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2015年)A.认知需要B.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正确答案:D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前四种属于缺失性需要,是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第五种属于成长性需要,不是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认知和审美的需要是马斯洛后来增加的,都属于成长性需要。
本题需要考生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牢牢掌握,需要层次理论为每年的高频考点,常以选择、简答和综合等形式考查大家,考生必须熟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
(2014年)A.顶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C.颞叶、枕叶、顶叶D.颞叶、顶叶、枕叶正确答案:B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接受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
听觉区在颞叶,接受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
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接受皮肤、内脏等器官的感觉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本题需考生死记硬背,大脑皮层各区的位置及其功能是历年高频考点,考生要牢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
(2009年)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正确答案:D解析: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位于枕叶,听觉区位于颞叶,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
大脑皮层运动区位于额叶。
本题需要考生熟知与心理机能相关的生理器官及其相对应的位置。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这部分内容是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中出现的高频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居多,考生一定要了解。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状态的是( )。
(2012年)A.感觉B.想象C.注意D.记忆正确答案:C解析: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属于心理状态范畴。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
感觉、想象和记忆是认知过程,被称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本题需要考生在记概念的基础上理解注意的含义,属于理解性知识点,需考生灵活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主管躯体运动的脑区位于( )。
(2017年)A.额叶B.枕叶C.颞叶D.顶叶正确答案:A解析:初级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即额叶。
主要支配、调节身体的姿势、位置及躯体各部分的运动。
视觉区:位于枕叶,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
听觉区:位于颞叶,接受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
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即顶叶,接受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
本题需考生熟记大脑皮层的位置及其机能,此部分为高频考点,需考生牢牢掌握。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在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结构是( )。
(2012年)A.杏仁核B.内囊C.边缘系统D.胼胝体正确答案:D解析:胼胝体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联合纤维,对两半球的协调活动有重要作用,是大脑两半球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结构。
杏仁核与情绪有关。
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边缘系统位于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被盖等,是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
本题需要记住一些与心理机能相关的生理器官,该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需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精确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学生上完一节音乐课后,很快准备下一节语文课。
这反映了注意的品质是(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7.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1.右图所示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它所反映的距离知觉线索是( )(2016.9) A.空气透视B.线条透视C.纹理梯度D.对象重叠正确答案:C解析:纹理梯度为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即视野中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密度大,而近的物体密度小。
知识模块:知觉2.在视知觉的形成过程中,“是什么”的通路是指从枕叶到( )(2017.7) A.顶叶B.颞叶C.额叶D.角回正确答案:B解析:视觉系统可被区分为腹侧和背侧两个系统,腹侧系统从枕叶到颞下回,主要负责处理物体形状的信息,即What系统。
背侧系统从枕叶到顶叶,主要负责处理空间位置的信息,因而也被称为Where系统。
知识模块:知觉3.在时间判断方面,下列感觉通道的精确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2017.8)A.视觉、触觉、听觉B.视觉、听觉、触觉C.听觉、触觉、视觉D.听觉、视觉、触觉正确答案:C解析:对于人类的时间估计,在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用辨认时间的误差来表示精确度的话,听觉的精确度最好,其次是触觉,最后是视觉。
知识模块:知觉4.作者在校对自己的文稿时,对错字“熟视无睹”。
这反映的知觉特性主要是( )(2017.9)A.恒常性B.选择性C.整体性D.理解性正确答案:D解析:知觉理解性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理解可以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运用知觉期望对某些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结果会出现像“看错熟字”的状况(《心理学导论》,梁宁建版,P170)。
作家对自己的文稿非常熟悉,校对文稿时,不用逐字检查完单词就会通过预期产生正确的词义,因而产生对错字的“熟视无睹”。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14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单选题2.多选题3.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以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的是A.记忆B.知觉C.能力D.思维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传统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又包含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情绪情感和意志,而个性心理则包含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服从的法则是A.内正外负B.内负外正C.全或无D.双向传导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神经冲动的传导法则。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服从“全或无”的法则。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学生上完一节音乐课后,很快准备下一节英语课。
这反映的注意品质是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C.注意转移D.注意保持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注意品质的理解和区分。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注意稳定性,指的是选择对象的注意能稳定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的时间的特性;注意分配,指的是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对象的能力;注意转移,指的是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学生上完一节音乐课后,很快准备下一节英语课,这是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音乐课转移到英语课,这反映的是注意转移。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下列不是组成屈光系统的眼部结构是A.房水B.晶状体C.视网膜D.玻璃体正确答案:C解析:眼睛的屈光系统由眼球内容物中的晶状体、房水、玻璃体,以及眼球前端的角膜共同组成。
视网膜是眼球的感光部分,其中有感光细胞,由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屈光系统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中央凹部位,故C错误。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5.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当身体作加速或减速的旋转运动时,反应身体旋转运动的器官是A.前庭B.耳蜗C.半规管D.三块听小骨正确答案:C解析:平衡觉也叫静觉,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引起的。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1.【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A:心理B:心理现象C:心理学(正确答案)D:心理过程答案解析:考点 1.1.2.1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心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的是()A:普通心理学(正确答案)B:发展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解析:考点 1.1.2.3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解析在心理学中,普通心理学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
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3.【南京师范大学】需要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相关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
其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和调查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变化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4.【南京师范大学】在实验法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称()A:自变量B:因变量(正确答案)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被试反应或内外的变化,是研究者要观测并记录的。
5.【江西师范大学】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A:观察法(正确答案)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有问卷调查和晤谈法两种方式。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内在关系的方法。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8(题后含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有人思想很深刻,但经常感到很难表达出来,这是因为内部语言的( )造成了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困难。
A.隐蔽性B.简略性C.快速性D.开展性正确答案:B解析:内部语言特点:隐蔽性与简略性。
隐蔽性是指内部语言是不出声的语言;简略性是指内部语言比对话语言更简略,甚至可以用一个熟悉的词或词组来代替一个完整的句子,它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
在心理学统考中,言语和语言两个词可以通用。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 )A.感知、记忆、想象、思维B.能力、气质、性格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概述3.电视广告常试图通过声音大小的转换、意想不到的景象引起受众的A.无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正确答案:A解析: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喜欢看电视广告,因此不会在有意注意的情况下看电视广告。
因此电视广告的设计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引起受众的无意注意。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4.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布罗德本特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各种注意的认知理论的了解和掌握。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都属于早期选择模型,选择发生在注意较早的阶段,只有被选择的内容得到加工。
不同在于,过滤器理论认为过滤器的作用是“全或无”的,所有非注意状态的信息都不能突破过滤器。
衰减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没有完全消失。
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
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以及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从而突破过滤器得到识别。
晚期选择模型即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识别,注意的选择只是发生在选择哪一个刺激进行反应。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在课堂上,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体现了注意的( )品质。
A.选择性注意B.持续性注意C.分配性注意D.注意的调节正确答案:C解析: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2.人与动物共有的注意类型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正确答案:A解析: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
随意后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兼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与一定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类似于随意注意。
但是又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因此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它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3.一个不爱上课的学生还能认真听讲,使其做到这一点的注意类型是A.无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不随意注意正确答案:C解析:这个学生是在一定的目的的驱使下靠意志努力完成听课活动,涉及的注意类型是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4.( )是由情境中的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A.朝向反射B.无条件反射C.经典性条件反射D.操作性条件反射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注意的生理机制之一——朝向反射学说的理解和掌握。
朝向反射是指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的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部、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
朝向反射学说认为,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朝向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它是注意最初级的基础。
以后,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出条件反射,如人对周围环境的主动探究。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7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7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只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可能会( )A.β增大,d’增大B.β减小,d’不变C.β增大,d’减小D.二者均不变正确答案:B解析:最优决策原则判断标准的确定是按照最优原则进行的,也就是让期望值最高,使收益值最大,因此最优决策标准实际就是按照最大期望值标准确定的。
人类被试在确定判断标准时实际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信号和噪音的先定概率大小;(2)判定结果的奖惩多少;(3)被试要达到的目的及其他有关因素。
被试辨别力指数d’,不受奖励的影响。
而奖励击中率,意味着虚报率会提高,而β值是击中率与虚报率的比值,虚报率提高,则β值会降低。
2.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对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使用( )A.t检验B.F检验C.Z检验D.x2检验正确答案:A解析: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对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使用的是t检验。
3.提出了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是( )A.希波克里特B.盖伦C.克瑞奇米尔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B解析: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了体液说,认为人体内存在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
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据此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的类型,提出了与四种体液相对应的黏液质、抑郁质、胆汁质和多血质四种气质类型。
4.在婴儿早期,如用布幕将其面前的玩具遮挡住,他不会寻找,稍长到1岁左右的婴儿,对滚入床下而看不见的皮球,他会继续寻找。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自我中心B.守恒C.直观思维D.客体永久性正确答案:D解析: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直观思维指儿童面对问题时,只凭知觉所及,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单一向度或层面,忽略事物的其他向度或层面,顾此失彼,导致对问题的错误解释;守恒是指物体某方面特征(如重量或体积),将不因其另一方面的特征如形状而改变;客体永久性是指个体知道物体并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消失不见了。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艾里克森认为,小学阶段要形成的人格品质A.希望B.意志C.能力D.忠诚正确答案:C解析:在弗洛伊德看来,最大的心理成分是本我,本我是基本生物需求和欲望的源泉。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的概念。
弗洛伊德以冰山譬喻人格,无意识相当于冰山水下的部分,在人格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艾里克森确定人格发展阶段名称的依据是A.性冲动的聚集区B.无意识力量的大小C.儿童的活动类型D.任务冲突正确答案:D解析:艾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人格发展阶段,个体都有一项心理社会性任务要完成。
直面每一项任务都会产生冲突,且伴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冲突得以解决,一种积极的品质就会形成,更进一步的发展就会开始。
如果冲突继续下去,或者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自我就会受到伤害,因为它整合了一种消极的品质。
因此本题选D。
3.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获得主动感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3~6岁B.6~12岁C.12~18岁D.18~30岁正确答案:A解析:见简答题第2题。
4.巴甫洛夫以狗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实验研究是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工具性反射D.生理反射正确答案:A解析: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反复配对所产生的反射,这种反射和斯金纳所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不同,被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
因此本题选A。
5.依据华生的观点,治疗恐惧症的方法是A.对良好行为进行观察B.形成新的条件反射C.对良好表现进行强化D.进行认知改变正确答案:B解析:华生认为经典条件作用适用于儿童行为的改变。
他曾指导自己的学生用条件反射原理造成婴儿的恐惧情绪的产生并治疗儿童的恐惧情绪。
为了改变个体的行为或治疗儿童的心理问题,就是要使儿童形成一种新的对抗性的条件反射,从而取代原有的条件反射。
因此本题选B。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6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6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中,右半球主要负责( )。
A.言语B.情绪C.空间知觉D.欣赏音乐正确答案:B,C,D解析: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优势,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知识模块:综合2.中耳内的声音的传导途径有A.生理性传导B.空气传导C.骨传导D.神经传导正确答案:A,B解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
由于鼓膜的面积与镫骨覆盖的卵圆窗面积的比为20:1,因此,声音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提高20~30倍。
声音的这条传导性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
空气传导是鼓膜振动引起中耳室内的空气振动,然后经由正圆窗将振动传人内耳。
骨传导是指声波从颅骨传入内耳。
神经传导从内耳的耳蜗开始。
因此,本题选AB。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3.下列选项中,属于感觉适应现象的有( )。
A.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B.刚从暗处走到亮处,两眼什么也看不到,经过几秒钟后才恢复正常C.月明星稀D.音乐会开始后,全场灯光熄灭E.吃完糖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4.创造想象活动中包含的思维形态有A.原型启发B.典型抽取C.灵感升华D.浮想联翩正确答案:A,B,C解析:创造想象活动中包含着原型启发、典型抽取和灵感升华三种思维的特殊形态。
(1)原型启发是创造想象产生的契机。
原型启发是在复杂的创造想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加工方式。
根据任务的需要,创造者思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这时,某些事物或表象对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启示的作用,这样的事物或表象就成为创造发明的原型。
原型的启发作用在于:原型的特征与要创造的东西有相似之处,原型的特征在创造者的头脑中揭示了要解决的问题的症结所在,原型促进了发明者的积极思考。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最初编制的心理测验的题目数要与最终确定的测验题目数( )A.相等B.无所谓C.少一些D.多一些正确答案:D解析:编写心理测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试题的取样要有代表性;(2)测验内容范围要与编制计划一致;(3)要有合适的难度与区分度;(4)语言精练简短、清晰明了;(5)初编项目数要多于最终确定数,以便筛选或编制复本;(6)项目说明简明扼要。
2.下列深度知觉的线索中,只对近距离(1~2米)起作用的是( )A.眼肌调节B.双眼视轴辐合C.单眼线索D.双眼线索正确答案:A解析:眼肌调节作用对分辨度和距离的作用较小,只在几米(1~2米)范围内有效,而且也不很精确。
3.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淀粉片冒充包治百病的“神药”来蒙骗老人,可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受骗的老人在食用这些“神药”后病痛果然减轻了许多,这实际上是一种( )A.霍桑效应B.安慰剂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顺序效应正确答案:B解析:安慰剂效应和霍桑效应是指因被试因素而影响了实验结果。
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本来服用的是非药物,但如果病人坚持认为有效,那么服用后很可能会使病情减缓。
霍桑效应是指被试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
4.在一项研究记忆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记忆测试中间学习记忆技巧,要求B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B.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C.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中所有被试均接受了前后两次测试,很明显是前测-后测设计。
而A组被试在两次测试之间学习了记忆技巧,相当于接受了实验处理,B组被试在两次测试之间没有接受处理,所以A组应该是实验组,B组是控制组。
5.适应对反应时的影响是( )A.适应使反应时变短B.适应使反应时变长C.具体的刺激不同,二者的关系不同D.二者无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适应是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器发生的变化。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自由联想作为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A.人本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正确答案:B解析: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揭示无意识内容,使病人恢复童年期的记忆和情绪状态,通过释梦,揭露无意识的伪装,了解象征符号的真实含义。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2.詹姆士是( )心理学派的创始人A.构造主义B.行为主义C.格式塔D.机能主义正确答案:D解析: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3.研究者发现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一系列障碍,这一现象支持A.定位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学说D.模块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4.( )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A.脑干B.间脑C.小脑D.脊髓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5.用一定温度的冷刺激作用于皮肤,不改变刺激的强度,增加受作用的皮肤的面积,冷的感觉会增强。
这种感觉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空间积累D.联觉正确答案:C解析:感觉的空间积累是指感受器不同的部位同时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因反应整合在一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6.一般来说,“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正确答案:D解析:“一心二用”是指注意的分配。
根据双加工理论,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7.思维过程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具体化B.系统化C.分析和综合D.比较和抽象正确答案:C解析: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盼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能力专题)附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能力专题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
(统考2019研)(A)词汇理解能力(B)类比推理能力(C)演绎推理能力(D)运算速度2.根据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致,则智商是( )。
(统考2016研)(A)50(B)75(C)100(D)1253.在智力的PASS模型中处于最高层次认知过程的是( )。
(统考2016研)(A)注意(B)计划(C)同时性加工(D)继时性加工4.根据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个体比较、判断、评价和批判等思维活动属于( )。
(统考2013研)(A)分析性智力(B)生存性智力(C)空间性智力(D)运动性智力5.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
(统考2012研)(A)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B)发现复杂关系的能力(C)理解词汇能力(D)知觉的速度二、简答题6.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7.能力有哪些种类?试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作用。
8.怎样理解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者有何关系?9.如何理解智商?怎样根据智商来了解一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10.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方面?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11.遗传、环境与教育对能力发展各起什么作用?12.怎样发挥主观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13.对于能力不足的儿童。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14.造成智力落后的原因有哪些?15.智力发展个体差异表现。
(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16.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说明这两种智力的发展趋势。
(统考2015研)17.简述加德纳(Gardner)多元智力理论。
(苏州大学2014研;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陕西师范大学2012研)18.简述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概念及其关系。
(首都师范大学2013研)三、名词解释19.一般能力(南京师范大学2017研)20.能力和智力(首都师范大学2015研;苏州大学2013、2011研;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21.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22.晶体智力(吉林大学2018年研;南开大学2017研)四、论述题23.论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6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6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人本主义心理学十分重视( )。
A.人的潜能开发B.将复杂的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单元C.环境的力量是如何控制人的行为的D.人的本能倾向是如何控制人的行为的正确答案:A解析:B选项为构造主义,C选项为行为主义,D选项为精神分析。
2.某人头部被剑刺穿,立即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剑很有可能刺中了( )。
A.小脑B.脊髓C.延髓D.脑桥正确答案:C解析:小脑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紧张和人的随意运动。
延脑(延髓)支配着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又叫“生命中枢”,延脑受伤会导致个体立即死亡。
脑桥(桥脑)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对人的睡眠也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头部没有脊髓。
3.鲁利亚把脑分为三个机能系统,其中第三机能系统又叫( )。
A.动力系统B.信息接受系统C.信息加工系统D.行为调节系统正确答案:D解析:鲁利亚把脑分为三个机能系统。
其中第一系统又叫动力系统,第二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第三系统又叫行为调节系统。
4.以下对注意分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B.是完成复杂工作的重要条件C.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有关D.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无关正确答案:D解析:注意分配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将注意分配到几种动作技能上比较容易,分配到几种智力活动上比较困难。
5.注意的基本功能是( )。
A.对信息进行整合B.对信息进行选择C.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运行D.监控自己的行为正确答案:B解析: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然后才是其他几个功能。
6.下列属于感觉对比的例子是( )。
A.系列位置效应B.红色T恤上的灰色图案看起来会略显绿色C.在厕所里待久了就不觉得那么臭了D.注视日光灯后看白色墙壁,会先出现灯的亮的影像,再出现灯的暗的影像正确答案:B解析:C选项指的是感觉的适应;D选项指的是视觉后像。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下列情形属于定势表现的有( )。
A.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B.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C.一个人因为与我的朋友长得很像,我就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D.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正确答案:A,B解析:定势指由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知识模块:思维2.以下哪两个名词是同一个意思?( )。
A.动觉B.静觉C.平衡觉D.机体觉正确答案:B,C解析:平衡觉也叫静觉。
《基础备考》里没有提到平衡觉这个知识点,再次证明辅导书不能代替教材。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下列关于听觉的神经齐射理论,描述正确的有( )A.该理论由韦弗尔提出B.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C.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频率高的声音单独作出反应,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D.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正确答案:A,B,C,D解析:韦弗尔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觉神经个别纤维的反应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
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反应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
当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知识模块:感觉4.幼儿游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分类,可分为( )。
A.创造性游戏B.教学性游戏C.活动性游戏D.合作性游戏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
A.概念的内涵越深其外延越广B.概念的内涵越浅其外延越广C.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外延越广D.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外延越广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6.能够解释能力结构差异的理论是A.智力多元理论B.智力三元论C.智力群因素论D.智力二因素论正确答案:A,B解析:智力多元理论和智力三元论都强调智力的结构差异,强调智力是多元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智力结构。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关注人格研究的心理学流派包括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学派D.机能心理学正确答案:B,C解析: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关注人格的研究。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受无意欲望驱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结构,机能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功能。
因此本题选BC。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2.关注人格研究的心理学流派包括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学派D.机能心理学正确答案:B,C解析: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关注人格的研究。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受无意欲望驱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结构,机能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功能。
因此本题选BC。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3.大脑半球表面存在的大沟裂有A.中央沟B.外侧裂C.内侧裂D.顶枕裂正确答案:A,B,D解析: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大的沟裂,分别是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
本题选ABD。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4.下列关于听觉的频率理论,描述正确的有( )。
A.它是1886年由物理学家拉瑟福德(WilliamRutherford)提出的B.该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是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C.由于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D.声音的振动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正确答案:A,B,C,D解析:频率理论是1886年由物理学家拉瑟福德(William Rutherford)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是按相同频率运动的。
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概念掌握原型提出者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伯恩B.布鲁克斯C.梅丁D.茹什正确答案:D解析:原型模型主要是由茹什等人提出的。
茹什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从概念的结构来讲,原型理论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组成的。
原型模型较好地揭示了自然概念的组成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有原型,如抽象概念就很难确定其原型。
2.下列哪项不是思维的特征?( )A.整合性B.概括性C.间接性D.对经验的改组正确答案:A解析:思维的特征有概括性、间接性和思维对经验的改组三个方面,即B、C、D三项,所以选A。
3.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
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反应定势D.肯定偏向正确答案:A解析:罗森塔尔效应属于实验者效应,是主试在实验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或无意地影响被试而引起的一种额外变量。
在本实验中,班主任对这些“智力超常”的儿童可能有某种期待或不自觉的影响,而导致出现测试出这些儿童智商分数大幅度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罗森格塔尔效应。
4.假设检验中的α错误与信号检测论中的哪项相似?( )A.击中B.漏报C.虚报D.正确拒斥正确答案:C解析:a错误即I型错误,也就是拒真错误;当H0为真时,拒绝H0而接受H1,也就是信号检测论里的虚报。
5.下列对主题统觉测验描述错误的是( )A.由30张黑白图片和1张空白卡组成B.测试卡片分为4组C.测试者必须一次完成测验D.从需要、情绪、压力3个变量综合解释正确答案:C解析:主题统觉测验(TAT)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莫瑞和摩尔根于1935年编制的。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是A.心理过程B.心理结构C.心理的脑机制D.心理的环境基础正确答案:B解析: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程,这是心理过程。
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就是要探查心理结构。
心理的脑机制揭示的是脑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心理的环境基础指的是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故本题应选B。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2.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 )。
A.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B.右利手的人的左半球能形成操作条件反射,右半球能形成经典条件反射C.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D.对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功能占优势正确答案:C解析:右利手的人,其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左利手的人正好相反,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是( )。
A.比较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毕生发展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正确答案:C解析:毕生心理学探讨各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并揭示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毕生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它是发展心理学的另一个分支。
知识模块:心理学概述4.个体心理在发展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统称为心理发展的(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方向性D.差异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5.当神经元处于安静状态时,( )A.轴突内外无电位变化B.神经元随时处于自发放电状态,产生的电位为动作电位C.细胞膜对所有离子具有相同的通透性D.细胞膜内外保持着一定的静息电位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神经元信息传递状态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8(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对使自己生气的人微笑,愤怒的情绪实际上也就消失了,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詹姆斯一兰格√B.坎农C.伊扎德D.拉扎勒斯解析:解析: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认为,对外周生理反应的知觉就是情绪,即生理反应引起情绪。
坎农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伊扎德提出了动机一分化理论,而拉扎勒斯提出了认知一评价理论。
3.将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关节、腺体等效应器的神经元是( )。
(分数:2.00)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联络神经元解析:解析:运动神经元又被称为传出神经元,其功能是将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关节、腺体等效应器。
中间神经元也叫联络神经元,是在传人(感觉)神经元和传出(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
4.咬紧牙齿,可使身体其他部位正在发生的疼痛减轻,这反映了感觉的感受性变化规律的( )。
(分数:2.00)A.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感觉的相互作用√解析:解析:适应是指对持续刺激的感受性改变的现象;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这些都不能解释咬紧牙齿后疼痛降低。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感觉间的相互影响,包括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觉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
5.人们总是习惯根据国家、地区、地理位置等对人群进行划分,体现了知觉的( )。
(分数:2.00)A.相似性原则B.邻近性原则C.同域原则√D.连续性原则解析:解析:邻近性指人们倾向于把时间或空间上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知觉为整体;相似性指人们倾向于把大小、形状等物理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连续性指人们倾向于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物组合成一个整体;同域性指人们倾向于将处于同一地带或同一区域的刺激物组合成一个完整形状。
6.下列对意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B.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C.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并非一个连续体√D.意识存在着一般性的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解析:解析: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7.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分数:2.00)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解析:解析:思维只有两个特征:概括性和问接性。
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本题的关键词在于题干里“的结论”三个字。
建议大家记住几个关于概括性和间接性的典型例子。
8.明度恒常性的知觉( )。
(分数:2.00)A.取决于物体的照度B.取决于物体的亮度C.取决于物体反射到眼中的光量D.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解析:9.在2008年夏,Psyedu不慎摔断了右手。
为了保证《重难点手册》第一版能如期面世,他咬牙坚持用左手打字,最后在预定时间交稿。
如果用大五人格模型来测,他的哪一个因素的得分一定很高?( )。
(分数:2.00)A.外倾性B.开放性C.神经质D.责任心√解析:解析:在“大五”里,显示了人的尽职、自律等特质的因素,叫责任心。
大五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考点。
10.布鲁德曼皮层分区中,第17区属于( )。
(分数:2.00)A.言语区B.视觉区√C.听觉区D.机体感觉区解析:解析:布鲁德曼17区属于视觉区;布鲁德曼41区和42区属于听觉区;布鲁德曼1区、2区、3区属于机体感觉区。
言语区在布鲁德曼44区和45区。
11.小Q是一个不关心时事的人,但如果她喜欢的作家对某个焦点事件发表了评论,她也会认为这个事件值得关注。
根据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小Q对待该新闻事件的态度属于哪个阶段?( )。
(分数:2.00)A.服从B.认同√C.内化D.接纳解析:解析: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态度的形成。
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从,这可能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也可能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服从行为。
第二阶段——认同,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改变,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接近,但没有同自己的全部态度体系融合。
第三阶段——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被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被改变。
本题中的小Q原本对新闻不感兴趣,但认同了喜欢的作家的态度。
因此选B。
12.小花在一次车祸后就不能正常完成学校的听写作业了,但她可以正常说话和进行其他活动。
请问,她最可能是哪个脑区受伤?( )。
(分数:2.00)A.布洛卡区B.威尔尼克区√C.角回D.联合区解析:解析: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有一个言语听觉中枢,它与理解口头语言有关,称为威尔尼克区。
这个区域受到损伤,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刚刚听到的句子,也不能完成听写活动。
13.你看到一个人在图书馆捡到50块钱,他没有上交,而是独吞了。
因此你判断他是一个品行极其不端的人。
关于你的判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你的判断是由于从众心理B.你的判断是由于去个体化C.你的判断是由于内隐社会认知D.你的判断是由于一致性偏见√解析:解析:我们大多数人都抱有一个普遍的理论或图式,那就是: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因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而非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情境。
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时,我们比较像人格理论学家,认为行为根源于内在特质。
这种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个性及人格相一致的倾向被称为“一致性偏见”。
一致性偏见非常普遍,以至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
14.团队比赛时,运动员一般都会身着统一服装,这既是为运动员考虑也是为观众考虑,因为知觉组织具有( )。
(分数:2.00)A.对称性原则B.邻近性原则C.连续性原则D.相似性原则√解析:解析:非常简单,用常识即可解题。
但要通过此题及时复习知觉的所有组织原则。
15.“带着手表找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分数:2.00)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外部感觉D.感觉后像解析:解析:这属于皮肤对手表压力的感觉适应。
16.记忆过程包括下列基本环节( )。
(分数:2.00)A.保持和遗忘B.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解析:解析:记忆包括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再现。
再现的方式又有再认和回忆两种。
17.思维过程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分数:2.00)A.具体化B.系统化C.分析和综合√D.比较和抽象解析:解析: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盼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
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8.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的是( )。
(分数:2.00)A.冯特B.施洛伯格C.普拉切克D.伊扎德√解析:解析:有许多不同的关于情绪维度的理论,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维度的四维理论。
19.朋友们都认为司马紫衣是一个乐观的人,司马紫衣也这么认为。
司马紫衣的这种认知属于自我意识的哪个部分?( )。
(分数:2.00)A.反响评价√B.社会比较C.自我认知D.自我体验解析:解析:反响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反映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比较是指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特征的认识,比如我的身高是170cm;自我体验则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的体验。
20.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发生过反日游行,有很多人乘机砸毁了一些店铺,并偷窃了其中的财物。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问题,是因为发生了( )的现象。
(分数:2.00)A.从众B.服从C.去个体化√D.群体极化解析:解析:从众指迫于真实或者想象的压力做出了某种行为,游行并不要求打砸抢,所以A项不对;服从强调权威的命令,在这里没有任何人发出命令;去个体化指在群体中个人身份被淹没从而使得个人难以被惩罚,打砸抢的个体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更加趋于保守或冒险的现象,这里的行为也并不是群体行为。
21.用某智力量表测量,测得12岁的司马紫衣的比率智商是110,9岁的瑶瑶的比率智商也是110。
请问谁的智商更高?( )。
(分数:2.00)A.司马紫衣B.瑶瑶C.二者相同D.无法比较√解析:解析:要掌握比率智商的概念;不同年龄的比率智商没有可比性。
22.下列人格理论中,哪一种不能用访谈法进行评估?( )。
(分数:2.00)A.心理动力学B.人本主义C.特质理论√D.社会学习解析:解析: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评估方法是投射测验和个人访谈;人本主义采用的方法是客观测验和个人访谈;特质理论采用的方法是客观测验;社会学习理论采用的方法是访谈、客观测验和观察。
二、多选题(总题数:5,分数:10.00)2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感觉测量的方法有( )。
(分数:2.00)A.最小可觉差法√B.平均差误法√C.恒定刺激法√D.信号检测论解析:解析:D项信号检测论是在传统心理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B、C三项为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中测量感觉的方法。
24.按记忆的内容将长时记忆分为( )。
(分数:2.00)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解析:解析: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5.哪些阶段的睡眠被统称为“慢波睡眠”?( )。
(分数:2.00)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解析:解析: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统称为“慢波睡眠”。
26.下列哪些现象可能诱发侵犯行为?( )。
(分数:2.00)A.给自行车打气√B.武器效应√C.去个性化√D.观看摇滚乐影片√解析:解析:影响侵犯的因素有: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社会角色与群体、大众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