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说课课件演示文稿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件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717e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0.png)
目 录
• 植物生长的基础知识 • 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实践应用 • 未来展望与研究挑战
01
植物生长的基础知识
植物生长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定义与特性
详细描述
植物生长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过程中,通过吸收养分和水分,进行细胞 分裂、伸长和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生长具有阶段性、连续性 和可调控性等特性。
地形变化会导致光照、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从 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如高山上的针叶林和低洼处的 阔叶林。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净化空气
许多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功能,
有助于净化空气。
保持水土
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 土流失,同时植物叶片可以截留雨 水,减缓水流速度,从而减少水土 流失。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城市绿化还可以结合城市公园、街道绿化、屋顶绿化 等方式,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生态效益。
生态恢复的实践应用
生态恢复是利用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理论,恢复退化或受损 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可以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长的关键。
农业种植的实践应用还包括轮作休耕、 生态农业等模式,这些模式能够提高土 壤质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
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的实践应用
城市绿化实践中,需要关注城市的气候、土壤、空气 质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同时 ,加强绿化养护管理,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绿化效 果的持久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课件——植物生产与水分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课件——植物生产与水分](https://img.taocdn.com/s3/m/3d409d9f1ed9ad51f11df275.png)
(二)云和降水
深谷 DeepGu
4 降水变率
表示降水被动的程度,有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两种。绝对变率是指某时段内的降水量与该时 段内年平均降水量之差。相对变率是指绝对变率与同时段内多年平均降永量之比的百分数。变 率越大表示降水波动越大,降水不稳定。当降水 量相对变率超过20%时,农作物容易受到早涝灾害的影响。
蒸腾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因 蒸腾作用失散的水量,用克/(米·小时)成毫克 /(米·小时)表示。 蒸腾效率是指植物每蒸腾1 千克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常用克/千克表 示,腾系数是指植物生产1克干物质腾所需水量 的克数,它表示植物一生中的国水量。不同植 物系数差异很大。
(四)蒸腾
1 蒸腾作用
一般将纯水的水势规定为0,所以溶液的水势都是 小于0的负数。在农田中的水都是含有溶质的水溶液, 水势小于0。水在土壤―植物一大气连续体中总是从 水势较高处向水势较低处移动。也就是说对植物吸收 水分而言,丰壤水越高,水的有效性就越大。
(三)植物的水势与根对水分的吸收
2 主动吸水
指由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过程。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根 压是靠根组织内的水势梯度来维持的,使土壤中的水通过根毛、皮层进人 中柱导管,并沿导管向上运输。植物主动吸收要消耗能量,由呼吸作用释 放提供,由此可见土壤通气性的重要。
植物的蒸腾主要是通过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来自 我调节的。一般来说,白天气孔打开,夜间气孔关闭, 蒸腾主要在白天。当白天缺水或过热时,导致叶片萎 蔫,气孔关闭,减少燕腾,气孔开闭靠保卫细胞调节, 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在有光照的条件下,能进行 光合作用同化CO2,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细胞溶液浓度 提高,水势交小,从而向周围临近细胞吸水增大影压, 气孔张开;在黑暗中相反,保卫鋼胞中液依度降低, 水势增大,脚压降低,气礼关闭。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件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4b2a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2.png)
02
CATALOGUE
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土壤类型
土壤的质地、结构和肥 力等特性对植物的生长 具有显著影响。例如, 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保水 能力和肥力不同,对植 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有 直接影响。
土壤酸碱度
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 的适应性不同。酸性土 壤和碱性土壤中,某些 植物的生长会受到限制 ,因此,了解土壤的酸 碱度并选择合适的植物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总结词
植物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 分、土壤养分等环境因素以及植物激素等内部因素。
详细描述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提供光 合作用的能量,促进植物的生长;温度对植物的生长 具有调节作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 长;水分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参与植 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土壤养分能够为植物提供所 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激素是植物体 内产生的活性物质,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自然保护区管理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植物生长与 环境知识有助于合理规划和管理保 护区内的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05
CATALOGUE
未来展望与研究热点
未来植物生长的研究方向
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0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植物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成
为研究重点。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一些植物需要经历低温春化或长日照 才能开花结果,这对种植管理提出了 特殊要求。
温度变化与植物生长
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 育,例如昼夜温差可以影响果实糖分 的积累。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 好地管理植物生长过程。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课件——植物生产与气候气象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课件——植物生产与气候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8d1d922a80eb6294dc886c0c.png)
深谷 DeepGu
(一)农田小气候
深谷 DeepGu
2 温度
作物生育初期,因茎叶幼小稀疏,不论昼夜,农田 的温度分布和变化,白天的最高温度和夜间的最低温 度在地表附近。作物封顶以后,进入生长盛期,茎高 叶茂,外活动面形成,午间活动层附近热量容易保持, 温度可达最高。夜间农用放热量大,降温快,外活动 面的温度达到最低。
深谷 DeepGu
(一)我国的气候特点
1 季风显著
深谷 DeepGu
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④ 降水量的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东北大兴安岭西坡,经太行山一直走向西南到西藏拉 萨一线,是年降水量为400毫米的分界线。此线以东为 湿润的森林或草原地带,以西是干早的荒漠地带,我 国西北地区位于欧亚大腹地,距东面海洋极远,东南 季风鞭长莫及,南面有高耸的青藏高原阻隔,西南季 风也难以到达.这里不受季风影响,终年干早,有的地 区年降水量仅10多毫米,没有灌混便没有农业。
(一)我国的气候特点
深谷 DeepGu
4 农业气象灾害频繁
我国农业气候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发生领絮、长时间持续的特大旱、涝灾也常有发 生,往社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的重要。
(二)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深谷 DeepGu
我国冬半年寒冷少雨,使农作物生长期缩短,越冬困难,使某些作物的北界位置偏 南,如长城以北冬小麦生长困难,柑橘、油桐、茶树,竹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 季寒潮冷空气频频南侵,热带经济作物的寒害或霜冻害时有发生但冬季寒冷也使喜凉的 冬小麦南界向南扩展。
小气候
小气候
小气候:指在具有相同气候特点的地区,由于下垫面性 质和构造不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样,形成近 地面大气中局部地区特殊的气候。植物生产中沙及最 广的小气候主要有农田小气候及森林小气候,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件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6458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4.png)
THANKS
感谢观看
水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 水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它不仅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和能量,还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 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不同 • 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不同,有些植物需要更多的水,而有些植物则相对耐旱。了解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植物。 • 水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除了水量,水质也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如果水质不好,比如含有过多的污染物或盐分,就会对植物
植物发育的概念: 植物在生长的基 础上,通过内部 调节作用,使植 物体的各部分发 生质的变化,表 现为形态建成、 生理生化变化和 遗传特性改变的 过程。
植物生长与发育 的关系:两者相 互依存、相互促 进,植物生长是 发育的基础,而 发育则是生长的 延续。
影响植物生长与 发育的因素:包 括生物因素(如 病虫害)和非生 物因素(如气候、 土壤等)。
实践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探索绿色植物生产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植物生产效率,改善环境质 量。
实践活动内容: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绿色植物品种,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 理方法,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
实践活动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实验研究、交流讨论等,深入了解绿色 植物生产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指导 农业生产实践。
案例分析:绿色植物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绿色植物生产在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 优势与局限性
未来绿色植物生产在农业生产 中的发展前景
实践活动:探索绿色植物生产的途径和方法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课件——植物生产与土壤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课件——植物生产与土壤](https://img.taocdn.com/s3/m/31f75bcfeefdc8d377ee32c9.png)
土壤的农业地位
深谷
deepgu
(一) 土壤在农业中的地位
深谷
(二) 土壤矿物质成分与质地
深谷
deepgu
3 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垂直剖面上不同质地的土层排列状况与早地农事操作关系较大,下面介绍华北地区常见 的几种质地剖面。
垆盖砂:上部为中壤质或更黏重的 土,下层为砂性或偏砂的壤质土。 这种质地剖面既不利于幼苗出土, 又不能保证后期养分及水分的供应。 且不易整地。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营养保证,需从土壤中吸收 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钼等养 分,其中尤以氮、磷、钾的需要最多。在栽培过程中 应注意平衡施肥,同时重视农家肥的利用,以利改良 土壤。
内容
01. 土壤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02. 土壤物质组成与植物生长 03.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生长 04. 主要农业区域土壤与植物生长 05. 土壤资源开发与保护 06. 小结与思考题
深谷
deepgu
土壤物质组成与植物生长
(一) 土壤三相组成特点
深谷
deepgu
土壤三相
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的体系, 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所构成。 土壤三相物质的比例是土壤中 各种性质、过程及其变化的基, 调节土壤三相物质的比例,是 改良土壤不性状的主要途径, 也是调节土壤肥力的依据。
(一) 土壤三相组成特点
(三) 土壤生物与有机质
深谷
deepgu
1 土壤微生物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件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8ec8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6.png)
3 水分、风、土壤等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
探索水分、风力和土壤 质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以及植物如何适应这些 环境因素。
植物的适应性
1 植物生长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阐述植物适应性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2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详细描述植物如何通过形态、生理和生化调节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3 不同环境下的植物适应特点
《植物生长与环境》PPT 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精彩介绍。从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到环境对 植物生长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奥秘吧!
概述
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了解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以及相关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2 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探讨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不同植物激素及其功能
详细描述不同植物激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如促进生长、开花和抗逆能力等。
3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探讨植物影响
1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
2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
分析光照对植物光合作 用、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讲解温度对植物生理和 生化过程的影响,以及 植物的适应机制。
对比不同环境下植物的适应特点,如沙漠植物、高海拔植物和湿地植物等。
结语
1 总结植物生长和环境的关系
总结植物生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植物生长受环境影响的原因。
2 展望未来植物生长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植物生长研究的前景,如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和新技术在植物生长研究 中的应用。
光合作用
1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
作用
解释光合作用是植物如 何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的过程。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课件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87f2c208a1284ac8504350.png)
(三)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 丝分裂基本相似。 所不同的是,减数分 裂包括了连续两次的 分裂,但染色体只复 制一次,这样,一个 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 可以形成四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 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因此,这种分裂叫做 减数分裂。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与功能
一、组织的概念 二、组织的类型
(三)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支持作用
输导作用
茎 的 生 理 功 能
繁殖作用
贮藏作用 光合作用
三、叶的形态与功能
(一)叶的形态 1.叶的组成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 组成。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为完全叶; 有些叶只有一个或两个部分,称为不完全叶。禾本科 植物的叶有些不同,其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并有叶 舌和叶耳。
(三)根的生理功能
支持与固定作用
吸收作用
根 的 生 理 功 能 输导作用
繁殖作用
分泌作用 贮藏作用 合成与转化作用
二、茎的形态与功能
(一)茎的形态及特征 1.茎的形态 种子植 物的茎多数呈圆柱 形、三棱形、方柱 形或扁平柱形。通 常植物地上部分具 有主茎和侧枝,茎 有节、节间、叶腋 和枝条等。
2.茎的生长习性 茎的生长方式有四种:直立 茎、缠绕茎、攀缘茎和匍匐茎。
3.芽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 或花序。按不同的分法分别可分为: (1)定芽和不定芽 定芽又可分为顶芽 和腋芽。 (2)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3)鳞芽和裸芽。 (4)活动芽和休眠芽。
4.分枝与分蘖 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有单 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三种类型。 分蘖是禾本科植物的特殊分枝方式,它是 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其基部产 生不定根,这种特殊的分枝方式叫分蘖,如小 麦、水稻等。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课件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1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29917e7fd5360cba1adb92.png)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根的基本 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三个部分, 但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 行次生生长。
4.侧根的形成 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某些部 位几个细胞的原生质变浓,液泡变小,细胞恢 复分裂活动。首先进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 数,继而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产生一团细胞, 形成侧根原基,其分化方向以向顺序进行,其 顶端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最后,由于新 的生长点的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而向外突出, 穿过母根的皮层和表皮成为侧根。
一般植物的叶
禾本科植物的叶
2.叶片的形态 各种植物叶片 的形状多种多 样,大小不同, 形态各异。
(三)叶的主要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 叶 的 生 理 功 能 蒸腾作用 吸收作用
繁殖作用
四、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1.贮藏根 通常分为肉质 直根(如萝卜、胡萝卜 等)和块根(如甘薯等) 两种。 2.气生根 可分为支持根 (如玉米)、攀缘根 (如常青藤)和呼吸根 (如榕树)三种。 3.寄生根 有些寄生植物 如菟丝子、列当等茎缠 绕在寄主的茎上,它们 的根形成吸器,侵入寄 主体内,产生寄生根。
第1章 植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与功能
第三节 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四节 植物的生殖器官
返回主页面
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器官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 二、茎的形态与功能 三、叶的形态与功能 四、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形态与功能
(一)根的形态 根分为主根、侧根, 不定根。主根和侧 根为定根。 一株植物所有根的 总体叫根系。根系 可分为直根系和须 根系。
三、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被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之后,胚珠逐渐 发育成种子,种子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它 们分别由合子、 初生胚乳核和珠 被发育而来。 (一)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种皮的发育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件第2章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件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c3e9ea5ef7ba0d4a733b50.png)
二、人工控制环境条件
(一)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 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增 强和完善光照条件,二是遮光,三是人工补光。 强和完善光照条件,二是遮光,三是人工补光。 (二)温度的调控 1.升温 排水;增施有机肥料;覆盖;向阳作垄;中 排水;增施有机肥料;覆盖;向阳作垄; . 耕松土等。 耕松土等。 2.降温 灌水;覆盖;中耕松土;通风换气。 灌水;覆盖;中耕松土;通风换气。 . 3.保温 灌水;增施保温肥;营造防护林带,设置人 灌水;增施保温肥;营造防护林带, . 工屏障,留茬播种、熏烟、 工屏障,留茬播种、熏烟、盖草等措施也有保温作 用。
(三)土壤水分的调控 土壤水分的调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土壤水分的调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壤水 分的保持,二是增加土壤水分(增湿) 分的保持,二是增加土壤水分(增湿),三是降低土壤 水分(降湿) 水分(降湿)。 (四)气体的调控 1.二氧化碳(CO2) 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栽培植物 加强栽培管理, .二氧化碳( 群体内部的CO2供应状况;进行 供应状况;进行CO2施肥是最根本的 群体内部的 方法;施用有机肥料也可增加田间的CO2浓度。 方法;施用有机肥料也可增加田间的 浓度。 2.氧气(O2) 选择地势较高、疏松、透气性良好的地 选择地势较高、疏松、 .氧气( 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合理灌溉, 块;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合理灌溉, 忌大水漫灌,防止地面积水;雨季注意田间排水; 忌大水漫灌,防止地面积水;雨季注意田间排水;灌 后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松土, 水(雨)后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 采用地膜覆盖,避免践踏,保持土壤疏松等等。 结;采用地膜覆盖,避免践踏,保持土壤疏松等等。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 第二版)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与功能
![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 第二版)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79b18437b7360b4c2e3f6469.png)
一、组织的概念
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 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
二、组织的类型
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
分生组织
概念 是指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分生组织
特征
细胞代谢活跃,有旺盛的分裂能力;细胞体 积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不特 化;细胞质浓厚,无大液泡分化;细胞核较大并 位于细胞中央。
分生组织
类型 • 顶端分生组织
• 侧生分生组织
• 居间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 位于根和茎的主轴和侧枝的顶端
• 细胞学特征是: 细胞小,近于等径,具有 薄壁,细胞核位于中央并占有较大体积,液泡 小而分散,细胞质丰富,细胞内通常缺少后 含物
侧生分生组织
• 位于根和茎的侧方的周围部分,靠近器官 边缘,与所在器官的长轴平行排列。
分泌组织
内分泌组织 埋藏在植物的基本组 织内,分泌物存在于围 合的细胞间隙中,常见 的有分泌细胞、分泌腔、 分泌道和乳汁管
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简单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 复合组织:表皮、周皮、木质部、韧皮部、维管束等 木质部包括管胞、导管、木薄壁细胞、木纤维;韧 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木 质部和韧皮部又合称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经常 再进一步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束状的维管束。维管 束具输导、支持等作用。它贯穿在根、茎、叶、花、 果实等各器官中,形成一个复杂的维管束系统。双子 叶植物、裸子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有形成层; 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则为有限维管束,无形成层。
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
周皮 周皮是木栓形成层及由它分生出的木 栓层和栓内层的合称。木栓层是次生保护组 织,木栓层细胞扁平,无胞间隙,细胞壁高 度栓化,最后细胞的内含物消失而成为死细 胞,具有抗压、隔热和绝缘等特性,替代表 皮起着次生保护作用(图示)。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说课稿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f24d5ec33687e21ae45a913.png)
《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植物生产与环境》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农科类专业教材,是学生进入农林专业课以来所学的第一本专业教科书。
《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是第三章最后一节的内容。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可代替的有限的自然资源。
因此合理利用、珍惜、保护土壤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对前面第二章和后面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我国土壤沙化、流失、潜育化、污染的情况②掌握土壤沙化、流失、潜育化、污染的防治方法③培养学生根据区域特点综合开发利用土壤资源的实践能力能力目标:为满足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教师巧设练习,培养学生①由书本知识升华为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②关注并合理利用身边的土壤资源,设计出理想的农业生态体系,提高经济效益。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学重点:1.土壤沙化、流失、潜育化、污染的防治方法。
2.本地土壤资源的治理与保护。
4、教学难点:本地土壤资源的治理与保护;土壤污染的防治方法。
二、教法分析: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拟使用以下教学方法问题法: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巧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讨论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讲授法; 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点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拓展法:使用与内容相关的资料,反复强化,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三、学法分析:①看看―――说说―――做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环节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活跃学习气氛,这样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轻松的转化为实践技能。
②人人参与,互动训练职教学生基础知识偏差,操作技能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内容安排一学时完成,基本步骤分八项,我主要采用五大版块的形式进行教学。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PPT课件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4b7b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0.png)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5) 光周期现象 ① 概念:指许多植物在开花之前有一段时期,要求每天有相对长度的昼夜交
替影响才能开花的现象。 ② 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
过程。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6. 植物的成花过程及影响因素 (1) 植物的成花过程 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成花诱导、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三个阶段。 (2) 影响植物成花诱导最敏感的因素 低温(春化作用)和适宜的光周期(光周期现象)。 (3) 控制植物成花的因素 花的状态、低温和适宜的光周期。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7. 植物生产 (1)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第一是转贮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第二是促
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2) 植物生产的特点:复杂性、季节性、地域性。 (3) 植物生产的作用:是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是农
业的基础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一、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现已知植物的总数达30余万种,我国有高等植物4万余种,可供栽培的植物有
7000种左右,如银杏、水杉、鹅掌楸、珙桐等为世界罕见的植物种类。 1. 植物的生长 (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是植物体生殖生长开始的
标志。
知识准备
量元素有铁、硼、锰、铜、锌、钼、氯。
知识准备
二、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1. 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 (7) 土壤:在植物生长中具有营养库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支撑作用、稳
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2. 植物生长的农业生产要素 (1) 土地:人类生息、发展和进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2) 劳动力: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3) 资本: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活跃的要素。 (4)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5) 管理:能够整合农业各要素,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 (五)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与调节…7分钟
说教学效果分析
1、本次课的成功之处:
(1)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图片欣赏导入新课,以演示实验、蒸腾作用中水 分由根到叶的过程示意图、植物叶的气孔图、双子叶植物气 孔和单子叶植物气孔等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观 察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蒸腾作用的 意义及影响因 素
难点
1、蒸腾作用的 意义
2、蒸腾作用在 生产中的应用
说教法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 提问引导
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讲 解
说学法
学情分析
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
知识缺乏 兴趣淡薄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 讨论交流 联系实际 理解应用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吸收的大量水分哪去了?
指植物每制造1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一般植物的蒸腾系数在125~1000之间。
(五)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与调节
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内部因素;(2)光照;(3)空气湿度; (4)温度; (5)风速;(6)土壤条件。
2.蒸腾作用的调节 在植物生产上,采取有效措施可适当减少蒸腾消耗:
(四)蒸腾作用的指标 1.蒸腾速率 2.蒸腾效率 3.蒸腾系数
(五)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与调 节 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2.蒸腾作用的调节
七、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2 分钟
二、新课教学……………………….………35 分钟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10分 钟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10分 钟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掌握蒸腾作用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 究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树立植物生产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增强生态知识,提高对绿色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认 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蒸腾作用的 概念及过程
蒸腾作用是否越强越好?
讲解:
1.能产生蒸腾拉力 2.能促进矿物质的运输和合理分配 3.能降低植物蒸腾作用的指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蒸腾速率 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
用散失的水量。 2.蒸腾效率
植物每蒸腾1千克水时所生成的干物质的克数。 3.蒸腾系数
五、课外延伸
1、不能进行蒸腾作用的部位是: A、叶片 B、叶柄 C、幼嫩的茎 D、幼嫩的根
2、下列对蒸腾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态从气孔中散失的 B、植物吸收的水分有小部分蒸腾散失了 C、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温度 D、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俗话说“人往高出走,水向低处流”。而植物体中的水 分却能运输到参天大树的顶端,这是什么提供的拉力?
保卫细胞糖 含量增多
细胞浓 度增大
水势变小
吸水膨胀 气孔开放 黑夜相反
(三)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为什么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绝大多数水分都通过蒸腾
作用又回到大自然中? 2、由于重力作用,水应该向下流,但植物体中水分却是由下向
上流动,为什么? 3、无机盐必须以什么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吸收? 4、为什么大树不会被太阳灼伤? 5、蒸腾作用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
(1)减少蒸腾面积。移栽植物时,可去掉一些枝叶; (2)降低蒸腾速率。在午后或阴天移栽植物,或栽后搭 棚遮阳,或实行设施栽培; (3)使用抗蒸腾剂,如叶面喷洒脱落酸等抗蒸腾剂。
三、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蒸腾作 用的概念、过程、生理意义 以及指标和影响因素与调节 等内容。
四、布置作业
1、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2、大树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
植物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片?
在温暖的春季,多数植物的气孔是早晨开放,中午开张最大,日落后气孔完全关闭。
植物叶的气孔图
水分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
双子叶植物气孔
单子叶植物气孔
结论: 1.角质蒸腾
植物体内水分通过角质层蒸腾。 2.气孔蒸腾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蒸腾。 植物以气孔蒸腾为主。
光照
(2)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整个课时中,基本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 、得出结论的形式出现,处处紧扣教学主题,让学生通过积 极参与,增强了成就感,培养了勤于思考,为今后的学习打 下良好的基础。
(3)利用多媒体课件、白板教学讲解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逐步回答问题。
讲解: 1、土壤中的水分,由植物根毛进入根内,通过根、
茎、叶中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 2、植物吸收的水分仅有1%用于制造有机物质以及作
为植物体的组成部分,99%左右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发到大 气中。
植物根毛的作用? 水的流动途径是怎样的? 蒸腾作用中水分由根到叶的过程示意图
植物生产与环境说 课课件演示文稿
说课内容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效果分析
说教材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产与环境》是种植类专业 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节选自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蒸腾 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一项重 要的生理活动,教材对绿色植物蒸 腾作用的知识构建,能让学生透彻 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和在植物生产 中的应用,同时为学习植物光合作 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4、夏季移栽大树时,采取什么措施大树容易成活?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 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
1.角质蒸腾 2.气孔蒸腾 (三)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能产生蒸腾拉力 2.能促进矿物质的运输和合理 分配 3.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4.有利于CO2的同化
欣 赏 图 片
二、新课教学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
出示演示装置并提出问题:
1、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 哪里来的?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 什么形态存在?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结论: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
气中去的过程。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
提出问题: 1、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2、气孔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