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特点

合集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高血压组患者 血浆 h.R I- aC P、L6和 I- 平均 较对 照组 L8水
明显升高 , 具有统计学差异 ( P< .1 , 均 00 )见表 2 。
表 2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 h—R 、 L 和 I- 水平 的比较 s P 口_ C 6 L8
( ±) 5
血压诊 断标准 。年龄 (5 7 ) , 3 — 6 岁 平均 (62 97 岁 。所 5 . ± .) 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 慢性充 血性心力 衰竭 、 脑卒 中、




2 4 —— 9 — —
r鳖芏 见
二 堂 三 』 ! 三
! ut l 1
册 ,9 8 1 71. 1 9 ,8:—0
[] 3 徐凌 , 洪波 . c肽对胰岛素 治疗 的指导 意义[ ] 辽 宁实用糖 尿 J.
尿病杂 志,0 0, 3 -9 20 2:83 . (09—1 2 20 0— 6收稿 ,0 0-0 o 21 1一 4修回)
陆如岳
罗利飞 朱红国
高 ,O 水 平 较 对 照 组 明 显 降 低 ,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N 具 均
P< . 1 , 表 1 00 )见 。
表 1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 V G 、 O和 E - E FN T 1水平的比较
( ±) s
用 。血 管内皮细胞受损 造成 血管 硬化 和周 围血 管阻力增
还有促进腺体分泌 、 炎性介 质释放 等多 种作 用∞ 一。在 高血 压状态下 ,O释放减少 , 液 中维 持较低 浓度 ;T1 N 在血 E . 大量 释放 , 在血液 中长 期维持 高浓度 , 体 内各脏 器组 织血管 平 对 滑肌均有强烈持久 的收缩作 用。从 而使 N / T1 O E - 的平衡 被 打乱 , 外周阻力增加 , 进一步导致 高血压 , 而高血 压又可 加重 内皮 细胞 损害 , 恶性 循环 。在 高血压 的发 病机 制 中 , 形成 j 有多种生 长因子 的水平 提高 , 但其他血 管生长 因子的血管 生 成作 用是全部 或部 分通过增 强 V G E F的表达 及生 成作 用 实

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一种导致微循环异常的疾病,可发生在多种疾病中,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虽然在不同疾病中的病理机制不尽相同,但其发生的共性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反应、线粒体损伤、凋亡和细胞减少、代谢紊乱、纤维化等。

氧化应激是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氧化应激能够导致内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损伤,引起氧化磷酸化和对内皮细胞的细胞减少以及对其功能的影响。

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或缺乏会导致葡萄糖的大量流入细胞内,形成过多甲基糖基化终末产物,从而引起氧化应激。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中的血液动力学紊乱也将产生过多的氧化应激物,使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

慢性炎症反应也是导致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中,存在过多的炎症因子,如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而这些因子可以促进细胞的凋亡和细胞损伤,从而导致微血管内皮功能的进一步受损。

炎症反应还会引起细胞的凝集和超敏反应,从而使得微循环紊乱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加速内皮功能的损害。

线粒体损伤也是导致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线粒体损伤可以导致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的死亡,从而引起靶器官的功能损害,同时还会导致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被影响。

在心血管疾病中,长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内皮细胞线粒体的强烈损伤,进而激活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影响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

代谢紊乱是导致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缺乏及其他代谢障碍,会导致葡萄糖、脂肪酸和脂蛋白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和微循环障碍。

同时,还会引起内皮细胞的激活和炎症反应,使得细胞的功能进一步遭到破坏,从而加重病情。

纤维化也是导致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微血管的壁层中,存在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同时某些疾病如高血糖、高血压等,会使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胶原沉积形成,从而引起微血管纤维化和硬化,进而影响微循环和内皮细胞功能。

早期高血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研究

早期高血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研究

早期高血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研究谢伟;刘俊明;黄文军;李辉;李科【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选择40例早期高血压患者与40例正常对照者,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充血性反应和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和峰值流速变化.结果:早期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充血性反应后内径和峰值流速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变化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早期高血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并可以被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31)003【总页数】2页(P275-276)【关键词】高血压;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作者】谢伟;刘俊明;黄文军;李辉;李科【作者单位】新疆兵团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兵团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血管内皮作为循环血液与血管平滑肌之间的中介组织,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作用的靶器官,其功能失调又是构成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基础。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高血压病人的内皮功能损伤已得到了较为明确的肯定,而且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发生于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发生之前[1]。

测定血管内皮功能对研究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以及评价各种预测因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40例早期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了解其血管内皮功能状态。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7年5月~12月收治的早期高血压患者40例(早期高血压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7~64岁,平均(51.5±6.5)岁。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作为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人体各器官发挥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血管内皮细胞,是内皮细胞的一类,是一些均贴合在血管壁内层的细胞,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对血管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一旦血管内皮细胞遭到损伤,就会导致血管内皮层的功能和正常生理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血管疾病。

本文将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展开讨论。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细胞是具有单层排列的扁平细胞,这种细胞组成了血管内皮层,对血管系统的正常生理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维持血管壁的稳定性。

血管内皮细胞除了具备血管壁结构的支撑作用外,还能够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对血液中的血小板和血细胞发生作用,进而影响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等机体的生理过程。

血管内皮细胞还具有调节血管内环境的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等细胞因子,例如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等,调节血管内皮功能。

同时,血管内皮细胞还能够限制外界因素对血管的伤害。

例如,当有外界创伤或感染等因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时,血管内皮细胞会减缓这些因素对身体的损害。

**血管疾病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疾病是指影响人体血管系统的疾病,这些疾病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有密切的联系。

一旦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会导致下列一系列与血管疾病有关的问题。

*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层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同,当血管内皮上的细胞起始受到损伤时,会引起一系列异常反应,例如导致凝血反应滞后,白细胞浸润以及氧化应激等。

这些反应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严重损害了血管的整体健康。

* 糖尿病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有着密切关系。

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水平的不稳定和过高往往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受损的细胞会积累起来,最终导致动脉硬化的发作。

*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与血管内皮细胞有关的血管疾病,在高血压患者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往往会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和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高血压。

《一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 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

- 自身免疫因素:在某些类型的糖尿病中,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 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2. 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以及不良的环境因素如噪声等,可引起血压升高。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容易升高。

- 生活方式因素: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可导致血压升高。

- 其他因素: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也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共同的遗传背景: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易感性,导致两种疾病同时发生。

-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不仅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也可引起血压升高。

胰岛素抵抗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钠水潴留等,从而使血压升高。

- 高血糖的影响: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血压升高。

同时,高血糖还可引起肾脏损害,使肾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糖尿病绝经前女性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糖尿病绝经前女性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糖尿病绝经前女性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发表时间:2016-08-03T15:28:28.6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5期作者:杨震1 姚顺1 曾海涛2 苏晨1 陶军1(通讯作者[导读] 糖尿病是一个以代谢紊乱为特征,增加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代谢性疾病。

杨震1 姚顺1 曾海涛2 苏晨1 陶军1(通讯作者)(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广东广州 510080)(2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广东广州 510080)【摘要】背景:目前对糖尿病的绝经前期女性内皮功能的改变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绝经前期女性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40例年龄 43.9±6.2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血压正常的绝经前女性(22例)、患糖尿病血压正常的绝经前女性(21例),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评估血管舒张功能;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 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EPCs水平,使用ac-LDL及 lectin 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EPCs数量;检测EPC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并探讨血管舒张功能与EPC功能的关系。

结果及结论:使用超声技术检测血管扩张功能显示,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正常绝经前女性FMD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的血压正常绝经前女性(P<0.05)。

两组受试者GMD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

流式细胞仪显示循环EPCs水平及荧光标记证实培养的EPCs数量在正常血压的绝经前女性中明显差异高于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正常绝经前女性(P>0.05)。

同样,循环EPCs的迁移和增殖功能在血压正常的绝经前女性明显高于合并有糖尿病的绝经前女性(P<0.05)。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及细胞培养试验,可以发现FMD分别与循环EPCs水平(r=0.41, P<0.05)及培养的EPCs数量(r=0.74,P<0.05)呈明显线性相关。

同样,EPC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也分别与血浆FMD呈线性相关(r=0.64,P<0.05;r=0.56,P<0.05)。

糖尿病与高血压共病机制

糖尿病与高血压共病机制

糖尿病与高血压共病机制糖尿病与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伴随出现。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而高血压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比普通人群更高。

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糖尿病和高血压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导致二者相互影响,并共同加重患者的健康负担。

1.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共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炎症在两种疾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而高血压患者体内也存在炎症反应,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血管病变和内皮功能异常,加重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共病的基础之一。

2. 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也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共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高血糖刺激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影响,氧化应激反应明显增加,导致自由基和氧化物质的生成增加,加速了血管损伤和器官损伤。

而高血压患者体内也存在氧化应激的异常,造成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和血管壁的异常增厚,加重了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因此,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共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3. 肾脏损伤肾脏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共病过程中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

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和肾小管的功能异常,加速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而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壁的改变和肾小球的受损,也易发生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脏病。

因此,肾脏的损伤是糖尿病和高血压共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糖尿病和高血压共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状态,其发病机制不仅涉及到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肾脏损伤等因素,还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在临床诊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降低疾病风险、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共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保障患者的健康。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邢绣荣;华琦;刘荣坤【期刊名称】《心脏杂志》【年(卷),期】2007(19)2【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作为内皮功能指标,观察45例高血压病患者氯沙坦治疗4周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结果高血压组治疗前血浆ET、vWF和GMP14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O/ET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5,P<0.01)。

治疗4周,高血压组的血浆ET、vWF、GMP140较前显著降低(P<0.05,P<0.01)。

血浆NO及NO/ET较前显著升高,并且N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

ET与血总胆固醇(TC)、SBP正相关,NO和NO/ET与空腹血糖、SBP和三酰甘油显著负相关,NO/ET还与HDL正相关,vWF、GMP140与HDL负相关,GMP140与TC正相关(P<0.05,P<0.01)。

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内皮功能与收缩压、血糖、血脂相关联。

氯沙坦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总页数】4页(P182-184)【关键词】高血压;内皮功能;氯沙坦【作者】邢绣荣;华琦;刘荣坤【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影响 [J], 毕士林;郑斌;党瑜华2.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余泽琪;苏伟青;李树裕;宁晓明3.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康国强;陈树强;林志鸿;蔺佩鸿;晋学庆4.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王宏保;邓兵;罗明;邓南伟5.不同剂量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发Ⅱ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丁茹;任雨笙;樊民;黄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变化

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变化
验 观 察 血 管 收 缩 和 舒 张 功能 的变 化 , 同时 测 定 主动 咏一 氧 化
用 。 内皮 功 能 障 碍 时 , 衡 状态 被破 坏 , 管床 紧 张 性 及 微 血 平 血 管通透性增高 , 液处于高凝状态 。 血 进而 引 发 各 种 血 管 病 变 。 T2 M 可 分 为糖 尿 病 早 期 、 尿 病 前 期 、 床 糖 尿 痫 期 , 年 D 糖 临 近
旅 云 等 对 3 ~5 岁 的超 重 或 肥胖 者 的研 究 发 现 , 应 性 充 血 O 5 反 引 起 的血 管 内径 变 化 与 HO A I 呈显 著 负 相 关 。凌 宏艳 M —R 等 将 S 大 鼠高 果 糖 饲 养 8周 制 备 I 模型 , 用 血 液 灌 流 实 D R 采
来 . 来 越 多 的 研究 显示 血 管 内皮 功 能 的改 变 贯 穿 始 终 。 对 越 现
氮 合 成 酶 ( O ) 性 和 N 含 量 , 果 高 果 糖 组 离 体 主 动 脉 N S活 O 结
对 乙 酰 胆 碱 的 舒 张 反 应 明 显减 弱 , 新 福 林 的 收缩 反应 明 显 对
低于对照组 。 I 组 糖 负 荷 后 2hF GT MD 较 空 腹 时 显 著 降 低 。 糖 耐 量 试 验前 后 F MD 变 化 程 度 两 组存 在 显 著 差 异 。大 量 临 床超 声 检查 资 料 表 明 I GT患 者肱 动脉 B 血 流 量 、 内 皮 依 D、 非
增 强 。 OS活性 明显 降低 。NO N e S明 显 下 降 . O 显 著 降 低 . N 而 对 硝 普 钠 的舒 张 反 应 两 组 问无 显著 差 异 。 ] 2 2 糖 调 节 受 损 期 糖 调节 受 损 包 括 空腹 血 糖 减 损 (F . IG)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治疗【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降血压治疗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增加〔1,2〕。

糖尿病与高血压互为危险因素〔3〕,每年高血压患者约有2%罹患新发糖尿病〔4〕,而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可高达60%〔5〕。

糖尿病与高血压均可引起大血管并发症(脑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肾病和神经病)以及脂质代谢紊乱,二者同时存在可显著增加心、脑、肾及眼底等靶器官损害。

UKPDS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血压每升高10 mmHg,糖尿病相关死亡率增加19%,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率增加13%,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30%,微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10%〔6〕。

丹麦学者Mogensen指出(2000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是致命的联合,将高血压与高血糖并存者喻为“处于双倍危险境地”的人群。

对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最新UKPDS研究资料显示〔7〕,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可使全部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发生下降24%,降压治疗获得的益处甚至高于降糖治疗。

ADVANCE试验结果显示〔8〕,积极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大血管与微血管复合事件的发生率。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UKPDS、Berl、Marshall临床数据显示〔9~11〕,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lt;130 mmHg,舒张压控制在&lt;80 mmHg,可以充分改善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状况。

目前,JNCⅦ指南建议将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INVEST 研究显示,对于确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140 mmHg以内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如果将收缩压降至130 mmHg以下则没有额外获益,反而增加死亡率〔12〕。

ACCORD降压试验发现,与收缩压目标值&lt;140 mmHg相比,&lt;120 mmHg的强化降压并未降低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反而增加了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13〕。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与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与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与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米宁;高允生【摘要】血管内皮细胞为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或多角形的细胞,它既是感应细胞又是效应细胞,不仅能感知血液中的炎性信号、激素水平、切应力、压力等信息,而且能通过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研究[1-3 ]表明,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深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对改善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10【总页数】3页(P790-792)【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作者】米宁;高允生【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血管内皮细胞为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或多角形的细胞,它既是感应细胞又是效应细胞,不仅能感知血液中的炎性信号、激素水平、切应力、压力等信息,而且能通过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

研究[1-3]表明,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因此,深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对改善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1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血管内皮细胞是一层连续覆盖整个血管腔表面的扁平鳞状细胞,其总数约为1.2×1018,厚度约为O.1~l μm,总面积约400 m2,为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提供了巨大的表面积[4]。

电镜下观察,内皮细胞腔面有稀疏、大小不一的胞质突起,相临细胞间紧密连接,核淡染,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内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和滑面内质网。

成熟的内皮细胞都表达一些相同的表面标志,包括CD34、CD31、KDR和VE钙黏着蛋白等。

2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2.1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流与血管壁之间的屏障结构和物质转运通道血管内皮是由不同类型的黏附结构或细胞-细胞连接形成的连续的单层细胞,这样血管内皮细胞就成为血管内与血液直接接触的一道天然屏障,可维持血管内膜光滑,防止血小板和白细胞等黏附及有害物质侵入血管壁,完整的内皮结构还有抗脂质沉积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与运动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与运动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

1 糖 尿 病 和 高 血 压及 胰 岛 素抵 抗 中出 现 的血管 内皮功 能紊乱
在患高血压大鼠体 内, 岛素样生 K因子 的血管 胰 舒张作 用受损 , 这在高血压的发生 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研究证实 : 一氧化氮介导的血管舒张作用在肥胖大 鼠、 Ⅱ 型糖尿病患者 中不正常 , J小动脉对 内源型和外源 型的一氧化氮的反应减弱 , 乙酰胆碱 的舒张作用受损。 在肥胖 患者 , 也出现有 内皮功能 的不正常现象 。这
D su cino ac lrEn ohl m n x ri dut n yfn t f sua d tei a dE ecs A jsme t o V u e
o nc i n o s ul r En t e i n Fu to f Va c a do h l um ZHANG n u Ku r
物质 。它除了强烈的舒血管作用外 , 还有许 多保护作 用, 它可 以抑制 血管 平 滑 肌 的增 殖 、 移 , 迁 抑制 血 小 板 的聚集 , 防止血 栓的形成, 防止炎 症反应及 过氧化 损 伤, 维持血管的正常结构 和功能… 。血管 内皮功能紊 乱是 由于血管 内皮 的损伤 , 进而引起 血管 内皮对缩 血 管物质的反应超过了对舒血管物质的反应。其主要原
a d d a ee r u f r d fo d s n t n o a c lr e d t e i m o d f r n e r e . E e cs a mp o e t e f n . n i b t sa e s f e r m y f c i fv s u a n o h l e u o u t i e e td g e s x r ie c n i r v } u c f l t n o a c l re d te i m. i fv s u a n o} l o l u

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糖 尿 病 患者 存 在 血 管 内皮 依 赖 性 血 管舒 张功 能 受损 , 与 高 血 糖 、 岛素 抵 抗 、 血 脂 和 炎 症 反 应 等 因 且 胰 高
素有关。
[ 关键 词 ] 糖 耐 量 异 常 ; 糖尿 病 , 2型 ; 内皮 依 赖 性 血 管舒 张 ; 一 氧 化 氮
吴 静 , 闽 湘 , 雷 柳 岚 , 渊 金 黄
(中南 大 学 湘雅 医 院 1 内分 泌 科 ; . 声科 , 沙 4 0 0 ) . 2 超 长 1 0 8
[ 要 ] 目 的 : 察 糖 耐 量 异 常 (G 摘 观 I T)和 2 型 糖 尿 病 ( 2 M)患 者 内 皮 依 赖 性 血 管 舒 张 功 能 T D ( MD) 变化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 方 法 : T及 T D 患 者 共 1 4例 , 成 IT组 ( 6例 ) 糖 尿 病 无 血 管 病 F 的 I G 2 M 2 分 G 3 、
维普资讯
中南 大学 学 报 ( 医学 版 ) Jcm 0 e S叫^U i dS 2o 3 ( n ( c) o 7,2 4)
糖 耐 量 异 常 和 2型 糖 尿 病 患者 内皮 依 赖 性 血 管舒 张 功 能 的 变 化 及 其 影 响 因素 分 析
[ 图 分 类 号 ] R 8 . 中 57 1 [ 献标识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7 . 3 7( 0 7) 4 0 0 — 6 文 6 27 4 2 0 0 —6 9 0
Ch ng s o nd t ei m ・ p nd ntv s di to i p te t t a e f e o h lu de e e a o l in n a in s wih a i par d l c s o e a c nd Ty a e e m ie g u o e t lr n e a pe 2 di b t s

糖尿病与其他慢性疾病的关联

糖尿病与其他慢性疾病的关联

糖尿病与其他慢性疾病的关联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与许多其他慢性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糖尿病与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其中的机制和影响。

首先,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这与糖尿病对血管系统的损害密切相关,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同时,糖尿病还会加速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其次,糖尿病也与肾脏疾病密切相关。

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长期积累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病的发生。

据统计,糖尿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肾病的原因之一。

肾脏病变还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第三,糖尿病还与眼部疾病有关。

研究发现,糖尿病增加了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高血糖会影响眼部血管的正常功能,导致视网膜受损和视觉损失。

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此外,糖尿病还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晚期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自律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高血糖状态对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毒性作用,造成神经纤维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损伤,导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和神经病理变化。

此外,糖尿病还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癌的风险增加,特别是胰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

高血糖状态和胰岛素抵抗可能参与了癌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控机制。

最后,糖尿病还与骨质疏松和关节疾病有一定的关联。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高血糖状态和糖尿病对骨骼代谢的影响有关。

此外,糖尿病还会增加关节疾病(如退行性关节炎)的风险,可能与慢性炎症和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以上就是糖尿病与其他慢性疾病的一些关联介绍。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对多个器官系统的影响非常复杂,与许多慢性疾病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替米沙坦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替米沙坦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随 着 年 龄 的增 长 出血 性 卒 中增 加 ,O岁 以 前 出 血 性 卒 中 的发 1 生 率 仅 仅 为 27 ,O岁 以后 出血 性 卒 中 的发 病 率 达 2 . 。 . 1 43 症 状 和 体 征 与 颈 内动 脉 和 大 脑 中 动 脉 供 血 的 范 围 有 关 。这 些 区 域 包 括 额 叶 、 叶 、 叶 、 瘫 、 音 障 碍 、 语 和 认 知 缺 损 顶 颞 偏 构 失
氏环 主 干 血 管 的 病 理 改 变 均 明 显 , 增 生 的 异 常 烟 雾 血 管 在 断 本 病 。 内科 治 疗 主 要 是 对 相 应 的 脑 血 管 事 件 的 防 治 , 频 但 对
缺 血 时 相 对 较 少 或 不 明 显 , 出 血 时 增 生 的 异 网血 管 均 较 多 。 发 的颅 内动 脉 严 重 狭 窄 或 闭 塞 的 患 者 可 考 虑 血 管 重 建 术 , 而 包 以 这 提 示 Mo a y 病 早 期 因 主 干 血 管 狭 窄 或 闭 塞 , 偿 血 管 括 直 接 或 间 接 搭 桥 术 及 支 架 置 人 术 , 减 少 脑卒 中 的 发生 。 y Mo a 代 尚 未 大 量 形 成 时 易 出 现 缺 血 , y Mo a病 后 期 因 代 偿 的 异 Mo a y 4 参 考 文 献
旋 体 感 染 有 关 , 有 部 分 病 例 由 后 天 因 素 和 炎 症 、 伤 等 引 死 ) I 和缺 血 性 卒 中 常 见 于 少年 儿 童 , 些 症 状 可 能 由 于 亦 外 。T A 这 起 , 且 多数 患 者 在 发 病 前 有 上 呼 吸道 感 染 、 桃 体 炎 、 统 哭 闹过 度换 气 用 力 或 者 小 外 科 手 术 时 的 麻 醉 等 都 可 诱 发 脑 缺 而 扁 系 性 红斑 狼 疮 等 病 史 。 虽 然 发 病 机 制 尚 不 明 确 , 普 遍 认 为 血 的症 状 与 体 征 , 测 可 能 为 由于 慢 性 缺 血 皮 质 血 管 已 过 度 但 推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雷海红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2(023)009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将65例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糖尿病肾病,n=30)和对照组(非糖尿病肾病,n=35),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压、生物电阻抗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细胞外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扩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细胞外液、有无糖尿病肾病为血管扩张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均有较严重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细胞外液、有无糖尿病肾病是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因素.
【总页数】2页(P1380-1381)
【作者】雷海红
【作者单位】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桂阳42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韦琴; 苏芝军
2.益气养阴中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细胞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程冬梅
3.浅谈血必净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J], 武亮;胡江伟;武志斌;高晓冉;李丁
4.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蒋霄翔;潘荣荣
5.昼夜血压节律改变对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HbA1c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影响 [J], 翟晓丽;岳淑俊;李桂霞;谢华;程保智;黄磊;戴泽亮;张茹;孙国华;黄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6期2004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7ol8259o86:ec82004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特点姚 智,张焕萍,王少青(西安市第一医院临床超声医学研究室,陕西西安 710002)摘要:目的 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与高血压病的血管内皮功能,评价其变化特点。

方法 运用多普勒超声对25例糖尿病(DM )及25例高血压病(EH )患者和20例正常人肱动脉充气加压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血管直径的变化进行观察。

结果 DM 和EH 组充血状态下内径扩张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

含服硝酸甘油后DM 组内径扩张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EH 组无显著性改变。

结论 DM 患者存在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EH 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正常。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内皮功能;糖尿病;高血压病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59(2004)06-0605-03The changes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of blood vesselsin diabetes mellitus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Yao Zhi ,Zhang Huanping ,Wang Shaoqing(Clinical Ultrasound Laboratory ,Xi’an First Hospital ,Xi’an 710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 study t<e endot<eliu=>de?endent dilatative function (@::A )in t<e ?atients Bit<diaCetes =ellitus (:M )and essential <y?ertension (@D )8Methods E total of 25:M ?atients and 25@D Bere c<osen as t<e eF?eri=ental grou?and 20=atc<ed nor=als Bere c<osen as t<e control grou?8@::A Bas assessed Bit<G>=ode ultrasonogra?<y for t<e c<anges in t<e dia=eter of t<e Crac<ial artery during reactive <y?ere=ia and after taHing in nitroglycerin8ResuIts ;<e c<anges of Crac<ial artery dia=eter during reactive <y?ere=ia Bere slig<ter in :M and @D ?atients8;<e c<anges of Cranc<ial artery dia=eter after suClingual glyceryl trinitrate Bere slig<ter in :M ?atients8ConcIusion@ndot<elial dysfunction eFist in t<e ?atients Bit<:M ;and endot<eliu=>de?endent vasodilatativedysfunction eFist in t<e ?atients Bit<@D8KEY WORDS ::o??ler ultrasonogra?<y ;endot<eliu=>de?endent dilatative function ;diaCetes =ellitus ;essential <y?er>tension收稿日期:2004-03-03 修回日期:2004-09-07作者简介:姚智(1966-),女(汉族),副主任医师.以往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 )及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的血管内皮功能(en-dothelium dilatation function ,EDF )改变有诸多研究,但结果各不相同。

有研究认为DM 和EH 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the 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a-tion function ,EDD ),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the endothelium-independent dilatation function ,EID )均减低;有研究认为DM 和EH 的EDD 减低,EID 正常;有研究认为DM 的EDD 、EID 减低,EH 的EDD 减低,EID 正常。

我们利用多普勒超声的方法测定25例Ⅱ型糖尿病(DM )及25例高血压病(EH )患者的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以了解DM 及EH 血管内皮功能改变。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50.25岁。

高血压病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年龄48.11岁。

病史为1个月到30年不等。

正常对照组20例(经过年龄与性别匹配)。

1.2研究方法使用仪器为美国Acuson128XP10ART 彩色电脑声像仪,探头频率7.0MHz ,检查深度为40mm ,超声速与血流方向夹角<60º。

同步记录心电图。

受检者取平卧,休息10min 后,暴露右上肢,右上肢外展20º,将探头置于肘上5cm 处,对肱动脉进行纵向扫查,显示其长轴切面,待肱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清晰后,于心电图R 波顶点测量其内径(D ),此为基础状态下肱动脉内径(Dbase );然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第25卷将血压计袖带缚于受检者前臂肘下5cm 处,充气加压达30kPa(1kPa =7.5mmHg ),保持5min ,然后突然释放,在60s 内于上述基础状态下同一部位同方法显示此时肱动脉长轴,测量内径(Dhyp )。

嘱病人休息10min 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病人述药物含化后1~2min 时用上述同一方法测量内径(Dntg )。

测量过程中,探头始终处于固定的位置。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 ):.D%=(Dhyp -Dbase )/Dbase ×100%,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 ):.D 1%=(Dntg -Dbase )/Dbase ×100%。

我们用.D%与.D 1%作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参数。

1.3 药品 耐较咛(硝酸甘油)0.6mg ・片-1(美国派德药厂)。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 ±s )表示,采用t 检验。

P <0.05为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糖尿病、高血压病与正常对照组肱动脉内皮功能的比较见表1。

表1 糖尿病、高血压病与正常对照组内皮功能的比较Table 1 The ratio of EDF in DM ,EH and control group (%)NormalDM EH Control group EDD 6.20±2.50’ 6.12±2.00’8.82±2.82EID 17.21±4.75’19.54±4.1020.17±5.25’P <0.05vs.control group表1示:DM 组充血状态下内径扩张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 <0.05,图1、图2),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扩张程度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 <0.05,图3)。

EH 组充血状态下内径扩张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 <0.05),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扩张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P >0.05)。

图1 正常对照组肱动脉内径 Fig.1Diameter of the brachial artery in control group 图2 DM 组充血状态下肱动脉内径Fig.2Diameter of the brachial artery in DM during reactive hyperemia 图3 DM 组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Fig.3Diameter of the brachial artery in DM after taking nitroglycerin3 讨 论血管内皮功能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是指内皮细胞在药物(如乙酰胆碱)或生理刺激(如反应性充血)的作用下释放内皮衍生舒张因子(EDRF /NO ),从而引起血管舒张。

另一种为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是指本身为NO (一氧化氮)供体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等)不依赖于血管内皮可直接释放出NO 引起血管舒张。

内皮功能检测有:①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②外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③内皮依赖性调节因子;④内皮细胞计数及形态学检查。

我们主要通过外周血管测量血管内皮功能,通过反应性充血前后的血管内径变化(EDD )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前后的血管内径变化(EID )来判断血管内皮功能。

有资料表明,高血糖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减低的主要因素。

长期高血糖使血管组织细胞及外周血细胞的二酯酰甘油(DAG )升高。

DAG 的升高可抑制NO 合成酶活性,导致NO 的降低,并能抑制由NO 介导的cGMP 生成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改变[1]。

在高血糖环境中,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在不需酶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糖基化,最终形成不可逆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2]。

AGEs 可以和NO 作用使之失活。

NO 的减少导致EDD 减弱。

高血压病则为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直接增强压力反射的敏感性,破坏血压的自身稳定机制,最终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内皮细胞释放NO 减少已被证实[3],O -2增加与NO减少同时发生,O -2与NO 迅速反应,形成过硝酸盐,使NO 活性减低,NO 的减少最终也导致EDD 减弱。

本次研究DM 患者的EID 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

我们认为EID 的改变是不依赖于血管内皮,可直接释放出NO 引起的血管变化,它主要取决于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