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合集下载

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〇、概述根据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各级政府和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和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表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将长期开展下去,而且必须要认真、规范、科学地开展下去。

这将是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公司)等生产经营单位统筹发展和安全,管控风险、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执法的依据。

其中:“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领域的特点,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履行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安全生产义务。

”“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第四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

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导语: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旨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

一、安全风险等级管控1. 定义和意义安全风险等级管控是指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它的意义在于帮助组织或机构划分安全风险的优先级,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分类和评估方法在安全风险等级管控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主要基于专家判断、经验总结和风险评估矩阵等手段,将安全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高、中、低等。

而定量评估则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等方式,以数值化的方式表达风险程度。

3. 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安全风险等级管控的核心在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手段、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实施控制措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

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1. 隐患排查的重要性隐患是事故发生的潜在根源,及早发现和处理隐患,是预防事故的首要任务。

隐患排查是通过对现场、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估,识别和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以确保安全生产。

2. 隐患排查的方法和工具隐患排查的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包括现场巡查、设备检测、隐患排查表等。

现场巡查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实地走访,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隐患。

设备检测则是通过科学仪器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和分析,发现潜在的故障。

隐患排查表可以帮助对问题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整理,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体系,包括其定义、实施步骤和效果,并分析其中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一种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来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安全风险分为多个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低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具体步骤包括:1.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影响范围、可能性和后果等因素。

2.风险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3.控制措施制定: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安全培训、设备维护、应急演练等。

4.控制效果检查与调整:定期检查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评估和控制措施,高风险的事故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从而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另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全面的隐患排查和及时的治理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该体系包括以下步骤:1.隐患排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包括设备设施、工作流程、人员素质等方面。

2.隐患分类:将排查出的隐患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低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3.治理措施实施:根据隐患的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包括设备维修、技术改进、人员培训等。

4.治理效果检查与调整:对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能够有效地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及时的治理措施,可以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源,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总结和回顾性内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从不同角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为核心管理体系政府完善相关安全生产标准规范、根据企业风险状况实施分级分类安全监管、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

从而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主要存在的“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将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企业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全面辨识企业内部安全生产风险、对辨识出来的风险进行分级并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和治理体系。

国家提出的双重预防机制涵盖两方面:双重预防体系包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环节)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环节),是构筑防范安全事故的前后两道防火墙。

Ø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Ø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通过这一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工程,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危险源、安全风险事故隐患事件事故应急处置未有效控制未及时排除应急响应执行器运 行反馈控制器测量、变送器控制对象干扰设定输入输出是隐患排查整改、治理措施技、管控措施人物法环管作业过程执行器运 行控制对象干扰设定输入输出是人物法环管作业过程技、管控措施瞬时开环理想闭环以 隐患排查 为核心的 闭环 管控系统前馈控制器测量、变送器执行器运 行反馈控制器测量、变送器控制对象可接受干扰设定输入输出否是风险技、管控方案风险辨识、评价隐患排查、效果检查整改、治理措施危险有害因素技、管控措施人物法环管作业过程 风险预控+隐患排查 管控系统 双重预防性机制:前馈机制+反馈机制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相结合危险源隐患管控结果危险辨识、风险控制隐患排查、隐患治理事故隐患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系统原理•风险分级管控:本质上是前馈控制:定责定标,预估可能偏差,预先设计和实施控制•隐患排查治理:本质上是反馈控制:定责定标,活动发生偏差后实施控制•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论基础:系统控制理论的 前馈+反馈前馈:根据可能发生的偏离预先设置控制措施反馈:根据已经出现的问题采取控制补救措施•本质:一个系统(体系)的两个环节,即 “双重”•乱像:双体系、两体系。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兼论“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实行风险的分级防控。

本文通过对有关隐患与风险等基本概念的梳理、事故致因等基本理论的分析,澄清有关隐患、危险源与风险等基本概念模糊认识,厘清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更好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做好事故防控工作。

【一】基本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型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01能量意外释放论该理论认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伤害,热能可能导致灼烧、中暑等,电能可能会干扰神经,或电击伤亡,等等。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02奶酪模型理论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样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还要辨识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控作用。

【二】基本概念及其关系01危险源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双重预防机制相关解读

双重预防机制相关解读

新的安全法中提到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其实早在2016年,国务院安委会就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其中要求企业要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区域安全风险。

第四十一条【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条文释义安全生产法本条主要是进一步细化本法总则中有关“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二是增加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双报告”要求;三是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本条第1款是本次法律修改新增内容,旨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针对高风险工艺、高风险设备、高风险场所、高风险岗位和高风险物品等,建立分级管控制度,有效落实管控措施,防止风险演变引发事故。

其中,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严重性的组合。

由于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趋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生产活动中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对辨识评估出的安全风险采取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双报告”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员或者有关负责人组织制度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应当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装备物资的落实、负责整改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浅谈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浅谈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浅谈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应用摘要: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机制,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正确理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内涵尤为重要,实施好双重预防机制,对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意义重大。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前言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工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针对“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的,而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做到“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的双重防火墙,对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意义重大。

1.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1.1双重预防机制主要涉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工作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两种管控方式,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2风险分级管控的程序和内容1.2.1风险分级管控程序主要包括:排查识别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定级、策划风险控制措施、效果验证与更新等内容。

1.2.2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很多,包括安全检查表(SCL)、调查表、查阅资料、座谈、以及图示法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重点是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危害因素辨识,要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涵盖人、物、环、法、管各个方面,做到全员参与。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常见问题及解析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常见问题及解析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常见问题及解析摘要: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双重预防机制,从而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及隐患的自查、自治,而且双重预防机制可以相互促进,不断完善,从而更好的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

1引言首先,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办法。

其次,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体系建设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特别重要的内容,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通过建立和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2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基本流程和内涵全体员工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源,做到系统、全面、到位、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和完善。

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对应不同的控制主体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重点紧盯生产过程中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态,动态辨识和分析危险源,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

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风险管控清单,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规程要求,与现有控制措施进行对比,最终形成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

双重预防机制顾名思义即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双重防护。

第一重预防是全面、系统性辨识危险源,采取必要控制措施管控风险,消除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二重预防是及时发现和消除管控措施不到位的缺陷和问题(即隐患),在未演变成事故前就把隐患消除掉。

“预防”是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原则,以防止事故发生为导向,但是二者侧重点和工作方法不同。

风险分级管控一般是非持续性的工作,只要是危险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完成一次风险分级和管控,可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而隐患排查治理是长期性和持续性的,需要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进行开展。

风险、危险源、隐患----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危险源、隐患----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兼论“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作者:中国石油(总部)质量安全环保部HSE体系处副处长胡月亭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实行风险的分级防控。

本文通过对有关隐患与风险等基本概念的梳理、事故致因等基本理论的分析,澄清有关隐患、危险源与风险等基本概念模糊认识,厘清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更好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做好事故防控工作。

【一】基本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型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01能量意外释放论该理论认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伤害,热能可能导致灼烧、中暑等,电能可能会干扰神经,或电击伤亡,等等。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02奶酪模型理论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样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还要辨识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控作用。

【二】基本概念及其关系01危险源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问题一直是各行各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确保人员和资产的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机制,包括其定义、原理、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

2. 定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是指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并通过隐患排查治理的手段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

其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对风险进行分类和管理,而隐患排查治理则是通过全面检查和治理潜在的风险隐患来防范安全事故。

3. 原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基于以下原理:3.1 优先级管理原则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的级别,并根据级别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这样可以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优先用于管理高风险的区域或环节,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2 预防优于事后处理原则通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对人员和资产的伤害。

预防优于事后处理不仅可以降低损失,还可以提高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3.3 全员参与原则安全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安全工作中。

全员参与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对安全风险和隐患有清晰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排查。

4. 重要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对于保障人员和资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4.1 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这不仅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以提高组织形象和信誉。

4.2 管理更高效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管理的一部分,可以使管理者更加关注高风险环节或区域,以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分配。

这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

4.3 培养安全文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全员参与,能够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中,安全风险和隐患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根据不同安全风险的等级将资源和管理措施进行分配和控制。

首先,需要对企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和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将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等级。

其次,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和监督。

最后,要定期对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以保持风险管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指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及时处理的过程。

排查隐患可以从物理环境、设备设施、人员行为等多个方面入手,采用综合的评估方法,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一旦发现隐患,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和治理措施,并在整改后进行跟踪评估,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

3.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事业单位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可以预防和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可以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两者相结合,能够在源头上降低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中,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和实用的安全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的发生。

同时,通过综合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实践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事业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1. 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双重预防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阐述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概念、实施原则和方法,为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概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严重程度、发生可能性等因素,对企业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2.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1)全面性:对企业所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

(2)科学性:采用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预防性:提前识别和分析安全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动态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

2.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法(1)安全风险识别:对企业可能存在的所有安全风险进行梳理和识别。

(2)安全风险评估: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3)安全风险管控: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

3. 隐患排查防范3.1 隐患排查防范概述隐患排查防范是指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通过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3.2 隐患排查防范原则(1)制度化: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频次、范围和责任主体。

(2)规范化: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查质量。

(3)闭环管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实现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

3.3 隐患排查防范方法(1)定期检查:按照预定的周期和范围,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环境等进行检查。

(2)专项检查:针对特定环节、设备或风险因素开展隐患排查。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是企业和组织中重要的工作,旨在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可能产生的损失。

正确理解和实施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的双重预防机制,对于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平稳进行至关重要。

首先,风险管控是指在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它涉及到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实施和监控机制等。

通过风险管控,可以有效地降低各类风险对企业和组织的影响,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而隐患整改则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已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改和消除。

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和灾害的隐蔽问题或存在的缺陷。

通过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可以防止潜在危险的发生,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进行。

双重预防机制的意义在于强调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的双向性和连贯性。

只有同时进行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企业和组织才能够全面把握和管理潜在的风险,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性。

具体来说,双重预防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风险管控: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各类风险进行认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建立实施和监控机制。

例如,在生产车间中,可以对化学品、机械设备等潜在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2. 隐患排查和整改: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记录隐患,经评估确定隐患的优先级,并制定整改计划,确保及时消除隐患。

例如,对于危险物品存放区域的堆放,要保持合理的间距和稳固的支撑结构,防止因不慎摇晃而发生倾倒、泄漏等事故。

3. 定期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置能力。

掌握正确的紧急救援和逃生知识,提高对事故与灾害的应对能力。

4. 不断改进和完善:及时总结和分析事故和隐患整改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预防措施和管理机制。

例如,对于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并及时改进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质量双重预防机制 -回复

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质量双重预防机制 -回复

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质量双重预防机制-回复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质量双重预防机制是保障企业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效地消除与降低各类安全风险和隐患,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质量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第一步:明确风险等级及特征在进行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各类风险等级及其特征。

一般而言,安全风险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高风险意味着极具危害性,中风险则表示一定的危害性,低风险则意味着较小的危害性。

此外,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安全风险特征也存在差异,因此,针对性地明确风险等级及特征,是制定有效的管控和预防机制的前提。

第二步: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在明确风险等级及特征后,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以确保各类风险可得到有效的管控和控制。

风险管控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分析、风险预警等环节,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及时被发现和处置。

此外,风险管控体系还需要与企业的其他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衔接,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

第三步:制定隐患排查计划隐患排查是确保企业安全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排查质量,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计划。

排查计划应包括排查时间、排查范围、排查内容和排查方式等,确保全面、深入地开展排查工作。

同时,排查计划还需要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以确保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步:实施隐患排查在制定好排查计划后,企业需要全面、系统地实施隐患排查工作。

排查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和识别各类安全隐患。

排查时,可采用现场排查、台帐翻查、设备检测等方式,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此外,排查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和反馈排查情况,以便后续的整改工作。

第五步:建立整改追踪机制在发现隐患后,企业需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确保整改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实施相应级别的管控措施。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水平。

1. 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类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因素等。

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类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因素等。

2. 风险评估: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的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评估: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的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

3. 风险控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

三、隐患排查防范隐患排查防范是在日常运营中,通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隐患识别: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潜在隐患,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

隐患识别: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潜在隐患,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

2. 隐患评估:对已识别的隐患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

隐患评估:对已识别的隐患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

3. 防范措施:根据隐患评估的结果,制定并实施具体的防范措施,以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根据隐患评估的结果,制定并实施具体的防范措施,以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双重预防机制的运作双重预防机制是通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防范两个方面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预防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进行风险识别和隐患识别,然后对识别出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控和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安全防范。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安全问题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无论是企业、学校、社区还是家庭,安全风险都是需要认真面对和妥善处理的。

为了确保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方式。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一机制的多个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风险评估与分类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中,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与分类。

这一过程通常会根据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常见的风险等级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级,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分。

通过对风险等级的划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人员财产的损害程度。

2. 风险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风险,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如设立防火墙、安装监控设备等;对于中风险等级的风险,可以采用一些相对较为灵活的措施,如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等;对于低风险等级的风险,可以适度减少控制措施,但仍需保持警惕。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风险管控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个等级风险对安全的影响。

3. 定期评估和调整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定期评估和调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由于风险的变化和发展,原有的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可能会存在不足或过于严格的情况。

定期对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以确保风险分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评估和调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的改进,从而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更加完善和可靠。

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1. 隐患排查与发现隐患排查是隐患治理的第一步,也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

隐患排查需要对各个安全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查,发现潜在的隐患并进行记录。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方面需要注意:一是隐患排查需要全员参与,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发现并报告潜在的隐患;二是隐患排查应该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涵盖各个方面,从而确保排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安全风险的发生往往会给企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做好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双重预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根据安全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概率,将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控制。

安全风险的评估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前提和基础。

评估安全风险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确定安全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等级。

在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时,需要根据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和控制措施,确保安全风险不会发生;对于中等风险等级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和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对于低风险等级的安全风险,则可以采取常规的管理措施来加以控制。

另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人和实施细则,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二、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指对潜在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治理,以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隐患排查治理,才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隐患排查治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间、范围和责任部门,确保隐患排查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开展隐患排查。

企业应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各个部门和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确定隐患的类型、数量和影响程度。

3.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制定相应的隐患治理方案,明确隐患的治理目标、责任人和时间计划,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治理。

4.实施隐患治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治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隐患进行治理,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安全风险。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ppt课件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ppt课件

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声、光、电能,等等,都属于第 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是“罪魁祸首”。 •
2019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
6
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 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 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 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
2019 2
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 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2019
-
3
02 奶酪模型理论 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 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 “ 瑞士奶酪 ” 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 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
中的煤气失控泄露而引发事故。
2019
-
7
02 隐 患 “隐患”。
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 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 “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 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 “事故隐患”为: 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理解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兼论“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作者:中国石油(总部)质量安全环保部HSE体系处副处长胡月亭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双重预防机制,实行风险的分级防控。

本文通过对有关隐患与风险等基本概念的梳理、事故致因等基本理论的分析,澄清有关隐患、危险源与风险等基本概念模糊认识,厘清风险管控与隐患整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更好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做好事故防控工作。

基本理论能量意外释放论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内因,奶酪模型理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外因。

01能量意外释放论该理论认为,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致害物,如机械能可能导致撞击伤、夹伤等机械伤害,热能可能导致灼烧、中暑等,电能可能会干扰神经,能量意外释放论说明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质为什么会失去控制而意外释放,奶酪模型理论则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02奶酪模型理论奶酪模型理论认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像“瑞士奶酪”那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

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导致防控屏障这些屏障(措施)不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时刻同时失去作用,就会导致该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进而造成事故发生。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诸如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样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还要辨识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进行修补,以使其发挥应有的防控作用。

【二】基本概念及其关系01危险源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也译作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像快速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声、光、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是“罪魁祸首”。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失控泄露而引发事故。

02隐患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对“事故隐患”进行了重新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之所以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称为“隐患”,是因为“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患”即祸患、不好的状况,而无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因此,相对于事故而言,它们都是藏而不露、不易为人们所重视,但如果得不到治理就会导致事故灾难。

如上例中,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就属于隐患范畴。

03危险源与隐患之关系有学者认为,隐患就是危险源,更多的学者采用了隐患的本意,认为隐患就是隐藏的祸患,也即,隐藏的危险源,因此,在对外交流时,他们就用Hidden Hazard或Hidden Peril来表示。

但国外学者对此并不认可,认为Hazard是否需要管控,决定于其风险程度的高低,与隐藏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无奈之下,地质大学樊运晓教授在一次国那么,危险源是否就是隐患?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与之相反,在已开始的活动、项目中,进行安全检查或隐患排查时,发现了螺栓的松动或脱落,则属于已经客观存在的“现实型” 危险源,也就是所谓的“隐患”,隐患就是“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是已经客观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当然“现实型” 危险源也可以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上的缺陷。

由于“现实型”危险源是“潜在型” 危险源失控的结果,其较之“潜在型” 危险源,距离引发事故就更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系统内危险源都处于潜在状态,说明事故预防工作得力,该系统应是比较安全的;反之,如果大多数“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转化为“现实型”危险源——隐患,则表明该系统风险程度大为增加,或已濒于将要发生事故的危险阶段。

当前,国务院安委会《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要求,“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就体现了这种风险管理的思路。

第二,隐患是第二类危险源。

首先,由危险源的定义可知,危险源既包括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第一类危险源,也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第二类危险源,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第二类危险源,恰与隐患定义相吻合,因此,(事故)隐患就是危险源中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包括隐患,隐患是危险源由上述分析可知,危险源是个大概念,它是包括隐患在内的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如果危险源按照存在状态分为“潜在型”与“现实型”两种,那么,隐患就是“现实型”的危险源;如果危险源按照两类危险源划分,那么,隐患就属于第二类(行为、状态类)危险源,总之,隐患就是危险源中的一种类型,危险源包括隐患,它完全能够把隐患囊括在内。

04风险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安全风险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安全风险强调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等等。

无论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所发生事件后果的严重性,都是人们在其发生之前做出的主观预测或判断,具有主观性。

因为一旦事件已经发生,成为了现实,就成了确定性的东西,自然就不再是风险了。

由于安全风险都是指“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组合”,也即,风险为可能性与严重程度之乘积。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的大小)决定着后果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决定着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一起决定了风险的大小。

如果某一危险源具有的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很高(后果严重),同时对其管控也比较宽松(失控可能性高),那么,该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就会很高,反之亦然。

如前例,如果是小罐煤气或者在人烟稀少的偏僻之处使用(失控泄露的后果有限),同时,如果从罐体及其附件的检查维护到对使用者的培训监管都很规范、到位(发生失控泄露的可能性小),那么,其具有的风险程度就很低。

相反,如果是大罐煤气且在繁华闹市区使用(失控泄露的后果严重),同时,如果对其检查维护及使用者培训监管等都形同虚设(发生失控泄露的可能性大),那么,其具有的风险程度就会很高。

05危险源(隐患)与风险之关系如前所述,风险与危险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危险源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而风险则是人们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因此,对于危险源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发现、找到它,因为只有找到它,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防控,所以要发动全员参与危险源的辨识;相反,风险是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的主观评价,需要尽可能客观、公正评价其危险程度,以便决定是否防控及如何防控,因此,对于风险的评价并不需要全员参与,而是要求有一定经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进行客观、公正地危险源与风险,一个为客观存在,一个是主观判断,差别之大,一目了然。

实际上,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主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其中,危险源是主体,风险则是附属于危险源这个主体的一种属性。

就如同水与水温、水与水深的关系。

相反,即便是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并不太大,但如果管理不善,失控时有发生,其风险程度也会很高。

例如,目前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居各类事故之首,而乘坐飞机却十分安全,就反映了这一现象。

据统计,乘坐飞机的风险是乘坐机动车风险的1/2200,其实,与机动车行驶相比,飞机飞行具有的能量要高得多,因为它不仅有比机动车高得多的动能(速度高、质量大),还有机动车所没有的更高的势能(在万米高空飞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差?原因就在于外界干预的差别,因为正是由于飞机飞行比机动车行驶具有的能量高得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从飞机的设计、制造,到日常的运行、维护,都极其规范、严格,相反,机动车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正是因为管理的差别,使得飞机飞行发生能量失控(飞机失事)的可能性,要比机动车能量失控(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更低。

这就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

因此,存在能量或有害物质不可怕,可怕的是监管不到位,只要管理规范、监督到位,不使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就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

如前所述,由于所有隐患都需要防控,因此,对单一隐患的防控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可直接进行治理,只有当隐患数量众多时,才需要通过风险评估,根据其风险的高低合理分配资源进行治理。

另外,隐患(第二类危险源)所具有的风险,需根据其所在的屏障所防控的第一类危险源进行评判。

【三】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01风险管理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因此,风险管理也就是对不确定性的管理。

“管理”一词一般被定义为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因此,风险管理可被定义为针对不确定性所采取的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另外,要真正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还要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框架(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把风险管理流程各环节工作做实、做好,从而真正能够达到通过风险管理防控事故的发生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