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Baidu Nhomakorabea体情怀的诗化。
如: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憨湘云醉 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以及宝钗扑蝶,龄 官画蔷,晴雯补裘……
《红楼梦》情怀的诗化遍及小说的各个因素之中。
如人物的诗化,环境的诗话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小说观念的深刻变革。
信息传播过程也由“说—听”模式转为“写—读”模式。
大观园
第四节 叙事艺术的全面继承与创新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 改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 钗》。
——《红楼梦》第一回
在小说第一回,作者就对全书做了精心布局,他以女娲补天所遗留 的石头为契机,带出一僧一道,由一僧一道携石下凡历劫,引出 “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贾敬沉迷炼丹,贾赦无耻专横,贾琏卑俗放荡,贾珍龌龊乱伦,贾 蓉轻浮淫纵,贾政虽是品格端方正人君子,却庸碌无为……
第三节 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
贾宝玉“奇人”
生得奇:“一落胞嘴里便衔了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
玩得奇:“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 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玩弄”;
——第三十五回
贾宝玉生活在封建“末世”,他是家族希望的唯一寄托者,但 他本人却始终置身于家族之外,就此而论,他的确是封建家庭的 “不肖”之子。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宝玉拥有一颗感受纤细的心灵,这使他对生命中的美有种异乎寻常 的执着,会对它的流逝产生深切的哀伤。
第二十八回中,黛玉葬花,宝玉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 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诗句,不觉恸倒山坡 之上,想道:
《红楼梦》书影
【宝黛爱情悲剧】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潇湘馆春困
发幽情”,“痴情女情重愈斟情”,“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情 中情因情感妹妹”,“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宝黛对封建礼教的漠视
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剧照
【女儿的悲剧】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黛玉、宝钗、湘云、探春、香菱、晴雯、鸳鸯、平儿、紫鹃、龄官、 芳官……
第二节 从爱情悲剧到社会历史悲剧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 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不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 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 【主题】
主情说 政治历史主题说 色空观念说 多重悲剧说
多条线索,形成经纬交叉的网状结构,全方位地展现出矛盾错综复 杂的众多人物于其中活跃演出的立体式生活画面。 大量内视点的运用。作品对场面中的景物、人物乃至事件的叙述, 多借助于场面中一个角色的观察来展开。
清朝孙温《红楼梦》绘本
全知全能叙事的弱化。如在小说第三回宝玉出场时,作者也模仿了 古代小说拟书场格局的叙事传统,以两首词对宝玉做了评判:
“黛玉葬花”
【封建家族社会悲剧】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 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 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 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 代了!”
——《红楼梦》第二回
【男性的丑陋可鄙】
说话也奇:十来岁上便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的怪论。
成天疯疯癫癫的,说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千真万真, 有些呆气,大雨淋得水鸡儿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 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 和燕子说话,河里见了鱼,就和鱼儿说话。看见星星月亮,他不是长吁 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一点刚性儿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 到了。
第六章 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
作者及版本问题 从爱情悲剧到社会历史悲剧 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 叙事艺术的全面继承与创新 写实艺术与诗化风格
第一节 作者及版本问题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3)除夕或 次年除夕。 “钟鸣鼎食之家” “诗礼簪缨之族” 晚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 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 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 姓!……
贾宝玉并不是“一次性”地完成了返璞归真的人生命题,而是 首先经过了对得“山川日月之灵秀”的清净女儿的贴近、认同,女 儿们的美使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而这种美的毁灭也使他直 接感受到了人生的幻灭。
“举家食粥”
曹雪芹画像
“脂本”或“脂评本”
《红楼梦》在曹雪芹生前整理修改的过程中即用《石头记》之名以 80回抄本形式流传,这些抄本多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的批语,故通称 为“脂本”“脂评本”。
“程本”或“程高本”
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书商程伟元以木活字排印120回本《红 楼梦》。据程伟元序云,该书为其邀同高鹗,将《红楼梦》前80回和其 历年“竭力搜罗”所得的后四十回残稿“细加厘剔”“截长补短”而成, 此即“程甲本”,次年,程、高二人“复聚集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 后,刊行了“程乙本”。
第五节 写实艺术与诗化风格
【写实艺术】 人物塑造 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
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对生活有极为深刻的观察与领悟。
【诗化风格】
首先体现于作品中相当数量的诗词。
如《枉凝眉》的缠绵悱恻,《红楼梦引子》的旷远情思,《葬花词》 的哀艳凄绝,《问菊》的淡泊超逸……
【语言】 《红楼梦》的语言同样具有典范性,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事语 言,都达到了极高明的境界。 人物语言如黛玉的语言多敏感尖利,而宝钗则圆融周到,湘云说话
胸无城府、直爽烂漫,探春则精明干练、锋芒时现,而凤姐则机智诙谐、 口角生春……
“金陵十二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