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详细版
煤矿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设计方案及措施
![煤矿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设计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d66c5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9.png)
我矿目前处于停工期间,无采面接续情况。
工作面和下列地段有煤层自燃发火的可能:1、二采区为自燃煤层,目前处于封闭状态,密闭封闭不严实,工作面就有可能发生自燃发火。
2、工作面为不易自燃煤层,目前处于封闭状态,采空区不存在自燃发火的可能。
现我矿主采 3 上煤层,自然等级Ⅱ级,属自然煤层,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采用以喷洒阻化剂、黄泥灌浆、注凝胶等防灭火方法,以及束管监测预报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的防灭火系统。
灌浆防灭火技术已在我国有自然发火危(wei)险的矿井中得到普遍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灌入的泥浆能够吸热降温,对煤体有包裹作用,起到隔氧降温目的,同时能胶结顶板、降低采空区空隙率、增加漏风阻力。
1、灌浆防灭火特点灌浆就是将水和浆材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液,了较好的防灭火效果,由于综放工作面开采的 3 上煤层为自燃煤层,设计采用灌浆防灭火技术。
2、采用灌浆防灭火的合用条件煤层为自然煤层。
2、煤层采用仰斜开采的方法。
由于综放工作面煤层为自燃煤层,开采方式也是仰斜开采,故该方法合用于本矿。
但由于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1)浆体只流向地势低处,不能向高处堆积,对高位火作用有限; (2)不能均匀覆盖浮煤,容易形成“拉沟”现象; (3)易跑浆和溃浆,恶化工作环境,影响煤质。
故综放工作面在使用时应与其他防灭火方法配合使用。
灌浆防灭火方法主要注重于“灭”,即煤层浮现自燃发火征兆时而使用,若煤层无自燃发火征兆时,主要以喷洒阻化剂方法为主,但灌浆系统应每隔 7-10 天运行一次,以保证该系统的可靠性。
3、灌浆材料选择灌浆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不含可燃物或者助燃物;2、粒径直径小于 2mm,细小粒子(粒径直径小于 1mm)占 75%;3、主要物理性能指标:比重 2.4~2.8,塑性指数 9~14,胶体混合物 25~30%,含砂量 25~30%;4、易脱水,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5、具有能与较少的水混合成浆液的能力,运输时不阻塞管路或者泥浆池;6、便于开采、运输和制备,来源广,成本低。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f2668450e2524de4187e4e.png)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报告》鉴定,我矿开采的XX煤层自燃倾向分类结论:三类,不易自燃。
但矿井必须以预防为主。
为了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特制定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
一、根据本矿实际,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的主要因素有:1、采空区浮煤多,氧化自燃发火。
2、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条件后爆炸起火。
3、工作面的可燃材料在废弃后丢进采空区长时间氧化自燃发火。
二、采空区主要防灭火措施1、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
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以阻止残煤氧化自燃。
2、采取有效措施使整个采空区顶板冒落并压实,特别是切眼及停采线、各种煤柱附近,以减少漏风。
3、工作面的可燃材料在废弃后不能丢进采空区内,要回收到地面,防止废弃材料在采空区长时间堆积后氧化自燃。
4、加强通风管理,防止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积聚。
5、采面上下尾巷随工作面推进及时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减少采空区漏风。
三、其它有关安全管理措施1、合理布局通风设施位置,尽量避免井巷与采空区贯通。
2、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采空区的密闭情况,测定一次采空区回风巷道和可能发热地点的温度和风量,并对采空区空气试样进行分析,每15天至少检查一次废弃巷道的密闭情况。
3、采煤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向采空区丢煤或少丢煤,采高必须严格控制,不留顶煤或底煤,端头及工作面的浮煤应清扫干净,不得遗留到采空区。
4、与采空区相关联的巷道,必须设置永久密闭与采空区隔离。
5、通风科要在下达与采空区相关联的巷道报废前,要把巷道里所有杂物和无用东西全部清理出来。
四、灭火方法1.直接灭火法①采用水、灭火器、砂土、空气泡沫流在火源附近直接扑灭火灾。
用水灭火必须注意保证供给充足的灭火用水,保证灭火区的正常通风,将火烟和蒸汽排放到回风道中,同时,应先将水流射到火源外围,然后逐步逼向火源中心。
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
![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bc51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7.png)
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背景采空区是指煤矿开采结束后留下的地下空间。
这些采空区域通常不被填充或处理,可能存在大量的煤尘、瓦斯等可燃物质,因而也可能引发自然发火。
自然发火可能会引起爆炸、火灾等严重事故,给煤矿生产和煤炭供应带来极大影响。
因此,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的研究与实施,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发火机理自然发火是指采空区的可燃物质自行燃烧的现象。
它可以是缓慢、持续的热反应,也可以是突然而猛烈的爆炸。
自然发火机理通常涉及三个因素:可燃物质、温度和氧气。
当采空区内的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可燃物质开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定的热量和气体。
而这些气体在缺氧的环境下会进一步发生热反应,产生更多的热量和气体,从而引起自然发火。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采空区自然发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采空区处理对于已经开采结束的采空区,需要及时进行填充或处理。
填充采空区时,应尽可能使用灰砂土等不易燃烧的物质。
也可以采用固化技术,将采空区内的可燃物质固化为不易燃烧的物质,从而预防自然发火。
通风控制通风是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的重点。
通过改变通风方式和风量,可以控制采空区内的氧气和温度,从而避免自然发火的发生。
通风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氧气浓度,使其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对于较大的采空区,还可以采用堵、段、封的措施,限制可燃物质的花样和传播,避免大面积的自然发火。
监测系统执行安全措施时,需要通过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采空区内温度、氧气浓度等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
采空区监测系统通常包含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瓦斯浓度传感器等。
监测系统应该具有及时、灵敏的特点,可以实现自动、远程、在线监测。
应急措施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采空区的自然发火也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
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应急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应对。
封闭通风在采空区发生自然发火时,应立即关闭采空区通风,以限制氧气供应和自然发火的传播。
同时,煤矿应该启动紧急应急计划,组织人员进行灭火。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8d580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d.png)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井下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一)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原因1、煤炭的自燃性能是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基本因素。
①煤炭的自燃性能够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且不易散出,因而逐渐积聚形成高温。
②煤炭与氧气接触后,氧能使煤炭与之发生氧化作用产生热量,热量积聚时温度不断升高,逐渐促成煤炭自然发火。
③煤炭自燃后,遇氧再助燃,使火势继续扩大形成火灾。
2、采空区内遗留的大量遗煤为自然发火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由于下分层工作面放顶煤回收率低、丢煤多,造成采空区内留有大量遗煤,而且煤体呈破碎状态,增大了与氧接触的面积,使遗煤更易氧化,加速了遗煤的氧化生热进程,从而增加了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3、漏风通道的存在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供氧条件。
分层开采不仅导致上下分层工作面之间存在漏风通道而直接漏风,而且相邻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由于集中压力大,其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使煤柱压裂压碎,导致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漏风裂隙,为采空区创造了良好的漏风通道,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连续充足供氧条件,进一步增大了遗煤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4、采空区漏风是遗煤自然发火的决定因素。
根据煤炭自然发火的规律性,采空区漏风量大小决定着遗煤自然发火低温氧化阶段和自热阶段,也就是说决定着引起发火的内热源温度能否达到自然发火界限。
如果漏风量太大遗煤氧化热量不易积聚,漏风量很小则氧化条件不良,这两种漏风情况均不易发生自然发火。
因此,抑制遗煤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就是尽可能增大漏风风阻和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
5、采矿技术决定着自然发火的基本因素和决定因素。
采矿技术包括开拓方式、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采矿技术是煤炭自然发火的外在因素,采矿时若采取正确的开拓方式、科学的采煤方法和合理的通风方式,并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就可以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减少煤体破坏和漏风等,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煤炭自然发火,防患于未然。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5fefc32f5335a8103d22023.png)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井下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一)回采期间1、回采管理(1)要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回采中严禁丢底、顶煤,减少采空区遗煤量。
木料等可燃材料应回收干净,不得埋入采空区。
(2)利用工作面风巷埋设的防火灌浆管路对采空区进行随采随灌。
(3)工作面距停采线最后40m范围内,保证机、风巷均衡回采,防止因局部推进迟缓而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
(4)到工作面停采时,生产单位要打开支架的侧护板,同时要保证联网质量及支架的初撑力,收作铺网要保证延至架后,落地压茬为准,有效防止采空区漏风。
2、隅角管理(1)工作面上、下隅角必须充填背实,减少采空区漏风。
(2)当工作面回采至停采线60m后,采煤区每间隔10m施工一道隔离袋墙,对上、下隅角进行封堵。
封堵范围:下隅角由机巷下帮至第1架架尾,上隅角由风巷上帮至最后1架架尾。
至停采收作线,工作面机巷、风巷共施工隔离袋墙14道(机、风巷各7道)。
已施工的隔离袋墙严禁拆除,以减少采空区供氧条件。
3、隔离袋墙设置要求(1)施工隔离袋墙前,由采煤区提前联系通风区,通风区安排专人现场监督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隔离袋墙采用碎矸等不燃性材料装袋垒砌,宽度不小于2m,墙面竖缝要错开,逐层垒砌,严禁出现阶梯墙面,并与巷帮、顶板及架尾接实,保证四周封堵严密。
(3)在施工隔离袋墙前,必须对灌浆管(注氮管)进行确认,不得将灌浆(注氮管)预留管口封于隔离袋墙之中;管路要靠帮靠底,不得悬空。
4、职责划分及要求(1)通风区加强采区主要风门监管、巡查与维护,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采煤区要加强机、风巷的维护,保证通风断面,降低通风阻力。
(2)通风区在风巷距停采线80m处进一步加强灌浆管路管理。
工作面每推进20m距离再加埋1趟DN50mm灌浆管路,(即分别在80m、60m、40m和20m的位置加埋一趟灌浆管路),并及时利用所埋灌浆管路,对采空区进行灌浆,消除采空区浮煤的蓄热环境;在机巷距停采线80m、60m、40m和20m位置各加埋一趟注氮管路,以便于发现发火隐患时,可以及时利用管路进行注氮消除隐患;距停采线20m时在工作面每10架架间埋设一根防火措施管,延至架前挂牌管理。
防止采空区、巷道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燃发火的措施
![防止采空区、巷道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燃发火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0f7cd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9.png)
防止采空区、巷道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燃发火的措施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措施矿井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措施主要有防止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和防止密闭区自燃发火措施。
因此,从两个方面予以制定措施。
一、防止采煤工作面自燃发火措施防止采煤工作面自燃发火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减少向采空区漏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工作面的进风顺槽靠近切顶柱处悬挂挡风帘防止风流直接进入采空区;另一方法就是采用均压措施,降低工作面进回风的通风压差,以减小采空区的漏风量。
我矿采煤工作面采取的自燃发火措施主要有:注氮、喷洒阻化剂并辅以黄泥灌浆措施。
现就三种防灭火措施分述如下。
1、注氮防灭火措施①根据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三带”进行抽样监测,根据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的浓度变化值确定是否需要对采空区进行注氮。
②井下选择独立通风硐室放置注氮设备,我矿选用JXZD-300型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装置,经输氮管路将氮气输送至工作面采空区。
注氮采用托管间歇注氮方式,根据发火征兆实时对工作面注氮。
③注氮参数的选择,我矿按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参数和工作面吨煤注氮量进行选择最大注氮流量为234m3/min,注入氮气浓度不小于97%。
④注氮期间利用束管监测系统连续监测采空区气体成分变化,并在工作面上隅角利用监控系统的氧气传感器显示的氧气浓度值进行监测是否停止注氮,当氧气传感器浓度显示值小于18%时即停止注氮。
⑤在注氮期间有专人进行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气体浓度的检测、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注氮并及时汇报调度室进行处理。
2、阻化剂防火措施①选择阻化剂的类型按照《煤矿安全规程》No268规定进行选择阻化剂类型,我矿选用CaCl2进行井下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的防灭火。
②采用WJ-24型阻化剂喷射泵,采用移动式系统,在两顺槽巷各布置一台,进风顺槽在工作面上端头设三通,一通过高压胶管输送到工作面,另一通在工作面端头处靠近采空区接雾化器;在回风顺槽利用高压胶管直接接至工作面。
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
![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b4b4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e.png)
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
采空区自燃发火是指煤矿采掘过程中,残存的采空区发生火灾。
由于采空区内没有人员作业,也不可能进行安全透风,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引起极大的破坏,甚至危及矿山整体的安全。
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和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安全采煤技术
首先,采用安全的采煤技术非常重要。
煤矿应该制定强制性规定,采用安全可靠的采煤技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执行
矿山计划,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避免煤的损失,减少采空区的空间,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采空区中煤的残存。
2. 采空区填充
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采空区,应该采取合适的填充措施。
填
充材料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稳定性好,易于加固。
一般情况下,填
充材料可以选择钢渣、煤灰、煤渣、矿渣等,填充后应加强固化处理,形成稳定的填充层。
3. 空气流通
采空区的空气流通非常重要。
应该在采空区的上方设置相应的
透风缓冲层,使空气流通起来。
透风缓冲层的距离应该保持一定的
高度,在保证煤层和采空区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采空区的高度。
采空区下部的封闭也很关键,采用合适的方法,将采空区下部封闭,避免采空区底部积聚煤尘,形成易燃物质,引起自燃。
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
![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bd8e2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6.png)
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页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正文如下: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一、确保工作面回采最低安全推进速度的措施采空区中只有自燃氧化带范围内的浮煤才有可能发生自燃,然而也并非进入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浮煤都一定会自燃,因为,煤自燃在低温阶段是一个煤蓄热升温的缓慢氧化放热过程,采空区浮煤自燃还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而且由于工作面不断推进,采空区漏风状态、氧浓度分布状态和煤体温度变化、自燃条件均发生变化,使得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动态移动。
因此采空区浮煤要自燃,还需要具备足够的时间维持该区域的条件不变,即维持时间必须达到:式中:为浮煤的最短发火期,d。
根据矿井的统计资料,2#煤:=83d;5#煤:=78d。
也就是说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小于工作面散热带到采空区窒熄带的最大距离和浮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之商时,就有可能发生自燃,即式中:为工作面最低安全推进速度();为工作面自燃氧化带最大宽度(),取工作面进风顺槽侧,为65m。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2#煤:=65/83≈0.783m/d5#煤:=65/78≈0.833m/d即当2#煤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大于0.783m/d时,5#煤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大于0.833m/d时,工作面无自然发火危险。
在正常回采过程中,由生产科合理组织安排工作面的推进度,确保工作面回采的最低安全推进速度;如果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设备异常等特殊情况无法保证最低安全推进速度时,加强阻化剂的喷洒措施,视情况启动注浆注氮措施。
二、喷洒阻化剂措施考虑工作面回采时间及煤层自燃发火周期,阻化剂采用氯化钙。
防止采空区发火安全措施
![防止采空区发火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242f29dd36a32d737581a1.png)
宝山一煤矿防止采空区煤炭自燃发火引起瓦斯爆炸安全措施一、日常检查监督:1、工作面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每班检查;采空区瓦斯和二氧化碳每天检查一次;采空区一氧化碳三天检查一次,采空区氧气六天检查一次,发现有一氧化碳时每天检查一次一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并且把检查结果报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
2、矿跟班领导每天检查一次采空区情况,有异常时必须及时汇报矿负责人,制定措施进行处理;采区队长和其他负责人到工作面必须对采空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对采空区的检查和隐患处理工作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禁止冒险作业。
二、注氮气情况:(一)、注氮气要求:1、氮气源可靠。
2、氮气浓度不少于98%。
3、至少有1套专用的氮气输送管路及安全附属设施。
4、有连续监测采空区气体成分变化的监测系统。
5、有固定的温度观测点和监测手段。
6、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测,分析和整理有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等规章制度。
7、氮气防灭火的关键在于保证采空区氧化带具有充足的高浓度氮气,使氧含量低于7%,因此必须做好防止采空区内的氮气泄漏工作,减少氮气损耗。
(二)、注氮气时间规定:1、每个月停产注氮气工作时间5天,具体工作根据工作面现场计划安排。
2、放假、停产、工作面设备检修和其它停工不会对安全工作影响的时间。
3、当预测到采空气体异常时。
4、回采工作面结束回收封闭后。
(三)、注氮气安全措施:1、注氮气前必须检查设备和管路,存在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正常使用。
2、注氮气前把瓦斯传感器挂在回采工作面上端头上隅角。
3、注氮气前注氮气时必须撤出工作面人员,工作面下风流禁止有人员。
4、由于监测氮气浓度设备没有到位,现在使用吸氧气管检查,氧气浓度不超过2%,检查地点在+1245水平氮气出口附近。
氧气浓度超过2%时必须立即停止注氮气,检查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检查工作在气流稳定后进行,第一次检查3遍,每15分钟一次,合计两次,下班前一小时检查一次。
以后每班检查两次,上班时一次,下班前一小时检查一次。
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
![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f099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9.png)
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采空区自燃发火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因此在煤矿设计中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采空区自燃发火。
本文将针对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讨论。
设计方案1. 采空区排水系统的设计。
采空区是一种容易积水的区域,如果不及时排水,会造成潮湿环境,加快自燃发生。
因此,必须对采空区的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确保采空区内部保持干燥。
同时,还需加强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降低采空区内的温度。
2. 采空区的封闭设计。
采空区周围的岩壁容易产生开裂和滑坡等现象,可能会导致采空区煤层暴露在空气中,促进自燃的发生。
控制采空区的大气渗漏,保险采空区与外界隔离,尽可能的减少空气的流动和氧气的进入,减慢煤自燃的速度。
3. 采用稳定性好的支架技术。
煤层采空后,支架为支撑煤层的重要设备,如果使用品质较差、稳定性不佳的支架结构,会导致煤层逐渐倒塌,增加采空区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氧气进入采空区,加速自燃的发生。
稳定性好的支架结构,可以保持煤层的稳固状态,减少采空区的空气流动。
技术措施1. 采空区监测系统的建设。
采空区自燃发火的发生大多是由于采空区内的氧气流动太大导致的,因此,关键时刻,运用科技来控制采空区内的氧气流动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在采空区内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采空区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及时预警,为防范自燃发火事故提供重要依据。
2. 采用消防设施。
一旦采空区出现自燃发火,需要有消防设施进行紧急处理。
在采空区周围设置灭火站,装备消防器材,保障消防人员可以随时到达采空区处理自燃事故。
同时,也可以设置水幕,将水幕投射在矿脉上,降低煤的温度,起到一个防止煤自燃和火势扩散的作用。
3. 进行合理放风。
“放风”是指把采空区内的空气排放到外界,通常情况下,放风的空气中会含有很高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这也是容易发生自燃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采空区排风系统,对排放的空气进行精细化处理,预防空气中的氧气进入采空区,减少采空区内的风险隐患。
某矿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
![某矿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94c37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c.png)
某矿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一、前言采空区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常见的重大隐患之一。
为了防止和控制采空区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需要针对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安全生产。
二、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1. 采空区立体密闭封闭技术对于采空区,采取密闭封闭的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与采空区有关的火源和氧气的进入,从而避免采空区发生自燃发火。
具体的封闭措施包括:设置二次支护,堵塞采空区的通风口和排水口等。
2. 采空区的排水和通风采空区的排水和通风是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的重要措施之一。
采空区的排水和通风可以保证采空区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减少可燃气体的积聚,从而防止自燃的发生。
3. 定期巡查采空区定期巡查采空区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采空区内可能的火源和自燃火点,防止自燃的发生。
对于采空区的巡查应该保证全面、及时和认真。
4. 加强瓦斯检测在采空区进行瓦斯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可燃气体的积聚,防止自燃火点的发生。
同时瓦斯检测还可以及时发现无线风道的出现,避免无线风道的形成。
三、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措施1. 严格按规程办事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逾越操作规程规定的安全边界。
2.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以预防和消除安全大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3. 加强人员管理对于采煤作业的工人,需要培训其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从而提高其对于工作的安全防护意识。
同时对于现场的人员需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保持安全的纪律和制度。
4. 实行班组管理班组管理可以有效地分担矿井管理者的工作量,提高班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
四、结论本文主要围绕采空区自燃发火事故进行了设计方案和防治措施的探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为防止其发生采空区自燃发火事故,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和制定周密的方案,同时加强人员管理和安全生产教育才能真正地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512206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e.png)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第一篇: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XX煤矿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XX煤矿 2017年3月XX煤矿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报告》鉴定,我矿开采的XX 煤层自燃倾向分类结论:三类,不易自燃。
但矿井必须以预防为主。
为了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特制定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
一、根据本矿实际,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的主要因素有:1、采空区浮煤多,氧化自燃发火。
2、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条件后爆炸起火。
3、工作面的可燃材料在废弃后丢进采空区长时间氧化自燃发火。
二、采空区主要防灭火措施1、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
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以阻止残煤氧化自燃。
2、采取有效措施使整个采空区顶板冒落并压实,特别是切眼及停采线、各种煤柱附近,以减少漏风。
3、工作面的可燃材料在废弃后不能丢进采空区内,要回收到地面,防止废弃材料在采空区长时间堆积后氧化自燃。
4、加强通风管理,防止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积聚。
5、采面上下尾巷随工作面推进及时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减少采空区漏风。
三、其它有关安全管理措施1、合理布局通风设施位置,尽量避免井巷与采空区贯通。
2、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采空区的密闭情况,测定一次采空区回风巷道和可能发热地点的温度和风量,并对采空区空气试样进行分析,每15天至少检查一次废弃巷道的密闭情况。
3、采煤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向采空区丢煤或少丢煤,采高必须严格控制,不留顶煤或底煤,端头及工作面的浮煤应清扫干净,不得遗留到采空区。
4、与采空区相关联的巷道,必须设置永久密闭与采空区隔离。
5、通风科要在下达与采空区相关联的巷道报废前,要把巷道里所有杂物和无用东西全部清理出来。
四、灭火方法1.直接灭火法①采用水、灭火器、砂土、空气泡沫流在火源附近直接扑灭火灾。
用水灭火必须注意保证供给充足的灭火用水,保证灭火区的正常通风,将火烟和蒸汽排放到回风道中,同时,应先将水流射到火源外围,然后逐步逼向火源中心。
防止采空区、巷道高温区域、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防止采空区、巷道高温区域、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8047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3.png)
防止采空区、巷道高温区域、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背景在矿山生产中,采空区、巷道高温区域以及煤柱破坏区都是自然发火的潜在区域。
自然发火不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矿山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些区域的自然发火是至关重要的。
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措施1. 补充支护措施:对于已经形成的采空区,应采取有效的补充支护措施,如注浆、钢支撑等,以加强采空区的稳定性,降低自然发火的风险。
2. 瓦斯抽放:采空区通常存在大量的瓦斯积聚,因此采取瓦斯抽放措施是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布置抽放孔和使用高效的抽放设备,及时将积聚的瓦斯排放出去,减少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3. 温度控制:对于采空区周围的巷道、煤柱等区域,需要加强温度监测和控制。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调节空气流动,降低高温区域的温度,从而减少自然发火的风险。
防止巷道高温区域自然发火的措施1. 通风控制:巷道高温区域通常是由于空气流通不畅造成的。
因此,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增加通风量,保持空气流动,降低巷道高温区域的温度,是防止自然发火的有效措施之一。
2. 灭火装备:巷道高温区域应配备灭火器材和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一旦发现高温区域发生火灾迹象,及时使用灭火装备进行灭火,以防止火势蔓延。
3. 巡视检查:对巷道高温区域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巡视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以预防自然发火的发生。
防止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的措施1. 定期测量:对煤柱破坏区进行定期测量,监测煤柱的温度和变形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预防自然发火的发生。
2. 加强支护:对煤柱破坏区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如注浆、钢支撑等,以增强煤柱的稳定性,降低自然发火的风险。
3. 温度控制: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控制煤柱破坏区高温区域的温度。
及时调整通风量和方向,降低温度,减少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以上是防止采空区、巷道高温区域、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的简单措施,要求矿山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1c90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6.png)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为了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发生自然发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瓦斯抽放。
瓦斯是引起煤矿自然发火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通常积存有大量的瓦斯,因此必须加强瓦斯抽放措施。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系统,通过井巷、抽瓦斯管道等设备将采空区内的瓦斯引出到地面。
其次,要定期对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排水降温。
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往往存在高温高湿环境,这种环境容易引发煤自然发火。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排水降温。
一方面,要确保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内的水能够及时排出,以降低环境湿度;另一方面,要通过通风系统进行降温,保持环境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3.加强煤尘治理。
煤尘也是引发煤矿自然发火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内通常存在大量的煤尘,因此需要加强煤尘治理措施。
首先,要定期对采空区冒高处进行清扫,清除积存的煤尘;其次,要加强通风系统的功能,通过通风将采空区冒高处内的煤尘排出到地面,并及时清理。
4.定期检测监测。
定期检测监测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的瓦斯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了解采空区冒高处的环境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要加强对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加强通风系统建设。
通风系统是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风系统能够将新鲜空气输送到采空区冒高处,降低瓦斯浓度、温度和湿度,减少自然发火的风险。
因此,要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确保其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需要从瓦斯抽放、排水降温、煤尘治理、定期检测监测和加强通风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以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
![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02b9e64f524ccbff12184f3.png)
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
一、矿井基本情况
1、大石堡煤矿于2013年5月份隶属于贵州黔越(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属于9万吨生产矿井,地理位置位于贞丰县城西南方向10km 处的大石堡村附近,挽澜乡板栗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度33分49秒--105度33分51秒,北纬25度22分06秒--25度22分10秒。
2、大石堡煤矿属独立生产矿井,生产能力 9万吨/年。
证照齐全。
现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3、矿井资源及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安全专篇设计矿井可采K2、K3煤层,地质储量289万吨,可采储量98.1万吨,井田面积0.7017km2;现开采K2煤层,平均倾角3°~5°,煤厚1.35~1.55m,平均1.45m。
矿井目前开采水平为+1005m水平。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布置,普通机械化回采工艺的采煤方法,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016年度瓦斯鉴定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6.72 m3/t,,绝对涌出量1.4m3/min,属低瓦斯矿。
本矿井K2、K3煤无煤尘爆炸危险性,Ⅲ类不易自燃。
第 1 页共7 页。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e7dbd5eaf45b307e8719790.png)
预防采空区、高冒区、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编号:安措(2019)123号编制人:审核人:通防科2019年7月16日预防采空区、高冒区、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井下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一)回采期间1、回采管理(1)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回采中严禁丢底、顶煤,减少采空区遗煤量。
木料等可燃材料应回收干净,不得埋入采空区。
(2)利用工作面轨道、运顺槽埋设的灌浆、注氮管路对采空区进行随采随灌、连续性注氮。
(3)在运输顺槽沿上山帮煤壁向采空区埋设束管,对采空区气体使用束管专用色谱仪进行分析。
(4)回采期间均衡组织生产,合理控制推进速度。
每班将后部运输刮板机机尾处浮煤清理干净,均匀撒阻化剂。
(5)距停采线60m时,通防科编制专项的末采防灭火措施,并严格执行。
2、隅角管理(1)每班严格落实退锚工作,保证上、下隅角充分垮落,减少采空区漏风。
(2)随工作面逐步推进,在工作面下端头5#端头架下山帮至3#基本架铺设风筒布,随采随铺,以减少工作面漏风及工作面气体溢出量。
(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进、回风隅角垮落不实,留有尾巷时,必须在工作面进、回风隅角垒一道麻袋墙并使用黄泥抹面,减少采空区漏风及气体溢出量。
(4)阶段性堵漏、喷注史达夫防灭火材料。
节假日休息2天或2天以上是,必须对上、下隅角码麻袋墙封堵,袋墙的表面喷撒黄土覆盖,或在工作面进风隅角至8#支架,90#支架至回风隅角喷注史达夫防灭火材料,浆液质量配比为水:SDF-1=18:1或16:1。
3、安排专人巡视地表空区,发现空区有漏斗状垮落或出现大裂隙,有可能造成地表漏风时,及时上报矿井相关领导,对确实造成地表漏风的垮落裂隙及时进行地表回填堵漏,杜绝空区外部漏风。
4、通防科严格按照通风设计、配风计划,对工作面进行合理配风,并及时进行测风,确保工作面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
![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的设计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e5b2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2.png)
一、采面生产接继状况:2022 年度我矿正常生产时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和2 个掘进工作面, 1860 水平南翼回采工作面三月正式开头回采,估计 2022 年 4 月份回采完毕,1860 水平北翼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估计于 2022 年 5 月与二巷贯通, 1860 水平南翼掘进工作面打算于 2022 年 4 月下旬开头,于 2022 年 7 月份形成工作面。
二、采空区发火重点预防区域工作面和以下地段有煤层自燃发火的可能:1、 1860 水平南翼回采工作面 2022 年 5 月份投产,目前正在回采,打算 2022 年 4 月份采完,假如采空区浮煤清理不洁净,再者工作面推动速度缓慢,采空区封闭不严实,工作面采空区就有可能发生自燃发火。
2、 1860 水平北翼首采面与现北翼二巷存在一样问题,也有自燃发火的可能性。
3、已封闭的老采空区由于漏风通道存在有自燃发火的可能。
三、氮气防灭火设计方(一)、概况:现我矿煤矿井田内主采下 10#煤层,属自燃的特厚煤层,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采用以注氮为主的防灭火系统。
矿井已购置一台 DQ-200 的地面制氮设备,能满意井下小时注氮 200m3 的要求。
(二)、氮气防灭火工艺1、我矿氮气防灭火的氮气源由井上制氮机经已辅设好的φ 100mm管道将纯度 97%以上氮气注入到采空区以到达防灭火的目的。
此项措施作为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主要措施之一,矿井在工作面推动速度慢,采空区自燃发火隐患大的前题下,则必需实行向采空区实施注氮。
详细实施方案如下:在 1003 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埋设直径为 108mm (或者 70 mm)钢管,每隔 30 米设置一个三通,注氮严格根据规定的操作规程执行,一旦需要注氮则接通埋管与主管,对采空区实施注氮。
埋管期间采煤队要留意爱护好注氮管,严禁注氮管被撞开,影响埋管质量。
1003 工作面通风通风路线为:主斜井→井底车场→轨、皮下山→ 1003 进风顺槽→工作面→1003 回风顺槽→ 回风下山→总回斜井→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133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
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措施详细
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矿井基本情况
1、大石堡煤矿于20xx年5月份隶属于贵州黔越(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属于9万吨生产矿井,地理位置位于贞丰县城西南方向10km处的大石堡村附近,挽澜乡板栗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度33分49秒--105度33分51秒,北纬25度22分06秒--25度22分10秒。
2、大石堡煤矿属独立生产矿井,生产能力9万吨/年。
证照齐全。
现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3、矿井资源及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安全专篇设计矿井可采K2、K3煤层,地质
储量289万吨,可采储量98.1万吨,井田面积0.7017km2;现开采K2煤层,平均倾角3°~5°,煤厚1.35~1.55m,平均1.45m。
矿井目前开采水平为+1005m水平。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布置,普通机械化回采工艺的采煤方法,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0xx年度瓦斯鉴定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6.72 m3/t,,绝对涌出量1.4m3/min,属低瓦斯矿。
本矿井K2、K3煤无煤尘爆炸危险性,Ⅲ类不易自燃。
矿井目前所开采的2#煤层,据有关资料提供和开采实践证明,没有自然发火危险,均不在爆炸指数范围,但矿井必须以预防为主。
因此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是本矿防灭火的重中之重。
二、引起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
采空区自燃主要发生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及采空
区上部的氧化带。
本矿井开采的煤层主要为中厚煤层,采空区自燃发火危险性大,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根据本矿实际,造成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有:
1、采空区浮煤多,氧化自燃。
2、采掘困难时,使工作面推进速度慢,使采空区浮煤达到发火期。
二、采空区主要防灭火措施确定
根据煤层自燃发火的产生条件结合矿井的井下实际特点,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布置,普通机械化回采工艺的采煤方法,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有利于提高推进速度和采空区的及时密闭,从源头上消除矿井煤层自燃,在采区回风巷建立防火观测站,同时对采空区采用阻化剂防灭火措施,防止采
空区煤层自燃。
三、其它有关安全措施
1、合理布局通风设施位置,尽量避免井巷与采空区贯通。
2、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并根据采区灭火措施后的煤层自燃发火期确定采区开采期限。
3、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防止自燃发火。
4、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5、必须明确选定自燃发火的标志气体CO等和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所有检测分析结果必须记录在专用的防火记录内,并定期检查、分析整理,发现自燃发火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自出自燃发火预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实现集中生产,尽量缩短生产战线,•对旧采区实行逐步收缩,逐步封闭。
7、采煤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向采空区丢煤或少丢煤,采高必须严格控制,不留顶煤或底煤,端头及工作面的浮煤应清扫干净,不得遗留到采空区。
8、在采空区和报废巷道里,一定要把报废巷道闭死,不能再有通风现象出现。
9、通防科要在下达报废巷道前,要把采空区里所有杂物和无用东西全部清理出来。
四、井下火灾汇报与处理原则
1、任何人发现井下自然发火或自燃预兆都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进行汇报。
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应立即通知通风科迅速查明火情,同时向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进行汇报。
通风科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
采取控制措施,并报请矿长、总工程师批准。
2、任何人发现矿井火灾应首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灭火。
现场区(科)长、队长、工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应依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受害地区和可能受害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并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灭火器材直接灭火。
3、矿调度室接到火警报告后,•应立即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通知有关人员。
值班矿长在矿长和总工程师未到之前,负责组织事故的处理工作。
矿长和总工程师到来后,立即组织成立救灾指挥部,并到事故现场组织救灾工作,矿长任总指挥。
4、处理火灾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⑴非矿山救护队员只能在CO浓度不超过
0.0024%,CH4浓度在1.5%以下、气温低于摄氏35度、且无爆炸危险地点工作。
⑵扑灭电器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未切断电源前禁止用水灭火。
用水灭火时,应先灭火源外围再灭火源中心,灭火水量要充足。
⑶油脂类火灾只能用灭火器或砂子灭火。
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得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应在保证正常通风的条件下灭火。
⑸当井下火灾直接扑灭或直接灭火措施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措施,采取封闭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保安全、有效灭火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封闭范围。
②一般应采取进回风侧同时封闭方案,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应采用先进风侧后回风侧的方案。
③封闭过程中,指定专人每10分钟检查一次进、•回风流中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
含量,以判断有无爆炸危险性。
人员只能在无爆炸危险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④密闭墙上必须留有观测孔和措施孔,观察孔要用专用堵板进行封堵。
⑤事故处理完毕后,由通风科负责写出火灾事故报告,报送有关部门。
大石堡煤矿技术科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