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合集下载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3.20•【文号】教师〔2019〕1号•【施行日期】2019.03.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

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总体部署,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下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特制定本意见。

一、目标任务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1.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2013年10月】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2013年10月】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

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一、学用脱节等突出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

现就提升工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二、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有效引领广大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建设资源、实施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环节的工作。

三、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

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

教育部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与各地教师培训的融合,通过提供课程资源、培训骨干培训者和共建培训平台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教育部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教育部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

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三、实施要求(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纲要(2011-2020年)》,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特制定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理念1. 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融合创新:结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实践育人: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操作和应用软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信息检索、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信息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

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概述、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

2. 信息技术应用: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网上信息检索、电子邮件、博客等。

3. 信息处理与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

4. 程序设计:了解编程基础,学习简单的编程语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5. 网络与安全: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个人信息保护。

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 采用项目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实践操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4. 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评价与反馈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课程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践项目等。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公共课)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公共课)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渗透性最强的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诸多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从学习资源、学习途径、学习方式、交流互动到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角色转变,信息技术使教育面临巨大的改革发展压力。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的建设,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出的“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的途径之一,是实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的重要保障。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以下简称:能力课程)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为依据,以“专题导向、学科结合、研修实践”为宗旨,在充分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与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调研所形成的,能够向不同省区、学校,提供多层次、体系化服务的结构化课程,是帮助各省区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地需要设计培训规划、选择培训内容,指导培训机构开发培训课程、实施教师培训的指导性文件。

一、课程性质能力课程是由一系列模块化课程构成的课程群,教师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

通过课程学习,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运用技术支持专业发展的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学习质量提高。

二、课程设计思路1.满足多层次需要:适应国内区域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水平的差异性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多起点、多层次的现状,关注国际教育组织与发达国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标准。

能力课程设计要满足从农村教学点到发达地区的各类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满足“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培训改革要求。

2.结构化课程设计:在全面分析信息化教学环境、技术资源与教学方式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系列课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
任务驱动式教学 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 究、实践和反思,提高其主动学 习和实践能力。
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方式
知识理解
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包括对概念、原理、方法等的掌 握情况。
技能掌握
评价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掌握的技 能和能力,包括对信息技术工具的 使用、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技能。
应用能力
课程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模块化教学 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 进行模块化划分,针对不同的教 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 模块进行组合和教学。
协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和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式教学 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将理论知 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02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以主题划分
课程内容围绕不同的教学主题 进行组织,如“数字与信息素 养”、“技术与学科融合”、
“创新与效率提升”等。
模块化设计
每个主题下设多个模块,如“多 媒体素材的处理与加工”、“网 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等,方便 教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注重实践操作
课程组织形式强调实践操作,设置 多个实践环节,让教师在实际操作 中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课程结构的层次关系
01
02

03
基础层次
面向新入职教师和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较弱的教师,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培养。
提高层次
面向有一定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的教师,注重实践操 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拓展层次
面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 强的教师,注重深度和广 度的拓展,结合学科特点 进行综合应用。
03
课程实施与评价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六、实施建议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六、实施建议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六、实施建议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后,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有所调整,内容得以充实,内涵更加丰富,育人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研机构、普通高中学校及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在课程宣传、教学设施设备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教研指导等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引领、主导、主力作用,有效落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1.教学建议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主教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专业路径,把项目整合于课堂教学中,重构教学组织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数字化环境、资源和条件,引导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数字化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具体建议如下。

(1)领会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任务,学科核心素养是信息素养的具体表现。

为了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的根本任务,信息技术教师首先需要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是在具体信息情境和信息活动中逐步养成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信息情境,提供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将问题求解与信息技术进行关联。

计算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求证、反馈调适而逐步形成。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提炼计算思维的具体过程与表现,将其作为学生项目学习的内在线索,引导学生在完成不同项目的情境中,反复亲历计算思维的全过程。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强调了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创设适合学生需要的数字化环境与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计算思维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利用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创作出有个性的数字化作品。

教育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育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评估,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影响。

一、从简到繁,由浅入深: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让我们从概念和目标出发,简单了解一下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据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显示,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技能、基本维护知识、基本应用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素养。

这些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在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具体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网络基本知识、信息处理基础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程标准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内容的详细设计和规定,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二、总结回顾: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影响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该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将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将为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也将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广泛应用,中小学教育领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旨在明确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与其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2.中小学教师:指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包括教学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核心能力要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能力要求:2.1 信息技术知识与理解能力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操作系统、文件管理、软件安装等。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了解常用的办公软件和教育软件,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

•理解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2.2 教育教学应用能力教师应具备以下教育教学应用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

•能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能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差异化教学。

•能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估和反馈。

2.3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以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能力,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等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持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技能。

•具备创新精神,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2.4 伦理和安全意识教师应具备以下伦理和安全意识:•了解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了解信息技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学校信息安全。

三、能力评价和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学历和学位:教师应具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历和学位。

8.《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6年版)》

8.《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6年版)》
二、分级课程内容
(一)身边的信息技术
1.感受身边的信息。
例如:从大自然、书报、电话、电视等中,感知信息的存在。
2.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第二部分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主要表现在: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按照法律、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使用信息技术。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3.能根据其他学科的学习需要,尝试使用信息技术。
│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
趣。
2.能按照法律、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使用信息技术,养成正确、规范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3.逐步树立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增强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感。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培智学校信息技术
(三)实践性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参与感很强,既要动手,又要动脑。课程应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资源,通过实践体验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6年版)
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发展性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要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基本理念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要着眼于满足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技术安全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
培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应加强学生与生活环境和生活过程的联系,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使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更加有效地融合。

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的政策依据

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的政策依据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素养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所共同重视的能力。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信息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也与国家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明确政策依据,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实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明确了对信息素养的要求。

该法规定,国家制定并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相协调。

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其中明确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要求。

规划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举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提供了政策依据,从而指导和推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四、《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对于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要求和指导。

该大纲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当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创新等方面的要求。

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

这一政策依据,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实践提供了操作性的依据。

五、《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教育信息化素养,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

这一政策依据,从师资力量角度提供了保障,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提供了师资保障。

201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这是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统一规范,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2012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该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应具备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社会适应能力。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其次,2012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该标准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工具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和信息技术创新实践。

这些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技能要求,为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具体指导。

另外,2012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

该标准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该标准还要求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2012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要求。

该标准要求学校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和服务。

同时,学校还应合理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保障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总之,2012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教师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和服务,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教育部于年前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教育部还将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

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本刊特将《标准》全文刊登于此。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修订)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修订)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目 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1(二)基本理念/2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5)(一)学科核心素养/5(二)课程目标/7三、课程结构 (8)(一)设计依据/8(二)结构/9(三)学分与选课/10四、课程内容 (12)(一)必修课程/12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2(二)选择性必修课程/18(三)选修课程/34五、学业质量 (39)(一)学业质量内涵/39(二)学业质量水平/39(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43六、实施建议 (44)(一)教学与评价建议/44(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55(三)教材编写建议/59(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63附录 (66)附录1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66附录2 项目教学案例/72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

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础课程。

2024版义务教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1. 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制定本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接受义务教育的普通高中学生。

2. 课程性质与任务2.1 课程性质信息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阶段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学习平台。

2.2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3. 课程目标3.1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应用。

3.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项目学习、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认识信息技术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行为。

4. 课程内容4.1 信息技术基础-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网络技术与应用- 数据管理与处理- 程序设计基础4.2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与生活- 信息技术与科学- 信息技术与艺术- 信息技术与社会4.3 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获取与处理-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信息伦理与法律- 信息技术与社会责任4.4 信息技术创新- 创新思维与方法- 创意设计与实现- 创新项目管理与评价- 创新能力拓展与提升5. 课程实施建议5.1 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采用项目学习、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联系生活、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教学。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 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4.05.27•【文号】教师厅[2014]3号•【施行日期】2014.05.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厅[201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5月27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

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

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一、总则(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五)《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实践任务和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开展教师应用成效评价,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二、课程目标(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三)“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会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三、课程主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分别设15个和9个主题,由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课程主题构成。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设3个主题,对应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

培训机构要依据课程主题,分学科(领域)开发课程,供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能力起点的教师选学。

(一)依据技术素养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树立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适应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运用通用软件和学科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制作等。

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

(二)依据综合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在整体教学流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讲授、启发教学等;“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依据专题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育教学实效。

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入、讲解、技能训练、总结与复习、评价等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评价等环节。

(四)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利用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等,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协同备课、经验分享、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主题及代码列表如下,各主题具体说明见附件1。

四、课程建设要求各地要根据《课程标准》,建设一批能够符合地方实际,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培训机构要注重与中小学合作,重点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典型案例资源、微课程资源,加工生成性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要切实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

探索利用测评工具,分析诊断不同地区、不同能力起点、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

(二)要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以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主线,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关键环节为重点,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为目的,将技术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要适应开展混合式培训的需要。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根据开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师实践任务,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学用结合。

(四)要注重分学科(领域)开发培训课程。

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特点,确定培训课程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重难点问题。

(五)要依据课程主题开发具体课程。

按照课程主题说明,选择全部或部分内容要点,参照课程示例,设计具体课程。

同一课程主题下,可根据需要设计多门课程。

要特别关注实践任务、案例资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六)要遵循课程目标、内容与评价的一致性。

课程目标须体现课程主题描述的相关内容,具体可测。

要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契合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要合理设计评价指标和方式,确保有效评价学习效果。

(七)要符合相关技术和格式要求。

音视频、多媒体课件、文本、动画等课程资源要采用通用格式与标准,具有兼容性,保证学习者能够使用不同浏览器与通用播放软件进行学习。

为便于课程规范管理,所建课程应按统一模板(附件2)进行说明。

(八)要提供功能完备的课程运行平台。

平台须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等研修功能,满足混合式培训需要。

具有充足的网络带宽,能够有效实现多网联通。

五、课程实施要求(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审核遴选工作。

要依据《课程标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拟纳入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课程进行认真审核,遴选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要将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承担机构遴选的重要条件。

要将一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满意度,作为课程评审和培训机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二)各地要在训前测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多套培训课程组合菜单,便于教师选学。

要合理配置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和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以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技术素养类课程原则上不超过规定学时的三分之一。

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教师培训服务信息,组织教师选学。

(三)各地在课程实施中,要加大培训模式创新力度,推行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重点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现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

培训机构要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分工协作,分级建立培训者队伍,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要将培训重心下移,以校为本,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附件:1.课程主题说明2.课程说明模板3.术语表附件1课程主题说明课程说明模板术语表1.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

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2.网络教学环境:是指由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简易或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其他学生终端(为每个学生或小组配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终端设备)构成的,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学科软件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3.移动学习环境:是指由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构成的,能够使师生获得数字教育资源、学科软件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教与学活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4.通用软件:是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通用性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

5.学科软件:是指特别适用于某些学科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在线地图、听力训练软件、虚拟实验室等。

6.数字教育资源:是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统称。

7.信息化教学:泛指以信息技术支持为显著特征的教学形态。

8.技术资源:是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的统称。

9.网络教学平台:是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网络平台的统称,如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在线教学与学习空间等。

10.移动设备:是便携式计算通讯设备的统称,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11.评价工具:是指开展评价所使用的各种支持工具,如试卷、调查问卷、测试量表、评价量规、观察记录表、成长记录或电子档案袋等。

12.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等功能,支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汇聚与生成研修资源,保障教师开展常态化研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