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课件ppt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PPT精品课件(共33张)
• 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游子思妇 •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 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 • 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 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 揉和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 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 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一、送别诗的魅力——距离产生美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 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 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 特别看重离别。而诗人的情感 天生敏捷,故而触之于怀,发 而为诗,以独特的人生经验和 艺术表现形式,道出常人所不 能言的离情别绪。空间的隔离 感、时间的距离感、心理的距 离感使送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 魅力。
⑵时间意象:
黄昏、月夜、清晨、秋
黄昏: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 情,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月夜: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 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 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 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 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 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 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
•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 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 • (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 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 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 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 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送别》课件PPT
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说:“叔同
兄,我家破产了,我要去京城了,咱们后会 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 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 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随后,李叔同返 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 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 佳作。
• 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 姻自主男女平等。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 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 、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 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 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
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以表不舍之情
。
《送别》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至天际) (长亭古道,送别故人,青草碧绿仿佛能够延伸
送别背后的故事
• “天涯五友”,即 许幻园和李叔同、张小楼、蔡小香、袁 希濂。李叔同从天津来到上海求学,年少才盛,很快加 入了以切磋诗词文章为目地的文艺团体"城南文社",城 南文社的活动地点在许幻园的城南草堂,李叔同加入文 社后立即显示出了出众的才气,第一次参与就获得了第 一名。城南草堂的主人许幻园家中富有,为人也慷慨,
言行,那么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
•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晚风吹拂着柳枝轻动,斜阳依依,山水叠嶂)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千山,能留在身边的能有几人呢?)
(生命中些知己朋友啊,早已经天涯海角,万水
•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谁都无法改变的事情)
(人生总是欢聚的时候少,离别的时候多,这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的口碑。(博爱之心)•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 、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 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 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 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
送别诗技巧鉴赏PPT课件
答: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
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 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8
5.红字部分用了什么方式抒发离愁别绪?
衢洲别李秀才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云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 更知何处再逢君?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两类: 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 (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 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 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 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 和深深的情谊 。
•1
鉴赏示例 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
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7(直抒胸臆)。
4、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亭月夜送别(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的这两首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何主要区别?
1、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3分) ①长期被贬到“蛮荒”之地,受尽磨难。
②忠而见斥,内心悲愤。
③与堂弟离别。
•16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4分) ①“云似墨”是说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 ②“水如天”是以洞庭水阔天长,相思绵长,相见 很难。 (3)请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3分) 抒发了与从弟弟的依依惜别之情。 表达特色:想象,融情于景,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 江陵相会。
•17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离愁;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 婉(间接)地表达离情。
•8
5.红字部分用了什么方式抒发离愁别绪?
衢洲别李秀才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云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 更知何处再逢君?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两类: 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 (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 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 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 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 和深深的情谊 。
•1
鉴赏示例 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
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7(直抒胸臆)。
4、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亭月夜送别(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江亭月夜送别(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的这两首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何主要区别?
1、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3分) ①长期被贬到“蛮荒”之地,受尽磨难。
②忠而见斥,内心悲愤。
③与堂弟离别。
•16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4分) ①“云似墨”是说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 ②“水如天”是以洞庭水阔天长,相思绵长,相见 很难。 (3)请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3分) 抒发了与从弟弟的依依惜别之情。 表达特色:想象,融情于景,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 江陵相会。
•17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古诗鉴赏“送别诗”专题公开课课件
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尽手中杯。
唐人送别的习俗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唐人送别的习俗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
唐人送别的习俗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送别诗的感情基调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题:作者借助哪些景物抒发离愁?三四句 又是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借助“春江、日暮、征帆、天涯”表达情感。 2、 三四句设身处地为远去的友人着想:日暮之时 客船会停泊在哪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 孤客是多么令人哀伤啊!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 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 何看待这个问题?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 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 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 “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更能勾 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劳劳亭歌》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南京大约十五 里左右,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 渐远。
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谢亭》 李白
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送别诗的特征
季节 时间 地点 景物
杨柳、 酒等
路口、 秋季 清晨 驿站、 或春季 或傍晚 码头等
送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
“送别诗”专题课件
“送别诗”的文化背景
送别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 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表达。通过送别诗,我们可以窥见 古人的情感世界、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送别诗的文化背景还与古代的科举制度、士人追求功名等 社会现象密切相关,许多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祝 福,希望友人前程似锦、功成名就。
02
“送别诗”的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
1 2 3
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的纽带
送别诗所表达的离别之情与思念之意,成为人们 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增进人 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弘扬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送别诗中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传递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弘扬正气、凝 聚民心。
跨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学的瑰宝
送别诗作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 魅力和文化内涵,为跨文化交流与世界和平作出 了贡献。
05
“送别诗”的创作技巧与心 得
创作“送别诗”的技巧与方法
选取恰当的主题和情感
在创作“送别诗”时,要选择与离别 相关的主题,并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 法,以及描绘生动的意象,增强诗歌 的表现力。
送别诗的起源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 不畅有关,人们常常因为出行、迁居 、征战等原因离别,送别诗成为表达 离别之情、祝福之意的最佳方式。
“送别诗”的历史发展
送别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唐宋诗词的重要组成部 分。唐宋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送 别诗篇。
送别诗的历史发展与文学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文学形式的演 变,送别诗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变化,但表达离别之情、祝 福之意的主旨一直未变。
“送别诗”专题课件
送别诗鉴赏 ppt课件
鉴赏方法
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1)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 “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 与“留”谐 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 意象。 (2)长亭、短亭、劳劳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 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 绪的意象。 (3)南浦 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 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4)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 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ppt课件 10
知识梳理
送别诗的情感: 6.借送别友人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漂泊的愁苦 7.借送别表达友人和自己的不得志,愤恨等 8.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 生感慨 9.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 10.借送别言志诗。
ppt课件 11
知识梳理(情感特点 )
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2:宽慰 别董大 (情深意长的勉励) 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ppt课件
19
知识梳理(抒情)
(3)借物衬情: 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诗三、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 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常带着 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 的色彩。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 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 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 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高考送别诗专题 PPT优秀课件
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
的离情别绪。
送别诗常见意象
❖月
❖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 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 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 显得动人深长。
❖ 长亭
❖ 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 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则是对友情的咏唱。
❖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
见情见性的佳作。 ❖ 王昌龄的《别刘谞》 ❖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
内容及主题倾向
❖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
❖ 间接抒情
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借物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借景抒情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内容及主题倾向
❖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依恋, 抒发与亲友别离后的孤寂惆怅之情。
❖ 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 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
送别诗常见意象
❖ ⑴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 ⑵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 ❖ ⑶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秋、明月
夕阳,孤舟、孤帆、流水
❖ 杨柳
送别诗常见意象
❖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 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 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
送别诗课件ppt
留白手法
适当运用留白手法,给 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
强诗歌的审美体验。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送别诗中常常使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 对比离别前后的场景、情感差异等方式,强 化离别的哀婉之情。同时,反衬手法的运用 也能够突出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使读者
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04
送别诗的文化内涵
离别文化与传统
离别是人生中的常见经历,送别诗是表达离别情感的一种文 学形式。在中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常常意味着长时 间的分别,甚至是永别,因此送别诗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 感。
送别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时期。随着诗歌的发展,送别诗的形式和内容也逐 渐丰富,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送别诗中的文化符号
柳树
柳树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文化符号,代表着离别的悲伤和不舍。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此 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结合诗人与时代背景
在鉴赏送别诗时,还应结合诗人所处 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深入了解 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心境。同时,了解 诗人的风格特点和艺术追求,也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别诗。
VS
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 辛渐》中,通过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背景和个人经历,可以深入体会诗中 表达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 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艺 术效果。
平仄与韵律
遵循平仄规律,注重押韵 ,使诗歌更具音韵之美。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直接抒情
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达离别的情感。
借景抒情
借助景物描写,寓情于 景,使情感更为含蓄深
《送别诗鉴赏》课件
传统文化传播
送别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 承和弘扬,有助于传播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感
送别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价 值观,有助于增强人们对 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
文化创新发展
在传承送别诗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和 发展,有助于推动传统文 化的现代化转型。
感谢您的观看
04 送别诗的鉴赏方法
把握主题思想
送别诗的主题思想通常表达离别之情、思念之苦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在鉴赏 送别诗时,要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写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分析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诗中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如柳、酒、 月等。意境则是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所营造出的艺术境界。 分析意象与意境有助于深入理解送别诗的内涵。
03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意象的运用
总结词
送别诗中意象的运用是表达情感的重 要手段。
详细描述
诗人常常借助具体的物象,如柳、长 亭、酒等,来表达离别的情感和意境 。这些意象富含象征意义,能够引发 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语言的锤炼
总结词
送别诗的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表现 力。
详细描述
诗人通过精心挑选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对仗等,来增强诗 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诗歌更具有 文学价值。
THANKS
理解背景与文化内涵
送别诗往往与时代背景、文化传统、诗人个人经历等方面 有关。理解这些背景与文化内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送别 诗的内涵和价值。
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创作于唐代边塞, 诗中描绘了边塞的苦寒和壮美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 归京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 了唐代边塞文化的特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 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
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2.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常见意象:柳、芳草、日暮、月 亮、酒、长亭(南浦)等。
虚实结合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
比喻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1.伤感离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 的重要题材……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多情自古伤离别
—— 送 别 诗 鉴 赏
课堂交流(8分钟)
对之前学习几首送别诗拓展并研究下列问题: 送别诗中常见意象有哪些? 送别诗中常用哪些艺术手法? 送别诗主要有哪些情感? 要求及注意事项:
1、每组派一两位负责人留在本组展示该组成果。
2、小组成员根据预习情况到相应组去获取所需知识。
3、通过交流若对本组成果有质疑或修改可以直接用 红笔在小黑板上圈出,或询问老师。
《送沈子福归江东》 《送杜十四之江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别董大
高适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长亭
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送 别 诗
常见艺术手法:直抒胸臆、借 景抒情、虚实结合、比喻等 思想感情:伤感离别、劝勉安 慰、表明心志等。
送别诗鉴赏三部曲
抓意象 明手法 析情感
完成《金太阳》试卷第八题《送魏万之京》
诗歌是灵魂的吟唱 热爱诗歌之心
体味诗歌之情 赏诗歌之美
课后作业
1、各组收集、整理的送别诗交给语文课 代表,装订成册,全班传阅,资源共享。 2、巩固练习,做资料《金太阳卷》送别 诗。
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
别 董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
王勃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小组交流、整理笔记(3分钟)
展示及检测(15分钟)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 歌中,南浦是 水边送别的场 所。 屈原《九歌 河伯》:与子 交手兮东行, 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 春草碧色,春 水绿波,送君 南浦,伤如之 何。
景物: “寒蝉” 、“春草”、猿啼 等
自然景象:(秋)雨、西风、(愁)云、雪等 地点:阳关、谢亭、古道、灞陵、南浦等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送沈子福归江东》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 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饮马长城窟行》
《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 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
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2.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常见意象:柳、芳草、日暮、月 亮、酒、长亭(南浦)等。
虚实结合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
比喻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别诗的主要内容
1.伤感离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 的重要题材……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多情自古伤离别
—— 送 别 诗 鉴 赏
课堂交流(8分钟)
对之前学习几首送别诗拓展并研究下列问题: 送别诗中常见意象有哪些? 送别诗中常用哪些艺术手法? 送别诗主要有哪些情感? 要求及注意事项:
1、每组派一两位负责人留在本组展示该组成果。
2、小组成员根据预习情况到相应组去获取所需知识。
3、通过交流若对本组成果有质疑或修改可以直接用 红笔在小黑板上圈出,或询问老师。
《送沈子福归江东》 《送杜十四之江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别董大
高适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长亭
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送 别 诗
常见艺术手法:直抒胸臆、借 景抒情、虚实结合、比喻等 思想感情:伤感离别、劝勉安 慰、表明心志等。
送别诗鉴赏三部曲
抓意象 明手法 析情感
完成《金太阳》试卷第八题《送魏万之京》
诗歌是灵魂的吟唱 热爱诗歌之心
体味诗歌之情 赏诗歌之美
课后作业
1、各组收集、整理的送别诗交给语文课 代表,装订成册,全班传阅,资源共享。 2、巩固练习,做资料《金太阳卷》送别 诗。
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
别 董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诗中常用艺术手法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
王勃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小组交流、整理笔记(3分钟)
展示及检测(15分钟)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 歌中,南浦是 水边送别的场 所。 屈原《九歌 河伯》:与子 交手兮东行, 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 春草碧色,春 水绿波,送君 南浦,伤如之 何。
景物: “寒蝉” 、“春草”、猿啼 等
自然景象:(秋)雨、西风、(愁)云、雪等 地点:阳关、谢亭、古道、灞陵、南浦等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送沈子福归江东》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 小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饮马长城窟行》
《赋得古原草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