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课件(37张PPT)
2017/12/6
( 6) 鹰和凡鸟不能同处一群啊,从远古以来就是 这样。 分析: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 波逐流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 能够相安? 分析: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 小结:以上四句写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 调和的。
2017/12/6
( 7) 。 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忍受着责骂 和侮辱。 分析: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 侮辱。
我忽然回头来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 方广大的土地。 分析:写诗人放眼眺望四方大地
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浓郁的花香 会更加芬芳。 分析:写诗人佩戴上多种服饰,使自己 更加光彩照人,暗指自我陶醉。
2017/12/6
世上的人们各有各的乐趣啊,而我独独 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分析: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 生只想追求美政,加强品格修养 。 即使把我肢解了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 道我的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 分析: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 改变自己志向。
2017/12/6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 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 上刚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 析: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 仍然遭到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分析: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 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五)、浪漫的精神 义无反顾的人生之路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 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 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 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哀 / 民生/ 之/多艰。余 /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 朝谇/而/夕替。
( 6) 鹰和凡鸟不能同处一群啊,从远古以来就是 这样。 分析: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 波逐流 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 能够相安? 分析: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 小结:以上四句写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 调和的。
2017/12/6
( 7) 。 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忍受着责骂 和侮辱。 分析: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 侮辱。
我忽然回头来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 方广大的土地。 分析:写诗人放眼眺望四方大地
佩戴着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浓郁的花香 会更加芬芳。 分析:写诗人佩戴上多种服饰,使自己 更加光彩照人,暗指自我陶醉。
2017/12/6
世上的人们各有各的乐趣啊,而我独独 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分析: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 生只想追求美政,加强品格修养 。 即使把我肢解了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 道我的志向还会因受挫折而改变? 分析: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 改变自己志向。
2017/12/6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 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 上刚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 析: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 仍然遭到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分析: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 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五)、浪漫的精神 义无反顾的人生之路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 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 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 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以 / 掩涕兮,——哀 / 民生/ 之/多艰。余 /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 朝谇/而/夕替。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二 2.5《离骚》课件共49张PPT
注意节拍 长太息/以掩涕兮 余/独/好修姱/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诵读指导
注意延长 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
注意重音 注意感情 “九死”“体解”
字斟句酌赏文本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气。 深深地叹息着擦拭眼泪啊,我哀伤百姓的生 活如此艰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 《天问》等。
文学常识
《离骚》《楚辞》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離 騷
“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罹”,遭 受,遭遇)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周 容,苟合取容。度,法度、准则。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 人奉作法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忳郁邑,强调忧闷之深切。忳,忧闷。郁邑,通“郁悒”, 忧愁苦闷。侘傺:失意的样子。穷困,(路)阻塞不通。
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呀,再加长我长长的佩戴。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 所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反顾,回头看。游目,放眼观看。
忽然回头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 土地。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弥章,更加明显。章,通“彰”。
诵读指导
注意延长 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
注意重音 注意感情 “九死”“体解”
字斟句酌赏文本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气。 深深地叹息着擦拭眼泪啊,我哀伤百姓的生 活如此艰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 《天问》等。
文学常识
《离骚》《楚辞》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離 騷
“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罹”,遭 受,遭遇)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周 容,苟合取容。度,法度、准则。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 人奉作法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忳郁邑,强调忧闷之深切。忳,忧闷。郁邑,通“郁悒”, 忧愁苦闷。侘傺:失意的样子。穷困,(路)阻塞不通。
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呀,再加长我长长的佩戴。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 所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反顾,回头看。游目,放眼观看。
忽然回头放眼远眺啊,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 土地。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弥章,更加明显。章,通“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离骚》课件(共34张PPT)
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 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 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 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 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 屈原联系起来。
• 再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 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 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 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最后,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 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 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 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 “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 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 “似”、“若”之类。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拍,随 文切分。
(2)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 什么?
“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 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 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 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 完,等待下句补充。
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 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
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
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
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
粽子样。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 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 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 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 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 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 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 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 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二单元 5.《离骚 》课件(22张PPT)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遭贬原因)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死不屈)
5.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兮”是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 置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
用在上下句中:表语音的延长; 用在上下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本篇课文的“兮”均用在上下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 补充。
6.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悔恨选择道路没看清楚啊, 我久久伫立准备往回返。 掉转我的马头把车赶上原路啊, 趁在迷途上还没走出太远。
让马儿在长满兰草的水边漫步啊, 再奔向椒丘暂且在那儿休息。 入仕为官不被接纳反遭指责啊, 只好退身重整我当年的旧衣。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 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关于《离骚》篇名的含义,古今各家说 法不一。有的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还有的说是 楚地的古乐曲名。
离忧也。离,犹罹也。
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班固) 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摆脱忧愁。
(1)押韵。隔句用韵。 (2)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 (3)大量使用对偶句。 (4)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革几羁”“郁邑”“ 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死不屈)
5.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兮”是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 置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
用在上下句中:表语音的延长; 用在上下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本篇课文的“兮”均用在上下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 补充。
6.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悔恨选择道路没看清楚啊, 我久久伫立准备往回返。 掉转我的马头把车赶上原路啊, 趁在迷途上还没走出太远。
让马儿在长满兰草的水边漫步啊, 再奔向椒丘暂且在那儿休息。 入仕为官不被接纳反遭指责啊, 只好退身重整我当年的旧衣。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 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关于《离骚》篇名的含义,古今各家说 法不一。有的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还有的说是 楚地的古乐曲名。
离忧也。离,犹罹也。
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班固) 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摆脱忧愁。
(1)押韵。隔句用韵。 (2)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 (3)大量使用对偶句。 (4)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革几羁”“郁邑”“ 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离骚课件(共57张PPT)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 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 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 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 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创作缘由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 《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 《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就是他 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 “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 是屈原面临个 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课文分析
1·本节选部分,让你认识 到了一个怎样的屈原?
血统高贵 内修外美 自强不息 忧国忧民 嫉恶如仇 赤胆忠心 品德高尚
器宇不凡 志趣高洁 勤奋不懈 勇于担当 毫不畏惧 忧心如醉 才华横溢
2· 屈原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写自己的身世?
• 说明自己的血统高贵,表明自己是楚 国的正统血脉,强调自己对楚国有一份历 史的责任感,自己对国家的兴衰负有不可 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 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 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 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 明白了。
朗读指导
• 音读 意读 情读
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兮” 为语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 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 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 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5课离骚课件
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这只能说是为争夺全中 国领导权而进行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抗外国的侵 犯。屈原的种种努力,客观地说,为的是楚王的统治, 我们不必人为地拔高理解他。
②不同意。赞扬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 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 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时代的屈原像我 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及胸 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候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 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如焚,奔走呼号,这不是爱国 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 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国精 神吗?
2.有人认为屈原的爱国其实就是“忠君”,你同意 吗?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 提示:言之成理即可。 ①同意。屈原的爱国其实就是“忠君”。战国后期 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的矛盾争斗, 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随着诸侯国势力的 强大,他们都取代周天子而王天下,屈原力主联齐抗 秦的“合纵”策略,一是为保卫楚的独立,二是进而
《离骚》。”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史记·屈 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 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屈原的“忧愁幽思”,是和楚国的政治 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见,《离骚》是屈原根据 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 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地抒写了 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称它为诗人 的自传。
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情,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 家,主张美政,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他追求真理, 坚强不屈,“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 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行与 行为的示范,也给他们以力量。
《离骚》课件29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 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 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让我们走进《离骚》…………
贰
走进离骚
贰
初读解题 a“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
“罹”,遭受,遭遇)——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壹
说说你印象中的屈原……
爱国政治家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 楚怀王的宠信。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 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 顷襄王时被放逐,游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 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 投汩罗江自尽。
贰
出身高贵、降生祥瑞、气度非凡、名号尊贵
屈原自恋吗?
屈原自道本与君共祖,俱出颛顼之子孙,是恩 深而义厚也。——王逸《楚辞章句》
自爱—存君兴国、热爱宗族
贰
品读探究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修,文中理解为美好的(形容词),但也有修饰、打 扮、修炼(动词)之意。如果作“修炼”解,那么下 文诗歌中,屈原作了哪些“才能”的“修炼”呢?
帝之苗裔, 朕考伯庸。 摄提孟陬, 庚寅吾降。 皇览余度, 锡余嘉名。 名余曰平, 字余曰原。
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 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 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则相对 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 域的文化特色。
贰
《离骚》的象喻系统:一是香草之喻 ,二是美人之喻,三是男女君臣之喻,四是求女 之喻。这四个层面虽各有侧重,内涵不同,但又转相生发,互为依托。
让我们走进《离骚》…………
贰
走进离骚
贰
初读解题 a“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
“罹”,遭受,遭遇)——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壹
说说你印象中的屈原……
爱国政治家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 楚怀王的宠信。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 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 顷襄王时被放逐,游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 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 投汩罗江自尽。
贰
出身高贵、降生祥瑞、气度非凡、名号尊贵
屈原自恋吗?
屈原自道本与君共祖,俱出颛顼之子孙,是恩 深而义厚也。——王逸《楚辞章句》
自爱—存君兴国、热爱宗族
贰
品读探究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修,文中理解为美好的(形容词),但也有修饰、打 扮、修炼(动词)之意。如果作“修炼”解,那么下 文诗歌中,屈原作了哪些“才能”的“修炼”呢?
帝之苗裔, 朕考伯庸。 摄提孟陬, 庚寅吾降。 皇览余度, 锡余嘉名。 名余曰平, 字余曰原。
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 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 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则相对 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 域的文化特色。
贰
《离骚》的象喻系统:一是香草之喻 ,二是美人之喻,三是男女君臣之喻,四是求女 之喻。这四个层面虽各有侧重,内涵不同,但又转相生发,互为依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课件(16张PPT)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死不从
骚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坚定信念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绝不改变
03 美读,读准感情,与尔同销万古愁。
屈原把他的遭遇、理想、热情、痛苦全部寄托于《离 骚》之中,可以说《离骚》是作者用整个生命所熔铸而 成的宏伟诗篇。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பைடு நூலகம்
01
离
识记语基:
读准字音
骚
01 读准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拍
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骚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01 读准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拍
离
长/ 太/ 息 以掩/ 涕/兮,哀 民生 之多艰。 余/ 虽/ 好/ 修姱 以/ 鞿/羁兮,謇 朝谇 而夕替
业
屈原之我见》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
章,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谢谢
5 离骚
教
1.赏文:反复吟诵古诗词,读准字音、
学
读通诗句、把握节奏。 2.品人:疏通文意,理解并掌握关键语
目
句,体悟诗人情感,背诵课文。
标
01
离 骚
听读, 读准字音,感受一段音乐美: 听配乐朗读,注意字音、断句、节奏。
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课件 (共25张PPT)
7-12节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 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 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 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 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 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罹”,遭受,遭遇)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离骚赞序》(班固)
“离,别也;骚,愁也。”(意为“离别之愁”) ——《楚辞章句》(王逸)
“‘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
从3-6节中找出有内在含义的物象,说说诗人用 他们分别比喻什么。
用各种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不是直抒情感想法,而用诗化的物象去表现内在的 美,这是今后鉴赏的重要思路。
诗人高唱“来吾道夫先路”可以看出 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 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 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 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 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 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 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 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屈原的作品,据《汉书·艺 文志》所记25篇,具体篇目,据王 逸《楚辞章句》为: 《离骚》 《 九歌》(11篇) 《九章》 (9篇) 《天问》 《远游》《卜居》《渔父 》等。其中,晚年创作的《离骚》 是《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 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 的一首抒情诗。
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
修 姱 :修洁而美好。 羁: 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怨: 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 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第5课离骚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共16张PPT)
5.离骚
屈原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 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
3、能够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自己初步鉴赏、 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 秭归)人。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早 年深受楚怀王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对内变 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 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后来遭到奸佞诬陷、怀王 疏远、襄王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 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破郢都,屈 原悲愤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创作,是用他的 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 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 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 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作为美政理想的殉道者, 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 召;他在专制社会立身处世 的方式,也被后世坚守残存
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 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关怀黎民,主张美政
“哀民生之多艰” “终不察夫民心”
执着理想,坚忍不拔
“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离骚》是屈原坚持“美政”理 想,捍守个人节操,与腐朽的楚国贵 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同时表现了 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理 想的勇气与决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最长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的政治抒 情诗。
屈原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 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
3、能够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自己初步鉴赏、 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 秭归)人。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早 年深受楚怀王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对内变 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 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后来遭到奸佞诬陷、怀王 疏远、襄王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 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破郢都,屈 原悲愤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创作,是用他的 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 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 个性烙印。这标志了中国古 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作为美政理想的殉道者, 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 召;他在专制社会立身处世 的方式,也被后世坚守残存
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 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关怀黎民,主张美政
“哀民生之多艰” “终不察夫民心”
执着理想,坚忍不拔
“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离骚》是屈原坚持“美政”理 想,捍守个人节操,与腐朽的楚国贵 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同时表现了 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理 想的勇气与决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最长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的政治抒 情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
统治的精神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
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 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 心灵的家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离骚》充分表现了他的“美政” 理想: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热 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和贤臣,深刻揭露
离 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
朽和楚王的昏庸,从而表现了他坚持
骚 理想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
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 献身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 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 的实录。
“离”──遭遇,
“骚”──忧愁《离骚》即
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
离
诗句。
骚
全诗373句, 2464字,是 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 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 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
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出“焦虑之情,忧患之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2、21—22句“上句词直,下句意婉”, 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两句的抒情对象都是楚王。“不抚 壮而弃秽兮”是劝告楚王把握年岁盛壮的 时机,丢掉秽恶的行径。直接说行径秽恶, 这就是“词直”。诗人下句中却改用商量 的语气说“何不改此度”,婉转地说“为 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呢?”体现了 诗人虽然对楚怀王的秽恶行径非常愤恨, 但他依然忠于楚王,对楚王还是很恭敬的。 这就是“意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
统治的精神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
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 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 心灵的家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离骚》充分表现了他的“美政” 理想: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热 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和贤臣,深刻揭露
离 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
朽和楚王的昏庸,从而表现了他坚持
骚 理想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
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 献身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 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 的实录。
“离”──遭遇,
“骚”──忧愁《离骚》即
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
离
诗句。
骚
全诗373句, 2464字,是 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 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 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
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出“焦虑之情,忧患之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精选课件
2、21—22句“上句词直,下句意婉”, 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两句的抒情对象都是楚王。“不抚 壮而弃秽兮”是劝告楚王把握年岁盛壮的 时机,丢掉秽恶的行径。直接说行径秽恶, 这就是“词直”。诗人下句中却改用商量 的语气说“何不改此度”,婉转地说“为 什么不改变这种不善的法度呢?”体现了 诗人虽然对楚怀王的秽恶行径非常愤恨, 但他依然忠于楚王,对楚王还是很恭敬的。 这就是“意婉”。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二 《离骚》 课件 (共39张)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本来
善于取巧 背向、违背
墨斗,指准则
苟合取容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准则
原指(路)
忧闷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阻塞不通,
通“郁悒” 失意的样子
引申为走投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无路
突然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 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 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 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 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 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 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 373 句,93 节, 2464 字。
是个善淫 之辈。
• 总结:怀王信谗,群小构陷
•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规矩而改错。
• 世俗本来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 • 分析:写那群无耻小人对自己的恶毒诬蔑,以及周围风气
的败坏: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 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 也是我心内心喜欢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不会后悔。
•
分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
•
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
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本来
善于取巧 背向、违背
墨斗,指准则
苟合取容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准则
原指(路)
忧闷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阻塞不通,
通“郁悒” 失意的样子
引申为走投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无路
突然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 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 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 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 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 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 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 373 句,93 节, 2464 字。
是个善淫 之辈。
• 总结:怀王信谗,群小构陷
•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规矩而改错。
• 世俗本来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 • 分析:写那群无耻小人对自己的恶毒诬蔑,以及周围风气
的败坏: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 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 也是我心内心喜欢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不会后悔。
•
分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
•
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
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人教版语文必修2《离骚》 课件 (共62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 以:连词 而 掩涕:掩面拭泪 兮:楚地方言土语,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啊”。 哀:为……悲伤,形容词为动用法 民生:百姓的生活。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艰:形容词作名词,灾难。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 为百姓的生活有很多灾难而悲伤。
2、“楚辞”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 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因为屈原作品中的《离 骚》一篇最著名,。因此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 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 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 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 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 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 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 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
离忧也。离,犹罹也。 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东汉班固) 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摆 脱忧愁。(西汉司马迁) 离骚,为叠韵连绵词,犹言牢骚,忧愁。离骚者, 离别的忧愁。(东汉王逸) “离”──遭遇, “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百姓爱戴屈原,每 年5月初5,摇着龙船, 拜祭屈原。
作为一位杰出
的政治家和爱国 志士,屈原爱祖 国爱人民、坚持 真理、宁死不屈 的精神和他的人 格,千百年来感 召和哺育着无数 中华儿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 《九章》《招魂》,共23篇。以《离骚》为代 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 源头,《离骚》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充分表现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 颇”(《离骚》)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 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 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 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 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第05课 《离骚》-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2)(共42张PPT)
第三,诗人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 事物特征。如,诗人以花草冠佩象 征品格已富有优美想象,而集中的 夸张描写,则把诗人品格的高洁表 现到极至,具有了浪漫主义特质。
课堂小结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 辉的光芒照耀诗坛。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 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 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 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 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 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
剪裁 荷叶
收集
⑤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剪裁荷叶用它做上衣啊,收集荷花用它做下 裳。
宾语前置,“不知吾” 只要
确实
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罢了
名作形,美好
(人们)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的本心 确实是美好的。
高、长:使动,使……加高/长
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耸的样子 定语后置,高余岌岌冠
屈原的作品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 分两类:一类是《离骚》 《九章》等在流放生活 中写的政治抒怀诗;一 类是以《九歌》为代表 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 观、人生观的《天问》。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 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 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抒情 诗。全诗370多句,近2500字 . 《离骚》 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满怀“信而 见疑、忠而被谤”的委屈,凝聚忧愤、 感慨于笔端写成的。
选择 看清、明察 久久 通“返”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又 想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美”承上是指第1—8句所说的自己高贵 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 天与先人赐予的。诗人并未满足,依然“重之 以修能”。“修能”句启下,第11—12句就用 采集香花美草来比喻自己对“修能”的追求, 把江离与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结成饰物挂在 身边,只要是美好的,诗人都学习。因此“内 美”和“修能”正是作者对自己高尚品格和美 好才能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楚辞的特点: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 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 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 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 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 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 远。
屈原
1、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
二、写自己出生的祥瑞:诗人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诗人对自己在这 个时候降生充满自豪。
三、写自己美好的名字:诗人自述父亲给他起的美好的 名字,这个名字中包含着父亲对他品德的美好期待, 诗人也把这作为自己美好人格的准则。
研读第二部分
课本上对话栏中说“‘内美’句承上,‘修能’句 启下。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这句话你是 怎么理解的?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 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 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 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 (yǐng)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秦国和楚国(并吴越,版图最大)是左右 当时局势的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 楚。
屈原出身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 代) ,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 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为实现楚国的统一 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 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屈原
离骚
惜秦王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风骚——文化水平或文学水平。
风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代表《诗 经》,充满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 代表楚辞,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 《离 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 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楚辞以及《楚辞》
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 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 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楚辞源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 动以及楚地的乐曲和民歌。汉代人将这种 别具风格的文体称之为“楚辞”,楚辞中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所以也称 之为“骚体诗”。
《楚辞》,西汉刘向辑录的战国时期楚 国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 作的源头。
离骚
《离骚》充分表现了他的“美政” 理想: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热 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和贤臣,深刻揭露 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 朽和楚王的昏庸,从而表现了他坚持 理想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 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 献身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 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 的实录。
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3、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
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4、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 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中国即将实现 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第二部分(9-12):自己一直在追求着美好的 品格和才能。
第三部分(13-24):自己对时光流逝不能为 国效力和君王昏聩、国家动乱的担忧。表达自 己愿为国效力,为楚王引路的决心。
研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中叙说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 瑞和美好的名字,分别有什么作用?
一、写自己高贵的出身:从远祖颛臾帝说起,显示诗人 与楚王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 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表现自 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句。
全诗373句, 2464字,是 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 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 品。
离骚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 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 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 也。”
《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 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 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它是屈原生活历 程的形象记录, 是屈原面临个人与国家 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 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 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 “兮”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 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例:
帝 /高阳之/苗裔兮 , 朕/皇考/曰/ 伯庸。
整体感知
节选部分一共为24句,可以分为几个 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8):自己高贵的出身、降生的 祥瑞和美好的名字。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
统治的精神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
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 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 心灵的家园
பைடு நூலகம்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 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 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创作了屈原的作品 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招 魂》、《九章》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 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 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 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 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 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离骚
《离骚》的题旨,司马 迁解释为“离忧”, “离”──遭遇, “骚”──忧愁《离骚》即
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
楚辞的特点: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 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 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 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 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 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 远。
屈原
1、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
二、写自己出生的祥瑞:诗人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诗人对自己在这 个时候降生充满自豪。
三、写自己美好的名字:诗人自述父亲给他起的美好的 名字,这个名字中包含着父亲对他品德的美好期待, 诗人也把这作为自己美好人格的准则。
研读第二部分
课本上对话栏中说“‘内美’句承上,‘修能’句 启下。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这句话你是 怎么理解的?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 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 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 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 (yǐng)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秦国和楚国(并吴越,版图最大)是左右 当时局势的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 楚。
屈原出身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 代) ,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 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为实现楚国的统一 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 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屈原
离骚
惜秦王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风骚——文化水平或文学水平。
风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代表《诗 经》,充满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 代表楚辞,散发着浪漫主义气息, 《离 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 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楚辞以及《楚辞》
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 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 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楚辞源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 动以及楚地的乐曲和民歌。汉代人将这种 别具风格的文体称之为“楚辞”,楚辞中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所以也称 之为“骚体诗”。
《楚辞》,西汉刘向辑录的战国时期楚 国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 作的源头。
离骚
《离骚》充分表现了他的“美政” 理想: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热 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和贤臣,深刻揭露 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 朽和楚王的昏庸,从而表现了他坚持 理想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 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 献身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 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 的实录。
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3、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
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4、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 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中国即将实现 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第二部分(9-12):自己一直在追求着美好的 品格和才能。
第三部分(13-24):自己对时光流逝不能为 国效力和君王昏聩、国家动乱的担忧。表达自 己愿为国效力,为楚王引路的决心。
研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中叙说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 瑞和美好的名字,分别有什么作用?
一、写自己高贵的出身:从远祖颛臾帝说起,显示诗人 与楚王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 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表现自 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句。
全诗373句, 2464字,是 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 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 品。
离骚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 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 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 也。”
《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 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 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它是屈原生活历 程的形象记录, 是屈原面临个人与国家 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 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 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 “兮”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 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例:
帝 /高阳之/苗裔兮 , 朕/皇考/曰/ 伯庸。
整体感知
节选部分一共为24句,可以分为几个 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8):自己高贵的出身、降生的 祥瑞和美好的名字。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
统治的精神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
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 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 心灵的家园
பைடு நூலகம்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 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 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创作了屈原的作品 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招 魂》、《九章》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 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 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 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 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 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离骚
《离骚》的题旨,司马 迁解释为“离忧”, “离”──遭遇, “骚”──忧愁《离骚》即
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