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课到审美教育(综合)
美育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美育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形式,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社会文化现象。
美术教学中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把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本文试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的角度作一些初浅探讨。
标签:审美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美育,即审美教育,亦称美感教育。
它主要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塑造合乎社会需求的审美素质。
审美教育是借助美的形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过程。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综合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特别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五育并重”、“美育救国”的主张,指出美育是树人的需要、强国的良策。
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也说过:“高尚的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之境地。
”因此,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美育显得十分重要。
而美术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良好人格品质、培养开拓创新精神、挖掘智力潜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文素质等方面均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认为审美教育与人的良好综合素质的养成主要表现在几下几方面:一、重感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是人类培养爱心的主要方式之一”,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和生存方式。
浅析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著 荚术 教育家丰子恺先 生说 过: 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 的 “
一
事, 有形 的东 ,i 想 像 使 它 变 形 ; 形 的 东 西 , 町 以用 f用 r 无 也
想 像使 它 有形 。 孩 子 们 充 满 幻 想 , 们 应 该 因 势利 导 , 他 们 ” 我 将
的 丰 富 的想 像力 转 化 为 审 美 创 造 力 。这 种 艺 术 的审 美 创 造 活 动, 以他们 逐 渐形 成 的想 像 力 为前 提 , 以 在美 术 课 中逐 渐 学 到 又
的各课题联系起来 , 组成一部主旋 律强劲的美育乐章。
1 1都 市 家教 7
比例、 图 、 构 透视 、 削、 解 质感 、 肌理等造型手段 , 以及对客 观事
物 的观 察 分 析能 力 , 老 师 的指 导下 就 能 够 变 无形 的 想像 为可 在
视 的形 象 , 造 出具 有 一 定审 美 价值 的美 术作 品来 。 创
作 为视 觉 造 型 岂术 的 美 术 , 小 依 赖 形 式 而 存 在 。学 接 无 触 美 术 , 接 触美 术 的审 美 形 式 , 即构 成 美 术 作 的各 种 首先 亦 艺术 语 言 f素 , 线条 、 . 如 £ j 色彩 、 感 、 理等 。面对 自然 界 的各 种 质 肌 美好 事 物 , 总 是 首 先 接 触 如 : 势 的 高 大 雄 伟 、 水 的 弯 曲 也 l h 溪 流转 、 ’ 花 的艳 丽 妩 媚 等 。 生们 通 过 刈 些 形 式 荚 的 感 受 , F 这
的教 学来 共 同 承手 。 而音 乐 、 育 、 Ⅱ 体 美术 , 特别 是 美术 , 应该 有 自
者得到审美愉悦 , 起着积极的审荚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
培养美术审美(教案)
培养美术审美(教案)教案:培养美术审美第一节:引言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第二节:教学目标- 理解美术审美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1. 美术审美的概念和意义1.1 介绍美术审美的定义和内涵1.2 解释美术审美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2. 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欣赏2.1 给学生呈现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2.2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背后的意义和表达方式2.3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和观点3. 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批判3.1 教授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如色彩、构图、主题等3.2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价美术作品的优缺点3.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视角分析美术作品,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4. 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培养4.1 提供各种创造性的绘画和手工艺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4.2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素描、水彩画、立体造型等4.3 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比赛和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接受他人的评价和赞赏第四节:教学方法- 讲授和讨论: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美术审美的概念和意义,以及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欣赏。
- 观摩和分析:组织学生观摩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引导他们分析和批判这些作品,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 实践和创作:提供各种艺术创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表达自己的创造力,以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第五节:教学评估- 口头评估: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对美术审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作品展示和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让他们接受同伴和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他们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浅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审美也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审美能力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培养、锻炼才能得到。
少年儿童对美有着极为热切的认知、感受的欲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到美。
学校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审美兴趣、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塑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谈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看到好的美术作品,学生大都会说“好”、“美”,好在哪里就不能具体说了,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
其次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等等,以此为突破口。
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让学生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先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美术分类,但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不要单讲技法,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
一位学者曾经感慨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刃,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育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
”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少数的美术家,不是专门传授绘画技艺的教育,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
让学生参加美术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用来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
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
审美教育在美术课中的作用
和技能训 练 ,对 于提 高他 们的审 美修养 、审美感 受能力具有极 其重要 的意 义。
关键词 :潜移默化
美术课 是普 通 中学的一 门基础 文化课 ,是 对学生 进行 审美教 育 即美 育 的主要 途径 。美育是社会 主义教 育的组成 部分之一 ,是培养 德、智 、体 、 美、 劳等 全面 发展 的社 会主 义新 人的不 可缺 少 的环节 。美术 课作 为对 学生进 行 审美 教育 的主要手段 和途径在 中学教育 中有极其 重要 的作用 。 首 先,它通 过审 美教 育提高 学生对 美 的感受 能力 、鉴赏能 力和 艺术创 造 能力 ,提 高学生 的文化素养 。 马 克思历来十分重 视青年一代 的审美教育 , 要求 他们不但要 掌握科学 , 而 且要懂得 艺术。认 为艺术不仅 能帮助人们 认识世界 ,而且能鼓舞 人们改造 世 界,去创造美好 生活 。 他 曾说过 , 社会 的进 步就是 人类对美 的追求 的结 晶。 审美教 育对 人们 的潜 移默 化 的作用历 来被许 多有 识之士 所认 识。我 国 著名 的艺术 教育 家丰 子恺 先 生曾这 样说过 : “ 能用作 画 一般 的心来 处理 生 活、对付 人生 ,则生活 美化 、人世和平 。” 此 为艺术 的最大效 用。众所 周知 , 美的事 物在 生活 中 处处都 有 ,但 并 不是每 个人 都能 感受 和欣 赏的 ,因为 人 们认 识美 、发现 美 和鉴 赏美 的能力 不 是天生 的 ,而 是要 通过 学 习、培 养、 训练 才 能逐步 得到 、逐步 增 强的 。虽说 爱美之 心人 皆有 之 ,但 各 人对美 的 内涵 的认 识却 大相 径庭 ,审 美的情 趣和 品位 更 因人而 异 ,甚 至相 距千 里 。 要增加 审美素养 , 就 必须接 受美 的教育和熏 陶, 不断积累和 升华对 美的体验 。 中学 生的 心理和 生理 正处于 发育阶 段 ,属于从 少年 向青年 过渡 时期 , 他们 求 知欲 强,可 塑性 大 ,通 过美 术课 对他 们进行 系 统 的美 术 知识教 育和 技 能训练 ,对于提 高他们 的审美修养 、审美感受 能力具有极 其重要 的意义 。 由于美 术是直 观 形象 的视觉 艺术 ,它 的鲜 明生 动的造 型 、富有情 趣 的色彩 和 直观 感人 的艺 术特征 ,较 适合 青少 年身 心发 展的特 点 ,因而 它更 能引起 学 生兴 趣 ,起 到 “ 随风 潜入 夜 ,润 物 细无 声 ”的潜移 默化 的教 育作 用 。 良 好 的审美 教育对 学生的身 心健康发 展乃至 一生都具有 积极 的影响 。 美术 的审美教 育作 用早在 古代 就被人 们所认 识 。我国在 西周 和春秋 时 期 ,教 育制 度 已 比较 完备 ,在 教育 内容上 ,主 要科 目都 有德 、行 、艺 的 内 容 , 实际上 包含 了德 、智 、体 、美几 方面 的 内容 。封 建 社会 晚期 ,美术 虽 然 未 被列 为必 修课 ,但 “ 琴、棋 、书 、画 ”却 一直作 为 士大夫 阶段一 知 识 分子 在文 化素 养方面 自我完 善的 内容之 一 。但是 ,文 化大革 命期 间 ,审美 教育 没人 敢提 ,爱 美追 求几 乎成 了资产 阶级 的专 利 。那时 ,中学 生美 术课 得不 到应 有 的重视 , 中学生 美术 教育事 业 发展缓 慢 ,甚至 出现 了倒退 。党 的十 一 届三 中全会 以后 , 中学 美术 教育 事业 也和其 他 各项事 业一 样得 到 了 重视 ,获 得 了长足 的发 展 。审 美教 育作 为 中学生 教育 中不可 缺 少的一 个重 要 组成 部分 ,得 到了人 们 的一致 认识 ,中学 美术 课得 到 了全面 恢复 ,被 国 家 教委列 为普通 中学的必修 课。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关键词〕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创造能力;培养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综合各种观点,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
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
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统一的整体。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1. 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依赖形式而存在。
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
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
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在课堂中则可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般人只能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
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
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审美素质教案
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审美素质教案。
一、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美术教育是一种能够激活幼儿审美感知的有效途径。
幼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但这种能力需要通过美术教育的专业引导才能进一步发展。
美术教育能够通过展示美术作品和绘画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各种颜色、形状、线条和纹理,使他们对不同的艺术元素形成初步的认知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和对比,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美术教育的学习,幼儿的审美能力可以被有效地提高,他们能够感知到美的本质,从而更加欣赏和理解艺术。
二、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在美术学习中,绘画等艺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画画、剪纸等形式,幼儿能够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示自己个性化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通过多种作品及材料,帮助幼儿将内心情感进行自由的表达,促进幼儿的情感交流和沟通。
这样一来,美术教育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表演和创造方面获得更高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三、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美术教育在启发和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都需要幼儿动用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欣赏方面,幼儿能够通过主观的感性体验和客观的分析判断,建立起自己对美术作品的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在创作方面,幼儿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巧,通过体验和探究来了解和学习新知识。
这样一来,美术教育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培养幼儿具有主动探究、拓宽认识领域的能力和习惯。
四、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通过美术教育,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认识到他人的不同特点和情感。
在美术教育的多种活动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小伙伴组成小组进行合作,相互帮助,相互鼓舞,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这样一来,美术教育也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美术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可以促进幼儿审美素质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情感表达能力,培育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交交往价值,从而帮助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美术审美期末总结报告
美术审美期末总结报告一、绪论本次美术审美课程的学习总结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在审美课堂上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美术审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总结和反思。
二、理论学习在课堂上,我学习了许多关于美术审美的基本理论。
审美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不仅关乎艺术作品本身,更关乎个体的情感和思想体验。
通过学习不同的审美理论,我了解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我发现,在审美过程中,观众的主观感受和艺术作品的客观属性是相互作用的。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三、艺术鉴赏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许多艺术作品,并详细解读了它们的创作背景、技巧和意义。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学会了细细观察和品味作品,注意色彩、线条、形状和构图等视觉元素的运用。
同时,我也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尝试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感知、思考和反思的过程,而这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持久的观察。
四、实践成果课程中,我通过多次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
在绘画课上,我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比如水彩、油画和素描等。
通过自己的实际创作,我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挑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技巧和表现力。
在实践中,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尝试将个人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
这些创作经验让我更加理解艺术家的辛勤努力和作品背后的意义。
五、反思与展望通过这门美术审美课程的学习,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明白艺术不仅是表达美的方式,更是审美、思考和情感的载体。
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唤起共鸣和思考。
我也认识到,美术审美并不仅止于欣赏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思考、品味和表达的方式。
以后,我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美术审美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审美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审美教育
周 兴红
( 浙江省 浦江县郑宅 中学,浙江
人 的审美 能力 不是 与 生俱 来 的 ,它 是人 类 在漫 长的 发展 演变 中
浦江
3 2 2 0 0 )
2 . 审 美 能 力 的培 养
总结 和 提 升 m来 的 。爱 美 是人 的天 性 ,但 对 于美 的概 念 ,美 的含 美术 教 育不 以培 养学 生感 受 美和 鉴赏 美 的能力 为 最终 目的 ,更 义 ,很 多 学生 并不 能完 全领 悟 ,尤其 是对 于农 村初 中的学 生 ,因此 重要 的是 培养 他们 的 审美想 像力 和创 造力 ,提高 形象 思维 能 力 ,以 在农 村初 中 的美术 教学 中 ,我 白始 至终 贯穿 审美 教育 。 以下是 我 自 他 们 所学 到 的知 识 和技 能 ,去 从 事改 造 生 活 的 实 践 。 著名 美 术 教 育家 丰 子恺先 生 说过 : “ 想像 是绘 画 上极其 重要 的一事 ,有 形 的东 己在 平 时教学 巾的 一些 体会 :
一
、
在创设美的情境 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 育
西 ,可用 想像 使 它变 形 ;无形 的东 西 ,也可 以用 想像 使 它有 形 。”
美 术欣 赏 教学 是一 种把 造 型艺术 作 品作 为审美 对 象 的感觉 与感 学 生充 满幻 想 ,我们 应该 因势 利 导 ,将 他们 的 丰 富的想 像力 转化 为 情 为主 导 因素 的心理 活动 形式 ,它 与教 师 的引 导和 学生 对事 物 的认 审 美创 造力 ,创 造 卅具有 一定 审 美价 值 的美术 作 品来 。 “ 艺术 来源
教 学 课 都 运 用 了 音 乐 伴 奏 、视 频 等 教学 手 段 , 目的 就 是 渲 染 气 艺术 作 品 内在 的健 康 的感 情 因素 ,转化 为学 生 所 以 作 为 一 名 美 术 教 师 应 加 强 自身 的 文 化 修 培 养他们 爱 美 的情操 ,这 种情 感教 育 可 以通 过参 观 、作 品欣 赏 、写 养 ,查 阅 和 参 考 大 量 有 关 资 料 ,精 心 设 计 教 案 ,积 极 为 学 生 的 生 和临 摹优 秀作 品 等多种 形式 的教 学 ,内容也 可 以从 自然 、社 会和 学 习创 设 一个 美 的 情 境 。另外 运 用 多媒 体教 学 如 ( 投 影 ,范 画 , 艺术等 范 同多方 位地 展开 ,使学 生从 中受 到 了审美 教育 。 故 事 ,音乐 等 ) 通过 有 声有 色 ,有形 的环 境氛 围 ,使学 生在 处 于浓 厚 的兴 趣和 强烈 的求 知 欲 中潜 移 默化地 受 到 了美 的熏 陶 ,从 而提 高
《美术教育教案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美术教育教案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美术教育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力的学科,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这一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美术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艺术史和文化,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和鉴赏能力。
1、学习艺术史和文化学习艺术史和文化是学习美术的基础。
美术教师需要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思想。
通过学习艺术史和文化,学生能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鉴赏,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2、观察、比较和理解艺术作品观察、比较和理解艺术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美术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将对作品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融入到审美体验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美术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表个人意见,提高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表现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和表达能力,将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1、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美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笔、墨、纸、水等载体,实现个人艺术想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创作主题,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表现力。
2、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在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形象思维能力指学生利用自己的视觉经验,将具体的感受抽象成形,从而在纸上或者其他载体上展现出来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教师除了提供根据实物、静物、人物等作品创作之外,还可以开展图形变换、图形组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练习这些技能,提高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课程学习心得(精选7篇)
美术课程学习心得〔精选7篇〕美术课程学习心得〔精选7篇〕美术课程学习心得篇1课程要达成的目的课程的总目的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理解根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根本的美术素养。
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开展美术理论才能。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在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中,学习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终身的事情,培养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才能是教育不容无视的任务。
因此,美术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习。
就像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是任何教育门类和形式都必须重视的工作。
教育活动中需要开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二是对个体的成长和幸福具有积极意义。
这两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样是我们美术课程应该关注的,因此,在我们的总目的中也提出了相应的任务和要求。
我体会到: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通过一定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逐渐体会和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所以,学习过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根底,没有这一根底,侈谈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是无意义的。
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美术课程标准》说明:它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重视教学过程或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施行,而课程施行的根本途径是教学,所以课程内容方案一旦确定,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假如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改革,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程内容的改革,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
美术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语文、数学、英语是小学生必修的主科,而美术则是被普遍认为为次要学科。
但事实上,美术课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美术课背后隐藏着的不仅是艺术感受,更是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所进行的锻炼。
本文将从美术课教学入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审美能力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通过视觉传达。
美术课的教学对学生的视觉及感知能力进行了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孩子们天生对美、好奇心、探索欲望都很强烈,而美术课的教学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
在美术课上,老师会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让他们能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通过与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形式等元素的交互,学生们可以慢慢发展他们的审美眼光和敏锐的感知力。
美术教学中,老师还会对不同的艺术形式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提示学生们应该如何观察、理解及分析一个艺术作品或形象,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在艺术中寻找美的本质。
通过美术课的教学,我们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得到审美体验,更能够让他们逐渐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二、创造力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体验,更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独创性的设计和艺术性的表现,在美术教学中都得以得到很好的呈现。
理性和创造性都是人类智力体现的重要部分。
美术教学富有创造性,让学生在观察事物中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某次美术课中,老师要求学生用纸板、剪刀和色纸做一个吉祥物。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老师并不强制要求,甚至没有要求他们制作出什么样的吉祥物,而期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很多学生都制作出了非常有创意的吉祥物,甚至超出了他们老师的预期。
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手工操作和专注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在美术教育方面,让孩子从“画画”到“造画”,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的教案: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
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的教案: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们的孩子们将能够:
1.理解美学基本概念;
2.提升审美素养;
3.通过不同的美学体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美学基本概念(20分钟)
通过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美学作品,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美。
从中理解美的基本特征和概念,包括颜色、形状、纹理、线条、形态、光影等。
2.提高审美素养(40分钟)
通过引导孩子欣赏大师级的美术作品、观察自然、生活中的美景、感受音乐的美而培养审美素养,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理解力。
3.创造性表现(50分钟)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鼓励,孩子们可以开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毛笔、彩笔、水粉、颜料等美术工具自由创作,并且带着孩子们了解艺术家的作品和对于色彩、线条等的表现手法,发挥孩子的才华。
三、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以此为切入点;
2.把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安排相应内容和难度;
3.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
4.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对孩子们的不同特点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引导。
四、教学评估
1.观察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分析孩子们创作作品的水平,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才华;
3.针对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孩子改进和提高。
五、教学效果
本教案的实施有助于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提升审美素养,发展创造性思维,开阔视野,为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育与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
美育与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一、美育的重要性(一)美育在中国的启蒙蔡元培(1868-1940)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对我国近代教育贡献极大,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曾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这“五育”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其中美感教育是蔡元培先生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
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强调中,不止一次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
特别是1917年他在北京神州学会的讲演词一-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中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文,最具代表性。
在蔡元培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以美育代宗教”是我国近代美学发展的一大思潮,王国维先生在《去毒篇》一文中便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
”有关以美育代宗教的争论,客观上促进了当时人们对美学、对宗教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有其历史意义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美育的定义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
它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鼓励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
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祖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
美育概念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三)美育的范围美育主要包括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旅游美等。
审美教育在美术课中渗透的内容及策略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 的美 术 , 无不 依赖 形式 而存 在 。学 生 接触美术 , 首先接触美术 的审美形 式 , 亦即构成 美术 作 品的各
种艺术语言因素 , 如线条 、 色彩、 感 、 质 肌理等 。面对 自然 界的 各 种美好事物 , 也总是首先接触 诸如 山势 的高大雄伟 、 水的 溪
的任务 , 养他们感 受美 、 是培 欣赏美 的能力 , 在此基 础上 , 培养 其鉴赏美 和分辨美 丑 的能力 , 步形成 正确 、 康 的审美 观、 初 健 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 并辅之以初步 的创 造美 的技 能训练 , 完
成一定的 中高层次 的美 的创造 任务 2 美术课 中审美教育的 内容 2 1 形式美感的培 养 .
弯曲流转 、 的艳丽妩 媚等 。 生 们通 过对这 些 形式 美的 花卉 学 感 受 , 了对 自然美 和艺术 美 的整体 知觉 。但 这些 审美 形 构成
式不 一定 一开始就 能成 为每个学生 的感知对象 。在没有 经过
老师的讲解、 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 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
的因素。所 以培养 学生 对形 式美 的感 受能力 , 成 了审美 教 就
1 审美教 育的根本 目的及美育的任务
发育还不完全成熟 , 体力 和意志 还不太 强 , 于冲动 , 易 缺乏克
制能力 , 广泛而 不稳定 , 兴趣 好动 而 容易犯 规 , 对于 生 活中 的 善恶美丑还缺乏一 定辨 别能力 。这些 身心 特点 , 说 明了大 都 学生教育 的艰 巨性 。作为全 面发展 教 育 的美 育 , 大学 阶段 在
生健 全的人格和健康 的个性 , 建立完美的心理 结构 , 达到其全 面和谐发展 的 目的。
关键词 : 美术 ; 美教 育 ; 审 策略
浅谈美术课程与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浅谈美术课程与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作者:彭柳荣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综合素质指一个人的专业知识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等诸方面因索的综合。
它不仅包括人的理性因素,还包括人的各种非理性因素。
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审美情趣相对也是比较高的。
如何从审美教育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呢?我们将从目前个人现状以及环境因素影响、教育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当代大学生亟待提高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并且以审美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来解决此类不足,利用美术教育课程容纳教书育人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综合;素质;审美;育人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194-02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视的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 ①这里提出了两点:“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这两句话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所包涵的内容以及牵涉问题是诸多方面的。
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主线,谈谈学前教育专业在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中,美术课堂教育实施美育教育的作用与义务,从审美角度来观察分析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事业的发达,城市和乡村两个同时由于物质生活提高,文化生活也在同步提高。
文化生活在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带来一些负面诱惑在影响着年轻的一代。
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游戏的逐渐开发,稍有不慎,孩子就会深陷网络而不能自拔。
如果对孩子的引导不到位,失败的不仅是家长,还有承担教育义务的学校和老师。
在我们生活的圈子里,不乏有沉湎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的孩子的例子,由于陷入网络游戏太深而辍学。
如何进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如何进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者:蒋自成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09期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这是中学美术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使美术课上得生动活泼,使中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必须切实加强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美术欣赏课,要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美作品欣赏,是对作品的综合理解、认识过程,不仅要知其然,还应该知其所以然。
简单地看看艺术风格,或理解一下画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不够的。
中学美术课本安排了作品欣赏的内容,日常教学应针对各门类及作品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把握。
像雕塑,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通过欣赏,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古希腊人塑造健美人体的技巧,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掷铁饼者那种熟练而激烈的动作,发现那种动态之美,以及掷铁饼者弓腰摆臂、全神贯注、尽全力拼搏的精神。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摩西》,不仅塑造出了一个拯救民族、摆脱苦难的英雄人物,而且显示了雕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人物性格刻画得何等深刻,整个体态显现的那样强健、有力。
摩西虽然坐着,但似乎马上就要站起来。
雕像对衣纹的处理,以及摩西双臂肌肉和静脉的刻画,使人完全忘记了这是冰冷的大理石。
美是多种多样的,像建筑。
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故宫的古建筑群,从古希腊帕提家神庙到巴黎圣母院的哥特式建筑,学生看到万里长城,那么雄奇、气势磅礴;那古建筑的平面展开,规模宝大,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特点,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而江南园林的一小方天地,林石掩映,池水幽深,处处洋溢着阴柔之美。
社会美同样富有魅力。
那一幅幅画有表现作者对人民劳动的歌颂的(委拉斯开兹《纺纱女》),有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的(拉斐尔《雅典学院》),有表现对暴虐者憎恨的(戈雅《法国士兵枪杀西班牙起义者》),有表现广大人民群众昂扬斗争精神的(吕德《马赛曲》),有表现统治者必然灭亡的(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有表现对生活热爱的(夏尔丹《餐前祈祷》),有促人奋发向上的(司徒兆光《读》)。
美术课综合实践学生评语(2篇)
一、前言美术课综合实践是学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了美术课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在此,我将对学生在美术课综合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述。
二、学生表现评语1. 张三张三同学在美术课综合实践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他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美。
在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他总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作品充满个性。
同时,他善于与同学交流,乐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为班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评语:张三同学热爱美术,表现优秀,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建议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2. 李四李四同学在美术课综合实践中表现出了严谨的学习态度。
他对待每一次作业都非常认真,从构思到完成,都能做到精益求精。
在团队合作中,他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创意,为团队的整体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评语:李四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议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王五王五同学在美术课综合实践中表现出较高的审美素养。
他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创作过程中,他敢于尝试新的表现手法,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类美术比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评语:王五同学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才华,是班级的美术骨干。
建议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美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4. 赵六赵六同学在美术课综合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
他在手工制作、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在团队合作中,他乐于帮助他人,耐心指导同学,为团队的整体进步做出了贡献。
评语:赵六同学动手能力强,善于合作,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建议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为班级美术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孙七同学在美术课综合实践中表现出较高的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术课到审美教育(综合)
美术课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是进行美育的基本途径,而审美教育则是美术课的目的。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美术知识和技法的传授,更多的是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培养美的情趣、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善的过程。
怎样将美育渗透于美术课的各个节,使美术课达到美育目的,是美术教学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形式美
课堂教学的形式美要注意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行为养成教育。
例如:让学生提早备齐学具,可以使学生心理上提前介入美术课,以清晰良好的心态秩序迎接美术课,使学生无论从物质还是心理上都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又如要求学生在开始绘画前,先将无关东西收起来,这样一来画作业舒适,二来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不至于被其他事物引开;在制作时,要准备垃圾袋,将每步制作剩余的废料放入垃圾袋,在确保学生桌面班级卫生整洁同时又能使学生清楚,哪些是有用材料,哪些是无用材料,不至于因桌面混乱而找不到甚至丢失、拿错部件。
通过这些对学生良好的秩序、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秩序,促使了学生思维清晰的发育和成长,对学生益处是不可低估的。
当然课堂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只是形式美的基础,教师怎样组织教学是形式美的重点。
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怎样运用。
不
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形式。
如:写生可以是自然的席地而坐,可以在室内可以在室外,重点是找到观察的角度和绘画的感觉。
手工制作则可以分成几组,围成几圈,分工合作,学生在学习与制作中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集体主义思想。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学生在活泼自然而又有组织规范、别出新材而又实用的教学形式中身心愉悦、轻松,灵活而有组织,其学习的兴趣大增,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行为和心灵的美育目的。
有言道“点点滴滴,以小见大”,且不可忽视从小事对学生的培养所起到的美育作用。
2、课堂气氛美
艺术的灵魂就是创造,过多的规范与拘束对艺术是一种扼杀。
在压制下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很难想象会有什么好的教学效果。
营造美好的课堂气氛,要做到两点:一师生的配合与沟通。
做到和蔼可亲,千万不要把学生看作对手和冤家,不要板脸上课,主动与学生交换看法和见意,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适当运用幽默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喜爱老师,愿意主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只有当师生关系溶恰,情感沟通,配合默契时,才会有美好的课堂氛围,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次要轻松,即师生都要有一个放松、轻松的心态。
让学生课前唱唱歌,调节一下学生情绪,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溶知识于游戏中,一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二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水墨画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水墨技巧,学生在自己玩弄水与墨时对不时出现的水墨变化兴趣盎然,
同时得到启发,这时再去总结归纳,学生的感受将是多深啊!将《原色与间色》变化为一节“色彩魔术”课,不先告诉学生原色间色的概念,而是演示“色彩魔术”的神奇效果,学生定会跃跃预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则是易如反掌。
在美术教学的同时还可以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让音乐渲染出美好的艺术氛围,学生在美好的艺术氛围中发挥出各自的想象得到美的陶冶。
因此,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美好的课堂氛围,本身就是对学生美好情感,美好心灵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是致关重要的,它涉及到美育的实质和根本。
3、学生作业内涵美
一个没有美好情感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美好内涵和意境的作品的。
因此,在对学生美术技法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应该对学生美的情感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为人师表,注意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陶冶也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来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展示和欣赏,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等,对学生进行美的引导、美的启发,使学生达到美好的心境,并使学生舒展表现。
有了美好的心灵和艺术的情感,是不难画出具有美好意境的作品的。
美术课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但它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知识技法传授的美术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面的,从课堂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美好行为和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心灵,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