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课件
MRA检查
磁共振血管造影,无创性脑血 管成像技术,可评估脑血管病
变程度和范围。
影像学表现
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
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基底动脉狭窄或闭 塞,导致脑部缺血或梗死。
脑实质缺血性改变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引起脑实质缺血 性改变,表现为脑梗死、软化灶等。
脑干及丘脑病变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累及脑干及丘脑 ,出现相应部位的缺血性改变。
展望
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事项:手术治疗需在专业医生评 估下进行,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 疗方案。
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支 架植入术等,可有效改善脑部供血, 缓解症状。
其他治疗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还有其他治疗方式,如 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等。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认知功能训练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 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脑部缺氧状态
特点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起病急 骤,病情严重,常表现为意识障 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等 。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动脉 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其他原因包括 栓塞、动脉炎和肿瘤等。
病理
基底动脉尖部的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 血流受阻,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 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常见治疗方式,主要通过药物作用缓解症状,控制 病情发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需按时服药,不可自行更改剂量或 停药。
磁共振血管造影,无创性脑血 管成像技术,可评估脑血管病
变程度和范围。
影像学表现
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
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基底动脉狭窄或闭 塞,导致脑部缺血或梗死。
脑实质缺血性改变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引起脑实质缺血 性改变,表现为脑梗死、软化灶等。
脑干及丘脑病变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累及脑干及丘脑 ,出现相应部位的缺血性改变。
展望
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事项:手术治疗需在专业医生评 估下进行,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 疗方案。
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支 架植入术等,可有效改善脑部供血, 缓解症状。
其他治疗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还有其他治疗方式,如 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等。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认知功能训练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 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脑部缺氧状态
特点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起病急 骤,病情严重,常表现为意识障 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等 。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动脉 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其他原因包括 栓塞、动脉炎和肿瘤等。
病理
基底动脉尖部的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 血流受阻,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 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常见治疗方式,主要通过药物作用缓解症状,控制 病情发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需按时服药,不可自行更改剂量或 停药。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课件
• 常见部位依次为:丘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等 ;最大特征为双侧丘脑梗死,成蝶形、对称性分布。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7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8
DWI是最佳手段!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9
男 55岁 2015-8-17 11:00因“突发头昏2天”入院, 当日 17:00 在和医生交谈时突发头昏倒地、呕吐、大汗。左下肢轻瘫 。 “波动性”意识障碍渐加重,脑DWI 示:左小脑半球及颞叶 、枕叶梗死伴出血。后颅窝减压术后转ICU,17天后死亡。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0
四、临床表现
• 2、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
• TOBS的重要症状之一 。系动眼神经核受损或动 眼神经根受到压迫牵拉。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1
四、临床表现
具体表现: 眼球垂直注视麻痹(Parinaud syndrome,上丘受累);
“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背盖部受累,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2
二、血管
• 基底动脉尖位于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范围 内5条血管开口的部位。
• 5条血管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
“干” 动脉形成的一个
字型结构。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3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4
2020/10/30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7
• 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延长、迂曲时,会造成血 管内的血流缓慢,血管壁易形成附壁微血栓,若血 栓脱落即造成血管阻塞。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7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8
DWI是最佳手段!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9
男 55岁 2015-8-17 11:00因“突发头昏2天”入院, 当日 17:00 在和医生交谈时突发头昏倒地、呕吐、大汗。左下肢轻瘫 。 “波动性”意识障碍渐加重,脑DWI 示:左小脑半球及颞叶 、枕叶梗死伴出血。后颅窝减压术后转ICU,17天后死亡。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0
四、临床表现
• 2、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
• TOBS的重要症状之一 。系动眼神经核受损或动 眼神经根受到压迫牵拉。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11
四、临床表现
具体表现: 眼球垂直注视麻痹(Parinaud syndrome,上丘受累);
“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背盖部受累,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2
二、血管
• 基底动脉尖位于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范围 内5条血管开口的部位。
• 5条血管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
“干” 动脉形成的一个
字型结构。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3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4
2020/10/30
2020/10/3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7
• 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延长、迂曲时,会造成血 管内的血流缓慢,血管壁易形成附壁微血栓,若血 栓脱落即造成血管阻塞。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结论和展望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血管疾病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这份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将全面介绍该疾病的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预后和并发症、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让我们一 起探索这个话题吧!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概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特征为冠状动脉基底部的心肌 梗死,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和严重的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关键 检查。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和T波倒置,往往与冠状动 脉痉挛有关。
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有助于评估心肌功能和冠状动脉的血 流情况。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来缓
心血管介入治疗
2
解症状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
支架植入和血栓抽吸术等介入治疗可以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冠状动脉痉挛
动脉壁减少下清蛋白释放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发生。
2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也被认为是该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之一。
3 神经调节功能异常
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对基底动脉尖的供血和输血有一定影响。
临床表现和诊断
胸痛
严重胸痛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常 伴有呼吸困难和心慌。
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3
康复和预防
积极康复和预防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预 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后和并发症
• 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关键是减少心血管风险因素,如戒烟、控制血压和 血糖、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
基底动脉尖PPT课件
发脑梗死。有资料显示TOBS综合征占脑梗死的占
4.3%~5%,比国外报道(7.6%)稍低。TOBS临床
表现复杂,表现为脑干-间脑缺血的症状,包括垂
直注视麻痹、会聚障碍、眼颤、眼睑上抬受限、瞳
孔变化等眼部障碍,意识障碍、大脑脚幻觉、特殊
虚构伴睡眠障碍的意识行为异常,运动及感觉异常。
还表现为大脑后动脉支配的半球缺血症状,包括偏
.
5
对TOBS影像学检查,脑CT对24h内发病的病灶以及 脑干梗死、小脑梗死难以分辨,而MRI可发现病后3h 病灶,可显示丘脑、丘脑下部、中脑、脑桥、小脑和 颞叶、枕叶的梗死灶,最多部位是枕叶、丘脑和脑干 首端(中脑和脑桥)。丘脑梗死位于丘脑的中心部位, 多数在内髓核周围,有时为双侧丘脑“蝶形低密度”, 双侧丘脑内侧对称性分布“蝶形”影像为该病的特征 表现。MRI表现为长WT1、长WT2,FLAIR高信号, DWI受限,ADC为低信号。中脑、丘脑下部、脑桥 上部、小脑、颞叶内侧面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的缺血 性梗死的体征和影像学征象可诊断为TOBS。脑血管 造影示85%的患者在基底动脉尖部2cm直径范围内有 狭窄或闭塞,并常有动脉硬化存在,还可发现基底动 脉尖部的巨长动脉瘤、血管变异、单侧椎动脉异常等 血管病变。目前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是公认TOBS诊 断的金标准。
膝状体动脉一般有1~6支,供应丘脑枕、丘脑外侧核群;脉络膜后动脉
分内侧和外侧两组,供应丘脑背外侧核、丘脑枕和膝状体。支配中脑的
血管与脑干的其他部位略有不同。旁正中动脉先由大脑后动脉环部或
后交通动脉根部发出的小支在脚间窝形成一动脉丛,再从丛上发出分支
进入后穿支,供应中脑旁正中区。短旋动脉起于大脑后动脉环部、小脑
TOBS主要原因之一。 .
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课件
临床表现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由于TOB区局部解剖的特点,此区血循环障 碍常出现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且临床表现 多样。大部分学者将其表现分为两组:脑干 首端梗死和大脑后动脉区梗死。由于供应脑 干首端的血管多为深穿支或终末支,并直接 从大血管发出,易造成血管的损伤,故脑干 首端梗死多见。
瞳孔异常 常出现瞳孔不圆或瞳孔散大,对 光反应消失。
若同时伴意识障碍,易误诊为脑疝,需注意 鉴别。
脑干首端梗死
意识障碍和幻觉 TOBS多引起不同程度、不 同性质的意识障碍,文献记载其发生率为77% ~100%,一般多持续6h~3d。随病情不同可 表现为深昏迷、无动性缄默、嗜睡或睡眠过 度。意识恢复后,肢体运动感觉大多恢复正 常或基本正常。 TOBS病人可有视幻觉,Caplan 称其为“大脑脚幻觉”,病人对幻觉描述生 动形象但知其为非真实内容。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病史
患者吉星文,男,76岁,因“行走不稳一月 余”入院。患者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无力,伴 头晕、恶心呕吐,未重视。四天后,上症加 重,不能独立行走,并出现言语不清,意识 逐渐模糊,急送医院查头颅CT提示:两侧基 底节区及侧脑室旁脑梗,左侧小脑半球低密 度影。给予溶栓、稳定斑块等对症治疗,四 小时后意识转清,下肢肌力渐恢复。
DSA的临床应用不仅可明确病变的血管部位, 同时还为寻找病因提供证据。
诊断标准
中脑、丘脑下部、脑桥上部、小脑、颞叶 内侧面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的缺血性梗死的 体征和影像学征象可诊断为TOBS。
目前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是公认TOBS诊断 的金标准。
治疗及预后
经血管造影证实,在基底动脉尖2cm直径 范围内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病人占 84.6%,闭塞血管的再通率为6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意力下降,行为异常:病人可有幻觉,多 在黄昏时出现,患者对幻觉的描述很生动, 常能见到红颜色、动物、一些复杂的曲线等。 (影响到间脑、中脑的病变也能引起幻觉, 这一病理生理基础尚难以完全阐明)。回答 问题古怪,答非所问,远离现实。
19
20
21
22
23
常
区,多数围绕板内核,双侧梗死可见蝶形低密 度(butterfly hypodensity);其次为中脑、 桥脑、枕叶、甚至小脑的梗死。
32
基底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的表现
• 基底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常造成旁中央支 (paramedian branch)的闭塞,导致脑干不 同层面腹侧中线旁的梗死,出现双侧瘫痪、 假性球麻痹、病理征。颅神经核及其根丝或 可免于受累。
• 脑干局限性病变不出现交叉性体征者也不 少见。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4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长海医院神经内科 张社卿
1
基底动脉的解剖学
• 双侧椎动脉均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发出,向 上穿过上六个颈椎的横突孔,再绕环椎侧块, 经枕骨大孔入颅,两根椎动脉逐渐向中线靠 近,在桥脑下缘合成基底动脉。基底动脉行 经桥脑腹侧,在桥脑上缘分成大脑后动脉两 个终枝。基底动脉的分支自上而下依次为大 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数对脑桥支、迷路 动脉、小脑前下动脉。
28
29
偏身投掷与异常运动
• Castaigne报道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 有7例出现运动异常,好发于面部和上肢, 表现为阵挛和手足徐动症;累及底丘脑核和 红核时可出现偏身投掷症。通常在偏瘫前和 偏瘫恢复后出现,偏瘫时消失。
30
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
• 这一组症状不是该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只要 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良好,一般不会出现症 状。若后交通动脉发育不全,则可出现一侧 或双侧PCA供血区的梗死。
• 单侧受累可出现偏盲、象限盲,累及颞叶海 马时可有近记忆力损害;双侧受累时可有视 觉失认、视物变形、行为异常、谵妄、运动 和感觉障碍等等。
31
基底动脉尖端综合征的特征表现
• 觉醒状态下降——多睡、嗜睡、昏睡、一过性 昏迷、持续性昏迷
• 动眼神经麻痹 • 意识无丧失者可查知无明显肢体瘫痪,病理征
大多为阴性。 • 影象学特征表现:丘脑梗死,特别在丘脑中心
• 眼球运动障碍属于核性眼肌麻痹,以垂直性运动 障碍最为多见;不完全的动眼神经麻痹可表现为 一侧或双侧眼球向下注视、反侧偏斜、斜视;因 外展神经不受累及,可出现双眼球分离 (divergence).
• 动眼神经副核(E-W 核)受累时,常有瞳孔的异 常,如瞳孔散大、瞳孔偏离中心(虹膜移位)、 瞳孔形状不规则等,对光反应迟钝。若一侧瞳孔 散大且患者昏迷时则需要与天幕疝鉴别。?
5
6
7
8
9
10
11
大脑后动脉的解剖
• 大脑后动脉在脚间池内行向外侧,环绕大脑 脚转向背侧面;越过海马旁回钩,沿海马沟 向后直到胼胝体压部的的后方进入距状沟始 段,分为两终支: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 大脑后动脉始段和小脑上动脉平行向外,两 者之间夹有动眼神经根丝。大脑后动脉在颞 叶下面和内侧面依次分出颞下前、中、后动 脉。
12
13
14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学
• 一般为栓塞性(根据Sato的资料,13例中至 少有8例为栓塞,占61%),栓子来源于心脏 (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或近端 椎基底动脉系统。也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 形成血栓。其他危险因素有糖尿病、梅毒、 饮酒等。
16
临床表现
• 梗死的范围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堵塞部位、 侧枝循环代偿情况和栓子最后停留何处。
2
3
4
基底动脉尖的解剖学
• 狭义基底动脉尖专指基底动脉分成两根大脑 后动脉处的顶端(top);广义的基底动脉 尖则泛指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约 1.5cm之间的一段。基底动脉顶端向上发出 一条中线血管分成两支供应双侧丘脑,向背 侧发出中脑旁中央支,供应双侧大脑脚内侧 面、动眼神经根丝、管周灰质(包括中脑网 状结构和动眼神经核)。
• 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甚为广泛,差异颇大。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部分:
一、脑干首端梗死 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 三、小脑梗死
17
一、脑干首端梗死的表现
• 觉醒状态下降、幻觉、注意力和行为异常 • 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的异常 • 偏侧投掷症和运动异常
18
觉醒状态下降
• 丘脑、中脑首端梗死影响脑干网状结构上行 激活系统,常有觉醒状态的下降,可表现为 嗜睡、昏睡、白天睡眠过多,重者可有昏迷; 也可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
19
20
21
22
23
常
区,多数围绕板内核,双侧梗死可见蝶形低密 度(butterfly hypodensity);其次为中脑、 桥脑、枕叶、甚至小脑的梗死。
32
基底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的表现
• 基底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常造成旁中央支 (paramedian branch)的闭塞,导致脑干不 同层面腹侧中线旁的梗死,出现双侧瘫痪、 假性球麻痹、病理征。颅神经核及其根丝或 可免于受累。
• 脑干局限性病变不出现交叉性体征者也不 少见。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4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长海医院神经内科 张社卿
1
基底动脉的解剖学
• 双侧椎动脉均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发出,向 上穿过上六个颈椎的横突孔,再绕环椎侧块, 经枕骨大孔入颅,两根椎动脉逐渐向中线靠 近,在桥脑下缘合成基底动脉。基底动脉行 经桥脑腹侧,在桥脑上缘分成大脑后动脉两 个终枝。基底动脉的分支自上而下依次为大 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数对脑桥支、迷路 动脉、小脑前下动脉。
28
29
偏身投掷与异常运动
• Castaigne报道2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 有7例出现运动异常,好发于面部和上肢, 表现为阵挛和手足徐动症;累及底丘脑核和 红核时可出现偏身投掷症。通常在偏瘫前和 偏瘫恢复后出现,偏瘫时消失。
30
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
• 这一组症状不是该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只要 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良好,一般不会出现症 状。若后交通动脉发育不全,则可出现一侧 或双侧PCA供血区的梗死。
• 单侧受累可出现偏盲、象限盲,累及颞叶海 马时可有近记忆力损害;双侧受累时可有视 觉失认、视物变形、行为异常、谵妄、运动 和感觉障碍等等。
31
基底动脉尖端综合征的特征表现
• 觉醒状态下降——多睡、嗜睡、昏睡、一过性 昏迷、持续性昏迷
• 动眼神经麻痹 • 意识无丧失者可查知无明显肢体瘫痪,病理征
大多为阴性。 • 影象学特征表现:丘脑梗死,特别在丘脑中心
• 眼球运动障碍属于核性眼肌麻痹,以垂直性运动 障碍最为多见;不完全的动眼神经麻痹可表现为 一侧或双侧眼球向下注视、反侧偏斜、斜视;因 外展神经不受累及,可出现双眼球分离 (divergence).
• 动眼神经副核(E-W 核)受累时,常有瞳孔的异 常,如瞳孔散大、瞳孔偏离中心(虹膜移位)、 瞳孔形状不规则等,对光反应迟钝。若一侧瞳孔 散大且患者昏迷时则需要与天幕疝鉴别。?
5
6
7
8
9
10
11
大脑后动脉的解剖
• 大脑后动脉在脚间池内行向外侧,环绕大脑 脚转向背侧面;越过海马旁回钩,沿海马沟 向后直到胼胝体压部的的后方进入距状沟始 段,分为两终支: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 大脑后动脉始段和小脑上动脉平行向外,两 者之间夹有动眼神经根丝。大脑后动脉在颞 叶下面和内侧面依次分出颞下前、中、后动 脉。
12
13
14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学
• 一般为栓塞性(根据Sato的资料,13例中至 少有8例为栓塞,占61%),栓子来源于心脏 (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或近端 椎基底动脉系统。也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 形成血栓。其他危险因素有糖尿病、梅毒、 饮酒等。
16
临床表现
• 梗死的范围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堵塞部位、 侧枝循环代偿情况和栓子最后停留何处。
2
3
4
基底动脉尖的解剖学
• 狭义基底动脉尖专指基底动脉分成两根大脑 后动脉处的顶端(top);广义的基底动脉 尖则泛指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之间约 1.5cm之间的一段。基底动脉顶端向上发出 一条中线血管分成两支供应双侧丘脑,向背 侧发出中脑旁中央支,供应双侧大脑脚内侧 面、动眼神经根丝、管周灰质(包括中脑网 状结构和动眼神经核)。
• 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甚为广泛,差异颇大。 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部分:
一、脑干首端梗死 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 三、小脑梗死
17
一、脑干首端梗死的表现
• 觉醒状态下降、幻觉、注意力和行为异常 • 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的异常 • 偏侧投掷症和运动异常
18
觉醒状态下降
• 丘脑、中脑首端梗死影响脑干网状结构上行 激活系统,常有觉醒状态的下降,可表现为 嗜睡、昏睡、白天睡眠过多,重者可有昏迷; 也可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