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含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含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GB/T24001-2016idtISO14001-2015)1.0目的: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
2.0适用范围:本公司管理活动产品生产、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0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批准;3.2行政部负责组织本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综合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4.0定义:4.1环境管理评审:组织明确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是对组织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进行综合分析,以作为组织建立和修正环境体系的基础。
4.2重大环境因素评价: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去评价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并编录确认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
5.0过程乌龟图:6.0工作程序6.1环境因素识别:由环境安全评审小组执行。
6.1.1环境因素识别应包括如下内容:A.体现产品生命周期的思想:✫原材料的筛选✫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运销及使用B.过去违规事件之调查结果及检讨。
C.公司所渉及的相关方有关活动。
6.1.2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如下方面:A.应从七种类型进行考虑:✫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对社区的影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B.应考虑不同的时间状态:✫过去✫现在✫将来C.达到或超过标准,判为重要环应考虑不同的运行状态:✫正常情况✫异常情况✫紧急情况6.1.3环境因素识别的执行及形成文件:A.环境管理现况调查:建立各部门生产流程图及污染源特性图,其中有关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毒性化学物质、噪声分别依生产流程展开。
B.由各部门执行环境因素调查,对使用原物料、相关方、入库管理、施工流程、项目验收至废气物处理、能源应用及未来扩建之环境影响作全盘调查,并考虑其不同的时态及状态,识别所有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对本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正确、有效的识别、评价与更新,并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0定义: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
4、职责:4.1ISO专员:4.1.1负责定期或当体系变化时组织各部门识别环境因素,编制调查表;4.1.2负责收集整理各部门环境因素清单,建立公司《环境因素台账》;4.1.3负责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并建立《环境因素评价表》和《重大环境因素台账》。
4.2各部门:负责组织识别本部门环境因素。
4.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此程序的执行。
5.0内容及要求:5.1环境因素的识别5.1.1各部门负责人组织识别本部门环境因素5.1.1.1识别的要求a.本公司产品/活动/服务对环境的影响b.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的要求c.相关方的要求d.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e.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f.七个方面:大气污染、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噪声污染、土壤污染、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其他。
5.1.1.2识别的步骤a.确定本部门各项活动涉及的过程;b.确定该过程伴随的环境影响;c.确定环境因素。
5.1.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识别的结果进行补充、确认和审核部门《环境因素提报表》。
5.1.3由ISO专员收集整理各部门环境因素提报表,并建立公司《环境因素台账》。
5.2环境因素的评价5.2.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评价:全公司环境因素识别工作完成后,由ISO专员负责对公司现存的环境问题采用是非判断的方法评出重大环境因素(包括优先整改事项)草案。
5.2.2是非判断的原则①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控制要求的;②有可能造成资源、能源浪费的;③紧急、异常情况确会造成重大环境危害的;④废弃物没有得到合理处理的;⑤公司现有财力,技术能力能达到的;⑥相关方合理的抱怨或要求;⑦有碍企业外观形象的;⑧目前又无处理(控制)方法的。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程序(完整表格)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1.目的
用来确定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并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定义
3.1环境因素: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2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3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4.2各部门负责配合进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4.3办公室负责汇总各部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
5.工作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含表格) 2022年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XXX 股份有限公司文件编号:XXX-QP-2022-01-A0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制:审核:会签:批准: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9日生效时间:2022年11月19日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
2.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及相关活动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责3.1环境管理者代表3.1.1 负责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领导工作及重要环境因素的批准。
3.2各部门3.2.1 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更新、初始评价,并将结果报质量部。
3.3质量部3.3.1 负责环境因素的汇总、登记、核定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组织工作。
4.程序4.1初始环境评审由质量部组织进行,以了解公司的环境及环境管理现状。
评审的内容有:4.1.1明确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4.1.2评价环境现状与上述要求的符合程度,包括污染物排放,化学品贮、运、使用,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等;4.1.3环境因素识别和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4.1.4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4.1.5对以往不符合要求事件调查所取得反馈意见的评价,包括土地使用历史沿革,污染物排放管网位置分布,功能区划分等;4.1.6相关方提供的报告、记录等背景资料,初始环境评审的过程与结果,由人力资源部整理为书面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
4.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4.2.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4.2.1.1以公司的全体部门为对象,在设定目标前进行;4.2.1.2公司的环境评审时;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活动调整以及相关方提出要求等情况下,可适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2.2环境因素识别的步骤4.2.2.1各部门应识别本部门(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相关活动,其中活动的选择可涉及采购、销售、储存、运输、售后服务、能源消耗等多方面。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含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ISO14001:2015)1. 目的识别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并对其加以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覆盖所有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冲击或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 定义:3.1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4. 责任部门4.1 管理者代表4.1.1 负责整体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工作4.1.2 负责批准《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EHS 管理方案》4.2 体系主管4.2.1 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工作4.2.2 负责审核《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EHS 管理方案》4.3 EHS工程师4.3.1 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EHS执行干事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汇总,评价和更新《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4.3.2 组织各单位EHS执行干事检讨制定环境管理方案。
4.4 各相关部门EHS执行干事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工作,参加环境因素评价和控制策划工作。
5. 作业程序5.1 环境因素识别5.1.1 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涵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六个方面a)三种时态:过去:以前曾经发生或遗留的、对目前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现在:现在的污染和环境问题;将来: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
b)三种状态:正常: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异常:非例行的活动,如施工中设备的关闭、启动和检修,或停工状态;紧急:活动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状态,如:火灾、爆炸事故;洪水、地震、台风的发生。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含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为了充分识别公司及相关方的环境因素,评价和判定重要环境因素,为制定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提供依据,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判定的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判定管理。
3.定义3.1环境:组织运行活动中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3.2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例如:公司、集团、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关、代理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3.3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4重要环境因素: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3.5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4.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工作,并审批环境因素汇总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人事行政部:环境因素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识别、更新环境因素。
经环境管理体系工作小组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台账。
4.3各单位: 负责本部门过程、活动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的识别、确定、控制、信息更新和监测,并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管理和控制5管理内容5.1环境因素识别的时机a.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b.新建、扩建、改建、技术项目,改造及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c.法律法规修订和新法律法规颁布;d.相关方要求变化;e.新活动、产品或服务出现或活动、产品或服务变化产生新环境因素;f.发生重大事故;g.现有生产工艺及基础设施的重大改进;h.环境管理者代表每年组织各部门对各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识别。
5.2环境因素识别5.2.1在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前,人事行政部需组织召开环境因素识别工作会议或通过文件发布等形式,向各部门说明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等。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含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分析确定本公司存在的重大环境因素,实施环境系统的管理。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及服务及其生命周期中相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判定、评价。
3、定义3.1正常状态:即处在正常的执行过程中。
3.2异常状态:如故障、漏油等特殊情况。
3.3紧急状态:现在或各种可能、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台风、地震等。
3.4环境因素a)指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及其生命周期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b)它是造成环境变化的原因。
3.5环境影响a)全部或部分地由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b)它是环境变化的结果。
4、权责4.1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落实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审核环境因素登录表。
4.2品质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各部门具体实施并汇总。
4.3各相关部门:负责执行本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工作。
4.4总经理:负责重大环境因素登录表核准。
5、内容5.1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5.1.1公司考虑过去、现在、将来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5.1.2根据公司所处区域,公司创办前及将来均对环境无其他特别限制。
5.1.3活动、产品或服务及其生命周期各部门根据其从事的活动、产品、服务及其生命周期来分析各项活动、产品、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包括:a)其设施、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b)原材料的获取;c)运行或制造过程,包括仓储;d)设施、组织资产和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e)外部供方的环境绩效和实践;f)产品运输和服务交付,包括包装;g)产品的存储、使用和寿命结束后的处理;h)废物管理,包括再利用,翻新,回收和处置。
5.1.4基于上述要求,各部门根据以下几方面识别出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登记与评分表》:a)向大气排放;b)向水体排放;c)废弃物排放;d)土壤污染;e)原材料的使用和资源利用;f)对局部地区或社会有影响的环境问题(如噪音等);g)废物和副产品的产生;h)空间的使用。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含表格)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1.1识别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会影响到体系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并判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给公司带来的机会和风险。
1.2评价风险和机会,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识别内外部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及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过程。
3.0权责3.1总经理:负责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及对应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落实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的定期识别和评审,组织风险和机会的评价和措施建立。
3.3各部门:负责参与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和评审;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会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0定义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会: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5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等。
4.6相关方:人或组织。
他能影响组织的某个决策或活动,或被其影响,及认为自身会被其影响。
如:客户、外部供方、行业组织等。
4.7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4.8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4.9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
5.0程序5.1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对象5.1.1在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a.宏观经济因素:如汇率、国家经济、CPI指数、信贷b.市场竞争因素:如市场占有率、可替代产品、行业标杆企业状况、顾客趋势等c.社会因素:如本地就业数据、教育水平、工作时间、假期等d.政治因素:如政治稳定性、本地基础设施、政府公共服务等e.法规因素:如产品法规、有害物质法规、劳工法规等f.技术因素:如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专利有效期等5.1.2在分析内部环境因素对公司质量体系的影响时:可考虑a.公司使命:如愿景、目标、义务b.公司资源:如:财务、人力、环境、基础设施、知识储备c.公司管理:如组织架构、决策过程、d.公司运营绩效:产品先进性、生产交付能力、体系能力、客户评价、质量管理绩效、合规性等。
2022年IATF组织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分析及监视评审表
年度:2022
注:本表格更新时机为任一因素发生变化时。
分类 (内部/外部)
环境因素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信息来源
具体现状描述
使命、愿景、价值观
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 的卓越企业,创造美好工作与生活;
SWOT分析 [S(优势)、W(劣势)、
O(机遇)、T(风险)]
S/O
战略目标
力求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进取,不断开拓国际领先地位
O
经营战略计划
公司制定了《经营计划》程序,便于战略的有效实施
S/O
发展战略
内部环境 财务因素
市场战略
争做领域内全球龙头企业(国内以属于龙头企业)
S/O
文化战略
公司在管理文化及员工文化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S/O
人才战略
公司在人才战略上的激励措施,有所不足
Wபைடு நூலகம்
产品战略
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优势
S/O
技术战略
凯中在产品研发方面积极投入,近年来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 长,目前拥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与装备。
S/O
财务报表
外部审计及监督审查,规避财务风险
S/O
组织知识因素
组织架构
合理的组织架构布局,及清晰的岗位职责
S/O
基础设施与运行环境因素
工厂、设备、 设施、产能
工厂布局、设备设施投入均符合市场发展要求
S/O
绩效因素
薪酬、绩效
绩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W
组织治理因素
股东构成、章程
上市公司制度章程完善
S/O
福利因素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含表格)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ISO9001-2015)1目的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办公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评价。
3.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内部环境中组织总体表现、组织知识、组织文化、人力因素、组织治理相关因素的分析、评价。
3.3设备开发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基础设施的分析、评价。
3.4品质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分析、评价。
3.5销售公司负责内部环境中顾客满意、工序委外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6原料采购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原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7物资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辅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8生产部负责过程运行环境、各工序有效作业效率的分析、评价。
3.9财务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财务因素的分析、评价。
3.10研发中心负责内部环境中技术因素的分析、评价。
4程序4.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价工作。
通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每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如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4.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总经理办公室提前一周向相关部门发出本次“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
4.3各部门负责根据各自的环境分析职责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
4.4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召开评审会议。
4.5环境因素分析、评价4.5.1PESTEL分析模型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
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及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及表格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对企业生产、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本企业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3、职责3.1各部门负责调查、评价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3.2质安部负责对调查公司的活动/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并编制成清单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地理环境、活动 /服务范围、能源 /资源种类等,再调查各部门的环境因素,经确认汇总、登记后再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3.3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企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4质安部负责发放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环境因素识别4.1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各部门按下列要求进行部门工作范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为凡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等产生污染的因素4.1.1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4.1.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个方面,既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排水、粉尘排放、废物管理、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对社区的影响(噪音、火灾、爆炸等)、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土地污染等。
4.1.3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①调查法②现场观察法③排查法④过程分析法⑤物料测算法;⑥专家咨询法;⑦测量法;⑧查阅文件记录法;4.1.4实施识别环境因素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各方面环境问题尽量全面的识别出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车辆噪声等;2)废水:包括建筑生产废水、生活废水;3)废气:汽车、机械、化学物品挥发有毒有害气体;4)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包括有毒有害、无毒无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5)扬尘:施工扬尘、施工场地自然扬尘;6)资源能源浪费:包括水、电、油、原材料等;7)潜在泄漏:化学品泄漏、油泄漏、气体泄漏;8)潜在火灾、爆炸:乙炔、炸药、油漆、木材等的;4.1.5各部门将环境因素调查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质安部,质安部对各部门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和汇总,为环境因素评价提供依据。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含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管理内容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2 职责2.1 质量安全环保处是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2.2 规划计划处负责重大环境因素治理方案的立项。
2.3 公司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现场及相关施工、作业项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管理。
3 管理工作流程图环境因素识别流程图4.2.2 识别方法4.2.2.1 重要性准则评价法:是从几类重要环境因素及企业价值取向考虑,直接进行判断的方法。
凡属于以下9条评价准则范围的,均列为A类环境因素。
a)含油废水排放没有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或城市污水管网直排地面的;排放废水超过国家标准的(GB 8978-1996《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回注没有达到行业标准的(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b)有控废气(用排气筒集中排气的,如:加热炉、锅炉烟气)排放超过国家标准的(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有毒有害废液就地排放的;d)危险化学品(化验试剂等)在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过程中可能有重大环境影响的;e)危险废弃物与一般固体废弃物混放,而无相应处置措施的;f)物料、能源消耗大,有节能降耗潜力,并在短期内有能力实现的;g)有放射性物质的;h)经风险评价出的重大风险,一旦发生会带来严重健康损害或环境影响的;i)目前有相关方投诉的。
4.2.2.2 矩阵评价法:是将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先分类分级,从违反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相关方、生态影响等几类,以及环境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的严重性及投入管理技术措施的可行性三方面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的方法。
环境因素评价矩阵表见附录A。
4.2.3 识别要求识别环境因素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况以及七个方面。
三种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紧急情况。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含表格)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ISO9001:2015)1.0 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1.1.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1.2.根据内外部因素,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1.3.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0 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0 定义:3.1 总经办: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0 定义4.1环境因素: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5.0 工作程序:5.1组织环境管理在建立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雷诺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雷诺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总经办: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标准办: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研发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等)。
d)制造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等)。
e)营销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f)人力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1.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1.3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
组织环境及相关方控制程序(含表格)
组织环境及相关方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目的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
2.范围本程序适用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的识别和控制。
3.权责3.1公司各部门都有责任识别和控制与其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3.2总经理助理负责对识别结果进行整理,并提交管理评审;3.3总经理负责对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在公司内部的落实和应对。
4.定义内部环境因素: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绩效等;外部环境因素: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
5.纠正措施控制流程过程纠正措施控制流程图活动过程描述执行者审批者依据表单顺序1各部门识别与其职责范围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各相关部门部门经理2各部门归纳整理与其职责范围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各相关部门 部门经理公司经营环境分析报告3就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形成文件、制定目标、传达信息等各相关部门 部门经理N/A4由各相关部门对已制定好的措施认真落实执行,如传达相关方要求、资源提供等 各相关部门主管总经理《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由总经理对执行效果进行确认总经理《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7是每年定期进行更新识别,并形成记录各相关部门主管 总经理《公司经营环境分析报告》8在管理评审会议对相关数据进行回顾各相关部门主管N/A 《公司经营环境分析报告》 9由总经办对所有涉及的资料进行统一归档,备查总经办 N/A 《公司经营环境分析报告》5.2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4.1.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开 始识别归纳整理执行应对措施结束 效果确认 更新识别管理评审资料归档采取应对措施 否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管理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等),外部(国际国内形势、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ISO1400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程序(含表格)
德信诚培训网ISO1400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程序
1 目的
对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相关的能够控制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确保环境因素及时更新。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环境体系所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 职责
3.1 总经办负责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工作。
3.2 生产部负责对本部门及生产车间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部门领导批准后,报送总经办。
3.3 总经办根据各部门、生产车间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汇总整理成公司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保存。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审批,总经办负责将批准后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下发至相关部门。
4 工作程序
采用“过程方法”的思路:确定活动/产品/服务识别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4.1 环境因素的识别
4.1.1 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a.确定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
b.识别生产及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c.根据组织环境特点作出识别判断。
4.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含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ISO9001/ISO14001/ISO45001-2018)1.目的全面、充分并有效地识别、评价和更新公司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与更新。
3.职责3.1行政部为主管部门,负责对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进行确认、汇总、登记。
填写《环境因素汇总评价表》,组织有关人员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各部门负责识别所属范围内生产现场及办公区域出现的环境因素,建立本项目《环境因素汇总评价表》。
3.3管理者代表批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方法。
4.1直接判断法凡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就可以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1)违反相关的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要求的(2)违反相关方的合理要求或相关方有严重的合理抱怨的(3)环境影响已经或可能波及到公司或公司以外的(4)公司的整体规划已经对其有规划、措施或要求的(5)能源资源消耗有较大不合理的或有较大潜力可挖的(6)可以利用的、有较大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未得到合理利用的(7)环境行为有较大改善余地的或负面环境影响有较大降低余地的(8)在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或人员伤亡事故的4.2打分法对于可以进行计量或定量分析的环境因素(如可采取计量管理的能源资源的消耗、可采取计量管理的污染物的排放等等)可以使用打分法的4个因子即概率因子a、范围因子b、程度因子c和相关方关注因子d进行综合评价(2)评价方法M=a×x(x=b,c,d中最大值)注:M—环境因素得分;a—为发生的频次;b—为影响范围c—为影响的严重程度;d—为公众的关注程度;M≥15为重要环境因素。
(1)发生概率(a):(2)影响范围(b):(3)影响程度(c):4相关方关注程度4.3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4.3.1行政部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
1.0 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1.1.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1.2.根据内外部因素,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策划应对措施。
;2.0 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0 定义:3.1 总经办: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批准应对措施。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0 定义4.1环境因素: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5.0 工作程序:5.1组织经营内外环境管理在建立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1内外部环境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总经办: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ISO管理代表: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品质部: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等)。
d)生产部: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等)。
e)业务部: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f)行政部: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5.1.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5.1.3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
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进行修订。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
1.目的为确保影响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及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尾部环境因素得到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的识别、评价和监视。
3.编制主要依据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责任4.1董事会秘书处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所处环境内外部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4.2 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所处环境内外部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5.正文5.1获取组织环境内外部因素的信息途径:国家和国际新闻网、网站、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政府文件、行业或技术出版物、行业组织协会等。
5.2组织环境的内外部因素:5.2.1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组织总体表现:经营业绩、运营状况、行业及社会影响力,财务因素等;B、资源因素:厂区厂房设计布局,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过程运行环境等;C、人力因素:岗位人员能力意识、知识结构,与相关高校的人员技术合作、协会组织有关活动等;D、运营因素:原辅料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储存运输过程,市场销售过程,生产规模和能力、生产技术水平,管理体系绩效、相关方信息反馈和评价等;E、组织治理相关因素:有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人事任命、事务流程更新等。
5.2.2外部环境因素制药包括:A、宏观经济因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水平,产品及相关产品进出口状况,通货膨胀、股市行情,居民生活消费能力,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等;B、社会因素:人民生活消费习惯、人员就业情况,生产过程带来的环境影响等;C、政治因素:政府发文,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稳定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贸易协议等;D、技术因素: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科学化、自动化水平,互联网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模式的创新,职业道德准则等;E、竞争力:包括原料市场行情、产品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情况、市场业务增长趋势,核心技术等;F、影响工作环境的因素:行业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发展模式需要及水平,产品生产特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审程序
(ISO9001:2015)
1.0 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
1.1.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1.
2.根据内外部因素,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
1.3.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0 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3.0 定义:
3.1 总经办: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批准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
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
3.3 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
4.0 定义
4.1环境因素: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5.0 工作程序:
5.1组织环境管理
在建立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雷诺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
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雷诺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5.1.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
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
a)总经办: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业绩表现等),外部(法
律、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b)标准办: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争、
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c)研发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等)。
d)制造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等)。
e)营销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法律、技术、竞
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等)。
f)人力中心:内部(知识、业绩表现等),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
等)。
5.1.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
表进行汇总整理。
5.1.3环境因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
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审。
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环境因素信息变
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环境因素识别
表》进行修订。
5.2风险和机会的应对
5.2.1风险和机会识别:公司各部门应针对所负责的过程,根据内外部因素
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过程相关的风险和机会。
5.2.2风险和机会评估:各部门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确定其
级别,然后拟定应对措施。
a)风险评价:依据“问题影响的严重程度、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问题
出现后解决的难易程度”三方面综合评价。
b)机会的评价:依据“错过机会的严重程度、抓住机会的收益大小、
应对机会的难易程度”三方面综合评价。
5.2.3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与机会,应对原则:
a)高风险:应设立目标、策划运行控制措施、考虑策划应急预案。
b)中风险:考虑设立目标、策划运行控制措施。
c)低风险:暂时维持现状,考虑策划新的运行控制措施。
5.2.4风险和机会应对措施策划:策划的应对措施应整合到质量管理体系过
程中,并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产生预期结果、防止或者减少不良影响、实现持续改进。
a)处理风险的选项包括:风险规避、冒险以寻求机会、消除风险源、
改变可能性或者后果、风险共担、或基于合理的决策承受风险。
b)机会可以导向:采用新方法,开发新产品,打开新市场,获得新
顾客,构建伙伴关系,使用新工艺、其它合适的或可行的可能性,
以处理组织及其顾客的需求。
5.2.5以上识别评价结果及拟定的应对措施,由各部门登记在《风险与机会
评价与应对策划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汇总整理。
当内外部环境因素
和相关方期望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风险与机会评价与应
对策划表》。
5.2.6应对措施有效性评价:每次管理评审前,各部门负责人评估应对措施
的实施有效性,并提交管理评审。
6.0 相关文件:
无
7.0 表单:
7.1《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
7.2《风险与机会评价与应对策划表》
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表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风险与机遇评价与应对策划表过程名称:采购与供应商管理过程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