依赖传统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非可再生能源。

这种资源依赖度高的情况导致了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限。

面对不可避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加快能源转型,降低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2. 能源转型进展缓慢:能源转型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另一方面,能源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但很多国家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能源转型的进展相对较慢。

三、缺乏全球合作的不足1. 缺乏全球合作机制:能源问题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因此需要各国之间积极展开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然而,目前缺乏一个有效的全球合作机制,各国在能源领域的政策和行动相对独立,缺乏协调和共识。

这种缺乏全球合作的情况影响了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进程。

2. 贫富差距和能源减排的不均衡: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重视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和能源减排的不均衡问题。

一些贫困地区和开发中国家可能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无法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合作的支持和帮助。

四、市场机制和政策不足1. 缺乏激励机制: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市场机制的有效支持。

然而,目前市场激励机制不足,无法有效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和配额制度等手段,激励企业和个人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使用。

2. 政策不连贯性:政策在能源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不可持续发展

不可持续发展

“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钟茂初关键字:剩余价值第一生产要素成本外部化过度增长“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之一):原载于《学术月刊》2010年第9期。

摘要:“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是由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形成的。

“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随着经济活动中的第一生产要素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

自然无价值的传统认识是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根源。

现代资本经济中最普遍的“不可持续发展”行为是,企业组织把转嫁为生态损耗的成本外部化作为实现剩余价值的本质手段。

现代资本经济运行中的资本积累矛盾和经济危机,最终都转化为了生态环境问题,转嫁由人类整体及后代人承担。

一、问题的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问题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永续性地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

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系统”并不是无条件地存续的,人类无止境的经济活动不仅不能强化人类生存系统而且还对这一系统产生着不可逆的影响。

进而认识到,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没有影响到“自然系统”的良性运作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即,人类在“生态承载容量”的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在顾及关乎自然系统完好的约束条件下谋求的发展)。

然而,人类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其经济活动却往往接近甚至超越自然系统所规定的“界限”,这就必然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导致“生态危机”,这就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可持续发展”(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工业化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作用的强度、速度不断地加剧,从而使得“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从个别性的、局部性的、一时性的问题发展到无所不在、全域性、累积性、无时不刻的问题)。

这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起因,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必须从剖析“不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成因着手。

代际外部性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代际外部性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收稿日期:2002207218作者简介:赵时亮,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

代际外部性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赵时亮(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天津 300071) 摘 要 外部性是经济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事实上涉及到了外部性问题在时间上的表现,即表现为当代人行为对后代人带来的外部性。

这将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外部性的涵义和外部性问题。

以往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处理外部性行为的两个途径———庇古税和科斯定理,在面对由于主体缺失情况下的代际外部性时,表现得无能为力。

本文认为,代际的外部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焦点。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庇古税;科斯定理;外部性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104(2003)04200012041 外部性及其两种表现形式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把外部性定义为:当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一个人使他人遭受到的额外成本或额外受益,而且这些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本或收益没有通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得以补偿时,外部性就发生了。

更精确的说,外部性就是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影响他人的福利,而这种影响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者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由于外部性没有通过价格变化传导,因而得不到补偿。

而在私人生产的条件下,企业以自身利益为行为目标,只考虑自己所承担的成本和所得到的利益,并以此来作为生产决策的依据。

因此,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外部效应本身不会得到私人企业应有的考虑,从全社会角度看,私人提供的产品不足或过多,从而产生效率损失。

从外部性的表现形式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空间的外部性和时间的外部性。

所谓空间的外部性是指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即时的、在空间扩散的。

比如由于安装路灯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就是在路灯被安装的同时产生的;又如噪声污染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也是噪声产生过程中同时产生的。

所谓时间的外部性是指外部性的产生不是即时的,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根源----第一生产要素的演进
• 在各个社会阶段起特殊重要作用的生产要素被称为 “第一生产要素”(The prime factor of production) • 素”形成其损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方式。 • 过度的经济活动造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无疑是由 生产方式决定的、而决定生产方式的核心因素又是
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人类经济活动过程 中的利益关系内容 自然无价值的传统 认识
根源
第一生产要素的演进
……… ………
根源—人类经济活动
• “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质上是由人类经 济活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形成的 • ----------企业组织把转嫁为生态损耗的 成本外部化作为实现剩余价值的本质手段。 现代资本经济运行中的资本积累矛盾和经 济危机最终都转化为了生态环境问题转嫁 由人类整体及后代人承担。
工业废水气排放
•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 于冬季染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4000多 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10000多人患肺病 留பைடு நூலகம்后遗症。
水资源污染与浪费
• 我国是世界上用水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最严重 的国家之一。生产同样的粮食,我们比美国多用一倍的水。 • 据统计,北京市仅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 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不可持续发展
• 不注重长远发展
表现
滥砍滥伐 工业废气 排放 化石燃料 的燃烧
不可持续发 展
水资源污 染与浪费
…………..
滥砍滥伐
•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上游地区长期大量开荒造田,该河下游350 公里的河道已经断流。胡杨林面积锐减,由50年代的52万公顷减 至90年代的28万公顷,阻隔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的 “绿色走廊”逐渐消失,218国道、塔里木油田面临严重威胁,罗 布泊、台特马湖已经干枯沦为沙漠。
是伴随着“第一生产要素”的发展而变化的
根源---自然无价值的传统认识
• 价值的本质就是人类的利益及其相互关系
• 但是
所以总是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素看作是无价 值的,从未使之纳入分析的视野中,从而导致了 极度忽视自然系统要素的实践后果。
• 换言之自然无价值论是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 理论根源。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现实中,不可持续发展的 表现与根源
• • • •
小组成员: 罗觉亮 杨海满 石成鹏 马长志 吕蒙 吴雪梅
目录
•可持续发展 •不可持续发展 •表现 •根源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
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 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 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不可持续的煤炭供应
• 我们知道,中国能源消耗结构是,煤炭占 比为70%。在石油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 下,中国经济发展对于煤炭的依赖,将更 加显著。但是中国的煤炭生产供应,却是 不能跟上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消耗 的。

2、不可持续的钢铁行业
• 世界铁矿石涨价是从2003年开始的,而中国的重 工业加速也是从2003年开始的。 2003年以来,铁 矿石世界已经上涨5倍以上。而钢铁行业生产总值 超过2.5万亿人民币,超过GDP的十分之一。也就 是说,就其占GDP的权重来说和涨价幅度来说,钢 铁涨价对通胀的影响超过了其他任何行业。 • 在中国大力发展装备行业的过程中,作为装备行 业的基础行业,中国的钢铁行业也在加速发展。 而中国国内的铁矿石供应,不但精度不够,而且 就是数量,也根本无法满足国内钢铁行业的需求 的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