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阶段》知识点剖析

合集下载

科学认知区域(2):区域发展阶段

科学认知区域(2):区域发展阶段

科学认知区域(2):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过程要受到人口、资源、环境、产业活动、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区域发展阶段通常包括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分为6个“经济成长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其中起飞阶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关键阶段。

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是各个阶段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主导部门是不断更替的,早期是农业,接着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再接着是交通运输业和加工制造业,后来是耐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区域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生产的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积累、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

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包括量的扩张、质的改善、结构的优化。

区域发展过程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一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传统农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工业是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二是工业化阶段。

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此时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三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高科技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四是注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更加追求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注重区域发展的内在质量和可持续性,谋求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环境生态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义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义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讲义一、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区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阶段在区域发展的初期,往往自然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这个阶段的特点包括:人口稀少,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工业几乎没有或者处于萌芽状态。

基础设施简陋,交通、通信等条件都比较差。

人们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获取生活所需,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力不高。

例如,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尚未开发的边疆地区,在初期阶段可能只有少数的原住民,以简单的农耕和狩猎为生。

2、成长阶段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区域逐渐进入成长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人口开始增加,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逐渐兴起,产业结构开始从单一的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多元化发展。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交通、通信等条件逐渐变好。

以一些新兴的工业园区为例,在成长阶段,会吸引大量的企业入驻,带动就业和人口流入,同时相关的配套设施如道路、水电等也会逐步完善。

3、转型阶段当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从而进入转型阶段。

在这个阶段,传统产业可能出现衰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凸显,迫使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比如一些传统的工业城市,由于资源枯竭或者市场竞争激烈,原有的工业支柱产业面临困境,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方向。

4、再生阶段经过转型和调整,区域有可能进入再生阶段。

在这个阶段,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得以培育和发展,经济重新实现增长。

环境得到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像一些成功实现转型的城市,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二、不同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特点1、初期阶段人类活动在区域发展的初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上。

农业生产方式简单粗放,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

人们居住分散,社会组织结构简单。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有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点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点

区域发展有哪三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一)区域的发展在高中地理必修3中以阅读的形式给出的,然而在一些资料上出现了相关知识这里整理了一点常考内容。

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1、初期阶段:概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此外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时缘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成长阶段概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特点: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步协调表现的比较明显。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3、转型阶段概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还未进行调整,污染进一步加剧。

4、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三分法:初级阶段在区域发展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在这个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成长阶段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又集聚走向扩散。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综合分析区域发展阶段的方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综合分析区域发展阶段的方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综合分析区域发展阶段的方法一、知识讲解1.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1)~(2)题。

(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1998年后,林地变化率最高,为正值,说明增加林地多;耕地和草地变化率也较大,但为负值,说明耕地与草地减少的多,而其他用地变化率不大,故选A。

第(2)题,由图可知,1976~1998年,林地变化率很小,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缓慢,1998~2010年其变化率大,说明改善明显,故选C。

答案(1)A(2)C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

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

(1)简析图2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2)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

(4分)解析第(1)题,抓住“自然条件”这一关键词,能够围海造田,从海水浅,多港湾,泥沙多等自然条件和西风带风大,推动风车排水等方面展开说明。

第(2)题,从保护环境,恢复原始生态入手。

答案(1)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任答三点)(2)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跟踪训练1.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义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义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讲义一、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念在我们探讨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之前,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区域发展。

简单来说,区域发展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进步和改善。

它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公平、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人口素质、政策法规等等。

而且,不同的区域由于自身条件的差异,发展的路径和速度也各不相同。

二、区域发展的阶段划分一般来说,区域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区域的经济活动通常以农业为主。

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技术也比较落后。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基础设施简陋,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较少。

例如,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

2、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开始进入成长阶段。

工业逐渐兴起,制造业比重增加,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推进。

这个阶段,一些工业园区开始建设,企业数量增多,市场逐渐扩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和资源消耗。

3、转型阶段当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面临转型的挑战。

传统产业面临竞争压力,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或者发展新兴产业。

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的投入。

比如,一些曾经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由于资源枯竭或者环境污染等原因,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

4、再生阶段经过转型和调整,区域进入再生阶段。

经济重新获得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得到提升,形成了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像一些成功转型的城市,不仅经济繁荣,而且生态优美,居民生活满意度高。

三、人类活动在不同区域发展阶段的作用1、初级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生产,通过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养殖家畜等方式获取生活所需。

区域发展知识点总结

区域发展知识点总结

区域发展知识点总结一、区域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 区域发展的概念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手段,实现不同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均衡和协调,促进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

2. 区域发展的内涵(1)均衡发展。

促进不同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均衡,增强各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2)协调发展。

促进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和和谐,避免出现发展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

在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城乡一体发展。

促进城乡间交通、信息、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互通互补,实现城乡融合和互利共赢。

二、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各地区发展的基础,对区域内外的交通、贸易、人口迁移等都有影响。

2. 自然资源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差异影响了地区间的产业分布和发展方向。

3. 政策环境政府发布的政策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比如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

4. 人口因素人口规模、素质、结构等都会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5. 历史文化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地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文化产业、旅游业等。

6. 产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方向。

7.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对不同地区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包括气候、土地、水资源等。

8. 社会文化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传统也会影响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比如教育、宗教、价值观念等。

三、区域发展的战略1. 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1)明确发展目标。

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撑产业。

(2)整合资源。

合理布局地区间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布局规划。

制定区域发展规划,规划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

(4)政策扶持。

出台相应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发展、保障人才和市场等。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了解区域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的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高中地理必修三的这个重要知识点。

区域发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传统农业社会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较为简单和传统。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简单的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民们遵循着长期以来形成的经验和习惯进行耕种,技术创新和改进较为缓慢。

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粮食产量有限,人们常常面临温饱问题。

在这一阶段,区域内的商业和工业发展非常有限。

交通条件也比较落后,对外交流和贸易较少。

城镇规模较小,数量有限,且功能单一,主要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简单的商品和服务。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区域开始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工业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例如纺织、食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由于工业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

区域开始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和浪费现象。

交通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为区域内外的物资交流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然而,与工业化后期相比,交通网络仍不够完善,运输效率有待提高。

教育和科技水平逐步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人们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上还相对滞后。

三、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区域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

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汽车制造、化工、机械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区域发展知识点

区域发展知识点

区域发展知识点一、区域发展的概念和背景1.1 区域发展的定义区域发展是指在特定地理范围内,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福利等手段,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的过程。

1.2 区域发展的背景区域发展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

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区域发展来平衡和提升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

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2.1 促进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发展等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可以通过区域发展来缩小,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2.2 改善社会福利区域发展可以提高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水平等,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

通过区域发展,可以实现地区之间的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均衡分配。

2.3 保护环境资源区域发展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通过区域发展,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三、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3.1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会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政策等。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人口结构、文化传统等。

不同地区的社会因素不同,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4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国家政策、地方政策等。

不同地区的政策因素不同,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区域发展的策略和方法4.1 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不同地区可以共同利用资源、共同发展产业、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区域发展的目标。

4.2 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升级,可以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产业升级可以包括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4.3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

第3课时 湘教版必修三1.2_区域发展阶段

第3课时 湘教版必修三1.2_区域发展阶段

C. 众多的高技术人才
D. 丰富的水能资源
知识点导航
传统农业比重大,资 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 业为主体
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 别城镇
交通位置
环境没有明显 破坏
基本上是协调的人地关系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工业化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案例二: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匹兹堡等中心逐
目 录
渐向东、向西扩展,出现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
面 板
兰、布法罗等许多工业中心,区域不断扩展;同时,
开 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了,出现了多种机械加工工业、

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工业部门。生产的发展,不仅
本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被大量开采使用,还从区域外部
输入(包括从国外进出境口)大量资源,以满足生产
增长的需求。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大量排放出
来。因此,区域内的环境(包括五大湖水)遭到严重
的破坏,人地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2.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
目 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

面 板
策有( C )

关 A. 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 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
C. 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 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知识点导航
区域发展阶段 / / 自主测试
3. 某区域利用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
区域发展阶段 / / 衡量区域发展指标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于发展中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英✓国 瑞✓士 埃塞俄比亚



板 开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区域发展阶段》知识总结-完整版PPT课件

《区域发展阶段》知识总结-完整版PPT课件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
间结构 增强

区域发 展状态
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区域发 展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要点三 工业化阶段
区域产业结 构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 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 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区域空间结 构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 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 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 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区域发展阶段》知识总结
要点一 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与空间结构演化
1.衡量指标
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
发达地区与 发展中地区 或高、中、 低收入地区
反映区域的总体 发展水平
2.空间结构的演化 1影响因素: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 2发展趋势: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要点二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 展水平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少
区域产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
业结构 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
区域空 间结构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 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 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区域发展状 态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义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义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讲义一、区域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区域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它对于人类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区域的良好发展能够带来诸多好处。

比如,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人们有稳定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它也有助于提升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像交通更便利、教育资源更丰富、医疗条件更好等。

而且,区域发展还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发展的阶段1、初级阶段在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活动通常以农业为主。

人们主要依靠土地进行耕种和养殖,生产方式相对简单和原始。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生产力水平较低,技术手段落后,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在农业占主导的情况下,人们大多居住在农村,形成小规模的村落。

由于农业产出有限,剩余产品较少,与外界的贸易往来也不频繁,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2、成长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推进,区域发展进入成长阶段。

工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工厂开始大量涌现。

这一阶段,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通信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除了工业,服务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3、转型阶段当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进入转型阶段。

此时,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在这个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传统工业则进行优化和改造,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污染。

同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加重视。

4、再生阶段经过转型和调整,区域进入再生阶段。

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经济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显著提高,区域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

三、人类活动在不同区域发展阶段的作用1、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人类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上。

人们通过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养殖家畜等方式获取生活所需。

区域发展阶段复习课件ppt

区域发展阶段复习课件ppt

2、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 低,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 发,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 是运河的修建,区域内部的积聚作用 和对外联系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 运进铁矿,匹兹堡才发展为美国的钢 铁工业中心。
3、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 4、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 能 。②在区域发展初期,区域开放 程度低,对外联系少,③某一方面 的优势,往往成为经济成长的突破 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并由此形成主导产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顺德区2004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 值60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6亿元,下降 4.4%;第二产业增加值345.09亿元,增 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232.43亿元, 增长15.1%。 第 三次产业结构为3.9:57.4:38.7。按 二 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2946元, 38.7 产 比上年增长13.7%。 业
以传统农业为 主的发展阶段 区 域 发 展 阶 段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提高
内部经济差异小—大—小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状态有所不同
P9活动
匹兹堡
1、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 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东北部. ①附近煤炭资源丰富 ②与运河与五大湖相通,水陆交通 便利
3、成长阶段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 坏严重和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这些问 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人地 关恶化。 4、区域的发展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相结合,如果忽视环境效益,最终 经济效益也会丧失。 5、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 境脆弱。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特 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学习目标]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掌握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能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和空间结构演化1.衡量指标(1)常用指标有:、、。

(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教育程度和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2.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1)影响因素:、、、等。

(2)发展趋势:……的总体发展趋势。

思考有人说“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即为发达地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为什么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知识点拨1.区域发展指标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不同区域开发方式的特点及后果下列有关区域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高的区域,一定是发达地区B.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C.发达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一般较高D.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区域发展水平越低开发方式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特点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度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后果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形成恶性循环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二、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1.产业结构: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和为主体。

2.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特征。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状态。

思考为什么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2.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

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知识点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少,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知识点剖析

《区域发展阶段》知识点剖析

《区域发展阶段》知识点剖析探究点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探究活动下表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四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分析表中数据,思考下列各题。

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A5408.81.647.451.040627B11674.48.850.241.014908C4340.919.540.040.5656 5D1180.023.840.236.03140(1)你认为A、B、C、D四地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哪些?为什么?(2)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即为发达地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1)A、B属于发达地区。

两地国内生产总值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

(2)D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国内生产总值低(3)不正确。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人均国民收入只是其中一项,衡量区域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

如中东一些以出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地区,虽然收入高,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看作是发达地区。

反思归纳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1)常用指标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区域类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2)综合性指标为了全面地量度区域发展水平,人们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探究点二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阶段》知识点剖析
探究点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探究活动下表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四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分析表中数据,思考下列各题。

(2)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即为发达地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1)A、B属于发达地区。

两地国内生产总值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

(2)D 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国内生产总值低
(3)不正确。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人均国民收入只是其中一项,衡量区域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

如中东一些以出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地区,虽然收入高,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看作是发达地区。

反思归纳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1)常用指标
(2)为了全面地量度区域发展水平,人们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就是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探究点二 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

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材料二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1)结合材料分析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区位条件。

(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工业化阶段,该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是___________。

(3)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区出现了人口大量外迁,试分析原因。

(4)经过综合治理,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成为目前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该区发展特点有哪些?
答案 (1)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开发较早。

(2)不平衡加速发展状态
(3)环境污染加剧,地价上涨,传统产业衰落,大量工人失业。

(4)城市化、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兴起等。

反思归纳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