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3200m3高炉开炉实践

合集下载

邯宝3200高炉均衡稳定高效生产实践

邯宝3200高炉均衡稳定高效生产实践

邯宝3200m3高炉均衡稳定高效生产实践刘志朝(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对邯宝3200m3高炉“均衡、稳定、高效”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数据化操作,按照“均衡、稳定”生产的理念进行生产组织,不断创新操作理念,高炉生产实现了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和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大型高炉;原燃料管理;操作管理;稳定顺行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建设规模为2座3200m3高炉,由中冶南方设计,年产铁水515.2万t/a。

高炉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成熟的技术,包括烧结矿分级入炉、炭砖—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联合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铜冷却壁、INBA渣处理系统、3座内燃式热风炉等。

高炉设有32个风口,4个铁口。

邯宝炼铁厂从2010年开始,针对高炉大型化生产的特点,充分发挥大型高炉生产的装备优势,不断总结大型高炉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树立了“数据化”的管理和操作理念,尤其在“精心备料,精心操作”上下工夫,对原燃料管理和高炉操作全部“量化”标准,以高炉为中心组织生产,树立了高炉要保持长期“均衡、稳定、高效”生产的理念,执行“安全、顺行、稳定、均衡”八字方针。

尤其要贯彻“均衡”生产的理念,就是要保证主要生产指标——产量的稳定,也就是要“稳产”。

既要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又要考虑“供需”的平衡,保证为高炉供应质量稳定的原燃料,高炉产生的渣铁及时排净,高炉操作参数才能稳定,最终才能保证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

1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邯宝炼铁厂2座3200m3高炉在“均衡、稳定、高效”的管理和操作理念指导下,在原燃料质量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不断完善管理和操作理念,炉况保持了长期的稳定顺行,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见表1)。

(1)2座高炉实现了产能的“均衡、稳定”,按照公司生产要求,高炉利用系数稳定在2.4左右。

(2)实现了高煤气利用率、低燃料比操作。

高炉煤气利用率达到了50%以上,燃料比降到了505kg/t以下。

莱钢3200m3高炉无计划停煤操作实践

莱钢3200m3高炉无计划停煤操作实践
左 右 , 此炉 况得 到完 全恢 复 。 至
v r e o lijcinwi nih do y e ei d c a ne t t e r e x g n,tetru h o ts oh t n i o i o k ag u ta z o h c h ho g —u mo t r s in dd n tma elref cu — a t l
表 2 停 煤 后 装 料 制 度 的调 整
2 恢 复 喷 煤 后 的高 炉 操 作
2 1 恢 复 冶 强 .
量 5 t 多 的 6 t 吹 。 由于补 煤过 多 , 8稍 0喷 造成 碱 度偏 低 , 温水 平 偏 高 , 6 顶 第 2批 矿 批 由 1 1 0 t提 升 到 15, 0 t配料 碱 度 提 高 0 O , 表 4, 整 后 顶 温 回 到 .l见 调 正 常水 平 , 度 适宜 。 碱
确 认天 元 气 体 空 压 机 停 电 造 成 氮 气 压 力 低 。7:5 2
开 始 减 风 至 55 0 mi; :5继 续 减 风 至 49 0 0 m / n 7 3 0 m/ n mi。由于 炉温 偏 低 , :0提 升减 风 幅度 减 风 至 8O 2 % , 量维持为 460 m n : 5 风 0 m / i。8 3 0接 厂调度通 知 ,
量小 , 缘 过分 发展 , 皮 容易 脱 落 , 况会 有 波 动 。 边 渣 炉
维持 风量 在 62 0 m n 增 加 风 速 和 鼓 风 动 能 , 0 m / i , 吹 透 中心 , 利 于炉况 恢 复 。 有
2 2 过 喷 煤 补 偿 热 量 .
2 3 迎 轻负 荷料 稳定 炉 况 .
l we h tc a a tb p a e o ma l o 0 mi u e . By so pi x g n s p y,r d c n n o rt a o lc n’ e s r y d n r l f r7 n t s y tp ngo y e up l e u i gwi d,r - e

济钢3200m^3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济钢3200m^3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日期
图2 2 0 1 1 年7 —1 2 月焦炭 热态 指标 变化趋势
在大量 使 用经 济料后 , 高 炉一 直在 寻 找适应 这 种 原燃 料条 件下 较 为合 理 的操 作 制度 , 2 0 1 1 年9 月 份 开 始通 过 缩 小风 口面积 、 提高 风 速 、 稳 定装 料 制 度 等 措施 , 料柱 透 气性 有 所好 转 , 风 量 回升 , 焦比、

文 焱
济钢 3 2 0 0 I T I 高炉炉况失常 与处理
2 0 1 3 年第 2 期
技术 经济 指标见表 2 。
表2 2 0 1 1 年1 1 月炉况处理前后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

E l 期

图3 2 0 1 1 年7 -1 2 月渣 中Al O 。 变化趋势
年下半年 , 济钢为应对钢铁行业进入微利局面的困 境, 降低 吨铁 成本 , 在3 2 0 0 i n 。 高 炉开展 了使 用经济
料、 降 低配 煤结 构成 本等 工作 。随着人 炉 品位 降低 和焦炭质 量 的波动 …, 高 炉炉况 发生 了很大 变化 , 压

量关系紧张 , 炉缸工作状态不断恶化 , 中心气流不
摘 要 : 济钢 3 2 0 0 m , 高炉 由于原燃料条件恶化 以及 操作 制度调剂不及时 , 造成 了炉况失常 , 表现为压量关 系紧张 、 炉缸工 作 状态不断恶化 、 中心气流 不畅 , 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 、 采用上下部调剂相结合 的操 作制 度 , 炉况恢复正常 , 重新确立 了精 料、 合适 的操作制度对 于高炉操作 的重要性 。 关键词 : 高炉 ; 炉况失常 ; 处理 ; 操作制度 ; 精料 中图分类号 : T F 5 4 3  ̄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 4 6 2 0 ( 2 0 1 3 ) 0 2 — 0 O 0 4 — 0 2

3#高炉开炉总结

3#高炉开炉总结

3#高炉开炉总结一、事件经过3#高炉烘炉时间12月1日10时58分开始。

分别经历了升温、300℃保温、再升温、600℃保温、降温等几个阶段;于12月8日10时58分结束。

整个过程按烘炉曲线执行。

在高炉烘炉期间,进行了联动试车和模拟上料。

烘炉结束后休风,按照计划进行炉体压浆、高炉试压、查漏等开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开始装料,(在装料过程中发现高炉的引风导管共12根,倒掉8根)。

装料过程中测定布料器溜槽角度、布料圈数和料流轨迹,再校正料尺零位。

高炉装料总计上开炉料74批,其中焦炭342.62吨(含10%水分),装料后南、北料尺分别为1.74m,2.70m(高炉炉顶溜槽有偏析现象,导致偏料)。

然后堵2#、4#、6#、8#、10#、13#风口,于12月9日19时18分送风点火。

送风后热风压力为44kPa,冷风流量为670m3/min,风温从556℃逐渐上升到720℃。

送风风口第一个在20:07亮起来,最后一个风口在21:26点亮。

铁口喷出的火焰也逐渐大起来,标志着高炉点火工作完成。

高炉点火后炉顶温度上升得比较慢一直在45℃徘徊,主要原因是焦炭的水分较大。

所以上升管放散阀冒出的气是发白的,说明煤气中含有大量水分。

在22:46左右,即送风3.5h后开始自动走料。

视顺行走料后热风压加之60Kpa (风口小套与中套之间开始有蒸汽和水汽溢出,并且持续了将近5天左右) 。

炉顶温度一直到10日8:20左右才上升到100℃,通知引煤气。

10日9:30左右,铁口见渣,炉前堵口等待出铁。

10日10:20高炉在下了28批料有了一定的理论铁量以后开铁口,打开铁口后没有渣铁出来,并且冒有蒸汽。

于是用氧气吹氧管烧铁口,这项工作持续了近5个小时,铁口还是打不开。

由于炉内生成的渣铁不能从铁口排出,并且炉内渣铁还在源源不断地生成,高炉被迫控风至40Kpa。

在10日15:33分发现风口有涌渣现象,铁水仍然无法正常从铁口流出,预计铁口与渣口之间大约在原渣口这个位置有渣铁焦混合凝固的隔层。

唐钢3200m3高炉活跃炉缸冶炼实践

唐钢3200m3高炉活跃炉缸冶炼实践

唐钢南区3200m3高炉活跃炉缸冶炼实践1概况唐钢南区3200m3于2007年9月8日点火投产,该高炉主要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铜冷却壁、并罐式无料钟炉顶、炭砖一陶瓷杯复合炉缸、“卡鲁金”顶燃式热风炉、“明特法”炉渣粒化系统、完备的全干法除尘系统等技术装备。

开炉后的炉缸活跃性一直不好,由于焦炭质量差及各种制度匹配不太合理,2008年9月炉缸工作状况恶化,全月烧损风口11个,从损坏位置看大多为中下部侵蚀。

判断为炉缸不活跃导致渣铁向炉缸渗透慢,液态铁附着于风口上导致风口熔损。

为了活跃炉缸改善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2改善炉缸工作状况措施2.1改善原燃料质量精料是高炉炼铁的基础,是高炉生产顺行、指标先进、节约能耗的基础和客观要求。

2.1.1强化各种入炉料的槽下管理对筛体进行技术改造,澳矿棒条筛材质由弹簧钢改为聚胺脂,为防止冬季澳矿粉末受冻易粘结堵塞筛网,把高炉冷风引到筛体下进行反吹。

因为高炉冷风温度>200℃,一方面对筛体进行保温,避免澳矿粉末受冻粘结,另一方面冷风压力高,通过对筛体反吹起到清筛网的作用。

制定严格的清筛网检查考核制度,使得入炉小矿、球团、澳矿的粉末大大减少。

提前了解各入炉料的实际质量,对质量太差的烧结矿、焦炭采取分仓装料、少量搭配入炉的措施,大大减少了原燃料质量异常波动对炉况的影响。

2.1.2改善焦炭质量自唐钢南区3200m3高炉投产以来焦炭质量差、结构不稳定的局面一直未得到改善,入炉焦炭品种不固定,质量也参差不齐。

随着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唐钢管理层也深深认识到这个关键问题,因此努力攻关以改善焦炭质量,减少焦炭品种。

焦炭质量的变化见表1表1 唐钢南区3200m3高炉焦炭质量2.2装料制度调整唐钢南区3200m3高炉自投产以来的装料制度探索过程主要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结合唐钢以往经验认为十字测温边缘温度不能过低,否则易出现炉墙结厚现象。

当时十字测温边缘温度过低,最外一点在80℃左右,这与多年来唐钢十字测温边缘温度大于120℃反差很大,于是采取了疏松边缘的措施。

济钢3200高炉开炉方案(第一稿)

济钢3200高炉开炉方案(第一稿)

1.2. 热风炉联动试车方案 ........................................................................................... 9
1.2.1. 目的....................................................................................................................................... 9 1.2.2. 前提条件 ............................................................................................................................... 9 1.2.3. 工作方法: ........................................................................................................................... 9 1.2.4. 时间安排 ............................................................................................................................. 11 1.2.5. 人员安排 ............................................................................................................................. 11 1.2.6. 资财..................................................................................................................................... 11 1.2.7. 注意事项 ............................................................................................................................. 11 1.2.8. 引送气体 ............................................................................................................................. 11 1.2.8.1. 前提工作 ..................................................................................................................... 11 1.2.8.2. 引高炉煤气操作:...................................................................................................... 12 1.2.8.3. 引焦炉煤气操作:...................................................................................................... 12 1.2.8.4. 引氮气操作: ............................................................................................................. 12 1.2.8.5. 引压缩空气操作.......................................................................................................... 13

高炉技术发展现状及济钢3200m3高炉的设计特点

高炉技术发展现状及济钢3200m3高炉的设计特点
名称
因巴法 图托法
水 ) n。 等
渣 处理工 艺对 比见表 1 。
占地面积 投资额
中 中 最大 中
表 1 高 炉 渣 处 理 工 艺 对 比
1 艺过程 =
熔渣沟+冲制箱 , 转鼓 +皮带机 +水池 , 热水 池+冷 水池+泵 熔 渣沟+冲制箱 +粒化轮 , 转鼓 +斜料槽 +水池 , 热水 池+冷水池 +泵
工艺 流程 时 , 应从 技 术 、 投资 、 系统安 全 、 环保 、 品 成 渣质 量 、 系统 作业 率 、 备检 修 维护 、 设 占地 面积等 方
面进 行综 合 考虑 。就 目前来 看 , 图拉 法 安全 性 能最 高 ( 中带铁 达 4 %时 , 渣 0 仍能 正常工 作 ) 明特克法 投 ; 资与 占地 面 积相对 最 小 ; 资费 用最 大 的环保 型 因 投 巴法 在 技 术 上最 为 成 熟 , 际应 用 的 高 炉亦 较 多 。 实
区域 与 风 口区冷 却 壁 的衔接 问题 , 护 与之相 接 的 保 风 口区冷却 壁 , 保 持必 要 的风 口带 砖衬 厚度 是 高 并
明特克法 熔渣 沟+冲制箱 , 水池 +螺旋机 +滤渣器 , 净化水池 +泵 拉萨法 底滤法 熔渣沟+冲制箱 , 水池 +天车抓斗 , 净水池 +泵
小 最 大
小 较大 较大
熔渣沟+吹制箱 , 渣泵 +中继泵 +脱水槽 , 温水槽 +泵 +冷却塔 +给水槽 较 大
高炉 渣处 理是 炼 铁生 产 的重 要一 环 , 用相 关 选
情况 确定 喷煤 量 , 新 建高 炉 的喷煤 装置 通常 都选 但 取 较 高 的设计 喷煤 比 。 目前 喷 煤世 界 先 进 水平 为 10~ 2 gt一流水 平应 为 2 0 4 gt 8 2 0k / , 2 ~2 0k/ 。随着 高 炉喷煤 技术 的发 展 , 研究 重点 将会 转移 到诸 如风 口前煤 粉燃烧 状况 监 测 、 喷煤量 精确 计量 控 制及专 用设 备和煤粉 预热技术 开发等 领域上来 。 2 热 风炉 技术 。热 风温 度 是廉 价 的能源 , 企 ) 对 业 节能减排 有着显 著 的作 用 , 温升 高 10o 可 降 风 0 C, 低炼铁焦比 1 5~2 g , 0k/ 允许 多 喷吹 3 4 g 煤 t 0~ 0k/ t

济钢3200高炉槽上烧结系统改造实践

济钢3200高炉槽上烧结系统改造实践

技术应用168 2015年18期济钢3200高炉槽上烧结系统改造实践张吉新山东钢铁集团济南分公司炼铁厂,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3200高炉是济钢的新建工程,于2010年8月投产运行。

目前槽上烧结系统由烧4-1皮带单线供应,皮带机由于设计等原因出现多次设备故障,影响3200高炉的正常生产。

现对烧结系统进行优化改造,经过一年半的生产运行,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了设备发生率,大大保障了3200高炉烧结系统的正常生产运行。

关键词:3200高炉;烧结系统;改造中图分类号:TF5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99(2015)18-0168-011 现状槽上部分为3200高炉供应原燃料,是3200高炉的生命线。

3200高炉烧结矿由400烧结管带机运输至槽上烧4-1皮带,通过重型卸料车卸到烧结料仓内,再供3200高炉使用。

由于前期烧4-1皮带机及卸料车存在设计缺陷,出现了多次设备故障。

由于3200高炉的烧结矿只能通过烧4-1皮带机单线供应,因此影响了3200高炉烧结矿的正常供应,给正常生产造成了不必要的巨大损失。

以下是3200高炉投产以来,烧4-1皮带机因设备故障影响3200高炉供应烧结矿的情况:(1)2010年10月15日,烧4-1皮带机卸料车上改向滚筒切轴,更换滚筒影响3200高炉烧结矿供应;(2)2011年6月23日,烧4-1皮带机卸料车下改向滚筒轴承座坏,更换滚筒影响3200高炉烧结矿供应;(3)2011年7月7日,烧4-1皮带减速机高速轴轴承损坏,更换该轴承影响3200高炉烧结矿供应;(4)2012年8月,烧4-1皮带机卸料车主动轮轴承座损坏,更换卸料车主动轮影响3200高炉烧结矿供应。

2 改造方案通过对烧4-1皮带机及其卸料车的设计分析,决定对烧4-1皮带机驱动系统以及卸料车改向滚筒进行改造,降低设备故障率。

烧4-1皮带机是3200烧结矿的单线供应皮带,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将直接影响3200高炉烧结矿的供应。

鞍钢3200m3高炉铜冷却壁薄炉衬操作实绩分析

鞍钢3200m3高炉铜冷却壁薄炉衬操作实绩分析

鞍钢3200m3高炉铜冷却壁薄炉衬操作实绩赵正洪田景长(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重点介绍铜冷却壁高炉特点,开炉初期全焦冶炼过程采取一些措施,以及开炉以后上下部调剂、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保持适当的边缘煤气流以及中限炉温是薄炉衬结构高炉强化冶炼的关键,总结铜冷却壁区域温度变化特点、铜冷却壁薄炉衬高炉的操作及强化冶炼特点,制定铜冷却壁区域温度标准。

关键词铜冷却壁薄炉衬操作1概况鞍钢新3号高炉有效容积3200 m3,32个风口,4个铁口。

它是鞍钢继新1号高炉和新2号高炉后又一座大型高炉,采用铜冷却壁薄炉衬结构、串罐水冷无料钟炉顶,冷却系统采用串联除盐水密闭循环系统,炉前渣铁处理系统采用INBA冲渣技术,摆动流嘴及鱼雷罐,配备AWR-Ⅱ外燃式热风炉,最高风温可达1250℃。

新3高炉于2005年12月28日点火开炉,开炉后5个月内由于煤粉喷吹系统工程滞后实行全焦冶炼,进人2006年5月后开始煤粉喷吹,目前在富氧率3%条件下,煤比稳定在180~190kg/t、利用系数稳定在2.3~2.4t/(m3.d)之间。

但在生产前期由于对铜冷却壁薄炉衬的高炉缺乏操作经验,在操作细节上处理不当,各项指标经常波动。

近一段时间内由于注重炉型管理、煤气流分布控制,以及注重上下部调剂相结合,并逐步探索出适合铜冷却壁薄炉衬的操作规律,高炉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改善,近4个月实现利用系数2.4t/(m3.d)。

2新3号高炉铜冷却壁薄炉衬的结构特点新3高炉从炉腹到炉身下部有4段铜冷却壁,炉身中部以上使用球墨铸铁冷却壁。

铜冷却壁厚度125mm,热面加工燕尾槽,在高度方向平均分布28个镶砖燕尾槽,间距104㎜,燕尾槽深度30㎜、燕尾槽宽度50㎜,筋宽54㎜,筋深度30㎜,以固结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

每块有4通道Ф50㎜通水管,通道间距220㎜,每通道阻力损失0.012Mpa,水流速稳定在2.0m/s,软水流量与压力基本固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调节流量与压力。

马钢4号3200m3高炉开炉的实践经验

马钢4号3200m3高炉开炉的实践经验

马钢4号3200m3高炉开炉的实践经验2017-07-06(伏明蒋裕聂长果)●马钢通过合理选取送风参数,动态调节料制,匹配好送风参数,控制首炉铁出铁时间,控制充足的炉缸温度等一系列操作技术,为开炉达产创造了条件;采取快速降硅、富氧喷煤等强化冶炼手段,实现了开炉后指标的快速提升。

马钢4号3200m3高炉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2016年7月建成,设计炉容为3200m3,设32个风口、4个铁口,设计上采用适当矮胖的操作炉型、砖壁合一薄内衬结构。

高炉炉底炉缸采用了陶瓷杯﹢碳砖炉底和炉缸结构,关键部位采用进口超微孔碳砖。

冷却设备采用全冷却壁冷却结构、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热风系统采用3座卡鲁金顶燃式热风炉,煤气系统采用重力﹢旋风﹢全干法布袋除尘结合TRT 余压发电系统,双矩形平坦式出铁场和底滤法渣处理系统等。

本文对马钢4号高炉安全顺利开炉达产的实践进行了总结。

马钢通过合理选取送风参数,动态调节料制,匹配好送风参数,控制首炉铁出铁时间,控制充足的炉缸温度等一系列操作技术,为开炉达产创造了条件;采取快速降硅、富氧喷煤等强化冶炼手段,实现了开炉后指标的快速提升。

开炉前准备工作4号高炉是马钢首座3000m3级高炉,面对新工艺、新流程和新设备,开炉前,马钢组织编制了各岗位教材和岗位操作规程,并模拟事故状态制订了多个应急预案,对各岗位人员开展大量的理论培训和模拟实操演练。

同时,马钢对设备进行充分的单试、联试。

热风炉、高炉烘炉方案和开炉方案结合本高炉特点,吸取其他高炉经验,注重操作性。

热风炉烘炉。

4号高炉配套3座卡鲁金顶燃式热风炉,燃料采用低热值的高炉煤气;热风炉采用助燃空气、煤气双预热系统,设计风温≥1250℃。

为此,马钢在制订烘炉方案时,不仅考虑了硅砖低温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对热风炉砌体稳定性的影响,而且为避免3座热风炉在烘炉后期同时需要大量焦炉煤气的问题,热风炉采用每间隔2.5天点火1座热风炉的方式,依次点燃1号、2号、3号热风炉。

莱钢3200m3高炉检修快速恢复操作实践

莱钢3200m3高炉检修快速恢复操作实践
风后 炉 况 的快速恢 复 。 22 休 风 . 53 : 0打开 1铁 I ,: 0打开 3铁 E , E 54 I l两铁 I重 z l 叠 出铁 。6 2 铁 口均来 风 大喷 , 时理 论铁 量 基 : 5两 此
本 出尽 , 始减 风 。风量 30 0 I / i 开 0 I r n以前减 风 幅 T a
4 结 语
1 休风前调整好 炉况 , ) 渣铁 物理热充沛 、 良好
的炉 缸工况 , 于复 风后 炉况 快速恢 复 。 利
允许接受较大量 的煤气体积 。初始风量大 , j 复风
速度 快 。较 大 的初 始 风 量 利 于 风 口前 焦 炭 快 速 燃 烧, 为炉 料下 降腾 出空 间 , 并产 生 大量还 原性 气体 和 热量 , 速冶 炼 过程 。快 速 加 风 也 可 以确 保 一 定 的 加 鼓风 动能 。此次 复 风 过程 中 , 热风 压 力 随 风 量 平 稳
的炮泥。上 料工检查并清理 了炉顶煤 气风罩 的积 油、 杂物以免顶温过高时引起炉顶着火 。休风前 , 将 烧结矿仓的仓位控制到 12左右, / 休风后空出槽 下 称 斗及 炉顶 料罐 以备 检修 。
1 休风及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关键是确保 炉况稳定顺行 , 炉缸工
2 休风 操作
上升 , 有 出 现 冒尖 现 象 , 风 一 小 时 后 风 量 达 到 没 复
6 1 0 m3 0 /mi n。
2 集中加人适量 的焦炭 , 其在休风前下 达 , ) 使 既有 利提 高料柱 的透 气性 , 利 于加风 , 可有效 的 有 也 减小复风后铁水 [ i的大幅波动。 s] 3 复风 后及 时 出铁 有 利 于炉 况 的快 速恢 复 , ) 快 速加风。 4 本次休风近 1 , ) 6h 本体冷却水量没有控 制 ,

莱钢3200m~3高炉大矿批应用实践

莱钢3200m~3高炉大矿批应用实践
分 , 少人 炉粉末 , 善炉料透 气性 。 减 改
参考文献 :
[ ] 周传 典. 1 高炉炼铁 生产 技术手册 [ . 京 : M] 北 冶金工业 出版社 ,
2 0 3 5 0 3: 3 .
到 1o)使矿焦平台加宽 , 3 , 料层相应 变薄 ; ) 3扩大
Ap l a i nPr cieo a g r t hi i te ’ 0 p i to a tc fL r eO eBa c La wu S e lS32 0m BF c n

3 结

直使用至今 , 效果显著 :) 1高炉容易接受风量 , 压
采用大矿批能够起到稳定炉况 , 稳定煤气流 ,
差不高 , 透气性指数正常 , 压量关系适宜 ;) 2煤气利
用 改善 , 气 利用 率 由4 .%上 升 到 4 .%;) 煤 6 5 9 5 3 扩大
消除管道 , 提高煤气利用率 , 实现高炉生产优质 、 高 产、 低耗 的 目的 , 但矿批有一个合理 的范 围, 莱钢
21 年第 5 01 期
弱、 不集 中, 煤气利用率差 , 燃料 比高 ;) 4 中上部冷 却壁温度波动大 , 软水水温差大( 高达4 5℃) 5 ~ ;)
十字测温 边缘 温度高 时到 了 10o 2 C。 为 此 , 炉采 取 了抑 制 边 缘 气 流 的 措施 ,00 高 2 1
年 1月 1 0 8日开 始 调 整 布 料 矩 阵 , 同时 扩 大 矿 批 。
矿批 , 加之采用了抑制边缘气流 的操作制度 , 消耗 大大降低 , 燃料 比由55 g 下降至 50 g ;) 2 / kt 0 / 4 冷却 kt
壁温 度稳 定 , 温差 也 由 4— 水 5℃下 降至 2~3℃;) 5 十字 测温 中心温度 和 边缘 温度 在合 理 范 围 内( 中心 温度 60~70c , 缘温度 4 5 0 =边 【 5~6 ) 0℃ 。

莱钢3200m_3高炉降料线操作实践_

莱钢3200m_3高炉降料线操作实践_

全顺利停炉。
关键词:高炉;降料面;空料线;炉顶打水;停炉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20(2017)03-0007-02
1前言
莱钢型钢炼铁厂 3 200 m3高炉于 2010 年 3 月 16 日投产。高炉设有 36 个风口、4 个铁口,炉顶采用 PW 技术,高效旋风除尘器,全干法煤气除尘系统, 炉渣处理采取 INBA 法,采用 TRT 余压发电以及热 风炉烟气余热回收等炼铁新技术和新工艺。高炉 自投产以来,一直保持了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高 炉炉腹、炉腰以及炉身下部高温区使用铜冷却壁强 化冷却的冷却方式,其中 7~12 层为铜冷却壁(7、8 层为炉腹,9 层为炉腰,10~12 层为炉身下部);13~ 17 层为铸铁冷却壁;18 层为炉喉钢砖。2015 年 6 月 开始 8 层铜冷却壁 35 组第 2 根出现损坏,至今已经 连续损坏铜冷却壁 14 块。其中 7 层损坏 2 块(35、36 组),8 层和 9 层各损坏 6 块(均为 35~40 组)。为此, 2016 年 11 月 5 日开始进行 432 h(18 d)以更换 7~9 层铜冷却壁为主线的计划中修。
2.4.2 风口工作情况
整个降料线过程中风口工作基本正常,下渣皮
现象较少,2016 年 11 月 4 日 21:30 之后料线降至炉
腰下沿(22 m),观察发现 8#、9#风口有渣皮滑落并且
4# ~13# 风 口 略 暗 。 22:20 4#、28#、13# ~19# 风 口 略
暗。23:10 之后料线降至炉腹位置,风口明显开始
4 日夜班高炉运行参数:高炉风量 6 000 m3/min, 热风压力 395 kPa,风温 1 150 ℃,透气性指数 36; [Si]0.6%~0.8%,堵口前铁水物理热 1 520 ℃以上。 2.3 停炉降料线休风料组成

01济钢3200高炉主控室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分析

01济钢3200高炉主控室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分析

济钢4#高炉主控室工艺技术操作规程1.高炉主控室岗位生产任务及高炉工作原理1.1生产任务(1)控制高炉冶炼的基本运行参数,组织全体岗位人员完成本班的产量计划、质量指标、降成本任务等。

(2)掌握高炉上料、炉体冷却、炉前、送风等系统设备以及有关计算机和仪表等的工作状况,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3)负责上、下工序间生产问题的协调和相关信息的传递。

(4)为炼钢输送优质、合格的铁水,满足炼钢生产需求。

1.2高炉工作原理烧结矿、球团矿、天然块矿以及焦炭等原燃料按照一定的布料规律由炉顶装入炉内,从下部风口鼓入热风,下部焦炭燃烧产生的高温煤气由下向上运动,炉顶装入的原燃料由上向下运动,在原燃料和高温煤气流的相互运动过程中,产生热量传递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将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成液态渣铁,聚集在炉缸,定期排出。

2.高炉工艺流程及主要设计指标2.1高炉工艺流程高炉工艺流程如下图。

2.2济钢4#高炉主要设计指标3.高炉工艺设备及相关技术参数3.1高炉内型高炉内型及相关参数如下图。

3.2炉缸电偶布置炉缸圆周分为24个纵截面,横截面设13层。

每个铁口沿轴线四周埋设8个测温点,4个铁口共32个点。

沿高炉轴线埋入6点;铺底层(封板上找平层)5点,中心一点其余4点均匀布置。

(2)烧结矿(3)球团矿(4)焦炭(5)无烟煤、烟煤4.1.2原燃料的取样与分析要求4.1.3采用新原燃料品种或原用原燃料发生重大的调整和变化时,必须先进行成分分析、理化及冶金性能的试验,取得试验数据,并经分管厂长批准后方可使用。

4.2 卸(存)料管理4.2.1 高炉所使用的各种原燃料,必须按品种卸入规定的料仓,严禁混料。

每个料仓所对应的物料品种计划应由高炉作业区提出,并报调度室同意后,由调度室统筹安排。

4.2.2 料仓应作为原燃料进一步混匀与改善的手段,各种原燃料应逆皮带运转方向依次卸入指定料仓。

矿石采用中心卸料法,焦炭采用先边缘后中心卸料法,充分发挥料槽的中和作用,减少偏析和破碎。

莱钢3200m 3高炉投产后顺行实践

莱钢3200m 3高炉投产后顺行实践
第3卷 第3 3 期
2 1年 6 0 1 月
f ) I L L爿 1 。 日
山 东 冶 金
S a d n M eal r y hnog tl g u
Vo -3 l3 No3 .
J n 2 1 ue 01
《生产 技 术 5
t ; t ,l, t ,t , ,t l /
清理堵塞物 , 提高筛分效率 ; 要求工长勤看料 , 及时
掌 握 原燃 料情 况 , 分波 动较 大 时及 时 向有关 部 门 水 反 应 ; 强槽 下 仓 位 、 铺 料 、 网和 筛速 的 管理 , 加 平 筛 坚持 半仓灌 料 。
22 合理 选择 矿石批 重及装 料制 度 .
221 矿 石 批 重 ..
料柱透气性 , 稳定煤气流并提高边缘煤气 的利用水
平, 比单纯增加外 档矿 的布料 圈数 效果好 。 根 据 自身 原燃 料条 件 , 宜 的 中心加 焦有 利 于 适
高炉 开炉 初期 , 据 测料 流 轨迹 和 多年 的 实践 根
收稿 日期 :0 10 — 2 修 回日期 :0 1 0 — 4 2 1- 2 2 ; 2 1- 5 0 作 者简 介 : 国兴 , , 9 5 生 ,0 8 邱 男 18 年 2 0 年毕业 于东 北大 学冶金 工
调剂 、 控制合理 的煤气流分布 、 定炉体热 负荷 以及参数 的合理搭配 , 稳 保证 了高炉技
系数 2 3 / 3 )平均燃料 比5 4k/ . ( . , 3 tm d 1 t g。 关键词 : 高炉 ; 顺行 ; 操作制 度 ; 调剂
中图分类号 : F 4 T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4 4 2 (0 )3 0 0 — 3 1 0 — 6 0 2 1 0 ~ 07 0 1

3200m3高炉炉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200m3高炉炉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炉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2.1炉前一般岗位安全规程3.2.1.1 遵守公司职工安全准则及铁厂通用安全规程。

按时参加班前会,进入炉前岗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同时,对劳保用品防护性能进行检查,发现有缺陷或失效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换,班前班中严禁饮酒。

3.2.1.2接班者必须认真查看上班各种原始记录,必须对炉前所属设备进行点检,并认真负责填写好点检本,发现故障应向工长如实汇报。

3.2.1.3 严禁在风口区域、铁口旁、渣沟、铁沟边及沙坝边休息、睡觉或取暖。

3.2.1.4 炉前工具要认真检查,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严禁工具备品乱扔乱放,打大锤时不得戴手套,作业时要前后照应,以免伤人。

捅风口时,要对所打风口大小盖进行确认,避免打错发生伤人事故。

3.2.1.5 炉台照明要良好,炉前工作场地要整洁,平台四周栏杆要完整、牢固。

3.2.1.6 不准往炉台电器设备上打水,严禁戴湿手套操作电器开关。

严禁无证驾驶行车,严禁吊物下站人,行车司机要确认挂钩挂好了,响铃后方可开启行车,雾重、视线不好严禁开启行车运行。

3.2.1.7 炉前的各种电源接地线,各类胶管用完后都要卷好堆放。

3.2.1.8 炉台上的各种物品、备件,要按规定摆放,保持各安全通道畅通。

3.2.1.9不准向液态渣铁沟中及罐中打水和投放潮湿的杂物等。

严禁往下扔东西,以免伤人。

3.2.1.10严禁潮铁罐装铁水。

罐内不准丢入杂物,铁水液面距离罐嘴下沿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500毫米。

3.2.1.11 炉台行车严禁无证驾驶,严禁非岗位操作人员驾驶。

3.2.1.12 在铁口处浇注和解体主沟,或铺补主铁沟时,要点燃铁口泄漏出来的煤气,防止煤气中毒。

3.2.1.13 泥炮和开口机必须由专人操作,操作时其活动范围内不准有人。

修补新垫沟、砂口,必须烤干后才能出铁,防止放炮伤人。

3.2.1.14 潮湿物件严禁接触铁水,潮湿的工具应烤干后才能与铁水接触,防止放炮伤人。

3.2.1.15吹沟子时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周围人走开后才能开风,以免灼伤他人。

邯钢3200m~3高炉开炉达产实践

邯钢3200m~3高炉开炉达产实践

长度均为 60m 有 2 个 风 口直径 为 10m 另 0 m, 2 3 m,
有l O个风 口直径 10f 2 l i m。点火前堵 1 个风 口, 0 进
风面 积 0 2 1 .5 6m 。
开始少 量 的试 喷 ( 次 3t 右 )7月 1 日产 量 突 一 左 , 5
破 6 0 , 0t利用系数达 到了 2 0 m d3 0 4 .2t ・ , 0高 / 2 炉开炉初期的主要操作参数见表 2 。 ( 开风 口速度 、 3 ) 加风情况 。7日共捅 开 5个风
n 0 y 3 2 0 m b a tf r a e t c i v d a q i k a r a t ulc p ct . l n c o a h e e u c ri l a l a a i s u v f y Ke o d :l re s e l s fl a e l w i l n r v la ulc p ct y W r s ag i d b a t U3 c |b o —n p a ;ar a t l a a i z 1 i f y
气 。2 :0— 20 1o 2 :0间三个 铁 口均 见 渣堵 口( # 口 1铁
埋 管通 压缩 空气 ) 7日 3 5 , :8分 I 铁 口出第 一 炉铁 , #
[ i .3 , s]19 % 铁水物 理热 130o 因煤粉 喷 吹系 统 2 C,

直不 能正 式投 入使用 , 至 7月 1 t 64 直 2 F 1 :9分 才
进 入 50o 温 阶 段后 , 0 C恒 因受 顶 压 的 限 制 ( 非 高炉 因素 ) 风量 较小 仅 150m / n 侧 壁 升 温 受 , 0 mi,
到影响, 炭砖 内侧温度较低 。6月 1 3日 1 :0 4 3 顶压 方 由 2k a升至 1 P , 量增 加 至 20 0 m / i。 P 5k a 风 0 m n 1 4日 65 :3打 开 炉 顶 放 散 , 炉 结 束 。 具 体 烘 炉 曲 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济钢集团有 限公 司 , 山东 济南 20 0 ) 511 摘 要: 由于烘炉方案合理 、 参数控制严 格 , 济钢 3 0 n 高炉 1 完成 了烘炉 , 进行 了打压查漏 , 除了事故隐患。开炉 0l 2 0 d 并 消
方案制定精确 , 通过控制送 风节奏 、 及时调整装料制度 , 开炉后炉温合适 , 风顺 利 , 加 炉况顺行 ,天喷煤 ,天达产 。 3 5
打压分 两个 阶段进 行 , 第一 阶段 (0 0 7 l 2 1年 月 6
间 。从 升 降 温趋 势 看 , 和计 划 烘 炉 曲线 基 本 吻 合 , 为高 炉长寿 打下 了坚实 的基础 。
收稿 日期 :0 0 1— 8 2 1— 0 1 作者简介 : 韩俊杰 , ,9 8 男 17 年生 ,0 2 2 0 年毕业于安徽工业 大学钢铁
况 )高炉一代寿命 ≥1 a热风炉一代寿命 3 。 , 5, 0 a
送风 8 h内打开炉 顶 3 个 6 0 散 阀 。8 后 , 5放 h
2 开炉前准备工作
2 1 烘炉 及试压试 漏 .
开2 个 60 散 阀 , 4h 1 5放 每 倒 次放 散 。但 要 注意 先 开 后 关 , 止 憋 压 。 烘 : 19h后 , 温 降 至 防 沪 8 风
第3卷 第 1 3 期
21 年 2 0 1 月
山 东 冶 金
tlu g S a d n Mea lr y hnog
பைடு நூலகம்
V0 _ 3 1 No 1 3 .
Fe r a y 0 b u r 2 1 1
济钢 32 0m3 0 高炉 开炉 实践
韩 俊杰 , 丙来 , 李 董龙 果 , 志 张殿
大 02 P )热 风温度 120 5 . M a, 5 0 ~1 0℃ , 氧 率 0 2 富 ~
3 入 炉 风量 ≤72 0m / i( %, 0 n 标况 ) 熟 料 比 ≥9 % m , 0
( 结 矿 6 % +球 团矿 2 % )综 合 品位 ≥6 %, 烧 1 9 , 0 渣 铁 比 ≤30k/, 工 作 日30d 年 产 生铁 20 t 4 gt年 5 , 8万 , 年 产水 渣 15 t高 炉煤气 发生量 6 . 万 m/( 0万 , 06 9 标 h
制 , 然 控 制 不 住 时 , 降 低 风 温 , 炉最 大 风 量 仍 可 烘
不超 过 35 0i / i。 0 。 n nr a
身高 于 10o 所 以一送 风就 直接 10℃保温 , 了 0 C, 1 为
提高 烘炉效果 , 前 2 升温 , 提 0h 延长 5 0 恒 温 的时 0
2 0c 开 煤气遮 断 阀 , 旋 风除尘 器 中5 0 5 C, 关 0 和 2 0 5
经 过 精 心协 调 、 工建 设 , 炉 各 系统 基本 都 施 高 已施 工 、 车 完毕 ,00 7 6日具备 烘 炉 条 件 , 试 21年 月
2 1 年 7 7日8 0 开 始烘 炉 , 于 2 1 年 7月 1 00 月 :0 并 00 7 日8 0 顺利结 束烘 炉 , :o 烘炉 时间共计 1 。 0d 图 1 32 01 高炉烘 炉 曲线 , 为 0 I T 由于冷风 温度 本
1 0k/ 设 备 能力 2 0k / , 顶压 力 02 a最 8 g ( t 0 gt 炉 ) . MP ( 3
烘炉时间, h
图 1 济钢 32 0m。 0 高炉烘 炉 曲线
烘 炉 期 间 严 格 控 制各 参 数 。烘 炉 温 度 及 各 段
升温 时间见 表 1 。
表 1 济钢 32 01。 0 "高炉烘炉控制参数 3 1
放散, 开荒 煤 气 末 端 80放 散 , 2 炉 顶 60 0 关 个 5 放 散 , 荒 煤气 系统 进 行 烘 烤 , 至烘 炉 结 束 。烘 对 直
炉 期 间 严 格 控 制 顶 温 ≯3 0℃ , 密 箱 温 度 < 5 气 7 O℃ , 当顶 温及 气 密 箱温 度超 限时 , 适 当减 风 控 要
关键词 : 高炉 ; 烘炉 ; 开炉操作 ; 装料制度
中图分 类号 :F 4 . T 5 2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4 4 2 (0 10 — 0 2 0 10 — 6 0 2 1 ) 1 0 1— 3
1 概

济 钢 320m 高炉 是 济 钢 目前 容 积 最 大 、 艺 0 。 工 最先 进 的大 型高 炉 , 用 了多项 先进 的炼 铁 技术 和 采 装备 : 用 了炉缸 炉底 砌 筑 大块 碳砖 加 陶瓷 杯 的综 采 合 炉底 结构 ; 腹及 以上 区域采 用砖 壁 合一 薄 内衬 炉 结 构技 术 ; 软水 密 闭循 环系 统 ; 结 分级 人 炉 , 烧 焦丁 回收 , 带 上 料 及 串罐 无 料 钟 炉顶 技 术 ; 皮 先进 的全 干 法 环保 除尘 系 统 ; 恒 法 冲 渣技 术 。此 外 , 配 嘉 还 套 设计 了 3 卡鲁 金 顶燃 式 热 风炉 , 进 的 电动 鼓 座 先 风机 系统 。济钢 3201 高炉设计 生铁 日产 量 8 0 0 I T 0 0 t其他 设 计参 数 如下 : , 有效 容积 32 0m , 用 系数 0 利 25t m ・ ) 燃 料 比 50k/ 焦 比 30k/, 比 . / d , ( 0 g , t 2 g 煤 t
日) 整 个 系统 打压 到 20k a检 查漏 点 并 进行 处 对 0 P , 理 。气 流 走 向为 : 风机 一 放 风 阀一 混 风 阀一 高 炉一 上 升 管 和 下 降管 一 煤 气 遮 断 阀一 旋 风 除尘 器 一 荒 煤气 末 端 80 0 放散 管一 放 散塔 。查 漏 完毕对 炉 顶 ①6 0 5 液压 放散进 行 自动放 散试 验 。第 二 阶段 ( 月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