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技术规范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1.1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工厂、仓库、公共场所等建筑内的消防安全工作。
1.3 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工作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消防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设计与消防安全2.1 建筑设计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合理布局、通道畅通、疏散通道设置合理、防火墙设置与隔火间距达标等。
2.2 建筑内应当设置符合防火要求的消防水源和设备,保证消防水源充足、灭火器材齐全。
2.3 大型建筑物应当设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指示系统等。
第三章消防设施与设备3.1 消防设施与设备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对于已经存在的建筑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改造、补充消防设施。
3.2 消防水源应当保持畅通,不得有堵塞、漏水等现象。
3.3 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当定期进行,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4 消防通道应当保持畅通,不得有杂物堆放、障碍物等。
第四章消防演练与培训4.1 建筑物的管理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消防应急能力。
4.2 消防演练应当包括火灾报警、疏散逃生、灭火设备使用等内容,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应对火灾的方法。
4.3 建筑物管理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第五章防灭火工作5.1 建筑物内禁止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
5.2 禁止在建筑物内吸烟、使用明火、焚烧垃圾等行为。
5.3 确保建筑物内电路安全,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5.4 建筑物内应当设立消防安全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章评估与监督6.1 建筑物的管理单位应当委托消防部门进行定期的消防安全评估。
6.2 消防部门应当定期到建筑物内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6.3 建筑物的管理单位应当配合消防部门的工作,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第七章火灾应急处置7.1 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建筑物的管理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组织疏散员工,报警并进行灭火抢救。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1 2 3
重要性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 要法规,对于预防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重要 意义。
内容全面性
该规范涵盖了建筑、电气、化学品等多个领域的 消防安全要求,为各类场所和设施提供了全面的 安全保障。
实施效果
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降低火灾事故的 发生率,减少火灾损失,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展望
持续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防安全技术规范需要不断更新和 完善,以适应新的安全需求和挑战。
智能化应用
未来可以借助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进一步提高消防 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公众参与
加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 力,共同维护社会安全。
THANKS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 引言 •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概述 •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 •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与监督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火灾是常见的灾害之一,消防安全技 术规范旨在预防火灾发生,减少火灾 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促进消防安全科技进步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不断完善和更新,能够促进消防安全科技的进 步和发展,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宣传和推广,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和知识水平,增强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02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概述
规范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消防设施和器材
规定了各类消防设施和器 材的设计、制造、安装、 使用和维护的标准,以确 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最新)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最新)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工程项目日益增多,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为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国家制定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最新版为GB50720。
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二、总则1. 制定目的和依据《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其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包括各类建筑、市政、交通等工程项目。
3. 基本要求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好有效,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培训。
三、术语和定义1. 施工现场指进行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场所,包括施工区域、办公区、生活区等。
2. 临时建筑指为满足施工需要而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如工棚、仓库、办公用房等。
3. 易燃易爆物品指在空气中易于燃烧或爆炸的物品,如油漆、气体、炸药等。
四、消防安全管理1. 组织机构施工单位应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应由项目经理、安全负责人、消防专兼职人员等组成。
2. 责任分工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消防安全工作。
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消防安全管理,消防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消防检查和应急处理。
3. 制度建设施工单位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火灾应急预案等。
4. 教育培训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消防设施设备1. 消防水源施工现场应设置可靠的消防水源,确保消防用水充足。
消防水源可以是市政供水、自备水池或临时消防水池。
消防技术规范

消防技术规范1. 引言消防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设施和设备等方面为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规范。
消防技术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减少火灾可能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2. 消防设施规范2.1 火警报警系统火警报警系统是建筑物和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及时探测火灾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警报。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火警报警系统应具备以下要求:•安装位置合理,覆盖全面,能够及时感知火灾发生;•报警信号清晰、准确,便于警员和相关人员快速响应;•系统可靠性高,能够防止误报和漏报;•能够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火灾情况。
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消防设施,其主要通过喷洒水雾或水流达到灭火的目的。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具备以下要求:•设备、管道和喷头要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测;•水源要稳定可靠,保证灭火效果;•喷水系统应涵盖全部区域,确保火灾不会得到蔓延;•控制系统要可靠,能够在火警发生时自动启动。
2.3 紧急疏散系统紧急疏散系统是建筑物内部设置的一种安全设备,旨在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引导人员迅速疏散。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紧急疏散系统应具备以下要求:•明显的疏散标志和指示,指示清晰,便于人员辨认;•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出口要标明明显的出口标志和紧急开启装置;•设有合适的疏散设备,如消防梯、防烟门等。
3. 消防设备规范3.1 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便携式的灭火设备,用于对小规模火灾进行初期扑灭。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灭火器应具备以下要求:•设备种类应根据使用场所和火灾类型进行选择;•配置数量要充足,布置位置合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可靠性;•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
3.2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防火门和防火卷帘是建筑物中常见的防火设施,主要用于隔离火灾蔓延和保护安全通道。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应具备以下要求:•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安装要牢固可靠,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定期维护检查,确保正常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威胁的部位(场地中全年最小频率方向的上风侧)。 3、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可燃物堆场等尽量远离明火或 火灾危险性较大部位。 4、在建工程内严禁设置人员住宿、可燃材料及易燃易 爆危险品储存等场所。
局的防火
原则
一、总平面布局
表3.2.2 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m)
发电机房 变配电房 4 可燃材料 库房 5 厨房操作间 锅炉房 5 可燃材料堆场 及其加工厂 7 固定动火 作业场 7 易燃易爆 危险品库房 10 办公用房 宿舍 办公用房 宿舍 发电机房 变配电房 可燃材料 库房 厨房操作间锅 炉房 可燃材料堆场 及其加工厂 固定动火 作业场 易燃易爆 危险品库房 4
宿舍、办 公用房防 火和疏散 规定
5、疏散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
6、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 15m,房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 过50m2,房门净宽不应小于1.2m。 7、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2、施工现场的消防车道宜为环形,难以做到时,应设置 12mX12m回车场。 3、如果在建工程的规模较大时,如: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 建工程,或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应设置环 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不仅要设置回车场,还要设置消防 救援场地。
援场
地规 定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
建筑防火设计
液体、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 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B类火灾
C类火灾
火灾分类
D类火灾 E类火灾 F类火灾
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 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 等火灾。 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 油脂。
GB50720-201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G 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fir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site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1 总则1.0.1 为预防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1.0.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适用。
1.0.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临时用房 Temporary construction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厨房操作间、食堂、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库房等。
2.0.2 临时设施 Temporary facility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设施,包括围墙、大门、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作业棚、机具棚、贮水池及临时给排水、供电、供热管线等。
2.0.3 临时消防设施 Temporary fire control facility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现场火灾、引导施工人员安全疏散等各类消防设施。
包括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临时疏散通道等。
2.0.4 临时疏散通道 Temporary evacuation route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意外事件时,供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并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地带所经的路径。
2.0.5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 Temporary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site施工现场中供人员和设备实施灭火救援作业的场地。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
❖
2023年12月22日,上海汤臣一品建
筑工地发生火灾。火灾原因是违章切割产生
旳火花引燃挤塑聚苯板引起。 Nhomakorabea❖
2023年5月31日,无锡市华仁大厦
工地外墙装饰材料起火。火灾烧毁外墙面聚
苯板保温材料和装饰用铝塑板,火灾原因为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案例
❖
2023年4月7日,北京MOMA工地
发生火灾。该楼外保温材料采用120mm厚
❖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旳消防安全,建立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现场消防安全管 理人员,配置消防设施、器材。
❖建筑物高度超出二十四米旳,施工单位应 该随施工进度确保消防水源。员工集体宿 舍应该与施工作业区别开设置,并不旳违 章用火、用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原则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 范》 (GB50720-2011) 编制及内容解读
三、原则内容解读 GB50720-2023 2023—06—06公布 2023—08—01实施
原则主要内容
本原则共分为6章
1 总则:明确了原则制定旳目旳、原则合用范 围、原则编制原则等内容。 2 术语:给出了临时用房 、 临时设施 临时 消防设施 、 临时疏散通道 、 临时消防救援 场地5个专业术语旳定义。 3 总平面布局:明确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 用房和临时设施旳布置原则、防火间距以及消 防车道设置旳基本要求。
负一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人死亡。
❖
2023年6月2日,位于大连市中山区
某施工工地发生火灾。
❖
2023年6月3日,位于太原市平阳
路大马新村一在建工地旳地下车库忽然着
起大火,近万平方米旳车库顿时成了一片
火海。太原市消防支队45辆消防车赶赴现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第3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消防安全意识,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提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第4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条本规范中涉及的术语及定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定义相同。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6条施工单位应设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主管领导,配备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7条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加强管理监督。
第8条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应对消防设备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及更新,并保证其可靠性。
第三章消防设施要求第9条建义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报警器、消防水源、消火栓等消防设施。
第10条报警器应安装在易燃易爆危险品处和人口密集场所,确保报警快捷及时。
第11条消防水源应满足灭火、救援需要,应考虑水源稳定性及消防水泵、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的配备。
第12条消火栓应设置在建筑物内部及其附近,距离应符合规定,并保证安装齐备,使用方便。
第13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消防检查,消防器材设施应定期维修、保养及更新,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第四章燃气、电气设备管理第14条施工现场应执行安全用电制度,确保电气设备使用安全。
第15条施工现场应设立全面的电气设备检测、维修管理机构,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及维护。
第16条施工现场应确保燃气管道布置规范,安装细心、维护到位,同时应配备燃气泄漏报警器。
第17条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可见的安全警告标志及其它应急处置措施,以防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人员管理第18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并通过多种途径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消防安全常识大全消防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为了提高人们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制定并遵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消防安全常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一些常见的消防安全常识,旨在提高公众对消防安全的意识和熟悉应对火灾的方法。
一、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1. 建筑火灾防治技术标准建筑火灾防治技术标准是用于指导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防火措施的标准。
它包括建筑结构的防火要求、疏散通道设置、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布置,以及电气线路、燃气管道等火灾隐患的防范措施等内容。
2. 消防器材管理规范消防器材管理规范主要规定了消防器材的选购、安装、保养和维修等工作的标准。
它包括消防器材的使用寿命、检测周期、维修保养方法等内容,以确保消防器材的正常工作状态,提高灭火的效果。
3. 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主要指导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对火灾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它包括消防安全责任的分工、灭火器材的配置及使用、消防演练的组织和参与等要求,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效灭火的实施。
二、消防安全常识1. 火灾的分类和危害火灾可分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火灾。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物火灾,如木材、纸张等;B类火灾为液体可燃物火灾,如汽油、酒精等;C类火灾为气体可燃物火灾,如天然气、丙烷等;D类火灾为金属可燃物火灾,如镁、锂等;E类火灾为电器火灾,如电路故障引起的火灾。
2. 火灾的防范和应对预防火灾的关键是加强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应确保用电安全,定期清理易燃物,严禁违规使用明火。
当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等进行初期扑救,如无法控制火势,应迅速疏散人员,避免产生恶劣后果。
3. 家庭消防安全家庭消防安全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家庭中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常识大全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常识大全消防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消防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消防安全应注意的常识。
1. 消防安全技术标准1.1 建筑消防设计技术标准建筑消防设计技术标准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制定的,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扑灭火源,并减少火灾对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损害。
这些技术标准包括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火门窗的设置、消防通道和疏散楼梯的设计等。
1.2 消防器材和设备技术标准消防器材和设备技术标准规定了消防器材和设备的选型、安装和使用要求。
这些标准包括灭火器的种类和摆放位置、消防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设置等。
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设备,对于及早发现和扑灭火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消防安全管理技术标准消防安全管理技术标准主要是针对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这些标准涉及火灾风险评估、灭火器材检查维护、人员疏散演练等方面。
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消防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单位和个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2. 消防安全规范2.1 建筑物消防安全规范建筑物消防安全规范是针对建筑物消防安全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规范包括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防火间距的确定、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布置等。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建筑物消防设计和施工,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火灾防控能力。
2.2 生产企业消防安全规范生产企业消防安全规范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消防安全。
这些规范包括生产现场的防火阻燃要求、消防器材的配置和维护、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等。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规范,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防止火灾事故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消防安全常识3.1 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火灾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是极大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GB50974202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新

消防水泵
5.1.9 轴流深井泵宜安装于水井、消防水池和其他 消防水源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 当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低于离心水泵出水管中心 线或水源水位不能保证离心水泵吸水时,可采用 轴流深井泵,并应采用湿式深坑的安装方式安装 于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
消防水泵
• 2 轴流深井泵安装在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时, 其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应低于消防水池的最低有 效水位线,且淹没深度应根据水力条件经计算确 定,并应满足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有效储水量或 有效水位能全部被利用的要求;当水泵额定流量 大于125L/s 时,应根据水泵性能确定淹没深度, 并应满足水泵气蚀余量的要求;
目录
• 消防水量 • 消防水池 • 消防水泵 • 高位水箱 • 稳压泵 • 水泵接合器 • 消防给水系统 • 消火栓系统 • 管网
高位水箱
5.2.1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箱的有 效容积应满足初期火灾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3,但当建筑高 度大于100m 时不应小于50m3,当建筑高度大于 150m 时不应小于100m3;
消防水池
4.4.2 当井水作为消防水源向消防给水系统直接供 水时,深井泵应能自动启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水井不应少于两眼,且每眼井的深井泵均应采 用一级供电负荷时,可为两路消防供水;
• 2 其他情况时可视为一路消防供水。
消防水池
4.1.6 雨水清水池、中水清水池、水景和游泳 池必须作为消防水源时,应有保证在任何情 况下均能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的水量和水 质的技术措施。
3.5.6 地铁地下车站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 20L/s,区间隧道不应小于10L/s。
消防水量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消防安全是保障公民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必要保障。
发生火灾后,能否顺利、高效地进行消防救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
规范与标准是指对消防安全的技术要求、工作程序的具体化表述,有助于提高消防部门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消防人员在工作中更好地了解、掌握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一、消防技术规范1、建筑消防技术规范建筑消防技术规范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中,对消防安全的技术要求的规范。
建筑消防技术规范包括建筑物消防设施的布置、消防设备的选型使用、消防通道的设置等内容。
其中,重要的建筑物如公共场所、学校、医院等应该更加注重消防安全的设施设置。
2、消防器材技术规范消防器材技术规范是指对消防器材的标准要求,主要包括灭火器材的使用、维护、检查等方面的技术规范。
只有消防器材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才能够更有力地保障消防安全。
3、消防通讯技术规范消防通讯技术规范是指消防部门在执法、指挥和协作中所使用的通讯设备的统一要求、标准和规范。
消防人员在工作中,通讯设备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对通讯技术规范的高度关注也是必要的。
二、消防安全标准1、灭火器材标准灭火器材标准是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制定的针对灭火器材的标准,规定了灭火器材的种类、型号、规格、性能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企业生产、消费者购买、消防人员使用的重要作用。
2、建筑消防设施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标准是对建筑物内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消防电源、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疏散等的标准规定。
如果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符合标准,一旦发生火灾,将能够迅速、有效地扑灭火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是对消防管理机构及其监管范围内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的安全标准规定。
在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方面,针对不同类型单位应当有着不同的要求,以便落实消防安全的责任。
三、结语消防的工作不仅仅是在出现火灾的情况下的处置工作,更重要的是平时重视消防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全社会共同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消防技术规范

6 防火管理
• 6.2 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 6.2.1 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
腐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 6.2.3 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
冷底子油或其他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物资 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 并应避免产生静电。
• 1 施工单位组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及 聘任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文件。
• 2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审批记录。 • 3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及其审批记录。 • 4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及其审批记录。 • 5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 • 6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 1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级;
第6.3.3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 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 使用和居住;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 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 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 行防火分隔;
第8页/共15页
5 临时消防设施
• 5.1.4 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 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 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 电。
• 6.1.10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每半年应进行1次,每年不得少于1次
第9页/共15页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 宿舍、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临 时用房、临时设施不应设置于在建工程内。
第4页/共15页
3.2 防火间距
• 3.2.1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 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它临 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篇一: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规定差异点总结:1、室内、外消火栓规范要求的用水量(L/s)增加,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按公共建筑执行。
(详见3.3.2、3.3.3、3.5.2、3.5.4)2、建筑内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分隔水幕和防护冷却水幕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防火分隔水幕或防火冷却水幕设置部位墙体的耐火极限。
(详见3.6.4)3、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应设置消防水池。
(详见4.3.1)(《建规》为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4、消防水池进水管管径不应小于DN100。
(详见4.3.3)5、消防水池有2根补水管,且发生火灾时能连续补水的,消防水池可根据补水量做小点,但不能小于100立方,如果只有消火栓系统的不能小于50立方。
(详见4.3.4)6、消防水池大于500立方的,宜分成两格;大于1000立方的,应分成两座。
(详见4.3.6)7、增加消防水池的出水、排水、水位、通气管和呼吸管的规定。
(水泵房内应能显示消防水池水位,消控室内应能显示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正常水位,以及高水位、低水位报警功能。
)(详见4.3.9、4.3.10)8、消控室内应能显示稳压泵的运行状态。
(详见11.0.7)9、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低于离心泵出水管中心线或水位不能保证离心泵吸水时,可采用轴流深井泵。
(详见5.1.9)10、<54m的住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或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的建筑可不设置备用消防水泵。
(增加了住宅)(详见5.1.10)11、消防水泵组应设置流量和压力检测装置。
(详见5.1.11)12、消防水泵吸水方式(自灌式或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
(详见5.1.12)13、消防水泵能有效可靠工作而对吸水管、出水管和阀门等做出规定。
(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和出水管应有100%备用,吸水管上应设置偏心大小头,以避免形成气囊。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消防安全技术规范1. 前言消防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具体的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2. 消防规定(1) 建筑物内应设置灭火器、水源、疏散设施等消防设备,并经常检查维护。
(2) 禁止在建筑物内和附近私拉乱接电力线路。
(3) 维修、改造建筑时应遵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4) 生产企业应制定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5) 大型活动举办前,应提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场馆内外消防设备完好并遵循消防安全制度。
3. 消防培训消防培训是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员工消防安全能力的重要途径。
消防培训内容应包括:(1) 火灾的基本知识:检测火源、火灾类别、火灾传播特点、火势大小等。
(2) 灭火器材的使用:消防水枪、灭火器等的选择和施救方法。
(3) 火灾疏散逃生的方法:疏散路线、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跳窗逃生等。
(4) 电器安全知识:插头用法、线路接法、停电工作等,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5) 停电时紧急措施:需做好断电措施、排气、安全检查等应急工作,避免操作失误造成危险。
4. 消防设备(1) 灭火器材:消防水枪、灭火器等设备应安装在容易起火的地方,并定期维修保养。
(2)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在消防设备现场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对火情进行快速报警和自动联动控制。
(3) 火灾防烟排烟系统:建筑物内设防烟设备,能够使烟雾在火灾现场扩散的同时,有效排除室内的烟雾,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4) 火灾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对火灾快速响应的自动化消防设备,通过监控火源数据、送风送水等控制系统实现对火灾的快速定位和灭火。
5. 总结消防安全工作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措施。
因此,加强对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学习和实践,完善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1.0.1为防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1.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便适用。
1.0.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临时用房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库房等。
2.0.2临时设施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设施,包括围墙、大门、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作业棚、机具棚、贮水池及临时给排水、供电、供热管线等。
2.0.3临时消防设施设置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于扑救施工现场火灾、引导施工人员安全疏散等的各类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临时疏散通道等。
2.0.4临时疏散通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意外事件时,供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并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所经的路径。
2.0.5临时消防救援场地施工现场中供人员和设备实施灭火救援作业的场地。
3 总平面布局3.1 一般规定3.1.1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疏散的要求。
3.1.2下列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应纳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1 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围墙、围挡;2 场内临时道路;3 给水管网或管路和配电线路的敷设或架设的走向、高度; 4 施工现场办公用房、宿舍、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库房、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等;5 临时消防车道、灭火救援场地和消防水源。
3.1.3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
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1个出入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3.1.4施工现场临时办公、生活、生产、物料存贮等功能区宜相对独立布置,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及第3.2.2条要求。
3.1.5固定动火作业场应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并宜布置在临时办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库房、在建工程等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1.6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应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区。
3.1.7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不应布置在架空电力线下。
3.2 防火间距3.2.1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3.2.2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当办公用房、宿舍成组布置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应符合以下规定:1 每组临时用房的栋数不应超过10栋,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m;2 组内临时用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当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到3m。
表3.2.2 施工现场主要临建设施相互间的最小防火间距(m)注1: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临时用房外墙外边线或堆场、作业场、作业棚边线间的最小距离计算,如临时用房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可燃构件的外缘算起。
注2:两座临时用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注3:本表未规定的,可按同等或在危险性的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确定。
3.3消防车道3.3.1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距离不宜小于5米,且不宜大于40米;施工现场周边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及灭火救援要求时,施工现场内可不设置临时消防车道。
3.3.2临时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施工现场设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2 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3 临时消防车道的右侧应设置消防车行进路线指示标识。
4、临时消防车道路基、路面及其下部设施应能承受消防车通行压力及工作荷载。
3.3.3下列建筑应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除应按本规范3.3.2条的规定设置回转场外,尚应按本规范第3.3.4条的规定设置临时消防救援场地: 1 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在建工程;2 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 m2的在建工程;3 超过10栋,且成组布置临时用房。
3.3.4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阶段设置。
2、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在建工程或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的长边一侧3、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净距不宜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4 建筑防火4.1 一般规定4.1.1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等防火技术措施。
4.1.2临时用房的防火设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等情况进行确定.4.1.3在建工程防火设计应根据施工性质、建筑高度、建筑规模及结构特点等情况进行确定。
4.2 临时用房防4.2.1办公用房、宿舍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2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3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应至少设置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5m;4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米;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米。
5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6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m2,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
7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米,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大于0.8米;房间超过50m2时,房门净宽度不应小于1.2米. 8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4.2.2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库房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2层数应为1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 m2;3可燃材料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30 m2,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 m2。
4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0米,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大于0.8米.4.2.3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宿舍、办公用房不应与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等组合建造。
2会议室、娱乐室等人员密集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一层,其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3 在建工程防火4.3.1在建工程作业场所的临时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建造,并应与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同步设置,也可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
4.3.2在建工程内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疏散通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2 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5m;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时,其净宽度不宜小于1.0m;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临时疏散通道为坡道,且坡度大于250时,应修建楼梯或台阶踏步或设置防滑条。
临时疏散通道不宜采用爬梯,确需采用时,应采取可靠固定措施;5 疏散通道的侧面如为临空面,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6 临时疏散通道搭设在脚手架上时,脚手架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7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8 临时疏散通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4.3.3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
施工区不得营业、使用和居住;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风隔。
2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
4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疏散演练。
5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1/2。
4.3.4外脚手架、支模架等的架体宜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搭设,下列工程的外脚手架、支模架的架体,应采用不燃材料搭设: 1 高层建筑;2 既有建筑的改造工程;4.3.5列安全防护网应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1 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2 既有建筑外墙改造时,其外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3 临时疏散通道的安全防护网。
4.3.6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其指示方向应指向最近的疏散通道入口。
4.3.7作业层的醒目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
5 临时消防设施5.1一般规定5.1.1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和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等临时消防设施。
5.1.2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应与在建工程的施工保持同步。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3层。
5.1.3在建工程可利用已具备使用条件的永久性消防设施作为临时消防设施。
当永久性消防设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时,应增设临时消防设施,并应符合本规范第5.2至5.4条的有关规定。
5.1.4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
专用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并应保持连续不间断供电。
5.1.5地下工程的施工作业场所宜配备防毒面具。
5.1.6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贮水池、消火栓泵、室内消防竖管及水泵接合器等应设置醒目标识。
5.2灭火器5.2.1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的下列场所应配置灭火器: 1 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2 动火作业场所;3 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4 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宿舍等临时用房;5 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
5.2.2施工现场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灭火器的类型应与配备场所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相匹配; 2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标准应符合表5.2.2-1的规定;表5.2.2-1 灭火器最低配置标准。
3 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且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
4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5.2.2-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