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课文由两个成语故事组成。《自相矛盾》主要写的是古代有一个人卖矛和盾,他先夸盾好,什么矛也戳不破;然后又夸矛好,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当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什么矛也戳不破"和"什么样的盾都能戳破"是不能同时存在,是相互矛盾的。这个成语比喻语言、行动前后相抵触;《滥竽充数》主要讲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齐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在中间充数。后来齐泯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地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个成语故事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儿童阅读。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从一到二年级已经学过不少成语故事,所以对成语故事不陌生。孩子们大都非常喜欢这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教学时注意:要加强朗读训练;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学会用关联词语“总是”、“不要……而要……”造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复述故事。
(二)过程和方法
2.朗读课文,知道两则成语故事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两则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的特点,学习作者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并根据《滥竽充数》的内容进行创编故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这二个成语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四、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辅助环节)
(一)看图猜成语
同学们,伴随悠扬的古乐,呼唤我们步入中国文学───成语的殿堂,看着这些图,你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成语故事,看图猜一猜吧!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板书:10.成语故事,齐读课题。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
3.懂得自相矛盾的寓意。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注意上下结构的字和半包围结构的字的写法。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字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3.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运用。
出示词语:夸口围观张口结舌自相矛盾
演奏逃走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1)正确读词,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练习说话。
4.检查朗读课文。
(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个故事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重点检查指导难读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①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他。”
部分学生对“随”、“戳”、“穿”的平翘舌音分不清,需要老师范读,领读,学生练读才能完成。
②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对于“居然”、“俸禄”字音读不好,老师采取让读得好的学生进行给范读,互帮互学。
(3)自己练习默读这两个成语故事。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简单交流:楚国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愚)南郭先生给你什么印象?(假)那文中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精读感悟,体会《自相矛盾》成语所包含的意思
1.自学指导一: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那个楚国人怎么夸自己的矛和盾的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总结: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怎么夸自己的矛和盾?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他。”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怎样读好这两个句子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用“夸口”的语气朗读。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
(3)结合插图,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将原句改成“那个楚国人_______________,回答不上来了。”请学生填空。
①替换词语: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哑口无言
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支支吾吾
(以上这些词语都是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出来的。)
②进行一段话描写:如“那个楚国人急得满头大汗,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支支吾吾地傻了眼,最后什么也回答不上来。”(在进行这段话描写时,学生不知该如何表达,于是我就把问题降低坡度,我在讲台前做动作,学生认真观察。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这样,那个楚国人狼狈不堪的情景也就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自相矛盾”这一寓意也就水落石出了!(一个人头脑简单,不会深思熟虑,做事怎么能不自相矛盾呢?) (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5)学习了这则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指名说
(6)小结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要实事求事,不要像他那样说话(做事)那样,前后抵触,自圆其说。
三、自主识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一)书写教学
出示生字“矛”、“盾”、“楚”
1.识记它们;观察字的结构,重点笔画,描摹临写;
2.组内一起扩词;
矛(矛盾)(战矛)(矛头)盾(盾牌)(金盾)(银盾)
楚(清楚)(楚国)(楚楚动人)
3.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描摹临写。
(二)书写指导
本课有3个字,“矛”和“楚”是两个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是注意上小下大,找准关键笔;“盾”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写时注意第二笔竖撇略长,里面是目,不是日。(可以示范一个,引导观察)。学生再次临写,并对照教材例字,自我纠正。(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的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归纳总结,达标训练
(一)归纳总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知道了它是一篇,主要写了,让我们明白了的道理。
(二)当堂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chǔ guó máo dùn ruì l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