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2学习分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二讲课件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特 征和行为,为教育教学提 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教 育质量。
促进个体发展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学 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个 体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培养良好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 好地理解学生,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 学效果。
学习策略的理论
总结词
学习策略的理论主要探讨学习策略的来源、发展及其 影响因素。
详细描述
学习策略的理论主要有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等。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信息输 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学习策略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 调节和控制的手段;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策略的发展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 积累,学习者会逐渐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社会认知理 论则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策略的影响,认为学习策略是 在社会互动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 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
本主义等不同学派的演变和发展。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需求的不断 变化,教育心理学将更加注重跨学 科研究、实证研究、以及与实际应 用的结合。
未来展望
未来教育心理学将更加关注个体差 异、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以及 技术辅助下的教育教学创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总结词
关注学习者情感和个人成长的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等。
详细描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情感和个人成长,认为学 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发挥自己的潜 能和创造力。
实践应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2PPT课件
• 研究者的实验:
当一个小孩与白兔玩耍时,给他一 个恐惧的声音,几次以后,小孩形成了 对白兔的恐惧反应。不仅如此,小孩还 对其他的带有白色皮毛的物品,如皮帽 子、白鼠、白胡子等也产生了同样的恐 惧反应。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0
案例:
某幼儿因在幼儿园中与其小伙伴玩耍 、打闹而受到老师的严厉训斥,此后, 该幼儿不仅害怕与小伙伴玩耍,也害怕 进入幼儿园。
4
条件刺激 (铃声)
条件反应 (唾液分泌)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5
巴甫洛夫认为:
• 由于铃声与食物相联系,狗听到铃声便 会联想起食物,铃声也就成为食物的信 号刺激。这种联想的建立实际上是学习 得来的。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6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
论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4
条 件 作 用 前 (多次重复) 条件作用后
条件作用中
1
无条件刺激
(食物)
2
条件刺激
(铃声)
条件刺激(铃声)
3
无条件刺激 (食物)
无条件反应(UCR) (唾液分泌)
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分 泌反应
无条件反应 (唾液分泌)
能否建立的关键。 强化物:
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物。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4
正强化与负强化
•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 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 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当一个小孩与白兔玩耍时,给他一 个恐惧的声音,几次以后,小孩形成了 对白兔的恐惧反应。不仅如此,小孩还 对其他的带有白色皮毛的物品,如皮帽 子、白鼠、白胡子等也产生了同样的恐 惧反应。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0
案例:
某幼儿因在幼儿园中与其小伙伴玩耍 、打闹而受到老师的严厉训斥,此后, 该幼儿不仅害怕与小伙伴玩耍,也害怕 进入幼儿园。
4
条件刺激 (铃声)
条件反应 (唾液分泌)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5
巴甫洛夫认为:
• 由于铃声与食物相联系,狗听到铃声便 会联想起食物,铃声也就成为食物的信 号刺激。这种联想的建立实际上是学习 得来的。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6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
论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3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4
条 件 作 用 前 (多次重复) 条件作用后
条件作用中
1
无条件刺激
(食物)
2
条件刺激
(铃声)
条件刺激(铃声)
3
无条件刺激 (食物)
无条件反应(UCR) (唾液分泌)
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分 泌反应
无条件反应 (唾液分泌)
能否建立的关键。 强化物:
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物。
2021/3/22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4
正强化与负强化
•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 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 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教育心理学第1-2章教育心理学绪论与学习理论概述-PPT课件
第二章
一、学习概述 1、什么是学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论
变化、行为、行为潜能、经验、相对持久、稳定 学习是一种生物体极为普遍的现象,人与动物都是具有学 习,只不过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异。 2、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1)学习内容不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2)学习性质不同:消极被动、积极主动、有目的 (3)学习方式不同:不自觉的、自觉、语言为中介、他人 的指导 (4)作用不同:动物的成长过程中,主要是先天成分及成 熟起作用,而人主要是后天成分在起作用。
<一>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与基本派别 主要解答的问题:
<1>学习的结果:学习要使有机体形成什么 <2>学习的过程: 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有机体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活动 <3>学习的规律与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加工活动形成特定的结果
所需要的条件
学习理论基本派别 <1>联结派学习理论
<2>认知派学习理论
动力因素(学习动机) 认知因素(智力、元认知与学习策略等) 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 人格因素(认知方式、焦虑、归因等) 社会因素(教师、人际关系、班风等)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对象与基本体系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1、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 (3)成熟时期(60-70年代) (4)完善时期(80年代后) 思考与讨论: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时期的划分? 教育心理学真正达到了所谓的成熟与完善时期 了吗?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论
三、关于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教育心理学2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品PPT课件
含义:交往、满足需要、心理关系 人际吸引:情感方面相互亲近
▪ 熟悉效应
▪ 邻近效应 – 费斯汀格(1950)
▪ 隔壁41%、隔门21%、尽头10%、非同一层 – 拉特纳(Latane,1995)
▪ 最难忘:绝大多数-距离近者、社区、1千米半径
–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 昨天你写的日记 ▪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 曾经最爱哭的你 ▪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 猜不出问题的你 ▪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 才想起同桌的你 ▪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 谁看了你的日记 ▪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 谁给你做的嫁衣
2-5岁
害怕减少: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 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
害怕增加: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嘲笑、 有伤害性的威胁
随着年龄增加,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的一类害怕明显 增加。
主要特点
1.稳定与冲动 2.深刻与延续 3.掩饰与表露 4.自尊与自卑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实质
心理发展:主客体相互作用
主体S
客体O
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2.心理发展的结构
(1)图式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似环境中由于不 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皮亚杰、英海尔德)
种类增加,内容丰富 从简单的图式到复杂的图式 从外部的行为图式到内部的思维图式 从无逻辑的图式到逻辑的图式
(2)同化
同化是个体以自己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 过程
吃食物-消化作用-营养物质吸收-身体的一部分
受原有图式的影响
▪ 熟悉效应
▪ 邻近效应 – 费斯汀格(1950)
▪ 隔壁41%、隔门21%、尽头10%、非同一层 – 拉特纳(Latane,1995)
▪ 最难忘:绝大多数-距离近者、社区、1千米半径
–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 昨天你写的日记 ▪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 曾经最爱哭的你 ▪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 猜不出问题的你 ▪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 才想起同桌的你 ▪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 谁看了你的日记 ▪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 谁给你做的嫁衣
2-5岁
害怕减少: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 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
害怕增加: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嘲笑、 有伤害性的威胁
随着年龄增加,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的一类害怕明显 增加。
主要特点
1.稳定与冲动 2.深刻与延续 3.掩饰与表露 4.自尊与自卑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实质
心理发展:主客体相互作用
主体S
客体O
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2.心理发展的结构
(1)图式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似环境中由于不 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皮亚杰、英海尔德)
种类增加,内容丰富 从简单的图式到复杂的图式 从外部的行为图式到内部的思维图式 从无逻辑的图式到逻辑的图式
(2)同化
同化是个体以自己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 过程
吃食物-消化作用-营养物质吸收-身体的一部分
受原有图式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种内在力量。
03
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学习兴趣的基础和前提,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表现
形式。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
动机。
03
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环境,形成客体永 久性概念。
02
认为语言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交流和学习,
个体能够获取和内化社会文化经验。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03
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引
导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对教育的启示
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
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 提供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多元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发 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 馈和指导。
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 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和成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和沟通能力。
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是个性发展的生物基 础,为个性发展提供了可 能性。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 因素对个性发展具有重要 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和 学校教育。
教育因素
教育对个性发展具有主导 作用,通过传授知识、培 养能力、塑造性格等方式 促进个性发展。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 求。
教育心理学2-学生心理课件
情绪调节
学生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情绪表达
学生应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 情绪,以促进情感交流和沟通
。
情绪教育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 ,提供适当的情绪教育,帮助 学生建立健康的情绪状态。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学生应了解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形成正确的自
我评价。
自我调节
学生应学会自我调节, 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教育心理学2-学生心理课件
目录
• 学生心理概述 • 学生认知发展 • 学生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 学生个体差异 • 学生心理问题与干预
01 学生心理概述
学生心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学生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成长 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 行为方式。
特点
学生心理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和 差异性等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 和个体差异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 表现。
学生心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学习效果
了解学生心理有助于教师 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 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健全人格
关注学生心理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自信心、积极心态 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预防心理问题
了解学生心理有助于及时 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 题,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 问题的发生。
学生在某些领域可能拥有特别的才能 或技能,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在这些领 域的学习效果。
性别与文化背景差异
性别特征
男性和女性在学习方式和兴趣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生理和心理特征有 关。
文化背景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可能在学习方式和观念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影响他 们的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精品课件
• 5、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育的意义
•
中小学生的学习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
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
略。
• (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
生才会是终生不忘的。
• (2)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 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 得到消极后果。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 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 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 就会削弱。
• (2)练习律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 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 用,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 (3)准备律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 一、学习的实质
• (一)学习的定义:
• 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 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 变化。
• 狭义:指人类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
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
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
的过程。
精品课件
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 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 择倾向。
精品课件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学习结果的分类
一、智慧技能 1.辨别 2.具体概念 3.定义性概念 4.规则 5.高级规则(问题解决) 二、认知策略 三、言语信息 四、动作技能 五、态度
例子
辨别己、已和巳的区别 从不同颜色的立体图形中识别圆柱体 根据定义进行分类 解答例题,演示先乘除后加减 运用规则生成复杂问题的解法 采用复述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练习 陈述新中国成立的时间 手写(执行)26个字母 志愿(选择)参加公益活动
• 5、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育的意义
•
中小学生的学习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
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
略。
• (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
生才会是终生不忘的。
• (2)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 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 得到消极后果。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 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 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 就会削弱。
• (2)练习律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 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 用,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 (3)准备律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 一、学习的实质
• (一)学习的定义:
• 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 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 变化。
• 狭义:指人类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
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
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
的过程。
精品课件
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 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 择倾向。
精品课件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学习结果的分类
一、智慧技能 1.辨别 2.具体概念 3.定义性概念 4.规则 5.高级规则(问题解决) 二、认知策略 三、言语信息 四、动作技能 五、态度
例子
辨别己、已和巳的区别 从不同颜色的立体图形中识别圆柱体 根据定义进行分类 解答例题,演示先乘除后加减 运用规则生成复杂问题的解法 采用复述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练习 陈述新中国成立的时间 手写(执行)26个字母 志愿(选择)参加公益活动
教育心理学第2章精品PPT课件
可逆性是指思维问题时可以从正面去想,也可以 从反面去想:可以从原因去看结果,也可以从结 果去分析原因。
问:你有兄弟吗? 答:有。 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叫吉姆。 问:吉姆有兄弟吗? 答:没有。
III 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
❖ 这一时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予以解释时, 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 (11岁后)
三点补充: (1)各时期之间并非跳跃式的改变,而是连续中 呈现阶 段现象。 (2)对不同个体而言,各期特征的出现,具有很 大的个别差异,有的认知发展较快,有的较慢。 (3)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不变,所有儿童的认知 发展都是遵循四阶段的法则进行的。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后)
1. 假设演绎推理(hypothetic-deductive reasoning) 假设演绎推理是逻辑思维基本形式之一。
2.命题推理(propositional reasoning) 3.组合推理(combinatorial reasoning)
❖所有生物包括人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都 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 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 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个体也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的交替中不 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其认知结构受 到刺激影响而发生改变,实现认知发展。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 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 构与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已有图式不能解 决面临的问题情 境
问:你有兄弟吗? 答:有。 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叫吉姆。 问:吉姆有兄弟吗? 答:没有。
III 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
❖ 这一时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予以解释时, 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思维(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 (11岁后)
三点补充: (1)各时期之间并非跳跃式的改变,而是连续中 呈现阶 段现象。 (2)对不同个体而言,各期特征的出现,具有很 大的个别差异,有的认知发展较快,有的较慢。 (3)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不变,所有儿童的认知 发展都是遵循四阶段的法则进行的。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后)
1. 假设演绎推理(hypothetic-deductive reasoning) 假设演绎推理是逻辑思维基本形式之一。
2.命题推理(propositional reasoning) 3.组合推理(combinatorial reasoning)
❖所有生物包括人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都 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 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 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个体也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的交替中不 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其认知结构受 到刺激影响而发生改变,实现认知发展。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 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 构与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已有图式不能解 决面临的问题情 境
(2024年)教育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学校教育
通过德育课程、校园文化等途 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
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 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
精神。
24
良好性格塑造与品德形成
2024/3/26
良好性格的特征
包括诚实、勇敢、自信、独立、坚韧 等。
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 性。
14
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智力差异的表现
包括智力水平、智力类型 和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2024/3/26
因材施教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和需 求进行个性化教学,包括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 学评价等方面的调整。
因材施教的实践
通过个别化教学、分层教 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 实现因材施教。
15
创造力培养与创新教育
教育心理学全套PPT 课件
2024/3/26
1
目 录
2024/3/26
• 教育心理学概述 • 学习心理与教育 • 认知发展与教育 • 情感意志与教育 • 个性发展与教育 • 社会心理与教育
2
01
教育心理学概述
2024/3/26
3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 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多种学习方法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 等方式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1
03
认知发展与教育
2024/3/26
1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024/3/26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1
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
教育心理学PPT2教程文件
其次,知识的学习是以对概念的理解为基础, 而技能的学习则必须以对一系列操作程序的掌 握和驾驭为基础。
2020/6/22
39
动作技能的内在心理结构如何分类?
认知成分
知觉能力
协调能力
2020/6/22
个性和气质特征
40
3、社会规范的学习 (1)社会规范的本质、功能及其学习的复杂性 (2)道德规范与当前德育之误区 (3)德育的本质及其与智育的主要区别 (4)东西方道德教育共同面对的时代挑战
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 3、加涅的分类 •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
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 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
2020/6/22
32
➢ 加涅( Robert M. Gagne) :学习即信息加工
执行的控制
期望
环
反应器
反应发生器
境
受纳器
感觉登记处
2020/6/22
长
短期记忆
期
记
忆
• 3、以教材为基础
• 4、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在教
师指导下完成
•20520/、6/22 受到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19
• 三、学习的生理机制
• 1、电生理机制
• 2、突触机制: 导致突触结构发生变化
• 3、生物化学机制:使乙酰胆碱及其酯
酶等发生变化
• 4、皮层基础
• 5、知识能否直接传递?
• (3)进行观察
• (4)记录观察结果
•2020(/6/225)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5
• (6)得出结果
• 3、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 (1)目的明确
• (2)计划详细
• (3)及时记录
2020/6/22
39
动作技能的内在心理结构如何分类?
认知成分
知觉能力
协调能力
2020/6/22
个性和气质特征
40
3、社会规范的学习 (1)社会规范的本质、功能及其学习的复杂性 (2)道德规范与当前德育之误区 (3)德育的本质及其与智育的主要区别 (4)东西方道德教育共同面对的时代挑战
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 3、加涅的分类 •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
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 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
2020/6/22
32
➢ 加涅( Robert M. Gagne) :学习即信息加工
执行的控制
期望
环
反应器
反应发生器
境
受纳器
感觉登记处
2020/6/22
长
短期记忆
期
记
忆
• 3、以教材为基础
• 4、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在教
师指导下完成
•20520/、6/22 受到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19
• 三、学习的生理机制
• 1、电生理机制
• 2、突触机制: 导致突触结构发生变化
• 3、生物化学机制:使乙酰胆碱及其酯
酶等发生变化
• 4、皮层基础
• 5、知识能否直接传递?
• (3)进行观察
• (4)记录观察结果
•2020(/6/225)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5
• (6)得出结果
• 3、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 (1)目的明确
• (2)计划详细
• (3)及时记录
教育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2024)
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思维逐渐具有可逆 性和守恒性,能够进行
逻辑推理。
12
形式运算阶段
青少年和成人能够进行 抽象思维和科学推理, 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
性。
维果认知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和文化是认知 发展的重要媒介。
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教师或成人 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 助儿童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认知发 展。
情感分类
根据情感的性质和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根据情感的强度、 持续时间和稳定性,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等。
2024/1/30
16
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 而行动的原因。
动机分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成 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等。
2024/1/30
18
05
个体差异与教育
2024/1/30
19
智力差异与教育对策
智力差异的表现:智力水平、智力结构 、智力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不同。
对于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采用个别化 辅导和特殊教育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 难,提高自信心。
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多样化 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
2024/1/30
2024/1/30
17
情感与动机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
相互作用
情感和动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情感可以激发或抑制动机的产生,而动机的强弱也会影响情 感的体验和表达。
影响因素
个体的性格特征、认知评价、环境因素和生理状态等都会影响情感和动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一个性格开朗、 积极向上的人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动机;而一个性格内向、消极悲观的人则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情感和动机。
2024版《教育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构成了智力的复杂结构。
2024/1/28
21
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01
能力发展的阶段性
能力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段的能力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如
婴儿期的感知运动能力、幼儿期的语言能力、学龄期的认知能力等。
02
能力发展的连续性
能力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衔接,前一阶段的发展
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C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些新奇的事物或现 象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欲望。
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例如通 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比喻、有趣的游戏 等方式来呈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
B
及时反馈和鼓励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反馈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 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D
和成就。
2024/1/28
15
04
知识学习与迁移
2024/1/28
16
知识学习的类型与过程
知识学习的类型
包括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等。
知识学习的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 略等。
知识学习的过程
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 三个阶段。
2024/1/28
17
知识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024/1/28
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01
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等。
促进知识迁移的策略
02
包括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教授学习策略,
提高迁移意识性、加强知识联系,实现知识整合等。
2024/1/28
21
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01
能力发展的阶段性
能力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段的能力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如
婴儿期的感知运动能力、幼儿期的语言能力、学龄期的认知能力等。
02
能力发展的连续性
能力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衔接,前一阶段的发展
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C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些新奇的事物或现 象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欲望。
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例如通 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比喻、有趣的游戏 等方式来呈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
B
及时反馈和鼓励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反馈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 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D
和成就。
2024/1/28
15
04
知识学习与迁移
2024/1/28
16
知识学习的类型与过程
知识学习的类型
包括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等。
知识学习的策略
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 略等。
知识学习的过程
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 三个阶段。
2024/1/28
17
知识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024/1/28
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01
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等。
促进知识迁移的策略
02
包括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教授学习策略,
提高迁移意识性、加强知识联系,实现知识整合等。
2教育心理学-课件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initiative)对内疚(guilt)的 冲突——形成“目的”积极品质
若前两个阶段的危机得到顺利的解决,此时儿童会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的 个体。他开始探索自己能成为哪一种人,对父母、同伴和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 心;他的交往范围开始超出家庭,与同伴游戏、玩耍、交朋友;他们的语言能 力进一步发展,会对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象力也更加丰富,常常与同 伴在游戏中扮演大人的角色;对异性父母产生依恋感,并伴随对同性父母的排 斥感。艾里克森认为: (1)若父母能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理解儿童, 耐心地回答儿童的问题,儿童会形成主动性,能以积极主动且又自信的方式对 待面临的一切事物,并形成一种称之为“目的”的积极品质,目的在艾里克森 的理论中指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和勇气。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学著作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的 《教育心理学》。 2、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 桑代克,1903年所著成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 上公认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 专著。 3、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的趋势:内容趋于集 中、各派的分析日趋缩小、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 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的 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 效的教育。 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4、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①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②对教育实践具有重大意义:a.有助于提高教育、 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b.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 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2、S-R学习——强化(饥饿的猫)
3、S-R连锁学习——运动技能(开车)
4、S-R言语连锁学习
书面刺激作出声音反应(记电话号码)—— 机械记忆
12
2、按学习发生的路径分类
5、辨别学习:把具体对象区分开来 —叫学生的名字:两个(简单)多个(多重) 6、具体概念学习:关键特征
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7、定义性概念或规则学习:抽象概念 8、问题解决学习(高级规则)
2、动作技能 描述维度:粗细之别;开放与封闭之分(根
据外界;自己调整);连续和间断 大量动作都是粗的、开放的、间断的 动作技能连锁阶段:认知;练习;自动化
15
3、用8类发生路径解释5类学习结果
3、言语信息学习 语词表达的,代表什么东西 (1)称谓:辨别 (2)事实 (3)有组织的言语信息——用奥苏伯尔有意
义接受学习解释(加涅增加的第10类路径)
16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3、学习定势(set)——态度和倾向
知识买来就有了;知识需要能解决新知识 缺一不可——导致机械学习
7
4、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类型
P105皮连生
1、词汇学习(代表学习、符号表征学习)
某个声音代表某个对象——dog代表狗
2、概念学习——概念名称学习 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不代表某个对象而代表一类东西了
3、法则、原理和命题学习
10
1、按学习的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用符号表达的东西 (2)言语信息—用自己语言表达学过的东西 (3)认知策略— (4)运动技能—协调流畅的完成动作 (5)态度—选择的倾向
11
2、按学习发生的路径分类
1、信号学习: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常识学习——(农夫看天气)
偶然
情感(绪)学习——(孩子到医院) 无意
教育心理学
1
第二章 学习分类理论
第一节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第二节 加涅——5种学习结果,8种学习途径 第三节 安德森——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
第一节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定义 3、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4、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类型 5、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发生机制
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
5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定义
界定:是用符号表达的知识 实质:是一种联系
互动
符号
头脑中的相应观念
建立两组联系:
非人为联系和人为联系
实质联系和非实质联系
6
3、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外语单词、中文书写,主要是机械接受学习
2、学习者本身的特点
有没有吸收、消化新知识、观点的相应背景
8
5、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发生机制
“同化论” 同化—生物意义:有机体通过自身机构把外
界物质转化为支持身体的营养。(吸收消 化)
—心理意义:借助已有的知识,作用新 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记忆。
包括:下位同化、上位同化、并列同化、 相关类型同化
9
第二节 加涅的学习论(P40)
加涅——学习分类权威;教学设计权威 1、按学习的结果分类 2、按学习发生的路径分类 3、用8类发生路径解释5类学习结果
13
3、用8类发生路径解释5类学习结果
1、态度学习 (1)信号学习解释态度(医生白大褂) (2)S-R学习解释态度(溺爱) (3)加涅新增—“社会模仿学习” 形成态度
(追星) (4)言语沟通(说服教育)
说服者可敬可信程度(父母打麻将;年轻 医生)——有特征形成榜样
14
3、用8类发生路径解释5类学习结果
3
1、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
发生学习的方式 发现学习——通过活动发现隐含的规则 接受学习——给定的结论直接传递给学生 现在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无背景知识 有意义学习——有相应背景
4
1、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
接受 学习
有意义 接受学习
机械的 接受学习
发现 学习
有意义 发现学习
机械的 发现学习
2、S-R学习——强化(饥饿的猫)
3、S-R连锁学习——运动技能(开车)
4、S-R言语连锁学习
书面刺激作出声音反应(记电话号码)—— 机械记忆
12
2、按学习发生的路径分类
5、辨别学习:把具体对象区分开来 —叫学生的名字:两个(简单)多个(多重) 6、具体概念学习:关键特征
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7、定义性概念或规则学习:抽象概念 8、问题解决学习(高级规则)
2、动作技能 描述维度:粗细之别;开放与封闭之分(根
据外界;自己调整);连续和间断 大量动作都是粗的、开放的、间断的 动作技能连锁阶段:认知;练习;自动化
15
3、用8类发生路径解释5类学习结果
3、言语信息学习 语词表达的,代表什么东西 (1)称谓:辨别 (2)事实 (3)有组织的言语信息——用奥苏伯尔有意
义接受学习解释(加涅增加的第10类路径)
16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3、学习定势(set)——态度和倾向
知识买来就有了;知识需要能解决新知识 缺一不可——导致机械学习
7
4、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类型
P105皮连生
1、词汇学习(代表学习、符号表征学习)
某个声音代表某个对象——dog代表狗
2、概念学习——概念名称学习 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不代表某个对象而代表一类东西了
3、法则、原理和命题学习
10
1、按学习的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用符号表达的东西 (2)言语信息—用自己语言表达学过的东西 (3)认知策略— (4)运动技能—协调流畅的完成动作 (5)态度—选择的倾向
11
2、按学习发生的路径分类
1、信号学习: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常识学习——(农夫看天气)
偶然
情感(绪)学习——(孩子到医院) 无意
教育心理学
1
第二章 学习分类理论
第一节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第二节 加涅——5种学习结果,8种学习途径 第三节 安德森——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
第一节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定义 3、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4、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类型 5、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发生机制
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
5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定义
界定:是用符号表达的知识 实质:是一种联系
互动
符号
头脑中的相应观念
建立两组联系:
非人为联系和人为联系
实质联系和非实质联系
6
3、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外语单词、中文书写,主要是机械接受学习
2、学习者本身的特点
有没有吸收、消化新知识、观点的相应背景
8
5、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发生机制
“同化论” 同化—生物意义:有机体通过自身机构把外
界物质转化为支持身体的营养。(吸收消 化)
—心理意义:借助已有的知识,作用新 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记忆。
包括:下位同化、上位同化、并列同化、 相关类型同化
9
第二节 加涅的学习论(P40)
加涅——学习分类权威;教学设计权威 1、按学习的结果分类 2、按学习发生的路径分类 3、用8类发生路径解释5类学习结果
13
3、用8类发生路径解释5类学习结果
1、态度学习 (1)信号学习解释态度(医生白大褂) (2)S-R学习解释态度(溺爱) (3)加涅新增—“社会模仿学习” 形成态度
(追星) (4)言语沟通(说服教育)
说服者可敬可信程度(父母打麻将;年轻 医生)——有特征形成榜样
14
3、用8类发生路径解释5类学习结果
3
1、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
发生学习的方式 发现学习——通过活动发现隐含的规则 接受学习——给定的结论直接传递给学生 现在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无背景知识 有意义学习——有相应背景
4
1、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
接受 学习
有意义 接受学习
机械的 接受学习
发现 学习
有意义 发现学习
机械的 发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