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兰大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题

(A)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类:一、按提供性能角度分类:1.空间管理;2.空间分析;3.空间决策二、按系统开发角度分类:1.用户版;2.专业版;3.开发版三、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3.混合数据四、按研究内容分类:1.专题GIS;2.综合GIS;工具五、按研究范围分类:1.全国GIS;2.市级GIS; 3.流域GIS等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研究内容:1.资源管理; 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3、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4、数据、信息的定义、两者特点与关系。

数据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数据特点:数量性、离散性、具体性。

信息定义: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事实的知识,是事物或物质特征的表征,是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信息不对称性。

5、数据的类型。

按数据来源分类:1.地图数据;2.影像数据;3.文本数据按数据结构分类:1.矢量数据;2.栅格数据按数据特征分类:1.空间数据;2.非空间属性数据按几何特征分类:1.点;2.线;3.面、曲面;4.体按数据发布形式:1.数字线画图;2.数字栅格图;3.数字高程模型;4.数字正射影像图6、地理信息定义、地理信息特点。

定义: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特点:空间特征、多属性特征、时序特征(时间动态特征)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

8、Mapinfo中扫描地图进行坐标配准的基本操作步骤。

兰州大学考研地理信息系统真题试题(2000—2009年)

兰州大学考研地理信息系统真题试题(2000—2009年)

兰州大学考研地理信息系统真题试题(2000—2009年)兰州大学2002年GIS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1、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2、数据库管理系统3、GPS4、地图投影5、元数据二、论述题(每题25分)1、比较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2、试述GIS的基本构成及GIS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以下两题任选一题3、谈谈GIS空间数据的共享途径4、你对GIS和遥感的关系有何了解,请加以说明兰州大学2003年GIS试题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2、监督与非监督分类3、GPS4、地图投影5、元数据6、遥感图像地形纠正7、数据库管理系统8、地理信息9、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10、空间拓扑关系二、比较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1、什么叫GIS的空间分析,主要空间分析方法有哪些2、谈谈GIS空间数据的共享途径3、简述GIS与遥感的关系,遥感与GIS集成技术的关键技术4、结合你的专业特点,简述遥感与GIS的可能方向兰州大学2004年GIS试题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2、元数据3、专家系统4、WEBGIS5、叠置分析6、TIN7、GPS8、NOAA9、EOS10、ETM+二、简答题1、试比较矢量数据与山歌数据的优劣2、简述地球椭球体、地图投影和地图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3、简述缓冲区分析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4、简述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1、试述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核心(关键)技术2、试述GIS软件工程的主要环节3、试述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原理和分析功能兰州大学2005年GIS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气窗口2、地物光谱3、大地水准面4、缓冲区分析5、DTM6、栅格数据7、SPOT8、MODIS9、专家系统 10、3S二、简答题1、简述GIS的主要数据来源及其特征2、简述地图投影在GIS中的意义3、简析网络分析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4、简述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应用前景三、论述题1、试述遥感影像几何纠正的目的和步骤2、试述辐射传输过程在遥感信息分析中的作用3、试述组件对象模型方法在地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4、试述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关键技术兰州大学2006年GIS试题一、名词解释1、地理空间2、元数据3、四叉树4、DGPS5、NDVI6、K-T变换7、SAR8、虚拟地理环境9、AQUA 10、BRDF二、简答题1、什么是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3、简述WEBGIS的概念和主要实现技术?4、试述Landsat7ETM+各波段的数据参数及特点?(据说这个传感器坏了,应该不会考了,呵呵)5、试述图像融合的概念及其实现方法?三、论述题1、画图说明绿色植被,裸土,水体和积雪的反射波谱曲线及其特点?2、试述基于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3、试述基于GIS的适宜性分析原理和方法?4、试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方法和技术流程?5、在中国西部生态建设中如何有效的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兰州大学2008年GIS试题一、名词解释1、地理空间2、四叉树3、空间数据库4、对地观测系统5、辐照度6、地物光谱7、监督分类8、中值滤波9、极轨卫星 10、K-L变换二、简答题1、试述多边形矢量数据结构中弧段-结点拓扑关系的表达方法?(10年出的是一个图片,然后要求表示)2、试述多源空间数据融合的基本内容?3、试述GIS缓冲区分析的概念和应用?4、简述专家系统再遥感与GIS中的应用?5、根据水体的光谱特征,如何运用图像处理技术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水体空间分布范围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兰大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兰大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兰大-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题库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科学(3)地理信息(4)空间数据元数据(5)空间数据质量(6)矢量结构(7)拓扑关系(8)栅格数据模型(9)TIN(10)投影转换(11)坐标变换(12)游程编码(13)四叉树编码(14)空间分析(15)叠置分析(16)缓冲区分析(17)动态分段(18)空间分配模型(19)数字高程模型(20)空间自相关(21)全局Moran’s I 指数的计算公式(22)空间插值(23)空间数据质量二、简答题1. 绪论1.GIS的结构及功能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3.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4.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相互关系。

2. 空间数据模型1.简述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GIS中表达方法2.空间实体可抽象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结构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3.举例说明拓扑数据结构,ARCGIS对拓朴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意义4.简述栅格表示地理现象的原理和栅格赋值方法5.试写出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模式,并列表比较其优缺点。

6.栅格数据编码(四叉树)7.简述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3. 空间数据1.简述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的基本特点2.论述地理(空间)数据区别于一般计算机数据的本质特征3.掌握空间信息的基本来源,不同来源空间数据所具有的特征4.空间数据质量的基本含义。

5. 空间数据输入1.纸质地图如何转为矢量电子地图.2.简述空间数据输入的总体步骤6. 空间数据处理1.简述在栅格数据中提取多边形边界的一般过程2.简述删格到矢量数据转换细化处理的两种基本方法。

7. 空间分析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

2.简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试以实例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3.空间分布密度、空间分布中心、空间离散度的计算方法4.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最佳路径分析、分配分析的概念,解释并举实例说明用途。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答案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答案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空间分析函数是对地理空间数据按一定规则进行转换的图象函数。

它是基于一定的空间分析算法,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平面作为输入,函数结果将产生新的数据平面。

许多专题分析模型要求首先由空间分析函数将原始数据进行变换,以获取更多的符合模型要求形式的地理空间信息。

空间分析函数不仅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空间信息、而且为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型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空间分析函数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点函数、区域函数、邻域检测函数2、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人造卫星进行点位测量导航技术的一种,由美国军方组织研制建立,从1973年开始实施,到90年代初完成,由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它相对于其他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功能多、用途广,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的特点,而且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能全天候作业,提供三维坐标。

3、四叉数编码对采用四叉树结构进行存储的数据进行压缩,以减少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

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

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四叉树编码主要有常规四叉树编码和线性四叉树编码。

常规四叉树编码除了记录叶结点之外,还要记录中间结点。

结点之间借助指针联系,每个结点需要用六个量表达:四个叶结点指针,一个父结点指针和一个结点的属性或灰度值。

这些指针不仅增加了数据贮存量,而且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常规四叉树主要在数据索引和图幅索引等方面应用。

线性四叉树编码则只存贮最后叶结点的信息,包括叶结点的位置、深度和本结点的属性或灰度值。

所谓深度是指处于四叉树的第几层上,由深度可推知子区的大小。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兰大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兰大

《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题库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科学(3)地理信息(4)空间数据元数据(5)空间数据质量(6)矢量结构(7)拓扑关系(8)栅格数据模型(9)TIN(10)投影转换(11)坐标变换(12)游程编码(13)四叉树编码(14)空间分析(15)叠置分析(16)缓冲区分析(17)动态分段(18)空间分配模型(19)数字高程模型(20)空间自相关(21)全局Moran’s I指数的计算公式(22)空间插值(23)空间数据质量二、简答题1. 绪论1.GIS的结构及功能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3.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4.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相互关系。

2. 空间数据模型1.简述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GIS中表达方法2.空间实体可抽象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结构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3.举例说明拓扑数据结构,ARCGIS对拓朴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意义4.简述栅格表示地理现象的原理和栅格赋值方法5.试写出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模式,并列表比较其优缺点。

6.栅格数据编码(四叉树)7.简述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3. 空间数据1.简述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的基本特点2.论述地理(空间)数据区别于一般计算机数据的本质特征3.掌握空间信息的基本来源,不同来源空间数据所具有的特征4.空间数据质量的基本含义。

5. 空间数据输入1.纸质地图如何转为矢量电子地图.2.简述空间数据输入的总体步骤6. 空间数据处理1.简述在栅格数据中提取多边形边界的一般过程2.简述删格到矢量数据转换细化处理的两种基本方法。

7. 空间分析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

2.简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试以实例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3.空间分布密度、空间分布中心、空间离散度的计算方法4.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最佳路径分析、分配分析的概念,解释并举实例说明用途。

5.简述GIS最佳路线选择的原理和ArcGIS下的处理过程6.请画出一下两个多边形图层的OVERLAY结果图层的示意图,说明GIS中多层面信息叠置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地学意义。

兰大地理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整理按章节)

兰大地理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整理按章节)

兰州大学自然地理2000年一. 解释下列概念(30分)绪论:地理信息系统由于研究背景的差别和学术观点不同,地理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研究传统和学派,主要学派有:__区域学派_______,__景观学派_______,__区位空间学派_______,____环境生态学派_____和___地缘学派______。

①区域学派。

主张地理应着重于空间分布体系与区域差异的研究。

②景观学派。

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规律作为地理学的研究宗旨。

③区位空间学派。

代表人物有德国的J.H.杜能、A.韦伯、W.克里斯泰勒、A.廖什和美国的W.艾萨德等人。

区位空间学派从经济学原理出发,以研究“成本—利润”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中心,注重研究距离衰减和空间相互作用规律。

④环境生态学派。

以探讨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宗旨。

有三种思潮:其一是文明环境思潮,以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法国的孟德斯鸠等人为代表,认为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的形式和发展。

其二是进化环境思潮,以德国的F.拉采尔等人为代表,用社会达尔文主义解释和推论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其三是发展环境思潮,即地理学中的现代人类生态学思想,探讨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

⑤地缘学派。

以英国的H.J.麦德金、美国的I.鲍曼等人为代表,着重研究地域关系对国际政治战略的影响。

第一章地球1、日的距离及其意义2、宇宙:现代人类所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这里所指的应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已知宇宙范围必将逐渐扩大)。

宇宙中存在无数天体,据各自特点可归纳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

3、岁差.:地球瞬时自转轴在惯性空间不断改变方向的长期性运动。

4、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历史地球自转速度的计算方法,地球自转的意义5、回归年:6、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天赤道平面的交角。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2012一. 填空题(1分*70空)1.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为___,简称为___2.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为:“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____,____和不同的____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3.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常又由若干个相互关系的子系统构成,如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____子系统等。

4.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部分__、__、__、__和__。

5.将椭球面上个各点的___,按照一定的___,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___,通常称之为___。

6.____是指将空间分割成规则的网格,其中给出相应的____来表示地理要素某种特征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7.仿射变换可以对坐标数据在x和y方向进行不同比例的___、同时进行___、___、和___。

8.不同的地图投影变形性质与大小是不同的,按照变形的性质,一般把地图投影分成三类: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

9.地图投影还可以按投影面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或按投影面的形状分为____投影、____投影和____投影。

此外,按投影面和地球空间逻辑关系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类投影。

10.____投影是等角切圆柱投影,从几何意义上来看,就是假象用一个____投影面横向套在地球椭球外面,并于某一子午线相切(此子午线称为____),投影面的中心轴位于地球椭球的____平面上,将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投影面上,并将该面展开为____所得到的投影。

11.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____投影”,该投影没有____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相等。

他的经纬度都是____,且相交成____。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考试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考试

南京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2007年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空间数据引擎2、空间索引3、网络GIS4、数字地形分析5、正射影像二、论述题1、试述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结构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GIS的体系架构?GIS的体系架构是如何演化的?3、阐述GIS数据组织的主要方式,以及它们的特点。

4、阐述当前GIS辅助地学分析的优点和缺点,指出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思路。

5、阐述当前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说明GIS如何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发挥作用。

6、你知道google earth吗?阐述google earth的特点,说名google earth使用了哪些关键技术。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2006年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1、GIS应用模型2、数字地球3、栅格游程编码4、关系数据库二、论述1、GIS中的缓冲区有点、线、面的缓冲区三种。

试分别举一例说明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2、栅格数据的矩阵存储形式和DEM矩形格网数据的异同,举例说明3、矢量多边形数据的拓扑关系、TIN数据的拓扑关系、网络数据的拓扑关系分别有哪些,举例说明4、南京紫金山上的松林感染了松毛虫病,已知单位面积用药量,设计一个方案比较精确的计算出总的用药量,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的详细步骤。

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2005 试题及解答1、请将下列栅格矩阵数据结构转换成相应的游程编码数据结构和线性四叉树数据结构的压缩存储形式。

游程编码数据结构(长度,属性值):(5,2),(3,3),(2,4),(5,2),(3,3),(2,4),(5,2),(4,3),(1,4),(5,2),(5,3),(4,2),(6,3),(2,2),(2,1),(6,3),(1,2),(7,1),( 2,3),(2,1),(2,5),(5,1),(1,3),(1,1),(3,5),(5,1),(1,3),(9,1),(1,3)线性四叉树数据结构(MD码,深度,属性值):(0,2,2),(16,4,2),(17,4,3),(18,4,2),(19,4,3),(20,3,3),(24,4,2),(25,4,3),(26,4,2),(27,4,3),(28,3,3),(32,3, 2),(36,4,2),(37,4,2),(38,4,1),(39,4,1),(40,4,2),(41,4,1),(42,4,1),(43,4,1),(44,4,1),(45,4,1),(46,4,5),(4 7,4,5),(48,3,3),(52,3,3),(56,3,1),(60,3,1),(64,3,4),(68,3,0),(72,4,3),(73,4,4),(74,4,3),(75,4,3),(76,3, 0),(80,2,0),(96,3,3),(100,3,0),(104,4,3),(105,4,3),(106,4,1),(107,4,3),(108,3,0),(112,2,0),(128,4,1),( 129,4,5),(130,4,1),(131,4,1),(132,4,5),(133,4,5),(134,4,1),(135,4,1),(136,3,0),(140,3,0),(144,3,1),( 148,3,1),(152,3,0),(156,3,0),(160,2,0),(176,2,0),(192,4,1),(193,4,3),(194,4,1),(195,4,3),(196,3,0),( 200,3,0),(204,3,0),(208,2,0),(224,2,0),(240,2,0)二、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多边形的矢量数据结构转换为对应的栅格数据结构时,1、为什么会存在两种不同的转换算法?即基于弧段的栅格化算法和基于多边形的栅格化算法。

兰州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及答案

兰州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2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5”x5)1.地理信息系统(02,03)G 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科学技术,它的主要职能是向管理和生产部门提供有关区域综合、方案优化、战略决策等方面可靠的地理信息或空间信息。

2.数据库管理系统02,03)(da 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能够对介质上存储的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并提供对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

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用户通过dbms 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它提供多种功能,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

它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和操纵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进行多用户下的并发控制和恢复数据库。

3.GPS02,03,04)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系统。

分为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用户设备部分。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 颗工作卫星组成,它位于距地表20 200km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 颗) 。

GPS是美国海陆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全球性、全天候和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系统. 该系统从1973年12月开始研制, 20世纪80年代试运行, 90年代成熟. GPS由卫星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接收机三个部分组成. 与其他定位技术相比, GPS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多用途、定位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答案

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答案

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1、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充标记语言标准是一个基于文本的World Wide Web组织(W3C)规范的标记语言。

与HTML使用标签来描述外观和数据不同,XML严格地定义可移植的结构化数据。

它可以作为定义数据描述语言的语言,例如标记语法或词汇、交换格式和通讯协议和契约等。

具有可扩展性、结构化特性、内容与表示的分离性、平台无关性等特征。

2、OGC为了研究和开发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1996 年在美国成立了开放地理信息联合会(OpenGIS Consortium) ,现有十几个国家的240 多个成员,包括软件技术公司、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企业集成系统、销售商、图像信息产品制造商等。

OGC宗旨是让每个人都能从任何一个网络、应用程序或计算机平台中,方便地获取地理信息和服务;通过共同的接口规范,让数据、服务提供者、应用系统开发者和信息整合者,能在短时间内、花最少的费用,让使用者容易获取、使用数据及服务。

OGC主要研究和制订了支持互操作解决方案的各种接口规范。

采用OGC 的接口规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OGC 接口是开放的,可以自由下载、广泛地应用、测试;得到业界的广泛支持,有利于信息交换和互操作性; 采用统一的接口,使软件可以连接由不同厂商支撑的系统;统一接口有助于分布式空间信息的获取。

3、SIG是一个分布的网络化环境,连接地理上分布的空间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处理工具和软件以及用户,并通过一种新的结构、方法和技术来管理、访问、分析、整合分布的空间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空间信息系统的各种资源完成并提供空间信息的应用服务,实现空间信息的有效共享与互操作,提供空间信息的联机分析处理与服务,完成空间信息的应用与服务。

在这个环境中,用户可以提出多种数据和处理的请求,系统能够联合地理上分布的数据、计算、网络和处理软件等各种资源,协同完成多个用户的请求。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2013

(完整版)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2013

2013一. 填空题:(1分*70)1.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英文全称通常为( )2.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 ),( ),( ),( )。

3.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包含很多种类的软件协同工作,这些软件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软件,()软件,()软件等。

4.GIS功能软件常分为:( ),( )。

5.()是假设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岛屿形成包围整个地球的的一个闭合曲面。

6.()是一个椭圆围绕其短轴旋转形成的形体,其( )半径大于( )半径。

7.游程指姗格矩阵一行内( )的数量,使用游程编码的目的是( )栅格数据量。

8.GIS通常有两种表达曲面的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 )。

9.GIS中生成矢量数据的数字化方法包括:()数字化、()数字化、()数字化。

10.我国1:100万地形图采用了( )投影,大于1:100万采用了( )投影。

海图采用了()投影。

11.索引是数据库的一种数据快速查询机制,通常由( )和()组成。

常见的空间索引有()、()、()。

12.(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反映了某项数据自身的一些特征。

( )是指在( )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盘、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

13.在数字地形分析的坡度分析中,表示坡度的数值可以用( )来表示,也可以转化为对应的( )来表示。

14.( )分析就是利用DEM判断地形上任意两点之间是否可以相互可见的技术方法,它可以分为( )分析和( )分析两种。

15.矢量数据转换为娜格数据的过程称为( );而栅格数据转换成矢且数据的过程则称为( )。

16.近年来卫星控制测贵椭球体开始取代大地测量椭球体。

( )是由卫星轨道数据来确定的椭球体,在GPS中普遮使用。

( )(北美测量基准1983)就建立在该椭球的基础之上,并从椭球体中心开始计算。

17.( )法又称( )法,旨在摸拟太阳光与地表要素相互作用下的地形容貌,向光的山坡( ),而背光的山坡( )。

【终极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2)

【终极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2)

问答题《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一章导论1、地理信息的特征:①空间特征:空间位置(即几何坐标);相互关系(度量关系、方位关系、拓扑关系)②属性特征:是与地理实体相联系的地理变量或地理意义。

定性:名称、类型、特征等。

定量:数量和等级。

③时序特征:地理实体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2、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①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②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③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④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⑤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

3、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①对地理信息系统根据研究范围,分为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和国家系统;②根据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专题系统和综合系统;③根据其使用的数据模型,可以分为矢量系统、栅格系统和栅格混合系统。

4、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五部分,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第二章GIS 的数据结构1、地理空间实体的表达矢量表达法:采用没有大小的点(坐标)来表达基本的点元素栅格表达法:采用有固定大小的点(面元或像素)来表达基本的点元素,对每个像元要独立编码,并带有属性值。

2.地理空间数据的分类①按照数据来源分类:地图数据、影像数据、文本数据②按照数据结构分类:矢量数据、栅格数据③按照数据特征分类:空间定位数据、非空间属性数据④按照数据几何特征分类:点、线、面、曲面、体⑤按照数据发布形式分类:数字线画图;数字栅格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

兰州大学地信概论复习内容

兰州大学地信概论复习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内容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数字地球: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虚拟现实GIS:一种最有效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主要通过虚拟建模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 language, VRML)把GIS数据转换到VR中,为人们提供一个逼真的模拟环境。

地理信息科学:关于围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防碍其成功实施, 或在其潜在能力的理解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的研究。

1、说明GIS在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技术是什么,它们的出现如何促进GIS 的发展?答:(1)60年代GIS处于起步阶段: 1963年,R.F.Tomlinson首次提出GIS 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埋信息系统——CGIS,用于处理大量土地调查资料;稍后,哈佛大学计算机图形学与空间分析实验室研制出SYMAP系统,这是一个通用的地图制图软件包,但竭力发展空间分析模型及开发相应的软件;1968年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成立了地理数据收集和处理委员会,对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60年代,探索时期(GIS思想和技术方法的探索)人们关注什么是GIS,GIS能干什么。

(2)70年代GIS处于巩固发展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数据处理的应用,不同规模、不同专题和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发达国家纷纷研制成功,如美国森林调查局--美国林业资源信息显示系统。

1976年,美国喷气推动实验室--影像信息系统IBIS。

1978年,ERDAS成立。

GIS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大发展,数据库的规模还比较小。

这期间,发展研究的重点是空间数据处理的算法,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管理这三个方面。

(3)80年代GIS普及和推广:在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日本、英国开始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国土规划,支持资源和环境管理决策,人们把GIS与RS解决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地评价,核扩散问题等。

《GIS概论》综合测试题答题要点

《GIS概论》综合测试题答题要点
图层名称
地理要素
拓扑类型
图层类型
属性字段
目的
人口图层
人口分布(细化到区县),区域内平均分布,单位面积人口=区域人口总数/区域面积
面拓扑
矢量
ID、区名(或县名)、人口数量、面积
用于叠置分析获取符合人口条件的区域
GDP图层
由统计点数据生成的矢量点数据
点拓扑
矢量
ID、所属区名(或县名)、GDP值
用于生成DEM后转为栅格数据,进行栅格计算
气候
年均气温图层、年均降水图层
DEM、栅格计算、叠加分析
首先分别对年均气温图层、年均降水图层进行DEM建模,然后通过矢栅转换方法转为栅格化的数据,之后利用栅格SQL查询筛选栅格图范围,质量两个筛选的范围做叠加分析,求交。
用地
用地图层
空间选择
通过面积和低价对用地图层进行选择
地貌
用地图层、等高线图层
空间选择、DEM、栅格计算
面拓扑
矢量
ID、区域名称、区域面积、平均地价、土地类型
作为底图,与其他图层结合进行选址分析
3、空间分析方法设计
条件
所用数据
使用方法
方法运用
人口规模条件
可通达一级客源市场
人口图层、
交通图层(网络数据集)
网络分析方法(服务区范围(或半径))、叠加分析、人口计算(按面积比例计算)
用地图层F作为设施,在路网数据集上做服务半径分析,得到区域与人口图层叠加,提取面积,计算出人口
通过用地类型属性对用地图进行空间查询选择。利用DEM建模方法,由等高线生成DEM,在利用矢栅转换方法转为栅格数据,然后进行栅格计算
4、实现技术流程设计(红色字体表示原始设计图层)

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2014

南京大学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2014

2014一. 填空题(1分*70)1.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英文全称通常为( )。

2.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 ),( ),( ),( )3.地理信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特征、( )特征、( )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数据输入设备有:( )仪、( )仪、( )设备。

5.GIS的矢量数据用x,y坐标和( )、( )、( )等简单几何对象来表示空间要素。

地理信息系统最主要的两种数据结构是( )数据结构和( )数据结构。

6.地图投影是将空间位置从( )坐标转成( )坐标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等( )投影、等()投影和等()投影等。

标准线指的是投影面与()的交线。

对于圆柱和圆锥投影,相切时有( )条标准线,而相割时有()条标准线。

如果标准线沿纬线方向则称为(),如果沿经线方向则称为()。

标准线上没有()。

距离标准线越远,投影变形程度越()。

7.空间数据按照几何特征来分类,可以分为:( )、( )、( )、( )和( )等。

8.()数据模型用两个独立的系统分别存储空间和属性数据,即用()存储空间数据,用( )存储属性数据。

该数据模型一般用()对两种数据进行连接。

()数据模型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一个系统中。

9.( )数据模型用规则的格网来覆盖整个空问。

格网中的各个数据单元的值可以是( )型的,也可以是( )型的。

前者数值不带小数位,可以表示类别数据。

后者数值带小数位。

10.栅格数据结构是指栅格数据的存储方法或格式。

最常见的栅格数据结构有:( )编码、( )编码和()编码。

编码和((46-)编码。

11.( )变换就是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和转换方程式在投影坐标上配准效字化地图、卫星图像或航空照片的过程。

GIS中通常包括的变换有:( )变换:允许旋转图形,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变换:允许旋转和缩放,保持形状不变;( )变换,允许旋转、平移、缩放、斜,但保持线的平行性不变。

南师-地信-参考习题

南师-地信-参考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题第1章概论1.What’s your comprehension of the concepts of GIS?2.What are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asic function and the applied function of GIS?3.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ique, what kind of changes has brought to the survey ing and mapping technique and geographic analysis technique?4.What are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nstrumental GIS and appl ied GIS?5、试将GIS的输入设备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6、现代空间定位技术有哪些主要方法?对GIS技术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7、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对GIS技术产生哪些主要的变化8、说明GIS在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技术是什么,它们的出现如何促进GIS的发展?第2章地理空间数学基础1.What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earth surface, the geoid, and the Earth spherop?2.How many coordinate systems are there to describe the geographic spatial data? What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3.What are the advant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describing a point on the ground by using geodetic coordinate and geocentric coordinate?4.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UTM Projection and the Lambert Projection?5. How to transform the elevation of the different datum?6、高斯投影的变形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常常被用作大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地图投影?7、在数字地图中,地图比例尺在含义与表现形式上有哪些变化?8、除地形分幅外,谈谈还有何种地理空间框架?他们如何进行编码?9、GPS数据如何与地图数字化数据进行集成?10、选择投影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果要制作1:10万的土地利用图,该选何种类型的地图投影?第3章空间数据模型1.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spatial objects?2.What’s the meaning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What’s the advantage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in describing the spatialobjects?3、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有哪些组成部分?试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4、试分析GIS的几种主要的数据模型各自的优缺点。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空间数据处理)

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空间数据处理)

第3章空间数据处理一、名词解释1.地图投影[西北大学2012年研]答:地图投影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和精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

2.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南京大学2008年研]答: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是指图形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

它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图形元素的具体位置,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三种类型。

3.高斯投影坐标系[南京大学2008年研]答:高斯投影是横轴椭圆柱投影。

它是将一个横椭圆柱套在地球椭球体上,椭球体中心O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某一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

此子午线称中央子午线。

然后将椭球体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柱上,再沿椭圆柱N、S点母线割开,并展成平面,即成为高斯投影平面。

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象限按顺时针Ⅰ、Ⅱ、Ⅲ、Ⅳ排列形成的坐标系就是高斯投影坐标系。

4.空间数据压缩[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研]答:空间数据压缩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出一个子集A,这个自己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5.数据压缩[河海大学2005年研]答: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

数据压缩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6.投影转换[河海大学2005年研]答:投影转换是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

其实质是建立两平面场之间及邻域双向连续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简答题1.栅格向矢量转换的方法。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栅格数据结构向矢量数据结构的转换又称为矢量化。

矢量化的目的:一是将扫描仪获取的图像栅格数据存入矢量形式的空间数据库;二是将栅格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将面状栅格数据转换为由矢量数据表示的多边形边界。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题●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地图投影转换方式:正解变换、反解变换、解析变换、数值变换、解析-数值变换●叠合分析的分类:①根据叠合目的不同分为(合成叠合、统计叠合)②根据数据结构分为(矢量叠合、点-面叠合、线-面叠合、面-面叠合、栅格叠合)●GIS发展史: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初。

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以后,很快被应用于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在这一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显着标志是许多有关组织和机构纷纷建立,这些组织和机构的建立,对于传播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世纪70年代,磁盘的推出为地理数据的输入、储存、检索、和输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数据处理中应用的迅速发展。

并且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始形成市场,这一阶段还先后召开了一系列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许多大学开始注意培养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人才,并且这一技术受到了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和大学的普遍重视,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得到巨大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一种通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工具被广泛应用。

进入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逐步进入应用的普及阶段。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正向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迈进。

●常见的DEM形式:视线通视分析、视域通视分析●9类空间查询:点-点查询/ 线-点查询/ 面-点查询/ 点-线查询/ 线-线查询/ 面-线查询/ 点-面查询/ 线-面查询/ 面-面查询●数据的定义: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题库一、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科学(3)地理信息
(4)空间数据元数据(5)空间数据质量(6)矢量结构
(7)拓扑关系
(8)栅格数据模型(9)TIN
(10)投影转换
(11)坐标变换
(12)游程编码
(13)四叉树编码
(14)空间分析
(15)叠置分析
(16)缓冲区分析
(17)动态分段
(18)空间分配模型
(19)数字高程模型
(20)空间自相关
(21)全局Moran’s I
指数的计算公式
(22)空间插值
(23)空间数据质量
二、简答题
1.绪论
1.GIS的结构及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3.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
4.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相互关系。

2.空间数据模型
1.简述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GIS中表达方法
2.空间实体可抽象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结构中分
别是如何表示的?
3.举例说明拓扑数据结构,ARCGIS对拓朴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意义
4.简述栅格表示地理现象的原理和栅格赋值方法
5.试写出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模式,并列表比较其优缺点。

6.栅格数据编码(四叉树)
7.简述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
3.空间数据
1.简述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的基本特点
2.论述地理(空间)数据区别于一般计算机数据的本质特征
3.掌握空间信息的基本来源,不同来源空间数据所具有的特征
4.空间数据质量的基本含义。

5.空间数据输入
1.纸质地图如何转为矢量电子地图.
2.简述空间数据输入的总体步骤
6.空间数据处理
1.简述在栅格数据中提取多边形边界的一般过程
2.简述删格到矢量数据转换细化处理的两种基本方法。

7.空间分析
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

2.简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试以实例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3.空间分布密度、空间分布中心、空间离散度的计算方法
4.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最佳路径分析、分配分析的概念,解释并举实例说
明用途。

5.简述GIS最佳路线选择的原理和ArcGIS下的处理过程
6.请画出一下两个多边形图层的OVERLAY结果图层的示意图,说明GIS中多层
面信息叠置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地学意义。

7.简述网络元素的含义及相关属性
8.什么是网络分析?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8.DEM
1.试述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基本方法
2.掌握利用DEM计算基本地形参数的方法(坡度、坡向、地表曲率、山体阴
影、计算表面积、平面几何学面积、表面长度、体积和挖方填方计算)
9.栅格分析
3.明确局部函数、焦点操作、带状操作和全局处理的差别
4.根据地图代数的基本原理,利用栅格操作和栅格函数,处理和分析现有的栅
格数据,进行针对某个专题的GIS空间分析
10.空间插值
1.空间数据插值的类型?
2.反距离加权插值的基本原理
11.可视化
1.简述空间数据分级显示的方法
2.简述空间数据探查的基本手段
三、应用题(23)
1.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注目的重大水利工程。

若根据蓄水前后的水位计算淹没
区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及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 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

2.给定某一海域的海面观测点分布地图及每个点的海面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
现需要计算该海域内某一天的海面温度等值线分布及温度变化梯度分布,?
请利用GIS的功能给出求解方法和步骤。

3.给出一个关于环境监测数据(如二氧化硫浓度)的点图层和区域图层(包括区域
名称)
确定每个监测点所在行政区域名称,
确定图中所有点的环境监测数据,
要求每个点周围10公里内必须有监测站,求出没有被覆盖到的区域。

4.设某相应用为核电站选址,要求核电站邻近海湾,交通便捷,地形坡度小于
5度,地质条件安全,并避开居民区。

请试以GIS方法,设计该位址选择的应用模型,用框图表示其运行过程,并说明其有关的操作和算子
5.某县决定坡度大于25的耕地要退耕还林,是设计一个算法计算每个乡可能退
耕还林面积。

6.现有一个城市的道路图,公园分布图和人口普查单元图(有人口等数据),问
如何利用GIS实现如下功能:
假定公园的服务范围是与步行距离(d)有关,当一个地方与公园的步行
距离小于d时即位于公园的服务范围,根据定义确定城市中哪些区域为
公园服务范围的重叠区域。

基于公园服务范围,确定不同区域的人均公园面积(产生人均公园面积
分布图)
7.某单位选择新的试验场地,现有标准分幅的1:5000纸质地形图和1:2000
的纸质土地利用图。

要求(1)新试验场地不占耕地;(2)地形坡度在15度以下;(3)距离最近河流中线的距离在1到2km之间,但不占用河流;(4)距离公路的距离小于3km(5)试验场的面积不小于5km2。

写出使用ArcGis 的处理流程
8.下图是一幅栅格数据文件,试通过绘四叉树图,对其进行编码,象限的代码
附图
9.用关系表的方式表示下图中多边形、线和点之间的关系,并用ArcGIS的拓扑
方式表示其邻接关系和连通关系,并使用属性表进行拓扑编码,其中①、②、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为边,1、2、3、4、5、6为节点,1、2、
3、4、5、6为多边形,()内为各点坐标。

33442222
23442222
54252222
13112222
11331033
10331133
01000133
11000133
23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