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油泵舱通风布置图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油泵舱通风布置图设计指导书
1.范围
本指导书介绍了油轮货油泵舱通风布置图设计的设计依据、设计准则和设计内容。
本指导书适用于油轮货油泵舱通风布置的详细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STEEL VESSELS》对货油泵舱通风的规定2002 年ABS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对货油泵舱通风的规定2001年中国船级社
3.设计依据
3.1.技术规格书;
3.2.总布置图;
3.3.货油泵舱布置图;
3.4.危险区域划分图;
3.5.设备厂商提供的证书及相关资料。
4.设计准则
货油泵舱通风设计至少保证货油泵舱换气次数为20次/小时。
5.设计内容
5.1.通风系统的型式及风机的选择
货油泵舱通风主要是排出含有油气的空气,采用机械抽风、自然进风。货油泵舱应设置独立的永久固定式的机械抽风系统,并保持舱内负压,以不使危险气体进入安全处所。
货油泵舱通风机应采用防爆通风机,采用的电动机可布置在油泵舱隔壁的舱内,其轴与泵舱内通风机的轴通过舱壁上的填料函连接。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采用“上排风型”的防爆轴流通风机,即风机电动机不安装在风机壳体内,使含有油气的空气不经过电动机就向外排出,其结构示意见图1
图1 上排风型风机结构示意图
电动机应满足下列最低要求:防爆等级ⅡB;温度级别T4,安装时要很好接地。
风机应是无火花型结构,根据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第六章第3.3.6条规定:
1、罩壳和转动部件之间的最小安全间隙应防止相互之间发生任何摩擦,无
论在任何情况下,叶轮与罩壳之间的径向间隙在轴承处应不小于叶轮直
径的0.1倍,且不小于2mm,也不需大于13mm。
2、制造转动部件和罩壳的材料应是认可的防火花产生的材料,并且有抗静
电的特性。下列材料的组合以及在叶轮和导管处所采用的间隙可认为是
不会产生火花的:
1)非金属材料的叶轮/或罩壳,但注意静电的消除;
2)有色金属的叶轮和罩壳;
3)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的叶轮和黑色金属(包括奥氏体不锈钢)罩壳,
而该罩壳上近叶轮处安装一个适当厚度的有色金属材料制成的环,
在环和罩壳之间要注意静电和腐蚀;
4)奥氏体不锈钢叶轮和罩壳;
5)黑色金属(包括奥氏体不锈钢)叶轮和罩壳的任何组合,叶梢设计
间隙不小于13mm。
铝合金或镁合金制造的固定的或转动的部件的组合,无论叶梢处间隙如何,均被认为有发生火花的危险,不准用于泵舱的通风。
5.2.风机风量与压力的确定
风机的风量应按货油泵舱容积V (m3/h)和换气次数n(t/h)的乘积来确定,即n
=。泵舱容积应指空舱容积(包括泵舱入口通道),换气次数最小为V
Q⋅
20次/小时。
风机的压力应根据风管系统的阻力计算来确定,一般风机静压选择在500~600Pa之间比较合适,这样使风管尺寸及电动机功率都不致过大。5.3.泵舱通风系统设计
5.3.1 风管内的风速
确定风管尺寸时,既不要使风管尺寸过大给布置上带来困难,也不要使风管尺寸过小而导致电动机功率过大。通常推荐风管内的风速为:风机排风侧为14m/s~15m/s,吸风侧的主风管风速为10m/s~12m/s,支管风速为6m/s~8m/s。
5.3.2 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
通风系统的自然进风口应置于安全区,通常布置在泵舱入口围房的顶上,距离露天甲板3m以上,使危险气体被吸入的可能性最小。进风口尺寸的确定应不使泵舱内的负压超过60Pa。
泵舱抽风排出口应为向上排出型式。对油船,排出口距货油舱主甲板以上至少3m,或步桥以上2m。距离通风进口及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及货物区外的其他处所的开口,水平距离至少3m。
5.3.3 泵舱内的吸气口
泵舱内的吸气口应设在泵舱底部。
在泵舱下部格栅上方2m处设应急吸气口,它可在下部吸气口被封住时使用。一般对大中型油船应急吸气口都设有调风闸。调风闸可用钢丝滑轮拉索操作,其拉手置于主甲板上泵舱入口围房外壁上的铁箱中;也可采用气动操作,在泵舱入口围房外壁上和舱内下部格栅上方2m处安装压缩空气手动三通阀。
通过下部吸气口每小时至少能换气20次,而当下部吸气口由于舱底浸水被封闭时,通过上部吸气口能达到每小时至少换气15次,则可不使用调风闸。
详见参考附图2和附图3:
图2 采用甲板式防爆风机的货油泵舱机械抽风系统典型图
图3 采用上排风式防爆风机的货油泵舱机械抽风系统典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