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溢洪道

合集下载

溢洪道

溢洪道
和振动。在工程实践中,布置这种泄洪设施往往与 导流隧洞相结合,施工期采用隧洞导流,竣工后废 洞利用。专门布置竖井式溢洪道泄洪在我国应用较 少。
1
3
2
4
5
图6-3 竖井式溢洪道示意图 1—环形喇叭口; 2—渐变段; 3—竖井段 4—隧洞; 5—混凝土坝
井 式 溢 洪 道 进 口
(4)虹吸式溢洪道:如图6-4所示,它是一种封闭式 溢洪道,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虹吸的作用泄水。当库水 位达到一定的高程时,淹没了通气孔,水流经过堰顶 并与空气混合,逐渐将曲管内的空气带出,使曲管内 产生真空,虹吸作用发生而自动泄水。这种溢洪道的 优点是能自动调节上游水位,不需设置闸门。其缺点 是超泄能力较小,构造复杂,且工作可靠性较差,在 大中型工程应用较少。 以上四种类型的泄洪设施,前两种设施的整个流程 是完全敞开的,故又称为开敞式溢洪道,而后两种又 称为封闭式溢洪道。
4
2
1 R=4 3 2
图6-4 虹吸工溢洪道示意图 1—遮檐; 2—通气孔; 3—挑流坎; 4—曲管
4
6
1
2
3
5
图6-2 侧槽式溢洪道布置图
1—洪道; 2—侧槽; 3—泄水槽; 4—出口布消能段 5—上坝公路; 6—土石坝
(3)井式溢洪道:图6-3所示,这种溢洪道由溢流 喇叭口段、竖井段和泄洪隧洞段组成。水流进入环
行溢流堰后,经竖井和泄水隧洞段流入下游。这种
泄水设施的主要建筑物是泄水隧洞.
缺点:水流条件复杂,超泄能力小,容易产生空蚀
一、河岸溢洪道的型式河岸溢来自道其主要型式有正槽溢洪道、侧槽溢 洪道、井式和虹吸式四种。
(1)正槽溢洪道:其泄槽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 堰水流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如图6-1所示。 正槽溢洪道适用于各种水头和流量,并且水流 条件好,运用管理方便。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大 多数以土石坝为主坝的水利枢纽都采用这种溢洪道。

6河岸溢洪道-河海大学

6河岸溢洪道-河海大学
于地基条件差、泄量小的地形平缓的中小 型工程。
2、实用堰: m高,工程量小,施工复杂,适用于岸坡较陡
的大中型工程。
(1) 体型:标准WES、克-奥曲线、幂次曲线
(2) 低堰
(m P1 ) 为满足流量系数要求 Hd
P1 0.3
Hd
P2 0.5
Hd
(3) Hd的确定: Hd (0.65 ~ 0.85)Hmax
• 从水流条件讲:
a.水流通畅不影响其他建筑物;
b.控制堰上游应开阔,使堰前水头损失小; c.泄槽在平面上最好不设弯段,以避免离心力和冲击
波的影响; d.泄槽末端消能段应远离坝脚也不应影响通航建筑物
和水电站尾水。
• 从施工上讲:
a.充分利用开采出来的石渣; b.爆破开挖不影响相邻建筑物。
二、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1.引水渠的设计 • 设计要求:
几何关系:
Fn1
v n1 gh1
收缩段(以减小工程量)
扩散段(减小单宽流量)
弯曲段(解决洪水归河问题)
挖方工程:深窄断面 填方工程:宽浅断面
达到经济目的
b.纵断面:陡坡。由陡至缓,以反弧连接;
由缓至陡,采用射流抛物曲线连接
c.横断面:岩基上为矩形;
土基上为梯形,但边坡不宜太缓;以防水流
外溢,一般取1:1-1:2。
底宽由泄流量确定;
1.轻型支墩坝,早期的薄拱坝;
也不是所有坝型都适合修建坝身溢洪道。如土坝、堆石坝。因此 河岸溢洪道适用于:
1.轻型支墩坝;
2.土石坝;
3.河谷狭窄;
4.泄量很大的水利枢纽,河床河岸同时布置,如第一、第二溢洪 道;
5.有天然垭口,在高程上合适,地质上抗冲能力强。如刘家峡水 电站,是我国最高最早的重力坝,采用了河岸溢洪道。

河岸溢洪道介绍

河岸溢洪道介绍
(二)自溃式非常溢洪道
(三)爆破引溃式非常溢洪道
二、破副坝泄洪
当水库没有开挖非常溢洪道的适宜条件, 而有适于破开的副坝时,可考虑破副坝的应急 措施,其启用条件与非常溢洪道相同。
这种溢洪道的泄槽轴线与溢流堰轴线垂直, 与过堰水流方向一致,过堰水流平顺稳定。
正槽溢洪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因而大中 小型工程广泛采用,特别是拦河坝为土石坝的水 库。
一、正槽式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溢洪道在水利枢纽中的位置选择,关系到工程的总 体布置,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工程量、投资、施工进度 和运用管理。其位置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四节 井式溢洪道与虹吸式溢洪道
一、井式溢洪道
井式溢洪道通常由溢流喇叭口、渐变段、竖 井、弯段、泄水隧洞和出口消能段等部分组成。
二、虹吸式溢洪道
虹吸式溢洪道是一种封闭式溢洪道,封闭式 进口的前沿低于溢流堰顶。
第五节 非常溢洪设施
当校核洪水与设计洪水的泄流量相差较大时,应当考 虑设置非常泄洪设施。目前常用的非常泄洪设施有:非常 溢洪道和破副坝泄洪。
(二)控制段
控制段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它由溢流堰及其两侧的连接建筑组成,是控制溢 洪道泄流能力的关键部位。
1、溢流堰的形式 溢流堰通常选用宽顶堰、实用堰,有时也用
驼峰堰。
2、闸门的布置与选型 溢流堰可设闸门,也可不设闸门。
3、堰顶高程和孔口尺寸的确定 其设计方法与溢流坝相同。
(三)泄槽
正槽溢洪道在溢流堰后多用泄水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出口 消能段相连接,以便将过堰洪水安全地泄向下游 河道。
1、泄槽的平面布置 泄槽在平面上宜尽量成直线、等宽对称布置,
使水流平顺,避免产生冲击波等不良现象。

河岸溢洪道介绍提纲资料

河岸溢洪道介绍提纲资料
三、适用条件
正槽溢洪道适用于有马鞍形垭口地形的大中型水库中。
侧槽溢洪道适用于两岸地势高,岸坡较陡的中小型水库中
★泄水建筑物分类:
河岸式 溢洪道
正槽式河岸溢洪道 开敞式
侧槽式河岸溢洪道
井式河岸溢洪道 封闭式
虹吸式河岸溢洪道
泄水建筑物
河床式 溢流坝
坝身泄水孔 深式泄水建筑物 水工隧洞
坝下涵管
任务5、 河岸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河岸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任务6、工程案例
陆浑水库位于黄河流域伊河中游的河南省嵩县境内,控制 伊河流域面积3492km²,总库容为13.2亿m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 结合灌溉、发电、供水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库。
陆浑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输水洞、 灌溉洞以及两个小电站组成。
溢洪道位于大坝的右岸,主要作用是宣泄多余洪水,和泄 洪洞配合使用,保证大坝安全,为开敞式河岸正槽型式,其组 成包括引水渠、闸室控制段、泄水槽段、消能段、退水渠段五 部分。
河岸溢洪道 侧槽溢洪道 井式溢洪道 虹吸溢洪道 封闭式
三、河岸溢洪道按作用不同可分为: 正常溢洪道
河岸溢洪道 非常溢洪道
典型正常溢洪道示意图: 正槽 侧槽 井式 虹吸
小浪底水利枢纽
7
12 6
4
5
3
1-进水渠;2-溢流堰;3-泄槽;4-消力池;5-出水渠; 6-非常溢洪道;7-土石坝
典型正常溢洪道示意图: 正槽 侧槽 井式 虹吸
河岸溢洪道设计
单元1 溢洪道的认知
任务1、河岸溢洪道的概念 在水库枢纽中,用以排泄水库不能容纳的多余洪水量,保
证枢纽挡水建筑物及其它有关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而修建的进 水坎顶高程位于库水面附近的泄水建筑物叫溢洪道。

6第六章--溢洪道

6第六章--溢洪道
为1~2m/s。断面形状为梯形,应注意边坡稳定。做好衬砌, 减小糙率。
纵断面 底坡采用逆坡或平坡,渠底高程要低于堰顶高程。
二、控制段
(一)溢流堰旳形式 溢流堰一般选用宽顶堰、实用堰,有时也
是用驼峰堰、折线形堰。溢流堰旳体形应尽量 满足增大流量系数,在泄。
宽顶堰 实用堰 驼峰堰 折线形堰
宽顶堰
宽顶堰旳特点是构造简朴,施工以便, 但流量系数较低 。(图1)
泄槽旳横剖面
泄槽横剖面形状在岩基上多做成矩形或近似于矩
形,以使水流均匀分布和有利于下游消能,边坡坡 比大约为1:0.1~1:0.3;在土基上则采用梯形,但边 坡不宜太缓,以预防水流外溢和影响流态,大约为 1:1~1:2。
掺气水深hb(m)可用下式估算
v
hb
(1 )h 100
外墙水面与中心线水面旳高差Δh
三、泄槽
泄槽旳底坡常不小于水流旳临界坡
泄槽旳平面布置在平面上宜尽量采用直线、等 宽、对称布置
泄槽在平面上需要设置弯道时,弯道段宜设置在 流速小、水流比较平稳、底坡较缓且无变化部 位 (图4)
泄槽旳纵剖面
泄槽旳纵剖面应尽量按地形、地质以及工程量少、 构造安全稳定、水流流态良好旳原则进行布置。 常用旳纵坡为1%~5%,有时可达10%~15%,坚 硬旳岩石上能够更大,实践中有用到1∶1旳。 (图5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槽溢洪道 第三节 侧槽溢洪道 第四节 非常溢洪道
一、河岸溢洪道旳类型
1. 正槽式溢洪道 特点:水流平顺,泄水能力强,构造简朴,常用。
合用:岸边有合适旳马鞍形山口时,此时开挖量最小。 2.侧槽式溢洪道 特点:水流过堰后,转向约90°,进入泄水槽。 合用:水流条件复杂,水面极不平稳,构造复杂,对大坝有

河岸溢洪道

河岸溢洪道
4
东阳市横锦水库溢洪道
控制段,泄槽(陡槽)
消能段,尾水渠.
5
(2)侧槽式溢洪道:水流经过溢流堰,泄入与堰大 致平行的侧槽后,在槽内转向约90°,经泄槽或泄水 隧洞流入下游。侧向进流,纵向泄流。
适用:坝址 山头较高、 岸坡较陡, 中小型水库 中采用无闸 门控制的溢 洪道。
6
(3)井式溢洪道:洪 水流过环形溢流堰, 经竖井和隧洞泄入下 游。陡岸峡谷地区的 高水头水利枢纽有必 要设置坝外溢洪道时, 采用井式溢洪道可能 是有利的选择,一般 须建在坚固岩基中.
嵌入音乐
第四章 河岸溢洪道
1
— §4-1 概述 — §4-2 正槽溢洪道 — §4-3 侧槽溢洪道 — §4-4 非常溢洪道
2
4.1.1 泄水建筑物及其类型 泄水建筑物:用来宣泄超过水库调蓄能力的洪
水,以确保枢纽的安全运行。
泄水建筑物的按位置分类: (1)河床式:混凝土坝、浆砌石坝,采用坝顶溢流和坝
身泄水孔。 (2)河岸式:土石坝、薄拱坝、轻型支墩坝、河谷狭窄
而泄流量大时。
按结构形式分类: (1)开敞式溢洪道:造价低,超泄能力大 (2)泄水隧洞:两岸陡峭,可兼做施工导流洞
3
4.1.2 河岸溢洪道的类型 (1)正槽式溢洪道:结构简单,进流量大,泄流能 力强,工作可靠,施工、管理、维修方便,被广泛 采用。
10
(三)水流:顺畅、稳定、不影响其他建筑物 (四)施工:出碴方便、开挖料利用 (五)枢纽:与其它建筑物协调,远离坝体较 好,紧靠坝体注意坝体与导水墙接触面的佛大坝溢洪道
8
(4)虹吸式溢洪道:利用虹吸作用泄水,水流出虹吸管后, 经泄槽流向下游,可建在岸边,也可建在坝内。但流量有 限、施工复杂,工作可靠性较差,适于中小型工程。

水工建筑物——河岸溢洪道

水工建筑物——河岸溢洪道

水工建筑物——河岸溢洪道为了宣泄水库多余的水量,防止洪水漫坝失事,确保工程安全,以及满足放空水库和防洪调节等要求,在水利枢纽中一般都设有泄水建筑物。

常用的泄水建筑物有深式泄水建筑物(包括坝身泄水孔、水工隧洞、坝下涵管等)和溢洪道(包括河岸溢洪道、河床溢洪道)。

河岸溢洪道一般适用于土石坝、堆石坝等水利枢纽。

河床溢洪道即溢流坝,通常用于重力坝枢纽。

一、河岸溢洪道的类型河岸溢洪道可以分为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两大类,正常溢洪道常用的型式主要有正槽式、侧槽式、井式和虹吸式四种。

正槽式溢洪道1—进水渠;2—溢流堰3—泄槽;4—消力池5—出水渠6—非常溢洪道;7—土石坝1、正槽式溢洪道如图所示,这种溢洪道的泄槽轴线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堰水流方向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其水流平顺,超泄能力大,并且结构简单,运用安全可靠,是采用最多的河岸溢洪道型式之一。

2、侧槽式溢洪道如图所示,这种溢洪道的泄槽轴线与溢流堰的轴线接近平行,即水流过堰后,在侧槽内转弯约90°,再经泄水槽泄入下游。

侧槽溢洪道多设置于较陡的岸坡上,大体沿等高线设置溢流堰和泄水槽,易于加大堰顶长度,减少溢流水深和单宽流量,不需大量开挖山坡,但侧槽内水流紊乱、撞击很剧烈。

因此,对两岸山体的稳定性及地基的要求很高。

3、井式溢洪道其组成主要有溢流喇叭口段、渐变段、竖井段、弯道段和水平泄洪洞段,如图所示。

其适用于岸坡陡峭、地质条件良好,又有适宜的地形的情况。

可以避免大量的土石方开挖,造价可能较其他溢洪道低,但当水位上升,喇叭口溢流堰顶淹没,堰流转变为孔流,超泄能力较小。

当宣泄小流量,井内的水流连续性遭到破坏时,水流不稳定,易产生振动和空蚀。

因此,我国目前较少采用。

4、虹吸式溢洪道该型式溢洪道通常包括进口(遮檐)、虹吸管、具有自动加速发生虹吸作用和停止虹吸作用的辅助设备、泄槽及下游消能设备,如图6-4所示。

溢流堰顶与正常高水位在同一高程,水库正常高水位以上设通气孔,当水位超过正常高水位时,水流将流过堰顶,虹吸管内的空气逐渐被空气带走达到真空,形成虹吸作用自行泄水。

溢洪道(new)

溢洪道(new)
一、泄水建筑物:
用来宣泄洪水期间或其他情况下水库(或渠道)中多余水量以保证大坝安 全的建筑物。 溢洪道包括: 1 河床溢洪道(如溢流坝、泄洪闸、泄水孔等) 2 河岸溢洪道(明渠和泄水隧洞等)。
二、河岸溢洪道分类
1、正槽溢洪道 2、侧槽溢洪道 3、井式溢洪道 4、虹吸溢洪道 5、泄洪隧洞
1
三、河岸溢洪道的适用条件

7
8
三、控制堰段
作用: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横断面:矩形 纵剖面:实用堰和宽顶堰 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泄流能力. 实用堰:流量系数大,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较之宽顶堰可减少 工程量。但施工复杂,多用于岩石地基上,尤其是岸坡较陡的大中型 工程。 形式:克-奥型、WES曲线型 宽顶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流量系数较小,需要的溢流前缘 较长。多用于泄洪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 B----堰顶长度 H----堰上水头 P-----堰高
33
34
35
非常溢洪道粘土斜墙砂砾石坝(下游面) 非常溢洪道粘土斜墙砂砾石坝(上游面)
36
29
30
侧槽溢洪道典型布置
31
侧槽沿程变量微分段
32
第四节 其它型式的溢洪道
一、井式溢洪道: 陡岸峡谷地区的高水头水 利枢纽有必要设置坝外溢洪道时, 采用井 式溢洪道可能是有利的选择,一般须建在坚 固岩基中. 二、虹吸虹吸式溢洪道:利用虹吸管原理,借 助大气压力泄洪的设备. 三、非常泄洪设施:非常溢洪道, 自溃式非 常溢洪道, 破副坝泄洪设施
图7-5 泄槽变坡处的竖曲线
12
(1) 泄槽的纵剖面设计
泄槽的纵坡一般做成为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通常 i=1%~5%,有时可达10%~15%。 *变坡:泄槽很长时,为适应地形、地质条件而设。 由陡变缓,变坡处用反弧段连接R=8 ~10倍水深,易 出现动水压力破坏,应尽量避免。 由缓变陡:变坡处用抛物线连接。槽底易产生负压。

第八章+河岸溢洪道-水工建筑物课件

第八章+河岸溢洪道-水工建筑物课件
• 组成: 引水渠、溢流堰、泄槽、消能段、 尾水渠。
2、正槽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1)引水渠 作用: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控制段,改善堰身及泄 槽的流态。 设计原理:在合理的开挖方量下,尽量减少水头 损失,以增加溢洪道的泄水能力,因此要控制 流速。渠内流速限制在1.5-3.0m/s 以下。 2
hf v 2g
泄槽或泄水隧洞流入下游。侧向进流,纵向泄流。
3、适用: 坝址山头较高、岸坡较陡的情况,尤其 适于中小型水库中采用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 中。 4、侧槽的设计: • 泄流量沿侧槽轴线均匀增加,
所以侧槽断面积应沿程增大,
始末断面底宽比约为1:1~1:4; • 槽断面应为深窄型梯形断面, 堰一侧边坡为1:0.5,山坡一 • 侧边坡为1:0.3~1:0.5 ; 槽底高程应保证溢流堰为自由溢流,侧槽中水
3)、驼峰堰(复合圆弧低堰 ): m高,可达0.42以上;设计施工简便,对地基要 求低适用于软弱地基。 4)、带胸墙的溢流孔口: 减小门高,延长泄洪历时。 (二)溢流孔口的确定
同重力坝
3、泄槽段 工作特点:在溢流堰后用泄槽与消能段相 接,为使槽内水流呈急流状态其纵坡常为 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因此又称其为陡槽。 由于泄槽内水流流速较高,设计时必须考 虑高速水流产生的冲击波、掺气和空蚀现 象,在布臵和构造上予以重视,一般应加 高、加固泄水槽的边墙,以确保溢洪道的 安全。
• 空化空蚀的原因:
•泄水建筑物的体型不合理; 。 ••泄水建筑物表面不平整; • 放样不准; • 模板走样; • 混凝土质量不佳; • 泥沙的不均匀磨损;
选用好的体型; • 减蚀方法:
采用高强度的抗蚀材料;
提高抗滑平整度 掺气减蚀
(7)泄槽的衬砌
——防冲、防渗、防风化、承载

水工建筑物--河岸溢洪道

水工建筑物--河岸溢洪道
A.进流平顺,水头损失小,渠内流速限制在1.5-3.0m/s以下; 1.5以下; A.进流平顺,水头损失小, 进流平顺 B.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尽量布置成直线或平缓的曲线, B.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尽量布置成直线或平缓的曲线,转弯 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尽量布置成直线或平缓的曲线 时其丰径不小于4 倍渠底宽度; 时其丰径不小于4-6倍渠底宽度; C.渠底应平缓或设成不大的逆坡,渠底高程常低于堰顶。 C.渠底应平缓或设成不大的逆坡,渠底高程常低于堰顶。 渠底应平缓或设成不大的逆坡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2)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 总原则:a.直线、等宽、对称布置,但工程中常采用 总原则:a.直线、等宽、对称布置, 直线 收缩段(以减小工程量) 收缩段(以减小工程量) 扩散段(减小单宽流量) 扩散段(减小单宽流量) 弯曲段(解决洪水归河问题) 弯曲段(解决洪水归河问题) 挖方工程: 挖方工程:深窄断面 填方工程: 填方工程:宽浅断面 达到经济目的
于地基条件差、 于地基条件差、泄量小的地形平缓的中小 型工程。 型工程。 工程量小,施工复杂, m 实用堰: 2、实用堰: 高,工程量小,施工复杂,适用于岸坡 较陡的大中型工程。 较陡的大中型工程。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体型:标准WES WES、 奥曲线、 (1) 体型:标准WES、克-奥曲线、幂次曲线 (2) 低堰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2、溢流堰
溢洪道的控制段, 溢洪道的控制段,是控制溢洪道泄流能力的关键部位 要求:增大流量系数, 要求:增大流量系数,不产生负压及空蚀
(一)堰型 宽顶堰: 1、宽顶堰: 、方便、m低(0.32 0.385),适用 简单、 0.32—0.385),适用 0.385), 简单 方便、
一、正槽溢洪道的组成、功用及其布置 正槽溢洪道的组成、 1. 组成及功用 • 引水渠 • 溢流堰 • 泄槽 • 消能段 • 尾水渠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泄水建筑物:用来宣泄洪水期间或其他情 况下水库(或渠道)中多余水量以保证 大坝安全的建筑物。包括河床溢洪道 (如溢流坝、泄洪闸、泄水孔等)和河 岸溢洪道(明渠和泄水隧洞等)。 河岸溢洪道的适用条件 1、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采用河床布 置有困难; 2、坝体不宜作河床溢洪道; 3、有垭口地形; 4、利用施工导流洞改建。
*变坡:泄槽很长时,为适应地形、地质 条件而设。 由陡变缓,变坡处用反弧段连接R8 ~ 10倍水深,易出现动水压力破坏,应尽 量避免。 由缓变陡:变坡处用抛物线连接。槽底 易产生负压。

图6-4 泄槽变坡处的竖曲线



(2)泄槽的平面布置 从高速水流考虑,泄槽在平面上应尽量直线、 等宽、对称布置。 实际上,由于地质(形)条件的限制,或从 减少开挖、处理洪水归河、有利消能等方面 考虑,往往改变横断面,设置收缩段、弯曲 段或扩散段。
第二节、正槽溢洪道工作特点 开敞式正面进流. 泄槽与溢流堰轴线 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方向一致. 组成: 进水段(引水渠), 控制段,泄 槽(陡槽), 消能段,尾水渠. 优点:结构简单,进流量大,泄流能力强, 工作可靠,施工、管理、维修方便,因而 被广泛采用。
一、正槽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1、引水渠 作用: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控制段,改善堰身 及泄槽的流态。 设计原理:在合理的开挖方量下,尽量减少 水头损失,以增加溢洪道的泄水能力。 断面形式:岩基上接近矩形,土基上采用梯 形。 进口布置形式:喇叭口。
图6-2 溢洪道的整体布置 单位:m
2、控制堰段 作用: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横断面:矩形 纵剖面:实用堰和宽顶堰 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泄流能力. *实用堰:流量系数大,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 较之宽顶堰可减少工程量。但施工复杂,多 用于岩石地基上,尤其是岸坡较陡的大中型 工程。 *宽顶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流量系数 较小,需要的溢流前缘较长。多用于泄洪量 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

河岸溢洪道的名词解释

河岸溢洪道的名词解释

河岸溢洪道的名词解释河岸溢洪道是一种特殊的河道设计,旨在通过控制和释放溢洪水量,减轻河流水位上升和洪水威胁。

它通常位于河岸边,是河流流域的一部分,为排泄超过普通河道所能容纳的水量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

这个解决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将溢洪水引导到专门设计的渠道中,从而避免将所有水量直接注入下游地区,减轻洪水对人们生活和财产的威胁。

河岸溢洪道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洪水调控和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在洪水发生时,水位上升迅速,正常的河道可能无法承载巨大的水量。

而河岸溢洪道则能够及时启用,将多余的水排放到特定的溢洪渠道中,从而保护周边地区免受洪水侵害。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灾害对人们生活和财产的冲击,为沿岸城市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河岸溢洪道的建设还可以改善河岸生态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保护水源地和植被的方法,降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河岸溢洪道还可以提供生态涵养功能,为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因此,它不仅可以减少洪水威胁,还可以保护沿岸生态环境的健康。

河岸溢洪道还可以用于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因为溢洪道可以将多余的水量引导到其他流域或水库中,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

这种方法是一种灵活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并将洪水转化为可供后续利用的资源。

因此,河岸溢洪道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洪水管理工具,还可以与水库和灌溉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然而,河岸溢洪道的设计和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土地和资金的问题。

建设大规模的河岸溢洪道需要大片的土地,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这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困难和复杂的任务。

其次,河岸溢洪道的设计需要多方面考虑,包括地理条件、水文特征和人口密度等因素,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最后,河岸溢洪道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和合适的策略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期可持续利用。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河岸溢洪道作为一种洪水调控和水资源管理工具,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河岸式溢洪道的组成

河岸式溢洪道的组成

河岸式溢洪道的组成
河岸式溢洪道由下列部分组成:
1. 溢洪口:位于河道的河岸上,通常有多个,通常采用锥形或梯形的设计,以分散水流。

2. 河床调节结构:用于平衡溢流水量和控制河床侵蚀及淤积。

通常采用阶梯状河床、改善河床水流,以利于流量分配和防止水流过快。

3. 侵蚀护岸:固定设计在岸边,保护岸边免受河水冲刷。

4. 水位计:用于监测溢河时的水位,以便及时启动机器设备。

5. 道路和进风口:用于进入溢洪道内,进行检修、维护等。

由于通常需要进行清洗和检查,道路和进风口通常安装在溢洪道的上游或中部。

5.河岸溢洪道

5.河岸溢洪道

第四节
非常溢洪道
一、漫流式 漫流式非常溢洪道的布臵与正槽溢洪道类似,堰 顶高程应选用与非常溢洪道启用标准相应的水位 高程。控制段(溢流堰)通常采用混凝土或浆砌 石衬砌,设计标准应与正槽溢洪道控制段相同, 以保证泄洪安全。控制段下游的泄槽和消能防冲 设施,如行洪过后修复费用不高时可简化布臵, 甚至可以不做消能设施。控制段可不设闸门控制, 任凭水流自由宣泄。溢流堰过水断面通常做成宽 浅式,故溢流前缘长度一般较长。因此,这种溢 洪道一般布臵在高程适宜、地势平坦的山坳处, 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三、爆破引溃式
工难度介于WES堰与宽顶堰之间,对地基要求相对较低, 适用于软弱岩性地基。
*带胸墙的溢流堰:当水库水位变幅较大时,为了减小闸
门尺寸或在较低库水位时开始溢流,提高水库汛前限制水 位,充分发挥水库效益。
控制方式: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特别是小型水 库溢洪道常不设闸门,堰顶高程就是水库的正常 蓄水位;溢洪道设闸门时,堰顶高程低于水库的 正常蓄水位。 溢流孔口尺寸的拟定:主要是溢流堰堰顶高程和 溢流前沿宽度的确定。其设计方法与溢流重力坝 基本相同。但由于溢洪道出口一般离坝脚较远, 其单宽流量可以比溢流重力坝所采用数值大。
非常溢洪道
引冲自溃式也是由自溃坝、溢流堰和泄槽组成 ,在 坝顶中部或分段中部设引冲槽,如图6-18所示。 当库水位超过引冲槽底部高程后,水流经引冲槽 向下游泄放,并把引冲槽冲刷扩大,使坝体自溃 泄洪。 这种自溃方式在溃决过程中流量逐渐加大,对下游 防护较有利,故自溃坝体高度可以适当提高。对 于溢流前缘较长的坝,也可以按分级分段布臵。 引冲槽槽底高程、尺寸和纵向坡度可参照已建工 程拟定。
(4)泄槽的掺气减蚀
高速水流作用下,边壁不平整是泄槽发生空蚀破坏的根本 原因。 对衬砌的不平整的要求。我国《溢洪道设计规范》规定: v=20~30m/s Δ=10mm; v=30~50m/s Δ=5mm 美国:垂直水流的升坎不允许大于3.2mm;平行水 流的升坎不允许大于6.3mm 防止空蚀产生的措施:掺气减蚀、优化体形、控制泄流表 面的不平整度和采用抗空蚀材料等。 掺气减蚀的机理: ①掺气可使过水边界上的负压减小或消除。 ②空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空气,破灭时破坏力 减弱。 ③空气泡的存在,对空穴溃灭时的破坏力有缓 冲气垫作用。

水工建筑物_任旭华_第六章河岸溢洪道

水工建筑物_任旭华_第六章河岸溢洪道
按使用频率分 • 正常溢洪道——上述四种溢洪道均为正常溢洪道。 • 非常溢洪道——设在岸边,当来特大洪水时,自溃或炸
毁泄洪,以确保大坝安全。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二节 正槽溢洪道
一、正槽溢洪道的组成、功用及其布置 1. 组成及功用 • 引水渠 • 溢流堰 • 泄槽 • 消能段 • 尾水渠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作用:输水,是长距离输水建筑物。 要求:泄槽水位不能影响溢流堰自由泄流,
槽中不能发生水跃。
(1)水流特点:a.陡坡 i>icr 、急流Fr>1 b.高速水流问题——脉动、掺气、振动、 冲击波、空化空蚀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2)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
总原则:a.直线、等宽、对称布置,但工程中常采用 收缩段(以减小工程量) 扩散段(减小单宽流量) 弯曲段(解决洪水归河问题)
(1) 体型:标准WES、克-奥曲线、幂次曲线
(2) 低堰 (m P1 ) 为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量系数要求
Hd
P1 0.3
Hd
P2 0.5
Hd
(3) Hd 的确定:Hd (0.65 ~ 0.85)Hmax
常取较小的 Hd,使堰面曲线较瘦小,高水位时,
出现适度负压,以增大流量系数,减小工程量。
波的影响; d.泄槽末端消能段应远离坝脚也不应影响通航建筑物
和水电站尾水。
• 从施工上讲:
a.充分利用开采出来的石渣; b.爆破开挖不影响相邻建筑物。
二、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1.引水渠的设计
• 设计要求:
A.进流平顺,水头损失小,渠内流速限制在1.5-3.0m/s以下;
B.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尽量布置成直线或平缓的曲线,转弯 时其丰径不小于4-6倍渠底宽度;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六章河岸溢洪道第一节概述●水库枢纽三大件: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

●溢洪道:宣泄水库中容纳不下的多余洪水,保证大坝及工程的安全。

●布置方式:①与大坝相结合,布置在河床中间,成为河床式溢洪道,如重力坝、拱坝的溢流坝段。

②当大坝为土石坝,溢洪道就不能与大坝结合,不能布置在河床中,需要布置在河岸边(水库边),成为河岸式溢洪道。

一、河岸溢洪道的类型●类型:开敞式溢洪道:正槽式、侧槽式。

正常溢洪道:封闭式溢洪道:井式、虹吸式。

非常溢洪道:漫流式、自溃式、爆破引溃式1. 正槽式溢洪道水流过溢流堰后,水流方向不变,进入泄水槽。

●特点:水流平顺,泄水能力强,结构简单,常用。

●适用:岸边有合适的马鞍形山口时,此时开挖量最小。

正槽溢洪道图2.侧槽式溢洪道水流过堰后,转向约90°,进入泄水槽。

●特点:水流条件复杂,水面极不平稳,结构复杂,对大坝有影响。

●适用:两岸山体陡峭,无法布置正槽式溢洪道,可在坝头一端布置侧槽式溢洪道,此时溢流堰的走向与等高线大体一致,可减少开挖量,但水流就有转向问题。

适用于中、小型工程。

侧槽溢洪道图3.井式溢洪道●特点:是管流,泄水能力低,水流条件复杂,易出现空蚀,应用较少。

井式溢洪道图4.虹吸式溢洪道●原理:溢洪道由曲管组成,曲管最顶部设通气孔,通气孔的出口在水库的正常高水位处,当水库的水位超过正常高水位,淹没了通气孔,曲管内没有空气,泄水时有虹吸作用,可增加泄水能力。

●特点:结构复杂,不便检修,易空蚀,超泄水能力小。

用于中小型工程。

虹吸式溢洪道图二、河床式溢洪道的位置选择1.安全方面修建在坚固的岩石地基上,必须修在挖方上,两侧山体必须保证稳定,水流进出口不宜离大坝太近。

2.经济方面选择高程合适的马鞍形山口,开挖方量少,出水归河,冲毁农田要少。

3.施工运用方面为管理运用方便,不宜离大坝太远,施工中要考虑出渣线路、堆渣场地,最好开挖的土石料能用在修坝中。

要考虑爆破的影响。

河岸溢洪道答案

河岸溢洪道答案

水工建筑物—在线自测第六章河岸溢洪道答案一、填空题1.河岸溢洪道的主要类型有正槽式、侧槽式井式和虹吸式四种。

2.正槽溢洪道通常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出水渠等部分组成。

3.侧槽溢洪道通常由控制段、侧槽、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出水渠等部分组成。

4.非常溢洪道一般分为漫流式、自溃式爆破引溃式三种。

5.溢流堰的主要形式有宽顶堰、实用堰驼峰堰和折线形堰。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实用溢流堰上游堰高P和定型设计水头Hd 的比值P/Hd与流量系数m的关系正确的是( B )。

A、高堰的流量系数m随P/Hd减小而降低;B、高堰的流量系数m接近一个常数;C、低堰的流量系数m随P/H减小而升高;dD、低堰的流量系数m接近一个常数;2.对于正槽溢洪道的弯道泄槽,为了保持泄槽轴线的原底部高程及边墙高不变,以利施工,则应采用下列措施( A )。

A、外侧渠底抬高△h,内侧渠底降低△hB、外侧渠底降低△h,内侧渠底抬高△hC、外侧渠底抬高△h,内侧渠底抬高△hD、外侧渠底降低△h,内侧渠底降低△h(△h为外墙水面与中心线水面高差)3.陡坡泄槽i>ik,当水深h0<h<hk,h0为正常水深,hk为临界水深,泄槽水面曲线为( B )。

A、a型壅水曲线B、b型降水曲线C、c型壅水曲线D、均可发生4.为了减少侧槽的开挖量,下列措施不对的有( C )。

A、侧槽宜采用窄深工式,靠岸一侧边坡宜陡些B、允许始端侧槽内水面高出堰顶 (H为堰上水头)C、侧槽宜采用宽浅式D、b0/bl应小些,一般为~(b0和bl为侧槽始端与末端底宽)三、简答题1.河岸溢洪道如何进行位置的选择?应选择有利的地形条件,布置在垭口或岸边,尽量避免深挖而形成边坡。

(1)应布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并考虑岩层及地质构造的性状,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2)溢洪道进出口的布置应使水流顺畅,不影响枢纽中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行,进出口不宜距土石坝太近,以免冲刷坝体(3)从施工条件考虑,应便于出渣路线及堆渣场所的布置。

河岸溢洪道1

河岸溢洪道1
• 正槽溢洪道—过堰水流方向与堰下泄槽纵轴线方 向一致,此型式应用最广(p.368图8-2)。
• 侧槽溢洪道—水流过堰后急转弯近90°,再经过 泄槽或斜井,或隧洞下泄(p.378图8-15)。
• 井式溢洪道—水流从平面上呈环形的溢流堰四周 向心汇入,再经竖井和隧洞下泄(p.382图8-20)。
• 虹吸溢洪道—利用虹吸作用,使水流翻过堰顶的虹吸 管,再经泄槽下泄 (p.385图8-24)。
• 评价考核:了解目前国内外溢洪道的设计状况,掌握其工作特点、 分类和功用、各部分的设计方法和要点。认真、独立、正确地完成 本章作业,作业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
• 教材内容:沈长松、王世夏、林益才、刘晓青主编《水工教主物》
(水利水电出版社)教材中第八章的相关内容。
河海大学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第一节 泄水建筑物作用与分类
第六章 河岸溢洪道
本章教学要求
• 重点难点:正槽溢洪道、侧槽溢洪道及其它形式的溢洪道。 收缩段、弯曲段设计。
• 教学设计: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正槽和侧槽溢洪道的工作 原理、设计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这个教学过 程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探究、讨论 、顺利引入新课部分的 内容,通过师生互动、课堂总结、课后作业这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 牢固掌握本章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河岸溢洪道的工作方式与分类
1.工作方式 • 有闸门----大多数情况下 • 无闸门----中小型工程,多雨地区
两者比较: ①堰顶高程不同; ②泄流能力不同; ③坝高不同; ④防洪库容位置不同; ⑤管理方式不同; ⑥溢流前缘长不同。
2.分类 由于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河岸溢洪道可有多种
形式。 按水流方向是否变化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题目:第五章河岸溢洪道第一节概述教学目的:掌握河岸溢洪道的类型;以及各种溢洪道的适用条件;河床式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教学重点:河岸溢洪道的类型教学难点:河床式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查人数。

复习提问:水闸按所承担的任务分哪几种形式?导入新课:为了宣泄水库多余的水量,防止洪水漫坝失事,确保工程安全,以及满足放空水库和防洪调节等要求,在水利枢纽中一般都设有泄水建筑物。

讲授新课:第五章河岸溢洪道第一节概述为了宣泄水库多余的水量,防止洪水漫坝失事,确保工程安全,以及满足放空水库和防洪调节等要求,在水利枢纽中一般都设有泄水建筑物。

常用的泄水建筑物有深式泄水建筑物和溢洪道。

河岸溢洪道一般适用于土石坝、堆石坝等水利枢纽。

河床溢洪道即溢流坝,通常用于重力坝枢纽。

基本概念:水库枢纽三大件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组成。

溢洪道:宣泄水库中容纳不下的多余洪水,保证大坝及工程的安全。

布置方式:与大坝相结合,布置在河床中间,成为河床式溢洪道,如重力坝、拱坝的溢流坝段。

当大坝为土石坝,溢洪道就不能与大坝结合,不能布置在河床中,需要布置在河岸边(水库边),成为河岸式溢洪道。

一、河岸溢洪道的类型河岸溢洪道可以分为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两大类。

正常溢洪道常用的型式主要有正槽式、侧槽式、井式、虹吸式四种。

开敞式溢洪道包括正槽式、侧槽式。

封闭式溢洪道包括井式、虹吸式。

非常溢洪道:漫流式、自溃式、爆破引溃式1. 正槽式溢洪道这种溢洪道的泄槽轴线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堰水流方向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水流方向不变,进入泄水槽。

特点:水流平顺,泄水能力强,结构简单,常用。

适用:岸边有合适的马鞍形山口时,此时开挖量最小。

正槽溢洪道图2.侧槽式溢洪道侧槽溢洪道的泄槽轴线与溢流堰轴线接近平行,水流过堰后,在侧槽内转弯约90°,再经泄水槽泄入下游。

特点:水流条件复杂,水面极不平稳,结构复杂,对大坝有影响。

适用:两岸山体陡峭,无法布置正槽式溢洪道,可在坝头一端布置侧槽式溢洪道,此时溢流堰的走向与等高线大体一致,可减少开挖量,但水流就有转向问题。

适用于中、小型工程。

侧槽溢洪道图3.井式溢洪道:其组成主要有溢流喇叭口段、渐变段、竖井段、弯道段和水平泄洪洞段。

特点:是管流,泄水能力低,水流条件复杂,易出现空蚀,应用较少。

适用:岸坡陡峭、地质条件良好,又有适宜的地形的情况。

井式溢洪道图4.虹吸式溢洪道虹吸式溢洪道进口(遮檐)、由曲形虹吸管、具有自动加速发生虹吸作用和停止虹吸作的辅助设备、泄槽及下游消能设备组成,曲管最顶部设通气孔,通气孔的出口在水库的正常高水位处,当水库的水位超过正常高水位,淹没了通气孔,曲管内没有空气,泄水时有虹吸作用,可增加泄水能力。

特点:结构复杂,不便检修,易空蚀,超泄水能力小。

适用:用于水位变化不大和需随时进行调节的中小型水库,以及发电和灌溉的渠道上。

虹吸式溢洪道图二、河床式溢洪道的位置选择1.安全方面修建在坚固的岩石地基上,必须修在挖方上,两侧山体必须保证稳定,水流进出口不宜离大坝太近。

2.经济方面选择高程合适的马鞍形山口,开挖方量少,出水归河,冲毁农田要少。

3.施工运用方面为管理运用方便,不宜离大坝太远,施工中要考虑出渣线路、堆渣场地,最好开挖的土石料能用在修坝中。

要考虑爆破的影响。

总结:本节重点讲述了河岸溢洪道的类型,以及各种溢洪道的适用条件。

复习题1、泄水建筑物如何分类?河岸式溢洪道有几种型式?2、河岸溢洪道如何进行位置的选择?授课题目:第五章河岸溢洪道第二节正槽溢洪道教学目的:掌握正槽式溢洪道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构造要求。

教学重点:正槽式溢洪道的组成教学难点:正槽式溢洪道的各组成部分的构造要求。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查人数。

复习提问:河岸溢洪道有哪几种类型?导入新课:为了宣泄水库多余的水量,防止洪水漫坝失事,确保工程安全,以及满足放空水库和防洪调节等要求,在水利枢纽中一般都设有泄水建筑物。

讲授新课:第二节正槽溢洪道正槽式溢洪道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水槽、消能设施、出水渠五部分组成。

一、进水渠:往往溢流堰不能紧靠水库,需修建进水渠将水库中的水平顺引至堰前。

①要求:应将水平顺引至堰前,在引水过程中,尽量减小水头损失,即在合理的开挖条件下,减小水流流速。

②平面布置:长度尽量短,轴线尽量平直,最好为直轴线,如需转弯,R>5B(渠底宽),且堰前有足够长的直线段,保证正向进水。

堰前进口为喇叭形。

③横断面:应足够大,以减小流速,减小水头损失,一般流速为1~2m/s。

④断面形状为梯形,应注意边坡稳定。

做好衬砌,减小糙率。

⑤纵断面:底坡采用逆坡或平坡,渠底高程要低于堰顶高程。

二、控制段溢洪道的控制段包括:溢流堰及两侧连接建筑物。

是控制溢洪道泄流能力的关键部位。

(一)溢流堰的形式1、溢流堰:通常选用宽顶堰、实用堰,有时也是用驼峰堰、折线形堰。

溢流堰的体形应尽量满足增大流量系数,在泄流时不产生空穴水流或诱发振动的负压等。

①宽顶堰: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流量系数较低。

由于宽顶堰荷载小,对承载力较差的土基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在泄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应用较广,如图所示。

②实用堰实用堰与宽顶堰相比较,实用堰的流量系数比较大,在泄量相同的条件下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工程量相对较小,但施工较复杂。

大、中型水库,特别是岸坡较陡时,多采用这种型式,如图所示。

泄流能力:溢洪道中的实用堰一般都比较低矮,其流量系数介于溢流重力坝和宽顶堰之间。

实用堰的泄流能力与其上下游堰高、定型设计水头、堰面曲线型式等因素有关。

③驼峰堰驼峰堰是一种复合圆弧的溢流低堰,堰面由不同半径的圆弧组成,如图6-9所示。

其流量系数可达0.42以上,设计与施工简便,对地基的要求低,适用于软弱地基。

④折线形堰为获得较长的溢流前沿,在平面上将溢流堰做成折线形,称折线形堰。

堰顶高程: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特别是小型水库溢洪道常不设闸门,堰顶高程就是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溢洪道设闸门时,堰顶高程低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

堰顶是否设置闸门,应从工程安全、洪水调度、水库运行、工程投资等方面论证确定。

侧槽式溢洪道的溢流堰一般不设闸门。

3、胸墙:当水库水位变幅较大时,常采用带胸墙的溢流堰。

这种布置型式,可以减小闸门尺寸,在较低库水位时开始溢流,提高水库汛前限制水位,充分发挥水库效益。

但在高水位时其超泄能力不如开敞式溢洪道。

(二)溢流孔口尺寸的拟定溢洪道的溢流孔口尺寸,主要是溢流堰堰顶高程和溢流前沿宽度的确定。

其设计方法与溢流重力坝基本相同。

但由于溢洪道出口一般离坝脚较远,其单宽流量可以比溢流重力坝所采用数值大一些。

闸墩的型式和尺寸应满足闸门(包括门槽)、交通桥和工作桥的布置、水流条件、结构及运行检修等的要求。

当有防洪抢险要求时,交通桥与工作桥必须分开设置,桥下净空应满足泄洪、排凌及排漂要求。

三、泄槽正槽溢洪道在溢流堰后多用泄槽与消能防冲设施相连,以便将过堰洪水安全地泄向下游河道。

河岸溢洪道的落差主要集中在该段。

(一)泄槽的衬砌1、泄槽衬砌应满足条件:⑴.表面光滑平整,不至引起不利的负压和空蚀;⑵.分缝止水可靠,避免高速水流浸入底板以下,因脉动压力引起破坏;⑶.排水系统通畅,以减小作用于底板上的扬压力;⑷.材料能抵抗水流冲刷;⑸.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能保持稳定;⑹.适应温度变化和一定的抗冻融循环能力。

影响泄槽衬砌可靠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作用在底板上的荷载不易精确计算。

因此,衬砌设计应着重分析具体的地质、流速、工程规模、气候和施工条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2、岩基上泄槽的衬砌①岩基上的衬砌可以用混凝土、水泥浆砌条石或块石,以及石灰浆砌块石水泥浆勾缝等型式。

石灰浆砌石水泥勾缝,适用于流速小于10m/s的小型水库溢洪道。

水泥浆砌条石或块石适用于流速小于15m/s的中、小型水库,厚度一般为0.3~0.6m。

大、中型工程,由于槽内流速较高,一般用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不小于0.3m。

②为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在衬砌上应设置横缝和纵缝。

衬砌的纵横缝一般用平缝,接缝处衬砌表面应结合平整,当地基不均匀性明显时,垂直水流方向的横缝一般用搭接的型式,特别要防止下游表面高出上游表面。

在良好的地基上有时也可用键槽缝。

对于平行水流方向的纵缝,可适当降低要求,一般可用平接式。

纵横缝的间距应考虑气候特点、地基约束情况、混凝土施工(特别是温度)条件,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其大小一般采用10~15m。

靠近衬砌的表面沿纵横向需配置温度钢筋,含筋率约0.1%。

衬砌分缝的缝宽一般多采用1~2cm,缝内必须做好止水,衬砌的纵缝和横缝下面应设置排水设施,且互相连通渗水集中到纵向排水内排向下游。

③纵向排水通常是在沟槽内放置缸瓦管,管径视渗水大小确定,一般采用10~20cm。

管接口不封闭,以便收集渗水,周围用1~2cm的卵石或碎石填满,顶部盖混凝土板或沥青油毛毡等,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灰浆进入造成堵塞。

横向排水通常是在岩石上开挖沟槽,尺寸视渗水大小而定,一般采用0.3m×0.3m。

为了防止排水管有可能被堵塞而影响排水,纵向排水管至少应有两排,以确保排水通畅。

④泄槽边墙的构造基本上与底板相同。

边墙的横缝间距与底板一致,缝内设止水,其后设排水并与底板下的排水管连通。

在排水管靠近边墙顶部的一端设通气孔以便排水通畅。

边墙的断面型式,根据地基条件和泄槽断面形状而定,岩石良好,可采用衬砌式,厚度一般不小于30cm,当岩石较弱时,需将边墙做成重力式挡土墙。

混凝土边墙顶宽应不小于0.5m,以利通行。

3、土基上泄槽的衬砌①土基上泄槽通常用混凝土衬砌。

由于土基与衬砌之间没有粘结力,而且不能采用锚筋,所以衬砌厚度一般要比岩基上的大,通常为0.3~0.5m。

②混凝土衬砌的横缝必须须用搭接的形式,有时还在下块的上游侧设齿墙,以防止衬砌沿地基面滑动,如图所示。

齿墙应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齿墙应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以保证强度。

纵缝有时也做成搭接式,缝中设止水填料,并设水平止水片。

如图所示。

由于土基对混凝土板伸缩的约束力比岩基小,所以可以采用较大的分块尺寸,纵横缝的间距可用15m或稍大,以增加衬砌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衬砌需要双向配筋,各向含筋率约为0.1%。

③在衬砌底板下面,设置厚约30cm的碎石垫层,形成平面排水,以减小底板承受的渗透压力。

如果地基为粘性土,先铺一层厚0.2~0.5cm的砂砾垫层,垫层以上再铺卵石或碎石排水层,或在砂砾层中做纵、横排水管,管周围做反滤层。

如果地基为细砂,应先铺一层粗砂,再做碎石排水层、以防止渗透破坏。

四、消能防冲设施1、溢洪道宣泄的洪水,单宽流量大,流速高,能量集中。

因此,消能防冲设施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泄流条件、运行方式、下游水深及河床抗冲能力、消能防冲要求、下游水流衔接及对其他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