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第六章
《网络传播概论》课件-2010-雷跃捷版-第6章
网民概念的基本内涵: 1:网民是网络存在的一切意义的构建者 网民在网络上的意义生产可以是无限的, 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是连续的,生产方 式可以是多样的。 2:网民是“网络我”和“现实我”的统一 体 3:网民是“传者”与“受者”的统一体 德国网民将文明;日本网民重实用;英 国网民言论规矩;印度网民自由但有节制。 网民的心理与行为也成为关注的重点。
第二节:网络文化的传播形式
所谓媒介有4种划分形式: 1:人类传播活动得以进行的工具和手段, 如语言符号,手机,电视,收音机,卫星, 报纸等。 2:进行人类传播活动的某种组织形态,如 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机构,报纸发行 机构等。 3:广义抽象的概念网络 发展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个表征,是网络社 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典型的“技术 文化”。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文本, 网络文化也是一样。 网络文本是网民网络活动的直接对象, 是网民文化得以建构、呈现和表达的基本 载体。网络文本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者、 传播者和接收者就是具有丰富创造力的网 民。
另外还有“字幕组”也是体现共享精神 的一个代表。 三、保存 网民在网络文本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 对网络文本的保存或收藏是一个重要的网 络活动,是诸多网民基本的网络生活方式 之一。目前最为普遍的是对学习研究资料、 影音资料、电脑软件和个人感兴趣的其他 网络文本的保存或收藏。 如“碟仙”、“跪求某帖”等。
二、网民 拥有了一个网络社会并不等于就有了 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与 演变离不开核心的创造主体—网民。 “网民”、“网络受众”、“网络使 用者”三个概念有一定的区别。 “网民”是指那些积极参与和构建网 络信息传播活动的网络使用者,是在合法 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视其网络活动是重要 的社会活动或生活内容的网络“居民”。
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 不开网民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调节自 我,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 会形成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网络 文化。
传播学概论06_jy0601第 六 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第六章传播的控制研究学习建议:本章属于《传播学概论》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围绕拉斯韦尔的五个W展开。
本章是第一个“W”,即“谁”,“谁控制”的问题。
学习这一章要把握本章的思路:传播者如何“施控”,也就是传播者对别人控制;传播者如何“受控”,也就是传播者也要受到别人的控制。
第一节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一、基本概念1.控制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二、重点识记1.拉斯韦尔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是传播学研究的纲领性文献。
传播学的这一扛鼎之作,是同著名的五W模式连在一起的。
拉斯韦尔指出,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分解成五大要素或五大环节,即:(1)谁(2)说什么(3)通过什么渠道(4)对谁说(5)产生什么效果。
2.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1)以美国为首的经验学派。
在以美国为大本营的经验学派的研究中,控制研究一向不大受重视。
究其根源,以往的传统研究实际上大都站在“谁”的立场上看待传播,无形之中都把“谁”视为不必深究的已知数,至少也把它当成无关紧要的未知数,由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会计证| 建筑师| 安全工程师| 会计职称此出发去探求取得最佳传播效果的途径。
(2)欧洲的批判学派。
近20年来,随着欧洲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控制研究这块一向被冷落的地盘日渐热闹起来,控制研究日渐得到国际传播学界的重视。
因为,批判学派同传统的经验学派在研究取向上正好相反:它根本不问如何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这类实际问题,而是集中火力猛攻控制领域,以期弄清传播者究竟都在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大是大非的问题。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化繁为简这本教材共十章,猛地一看,你可能会觉得这完全是十个独立的专题。
确实是,单独拎一章出来看并不妨碍阅读,每一章都可以当一个大专题来整理。
我们先看一下这十章内容的构成: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二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第四章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第六章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第七章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及可视化传播第八章社会化媒体应用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我们梳理一下,可以按照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问题”分为两大板块,目的在于可以帮你形成知识结构,快速实现知识定位,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消化。
“基本问题”版块主要讲述网络传播是从何而来、如何传播的。
“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传播学中的5W来整理,即网络传播关注的议题:从媒体、用户、内容、效果、其他五个维度来总结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于是,这本书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纳为:(图像)展开讲述1 基本问题:从何而来、如何传播(图像)①从何而来(第1章)网络传播从何而来?教材围绕技术基础和发展逻辑展开,也就是互联网的演进。
•发展基础网络技术是网络传播的基础,对于网络技术的探讨属于工科生的事儿,但是,我们要对社交媒体、自媒体,以及Web3.时代的数据化、智能、交互、个性化和高度虚拟化这种概念进行掌握。
•发展逻辑从发展逻辑来看,网络媒体的演进包括业务形态、分发平台以及传播模式三个维度,和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业务形态和生产机制从独立走向了融合;第二,价值坐标的变化,包括新闻价值和质量标准;第三,思维由“内容”转变为“产品”;第四,传媒产业体制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在这一部分最后,作者论述了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和对传媒业的影响。
教材有大篇幅的论述,我们要把握两个核心名词:大数据、智能化媒体。
②如何传播(第2-3章)网络出现后?怎么进行传播?网络的属性和形态决定了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网络传播概论》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概论》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及应用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和网络传播活动地特点,特别是作为新兴媒体地网络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如何发挥自己地优势,在网络新闻的采写和发布中博采众长,整合其他媒体的优点,在新闻传播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为后续课程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二、教学学时分配每章节所需学时列表如下:章次内容理论实训第一章网络传播的基础技术4学时第二章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2学时2学时第三章网络新闻编辑4学时第四章网络互动组织2学时第五章网络公关与广告传播2学时第六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4学时第七章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2学时第八章网络中的新闻传播者4学时第九章网络传播的受众4学时第十章网络传播的效果2学时第十一章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2学时总计34学时32学时2学时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简介网络的基本知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技术。
教学要求:了解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关系,掌握网络传播概念、研究内容、传播模式、议程设置以及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
第二章: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教学内容:讲述网络信息的制作技术与发布技术,以及网站的规划与网页的设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网页设计逻辑思维能力和设计方法,主要熟练掌握制作网页的有效工具Dreamweave和Flash,以及信息发布技术。
第三章:网络新闻编辑教学内容:讲述网络媒体的特性以及具体的业务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网络新闻的层次化加工与单元化编辑、专题化组织、多媒体整合以及网络动态报道的实施和网络编辑思想的传达。
第四章:网络互动组织教学内容:讲述网络媒体中互动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媒体的几种主要互动方式和网络媒体互动的缺点。
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网络媒体互动中对网络论坛与个人博客的作用。
第五章:网络公关与广告传播教学内容:讲述网络营销、网络公关与网络广告的关系,网络公关的主要任务和方式及原则,网络广告的形式及制作和网络广告的具体执行方式。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一、网络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软件服务系统看:①网络通信系统;②网络操作系统;③网络应用系统;提供主要服务:①文件服务;②打印服务;③电子邮件服务;④信息发布服务2.计算机网络分类①广域网和局域网;②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3.网络协议开发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①物理层;②数据链接层;③网络层;④传输层;⑤会话层;⑥表示层;⑦应用层TCP/IP协议:应用层(⑤⑥⑦);传送层;网际层;物理网络接口4.网络互联技术常用设备:①中继器:在物理层上实现局域网网段互联;②网桥:工作在数据链接层,用来链接相似类型的局域网;③路由器:实现网络层服务,可用于LAN和LAN或WAN和LAN之间互联;④网关:在传输层以上的层次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基本用于实现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
二、互联网的发展1.互联网的起源1969 阿帕网(ARPAnet)1983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成为互联网络上标准协议同年,分为ARPAnet(用于进一步研究)和MILnet(用于军事通信)。
1990/7 ARPAnet退役,NSFnet成为互联网主干网互联网发展迅速原因:①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②促进信息共享作为普遍用户的需求,成为一股强大的驱动力量③互联网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非常开放的策略,对开发者和用户都不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④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设施的同时,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非常简单的访问手段。
⑤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种服务的开放让其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①中国迈向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步1986 和德国合作启动了名为CANET的国际联网项目1987.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个电子邮件节点1988.2月清华大学校园和加拿大UBC大学相连,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
1990.10月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1994.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万维网)服务器。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节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
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
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1.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
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
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
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三、作为媒介融合中枢的互联网1.技术融合: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2.业务融合:融合性新闻、媒体合作互动、融合性产品3.平台融合:媒体发布平台的融合,先合后分4.市场融合:业务融合和平台融合的结果,Zaker5.机构融合:最高层次,体制性条件四、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移动化是未来网络传播乃至整个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并且发展到极致,那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传播。
网络传播概论第六章
(二)传播的连通性 1、网络结构的连通性 2、网络信息的连通性 3、传播者与受众的连通性 4、受众之间的连通性 (三)传播的开放性 1、传播格局的开放性 2、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四)传播的多级性 (五)传播的网状化
三、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 (一)作为信息经济的网络经济 作为经营平台的网络的5个基本特征: 其一,关于成员的独特中心 其二,内容和通信的结合 其三,强调由成员产生的内容 其四,选择竞争的卖主 其五,商业动机明确的虚拟社会组织者 (二)作为传统经济延伸的网络经济 (三)作为体验经济的网络经济
四、网络的虚拟社会属性
虚拟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形态与心理 虚拟社会个体间的关系 作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另一种空间,与 现实空间相互交织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一、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一)网络人际传播的基本方式及特点
1、传播渠道——以网络这一大众传媒为中介 2、传播手段——多种手段并存,文字交流为主 3、传播情境——虚拟性 4、传播主体——可匿名性、多面性 5、传播范围——广泛性、偶然性 6、传播辐射作用——基于人际交流的社会网络
第六章 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本章内容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第3节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迁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网络的多重属性主要表现为:
1、技术平台属性 2、传播媒介属性 3、经营平台属性 4、虚拟社会属性
一、技术平台属性 二、传播媒介属性 (一)传播的复合性 1、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 2、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 3、传播功能的多重性 4、“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 的统一性
(二)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1、对现实人际交流的影响 2、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3、人际传播网络的社会影响
网络传播概论(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财经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在当今形势下,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主流的传播媒介。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A:错B:对答案:B2.人们在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中的共识包括:A:认为应当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B: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C:要方便网友们在网上分享信息D: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答案:BD3.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包括:A:主角是运营者,而不是网站的用户B: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C:碎片化信息成为主流D: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答案:BD4.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信息存储的位置,而不是信息本身,这也被称为A:马太效应B:茧房效应C:谷歌效应D:木桶效应答案:C5.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激活的()网络的规模A:大众传播B:组织传播C:群体传播D:人际传播答案:D6.WEB2.0时代的特征是:A: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B:每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C: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D:关系成为传播渠道答案:ABCD7.媒介融合包括:A:机构融合B:产业融合C:业务融合D:技术融合E:平台与市场融合答案:ABCDE8.场景变量指的是不同场景下人们的特定需求,以及相关行为方式A:对B:错答案:A9.万物互联时代,新闻生产空间从“媒体空间”向“现场空间”的迁移,这带来了哪些现象()A:专业性传播B:自媒体直播C:卷入式体验D:原生态直播答案:BCD10.智能化媒体的技术基础包括:A:语音交互技术B:面部识别交互技术C:3D打印技术D:视线交互技术E: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答案:ABDE第二章测试1.关于网络技术进步的速度与进程,有人用互联网三定律来概括:A:大数定律B:摩尔定律C:150定律D:吉尔德定律E:梅特卡夫定律答案:BDE2.作为媒介的互联网的复合性还体现为“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的统一性上。
南京大学7.网络传播概论_业务_
网络传播概论绪论,总述。
第一单元(1-3章),基础知识。
介绍互联网的历史、传播原理、传播方式。
第二单元(4-7章),传播学原理。
网络传播的特征、信息使用方法、受众心理、网络传播的革新意义。
第三单元(8-11章),意识形态。
分析网络传播的政治、伦理、法律内涵。
第四单元(12-16章),应用。
网络新闻、出版、广告、文娱、社区发展等。
绪论第一节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也称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
信息时代是一种社会环境,以创造信息和享受信息为主要特征。
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是核心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信息时代的基础是网络。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生与发展,涉及光导纤维、电脑技术、电脑网络、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因特网等。
网络在整合一系列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崛起,成为信息时代最重要、最具潜力、国际化的信息传播系统。
并迅速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
●互联网英文Internet,在我国也称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网际网路等。
从互联网发展过程和信息传播的角度看,Internet是媒介。
如相对传统媒介它是新媒介(new media);具有数字化传播特点称为数字媒介(digital media);因具有广义的媒介平台效应被称为泛媒介(pan media);因诞生晚于报广电三大大众传媒,被称为第四媒介。
1995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定义:Internet是全球信息系统。
1是全球性的,网上每台主机都需要唯一的地址。
2主机按共同规则连接,可以进行通讯。
3在前述技术基础上,Internet可以为公众和私人提供信息服务。
●WWW·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简称web,是Internet的主干网。
WWW将窗口技术、超文本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起来,通过统一的图形界面为用户提供文本、影像、声音等信息。
是网络信息服务中使用最广、功能最强的信息系统。
·本质上WWW仅是Internet的一个系统。
网络传播概论-雷跃捷版讲义
《网络传播概论》雷跃捷版第1章:网络传播的发展历史Internet,简称互联网或因特网;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把互联网定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1969—1985—1995—2003195819691977—198619881989198919911995表现在一是:个人电脑迅速普及;二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三是:网络媒体功能凸显。
1992年:全球第一份网络报纸;1996年以后:出现了BBS、聊天室等;1995年:美国广播公司首先利用互联网进行全球广播;1997年:网络新闻订阅开始;1998年:克林顿绯闻事件;2003年以后:进入Web2.0时代;Web1.0与Web2.0的区别:P5~P6表。
2003年以来,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异军突起,拉开了媒体融合的序幕。
“U”计划显现出国际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乃至信息相关的社会问题等被高度整合、融为一体。
第二节: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国互联网的开发建设比美国晚20年左右;1995年,基本上与世界网络保持了同步的态势。
发展历史分3个阶段:1234512、5003第术TagWeb2.0的概念起源于2004年3月美国两家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会议。
微内容是其传播基础,它是结构单一的不能再分的内容数据,包括用户个体所形成的任何数据:一篇网志、一个评论、一幅图片、收藏的书签、喜欢的音乐列表、想结交的朋友、想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等。
Web2.0重点正是对这些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帮助用户收集、创建、管理、分享微内容。
Web2.0实践的应用元素主要包括:Blog(博客)、RSS(简易聚合)、Wiki(维客)、Tags (分类分众标签)、SNS(社会网络服务)、IM(即时通信)等。
其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理念。
具体地说,Web2.0理论体系包括长尾理论、六度分隔理论、公共领域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潮等。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概论》核心笔(13页)记
南京⼤学《⽹络传播概论》核⼼笔(13页)记历年真题⼀、名词解释:1、流媒体(04)2、德拉吉报道(05)3、⽹络出版(05)4、越境数据流(07)5、电⼦书(07 )6、电⼦化政府(08)⼆、简答题:1、什么是虚拟社区?它在信息传播⽅⾯有哪些功能和价值?(05)2、试阐述你对⽆线互联⽹传播的前景看法,并谈谈其⽬前存在的发展障碍(06)3、请谈谈⽹络⼴告计价⽅法通常有哪些模式,它们各⾃的优点是什么?(06)4、⽹络⼴告具有哪些与传统⼴告形式不同的特点?(07)5、因特⽹对传统⼴播电视业的冲击(07)6、⽹络传播的伦理学特点,简述你的理解(08)7、互联⽹对传统⼴播电视业的主要影响(08)三、操作题:1、从⼈类新闻传播史的⾓度,谈谈互联⽹崛起所具有的新的⾥程碑意义(02)。
2、你正在参加⼀个由业界主持的学术沙龙,讨论当前国内⼤型商业门户⽹站应如何改进⽹络新闻运作,请针对你熟悉的某⼀或某些⽹站,写⼀个简明扼要的发⾔提纲(05)3、你即将在⼀个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主题是“⽹络⾔论:要⾃由还是要管理?”,请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络传播的知识,结合实例,做如下思辨和讨论(06)1、⽹络⾔论的类型和本质;2、⾔论⾃由的普遍意义和⽹络⾔论⾃由的理论内⾏;3、⽹络⾔论管理在政治、法律、伦理形态上的表现;4、关于“要⾃由还是要管理”的个⼈观点4、试从理论视⾓分析以下事实,并阐释⾃⼰由此形成了哪些思考和观点(名⼈博客)(07)5、论述你对作为公民新闻的⽹络传播的主要观点(08)试题出处分析:[章节重点]绪论信息时代与⽹络传播1、信息时代在社会的⼯业达到⾼度发达的时候,⼈类开始迈向⼀个崭新的社会形态——信息时代,也成为后⼯业时代或⽹络时代,第三次浪潮也就是⽹络的浪潮(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于1980年3⽉《第三次浪潮》)。
信息时代是⼀种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电信、运输和计算机的不断进步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6381_网络传播概论 湖北自学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网络传播概论课程代码:638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网络传播概论”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传播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视野开阔、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等特点,它以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阐述网络传播的发展环境与历史、基本功能、社会影响与发展对策,力求使自学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网络传播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网络传播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网络传播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试,要求考生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原理,并能联系网络传播实践进行分析判断。
具体说,本课程的目标是:1)使考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使考生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功能、网络媒体的优势、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与现状、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网络传播相关法律与法规等主要内容;3)提高考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利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纷繁的网络传播现象,并正确对待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网络传播概论”是网络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介绍网络传播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习网络传播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它又以“传播学概论”为基础,“传播学概论”为其先期课程。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总论网络时代的传播环境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网络传播的传播模式、传播功能与特点,认识网络传播带来的新环境。
应全面掌握第一、二、三、四节的内容,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对第四媒体的承认;广播、电视、因特网的用户发展到5000万所用时间;强国论坛的开办理解:第四媒体与第四媒体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模式与基本功能;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模式与基本功能;“把关人”应用:网络传播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为一体的表现;第四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和特征;第四媒体的人际传播功能和特征;网络传播自由的表现;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特点(二)次重点理解: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的模式图;网络传播的噪音;应用:传统媒介舆论引导的特点;网络传播舆论引导的特点(三)一般掌握识记:世界三大提供录象的新闻机构;欧洲议会等对对网络传播中非法与有害信息的界定;我国专家关于信息战的态度理解:国际信息传播中的新问题第二章网络传播的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传播学概论第六章传播的控制研究
媒介渠道控制
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媒介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通过对媒介渠道的控制, 影响信息的传播内容和方式。
媒介的议程设置
媒介通过选择报道的议题和角度,设置公众议 程,引导公众的注意力和思考方向。
媒介的技术手段
媒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和传播,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范围。
受众反馈控制
受众的选择性接触
负面效果
当传播控制失当或过度控制时, 可能导致信息失真、舆论失控、 社会动荡等负面效果。
辩证看待
在评估传播控制的效果时,需要辩证 看待其正面和负面效果,既要看到其 积极作用,也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负 面影响。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Part
05
传播控制的挑战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控制挑战
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接触特定的媒介和信息。
受众的反馈机制
受众通过反馈机制向传播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影响传播者 的决策和行为。
受众的群体压力
受众所处的社会群体对其信息选择和接受产生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Part
04
传播控制的效果与评估
传播效果的定义与分类
传播效果的定义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包括认知、态度、行为等各个层面。
Part
03
传播控制的过程与机制
传播者控制
01
传播者的自我审查
传播者在发布信息前,会根据自 身的价值观、立场和认知对信息 进行筛选和过滤。
02
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03
传播者的,避免发布虚假、误导性的信 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传播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 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
网络传播概论第六章
中国手机短信的发展( 中国手机短信的发展(2000年-2006年) 年 年
第二节 手机的媒体功能
手机上网
第二节 手机的媒体功能
WAP模式 模式
第二节 手机的媒体功能
手机报纸
第二节 手机的媒体功能
手机电视
第三节 移动媒体的传播特点
手机与互联网接轨, 手机与互联网接轨,不仅具备了网 络传播的跨时空、 络传播的跨时空、个性化和互动性 等基本特征,还显示出更为独特的优 等基本特征 还显示出更为独特的优 当然,其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 势。当然,其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 便携性 私密性 普遍性 精准性
3G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
第二节 手机的媒体功能
手机短信
第二节 手机的媒体功能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0 2000 18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900 1371 2177 单位: 单位 : 亿条 3046 4296.7
第六章
移动媒体
第一节 移动通信与手机 第二节 手机的媒体功能 第三节 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
“
保罗 · 莱文森
从长远来看, 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可以被 认为是手机的副手。 认为是手机的副手。身体的 移动性, 移动性,再加上与世界的连 接性——手机赋予我们的能 接性 手机赋予我们的能 力——可能会具有更加深远 可能会具有更加深远 的革命性意义, 的革命性意义,比互联网在 室内带给我们的一切信息的 意义更加重大。 意义更加重大。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Global (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 网络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三、网络的经营平台性
(一)作为信息经济的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经济,是以信息产品的 生产与经营为主的。
作为一种经营平台的网络有以下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基本特征: 其一,关于成员的独特中心。 其二,内容和通信的结合。 其三,强调由成员产生的内容。 其四,选择竞争的卖主。 其五,商业动机明确的虚拟社会组织者。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五)传播的网状化
网络平台上的传播,信息不是沿着一条线性路径传播 的,而是在进行着网状扩散。从理论上看,每一条信息 在数字平台上都可能借助这种网络从一个点扩散到一个 面。
网络平台上的各种传播主体都可以被看作一个节点, 这些联系使节点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因此, 在网络平台上,关系对于信息的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手段的运用能力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四、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1、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2、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3、传播手段的复合性 4、受众的高能动性 5、传播效果的开放性
第3节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迁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就没有停止过发展,网络传播模 式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目前来看,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 发展:
第一个阶段——以Web网站为核心的“大众门户”传 播模式。
第二个阶段——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定向索取” 传播模式。
第三个阶段——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 户”传播模式。
第3节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迁
三个阶段出现的模式并没有产生后者取代前者的情形, 目前是同时并存。
目前已经出现的模式的变迁,内在的核心是信息传播主 角的变化:
这几个特征意味着,在网络经营中,“成员”或者说网络 用户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二)作为传统经济延伸的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虽然是一种新兴的经济,但它是传统经济的 一种延伸,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经营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经营的轨道。 另一方面,网络经营平台并非一个空中楼阁,它实际 上还是以各种传统产业为支撑的。 当传统经济延伸到网络时,也会出现经营理念与手段上 的一些变化。
四、网络的虚拟社会属性
霍华德·莱因戈德把虚拟社区定义为:网络中相当多的人展 开长时期的讨论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聚合,他们之间具有充分 的人情,并在电脑空间里形成了人际关系网络。
社会学者夏学銮认为,网络社会也是一个真实社会,也是 由人们的沟通和互访而形成的结构系统,只不过是一种全新 的互动和沟通方式。
社会学及网络文化研究者主要关心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虚拟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形态与心理。 其二,虚拟社会中个体间的关系。
本章与第7章有较强的关联,本章侧重分析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整体规律,而下一章侧重 于网络中具体传播形式的研究。当然,每一种具体的传播形 式并不只是对应于一种传播形态。例如,即时通信这一形式 既可以承载人际传播,又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成为群体传 播、组织传播或大众传播的工具。厘清传播形态与传播形式 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网络传播的认识。
(二)传播的连通性
1、网络结构的连通性 2、网络信息的连通性 3、传播者与受众的连通性 4、受众之间的连通性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从受众角度看,连通性意味着三方面的影响: 其一,受众间的相互影响可以超越时空,影响程度也往 往是强大的; 其二,意味着信息流或意见流流动方向的四通八达,并 由此带来控制的困难; 其三,这种连通性也意味着一种高度的聚合性,它能使 分散的、隐藏的个人选择外化为一种集体的选择。
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第六章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一、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与以往的媒介技术相比,网络及相关技术的覆盖面要 广得多,网络的作用也远远超出了传播的范畴。
网络技术的特点是: 1、与很多技术相互关联; 2、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手段,也是人与人沟通的手段; 3、来自受众方面的力量对于技术发展起着明显的作用; 4、不仅是一种传媒技术,还涉及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 层面; 5、它的发展动力更为多元、强劲。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一、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一)网络人际传播的基本方式及特点
1、传播渠道——以网络这一大众传媒为中介 2、传播手段——多种手段并存,文字交流为主 3、传播情境——虚拟性 4、传播主体——可匿名性、多面性 5、传播范围——广泛性、偶然性 6、传播辐射作用——基于人际交流的社会网络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二)互联网与组织传播
互联网是实现组织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组织外传播 包括: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在互联网上,宣传活动主要是以建立网站、博客、微博 等形式展开的,此外,还可以配合网络广告。
与传统的宣 传活动相比,网络宣传具有以下特点: 1、组织在宣传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掌握主动权 2、组织在网络中开展的宣传活动的效果,取决于对
跟踪技术变革的轨迹,及时关注它所带来的影响,这是 我们要把网络定位于一个技术平台的主要意义。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二、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一)传播的复合性 1、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 2、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 3、传播功能的多重性 4、“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的统一性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结构性因素、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等,都会使网络 中的群体压力和群体心理对个体产生影响。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三、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一)内联网与组织传播
内联网是在一个组织内部,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通信和 信息传播的方式。这是一种针对组织内部的人员,处理和 集成信息的机制。
内联网给传统的组织传播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 1、内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结构 2、内联网的出现,改变了组织成员间的交流方式 3、利用内联网或其他先进技术进行组织传播,有可能导 致成员关系的变化 4、利用内联网实现组织传播,使虚拟办公成为可能
从群体承诺的主要取向看,可以将其分为三种性质。 (1)情感取向 (2)工具取向 (3)规范取向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三)网络群体与群体心理
网络群体处于网络这样一个环境中,其交流情境有 所变化,但是,这种情境变化反而可能强化群体心理。
网络群体成员的交流频率、交流深度往往高于传统 的群体传播,这会使网络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加深。
(四)传播的多极性
总体而言,网络传播通常是大众传播渠道、群体传播 渠道与人际传播渠道三者的组合,有时还包括组织传播 渠道。这中间经过的环节数量还可以无限地增加,也就 是说,传播级数可以无限增加。
在传统媒体的多级传播中,一级之后的传播通常是在 媒体之外完成的。而网络中的多级传播可以全部利用网 络这个媒介实现。
学习与思考
1、为什么要从多种属性角度认识网络? 2、结合网络技术发展,谈谈你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的理解? 3、网络传播的复合性对于传播效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4、网络传播的复合性、开放性、多级性、连通性、网状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如何认识长尾理论? 6、网络中还有哪些“体验”?它们与网络经营之间有何关系? 7、作为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如何? 8、试分析电子邮件这一人际传播方式的特点。 9、试分析即时通信这一人际传播方式的特点。 10、网络中的社区与群体是何关系? 11、观察网络中的一个群体,研究其群体传播的特点。 12、结合实例分析网络群体传播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13、网络中的组织内传播是如何实现重新赋权的? 14、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带来的? 15、推动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三)作为体验经济的网络经济
从网络经济角度看,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发: 1、内容或服务带来的体验。 2、社区带来的体验。 3、网络情境带来的体验。
体验经济的概念只是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现代经济发展 的一个趋势,从这一角度可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网络 经济的一些特性。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二)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1、对现实世界人际交流的影响 2、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3、人际传播网络的社会影响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二、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一)网络中的群体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
现的过程。 群体传播的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
第一代模式是以网站以及代表它们的网络编辑为主角; 第二代模式是以工具为主角; 第三代模式则是以用户为主角。
未来网络传播模式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仍然取决于技术、 应用以及网民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本章小结
网络传播是一种复杂的传播,对它的认识与研究不能局限于 大众传播视角。本章对网络平台属性以及网络中四种传播形 态进行分析,就是为了给网络传播的研究提供更为宽广的视 野。
意识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 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
群体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即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 网络中的群体一般有两种。一种群体是在现实世界 中已经存在;另一种是通过网络形成新群体。
第2节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二)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
1、传播范围——跨地域性 2、传播渠道——多样性 3、传播者——身份公开性与匿名性并存 4、传播情境——虚拟化环境中实在的结构关系 5、传播动力——群体认同与群体承诺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
(三)传播的开放性
在网络传播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都可以看到“开 放”这一特点。 1、传播格局的开放性
网络传播开放性的宏观表现是传播格局的开放性,在 网络平台的大众传播中,这种开放性的影响更为突出。 2、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网络传播开放性的微观表现,是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第1节 网络的多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