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风系统介绍概述.
风烟系统
回料器用风由单独的高压流化风机负责,流化风机的高压 风通过底部风箱及阀体和立管上的几层充气口进入“U”
阀,每层充气管路的母管上都有各自的风量测点,能对各
层风量进行准确测量,还可以通过布置在各充气管路上的 风门对风量进行调节。“U”阀上升管上方还布置有启动 床料添加口。”U” 阀回料器下部设置了放灰口,用于检 修、紧急情况下回料器的放灰,其中每个回料器有一根放
暖风器的解列
• • • • • • • 关闭一(二)次风暖风器蒸汽进汽总门。 疏水完毕后关闭。 关闭一(二)次风暖风器疏水手动旁路阀。 关闭一(二)次风暖风器疏水调节阀。 关闭一(二)次风暖风器疏水调节阀前、后截阀。 关闭暖风器至排汽装置及定排扩容器疏水。 所有暖风器停运后关闭辅助蒸汽联箱至暖风器加热总门。
二次风机
(1)检查二次风机有关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全部收回,现场清 洁,照明充足。 (2)设备标识牌齐全,指示正确,靠背轮连接牢固,保护罩完整, 地脚螺栓无松动现象。 (3)电机接地线良好,绝缘合格,事故按钮完整备用。 (4)风机电机油站油位正常,油质合格无乳化变质现象,油站各 阀门位置正确,冷却器冷却水已投入,压力正常,水温<35℃。 (5)风机轴承油位正常、油质合格,轴承冷却水投入。 (6)检查各热控测量装置完好、DCS测点无坏点,指示与就地表 计指示相同且在正常范围。 (7)检查二次风机风道完整,出口挡板、入口调节档板开关灵活, 限位校验正确,动作灵活。)
2、启动条件
引风机
无引风机跳闸条件存在。 任意高压流化风机运行。
电机线圈温度<110℃。
风机轴承温度<80℃。 空气通道建立。
电机轴承温度<85℃。
任意油冷风机运行。 任意轴冷风机运行。
炉膛压力大于-498Pa(开关量)。 油站任意油泵运行且油压>3.5MPa,润滑油流量正常 (开关量,>3L/min)。 入口挡板关。 出口挡板开。 动叶开度小于5%。
火电厂风烟系统介绍
火电厂风烟系统介绍风烟系统各设备介绍锅炉风烟系统为平衡通风系统,即利用一次风机、送风机和引风机来克服气流流通过程中的各项阻力。
平衡通风系统不仅使炉膛及尾部烟道的漏风不会太大,保证较高的经济性,而且还能防止炉内高温烟气外冒,对于运行人员的安全和锅炉房岛的卫生条件均有好处。
每台锅炉配置两台出力相同的送风机,其作用为向炉内提供燃烧所需的二次风,供给燃料燃烧所需的大量热空气。
送风机出口的二次风流经空气预热器,利用烟气加热二次风;送风机入口加装有暖风器,以提高进入空气预热器的冷二次风温度,防止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
送风机一般为为轴流式动叶可调送风机。
其动叶调节是通过调节伺服机构来控制进入液压缸的控制油换向导通,改变控制滑板的位置,从而达到改变风机叶片角度的.。
每台送风机配一套由二台油泵和滤油器、冷油器、电加热装置等组成的油系统,供风机的轴承润滑和控制用油,油泵的启动在满足油箱油位高于最低油位的条件下,可以手动启动或接受送风机合闸指令自动启动。
正常运行时,一台油泵运行,一台备用,当运行中油泵合闸10秒后,控制油压或润滑油压低至一定值,备用泵将自动启动。
风烟系统图一次风机引风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空预器简图送风机启动前检查1、送风机及其风道系统所有人孔、检查孔应关闭,所有管路、法兰、联轴节螺丝紧固,安全装置完好,动调机构完好,无妨碍动作的障碍物,终端极限开关范围准确,就地指示与控制台相符。
压缩空气系统运行正常,气动机构完整好用,·2、送风机油站油箱油位正常,油泵运行正常,各压力开关、仪表指示齐全正常,各参数正常;油箱油温大于5℃时,应首先启动油泵,油温低于20℃电加热自动投入,高于25℃自动停止, 停止电加热装置后,利用油循环来提高油温。
3、当确认风机具备启动条件后,联系控制室,启动送风机。
送风机运行中的检查1、正常运行中,应对送风机及其润滑油系统定期巡视,运行中的送风机应无杂音、振动,温度稳定不超限,就地动调指示与DCS指示一致,并定期对送风机测振。
电站锅炉风烟系统
电站锅炉风烟系统1.1.总的介绍1.1.1烟风系统按平衡通风设计。
空气预热器采用容克式三分仓,分成一次风、二次风和烟气系统三个部分。
1.1.2每台锅炉配两台50%容量的一次风机。
一次风机选用动叶可调轴流风机,风机入口设有消音器。
1.1.3每台锅炉配两台50%容量的送风机。
送风机选用动叶可调的轴流风机,风机入口设有消音器。
1.1.4每台锅炉配两台50%容量的吸风机。
吸风机选用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1.1.5每台锅炉配置2台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99.5%。
1.1.6三炉合用一座钢筋混凝土双套筒烟囱,单管出口内径6.8米,烟囱高240米。
1.2.系统及设备1.2.1送风机1.2.1.1生产厂家:上海鼓风机厂1.2.1.2送风机整机寿命不低于30年;1.2.1.3风机在任何角度下运行的最小流量大于该角度下的失速流量的10%;1.2.1.4风机有良好的调节性能。
正常工况下用调节动叶控制流量时,调节叶片由最小开度到对应于满负荷的最大开度的动作时间不超过30~45秒,非正常工况时动作时间不超过15秒。
1.2.1.5风机主轴承采用进口滚动轴承,其正常工作温度不大于70℃,最高温度不超过90℃,并设置90℃以上的报警措施,每个轴承处设测温装置三点;1.2.1.6风机电动机满足在冷态下连续启动不少于二次,热态下连续启动不少于一次的要求。
1.2.1.7风机电动机为空冷式电机;电动机采用进口滚动轴承。
1.2.1.8送风机水平对称布置,垂直进风,水平出风1.2.1.9安装地点在室外露天1.2.2引风机1.2.2.1生产厂家:成都鼓风机厂1.2.2.2引风机整机寿命不低于30年。
1.2.2.3风机在任何角度下运行的最小流量大于该角度下的失速流量的10%;1.2.2.4考虑到引风机叶轮可能被尘粒磨损,采用了可靠的防磨措施。
在烟气含尘量≤200 mg/Nm3的条件下,叶片寿命应不低于 40000 小时,锅炉启停时,允许含尘量大于 260 mg/Nm3。
烟风系统介绍
引风机
引风机型式: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AN31e6 V13+4°/KSE 运行方式:两台风机并联运行
调节方式:静叶调节
布置方式:水平布置,两台风机的冷却风机对称布置,可 调节前导叶电动执行机构安装位置从电机一端看均在风机 右侧。卧式、垂直进气,水平出气。
生产厂家:成都电力机械厂
引风机工作原理
AN风机由进气室、 前导叶、集流器、叶 轮、后导叶和扩压器 组成。AN风机工作时, 烟气进入AN风机进气 室,经过前导叶的导 向,在集流器中收敛 加速,再经过叶轮的 作功产生静压能和动 压能;后导叶又将烟 气的螺旋运动转化为 轴向运动而进入扩压 进气室 器,并在扩压器内将 烟气的大部分动能转 化为静压能,从而完 成风机的工作过程。
前导叶
叶轮
集流器
扩压器
二次风系统
二次风系统的作用是供给燃料燃烧所需的大量热空气。
送风机出口的二次风流经空气预热器的二次风风仓。在送 风机入口风道设置暖风器;即在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投 入,以提高进入空气预热器的冷二次风温度,防止空气预 热器的低温腐蚀。 每台空气预热器对应一组送风机和引风机。两个空气预热 器的进、出口风道都横向交叉联接在总风道上,用来向炉 膛提供平衡的空气流。
第二节
烟风系统启动
引风机启动 启动引风机前2小时先启动轴承冷却风机。 启动引风机电机润滑油泵且油压不低0.1MPa。 关闭引风机入口静叶。 打开引风机出口挡板。 关闭引风机入口挡板。 启动引风机电机。 电机启动后延时20秒,自动打开引风机入口挡板。 逐渐开启引风机入口静叶,调节炉膛负压保持在—50Pa~—100Pa。 检查引风机启动后运转正常。根据送风机入口风温情况,确定在启动风机前是否投入 暖风器运行。 确认送风机启动条件具备。 启动送风机。 延时10秒送风机出口挡板自动打开。 缓慢开启送风机动叶,调整到所需风量。 调整送风机暖风器疏水调整门开度,保持送风机入口风温在规定值内。 缓慢开启送风机动叶,调整到所需风 启动脱硝系统稀机,入脱硝系统声波吹灰器。
烟风系统阻力计算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烟风系统阻力计算
汇报人:XX
XX
目录
• 烟风系统概述 • 阻力计算基本原理 • 烟道阻力计算 • 风机选择与性能评估 • 系统优化与节能措施 • 实验验证与数据分析
PART 01
烟风系统概述
定义与组成
烟风系统定义
烟风系统是指用于排放工业锅炉 、加热炉等燃烧设备产生的烟气 ,并同时提供燃烧所需空气的系 统。
主要组成
烟风系统主要由送风机、引风机 、风管、阀门、消声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及流程
工作原理
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燃烧室,引风机则将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通过调节送风机 和引风机的运行参数,可控制燃烧室内的空气和烟气流量,从而确保燃烧过程 的稳定和高效。
工作流程
空气经送风机加压后,通过风管送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 下,经风管排出至大气中。
管道长度L和直径D的测量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确保数据准确性。
局部阻力计算
局部阻力类型
包括弯头、三通、变径、阀门等局部构件产生的阻力。
局部阻力系数ζ的确定
根据局部构件的形状、尺寸和流体性质查表或计算得出。
局部阻力计算公式
ΔP2=ζ×(ρV^2/2)。其中,ζ为局部阻力系数,ρ为流体密度,V为 流体速度。
进行阻力计算
结果分析与优化
将已知参数代入计算公式,进行数值计算 ,得出阻力值。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 并根据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PART 03
烟道阻力计算
烟道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圆形烟道
截面为圆形,流动阻力小 ,结构强度高,适用于高 压、大流量系统。
锅炉风烟系统的介绍
锅炉风烟系统的介绍1.风机:风机是风烟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为锅炉提供所需的燃烧空气。
常见的风机类型包括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和斜流风机。
离心风机通常用于提供燃气锅炉的燃烧空气,而轴流风机通常用于提供燃煤锅炉的燃烧空气。
2.风道:风道是将风机产生的气流输送到锅炉炉膛的管道系统。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以防止气流泄漏。
风道还可以通过设置阀门、截流板等来调节气流量和方向,以满足锅炉燃烧的需求。
3.烟道:烟道是将燃烧后的烟气从锅炉炉膛排出的管道系统。
烟道通常设置在锅炉的顶部或侧面,并通过烟囱排放至大气中。
烟道还可以通过设置烟气净化设备,如除尘器、脱硫装置等来净化烟气,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烟囱:烟囱是将烟道中的烟气排放至大气中的立管。
它通常通过高度和截面积的设计来产生适当的气流,以确保烟气顺利排出,并防止烟气倒灌。
烟囱还可以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如烟气逆火阀、烟气倒灌防止器等来防止事故发生。
5.辅助设备:锅炉风烟系统还包括一些辅助设备,如引风机、鼓风机、提升机等。
它们的作用是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提供所需的额外风力或排烟能力,以满足锅炉运行的要求。
1.高效性:锅炉风烟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保证燃烧空气的充足供应和烟气的顺利排出,以确保锅炉的高效燃烧和热效率。
2.环保性:锅炉风烟系统通过设置烟气净化设备来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以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3.安全性:锅炉风烟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考虑到安全因素,如防止烟气倒灌、燃烧安全控制等,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4.稳定性:锅炉风烟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能够适应锅炉负荷的变化,并通过调节和控制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总之,锅炉风烟系统是保证锅炉正常燃烧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计和运行对于锅炉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锅炉风烟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以适应现代工业和生活的需求。
锅炉风烟系统
京能集团运行人员培训教程BEIH Plant Course锅炉风烟系统The Air and Gas System of BoilerTD NO.100.2目录1 风烟系统概述 01.1风烟系统原理与作用 01.2锅炉的通风方式 02 风烟系统的构成与流程 (2)2.1风烟系统的构成 (2)2.2风烟系统的流程 (3)3 风烟系统基本设计原则 (7)3.1 锅炉风烟道基本性能要求 (7)3.2 送风机型式、台数、风量和压头的要求 (7)3.3 引风机型式、台数、风量和压头的要求 (8)3.4 一次风机型式、台数、风量和压头的要求 (8)3.5 空气加热系统设置的要求 (9)3.6 引风机叶轮的防磨要求 (9)4 风烟系统的控制与联锁保护 (11)4.1 引风量的控制 (11)4.2 锅炉送风量的控制 (11)4.3 一次风量的控制 (12)4.4 一、二次风的配合 (13)4.5 锅炉运行过程中风量的调节原则 (13)4.6 风烟系统的联锁保护 (14)5 风烟系统的启动与经济运行 (20)5.1 风烟系统启动注意事项 (20)5.2 空预器的启动 (20)5.3 引风机的启动 (21)5.4 送风机的启动 (23)5.5 一次风机的启动 (24)5.6 风烟系统的经济运行 (25)6 试题库 (29)1风烟系统概述1.1风烟系统原理与作用锅炉的风烟系统也称为通风系统,是锅炉重要的辅助系统。
它的作用是连续不断的给锅炉燃烧提供空气,并按燃烧的要求分配风量,同时使燃烧生成的含尘烟气流经各受热面和烟气净化装置后,最终由烟囱排至大气。
锅炉风烟系统是锅炉空气系统和烟气系统的总称。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通过送风系统连续向炉内送入燃料燃烧所需要的适量空气,同时通过排烟系统将燃烧生成的含尘烟气不断排出锅炉,以维持炉膛压力的稳定和燃烧、传热的正常进行,这种送风、排烟(也称引风)同时进行的过程称为锅炉的通风过程。
如果送风量和送风方式与燃料和燃烧方式不匹配将会影响燃料的着火、燃烧和燃尽过程,影响炉内平均烟温水平和辐射换热强度以及锅炉出力等,如果送风量和排烟量不匹配将影响炉膛压力的稳定性和烟道中受热面的换热强度以及磨损、积灰等。
烟风系统
风烟系统
5空预器主驱和辅驱都已停运,延时5秒, 联关本侧烟气入口挡板。
6空预器主驱和辅驱都已停运,延时5秒, 联关本侧一次风出口挡板。
7两台空预器均停,锅炉MFT连锁动作,空 预器其烟气入口挡板、二次风出口挡板、 一次风出口挡板联锁开。
10检查空预器转子失速报警装置运行正常,信号指示正确。
空气预热器的停止
停运前提:
1停第一台空预器时,对应侧的引风机、送 风机、一次风机均应停运行,风机出口联 络档板也应关闭。
2两台空预器均停时,所有引风机、送风机、 一次风机均应停运行。
3锅炉停运后,当空预器入口烟温小于 120℃时,可停止空气预热器马达。
这种调节方法经济性较节流调节高,且入口导向 器结构简单,调节性能好,所以目前被广泛使用。
动叶调节——通过改变风机叶片的角度, 使风机的特性曲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 变风机工作点位置和调节风量的目的。
这种调节方式经济性和安全性都较好且每 一个叶片角度对应一条性能曲线,动叶角 度的变化几乎和风量成线性关系,因而在 大机组轴流风机中被普遍采用。
源为辅助汽源,直至油枪全部停运。
3正常运行时,锅炉本体受热面吹灰前应先进行空 预器吹灰,本体受热面吹完后,再次对空预器吹 灰。
4停炉前应进行空预器吹灰。 在下列情况下,应增加吹灰次数:
1锅炉长时间低负荷运行时。 2锅炉燃烧工况不良或投油助燃时。 3空预器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160℃时。 4空气预热器烟气侧压差>1Kpa
变速调节
改变风机的工作转速,风机的特性曲线将 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可改变风机的工作点 位置,从而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
分为变频电机调速和液力耦合器调速等。 特点是效率高,线性关系好。因此在离心
锅炉风烟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系统)吹灰系统
工作原理简图
Brief diagram of working principle
2.2 返料罗茨风机的运行 2.2 Operation of material return Roots fan
• 2.2.1 运转前准备
• 2.2.1 Preparation before operation
• 1) 彻底清除鼓风机内、外的粉尘等杂物。
• 一次风还是点火风机和播煤风机的风源,因此,一 次风的用量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是最大的,占总风 量的65%以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空气预热器的 进口的阻力是比较大的,在空气预热器的进口烟道 的振动也是所有烟道中振动中最大的。在此处一般 都装有导向装置,以减小其振动,在运行时也应在 不影响其流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一次风的压头。 • Primary air also is the air supply for igniter air fan and coal blowing air fan. Thus, primary air is the most used in CFB and it takes up over 65% of the total air quantity. The air heater inlet resistance of CFB is compared big. The air heater inlet oscillation is the maximum in the entire flue gas duct. Guide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inlet to decrease oscillation. Primary air pressure head should be decreased as much as possible in operation under the premise that the flow is not affected.
火电厂风烟系统讲解
风烟系统介绍:一.系统流程二.重要测点三.顺控四.模拟量控制五.现场设备一.系统流程(1)制粉系统每炉配六台正压冷一次风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
每台磨配一台电子称重式给煤机、一个原煤仓。
每台炉分六套独立制粉系统,燃用设计煤种时,五台磨运行可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要求,运行时,原煤仓中原煤进入给煤机,由给煤机输入磨煤机中碾磨、干燥,磨制后煤粉由干燥剂(一次风)带入分离器分离。
每台磨煤机出4根送粉管道至炉前经煤粉分配器分成8根煤粉管道,分别对应锅炉一层8只燃烧器。
在磨煤机每根送粉管出口设有气动煤粉关断闸板门,可以在3~5秒内快速关闭。
每根送粉管道与燃烧器连接附近,设有手动插板门,用于检修时隔离运行炉膛中的热烟气,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冷风蒸汽只用在F 磨上去启动时,代替空预器加热一次风,采用辅汽加热。
(2)燃烧系统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Π型炉。
烟风系统采用平衡通风方式,空预器为四分仓容克式。
在供风系统上,采用环形大风箱。
在每个燃烧器上都设有二次风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可调节燃烧器的风量;为了减少NOx排放,在前后墙燃烧器的上方各布置二层燃烬风喷口。
(降低燃烧温度以降低NOx排放)(3)一次风系统一次风系统主要作用为输送煤粉用。
一次风机向磨煤机提供一次风和密封风,并向给煤机提供密封风。
一次风机为动叶可调轴流式。
一次风经升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空预器加热后,由炉侧两路管道引入联络母管再分配到每台磨煤机去。
空预器一次风出口装有隔离风门,锅炉两侧热一次风道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
另一路不经过空预器,通过炉侧两根冷一次风管道引至炉侧联络母管上作为调温风、磨煤机和给煤机的密封风风源。
调温风分配到每台磨煤机进口与热一次风混合,混合风通过调节装在每台磨煤机进口冷一次风道上的调节风门和热一次风道上的调节风门来调节混合风温,使之最终满足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70℃的要求。
(4)二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只作为燃烧用。
二次冷风进入空预器加热,空预器出口热风按锅炉燃烧要求进入锅炉前后墙的二次风箱。
锅炉风烟系统介绍
多能源互补
结合多种能源形式,如生物 质、燃气、太阳能等,实现 风烟系统的多能源互补,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灵活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如发现风烟系统有泄漏现象,应立即查明 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防止泄漏扩大 。
振动故障
性能下降
如出现振动故障,应检查各部件的安装情 况,调整安装位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如发现风烟系统性能下降,应对系统进行 全面检查,找出性能下降的原因并采取相 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05 风烟系统的优化建议
提高风烟系统的效率
工作原理
引风机通过电机驱动,使叶轮旋转, 产生负压,将炉膛内的烟气吸入,然 后通过输送管道将烟气排入烟囱。
通风 control的原理
01
通风 control的重要性
通风 control是风烟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空气量和
引出炉膛的烟气量,实现炉膛内的燃烧工况的稳定和优化。
02
工作原理
降低烟气温度
省煤器和除尘器等设备能够降低烟气 温度,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烟气净化
脱硫脱硝装置等设备能够去除烟气中 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3 风烟系统的运行原理
鼓风的原理
鼓风机的功能
鼓风机是风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 是向炉膛内提供足够的空气,支持燃料燃烧。
工作原理
鼓风机通过电机驱动,使叶轮旋转,将空气吸入 并加压,然后通过输送管道将空气送入炉膛。
调节方式
鼓风机的出力可以通过变频器或液力耦合器进行 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燃烧需求。
引风的原理
引风机的作用
调节方式
引风机在风烟系统中负责将炉膛内的烟 气抽出并排入烟囱,以保持炉膛内的负 压,防止炉膛内的热气和烟气外泄。
火电厂风烟系统讲解
风烟系统介绍:一.系统流程二.重要测点三.顺控四.模拟量控制五.现场设备一.系统流程(1)制粉系统每炉配六台正压冷一次风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
每台磨配一台电子称重式给煤机、一个原煤仓。
每台炉分六套独立制粉系统,燃用设计煤种时,五台磨运行可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要求,运行时,原煤仓中原煤进入给煤机,由给煤机输入磨煤机中碾磨、干燥,磨制后煤粉由干燥剂(一次风)带入分离器分离。
每台磨煤机出4根送粉管道至炉前经煤粉分配器分成8根煤粉管道,分别对应锅炉一层8只燃烧器。
在磨煤机每根送粉管出口设有气动煤粉关断闸板门,可以在3~5秒内快速关闭。
每根送粉管道与燃烧器连接附近,设有手动插板门,用于检修时隔离运行炉膛中的热烟气,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冷风蒸汽只用在F 磨上去启动时,代替空预器加热一次风,采用辅汽加热。
(2)燃烧系统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Π型炉。
烟风系统采用平衡通风方式,空预器为四分仓容克式。
在供风系统上,采用环形大风箱。
在每个燃烧器上都设有二次风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可调节燃烧器的风量;为了减少NOx排放,在前后墙燃烧器的上方各布置二层燃烬风喷口。
(降低燃烧温度以降低NOx排放)(3)一次风系统一次风系统主要作用为输送煤粉用。
一次风机向磨煤机提供一次风和密封风,并向给煤机提供密封风。
一次风机为动叶可调轴流式。
一次风经升压后分两路,一路进入空预器加热后,由炉侧两路管道引入联络母管再分配到每台磨煤机去。
空预器一次风出口装有隔离风门,锅炉两侧热一次风道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
另一路不经过空预器,通过炉侧两根冷一次风管道引至炉侧联络母管上作为调温风、磨煤机和给煤机的密封风风源。
调温风分配到每台磨煤机进口与热一次风混合,混合风通过调节装在每台磨煤机进口冷一次风道上的调节风门和热一次风道上的调节风门来调节混合风温,使之最终满足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70℃的要求。
(4)二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只作为燃烧用。
二次冷风进入空预器加热,空预器出口热风按锅炉燃烧要求进入锅炉前后墙的二次风箱。
风烟系统
重要参数
我厂机组额定负荷额定风量下空预器烟气侧压 差:_1200Pa_,一次风侧差压:_950Pa ,二 次风侧差压: _750Pa 燃烧优化调整中,当全配烧5000Kcal/kg的印 尼煤,省煤器出口氧量优良控制值为: 600MW为 4.5—4.7 %,800MW为 3.2—3.4 %,1000MW为 2.7—2.9 %。(写偏差在 0.2%内的范围值) 我厂锅炉辅机6KV电机额定电流是一次风机 401A、送风机329A,引风机888A,磨煤机 124.7A,转速为一次风机1494RPM送风机 990RPM,引风机745RPM。
送风机供燃料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中心 风和燃尽风。 一次风机供输送和干燥煤粉的一次风。 火检冷却风机提供冷却火检探测器的风。 密封风机供给煤机、磨煤机和煤粉管密封、 吹扫风。
一次风系统
一次风的作用是供给磨煤机干燥燃煤和输送煤粉所需的热风、磨煤机调温风 (冷风),用来输送和干燥煤粉,并供给燃料燃烧初期所需的空气。 大气经滤网、消声器垂直进入两台轴流式一次风机,经一次风机提压后分成 两路;一路进入磨煤机前的冷一次风管;另一路在经空预热器的一次风分仓, 加热后进入磨煤机前的热一次风管,热风和冷风在磨煤机前混合。在冷一次 风和热一次风管出口处都设有电动挡板和调节挡板来控制冷热风的风量,保 证磨煤机总的风量要求和合适的出口温度。合格的煤粉经煤粉管道由一次风 送至炉膛燃烧。 一次风机的流量主要取决于燃烧系统所需的一次风量和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量。 密封风机的流量尽管由一次风提供,但是最终进入磨煤机构成一次风的部分。 一次风的压头主要取决于煤粉流的阻力及风道、空气预热器、挡板、磨煤机 的流动阻力。其压头是随锅炉需粉量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调节动叶的倾 角来改变风量,维持风道一次风的压力,适应不同负荷的变化。 一次风系统设两台沈阳鼓风机厂生产的动叶可调双吸轴流式风机 ,其进口装 有消声器。两台一次风机出口各分出一路向冷一次风母管供风,另一路通过 空预器加热后汇入热一次风母管。
风烟系统简介
第一章风烟系统锅炉烟风系统是指由燃烧生成的烟气与空气组成的系统。
它主要包括下列设备和装置组成,其运行参数也就决定运行了风烟系统的参数:1)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二次风机)2)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3)两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4)两台容克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5)烟气再循环管6)脱硫装置及两台静电除尘器7)两台火检冷却风机8)两台密封风机9)六组对冲布置的燃烧器及二次风箱10)一、二次风管连接管道、炉膛、烟道、挡板或闸门及烟囱等设备。
风烟系统其实是两个平行的供风系统,有共同的炉膛、受热面烟道和两台引风机构成的风烟系统。
输送至炉膛的空气,用于:1)燃料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和燃尽风由送风机供。
2)输送和干燥煤粉的一次风,由一次风机提供。
3)冷却火检探测器的风,由火检冷却风机提供,取自大气。
4)给煤机、磨煤机和煤粉管吹扫风,由一次风机出口经密封风机增压后提供。
烟风系统分成一次风、二次风和烟气三个系统,本章节只介绍一、二次风系统、烟气系统和密封风系统,其他部分将在相关的章节介绍,如火检冷却风等。
本工程根据锅炉本体的设计,烟风系统采用平衡通风,即利用送风机正压头克服空气流通过程中的阻力,而用引风机的负压头克服烟气流通过程中的阻力,使炉膛出口为负压。
系统的平衡点发生在炉膛中,因此,所有燃烧空气侧的系统部件设计正压运行,烟气侧所有部件设计负压运行。
平衡通风不仅使炉膛和风道的漏风量不会太大,而且保证了较高的经济性,又能防止炉内高温烟气外冒,对运行人员的安全和锅炉房的环境均有一定的好处。
第一节系统概述1.一次风系统一次风的作用主要是干燥和输送煤粉,包括制粉系统的干燥通风量和磨煤通风量。
干燥通风量的作用是向入炉原煤提供热量,完成煤炭在磨制过程中的干燥作用、维持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所对应煤量下所需的通风量。
而磨煤通风量不但包括干燥通风量,还包括携带和输送煤粉所需的风量。
一次风系统设置了两台50%容量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一次风在一次风机的作用下从大气吸入,经过一次风机增压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过空预器加热成热风,作为热一次风,另一路作为冷一次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风机
引风机型式: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AN31e6 V13+4°/KSE 运行方式:两台风机并联运行
调节方式:静叶调节
布置方式:水平布置,两台风机的冷却风机对称布置,可 调节前导叶电动执行机构安装位置从电机一端看均在风机 右侧。卧式、垂直进气,水平出气。
生产厂家:成都电力机械厂
引风机工作原理
AN风机由进气室、 前导叶、集流器、叶 轮、后导叶和扩压器 组成。AN风机工作时, 烟气进入AN风机进气 室,经过前导叶的导 向,在集流器中收敛 加速,再经过叶轮的 作功产生静压能和动 压能;后导叶又将烟 气的螺旋运动转化为 轴向运动而进入扩压 进气室 器,并在扩压器内将 烟气的大部分动能转 化为静压能,从而完 成风机的工作过程。
出口一次风温度
入口二次风温度 出口二次风温度 入口烟气温度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修 正前温度
404
23 389 425
℃
℃ ℃ ℃
153.8
℃
空气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修 正后温度 一次风分仓占的度数 二次风分仓占的度数 烟气分仓占的度数 149.1 ℃ ° ° ° 70° 110° 180° 驱动装置 主/辅电机 主、辅电机型号 数量 主、辅电机功率 电压 额定电流 2 22 380 44.6 Y200L2-6 B5 台 kW V A
空气预热器
每台锅炉配有两台半模式、双密封、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 热器,立式布置,烟气与空气以逆流方式换热。空气预热器型 号为34-VI(T)3123mm。
空气预热器转子采用半模式扇形仓格结构,热端和热端中间层 传热元件采用DU板型,冷端传热元件采用NF6板型。所有 传热元件盒均制成较小的组件,检修时可全部从侧面检修 门孔处抽出,更换非常方便。冷端传热元件及元件盒的材 料采用耐低温腐蚀的Corten钢制作,可保证使用寿命大于 50000小时。
前导叶
叶轮
集流器
扩压器
二次风系统
二次风系统的作用是供给燃料燃烧所需的大量热空气。
送风机出口的二次风流经空气预热器的二次风风仓。在送 风机入口风道设置暖风器;即在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投 入,以提高进入空气预热器的冷二次风温度,防止空气预 热器的低温腐蚀。 每台空气预热器对应一组送风机和引风机。两个空气预热 器的进、出口风道都横向交叉联接在总风道上,用来向炉 膛提供平衡的空气流。
导 向 轴 承
支 撑 轴 承
空预器中心传动装置
中心传动装置
每台予热器配有一套中心传动装 置,包括主电机、辅助电机和盘 车装置,电机配备变频调速启动 装置,实现软启动、无级变速。 当主传动电机发生故障时,能自 动切换辅助电机投入运行,确保 予热器安全运行。一旦停转,转 子停转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传 动装置减速机齿轮全部为硬齿面, 减速机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调 整方便,运行平稳可靠。
1 2 3 4
第一节 烟风系统设备介绍 第二节 烟风系统启动 第三节 烟风系统停止
第四节 烟风系统故设备障处理
本锅炉风烟系统为平衡 通风系统,即利用一次 风机、送风机和引风机 来克服气流流通过程中 的各项阻力。平衡通风 系统不仅使炉膛及尾部 省 煤 烟道的漏风不会太大, 器 保证较高的经济性,而 且还能防止炉内高温烟 气外冒,对于运行人员 的安全和锅炉房的卫 生条件均有好处。
双密封结构简图
空气预热器轴承
预热器采用可靠的导向和支承轴 承。导向轴承采用双列向心滚子 球面轴承,导向轴承装置本身可 随转子热胀和冷缩而上下滑动, 并能带动扇形板内侧上下移动, 从而保证扇形板内侧的密封间隙 保持恒定。导向轴承结构简单, 更换、检修方便,配有润滑油冷 却水系统,并有温度传感器接口。 空气予热器的支承轴承采用向心 球面滚子推力轴承,使用可靠, 维护简单,更换容易,配有润滑 油冷却水系统。
主、辅电机转速
970
RPM
空气预热器密封
预热器采用双径向、双轴向 固定密封系统。热端静密封 采用美国ALSTOM-API 新结构,为迷宫式密封结构 ,既保证密封性能,又可使 扇形板上下移动;冷端静密 封采用胀缩节式,既保证了 不漏风,又可以调整扇形板 位置;热端和冷端静密封由 通常的单侧密封改为双侧密 封,既减少了漏风又提高了 使用寿命。
烟风系统流程图
B 空 预 器 #2 炉
电 除 尘
引风机
A 空 预 器
#1炉
烟气系统
烟气系统的作用是将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流经各受热 面传热后连续并及时地排至大气,以维持锅炉正常运 行。
引风机进口压力与锅炉负荷、烟道流通阻力相关。引 风机流量决定于炉内燃烧产物的容积和炉膛出口后面 的所有漏入烟道中的空气量,其中最大的漏风量是空 气预热器从空气侧漏入烟气侧的空气量。
空气预热器
项 目 参 数
空预器 数 量 2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台/炉 -
单 位
制造厂家
型
型
式
号
三分仓容克式回转垂直中心驱动
33.5-VI(T)-2300-QMR 烟气向下,空气向上
气流布置
转
速
采用变频调速慢速挡转子转动速度:0.25
1 26
r/min r/min ℃
输出轴正常转速 入口一次风温度
送风机技术数据
送风机电机 电机制造厂家 电机型号 电机额定功率 电机额定电流 电压 电机转速 上海电机厂 YKK630-6 1250 85.9 10000 994 —— —— KW A V r/min -
送风机
送风机型式: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FAF24.5-15-1 运行方式:两台风机并联运行 调节方式:液压动叶调节 布置方式:水平对称布置,垂直进风,水平出风 安装地点:室内 生产厂家: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
送风机技术数据
项目 制造厂家 风机型式 风机型号 风机压头 风机入口温度 风机出力 风机转速 叶轮直径 风机轴功率 叶片调节范围 轴承型式 轴承冷却方式 轴承润滑方式 风机效率 参数 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 动叶可调轴流式 FAF24.5-15-1 5275 25 B-MCR:199.78/BRL:179.78 990 2818 设计:1563/BMCR:1246 -25 ~ +25 滚动轴承 油池+强迫润滑 稀油 B-MCR:87.80/BRL:87.00 单位 Pa ℃ m3/s r/min mm k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