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 王海峰
新形势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创新进展
新形势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创新进展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雷电灾害频发成为了气象部门面临的重大难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的挑战,气象部门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雷暴天气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空间性的特点,预报准确率直接关系到灾害防范工作的效果。
因此,气象部门积极加强雷电监测预警技术装备的建设,采用先进的雷电监测设备和算法,提高了雷电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例如,在防城港气象局推广的“气象云”系统中,通过集成气象台站、雷电监测站、卫星云图和空气质量监测等多种数据源,实现了对防城港全市各地区的13类天气预警信息进行实时发布和全程跟踪,使预警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和精细化。
二、创新防灾减灾服务,提高社会防灾意识气象部门通过创新防灾减灾服务,提高社会防灾意识和能力,主动发挥应急服务职能。
例如,在广东省气象局组织的“防雷减灾应急达标考核”活动中,设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服务台,通过实时发布灾害信息、协调救援资源和组织应急响应等方式,加强了各区县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协作和配合,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灾害应对能力。
三、加强科研创新,提高防雷减灾技术水平气象部门把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作为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与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推进智慧防灾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例如,黑龙江省气象局与黑龙江省自然地理信息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发了智能GIS防雷减灾系统,可通过智能雷电监测、空间信息分析和大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实现对防灾减灾工作的优化管理和智能化监控。
四、推动公众参与,提高社会共治能力气象部门倡导推动广大公众参与防雷减灾工作,提高社会共治能力。
例如,在江苏省南京市,气象局与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共同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在城市公共区域设置多处“闪电地图”展板,向公众介绍雷电形成和防护知识,并实时发布雷电监测和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安全措施,降低灾害风险。
浅析农村防雷安全现状与防御对策
浅析农村防雷安全现状与防御对策引言:雷电被联合国定性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由于我国防雷起步较晚,各方面雷电防御综合技能、装备等一体化设施还不完善,尤其在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民防雷意识淡薄,缺乏对防雷知识了解,开展防雷工作难度较大、施工不合格等因素,导致雷击事故发生率农村远高于城市。
因此,改善农村防雷隐患、加强雷电灾害防护管理措施等对搞好农村防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农村地区防雷现状1.1我国发生雷电灾害现状据全国雷击伤亡统计数据表明,近10年,全国平均每年伤亡人数为850人左右,死亡人数450人左右,农村的雷击总伤亡率高达92.3%。
北京市的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易出现雷暴天气,近几年雷暴频率明显有所增加。
2011年6月7日晚到第二天凌晨,累计雷电次数1055次,造成二死一伤,部分地区出现供电线路受外力断裂,导致断电。
2013年8月11日出现雷暴气象,日累计次数共计11028次,引发人员伤亡、牛场内草料堆被累计起火。
以城区和郊区雷暴次数分析,城区雷暴连续出现日数平均為4123d,郊区平均为4158d,郊区最长连续日数可达12d,城区达8d。
据有关统计,近47年来,城区与郊区雷暴连续出现日数均有所增加,其中郊区增加程度更为明显。
1.2防雷工作陷与被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农村雷电监管部门是气象相关的行政部门,气象法赋予气象工作人员行政管理职能,但因其没有专业专职的执法队伍,加上经费限制等因素,使气象部门很难安排人手对农村雷电进行防御和排查,偶尔一次的执法管理并不能改善农村落后的防雷面貌。
农村人口覆盖面积较大且散落,工作执行难以日常化、执法人员也不能固定化,防雷在农村几乎成为空白区域,更增加了农村防雷被动现状。
执法管理人员因此不愿到农村开展工作,造成农村防雷真实情况不能及时上报,问题久久不得解决,不通知、不执行的情况使农村防雷工作管理及不到位,难以满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使防雷工作陷于被动地位。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及对策
学学生被雷电击中 , 造成 7名小 学生死亡 、4名小学 生受 4
伤, 中5 其 人重伤。
20 0 7年 5月 2 6日 1 :0许 , 7O 广东江 门市新 会区崖 门 镇 洞北村 因遭受雷击导致 1人重伤不 治身亡 , 5人轻伤。 20 0 7年 6月 4日, 广东 罗定 市一林场工 区发生 5死 3 伤的雷击事故 。
20 0 7年 7月 1 6日, 广东肇庆市封开 县长 岗镇 发生重
大 雷灾事故 . 造成 3人死亡 , 2人重伤 , 1人轻伤 , 伤亡人员 中的 5人为 8—1 的青少年儿童 。 2岁 根据对《 国雷 电灾害汇编》 全 及有关管理部 门提 供的
防雷减灾工作的文件 , 中广东省 人 民政 府于 19 其 9 9年 颁 布了《 东省 防御 雷 电灾 害管理 规定 》 中 国气 象 局 于 广 ;
资料进行统计 ,0 5年全国共发生雷击灾 害事故 620多 20 0
起, 导致 50人死亡 、0 3 54人 受伤 , 中死 伤事故发 生在农 其 村 的人数 占到9 .% 。在广东省 , 19 20 05 仅 95~ 0 6年间 , 就 发生雷灾事故 1 4 93 1宗 , 雷击 引起 的火 灾爆 炸事 件 2 6 4 起, 伤亡事件 9 3宗 , 8 死伤 17 9人 ,其 中农 民 占伤亡 人 5 , 数 的一半 以上 。通过对近些年 全国发生在农 村 的雷 击灾 害进 行详 细分析 , 发现农 民遭 雷击伤亡 事故 多发生在 田 间或野外劳作时 、 在临 时避 雨场所避 雨时 , 也有很多是 在 自家房屋遭 受雷击 的。因此 , 做好 农村 防雷 减灾工 作 已 刻不容缓 。
维普资讯
第2 9卷增 刊 20 07年 1 2月
广
新时期雷电防护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
新时期雷电防护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摘要:本文结合南京市江宁区气象局雷电防护实际,概况了南京市江宁区雷电防护工作现状,分析了江宁区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江宁区雷电防护工作发展思路,以供同行人士参考。
关键词:雷电防护;工作现状;问题;发展思路引言雷电是发生在云间或者云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在其出现过程中会释放强大的能量,进而造成人员伤亡、电子信息系统损坏、易燃易爆场所火灾爆炸等事故,给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
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比较复杂,雷电灾害发生频繁,年平均雷暴日为27.9d,高发期集中在6-8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雷电灾害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均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几乎每年江宁区均会因为雷电灾害给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因此,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或者减轻雷电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加强雷电防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其对于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
1.江宁区雷电防护工作现状1.1经常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工作近年来,为更好地确保江宁区重点企业的安全性,南京市江宁区经常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工作,不断提升防雷安全监管水平。
2017年10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气象局对全区易燃易爆场所开展防雷安全督查。
在该次督查中江宁区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区“扫雷”专项行动部署,对上城加油站、江苏协鑫石油天然气、江宁区烟花爆竹公司、江宁民爆化工厂等110家防雷重点单位进行了督查,对雷电防护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安全责任人落实、防雷装置日常维护责任体系、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及整改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发放了检查意见反馈书。
通过防雷安全督查,为江宁区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形势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创新进展
新形势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创新进展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雷电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气象部门作为防雷减灾的主要责任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实践与研究,推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不断创新。
本文将从新形势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探讨创新的举措和进展,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现状分析雷电灾害是一种突发、瞬间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据统计,我国每年雷电灾害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在数百亿元以上,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
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阶段,气象部门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中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利用先进的气象雷达技术,对雷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够提前发布雷电预警信息,有利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二是通过建立健全的防雷减灾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对各级气象部门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以现代化科技手段为依托,建立了全国性的雷电监测网络,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提高了防雷减灾的整体效率。
二、创新进展在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效果,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成为重要方向。
一方面,气象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雷电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如防雷避雷材料、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等,有效提高了防雷减灾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气象部门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加强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防雷减灾管理体系。
针对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现状,气象部门也在防雷减灾工作中进行了相关调整与创新。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就加入了防雷减灾的内容,要求在高楼大厦等重要基础设施上设置专门的避雷装置,以确保居民的人身安全。
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城市中雷电活动频发的地区,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背景下,气象部门也在防雷减灾工作中加大了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的力度。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对雷电活动区域进行集中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号,以便相关部门进行应急疏散和救援工作。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农技服务资源环境·153·2017,34(22)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李光兵(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重庆 400700)作者简介:李光兵(1976-),男,籍贯:重庆合川,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雷电防御研究。
[摘要]农村雷电防护是气象部门的重点防御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农村防雷设施比较简陋,以及农民防雷意识薄弱和相关防雷知识欠缺,因此加大了雷电等自然灾害对农村的影响和破坏,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因此,本文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相应研究,以解决农村在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做好雷电防护工作,保障农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农村;雷电防护;工作问题;解决对策1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发展,大量电子、电器和通信设施在农村普及应用,这些用电和通信设施往往是采用比较简陋的方式进行防护,隔离不彻底,而防护不彻底的电子设备都是采用架空的方式,在高度上很容易被雷电接触到,就导致了雷击事故的发生,甚至直接导致了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丧失,因此,如何解决好农村在雷电防护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农村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任务。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农村的建筑不同于城市的建筑,农村建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质量比较差。
农村房屋建设基本都是由农民自行建造,在设计时没有考虑雷电防护措施,建造时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
农村电力、通讯设施的防雷装置也不合格,电视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遇到雷雨天气,雷电流易沿着天线进入室内;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随意架空引入住房,雷电经过这些架空线窜入室内,造成家用电器设备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其次,农民自身的雷电防护意识淡薄,例如最为常见的一个现象:在雷雨天气时,农民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会在大树下、空旷水边、山坡上、窝棚边等地避雨,而这些地方恰恰遭受雷击的机率最大。
除此之外,农民的日常活动就是在田地里耕作,有的农民在下雨天时趁着雨水能够使土地松软的时候去耕作,这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耕作的锄具是金属、铁质的,也是很容易被雷电攻击的对象;最后,农村雷电的防护工作中缺少及时、有效的雷电预警的信息,农村的地域和人口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比较分散的,而雷电预警的设施还没有普及到农村,这就导致了农村没有雷电消息的来源,又加上农民的防雷电意识的淡薄,对于需要加强防护和安全的雷电消息置之不理,最终导致了雷电危险的发生。
雷电灾害防护工作现状及相关措施
雷电灾害防护工作现状及相关措施发表时间:2018-10-23T15:25:17.123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8期作者:小英[导读] 接着分析了该地区雷电灾害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措施,以促进雷电防护工作更好的开展。
(格尔木市气象局 816099)摘要:本文结合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雷电灾害防护实际,首先概况了格尔木市雷电防护工作现状,接着分析了该地区雷电灾害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措施,以促进雷电防护工作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雷电防护;工作现状;问题;相关措施引言雷电是一种伴有闪电以及雷鸣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现象,因其巨大的能量以及较强的电磁辐射和冲击波等因素常常在瞬间形成极大的破坏作用,进而引发雷电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雷电灾害已经成为联合国公布的十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格尔木隶属于青海省海西州,地处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格尔木市辖区属大陆高原气候,少雨、多风、干旱,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
雷电灾害是格尔木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会因为雷电灾害给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对其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基于此,为了最大限度减轻雷电灾害所带来的各项损失以及危害,加强格尔木雷电防护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其对于保护地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格尔木市雷电灾害防护工作现状1.1经常开展防雷安全执法检查工作近年来,为了更好地确保格尔木市重点企业的安全性,格尔木市每年都会开展防雷执法检查工作,不断提升防雷安全监管水平。
例如2016年年末,格尔木市气象局结合当地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格尔木市易燃易爆单位(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以及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青海省岁末年初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了《防雷安全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并组成专项执法检查组对格尔木市加油加气站、炸药库、液化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执法检查。
刍议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防雷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评估农村居民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持续改进与优化方向
1 2 3
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
深入研究农村地区的雷电规律和特点,探索更加 有效的防雷技术和措施,提高农村地区的防雷能 力。
强化宣传和培训
加强农村居民的防雷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村 居民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民参与 防雷工作的良好氛围。
农村防雷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防雷需求,亟待完善。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雷电 活动更加频繁和强烈, 增加农村雷电灾害风险 。
城镇化进程加速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 农村防雷工作面临更多 挑战和机遇。
技术进步与应用
防雷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农村 防雷水平,降低雷电灾 害损失。
设施质量参差不齐
农村地区的防雷设施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维护管理不到位
防雷设施的维护管理不到位,一些设施损坏后未能及时修复,影响其防雷效果。
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01
02
03
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地区防雷设施建设资 金投入不足,制约了防雷 设施的普及和提高。
技术水平有限
农村地区防雷技术水平有 限,影响了防雷设施的建 设和维护管理。
急响应能力。
配备应急物资
03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避雷器、发电机、照明设备等,确保
在雷电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05
预期效果与评估方法
预期实施效果
降低雷电灾害发生率
通过实施防雷措施,降低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的发生率,保障农村 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防雷意识和能力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雷电是自然界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电闪雷鸣就是它的出场方式,雷电它的本身就带有突发性以及破坏性,具有非常巨大的能量,雷击时会产生巨大的电流,雷电灾害它是在自然界中被世界公认的最可怕,对人类的生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相对于城镇而言,由于地域因素的制约,农村地区是闪电多发地区,加之受当地的经济因素制约,使得乡村成为了避雷场的脆弱地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还没有达到规定,因此,目前我国的防雷工作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根据农村雷电防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减少雷电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危害。
关键词:农村;雷电防护;问题;应对措施引言由于农村区域基础防雷设施较为薄弱,外加农民群众防雷意识以及相关知识层面的不足,所以长期以来都是我国防雷减灾工作中难点重点,对农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不小威胁,因此需要加以重视。
在当下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切实应对农村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关键内容。
1.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农民群众防雷意识差由于农村普遍存在着封建观念,在遭遇了闪电袭击后,大部分的人都会掩盖自己的遭遇,不会主动上报给上级部门,以便采取更好的防范手段。
有关方面由于缺乏有关技术支撑和现场技术培训,加之对防范措施缺乏科学的了解,多数人抱着碰运气的心态,自觉防范雷电的观念不够强烈。
就广大的农户来说,绝大多数的教育程度都很低。
对于遭遇闪电的灾难,人们往往很难对其成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往往把"不幸"看成是遭遇闪电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单位不能对乡村住宅的建设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查,而农户又不能正确地掌握科学的避雷技术,从而导致了很多的雷击事故。
1.2缺乏相关法规和标准当前,国家对于农村雷电防护的规定和标准较少,导致农村雷电防护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及防御对策
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及防御对策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极端气象灾害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雷电已经成为继地质和洪水灾害之后的第三大自然灾害。
本文简单分析了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以及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对策。
希望通过完善基础设备、提高农民和乡镇干部的防雷意识、建立严密的制度机制的方式,促进农村防雷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雷电灾害是属于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正在逐渐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全国各地的气象局也十分关注此事。
现如今,我国的防雷减灾工作还处于开始阶段,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人们的防雷应急避险和防御措施不当,缺乏相应的防雷知识,再加上基础设备的落后,防雷管理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
一、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分析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正在逐年增加,比如在四川地区,20一年1-8月,就四川省防雷中心公布的雷击灾害情况而言,全省一共出现了153天雷雨天气,因雷击造成了15人死亡,第1页共5页20多人受伤。
雷电灾害发生的时间主要在4-8月,城市建筑区域和农村区域为灾害的高发场所,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损失在城区。
二、农村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1.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受到地理环境或者是生产环境的限制,由于农村特定的区域位置,本身就是处于雷电多发区,容易遭受到雷击。
尤其是在山区等较为空旷的地区,没有安装相应的设施设备,以及可供农民避雷的建筑物。
有的农民雷雨天气在野外劳作时,到容易引雷的树下避雨,会遭受到雷击。
另一点是由于农村特定的环境,地形较为复杂,田间比较空旷的地区也是雷击最容易发生的地点。
2.主观原因主观原因则是人们的防雷意识淡薄,一般情况下,在农民的意识中,往往会选择在田地或者是树林下躲避雷电。
这些落后的思想,也是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行为与自然规律是相违和的。
同时,受到地形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经济条件的影响,农村建筑物的主要材料是钢筋混凝土,没有进行风险性评估,也没有及时安装避雷装置。
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
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摘要:雷电灾害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现代化水平提高,城市规模扩展,高层化、智能化建筑大量涌现,各类电子信息系统也广泛运用于公众生产生活中,这些电子系统均属微电子设备,对外界因素敏感,极易受到雷电侵袭,一旦遭受雷电危害,会出现人员伤亡、火灾及信息系统瘫痪等不良事件。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对策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住宅、校园、经济产业、电子产品系统损毁和生命财产等严重安全事件越来越多,对社会影响很大。
因此,应当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对郊区农村气象灾害的预警方面更加尤为迫切。
1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1.1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不完善我国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绝大部分由国有气象企业提供,少部分由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提供,远不能满足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的市场需求。
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不规范,考核体系不完善,部门合作与联动机制不深入。
气象主管机构在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对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管理不到位,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在雷电预警预报方面的工作相当薄弱,无法对雷电发生概率、重点区域雷电危险度等级和雷电活动区域及其移动趋势等进行预警。
1.2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改革前,事业发展经费不足靠防雷创收弥补,而在防雷服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时,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未能及时“补位”。
基层气象部门争取政府落实防雷安全监管经费难度较大,已经严重制约了气象事业的正常发展。
各地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向当地政府争取监管经费和委托服务经费普遍不到位,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国共计争取到2.37亿元,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江西省市县局争取地方公共财政经费支持方面进展缓慢,目前11个市局、85个县局仅落实防雷管理和技术服务经费600万元。
1.3从业人员少、技能不高,社会组织总量不足防雷体制改革后,对防雷检测人员进行了调整,原从事防雷检测的事业编人员转岗到别的岗位,编外人员调整到防雷检测业务岗位。
防雷安全管理上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防雷安全管理上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雷电活动带来的危害性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其很容易带来较为明显的人员伤亡,也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也就需要切实围绕着防雷安全管理引起高度重视,确保雷电预防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结合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当前虽然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但是依然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如此也就需要重点加强管控优化。
本文就重点围绕着防雷安全管理上的现状及其优化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防雷安全;管理;现状;对策1 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受到雷电灾害会对建筑、设备乃至人身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和伤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及电子电器设备的大量使用,由于电磁感应造成的雷击事故也与日俱增,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越来越明显,而防护雷电灾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雷装置好坏。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但雷电灾害发生频次相对较少,因此民众对于防雷工作也并不重视,大多人对于防雷知识还停留在只要装置了避雷设备即可以安全无忧的层面上。
然而由于这种疏忽大意,造成雷电灾害有机可乘,使正常生产生活蒙受到巨大损失,给人身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2 防雷安全管理现状分析2.1 建筑物存在明显隐患问题对于当前各个区域出现的雷电事故灾害,其首先和建筑物自身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为建筑物自身的防雷体系不健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隐患,进而也就必然容易造成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一点在农村地区较为明显,因为大部分的农村房屋都是自己建造,进而也就必然很难在建造过程中规范落实相关防雷措施,容易导致整体防雷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在一些架空线以及天线等方面的设置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混乱现象,如此也就必然很容易造成较为明显的雷电击中问题,将雷电导入室内的话,必然也就很容易带来人员伤亡问题。
此外,因为人员在房屋建造中随意安装一些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等,同样也很可能造成安全威胁的产生,也是防雷安全管理的重点目标所在。
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防雷措施信息化分析
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防雷措施信息化分析摘要通过分析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防御重点,就房屋建设的选址、房舍外部防雷裝置的安装、太阳能、强弱电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相应的防雷措施,并提出应着力加强农村的防雷意识和雷电灾害体系建设。
关键词雷电灾害;现状;防雷措施1 农村雷电灾害现状根据中国气象局近10年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且平均每年约有1 000多人遭受雷击伤亡,其中10%以下发生在城市,90%以上发生在农村,表明了城市防雷措施相对完善,而农村防雷措施很不健全,农民防雷意识相对薄弱,基础设施防雷装置有待完善。
因此,我国防雷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在农村,从源头上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防雷工作非常关键[1]。
2 雷电灾害成因分析2.1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知识较贫乏,防雷意识淡薄。
认为雷电灾害是雷公发威,是天神惩罚人,难以直接对抗和避免,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
在居住(房屋建设)、生活劳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防雷自我保护意识。
如农村建房选址盛行信“风水”先生,不懂也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把房屋建在雷电灾害发生概率大的地方;又如在野外劳动遇到雷雨时,就近躲在孤立的大树下或没有防雷设施的亭子里,这很容易招来雷击之祸。
2.2 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相关防雷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经过10余年的运行,城市防雷减灾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城市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安装、验收等都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程序,并取得良好的防雷减灾效果。
但在农村,由于地域宽广、建(构)筑物分散、经济较落后等原因,防雷工作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
2.3 农村防雷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农村绝大部分建(构)筑物没有安装防直击雷装置,或者安装的防直击雷装置不符合规范的要求,遇到雷雨天气时,这些没有安装或安装了不符合规范的防直击雷装置的建(构)筑物都处于雷暴危险区中,易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给农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实践及发展思考
农家参谋农业气象-114-NONG JIA CAN MOU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实践及发展思考王磊(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气象局,内蒙古赤峰,025250)【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雷电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雷电防御工作存在的不足,对防雷减灾的发展思路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御;发展1 引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防雷工作一直是气象部门重要的研究课题,需要相关部门对此加以重视,密切配合,将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从根本上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2 我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现状分析雷电是强对流行天气引发的一种灾害,主要的特点包括:发展迅速、影响范围广、灾害形式多样等,这就给灾害的提前预警增加了难度。
首先,《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明确的提出,县级雷电防御工作主要是县级以上的地方气象主管部门负责。
其次,安监部门建立了防雷安全管理机制,联合执法和监督,对易燃品、危险化学品需要定期监测,及时的做好隐患排查工作,一旦发现防雷设备不符合规定要及时整改;最后,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雷电防灾防御工作的科学性,可以利用历史观测数据,对不同区域的雷电灾害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
3 我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思考3.1 做好知识的宣传气象部门需要向各区域的人民群众普及和防雷有关的知识,做好宣传工作,尤其是要做好防雷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通过短片、宣传手册的方式大范围的宣传。
要让广大群众认识并且掌握先进的防雷。
同时,还要提升法律意识,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性,严格的遵守法律的有关规定,不能触犯法律,要推动气象防雷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做好防雷安全管理政府应该对防雷工作进行大力的支持,做好防雷安全管理,对辖区内的学校、医院、社区以及事业单位的防雷装置情况进行检查,务必保证其符合规定,要密切和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增加和油库、汽库和烟花爆竹的防雷检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要确定所在地区的危险品的检测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其次要确定是否定期组织安全排查和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然后,确定安全隐患是否整治到位;最后,不同地区的防雷监管部门需要加强联系,一旦发现可能存在有安全隐患或者是违规的情况,一定要限制时间进行整改,情况严重的要停业整顿,务必保证雷电防御工作的有序开展。
吴忠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思考
吴忠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思考摘要:本文围绕吴忠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展开思考。
首先介绍了防雷减灾对于吴忠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当前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后重点讨论了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建设该体系的关键问题,包括检测和预警系统、数据收集和分析、人才培养与科研支持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建立数据共享和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吴忠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高防雷减灾能力,保障城市安全。
关键字:吴忠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思考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雷电灾害对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吴忠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同样面临着雷电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
为了提高吴忠市的防雷减灾能力,建设一个完善的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目前,吴忠市的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建设一个健全的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对于吴忠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重点探讨该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吴忠市防雷减灾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数据管理和共享、加强人才培养与科研支持,相信吴忠市的防雷减灾能力将得以大幅提升,城市和居民的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1.当前吴忠市防雷减灾气象服务体系的现状1.1 检测和预警系统目前吴忠市的防雷减灾气象检测和预警系统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准确性有待提升、及时性不够的问题。
雷电探测设备数量有限,导致雷电活动的监测不够全面,因此可能出现漏报或误报情况。
预警信息的发布也存在滞后的情况,无法提前通知民众和相关部门。
1.2 数据收集和分析当前在防雷减灾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
吴忠市缺乏高密度、高精度的雷电数据采集网络,无法全面了解雷电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时间特性,导致防雷减灾决策的不科学性。
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王海峰
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王海峰摘要:作为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文章主要对10KV配电线路防雷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线路;防雷引言现阶段,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某些地区的自然灾害频发,许多地区的10KV配网遭受雷击出现了故障。
这些事故严重威胁到电网的供电安全,降低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同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对10KV配电网遭受雷击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必要针对雷击原因制定相应的防雷措施,以达到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1当前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电事故的原因分析1.1环境因素电放电引起线路的雷电过电压是遭受雷击事故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10kV线路上的绝缘子只有1〜2片,对于直击雷的耐压水平为5kV,一旦发生直击雷现象必然会引起线路出现闪络但不一定造成故障,然而感应雷引起的过电压水平会超过400kV,这将直接导线路、绝缘子等部件出现损坏。
所以,防止雷击造成事故,首要的任务是做好雷电感应过电压的防护工作。
1.2线路绝缘水平不足当配网的杆塔或者避雷线遭受雷击时,在线路绝缘层上产生的瞬时过电压会达到10〜400kV,如果线路的绝缘水平不够,绝缘层就很容易被击穿,这不仅会造线路短路或跳闸事故,还会造成大量的电量损失。
因此,在搭建线路时,尽量采用冲击闪络电压较高的绝缘子。
2当前10kV配电线路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1配电设备缺少有效的防雷保护设施DL/T5220-2005规定,“柱上断路器应设防雷装置。
经常开路运行而又带电的柱上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两侧,均应设防雷装置”,“多雷区,为防止雷电波或低压侧雷电波击穿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的绝缘,宜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或击穿熔断器。
如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应在低压侧中性点装设击穿熔断器。
”然而该地区农网部分未改造台区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没有安装避雷器,且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所带低压线路长,雷电波容易从低压线路入侵配电变压器,引起配电变压器绝缘击穿,导致变压器损坏。
永新县防雷减灾现状及发展建议
永新县防雷减灾现状及发展建议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部、罗霄山脉中部,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春秋短,冬夏长,受其地理位置及气候影响,经常发生雷暴活动,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2016年5月,持续降雨及雷电活动导致永新县城北工业园金利达纺织厂发生火灾,逾100 t纺织品毁于一旦。
另外,永新县属于雷击灾害防御薄弱区域,常有雷击伤亡事件发生,如永新县龙田乡潞江,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雷击现象,为该县有名的“雷击村”,曾因雷击致4人死亡。
基于此,加强永新县防雷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1 防雷减灾现状1.1 加强防雷减灾示范工程建设2016年8月,永新县政府拨付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永新县有名的“雷击村”龙田乡潞江村的防雷工程建设,这是江西省首例由地方政府出资建设的农村防雷减灾示范工程,为永新县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该项目为雷击风险高的房屋建好防雷设施;同时永新县气象局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雷科普知识宣传,大大提升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水平。
1.2 开放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培育和发展防雷减灾服务市场主体,依法规范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防雷减灾行政管理。
探索建立综合执法、协同监管措施,维护防雷减灾服务市场秩序。
在气象立法和标准化工作方面,推进《江西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立法进程,做好《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立法储备。
积极参与标准化试点,推动省雷电防护中心参加省级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
2 防雷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2.1 防雷技术人才不足目前,基层防雷技术人才不足,常出现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气象部门的人才队伍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员职责权限分工不明确,导致防雷减灾管理杂乱,防雷减灾存在走过场的情况。
气象部门缺乏高层次技术人才,部分工作人员缺乏防雷基础知识和防雷技术,严重阻碍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层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没有相应设计及施工资质,导致有些防雷工程项目存在违规行为,防雷工程设计不合格现象时有发生。
张掖市自动气象站雷电防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自动气象站雷电防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却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自动气象站雷电防御工作是确保气象站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张掖市自动气象站雷电防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增强雷电防御能力,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雷电防御;对策引言雷电具有强大的电能,可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在自动气象站中,采取适当的雷电防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而自动气象站雷电防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如何能有效降低雷电对自动气象站设备和工作人员的风险,确保气象观测和预报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人员的安全是自动气象站雷电防御工作的重心。
为了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张掖市建立了自动气象站网络。
然而,在雷电防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张掖市自动气象站雷电防御存在的问题1.1不完善的雷电监测系统目前的自动气象站在雷电监测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部分站点雷电监测设备老化,精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这些设备可能经过多年使用,已经不具备高精度和准确性,无法快速准确地监测和预警雷电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雷电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而旧设备限制了设备的监测能力和准确度。
而且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因素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
缺乏及时的维修和更新措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虽然目前自动气象站雷电设备遍布张掖市,但监测覆盖范围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设备数量和布设位置的限制,可能导致一些监测盲区的存在,无法实时监测到这些区域的雷电活动情况。
这给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的雷电应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1]。
1.2预警信息传递不及时在雷电防御中,及时传递预警信息至关重要。
张掖市自动气象站作为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收集和传递雷电预警信息。
然而,目前,张掖市自动气象站雷电预警信息的传递存在一定的延迟。
这可能由于设备故障、通讯网络不稳定或人工操作等原因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王海峰
发表时间:2018-12-18T09:30:16.5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王海峰
[导读] 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邯郸市雷电特征及其影响较大。
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局河北邯郸 056001
摘要: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邯郸市雷电特征及其影响较大。
因此加强邯郸市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减少雷击事故出现率,保护国家以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地方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雷电灾害;公共气象服务;防御对策
引言
雷电灾害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现代化水平提高,城市规模扩展,高层化、智能化建筑大量涌现,各类电子信息系统也广泛运用于公众生产生活中,这些电子系统均属微电子设备,对外界因素敏感,极易受到雷电侵袭,一旦遭受雷电危害,会出现人员伤亡、火灾及信息系统瘫痪等不良事件。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东麓,
西面是太行山脉,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面则是华北平原,境内海拔落差较大,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
受其地形地貌位置以及气候特征影响,邯郸市夏季常出现雷暴活动,年平均雷暴日数西部山区多于东部平原,有自西向东逐渐减少趋势,一年中以7月最多,一日中雷暴多出现在午后到前半夜发生,集中出现在16~21时,几乎每年都可能会因雷电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严重时甚至导致出现雷击伤人事故,如2004年7月14日邯郸市峰峰矿区及周围乡镇遭受雷击,致使5人死亡、9人重伤、7人轻伤。
因此加强邯郸市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减少雷击事故出现概率,保护国家以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地方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邯郸市防雷减灾工作现状
近年来,邯郸市气象防雷中心坚持将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当作重点任务开展,严格贯彻落实《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河北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防雷减灾管理细则,强化雷电灾害防御组织管理,积极执行雷电监测、预报预警工作、雷电灾害调研鉴定及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结合当地雷电监测历史资料对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划分,向公众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同时深入各单位及社区、中小学校、农村等地方,积极开展防雷减灾宣传、防护、检测等工作。
邯钢是特大型钢铁企业,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是河北钢铁集团核心企业,被誉为“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生产、加工、存储等环节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环境,设施复杂,属于重点防雷安全单位。
从2013年4月8日起,河北省邯郸市防雷中心开始对邯钢防雷设施进行年度春季安全检测工作,防雷检测人员克服困难,完成对能源中心、炼铁厂、炼钢厂、焦化厂、冷轧厂、热轧厂、大型轧钢厂、烧结厂等二十一个分厂建筑物、设备、管道、配电室、主控室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检测,对检测中发现的防雷隐患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及时复检,对检测合格单位发放了《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报告》,经过防雷中心检测人员的不懈努力,顺利完成了邯钢的年度春季检测工作,确保雷雨季节该类场所防雷安全生产工作不出纰漏,为企业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2邯郸市雷电灾害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公众雷电防护意识淡薄
邯郸市防雷减灾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纵观工作开展过程中,总结发现仍有一部分群众防雷意识还较为淡薄。
近些年来,邯郸市防雷中心注重对地方群众开展防雷减灾知识宣传,但开展过程中缺乏长效机制,仍有一部分群众缺乏对防雷减灾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偏远且通讯、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农民居住分散,地形崎岖,防雷减灾知识宣传覆盖面落实不到位,加上村里大部分为年龄偏大的老人和年幼孩子,有的还长期存在封建迷信思想,认为雷电灾害属上天对个人的惩罚,对于雷电灾害预防措施毫不知情,这些因素均造成农村区域雷击事故频繁出现,且难以调查防御,需要不断提升防雷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及相关减灾技巧推广应用。
2.2防雷减灾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强
当前,邯郸市防雷中心人事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防雷专业性人才。
特别是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管理人员大都身兼多职,职责分工不够明确,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相对混乱,日常工作开展难免有走过场现象,还有些人员防雷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对防雷减灾技术认识也不到位,制约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尤其是钢铁、化工等及等易燃易爆防雷隐患排查以及大型工程防雷安全监管工作,防雷减灾技术人员要求还跟不上。
3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对策
3.1加强防雷知识宣传
邯郸市气象局应加强防雷减灾科学知识宣传,以增强全社会对防雷知识认知度及防雷减灾意识,进行科学防雷、避雷,推动邯郸市防雷减灾工作顺利开展。
由于偏远农村和中小学校对防雷知识认知浅薄,应加大学校和农村地区防雷知识宣传,各级政府部门应认识到防雷减灾重要性,为防雷宣传保驾护航。
邯郸市气象部门可借助于报纸、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多渠道宣传防雷减灾知识,结合专题和专家讲座等,做好防雷减灾公共服务知识宣传和普及。
3.2建立和完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结合邯郸市雷暴特点、灾害发生、产业和行业分布等,同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同各地相符的防雷减灾方案,推动全市防雷监测网建设,完成闪电定位系统建设,借助于多普勒数字雷达和闪电定位仪对雷暴天气和闪电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加大研究闪电定位系统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信息力度,对邯郸市雷电灾害加强监测,就实时监测资料的基础分析做好雷电灾害预警工作,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传播平台向全社会、尤其是雷电环境评价重点区域和雷电防护单位发布雷电预警信息,为当地政府部门的防雷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3加强部门联动,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积极开展面向不同行业雷电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防雷中心联合城建、安监、国土、农业等部门,做好沟通协作,共同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防雷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检测机构服务情况、被检单位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等进行检查,做好邯郸市雷电灾害调查工作,对全市防雷形式加强分析,做好全市易燃易爆、化工等危险场所、重点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防雷检测及雷击风险评估,降低雷电危害。
3.4建立雷电灾害评估系统
雷电灾害评估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认真调查邯郸市地理、地质、气象、环境、土壤等,并在当地雷电活动规律和被保护特点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形式和布置。
全面分析雷电活动规律和历史同类灾害成灾情况,确定重点雷电防护单位和场所,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雷减灾对策;二是做好雷电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统计直接和间接雷电灾害损失,重点防范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场所做好雷电安全风险评估。
3.5增设农村劳作活动区防直击雷措施
农民开展农活等劳作活动的区域十分广泛,劳作活动区域内易出现雷击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农民生命安全,结合邯郸市雷电灾害防御公共服务工作开展现状,重点考虑雷击事故案例和劳作区地理位置、气流方向,将避雷针等安装在适当位置处,确保农村劳作区内安全。
4结论
防雷减灾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相关部门应始终将社会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切实采取措施,消除防雷安全隐患、加快防雷技术服务队伍建设等不断增强防雷减灾效果,将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杨玲珠,宋晓辉,王沛涛,等.邯郸市雷电灾害的气候特征和天气形势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论文集,2008.
[2]宋晓辉,柴东红,田秀霞,等.邯郸地区地闪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
作者简介
王海峰(1962年12月-),男,汉族,河北省邯郸市人,本科,学士学位,工程师;从事雷电灾害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