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_九州之首_冀州_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_张重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重艳河北省“九州之首——冀州”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河北省“九州之首——冀州”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张重艳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内容摘要】“九州之首——冀州”历史文化研讨会围绕着历史地理沿革、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文化产业建设、史料学、历史人物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冀州;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作者简介】张重艳(1981—),女,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黑城学研究。
2009年9月18—20日,由河北省史学会和中共冀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九州之首——冀州”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冀州市召开,来自北京、山东以及河北等地的六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上,学者们围绕冀州的历史地理沿革、文化起源和历史人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冀州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和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衡水湖之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九州之首”之称,河北省简称之“冀”即来源于此。在冀州召开以冀州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冀州历史上尚属首次,与会学者共提交论文近七十篇,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历史地理沿革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魏建震的《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九州》对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九州的不同含义进行了研究,将九州语意归纳为四类:代指天下、指豫陕交界一带、指今河南南阳以西区域、指天下九个区划,指天下九个区划的九州,先秦两汉文献有着几种不同的记载,他认为,《周礼·职方氏》、《吕氏春秋》九州命名采用《尔雅》与《淮南子》两个系统这种说法出现的较晚,而《禹贡》九州在各种九州说法中最为系统,其产生于战国时代的说法较为可信。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文涛的《关于汉代“信都”的几个问题》对汉代信都郡的设置及变迁做了精确考证,认为汉高祖所设信都是县,而不是郡,吕后时,信都是侯国,与县平级,不是王国。衡水学院袁长江的《从大冀州到冀州城——冀州杂考》认为“两河间”的冀州包括现在的山西和河北省的大部分,汉代的刺史部十三州中的冀州
区域比现在的省小,从三国时起冀州的治所才迁至现在的冀州。廊坊师范学院陈新海的《刘秀与冀州》考证了东汉时期冀州的重要战略地位。建安十八年曹操进行的州制改革扩大了冀州辖区,而扩大后的冀州到底合并了哪些地方,史书中至少存在着三种说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赵凯的《汉魏之际“大冀州”考》和邯郸学院张润泽的《建安十八年到黄初初年的冀州辖境》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赵凯认为“大冀州”大体上仍在“两河之间”,《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是不妥的,建安十八年到黄初初年的冀州辖境包括幽、并二州和河内、河东地区,而张润泽认为建安十八年到黄初初年的冀州辖境包括幽、并二州和河内、河东地区,并不包括三辅地区,也不包括左冯翊、右扶风等司隶校尉统辖地区。邯郸学院历史系程动田的《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衡水湖生态保护思考》把衡水湖放在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衡水湖的成因、变迁以及生态保护与气候的变迁的关系。
二、政治史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侯庭生的《冀州与冀州牧初探》认为汉代的州牧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职官,其屡设屡废与汉代历次的大规模动荡有着紧密联系,屡设屡废也反映了中央政权的衰弱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初衷。河北科技大学宋燕鹏的《东魏北齐冀州刺史考》对东魏北齐比较重要的冀州刺史做了大致梳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李永的《一次被遗忘的战役——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的冀州之战》以唐人张说文集中保存的有关此次战役的史料为基础,论述了武则天在万岁通天年间平定契丹叛乱的一次战役,说明了冀州在当时的重要战略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张跃飞的《唐末五代梁、晋争霸时期的冀州》通过对成德亲梁时期、成德亲近时期及成德节度使王镕被杀之后三个时段的主要战争和事件的阐述,来探讨唐末五代梁、晋争霸时冀州的情况。河北大学宋史中心彭文峰的《清风驿之变小议》分析了显德元年发生的清风驿之变的时间、主体及影响,认为清风驿之变促进了南唐构建的双环平衡结构的解体,加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李翠艳的《冀县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述略》探讨了抗日民主战争时期冀县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作用和意义。
三、经济史
衡水学院曹迎春的《先秦冀州的农业经济》综合考察了冀州各区域地形及土壤情况,认为晋东南平原和太行山东麓平原是适宜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冀州的农业经济在石器时代就起步,夏商西周时期得到持续的发展,春秋战国之际达到兴盛。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
张重艳河北省“九州之首——冀州”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化学院何艳杰的《先秦冀州东区的商业发展》着重探讨了冀州东区的商业情况,认为当时冀州东区的商业已经进入了初步繁荣时期。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戴建兵等的《冀商研究浅议》把冀商与历史上著名的晋商、徽商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冀商没有兴起的原因。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杨学新、史佳的《冀县商人与保定近代商业的发展》认为近代以来冀县商人在保定主要从事钱业、粮业,特别是布线业,冀县商人在保定商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近代保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邯郸学院历史系孙建刚、 冯小红的《“冀州帮”及其商业文化特征述论》从“以技安身”,“以信立命”,“以义取利”,“以德兴业”四个方面阐释了“冀州帮”的商业文化特征。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陈旭霞的《冀州商帮文化的当代诠释》分析了冀州商人“以义经商”、“以智经商”和“以文经商”等优秀特质,号召人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冀州商帮文化资源,弘扬冀州优秀的商业文化。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刘洪升的《河北书商与近代北京古旧书业的繁荣》分析了近百年来北京琉璃厂河北书商的特点,认为河北书商为祖国文化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教育史与社会史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赵艳玲的《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冀州教育》考察了清末民初冀州力行新政时期的新式学校的办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师待遇等状况,史料翔实、具体,为研究清末民初直隶近代教育转型提供了个案。河北经贸大学高楠的《10—19世纪的冀州官学建设》对宋元明清冀州的官学建设做了长时段的考察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杨豪的《从理论构建到客观事实:近代华北农业社会分层研析——以冀县为中心考察》用社会学分层理论对以冀县为中心的近代华北农村社会进行了分层研究。河北经贸大学默书民的《元代的冀州社会管窥》以民国《冀县志》中收录的元代碑刻资料为主,对冀州在金、时期的户数做了推测,认为金元战乱时期冀州在元代真定路各州县中是人口损失较小的地区,同时对金元之际的严氏家族事迹和元代中期冀州信都的两位名宦吴绎和回会做了考述。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刘广瑞的《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的地理界定和历史地位入手,结合冀州地区人口流动的由外徙内和由内迁出两种类型的史料,分析了人口流动的特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中南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并且精神层面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五、思想史
河北经贸大学期刊编辑部武占江的《守经达变——冀州大儒董仲舒与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转型》认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有浓厚的黄老色彩,是对黄老的改造和翻转,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