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9语教五班赖水东
【摘要】:孙少平是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人物,他因自身的不懈奋斗赢得读者的赞赏与青睐。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时代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人物塑造也是审美。路遥笔下的孙少平形象鲜活、生动,不尽完美。现实主义的笔法赋予这个人物形象强大的吸引力。作者在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无形中也在塑造着自己。。
【关键词】:孙少平、人物形象、奋斗、现实意义
说到青年总给人以热情、奋进、精力旺盛的印象,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就是很典型的青年。他的奋斗激励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我将从穷且益坚,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超越自我;梦的追求者、热情满怀;真情的实践者;孙少平与孙少安的比较以及他精神的现实意义方面来分析。
一·孙少平的人物形象及其光辉人格
1·穷且益坚,坚持不懈的奋斗者
【3】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路遥,总是希望把生活的真实变为艺术的真实,在作品中力求真实地描写生活,塑造更趋完美的人物形象。出生农民家庭的孙少平从小就要面对贫困、忍受饥饿,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奋斗着。初中,为了省粮省钱孙少平早晚都是在家吃饭,只带一顿作为午饭。好友金波用他的自行车每天载着他来回这二十里路。好不容易上了高中,饥饿却依然紧紧跟随着。孙少平每天那两个黑高粱面馍,只是不至于把他饿死罢了。坐在教室里听课还行,可一劳动起来孙少平就觉得“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能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他那两条打颤的腿,依靠着强的精神力量坚持走好每一步。肉体上的煎熬对孙少平来说没有什么,他总是会咬着牙挺住。让他痛苦的是,贫苦给他那刚开始成长充满敏感的自尊心,带来了看不见的伤害。他因为没有一身体面的衣裳,而不敢站在女同学面前,更不会和她们说话。因为没有好的吃食,他会不自觉得避开众人的目光,悄悄取走不体面的黑家伙。但对于这些他没有就此屈服,放弃生活,而是以更加乐观积极地心态投身在生活中。
【1】他对生活有了更为深沉的看法:“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做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孙少平对生活充满进取和挑战,是个渴望自立自强的大好青年。高中毕业后虽然回到双水村参加农务,当起临时教师。但他骨子里那一颗不安分的心,促使他不会一辈子静悄悄地生活在双水村。凭着庄稼汉的勇气,他独自来到黄原城自立。可想这对于他来说是多么得艰难!面对现实所处的环境,他并没有畏惧苦难。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有这样的话“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孙少平做了一名以出卖劳力为生的揽工汉,接受这苦难的一切考验,当然揽工也没有孙少平想的那么容易,他也以一天一块五的低价“贱卖”过自己,揽到了背石头的力气活。“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头,从那道陡坡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一般。”初尝到要自立自强,必须经受苦难的孙少平只是咬着牙坚持着,汗水模糊了他的眼睛。好友金波留他一起在邮局扛邮包,图个工作稳定,他没答应。他要在生活中独立,只有战胜眼前的孤单,创出他个人的生活之路。孙少安来黄原城看他,劝他回去两人一起经营转场,被他拒绝了。这时的孙少平只想用自己的劳动证明个人存在的价值,虽然经历着强体力劳动带来的皮肉之苦,但他是在为自己的事
业奋斗,这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孙少平不想一直在老父亲孙玉厚和哥哥孙少安地庇护下讨生活。在好心人曹书记的帮助下,来到大亚湾煤矿当工人。在进行体检时,孙少平因为紧张血压高了许多,他顿时一蒙后没有灰心放弃而是积极争取留下来。正式成为煤矿工人,黑漆漆的井下生活漫长艰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这是个考验人的地方,不仅需要身体健壮,更要能吃苦、耐劳,勇敢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同孙少平一起来的也没留下几个,有条件的都找人调走了,而孙少平却爱上了这个黑色的世界。长时间的揽工生活,孙少平已经磨练出这种吃苦的品质,精神上早已有着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他坦然的面对着一切,井下的孙少平满脸煤黑,一身臭汗,不停做着重复的动作,煤溜子在旁边隆隆不息地滚动着。阴暗的空间里,牛马般的苦力劳作,随时有着死亡的威胁,但这中间跳动着一颗对事业奋斗拼搏的心及对未来的期待。
2.超越自我,梦的追求者
出身农民却无时不忘改变自己身上的小农意识的海洋里挣扎逃出,到城市主动挑战别样的苦难磨练自己,【2】在对自我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画出生活的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强烈的现代叛逆意识,使他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乡土观念不断提出质疑和否定,试图以个人奋斗的形式摆脱土地的束缚,力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农民”的历史地位和传统性质。他们的思想发展还透出时代的情绪与奋斗精神,敢于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因此为了发现自我的价值和尊严,不管生活怎样艰辛怎样的忙碌,他一刻也不曾忘记读书,书成了他真正的伴侣。读书改变了他的视野,在高中求学时忍饥挨饿,他沉醉于读书中。被侯玉英告发,遭到郝红梅的冷落,靠书中知识去抚慰精神的创伤。共同对书的爱好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结识了田晓霞——他生活的引路人,精神和思想的导师。田晓霞不断地带给他各种各样的报纸和书,在农村教书时,他感到高兴,感到满足,主要就是因为他能在学校读到各式各样的报纸。在揽工的时候,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筋疲力尽,但书能把他从近乎残酷的现实里拉出来。通过不断的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的更广大,对人生看的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困苦有着更高的意义的理解,甚至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更让读者感动的是,干了一天繁重的背石头的体力活,躺在破窑洞里,趴在麦秸杆上的破被褥上,在一粒豆大的油灯下,仍能聚精会神的看书,沉浸于书带给他的世界。当了煤矿工人,除了下井之外,他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准备考专业的煤炭学校。他就是这样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虽然不是什么惊天伟梦却无时不触动我们的心灵。
3.大爱无声,真情的实践者
孙少平对待爱情的态度,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作品蓬勃向上、奋斗不止的主题。田晓霞是省委领导的女儿,美丽大方、才华出众、性情倔强、意志坚强、富有进取心。在常人看来孙少平地位底下,与她简直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但孙少平却敢爱敢恨,不因自己是平民出身,就主动放弃。而是通过各种努力,从思想、知识、精神上向田晓霞靠拢,用自己豁达、诚实、深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田晓霞,从而相识、相交、相知、相恋。共同的人生追求、共同的性格特征、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相互支持、相互激励,使他们赤诚的爱,抛开了世俗的偏见,迈开了他们坚实有力的步伐。田晓霞每每给孙少平以温暖与关怀,孙少平也支持田晓霞自己的事业。虽然田晓霞家庭条件优越,但孙少平并没有把她作为创业的资本,而是静静的默默的坚实的走自己的路。虽然有时也会产生退缩的念头,但是他只是将这种念头深埋在心灵深处,面对艰辛的现实,他艰难的跋涉对于生活他有着深邃的解读,孙少平与田晓霞的心最终走到一起。但是美丽的终究是短暂的,就在他们的爱渐渐走向成熟时,一场洪水夺去了田晓霞年轻而又美丽的生命,这对孙少平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孙少平失去了在精神和生活中的伴侣,让他痛不欲生、伤心欲绝。在雨中奔跑,他在泥浆中打滚,发出和汽车一样的长啸,还有绝望无助的哭泣和呻吟,让人肝肠寸断。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当孙少平在田晓霞死去后独自一人回到当初约定的地方时…我的心也随之一次次被感动被激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