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完美版1
合集下载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15张PPT)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4a677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e.png)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品 诗歌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 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 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作
坡、苏仙。《饮湖上初晴后雨
者
》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
简
,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
弎
[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初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读
古
欲把/西湖/比西子,
诗
淡妆/浓抹/总相宜。
品 诗歌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 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 ,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
读书要求:
1.试着从人、事、物、景、情 五个方面弄懂诗意。
现在知
饮湖上初晴后雨
道我有多喜 爱西湖了吧
宋·苏轼
? 喜爱晴天的西湖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喜爱阴天的西湖
。
, 还是喜欢西湖。
山色空蒙雨亦奇 真的喜欢西湖。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漫读好时光
西湖,在以前称为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到了宋代才开始称西湖。半透明的水色不算清 澈,正如一位绝代佳人隐而不露,欲语还休。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品 诗歌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 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 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作
坡、苏仙。《饮湖上初晴后雨
者
》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
简
,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
弎
[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初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读
古
欲把/西湖/比西子,
诗
淡妆/浓抹/总相宜。
品 诗歌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 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 ,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
读书要求:
1.试着从人、事、物、景、情 五个方面弄懂诗意。
现在知
饮湖上初晴后雨
道我有多喜 爱西湖了吧
宋·苏轼
? 喜爱晴天的西湖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喜爱阴天的西湖
。
, 还是喜欢西湖。
山色空蒙雨亦奇 真的喜欢西湖。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漫读好时光
西湖,在以前称为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到了宋代才开始称西湖。半透明的水色不算清 澈,正如一位绝代佳人隐而不露,欲语还休。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15fa7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0.png)
人教版语文第五册古诗两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字子 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 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苏仙。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 袖,在诗、词、散文、书、 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其散文著述宏富,豪 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亦妆
下雨了,这个 西湖看上去怎 么样呢?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 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 非常奇妙
诗人在西湖游宴,西 湖的晴姿雨态都晴——雨 (2)俯看——西湖 (3)仰望——群山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比喻
自由读诗,说 说你从中感受到了 怎样的情感?
请问:
1)在哪里? 2)干什么? 3)天气如何变化?
水光潋滟晴方好,
湖: 潋滟: 空蒙:
水光潋滟晴方好,
湖:指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什么时候的西湖好? 为什么好?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蒙雨亦奇。 空蒙:形容水雾迷茫。
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西湖上边饮酒边欣赏先晴后雨时的美景
艳阳照射下湖面波光荡漾,明 丽的美景令人赞叹;雨雾笼罩时 山峦翠色隐约迷茫,素淡的风光 也堪称奇妙。西湖风姿无论晴天 雨天同样美不胜收,宛如美女西 施不管浓妆还是淡抹,均能恰到 好处地显示出她的天生丽质一样。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 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
比西子(娇 艳、迷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字子 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 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苏仙。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 袖,在诗、词、散文、书、 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 就。其散文著述宏富,豪 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亦妆
下雨了,这个 西湖看上去怎 么样呢?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 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 非常奇妙
诗人在西湖游宴,西 湖的晴姿雨态都晴——雨 (2)俯看——西湖 (3)仰望——群山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比喻
自由读诗,说 说你从中感受到了 怎样的情感?
请问:
1)在哪里? 2)干什么? 3)天气如何变化?
水光潋滟晴方好,
湖: 潋滟: 空蒙:
水光潋滟晴方好,
湖:指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什么时候的西湖好? 为什么好?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蒙雨亦奇。 空蒙:形容水雾迷茫。
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西湖上边饮酒边欣赏先晴后雨时的美景
艳阳照射下湖面波光荡漾,明 丽的美景令人赞叹;雨雾笼罩时 山峦翠色隐约迷茫,素淡的风光 也堪称奇妙。西湖风姿无论晴天 雨天同样美不胜收,宛如美女西 施不管浓妆还是淡抹,均能恰到 好处地显示出她的天生丽质一样。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 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
比西子(娇 艳、迷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1673e3b84ae45c3b358c8b.png)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引入新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 美丽景色,历来为许多文人墨客所喜爱,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杭州西湖,去欣赏 诗人苏轼笔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联系上下 文;联 系生活 实际; 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山色空 蒙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由西湖想到
了谁?
诗人为什么想到
了她?
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期
越国的美女。
西湖与西施都十分美丽,把西湖
比喻成西施。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文讲解
“潋滟”一词用的美。 想到了波光粼粼,湖水荡漾,浮 光跃金……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 西湖山水之中时,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你想用 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作者描绘这景象用的 词语是?
朦朦胧 胧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堂小练
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透过诗题, 你读懂了什么?
天气——初晴后雨 地点——湖上舟中 事件——饮酒聊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堂小练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引入新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 美丽景色,历来为许多文人墨客所喜爱,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杭州西湖,去欣赏 诗人苏轼笔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联系上下 文;联 系生活 实际; 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山色空 蒙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由西湖想到
了谁?
诗人为什么想到
了她?
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期
越国的美女。
西湖与西施都十分美丽,把西湖
比喻成西施。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文讲解
“潋滟”一词用的美。 想到了波光粼粼,湖水荡漾,浮 光跃金……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 西湖山水之中时,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你想用 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作者描绘这景象用的 词语是?
朦朦胧 胧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堂小练
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透过诗题, 你读懂了什么?
天气——初晴后雨 地点——湖上舟中 事件——饮酒聊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完美版
课堂小练
《饮湖上初晴后雨》精品ppt课件
![《饮湖上初晴后雨》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a1a9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0.png)
《饮湖上初晴后雨》精品 ppt课件
本演示文稿将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精心设计的 ppt课件,将带您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主题、画面描述以及作者的艺术特点。
课件介绍
通过这个精美的ppt课件,我们将详细介绍《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李白的作 品,让您对这首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作品背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写的是李白在 湖边饮酒的情景,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心境的美妙恒久之美。
主旨和主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画面描述
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将美丽的湖景、饮酒的诗人和情绪融合在一起,呈 现出如诗如画的场景。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 与思考。
艺术特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展示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赞美、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人生的深思。
总结展望
通过这次的介绍,我们希望能够深入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境,欢迎 您继续探索李白的其他经典诗作。
本演示文稿将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精心设计的 ppt课件,将带您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主题、画面描述以及作者的艺术特点。
课件介绍
通过这个精美的ppt课件,我们将详细介绍《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李白的作 品,让您对这首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作品背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写的是李白在 湖边饮酒的情景,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心境的美妙恒久之美。
主旨和主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画面描述
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将美丽的湖景、饮酒的诗人和情绪融合在一起,呈 现出如诗如画的场景。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 与思考。
艺术特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展示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赞美、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人生的深思。
总结展望
通过这次的介绍,我们希望能够深入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境,欢迎 您继续探索李白的其他经典诗作。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优秀课件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53fc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2.png)
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课后作业
1.收集苏轼和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其他作品,并品析背诵。 2.你有喜欢的某一处风景吗?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
两者都很美。
诗文解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 喜爱与赞美之情。
板书
饮湖上初 晴后雨
晴天:水面 雨天:山色
波光 雨
喜爱西湖 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总结课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 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让我们在 诵读过程中激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 的感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
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苏 轼 : ( 1037-1101 )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 诗、词、赋、散文,成就 极高,善书法和绘画,是 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
欲把西湖比西子,
都非常合适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 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 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诗文解读
小讨论: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西湖和西施都具有天然美的 资质,西施无论浓妆艳抹还是淡 扫娥眉,总是风姿卓越,西湖不 管雨天还是晴天,都美妙无比, 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chū
初晴 初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刀 组词:初升 大梦初醒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课后作业
1.收集苏轼和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其他作品,并品析背诵。 2.你有喜欢的某一处风景吗?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
两者都很美。
诗文解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 喜爱与赞美之情。
板书
饮湖上初 晴后雨
晴天:水面 雨天:山色
波光 雨
喜爱西湖 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总结课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 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让我们在 诵读过程中激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 的感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
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苏 轼 : ( 1037-1101 )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 诗、词、赋、散文,成就 极高,善书法和绘画,是 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
欲把西湖比西子,
都非常合适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 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 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诗文解读
小讨论: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西湖和西施都具有天然美的 资质,西施无论浓妆艳抹还是淡 扫娥眉,总是风姿卓越,西湖不 管雨天还是晴天,都美妙无比, 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chū
初晴 初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刀 组词:初升 大梦初醒
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最终版)课件
![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最终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d53e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8.png)
元明清延续
元明清时期,山水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元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如元好问、高启、袁宏道等。
山水诗的影响与意义
艺术价值
山水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思想意义
山水诗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 义,有助于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后世对苏轼的评价
02
研究后世文学家、评论家对苏轼及其作品的评价,分析这些评
价对现代读者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影响。
《饮湖上初晴后雨》在现代的应用
03
探讨《饮湖上初晴后雨》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例如在文学、
艺术、影视等领域的影响和借鉴。
总结词: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 雨》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 象,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美。
苏轼在诗歌中运用生动的描绘和 形象的比喻,将西湖的美景展现 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诗歌还具有很高的音乐美 ,他的语言节奏感强烈,韵律和 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 享受。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苏轼在诗歌中运用了 丰富的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夸张等 ,使得诗歌语言更加 生动形象,富有表现 力。
苏轼的诗歌语言还具 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善于运用创新词汇 和独特表达方式,使 得他的诗歌语言别具 一格,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结构特色
总结词: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在 结构上独具匠心,层次分明,转折自然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 人士大夫寄情山水,寻求心灵慰藉, 山水诗逐渐兴起。
代表人物
谢灵运、陶渊明等,他们以自然山水 为题材,抒发情感,为山水诗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元明清时期,山水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元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如元好问、高启、袁宏道等。
山水诗的影响与意义
艺术价值
山水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思想意义
山水诗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 义,有助于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后世对苏轼的评价
02
研究后世文学家、评论家对苏轼及其作品的评价,分析这些评
价对现代读者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影响。
《饮湖上初晴后雨》在现代的应用
03
探讨《饮湖上初晴后雨》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例如在文学、
艺术、影视等领域的影响和借鉴。
总结词: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 雨》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 象,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美。
苏轼在诗歌中运用生动的描绘和 形象的比喻,将西湖的美景展现 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诗歌还具有很高的音乐美 ,他的语言节奏感强烈,韵律和 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 享受。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苏轼在诗歌中运用了 丰富的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夸张等 ,使得诗歌语言更加 生动形象,富有表现 力。
苏轼的诗歌语言还具 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善于运用创新词汇 和独特表达方式,使 得他的诗歌语言别具 一格,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结构特色
总结词: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在 结构上独具匠心,层次分明,转折自然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 人士大夫寄情山水,寻求心灵慰藉, 山水诗逐渐兴起。
代表人物
谢灵运、陶渊明等,他们以自然山水 为题材,抒发情感,为山水诗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共24张PPT)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27c1e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1.png)
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作
苏
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 仙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美食家、画家。“唐宋八
者 介
轼
大家”之一。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
绍
怀古》、《水调歌头》等。
贰章
把握整体
二、把 握 整 体
透过诗题你知道了 什么?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四、相 宜 之 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意
为什么要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呢? 这是什么写法?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四、相 宜 之 美
难怪苏轼会把西湖比成西子!
伍章
归纳总结
五、归 纳 总 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yì/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yí宜。
yì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yí
淡妆/浓抹/总/相宜。
叁章
晴雨西湖
三、晴 雨 西 湖
PPT模板 http:///moban/
哪一句诗写的是初晴?
水光潋滟晴方好
潋滟是什么样 子呢?
三、晴 雨 西 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方”的意思( B)
A.正直
B.正好,恰恰 C.一种形状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六、拓 展 赏 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谢谢大家
三、晴 雨 西 湖
哪句写的是雨中的西湖?
17.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28张PPT).ppt
![17.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2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f96ae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5.png)
景物 水光 山色
特点 潋滟 空蒙
关键字 好 奇
山色/空蒙/雨亦奇。
也 奇妙、奇特
景物 水光 山色
特点 潋滟 空蒙
关键字 好 奇
诗意
晴天时,西湖水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雨天时,西湖雨雾迷蒙, 群山若隐若现。
我看,水光潋滟是景;
我看,
也是景;
我看,晴是景;
我看,
也是景;
我看,晴方好;
我看,
;
我看,水光潋滟晴方好;
景物 水光 山色
特点 潋滟
关键字 好
水光/潋滟/晴方好,
景物 水光 山色
特点 潋滟
正
方好:恰到好处
关键字 好
诗意
晴天时,西湖水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景物 水光 山色
特点 潋滟 空蒙
关键字 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迷茫缥缈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
湖
上【
初
宋 】
晴苏 后轼
雨
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 ——艾青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 ——周起渭
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白居易
0 1 读节奏
目录 02
DIRECTORY
03
知诗人 解诗题
0 4 明诗意
0 5 悟诗情
第一章
读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二章
知诗人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称苏东坡、坡仙。 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父为苏 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 “三苏”。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15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815e4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e.png)
总
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
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
结
现无遗。
LOGO
课
堂
读一读,写一写
练
饮初亦抹宜
习
LOGO
课
堂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练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习
LOGO
课
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画的风
景。
作
业
再见
饮湖上初 晴后雨
三年级上册
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到底是什么呢?
LOGO
我们先来了解一 下这首诗的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 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 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 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 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导,在诗、词、 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绩。
评
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 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总
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
之笔来描画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
结
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
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LOGO
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
点
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 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
评
洒脱的性情、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 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苏轼于1071年—1074 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 七年)任杭州通判,曾 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 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 六年(1073年)正、二 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优秀课件-.pptx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优秀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09f2b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08.png)
饮酒
题目解读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波光粼粼
晴天
波光闪闪
……
浮光跃金
水光潋滟晴方好
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抒发对晴天西湖美景的赞美?
诗文解读
诗意: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山色空蒙雨亦奇
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朦朦胧胧
雨天
隐隐约约
…字来抒发心中赞叹?
作者简介
yì
mǒ
亦
抹
yí
宜
字词检查
饮酒
书写指导:右边横钩比左边的稍长,左边的竖提要在撇的上边止笔。
饮
yǐn
结构:左右
组词:畅饮 饮水思源
音序:Y 部首:饣
学习会写字
初晴
书写指导:衤上点靠右,横撇起笔稍向上拉、撇要长,右边中间有短撇和点并相连。
初
chū
结构:左右
组词:初升 大梦初醒
音序:C 部首:刀
学习会写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文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170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西湖和西施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西施无论浓妆艳抹还是淡扫娥眉,总是风姿卓越,西湖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都美妙无比,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小讨论:
两者都很美。
诗文解读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波光粼粼
晴天
波光闪闪
……
浮光跃金
水光潋滟晴方好
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抒发对晴天西湖美景的赞美?
诗文解读
诗意: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山色空蒙雨亦奇
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朦朦胧胧
雨天
隐隐约约
…字来抒发心中赞叹?
作者简介
yì
mǒ
亦
抹
yí
宜
字词检查
饮酒
书写指导:右边横钩比左边的稍长,左边的竖提要在撇的上边止笔。
饮
yǐn
结构:左右
组词:畅饮 饮水思源
音序:Y 部首:饣
学习会写字
初晴
书写指导:衤上点靠右,横撇起笔稍向上拉、撇要长,右边中间有短撇和点并相连。
初
chū
结构:左右
组词:初升 大梦初醒
音序:C 部首:刀
学习会写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文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170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西湖和西施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西施无论浓妆艳抹还是淡扫娥眉,总是风姿卓越,西湖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都美妙无比,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小讨论:
两者都很美。
诗文解读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共17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7de70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1.png)
此时,你正经历这样的生活,你的心情会 如何?
可见,苏轼有一颗怎样的心?
学到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 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
朗读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朗读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品析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品析诗句
方
1、指一种形状
2、正好、恰好
3、方法
水光潋滟晴_____好
品析诗句
山色空蒙雨亦奇
空蒙:迷茫飘渺的样子。
品析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多次把西湖比成西子,这是为什么呢?
比是由心及物,心动才会用比。
古诗对照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制三年。 三年后,回京赴任,正值王安石进行变法。 回京后,他不顾个人得失,上述谈论新法弊端。 刚回京的他又被迫出京外放,到杭州任通判。
我看,水光美!
我看,山色__亦___美!
我看,水光潋滟妙!
我看,山色空蒙_亦___妙___!
我看,晴是景。
我看,雨__亦___是__景____。
我看,水光潋滟晴方好。
我看,_山__色__空___蒙__雨__亦___奇_。
品析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wéi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28张ppt)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c358c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2.png)
山 色 空 蒙 雨 亦yì 奇。
3 划疑难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浓 抹mǒ 总 相 宜yí。
亦是涂抹相宜 Nhomakorabea多音字
mǒ (涂抹) (抹黑)
抹
mā (抹布) (抹桌子)
mò (抹石灰)
我会写
饮初
我 会 写
读一读,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 哪一句写的是雨天的景色?
1.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2.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饮 湖 上
晴方好 雨亦奇
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
晴雨皆美 人对西湖
初 晴 后 雨
比西子
的热爱和 浓淡俱佳 赞美
贴切比喻
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知课题
西湖 饮 湖 上 初晴后雨
饮酒
在西湖上饮酒先晴后下雨
西湖
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名胜区。汉时称 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古来人们一直 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 的景色做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 首推西湖十景。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
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 家” 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 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 品有《水调歌头》等。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饮湖上初晴后雨
1 熟读
[宋] 苏轼
水 光li潋àn 滟yàn 晴 方 好,
2 读出节奏
雨 天
山色空蒙
“好”和“奇”字有什么好处呢?
“好”和“奇”分别写出了诗人对西 湖美景的赞美,在善于领略自然美 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 是美好奇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吃剩食物隔夜应放入冰箱储存, 再次出 售时要 重新煮 透。冰 箱内储 存的食 品要生 熟分开 ,防止 交叉污 染。冰 箱要定 期清洗 、保持 内部清 洁。
天气——初晴后雨 地点——湖上舟中 事件——饮酒聊天
课堂小练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 西湖晴天的波光 ,十分美丽。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 西湖雨天的山色 ,若隐若现,非常奇妙。
课堂小练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作者为什么拿西施来比西湖?
西施和西湖同在“越地”, 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 天生丽质、婀娜多姿的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文讲解
要求:自读诗歌,理解题目的含义。
作者在西湖上畅饮时,起初 阳光明媚,后来就下起了雨。
课文讲解
要求:理解诗句大意。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微波粼粼, 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 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隐若 现,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 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适宜。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手
引入新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历来 为许多文人墨客所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杭州西湖, 去欣赏诗人苏轼笔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引入新课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时, 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作者描 绘这景象用的词语是?
朦朦胧胧
山色空蒙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由西湖想到了谁?
诗人为什么想到了她?
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哪句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 后雨——山色空蒙考:“水光潋滟晴方好”中,哪个词用得很美?让你 想到了哪些词语?
“潋滟”一词用的美。 想到了波光粼粼,湖水荡漾,浮光跃金……
课文讲解
要求:齐读诗歌。 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与赞美之情。
归纳总结
本诗通过作者对西湖晴天和雨天不 同景色的描写,以及以西湖比西子,形 象地表现了西湖的美,表达了作者对西 湖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堂小练
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透过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我会认
yì mǒ
yí
亦抹宜
我会写
饮(冷饮) 奇(奇怪)
初(初晴)
蒙(空蒙)
妆(化妆)
浓(浓烟)
我会写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正。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亦:也。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课后作业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谢谢观看
手
1、在公司生产协调会中,在检查、布 置生产 工作的 同时, 必须检 查布置 安全工 作,把 生产和 安全结 合起来 ,坚持 “管生 产必须 管安全 ”的原 则。 2、主持召开每月一次的公司安全领导 小组会 议,检 查和研 究安全 生产工 作情况 ,对存 在的问 题,及 时采取 措施。
3、亲自主持调查、分析本企业发生的 重大伤 亡事故 及制订 防范措 施,做 到“三 不放过 ”。对 造成事 故的责 任者作 出处理 决定。 4、加强公司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及 时总结 表彰, 交流推 广先进 经验, 定期向 公司干 部职工 报告安 全生产 、劳动 保护的 情况, 听取职 工的意 见,建 议。
5 、为切实落实本项目部各项安全制 度、规 程,确 保安全 管理目 标的有 效完成 ,安全 管理目 标实现 的要求 主要体 现在以 下三个 方面 6、领导重视:指本项目部安全第一责 任人、 分管安 全领导 和其它 领导负 有综合 治理责 任的, 认真履 行安全 生产管 理职责 ,完成 各自安 全生产 工作任 务
西湖与西施都十分美丽,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
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呢? 作者写西施的用意是什么?
淡妆浓抹总相宜 “总相宜”表现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
赞美西湖,表明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 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
天气——初晴后雨 地点——湖上舟中 事件——饮酒聊天
课堂小练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 西湖晴天的波光 ,十分美丽。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 西湖雨天的山色 ,若隐若现,非常奇妙。
课堂小练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作者为什么拿西施来比西湖?
西施和西湖同在“越地”, 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 天生丽质、婀娜多姿的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文讲解
要求:自读诗歌,理解题目的含义。
作者在西湖上畅饮时,起初 阳光明媚,后来就下起了雨。
课文讲解
要求:理解诗句大意。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微波粼粼, 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 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隐若 现,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 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适宜。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手
引入新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历来 为许多文人墨客所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杭州西湖, 去欣赏诗人苏轼笔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引入新课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时, 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作者描 绘这景象用的词语是?
朦朦胧胧
山色空蒙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由西湖想到了谁?
诗人为什么想到了她?
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前两句。 思考:哪句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 后雨——山色空蒙考:“水光潋滟晴方好”中,哪个词用得很美?让你 想到了哪些词语?
“潋滟”一词用的美。 想到了波光粼粼,湖水荡漾,浮光跃金……
课文讲解
要求:齐读诗歌。 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与赞美之情。
归纳总结
本诗通过作者对西湖晴天和雨天不 同景色的描写,以及以西湖比西子,形 象地表现了西湖的美,表达了作者对西 湖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堂小练
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透过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我会认
yì mǒ
yí
亦抹宜
我会写
饮(冷饮) 奇(奇怪)
初(初晴)
蒙(空蒙)
妆(化妆)
浓(浓烟)
我会写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正。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亦:也。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课后作业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谢谢观看
手
1、在公司生产协调会中,在检查、布 置生产 工作的 同时, 必须检 查布置 安全工 作,把 生产和 安全结 合起来 ,坚持 “管生 产必须 管安全 ”的原 则。 2、主持召开每月一次的公司安全领导 小组会 议,检 查和研 究安全 生产工 作情况 ,对存 在的问 题,及 时采取 措施。
3、亲自主持调查、分析本企业发生的 重大伤 亡事故 及制订 防范措 施,做 到“三 不放过 ”。对 造成事 故的责 任者作 出处理 决定。 4、加强公司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及 时总结 表彰, 交流推 广先进 经验, 定期向 公司干 部职工 报告安 全生产 、劳动 保护的 情况, 听取职 工的意 见,建 议。
5 、为切实落实本项目部各项安全制 度、规 程,确 保安全 管理目 标的有 效完成 ,安全 管理目 标实现 的要求 主要体 现在以 下三个 方面 6、领导重视:指本项目部安全第一责 任人、 分管安 全领导 和其它 领导负 有综合 治理责 任的, 认真履 行安全 生产管 理职责 ,完成 各自安 全生产 工作任 务
西湖与西施都十分美丽,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后两句。 思考: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
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呢? 作者写西施的用意是什么?
淡妆浓抹总相宜 “总相宜”表现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
赞美西湖,表明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 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