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与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班级:文化产业管理2班学号:222012304052043 姓名:王显刚

浅谈儒与道

春秋战国,社会动荡,群雄逐鹿,诸侯并起。先秦诸子相继涌现,于乱世中宣扬自己的学术思想、治国理念,形成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等诸多学派。各家各有所长,且因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各派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激烈的交锋,从春秋时期的儒墨之争,到战国时期的诸子纷争,最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创了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场空前繁荣的盛会,至今仍具有莫大的影响力,其中尤以儒墨道法的影响最盛。

下面我就谈谈这四家中的两家——儒家与道家。

作为传统文化的两个学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二者在辩证统一中得以发展, 并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避世退隐,这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缺一不可。所

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儒墨到底有何不同吧。

首先从政治思想上来看:儒家,主张入世,提倡“有为”,倡导君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克己复礼”,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为政以德,实行“德治”主张治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向往一种礼乐文明的生活和建立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清平世界。孟子则在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帝王要以“恻隐之心”治民,以“仁义礼智治国”,这样就会出现仁义之世。孟子还敢于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一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民本思想,甚至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儒家还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观念,符合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因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一直为封建统治者所喜爱,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正统思想。而道家则主张出世,提倡“无为”,倡导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在治国方面,老子与儒家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他看来,“礼乐”﹑“仁义”都是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是人治社会的产物。他主张“无为而治”,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过天然纯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完全容为一体,建立一个“至德之世”:“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庄子在社会政治观点上,把老子对现实生活的诅咒和不满,更发展为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心灵的超脱,要追求精神上的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在人生实践上就表现为遁世的人生态度。不一与物樱, 陆沉世寰, 浪迹于山林之间, 潜隐于人世。对治国,庄子同样反对儒家的以仁义治国,他认为儒家的仁义礼乐违背人性,使百姓“失其朴”。庄子反对儒家的治国方法的核心,是以知治国。庄子认为知是“争之器”,而且知往往会被大盗所利用,所谓“盗亦有道”便是如此。对于以知治国,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庄子还反对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所以在治国方面,道家思想不能符合统治者统治者的需求,没有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用。仅仅只是在汉初道家思想才为文帝、景帝所用,并开创出了我国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可仔细一想,道家思想之所以是道家思想,在诸多学派之中脱颖而出,自成一家,不正是因为如此吗?

其次在教育思想上,儒家学派是以“仁”、“礼”为核心。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开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同时,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并提出了“内省”、“慎独”、“知耻”、“节”、“敬”、“义”等践行方法。在教学上,孔子还强调“学而知之”、不耻下

问、虚心好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孟子在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之上提出了“易子而教”的思想,主张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来教育。道家的教育思想则以“道”为中心,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不言之教”有两重含义:一是身教重于言教,重身体力行,轻语言教导;二是顺性而化,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顺应教育对象的个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从而达到“自化”的目的。教育内容以“不争”、“知足”、“贵柔”、“清静无为”为主要内容,主张学生要不争个人名利,学会知足,遵循“柔”的规律,培养“贵柔”的美德。

再次,在道德伦理上,“礼、义、廉、耻、仁、爱、忠、孝”是儒家的基本价值观。孟子主张性善论,“仁义”是其道德论的核心思想。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但孟子认为人的天性会因后天的主客观天剑而改变,因此他强调君子要加强后天的学习、修养和锻炼,保持自己的善性。而道家在道德伦理上仍旧以”道“为核心。讲究顺应自然,顺应人心本性的自然发展。老子认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仁义和人为、情欲都是不合人性的,而且是伤性乱世的,主张最好的人性是顺从人性的自然发展,让人无知无欲地生活下去。庄子还强调,原始人类那种无知无欲纯真朴实才是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