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知识点汇总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nì笑嗅xiù膝xi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2.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金色花》第4段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国名)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纸船》选自《繁星》,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称谓),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一)听。
一是要认真听,二是要会听,这是听的关键。
听课时,一定要抓住中心内容,也就是老师讲课的主要目的。
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一定要弄明白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意识地去听课,久而久之,听的能力提高了,你的语文成绩能不提高吗?(二)说怎样训练说话能力呢?(1)主动找机会训练说话能力。
上课时,要主动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经过多次训练,就不会胆怯了。
平时,要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可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敢于争论。
争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思维能力。
(2)多找一些优美的文章来朗诵,培养自己的语感。
有条件的话,可以多找一些名篇朗诵的磁带来听一听。
要是能参加一些朗诵会,听专家的朗诵,有意识地去模仿,日积月累,也会受益无穷的。
苏教版初一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一上册知识点整理一、语文1、古诗词要求背诵的古诗词一定要熟练掌握,理解诗意、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比如《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蕴含着新旧交替的哲理;《天净沙·秋思》通过多种意象营造出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掌握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如“次”“客路”“断肠人”等。
2、文言文《论语》十二章是重点,要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所传达的思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了复习旧知识能获得新的领悟。
掌握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例如,“说”通“悦”,愉快;“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
3、现代文阅读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能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并体会其作用。
4、作文学会审题立意,确定文章的主题。
积累素材,丰富文章内容。
注意文章的结构,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有总结和升华。
二、数学1、有理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能够区分正数、负数和零。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注意运算规则和符号的变化。
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要记住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整式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它们。
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同类项是重点。
3、一元一次方程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是关键。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等步骤。
4、图形的初步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
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性质,会进行线段的度量和计算。
角的相关知识,包括角的度量、角的比较和运算。
三、英语1、词汇积累课本中的单词,包括拼写、读音和词义。
学习单词的词性和用法,如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变化等。
2、语法一般现在时:理解其构成和用法,注意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变化。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文学常识《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老舍)主要内容: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一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
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阅读感受: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制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刘四残忍霸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主要人物形象:保尔?柯察金: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的信念,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主要内容: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重要知识点,供学生复和巩固。
课文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课文内容包括:
- 唐诗宋词
- 文言文
- 现代诗
- 短篇小说
- 散文
语法知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语法知识包括:
- 词语的构成
- 词义辨析
- 词语的用法
- 句子成分
- 句子结构
- 修辞方法
- 语言运用
阅读技巧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阅读技巧包括:
- 理解课文中的常见词汇
- 掌握上下文的含义
- 分析语句的结构和语义
- 提炼文章的主旨
- 归纳总结文章中的重点
写作技巧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写作技巧包括:
-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 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表现力
- 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 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
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包括课文内容、语法知识、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
通过复和巩固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升语
文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学生
复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积累复习资料汇总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积累复习资料汇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诗词默写
1、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3、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4、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5、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6、,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7、,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8、谁道人生无再少?,。
9、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10、舟已行矣,,,?
11、A四面湖山归眼底,。
B,白铁无辜铸佞臣。
c,有容乃大;,。
D,,;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E物华天宝,。
F心有三爱:奇书,佳山水;园载四物:,,。
12、,月中霜里斗婵(chán)娟
13、梅雪争春未肯降,。
14、,万紫千红总是春。
15、春城无处不飞花,。
16、唐代高骈(pián)《山亭夏日》:
,。
,。
17、五月榴花照眼明,。
18、【冬景】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最是橙黄桔绿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知识点归纳一、为你打开一扇门1、题目的好处有哪些?【①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而诚恳;②把“文学”比作“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③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及读者兴趣。
】2、2个世界作何解释?【前一个世界是指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总和,也就是现实社会。
而后一个世界是指未知领域。
】3、对待未知的领域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
】4、怎样打开未知领域的大门?【打开未知领域的大门要愿意花时间,花功夫,还要有强烈的愿望。
】5、用原文给文学下个定义。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6、文学的内涵是什么?【“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7、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什么好处?【①“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②“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③“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8、这些好处中最核心的是哪三点?这三者为什么不可以调换顺序?【最核心的是①增长知识②提高修养③丰富情感。
这三者不能调换顺序,因为:①知识是一切的基础②三者是递进关系。
】9、为什么说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①作品对人的良好影响是缓慢的;②“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即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10、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知识多、智商高,但是情感不丰富,修养不够的人。
】11、文末说,走进大门不会空手而归,那你觉得得到了什么?【我觉得我得到了知识、修养和情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而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的语文知识点又以苏教版为主。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的相关内容吧!一、基础语法1. 名词名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词汇,如人、动物、事物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名词的基本定义,还需要掌握其用法,如单数、复数、可数、不可数等。
2. 动词动词是用来描述动作或状态的词汇,如跑、走、笑、哭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以及常用的不规则动词等方面的知识点。
3.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如高、矮、胖、瘦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形容词的基本概念,还需要了解其级别、比较级、最高级以及与名词的搭配等方面的知识点。
4. 副词副词用来描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句子的特征,如快、慢、好、坏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副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
5. 介词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如在、于、向、跟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介词的定义、分类、运用以及常见的介词短语等方面的知识点。
6.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两个句子或词语的词汇,如但是、并且、因为、所以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掌握连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关系等知识点。
7.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汇,如我、你、他、她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掌握代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名词的搭配等方面的知识点。
8. 数词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词汇,如一、二、三、十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数词的分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搭配等知识点。
二、阅读理解在七年级上册语文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同时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点来回答问题。
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自身的语文能力,也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一篇: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为你打开一扇窗一、字音1.憧憬(chongjing)2.裨(bi)益3.博(bo)4.潜(qian)移默化5.徘徊(paihuai)二、字形衰聊聚商三、词语阅世:经历世事。
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对世界的认识,经历许多事情。
浏览:粗略,大概地看一下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洞开:敞开;解开,消释诠释(quanshi):说明;解释。
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
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证明。
缩影:比喻能代表同一类型特征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这个小山村就是中国农村的缩影。
心声:心里的话,真诚的意愿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风景线:供人们观赏和游览的风景,比喻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某种景观、景象或一些值得关心的态度与行为。
结晶: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比喻珍贵的成果。
憧憬:向往裨益:益处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纵然:即使智商:即“智力商数”。
表示人的智力发展的水平。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共识:共同的认识。
空手而归:失败而回确是:确实是四、技巧二、繁星一、字音1.纳(na)2.坠(zhui)3.模(mo、mu)4.忘(wang)5.觉(jiao、jue)二、字形蓝、昧、舱、幻、颗、脚、三、词语繁星:多而密的星星纳凉:纳:乘。
纳凉就是乘凉的意思,指为避热而在阴凉处歇息。
密密麻麻:表示非常的密集,像鱼鳞那样排列着。
形容又多又密。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朦胧。
昧:朦胧,昏暗;明:明亮。
半:时而仿佛:指差不多;好像。
静寂:安静。
形容安静到了极点。
星群密布:像天空的星星那样分布着。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1.在山的那边4.痴5.((如(6.(2.走一步再走一步4.5.第第第第1、((2.3.3.短文两篇4、5、(((作第1、 卑2、3、哲4.紫藤萝瀑布2.3、借4、5、全第第第第1、3、4、先5、5.童趣私方2、3、唳4、察5、观察神时以为其6、明7、藐8、““9、①②③④⑤第一6.理想3.4.5.6、“7.短文两篇四文五“第一玲二三1.2.四““8.人生寓言慷厄心得天2.3.4.5.《6.9.我的信念2.3.本((((((((((4.10.《论文》十则读通“古传今三9y 一而知3.温任死己4.(人((只(教((那第5.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6.11.春4.全第第2段3-第第1.严2.比3.((12.济南的冬全第第第第1.2.(((3.(((4、13.夏磅3.第第第中4.(如((如5.拟6.14.秋5.第第第.文3.15.古代诗歌四首重诗如五如海3.重曹这诗详描本本王直乡4.《5.《《第1.白马《《2.重诗如几《枯小古夕断3.重《《描4.《16.化石吟2.3.科4.全第第第1.“2.(((3.17.看云识天(4.5.第第第1.2.3.((4.( 18.绿色蝈蝈文4.蝈非身蝈5.19.月亮上的足迹2.3.这4.第第第8文((9.“”这20.山不逾倏(4一裁2.(其((而第1.以2.本(((结3.丰21.风4. 以第第第第5.顺第1.(2.22.羚羊木雕2、犄攥3.4.5.6.顺7.第第1.①②心2.推3.父23.散4.全第第5.以6.①A选C心②有7.句8.24.散文诗两嗅4《《5.6.25.《世说新语》两3.生谢多似词内骤纷差拟4.白未5.第第第6.用7.第1.字尊多舍2.古(((( 称3.第第26.皇帝的新炫勋2.3.3.4.全引开发高1.2.①皇大②27.郭沫若诗两首2.4.5.全第第第6.分7.第1.2文本第28.女娲补天2.澄3.4.5.29.盲孩子和他的影2.3.要4.30.寓言四则赫多2.3.⑴伊4.5.《《《6. 赫塑 蚊塞7.第一课时:1.字词:痴想、隐秘、诱惑、喧腾、一瞬间、凝成、铁青2.作者简介王家新 出版的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等。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复习重点提纲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复习重点提纲初一的语文和小学的语文不一样,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面对考试要整理好复习资料,这样才能考个好成绩。
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上册语文复习重点提纲,希望大家喜欢!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
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
一、课文复
1. 《同桌的你》:主要讲述了两位同学间的友谊和成长。
2. 《照骗》:通过描写照相馆中的趣事,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
生活的愿望。
3. 《送李绅》:描述了杜甫为了助人脱困而奔波,展示了他的
仁爱之心。
4. 《中国的美食》:介绍了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和独特的烹饪
方法。
5. 《飞得高》:通过描写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经历,传递了勇气
和坚持的重要。
二、语法复
1. 词语搭配:了解常用词语的搭配方式,提高表达准确性。
2. 词性转换:掌握词性转换的规则,丰富词汇运用能力。
3. 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的基本成分,有助于正确理解句子结构。
4. 语法填空:通过填充适当的词语,训练语法运用和句子结构
分析能力。
5. 动词时态:掌握动词各种时态的用法,提高句子的谓语动词准确性。
三、阅读理解
1. 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 了解不同类型的阅读题目,提高解题技巧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四、写作技巧
1. 作文框架:掌握各种类型作文的结构和要点。
2.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丰富写作表达方式。
3. 句式多样化:尝试使用不同的句式,提高写作的流畅度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复习知识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进行复习,达到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提升。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江苏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江苏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上册是初中阶段的第一学期语文教材,是学生了解基本文字、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阶段。
其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故事、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语言文字1. 汉字笔画和组词规则汉字是我们的国家文字,要认识和掌握汉字很重要。
汉字由笔画组成,不同的笔画组合成不同的汉字。
我们需要学习每一个汉字的笔画、读音和意思。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汉字的组词规则,掌握常用的组词技巧和方法,以便写好作文。
2. 词语的分类和词性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根据不同的特点,可以将词语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七大类。
通过对不同词性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文学艺术1. 文学题材和体裁文学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传递思想和情感。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文学题材和体裁,如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文学形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2. 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其灵魂,也是其精髓所在。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文化故事1. 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传统文化知识,如《孔乙己》中的“文化沙漏”、《牛郎织女》中的“七夕节”、《咏梅》中的“梅花”等。
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电影、音乐、绘画、建筑等。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也学习了一些现代文化知识,如《三个和尚》中的“动画片”、《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有机食品”等。
这些现代文化知识是我们开阔视野和了解新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文化知识1. 常识知识在学习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识知识,如气候、地理、历史、科学等。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1.在山的那边第一课时:1.字词: 痴想、隐秘、诱惑、喧腾、一瞬间、凝成、铁青2.作者简介王家新出版的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等。
3.文章体裁: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可以歌咏、朗诵。
3.文章内容:“山”和“海”两个形象是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4.诗歌结构:痴想——沮丧——诱惑——坚信5.写作特色(1)语言朴实凝练。
如“诱惑”、“枯干”、“铁青”、等词语意蕴丰富。
(2)运用多种修辞。
如设问、比喻、反复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诗人的情感得以真实再现。
(3)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概念的思想感情。
6.重点语句理解。
(1)“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幻想全部落空。
(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许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3)“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2.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1.字词: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2.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文章体裁:记叙文(六个要素)4.文章思想内容: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使我们感受到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
在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甚至是巨大的困难,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而要把它分解为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容易战胜。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1.汉字与拼音:o巩固汉语拼音的掌握,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o学习并书写常用汉字,注意笔顺、结构。
o积累常用词语,理解其含义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2.语法与修辞:o初步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词性、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等。
o学习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二、阅读理解1.现代文阅读:o阅读不同类型的现代文,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o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段落大意及细节信息。
o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2.古诗文阅读:o学习并背诵简单的古诗词,理解其意境、情感及艺术特色。
o初步接触浅易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积累文言词汇。
三、写作技巧1.写作基础:o掌握日记、书信、通知等常见应用文的写作格式。
o学习如何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构建文章框架。
2.记叙文写作:o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
o强调叙述的条理性、生动性和情感的真实性。
3.作文修改与润色:o学习如何修改作文,包括错别字、病句的纠正,以及语句的通顺和连贯。
o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表达效果。
四、文学欣赏1.文学作品鉴赏:o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o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2.名著导读:o简要介绍一些文学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o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并分享阅读心得。
五、综合实践1.语文综合活动:o组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语文综合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o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板报、校刊的编辑工作,锻炼其写作和编辑能力。
2.跨学科整合:o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文学作品,或利用美术知识设计文学作品插图等。
o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3.信息技术应用:o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学习,如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文言文复习《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北朝]一、解释下列词语:答案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季 3晓雾将歇歇消散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二、翻译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在是人间天堂。
三、简答: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
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四、理解性默写1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
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2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户:门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三、填空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
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解释: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初一语文知识点羚羊木雕张之路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犄jī角怦pēng寒颤zhàn攥zuàn2.解释下列词语。
(1)反悔:对以前答应的事翻悔或不承认。
(2)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为你打开一扇门》要点
中心思想:
课文用散文诗的语句,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1、题目中“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你”和文中第2段的“你”指的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青少年读者”。
用“你”好像作者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人以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重点段落理解(第4段)
(1)“形象的诠释”是什么意思?(关键词是“诠释”)
用生动的形象来解释、说明
(2)“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是因为。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3).“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从语意角度入手)不能。
因为“憧憬”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想”则大多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4).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那种具有某一学科的高深的知识,却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不了解历史,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自然,不了解人生意义的人。
(5)“很多人的共识”是什么?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重要的途径。
(6).这段文字是分几个层次进行阐述的?主要阐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掌握层次结构及内容)
四层:
①第1句:阐述文学的特征②第2~4句:阐述文学的内涵
③第5~8句:阐述文学的功能④第9~13句: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7)从表达上看,这段文字属于_议论____ 性文字。
在阐述文学与人的关系时,明确表明了作者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进文学大门不是最终目的,其真意在于:引导青少年读者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3、句子赏析
1、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由社会到自我,层层切近,深入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益处。
2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此句句式整齐,由实到虚,“一种”和“积累”反复运用,充分表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富有表现力。
繁星
中心思想:
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作,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1、第3段是全文的重点,状写“我”在柔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
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前四句写“仰望”,第5——8句写“欲睡”,第9——10句写“沉睡”。
2、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你认为“沉睡着”与“觉得”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
“沉睡着”,说的是“我”睡的神态;在星星的怀抱中面带微笑地熟睡着;“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
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映,既富有情趣,又启人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