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脱粘界面颗粒性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系数

含脱粘界面颗粒性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系数
含脱粘界面颗粒性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系数

含脱粘界面颗粒性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

系数

论文导读:热膨胀本征应变。实际上三相胞元脱粘界面处不存在应力。由于基体和颗粒夹杂热膨胀系数失配而产生热应力为。相胞元,含脱粘界面颗粒性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系数。关键词:热膨胀本征应变,三相胞元,Eshelby-Mori-Tanaka方法,热膨胀系数

1 引言

颗粒性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1],但是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复合材料构件不可避免地产生热膨胀,导致结构尺寸发生变化而产生热变形,过大的热变形会导致结构破坏,这就要求材料具有很强的高温稳定性和低的热膨胀系数。而对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进行预报是细观力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材料进行热分析的基础。当前,对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预报多见于单向或长纤维复合材料[2-5],而对于颗粒性复合材料研究较少[6]。姚占军等人利用二相胞元法预报了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但其所建立的模型中并未考虑界面因素影响[8]。

本文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建立了包含脱粘界面在内的复合材料四相模型,如图1所示;将颗粒夹杂、脱粘界面和基体壳简化为椭球三相胞元;根据Eshelby-Mori-Tanaka方法推导得到颗粒夹杂和脱粘界面的热膨胀本征应变,进而求出三相胞元的热膨胀系数;考虑到三相胞元在复合材料中随机分布,应用坐标变换公式得到复合材料平均热膨胀应变,进而求得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2 热膨胀本征应变

取出一个三相胞元如图2所示,设三相胞元、颗粒夹杂以及脱粘界面体积分别为V为V1为V2,颗粒夹杂和基体的弹性常数分别为L1和L0,热膨胀系数分别为和。论文大全,三相胞元。

当温度变化ΔT时,由于基体和颗粒夹杂热膨胀系数失配而产生热应力为

(1)

式中,为颗粒与裂纹相互作用引起的扰动应变。

利用Mori-Tanaka方法和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可知颗粒中应力为:(2)

其中,

(3)

式中,为是基体与颗粒的应变差值,是颗粒的等效本征应变,是基体和颗粒热失配应变,

(4)

此处

(5)

由于颗粒各向同性,我们知道

(6)

假设脱粘界面中存在应力,其弹性常数为,则根据式(2)得到:(7)

(8)

其中,为脱粘界面与基体的应变差值,为脱粘界面的的Eshelby张量[7]。论文大全,三相胞元。论文大全,三相胞元。

实际上三相胞元脱粘界面处不存在应力,即,因此有

(9)

根据三相胞元内部扰动应力自平衡条件:

(10)

这里将(1)、(2)式代入(10)式得

(11)

式中,

将(3)和(11)式代入到(2)式得

(12)

上式,

其中,

将(11)和(12)式代入到(9)得到

(13)

式中

3 三相胞元等效热膨胀系数

体积为V的三相胞元的平均应变可以借助总量平衡的方法得到(14)

将(3)、(8)和(11)式代入(14)得到

(15)

将(12)和(13)式代入(15)得到

(16)

式中,

矩阵K为3×3阶对称矩阵,可写成如下形式

(17)

式中Ki由颗粒和脱粘界面的Eshelby张量以及基体和颗粒的弹性常数确定。论文大全,三相胞元。

根据(16)和(17)可知

(18)

由此可得到三相胞元的热膨胀系数为:

(19)

4 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系数

假设三相胞元椭球的三个主半轴长为,三相胞元椭球形颗粒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其中为材料的对称轴,并且。论文大全,三相胞元。三相胞元颗粒在复合材料中随机分布,并设轴与x,y,z轴分别成,,角。

当无限大体内部温度改变时,单个三相胞元颗粒产生的热膨胀应变为:(20)

再由应变换轴公式知单个三相胞元颗粒在坐标轴x,y和z方向的热膨胀应变为:

(21)

因为三相胞元颗粒在复合材料中随机分布,材料的平均热膨胀应变为

所有颗粒的热膨胀应变关于随机后的均值,取分布函数为,则有(22)

经积分得

(23)

由上式可看出复合材料为各向同性,进而求出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系数为

(24)

图3给出含有脱粘界面体积分数分别为0.03%、0.05%和0.07%时,复合材料有效热膨胀系数随颗粒含量变化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有效热膨胀系数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主要因为颗粒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其含量越大,对复合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影响也越大;另外,脱粘界面含量越高,热膨胀系数也越小,因为复合材料在受热膨胀时,微裂纹存在会降低颗粒对基体的影响,满足一般规律。

图4给出含界面体积分数分别为0.03%、0.05%和0.07%时,复合材料有效热膨胀系数的尺度效应。论文大全,三相胞元。从中可以看出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随颗粒直径增加而减小,因为颗粒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直径越大,单个颗粒的影响也大。

5结论

1)本文基于细观力学方法建立了包含脱粘界面在内的复合材料四相模型,将颗粒夹杂、脱粘界面和基体壳简化为椭球三相胞元,并根据Eshelby-Mori-Tanaka方法得到颗粒夹杂和脱粘界面的热膨胀本征应变,

推导出三相胞元的纵向和横向热膨胀系数;

2)根据三相胞元的方位随机性,结合应力应变换轴公式确定复合材料平均应变,进而求得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

3)数值结果表明:随着颗粒夹杂含量增加,复合材料有效热膨胀系数会减小;另外,复合材料有效热膨胀系数具有较强的尺度效应,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热膨胀系数会降低。

参考文献[1]Wang Junying, Ni Xinhua, Yang Qizhi.Study of thermal fatigue resistance of a composite coating made by a vacuumfusion sintering meth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Management 2003,8: 60-64.[2]Z Haktan Karadeniz, Dilek Kumlutas. Anumerical study on the coefficients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fiber reinforcedcomposite materials[J]. Composite Structures, 2005, 55(1): 1-10.[3]孙志刚,宋迎东,高希光,高德平.细观结构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 2004,21(2):146-151.

石墨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石墨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酸酐固化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与2.5—5%重量的石墨微片增强已被制造出来。对这些复合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粘弹性进行了研究和比较,XRD研究表明,对复合材料的处理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纯石墨d-间距。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测量表明弹性模量与拉伸强度随着石墨微片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随着石墨微片浓度上升而上升,但是线性热膨胀系数却降低了。热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测定。与纯环氧树脂相比,这种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炭浓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这些复合材料的损伤机理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石墨微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一.介绍 对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的需求不断在增加,以满足更高的要求或取代现有的材料,高性能的连续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些复合材料在基体性能方面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往往限制他们的广泛应用和创造发展的需要新型的复合材料。在塑胶行业,填料的加入对聚合物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操作。这不仅提高刚度,韧性,硬度,热变形温度,以及模具收缩率,也显著降低了加工成本。事实上,超过50%的聚合物生产都用无机填料以某种填充方式达到所希望的性能。最常用的粒子有碳酸钙、粘土、云母、氢氧化铝、玻璃珠,和金属磷酸盐。填料的选择往往是基于最终产品所需要的性能。改善复合材料的机械和其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填料粒子的含量、颗粒形状和大小,表面特征和分散性。因此,对其增韧的这些复合材料的机理很多来自于如裂纹尖端应力场,应力表面的衔接,剥离∕微裂纹和裂纹偏转等。 据报道,微米级填料填充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如那些充满了纳米粒子级相同的填料。此外,改进后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表面平整度和阻隔性能,使用传统微米大小的粒子均不能达到。因此,近年来纳米基础的复合材料已引起相当的重视。这些都是一些很有前景的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石墨纳米微片材料,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含有非常低量的填料(10%),相比之下,传统的颗粒复合材料常用的填料含量在40-60%的范围内。此外,这些纳米复合材料是准各向同性,由传统方式相比,可以处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硅酸盐粘土(蒙脱石)和石墨颗粒显示分层的自然结构并具有很高的长宽比(>1000)。一次插层或剥离的化学过程[7,21]。虽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较高的强度,弹性模量,热变形温度和阻隔性能,但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优良的导电性能和热导性。碳纳米管也显示出优异的机械性能(模量=1 TPa,强度=10倍的钢)、热、电性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可以发展这些纳米级粒子提供材料的可修整性。另据报道, 碳纳米管的价格是石墨烯500倍左右,可以用常规方法剥离和复合,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需要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分散,纳米管的波纹和排列。因此,考虑到成本和所需的属性,石墨微片是碳纳米管方面的一个潜在的替代品。然而,在纳米尺度的基本认识强化机制仍是重要和必要的。 众所周知石墨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热性,它提供了决定真正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功能性,并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这种颗粒增强聚合物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例如:阴极射线管和燃料电池,百代唱片,屏蔽电子罩,雷达吸波涂料,热机械增强材料。我们现在的目标是研究制造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石墨烯微片增强的复合材料,并探讨其力学,热学和粘弹性能以及失效机制作为石墨烯浓度的功能。 2 实验 2.1 原材料 基体材料是三组分环氧系统是由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通过酸酐固化剂,甲基

复合材料特性

(1)力学性能 石墨烯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强度最高的物质,添加石墨烯可以增加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拓展石墨烯的改性范围,开发出多种的增强复合材料变得尤为重要。改性的程度有许多影响因素,例如强相的浓度和在基质中的分布状态,界面粘合性和增强相的长径比等。石墨稀纳米片和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粘合性强,是进行有效加固的关键。局部两相间不相容性可能由于石墨稀对基体的附着力差而降低应力转移几率,导致了一个较低的机械性能复合材料。可使用氢键和范德华力非共价键改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聚合物基体机械性能[1]。 尽管些物理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在外部受力下填料与基体之间相对移动是不可避免的。这限制了材料的最大使用强度。为了缓解该问题,关键是选择有效的手段,提高界面与基体间的抗剪切强度。改善填料与基体之间靠共价键形成的应力传递。例如,利用GO表面的羟基(-OH)与聚氨酯链上的端部的-NCO基团反应,形成聚氨甲酸酯键(-NH-CO)而共价键合到聚氨酯上。(2)导电导热性能 石墨烯的导电性能是目前已知导电材料中最好的,其载流子迁移率达15000 cm2·V- 1·s- 1[ 2]。这个数值是目前已知具有最高迁移率的锑化铟材料的两倍,是商用硅片迁移率的10倍以上。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当加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可导电的石墨烯分散在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复合材料表现出导电性随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呈现一种非线性增长。 石墨烯的导热性能很高,在室温下为3000W·M-1·K-1,已被用来作为基体填充物,以改善聚合物的热导率和热稳定性。片状石墨稀的二维片层结构在聚合物较低的界面热电阻,从而产生更好的导电性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其他因素,例如石墨稀片的长径比,取向和分散,基体的种类等也将影响复合材料的热性能。(3)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是复合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性能,可以通过在聚合物基体中嵌入石墨烯来实现。高的热稳定性和层状结构的石墨烯的加入,会使复合材料热性能显著提高。Ramanathan等[3]系统研究发现石墨烯的加入可以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模量、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大幅度提高。并且石墨烯的作用效果远远好于单壁碳纳米管和膨胀石墨。 (4)气体阻隔性能 石墨烯的加入相对于原始的聚合物可以显着减少气体对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透过率。各种研究表明,气体渗透性降低可能由于石墨稀长径比和高表面积,以及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的“弯曲通道”效应 (tortuous path effect),从而有效的阻隔了气体分子的扩散和穿透。Pinto等[4]研究了聚乳酸/石墨稀复合材料对氧气和氮气的阻隔性。结果表明,与未加入石墨稀前相比在复合物中使用0.4%(重量)添加量可以使复合材料对氧气的透过量下降三倍,对氮气的透过量下降四倍。(5)吸附性能 众所周知,吸附强烈依赖于孔隙结构和表面面积,以及吸附剂的官能团。石

常用金属热膨胀系数部分汇总11

常用金属或合金的线胀系数 金属或合金温度T/℃线胀系数α /10E-6/℃ 金属或合金温度T/℃ 线胀系数α /10E-6/℃ 铝及铝合金 碳钢20-10010.6-12.2 106020-10020-30020-20011.3-13.0 110020-10020-40020-30012.1-13.5 201120-10020-60020-40012.9-13.9 201420-1002320-60013.5-14.3 202420-10022.820-70014.7-15.0 221820-10022.3 铬钢20-10011.2 300320-10023.220-20011.8 403220-10019.420-30012.4 500520-10023.820-40013 505020-10023.820-60013.6 505220-10023.8 铸铁20-1008.7-11.1 505620-10024.120-2008.5-11.6 508320-10023.420-30010.1-12.2 508620-10023.920-40011.5-12.7 515420-10023.920-60012.9-13.2 545620-10023.920-100017.6 606120-10023.4 1020-10011.53 606320-10023.420-20012.61 610120-1002320-30013 707520-10023.220-40013铜及铜合金20-50014.18纯铜2016.520-60014.6 磷脱氧铜20-30017.7 1520-10011.75 无氧铜20-30017.720-20012.41普通黄铜20-30020.320-30013.45低铅黄铜20-30020.220-40013.6中铅黄铜20-30020.320-50013.85高铅黄铜20-30020.320-60013.9 超高铅黄铜20-30020.5 2020-10011.16 铝青铜20-30016.420-20012.12铍青铜20-30017.8

热固性复合材料与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固性复合材料与热塑性复合材料 1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复合型材料,这种材料是经过复合而成,在多高科技产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究,例如在大型客运机的应用中,其不仅减轻了重量,并且还优化了飞机的性能,减轻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阻碍,热固性树脂具有非常优异的开发潜能,其应用领域也会在其改性后得到更大的发展。 典型的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分为以下几种: (1)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随着对阻燃材料的强烈需求,美国西化学公司,道化学公司等一系列大型化学公司都先后研制成功了新一代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阻燃、低发烟、低毒雾性能和更加优异的热机械物理性能。在制备这种具有阻燃效果的材料上,研究人员重新设计思路,在加入不饱和键等其他基团条件下,提高了反应速度,减少了挥发组分。使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其应用领域得到大力发展。 (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由于环氧树脂本身的弱点,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两面的改性研究,一面是改善湿热性能提高其使用温度;另一面则是提高韧性,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损伤容限。含有环氧树脂所制备的复

合材料己经大力应用到机翼、机身等大型主承力构件上。 (3)双马来酞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在双马来酞亚胺树脂复合材料中,由于双马来酞亚胺树脂具有流动性和可模塑性,良好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湿热、吸湿率低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所以这种树脂则会广泛运用在绝缘材料、航空航天结构材料、耐磨材料等各个领域中。(4)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以及优异的热氧化稳定性。其在航空发动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可明显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发动机推重比。所以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运用。 2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自身中的基体是热塑性树脂,该类复合材料是由热塑性树脂基体、增强相以及一些助剂组成。在热塑性复合材料中最典型和最常见的热塑性树脂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酯树脂、聚碳酸树脂、聚甲醛树脂、聚醚酮类、热塑性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飒等。 而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很多的特点,以下概述了一些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特点。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摘要:本文介绍复合材料热性能的一般表针方法,并介绍针刺复合织物增强C /C 复合材料与的热物理性能。 关键词:复合材料;热性能;表针方法;针刺复合织物增强C /C 复合材料 1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表征(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mal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复合材料在加热或温度变化时,所表现的物理性能,如线膨胀系数、热导率等。 线膨胀系数: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复合材料的热膨胀主要取决于增强体和基质的线膨胀系数及其体积百分比。线膨胀系数定义为温度升高1℃材料的相对伸长。其测试方法是将一定尺寸的标准试样置于膨胀仪中升温,记录试样的长度变化△L——温度曲线,平均线膨胀系数α为: 式中L0为试样室温时的长度,mm;K为测量装置的放大倍数,△T=T2-T1为温度差,℃;α石英为对应于(T2-T1)石英的线膨胀系数,取0.51×10-6/℃;T1,T2为温度间隔的下限和上限。 精确测定复合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对于确定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前后的体积收缩比,保证制品尺寸,防止制品变形,减小内应力等都是很重要的一项物理参数。 在复合材料的铺层设计中需测定: αL:∥纤维方向的线膨胀系数; αT:⊥上纤维方向的线膨胀系数。 热导率:热导率是表征物质热导能力的物理量,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定是将厚度为d的标准试样置于热导率测量仪的加热板上,达到稳定后,精确测定试样两侧的温差△t。由加热板的功率W和面积S,可求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λ: 式中W为主加热板在稳定时的功率,W;d为试样厚度,m;S为主加热板的计算面积,m2;△t为试样两侧的温差,℃。 实际测定时同时测: λL:∥纤维方向的热导率; λT:⊥上纤维方向的热导率。 平均比热容:1g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比热容。复合材料的平均比热容用铜块量热计混合法(即降落法)测定。将标准试样在加热炉内恒温加热

纤维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1)

纤维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1) 复合材料学报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 文章编号:1000-3851(2002) 03-0124-03 第19卷第3期 Vol. 19 No. 3 6月 2002年 2002 J une 纤维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王培吉, 范素华 (山东建材学院物理系, 济南25002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利用压电光声技术测量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实验方法, 并测试了单向复合材料C/C 、C/Al 的横向、纵向的热膨胀系数。根据已有的理论计算方法与实验结果对该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验证, 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进而又测量了C /C 、C /Al 材料在任一方向上的热膨胀系数。这种方法克服了理论计算过程复杂以及常规手段无法测量任一方向上热膨胀系数的缺陷。关键词: 热膨胀系数; 压电光声技术; 复合材料中图分类号: TB332; O482. 2 文献标识码:A THERMAL EXPANS ION COEFFICIENT OF FIBER COMPOS ITES WANG Pei-ji, FA N Su-hua (Dept . of Physics ,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 l , J ina n 250022, China ) Abstract: Th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f fiber composites are studied in this pa per. A method of mea suring the therma l expansion coefficient by piezoelectric photoa coustic technique was proposed . An intensity-modulated Ar la ser beam wa s used as the incident light. The beam was focused on an a bout 1μm dia meter spot and illumina ted collinearly the sa mple surface . Using the technique , piezo-electric photoacoustic signals a s a function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wer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The therma 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can be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experimenta l data . On the other hand , the therma 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of one-wa y composite C/C a nd C/A l in the tra nsverse, longitudinal directions were mea sured . The mea sured results a re reliable by compa ring with other ca lcula tion methods a 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rmal expa nsion coefficients in a

PTFE基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特性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PTFE基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特性分析 作者:古乐, 孟庆鑫, 王黎钦, Gu Le, Meng Qing-xin, Wang Li-qin 作者单位:古乐,Gu Le(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孟庆鑫,Meng Qing-xin(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 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王黎钦,Wang Li-qin(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刊名: 机械研究与应用 英文刊名:MECHANICAL RESEARCH & APPLICATION 年,卷(期):2007,20(1)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4条) 1.石淼森固体润滑材料 2000 2.Philip J Rae;Eric N Brown;E Clements Pressure-induced Phase Change in Poly(tetrafluor-oethylene)at modest impact velocities[外文期刊] 2005(06) 3.L Ylianttila;J Schroder Temperature effects of PTFE diffusers[外文期刊] 2005(27) 4.姚爱芬DSC法对PTFE结晶转变的研究[期刊论文]-有机氟工业 1991(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贾晓梅.王黎钦.古乐.郑德志.齐毓霖.Jia Xiaomei.Wang Liqin.Gu Le.Zheng Dezhi.Qi Yulin聚苯酯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研究[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2005(5) 2.曹翠玲.阎逢元.CAO Cui-ling.YAN Feng-yuan MoS2、CdO及聚全氟乙丙烯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期刊论文]-机械工程材料2007,31(1) 3.贾晓梅.王黎钦.应丽霞.古乐.JIA Xiao-mei.WANG Li-qin.YING Li-xia.GU Le PTFE基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液氮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摩擦学学报2007,27(2) 4.李秀娟.王黎钦.古乐.齐毓霖表面涂敷聚四氟乙烯固体润滑薄膜的混合式陶瓷球轴承与全钢轴承性能对比分析[期刊论文]-摩擦学学报2003,23(2) 5.李文忠.王黎钦.古乐PTFE基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期刊论文]-工程塑料应用2005,33(2) 6.古乐.孟庆鑫.刘先科.Gu Le.Meng Qingxin.Liu Xianke塑料滑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研制[期刊论文]-工程塑料应用2007,35(8) 7.张志梅.古乐.齐毓霖.梁风.Zhang zhimei.Gu Le.Qi Yulin.Liang Feng纳米级金属粉改善润滑油摩擦性能的研究[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2000(2) 8.古乐.王黎钦.李秀娟.齐毓霖氮化硅轴承球超低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34(2) 9.古乐.王黎钦.齐毓霖.苏为民.钱宗德.郑亚青超低温高速混合式陶瓷轴承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2) 10.李文忠.王黎钦.古乐.郑德志.Li Wenzhong.Wang Liqin.Gu Le.Zheng Dezhi聚合物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2006(10) 引证文献(3条) 1.王世杰高压差越孔密封技术[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 2009(8) 2.薛子文.杨东辉乙酸阀门内衬的损害分析及处理[期刊论文]-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10(4) 3.郭占军.陈建勇.郭玉海.张华鹏.唐红艳热处理对PTFE牵伸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纺织学报 2010(6)

金属的热膨胀系数

铜17、7X10^-6/.C 无氧铜18、6X10^-8/。C ?铝23X10^-6/。C?铁12X10^—6/.C?普通碳钢、马氏体不锈钢得热膨胀系数为1、01, 奥氏体不锈钢为1、6,单位计不住了,但有个简单得说法告诉:?普通碳钢1米1度1丝,即1米得钢温度升高1℃放大0。01mm,而?不锈钢为0.016mm。? 钢筋与混凝土具有相近得温度线膨胀系数(钢筋得温度线膨胀系数为1、2×10^(-5)/℃,t混凝土得温度线膨胀系数为1、0×10^(—5)~1、5×10^(-5)/℃), 钢质材得膨胀系数为:1、2*10^-5/℃ 长度方向增加:100mm*1、2*10^—5*(250-20)=0。276mm?宽度方向增加:200mm*1、2*10^-5*(250-20)=0。552mm △Ⅰ=a(to-t1)? a不锈钢线膨胀系数 材料温度范围?20 20-100 20-200 20-300 20-400 20-600 铝(合金) 22、0-24、0 23、4—24、8 24、0-25、9 碳钢 10、6-12、2 11、3—13 12、1-13、512、9-13、9 13、5-14、3 14、7-15 ?线膨胀系数不就是一个固定得数值,会随着温度得升高而提高,所以在应用时只作为参考,还要根据材料成份,就是否经过锻打\热处理等情况做综合考虑、 材料线膨胀系数(x0、000001/°C) 一般铸铁9、2-11、8 一般碳钢10~13 铬钢10~13 镍铬钢13-15 铁12-12、5 铜18、5 青铜17、5 黄铜18、5 铝合金23、8 金 14、2 热膨胀系数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物体由于改变而有胀缩现象。其变化能力以等压(p一定)下,单位温度变化所导致得变化,即热膨胀系数表示 热α=ΔV/(V*ΔT)、 式中ΔV为所给温度变化ΔT下物体体积得改变,V为物体体积

PE_HD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第26卷 第1期中 国 塑 料Vol.26,No.12012年1月CHINA PLASTICSJan.,2012PE-HD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成 敏,韦亚兵,张云灿*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 要: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石墨/CaCO 3 增韧母料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石墨的表面处理、粒径、含量以及CaCO3增韧母料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NDZ201对石墨 表面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石墨颗粒直径越小,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及综合力学性能越高。CaCO3增韧母料能明显提 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及缺口冲击强度。PE-HD/石墨/增韧母料250B的质量比为45/30/25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 达1.72W/(m·K),其缺口冲击强度与纯PE-HD相近,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比PE-HD提高了52%和88%。 关 键 词:高密度聚乙烯;石墨;增韧母料;热导率;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Q32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278(2012)01-0023-06 Study on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HD Composites CHENG Min,WEI Yabing,ZHANG Yuncan*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210009,China)Abstract:The composites of PE-HD/graphite/toughening masterbatch were prepared using a twin- screw extruder.The effects of size and content of graphite,and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It indicated that the graphite was best treated with titanium acid grease NDZ201.The smaller the particle size of graphite,the larger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CaCO3toughening masterbatch could increas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E-HD/graphite/250Bwas 45/30/25,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was 1.72W/(m·K),the impact strength was similar to neat PE-HD,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increased by 52%and 88%,respectively. Key words: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graphite;toughening masterbatch;thermal conductivity; mechanical property 0 前言 聚合物基导热材料因成本较低,易于成型加工,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及力学性能,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PE-HD作为通用型塑料,综合性能较好,广泛用于包装、管道、电子等领域,以PE-HD为基体制备的导热材料可制造电子设备、冷却管、热交换设备等。但聚合物大多是热的不良导体,热导率很小,可 收稿日期:2011-09-19 *联系人,zhangyc@njut.edu.cn通过2种途径来提高聚合物的导热性能:合成热导率高的结构聚合物,或者采用热导率高的金属及无机填料填充聚合物,后一种方法比较常用。 石墨的价格相对较低,质轻,室温下热导率较高,约为110~130W/(m·K),同时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以石墨作为填料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也已有不少相关报道[1-6]。本文以PE-HD为基体,石墨为导热填料,以期在提高材料热导率的同时可起到增强作用,但这可能会导致复合材料的韧性有所下降,在不降低复合材料强度的前提下,至今很少有能克服这一缺陷的相关报道,为此,本文研究了CaCO3增韧

含脱粘界面颗粒性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系数

含脱粘界面颗粒性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 系数 论文导读:热膨胀本征应变。实际上三相胞元脱粘界面处不存在应力。由于基体和颗粒夹杂热膨胀系数失配而产生热应力为。相胞元,含脱粘界面颗粒性复合材料的有效热膨胀系数。关键词:热膨胀本征应变,三相胞元,Eshelby-Mori-Tanaka方法,热膨胀系数 1 引言 颗粒性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1],但是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复合材料构件不可避免地产生热膨胀,导致结构尺寸发生变化而产生热变形,过大的热变形会导致结构破坏,这就要求材料具有很强的高温稳定性和低的热膨胀系数。而对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进行预报是细观力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材料进行热分析的基础。当前,对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预报多见于单向或长纤维复合材料[2-5],而对于颗粒性复合材料研究较少[6]。姚占军等人利用二相胞元法预报了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但其所建立的模型中并未考虑界面因素影响[8]。 本文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建立了包含脱粘界面在内的复合材料四相模型,如图1所示;将颗粒夹杂、脱粘界面和基体壳简化为椭球三相胞元;根据Eshelby-Mori-Tanaka方法推导得到颗粒夹杂和脱粘界面的热膨胀本征应变,进而求出三相胞元的热膨胀系数;考虑到三相胞元在复合材料中随机分布,应用坐标变换公式得到复合材料平均热膨胀应变,进而求得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2 热膨胀本征应变 取出一个三相胞元如图2所示,设三相胞元、颗粒夹杂以及脱粘界面体积分别为V为V1为V2,颗粒夹杂和基体的弹性常数分别为L1和L0,热膨胀系数分别为和。论文大全,三相胞元。 当温度变化ΔT时,由于基体和颗粒夹杂热膨胀系数失配而产生热应力为 (1) 式中,为颗粒与裂纹相互作用引起的扰动应变。 利用Mori-Tanaka方法和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可知颗粒中应力为:(2) 其中, (3) 式中,为是基体与颗粒的应变差值,是颗粒的等效本征应变,是基体和颗粒热失配应变, (4) 此处 (5) 由于颗粒各向同性,我们知道 (6) 假设脱粘界面中存在应力,其弹性常数为,则根据式(2)得到:(7) (8)

耐热复合材料应用综述

耐热复合材料应用综述 1. 引言 复合材料由颗粒、纤维分散状的基体材料构成,而构成基体材料的物质要能够混合交融在一起;不受溶解、融化、化学反应和机械作用的影响。通常,复合材料的耐热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都是由基体材料的属性所决定。基体是复合材料的塑性可变形部分,其机械强度要比补充材料的机械强度要低。用来增强基体材料或促使自润滑性能的补充材料的化学属性和构造也各有不同。 2. 复合耐热结构 基体 陶瓷基体通常有Al2O3、ZrO2、SiC、Si3N4、TiC、B4C、BN、 Al2O3?Y2O3, 3Al2O3?SiO2, Al2O3?MgO等。 SiC是一种类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材料,硬度高、抗拉强度大,是一种难加工材料,如图一所示。Si3N4和SiC陶瓷要比传统合金优越;特别是高温下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惰性。例如SiC可以耐1400 ℃的高温,Si3N4可以耐1600 ℃的高温,而Al2O3可以耐1800 ℃以上的高温。 增强材料

连续纤维: 碳化硅纤维:SiC常用于增强陶瓷,有着优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高温下热稳定性好、强度高、硬度高达3000-3500HV,热膨胀系数低、抗氧化性能好,如表二所示。在20-1400 ℃下SiC的抗折强度超过了950 N/mm2。SiC纤维的抗折强度则一直保持在初始值直至温度上升至800-900 ℃。 氧化铝纤维:氧化铝纤维最为优越的特性就是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在高达1300℃下仍能保持强度不变。氧化铝纤维的弹性系数高、电气隔离性能好,强度中等。表三为几种类型的纤维性能。

玻璃/石英纤维:玻璃纤维可用于700 ℃以上加工温度,机械强度高、弹性系数高、热导系数低、抗腐蚀强度高、吸湿度为0。玻璃纤维有多种类型:玻璃纤维A(不耐水型)、玻璃纤维C(抗酸腐蚀型)、玻璃纤维D(低密度、低介电常数型)、玻璃纤维E(抗腐蚀强度高、电阻率高)、玻璃纤维M (硬度高;掺入8%的BeO)、玻璃纤维S(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如表四所示。 用于纤维制造最常用的玻璃类型为E,这是一种碱含量(Na2O-K2O- Li2O)在2%以下的硼硅酸铝钙玻璃。较低的碱含量保证良好的抗腐蚀强度和电阻率。纤维性能受制造工艺和纤维尺寸的影响,当纤维直径增大时,杨氏模

复合材料期末复习资料

复合材料C 复习 第一章概论 1. 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三要素:基体(连续相)增强体(分散相)界面(基体起粘结作用并起传递应力和增韧作用) 复合材料的特点:(明显界面、保留各组分固有物化特性、复合效应,可设计性)(嵌段聚合物、接枝共聚物、合金:是不是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命名 f(纤维),w(晶须),p(颗粒)比如:TiO /Al 2p 3. 复合材料的分类: 1) 按基体材料类型分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 2)按增强材料分为: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晶须增强复合材料;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3) 按用途分为:功能复合材料和结构复合材料。 结构复合材料主要用做承载力和此承载力结构,要求它质量轻、强度和刚度高,且能承受一定温度。 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即具有各种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声学性能、摩擦性能、阻尼性能以及化学分离性能等的复合材料。 第二章增强体 1、增强体 定义:结合在基体内、用以改进其力学等综合性能的高强度材料。 要求: 1) 增强体能明显提高基体某种所需性能;2) 增强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3) 与基体有良好润湿性。 分类: f,w,p 2、纤维类增强体 特点:长径比较大;柔曲性;高强度。 ?玻璃纤维 主要成分:SiO 2 性能:拉伸强度高;较强耐腐蚀;绝热性能好。(玻璃纤维高强的原因(微裂纹)及影响因素(强度提升策略:减小直径、减少长度、降低含碱量,缩短存储时间、降低湿度等))

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

复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解释 1.1拉伸性能合材料聚合物的性能对比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断裂伸长率等。对于如高压容器、高压管、叶片等产品,必须要测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才能进行产品设计及检验。 对于不同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是不同。对于普通的,用国标GB/T1447进行测试;对于缠绕成型的,用国标GB/T1458进行测试;对于定向纤维增强的,用国标GB/T33541进行测试;对于拉挤成型的,用国标 GB/T13096-1进行测试。使用最多的是GB/T1447。 国标GB/T1447,对于不同成型工艺复合材料,又规定不同形状的拉伸试样,有带R型、直条型及哑铃型。使用拉伸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按规定的加载速度对试样施加拉伸载荷直到试样破坏。用破坏载荷除以试样横截面面积则为拉伸强度。从测出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段的斜率则为弹性模量,试样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比为泊松比。破坏时的应变称为断裂伸长率。 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应力,通常用MPa(兆帕)表示,1MPa相当于 1N/mm2的应力。应变是单位长度的伸长量,是没有量刚(单位)的。 不同的现代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大不一样,以玻璃纤维增强的玻璃钢为例:1:1玻璃钢,拉伸强度为(200-250)MPa,弹性模量为(10-16)GPa;4:1玻璃钢,拉伸强度为(250-350)MPa,弹性模量为(15-22)GPa;单向纤维的玻璃钢(如缠绕),拉伸强度大于800MPa,弹性模量大于24GPa;SMC材料,拉伸强度为(40-80)MPa,弹性模量为(5-8)GPa;DMC材料,拉伸强度为(20-60)MPa,弹性模量为(4-6)GPa。 1.2弯曲性能 一般产品普遍存在弯曲载荷,弯曲性能是很重要的,同时,往往用弯曲性能来进行原材料,成型工艺参数,产品使用条件因素等的选择。 弯曲性能,一般采用国标GB/T1449进行测试;对于拉挤材料,用国标 GB/T13096.2进行测试;对于单向纤维增强的,用国标GB/T3356进行测试。测

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及测试标准

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解释以及测试标准指南 1.1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断裂伸长率等。对于如高压容器、高压管、叶片等产品,必须要测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才能进行产品设计及检验。 对于不同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是不同。对于普通的,用国标GB/T1447进行测试;对于缠绕成型的,用国标GB/T1458进行测试;对于定向纤维增强的,用国标GB/T33541进行测试;对于拉挤成型的,用国标GB/T13096-1进行测试。使用最多的是 GB/T1447。 国标GB/T1447,对于不同成型工艺复合材料,又规定不同形状的拉伸试样,有带R型、直条型及哑铃型。使用拉伸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按规定的加载速度对试样施加拉伸载荷直到试样破坏。用破坏载荷除以试样横截面面积则为拉伸强度。从测出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段的斜率则为弹性模量,试样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比为泊松比。破坏时的应变称为断裂伸长率。 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应力,通常用MPa(兆帕)表示,1MPa相当于1N/mm2的应力。应变是单位长度的伸长量,是没有量刚(单位)的。 不同的现代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大不一样,以玻璃纤维增强的玻璃钢为例:1:1玻璃钢,拉伸强度为(200-250)MPa,弹性模量为(10-16)GPa;4:1玻璃钢,拉伸强度为(250-350)MPa,弹性模量为(15-22)GPa;单向纤维的玻璃钢(如缠绕),拉伸强度大于800MPa,弹性模量大于24GPa;SMC材料,拉伸强度为(40-80)MPa,弹性模量为(5-8)GPa;DMC 材料,拉伸强度为(20-60)MPa,弹性模量为(4-6)GPa。 1. 2弯曲性能 一般产品普遍存在弯曲载荷,弯曲性能是很重要的,同时,往往用弯曲性能来进行原材料,成型工艺参数,产品使用条件因素等的选择。 弯曲性能,一般采用国标GB/T1449进行测试;对于拉挤材料,用国标GB/T13096.2进行

PTFE/PI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分析

PTFE/PI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分析 【摘要】制备并研究了不同配比的PTFE/ PI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变化,并用扫描电镜对其微观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此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及机械性能相对于聚四氟乙烯纯树脂有明显的提高。维卡软化温度达到182℃,比基体树脂纯PTFE高90℃;初始分解温度达到467℃,比基体树脂纯PTFE高11℃;熔融温度基本稳定在330℃左右;洛氏硬度提高27HRL;弯曲强度提高28 MPa。SEM表明:复合材料断面出现韧窝状形貌,PI起到辅助增韧作用。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热性能,机械性能 尽管目前已开发出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工程塑料,但单一树脂材料并不具备耐摩擦、和自润滑等综合性能。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共混,可获得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耐热复合材料是一种在高温下有望发挥其性能的材料,材料为了达到耐热性的提高,长寿命化,可靠性以及轻量化等,耐热复合材料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它也成为今后支撑地球环境问题及能量问题的解决、航空宇宙领域的重要材料。 本研究采用冷压烧结的工艺制备了PTFE/PI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PTFE/PI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为其在高性能先进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材料。聚四氟乙烯(PTFE):平均粒径≤5μm,表观密度约0.56g/m2,沈阳市天宇祥微粉厂;聚酰亚胺(PI):粒径约75μm,表观密度约 0.92/m2,常州建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马弗炉:TM0610型,天津马福尔科技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机:XLB 400×400×2E型,青岛亚华机械有限公司;差动热分析仪:CDR-34P型,上海万衡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GB/T1634型,北京冠测精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热重分析仪:TGA2000型,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塑料洛氏硬度计:XHR-150型,上海万衡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悬臂梁冲击实验机:XJU-22型,承德试验机有限公司;微机万能控制电子实验机:RG2000-1型,上海研润光机科技有限公司。 1.3复合材料的制备。将原料烘干,按不同配比称量(其中含100 phr PTFE)后,放入高速万能粉碎机中,经高速搅拌均匀后放入自制模具中,采用平板硫化机冷压成型,加压至10MPa,保压时间为2min,再脱模得到预成型样品;将预成型样品放入马弗炉中,在380士5℃下烧结3h后,随炉冷却,经磨饰加工,制得PTFE/PI复合材料试样。

2.5D+CSiC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第27卷 第4期 2007年8月 航 空 材 料 学 报 J OURNAL OF A ERONAUT ICAL MAT ER I A LS V o l 127,N o 14 A ugust 2007 215D C /Si C 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李 宏, 徐永东, 张立同, 成来飞, 马军强, 张 青, 李开元 (西北工业大学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 摘要:分别采用热膨胀仪和激光脉冲导热仪测试2.5D C /S i C 复合材料从室温到1400e 纵向、横向的热膨胀系数和厚度方向的热扩散系数。结果表明,2.5D C /S i C 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升高,在350e 和700e 附近出现波动,且横向的热膨胀系数略高于纵向。热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且下降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缓。CVD S i C 涂层后,材料热扩散系数提高1~2倍。关键词:215D C /Si C 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热扩散系数;涂层 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053(2007)04-0060-05 收稿日期:2006-10-28;修订日期:2006-11-17 作者简介:李宏(198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215D C /S i C 复合材料性能,(E -m a il)snowday11@1631com 。 C /S i C 复合材料的编织结构对性能有很大影 响。其中,2D 层合编织结构工艺成熟,成本低,制品尺寸范围广,但层间结合强度不高,易分层;3D 整体编织结构虽能有效提高厚度方向强度和抗冲击损伤性能,但编织角较小时横向力学性能较差。215D C /S i C 复合材料是一种不同于2D 和3D 的新型复合材料,其编织结构是用纬纱贯穿经纱,形成互锁,从而增强材料层间结合强度,并改善横向力学性能。因此,对215D C /Si C 复合材料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如法国G.Bo itier ,J .V i c ens ,J .L.Cher m ant 等人 [1~3] 对2.5D C /S i C 复合材料的拉伸蠕变性能进 行测试和研究; A.Da l m az , D.Rouby 等人[4,5] 对215D C /S i C 复合材料的循环疲劳性能和弹性模量进行研究和分析。 目前关于2.5D C /S i C 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方面,但其主要服役于高温环境,热物理性能关系到构件间的连接匹配,并直接影响构件抗热冲击、传热和散热性能,因而对构件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对2.5D C /S i C 复合材料从室温到1400e 的热膨胀及热扩散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探讨热物理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涂层对热扩散性能的影响。 1 实 验 111 试样制备 采用南京波纤厂编织的2.5D 碳毡为预制体, 所使用的纤维为日本Toray 公司生产的T300碳纤 维。预制体纤维体积分数为40%,编织结构如图1。采用等温CV I 法沉积热解碳界面层和碳化硅基体,用C VD 法沉积碳化硅涂层。其中,热解碳界面层制备以丙稀为反应气体,氩气为稀释气体,沉积温度960e 。碳化硅基体和涂层制备以C H 3S i C l 3为反应气,氩气为稀释气体,氢气为载气,沉积温度1000e 。 图1 纤维预制体结构示意图F ig .1 Schem ati c o f fi ber pre for m 热膨胀性能试样尺寸3.5mm @5mm @20mm;热扩散性能试样尺寸<12.7mm @2mm 。其中,热膨胀试样分为两种:一种是长度(即测试)方向平行于经纱方向(定义为纵向试样);另一种是长度(即测试) 方向垂直于纬纱方向(定义为横向试样)。热扩散试样以垂直于经纱和纬纱的方向为厚度(即测试)方向。 112 实验方法 分别用NETZSC H 公司生产的DI L402C 热膨胀仪和激光脉冲LFA 427激光导热仪测试试样的热膨胀和热扩散系数。测试过程中,以氩气为保护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