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公务人员普通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類科:社會行政
科目:社會研究法概要
抽樣的方法有那幾種?並舉例說明其特性。
(25分)
【擬答】:
隨機抽樣法:在群體中隨機抽取若干個體為様本,在抽取樣本迥程中不受研究者或取樣者任何人為影響,純按隨機方式取樣,使群體中之每一個體皆有被抽出的機會。
其取樣係按均勻的原則任其自然出現,不加以人的安排。
抽樣的方法
隨機抽樣法:在群體中隨機抽取若干個體為樣本,在抽取樣本過程中不受研究者或取樣者任何人為影響,純按隨機方式取樣,使群體中之每一個體皆有被抽出的機會。
其取樣係按均勻的原則任其自然出現,不加以人為的安排。
簡單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
作法:
首先須將群體中所有個體作統一編號,每一個體均編一號碼。
然後將之置於箱內澈底洗亂後隨手抽出若干張,這些取出之卡片或小球,即為簡單
隨機方式所抽取之樣本。
適用:當母群體抽樣單位不多,且同質性高時,適用簡單隨機抽樣。
優點:
方法簡單易行。
合乎抽樣的均等原則和獨立原則。
即母群體中每個抽樣單位被抽中的機會完全相等
,且抽到任何一個抽樣單位時,並不影響其他單位被抽中的機會。
由於個體被抽中之機率均等,故較易推估母體母數及抽樣誤差。
為其他抽樣方法之基礎。
缺點:
不適合母群體龐大的研究:當母群體單位數甚多時,要將每一個體編號造冊,不僅
費時且工作繁複,不是經濟有效的方法。
不適合異質性研究:若為複雜的異質性母群體,使用簡單隨機抽樣,因樣本過於自
由出現,導致樣本非常集中,特別是分層非常明顯的時候,此抽樣法無法因母群體
特質自動分配樣本多少,導致推估錯誤。
抽出之樣本較為分散,故調查人力、費用較大。
抽樣之精確度較分層、分段抽樣法為低。
要做到完全隨機性並不容易,實際應用不高。
亂數表法(Random-number Table Sampling):
亂數表:係按亂數表所列數值代號,依次抽取樣本的方法,亂數表係依機率理論的隨
機原則,將許多數目集合編在一個表上,編製過程係將0至9等十個數值重複連續的
以隨機方式抽出,並按其出現先後順序製成數字之排列非常零亂,無規律可言,故可
達隨機抽樣原則。
此表含15,000個數字,排列時每數個為一小組,每五小組為一大組
以方便抽樣時查閱。
作法:利用亂數表抽樣法首應將群體中所有個體統一編號,然後利用亂數表抽出個體
作樣本。
利用亂數表時,應用隨機方式決定某行某列的數字為起點,然後自左而右,
或由上而下查出號碼,凡個體號數與亂數表號數相同者選出記下,即為樣本,若有重
複則放棄不用,如此直到抽滿樣本數為止。
適用:當母群體抽樣單位不多,且同質性高時,亦適用亂數表抽樣法。
優點:因以亂數表作為抽樣依據,不需事先製作抽樣卡片,故較簡單隨機抽樣法省事。
缺點:與簡單隨機抽樣法相同,即不適合母群體龐大或異質性高的研究。
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
意義:在群體中抽取樣本時,每隔相等若干個體抽取一個為樣本,在取樣時,是依構成群體中個體之編排順序,即每隔N個就抽取一個為樣本,很有系統的順序取樣。
作法:
間隔數之求法:R
n N
R :表間隔距離
N :表群體的個體數
n:表欲抽出的樣本數
第一個樣本也需隨機,應用隨機原則來決定起點。
只需群體中各個體之排列次序與所欲研究之某種特性毫無關係時,則可依其已排好次序之個體中每隔若干選取一個。
予群體之各個體編號固然方便,但適當情況下可免,只需抽出第一個數值即可。
適用:當母群體抽樣名單採隨機抽樣方式決定,且具規律性排列時,可採用此法。
優點:
簡便易行,節省編冊及抽取號碼的手續。
只要有隨機排列的抽樣名單,均可實施。
抽出的樣本普遍出現於母群體各部分,不會過於集中。
個體序列呈隨機出現,其抽樣精確度與隨機抽樣相同。
缺點:名單排列順序依據某種特徵做規律性的排列,且此特徵和研究依變項有關時,根據此名單所抽取的樣本,將會增加抽樣的誤差。
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
作法:係指取樣前,研究者或抽樣者根據已有的某種標準,將群體中之個體分為若干類,每類稱之為層,然後在各層中隨機抽出若干個體作為樣本。
比率抽樣:利用此法時,各層中抽出樣本數所占全部樣本數比率應與每一層個體數所占全體中個體數的比率相同,又稱比率抽樣,如此所取出之樣本結構與群體結構才完全一致。
分層:
分層的原則是要求層內個體盡量相同,以簡化群體構造;層間各個體盡量不同,以便包括群體內各種特性。
各層取樣時,分層多少與樣本大小對於所取出樣本之代表性或可靠度關係甚大,分層愈細,所抽樣本愈大,則其代表性亦愈大,但適當分層尤為重要。
適用:
當母群體抽樣單位分配不均勻,或個體異質性大時較適用。
當母群體某些種類的抽樣單位很少時,採用分層抽樣法,才能使少數的抽樣單位亦含括在內。
優點:
適用於樣本異質性大或分配不平均時,使用此法,可以防止少數特殊單位影響研究結果使用分層隨機抽樣法是較佳的選擇。
分層隨機抽樣法採取各分層獨立抽樣的方式,使用此法利於各層間相互比較。
抽樣方便,分層抽樣法可視各層間的實際狀況,選擇適當的隨機抽樣法,在抽樣過程中,較簡單隨機抽樣法方便。
兼顧隨機原則及各層在母群體所占比例,在層間差異大,層內差異小之條件下,樣本的代表性較高。
使研究者能夠研究可能存在於母群體中的各子群間的差異。
缺點:
分層後,資料的整理計算繁雜。
分層抽樣時,分層多少及樣本大小對樣本的代表性關係頗大。
分層愈細樣本愈多,代表性愈大。
最重要的是如何分層及分層的標準,每層包含的確切人數必須有可靠
的資料,才能增加樣本的可信度。
應注意以下事項:
與研究目的配合:分層所依據的特徵必須和研究目的相配合,亦即和所要測量的
變項有密切的關聯。
母體樣本比例相同:採用分層抽樣法時,各層中抽出樣本數所占全部樣本數的比
例,應與每一層個體數所占全體個體數的比例相同,才能使樣本的結構與母群體
的結構完全一致。
層內相同層間不同:分層的原則是層內個體盡量相同,以簡化母群體的構造;層
間個體盡量不同,以便包括所有母群體內各種特性。
即分層的類別須周延、互斥。
例如:把臺灣區域類別化,若分為北區與南區時,周延性可能就不足,因為中
區較難歸屬,若把北、中、南、東四區當作區域類別時,周延性顯然較佳。
但各
區到底包括那些縣市則必須釐清。
例如:苗栗是屬於北區或中區?嘉義又應在那
個類別?若能事先規劃清楚,分層才會正確無誤,才能使所抽的樣本具有代表性。
集體抽樣(Group Sampling):
意義:為使樣本集中以節省研究時間和財力,在選取樣本時以團體為單位,而不以個人為單位,將群體按某種標準分若干類,每類稱一個團體,再沿各團體中以隨機抽樣方式抽取若干小團體,對這些小團體中之個體全部加以訪問,又稱類聚抽樣法。
適用:當抽樣的母群體相當大,無法確知抽樣單位的數目時,或當母群體的抽樣單位分布地區很分散時,為使抽樣簡單省事,通常採用集叢抽樣法。
優點:
在抽樣時以團體為單位,因樣本分布不像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那麼分散,樣本較集中,故可節省往返的時間、人力與財力。
叢體間差異小,叢體內差異大時,抽樣的精確度高,有較強的代表性。
缺點:
不符合簡單隨機抽樣的獨立原則。
由於樣本過於集中,可能會發生少數特殊樣本過分集中於某一集叢,這些集叢因機率趨勢而未被抽中,導致所得結果的代表性就會降低,除非為了省時省力及不得不然,否則應盡量少用。
對樣本數無法精確控制,因每一集叢的個體並非相同。
各叢體內之個數多寡不一時,難以採用。
層內不同層間相同,各集叢在本質上應是同質,集叢內分子較為同質,且叢體間差異較大時,抽樣誤差會較大。
因此,集叢的數目不能過少,應盡量加多,以減少抽樣誤差。
集叢內的元素不宜過多,以利全體調查。
分段抽樣(Multi-stage Sampling):
作法:先將群體依某種特性之分類標準分為若干層,在這些層中用隨機方式抽出N層,再從所抽取之層中以隨機取樣抽出樣本加以分析。
例如:臺灣地區社會福利調查,臺灣共有309個鄉鎮,利用隨機取樣抽出其中10個鄉鎮,每個鄉鎮可能有10,000人以上,如以隨機方法每鄉鎮抽取100名為樣本,10鄉鎮共為1,000人。
適用:適用於各集叢內的個體單位數較多,且彼此間的差異並不大時。
優點:屬集叢抽樣法再隨機化。
比集叢抽樣法更省經濟、省時、省錢、省力。
缺點:
由於樣本過於集中,導致所得結果的代表性就會降低。
層內不同層間相同,各集叢在本質上應是同質,因此,集叢的數目不能過少,應盡量加多,以減少抽樣誤差。
非隨機抽樣法:
為符合研究目的,對樣本的抽取,不得不按其需要,選出具代表性的個體作樣本。
這種依研究人員需要與意願,選取具某種特性之個體作為樣本,並不符合機率原則所強調的目的;每個個體均有被相等抽樣的設計,又稱立意抽樣。
為法國Leplay首先創用。
乃依研究者個人方便或缺乏足夠資料無法隨機取樣而有意抽取合乎某種標準之若干個體
為樣本稱之。
方式:
配額抽樣(Quota Sampling):
係指研究者或取樣或按某種既定的標準來取樣,很似於分層抽樣,但此法研究者主
觀意願決定的成分比隨機成分來得大。
應用於群體資料不充分時。
注意事項:
配額取樣乃依據研究需要而來,研究者在設計時應儘量符合分層隨機的要求,以
便使樣本更接近代表性。
研究者應對母體的特質有較深入的瞭解,方能使配額臻於理想。
實際執行調查時,應依照指示選擇配額,不可任意更改。
例如:想瞭解社區民眾對於垃圾分類之看法,可依不同背景的人作配額抽樣,依
職業、教育程度、性別、年齡等列成抽樣矩陣,設定每個特質細格中所需的人數
,交由訪員依此人數訪問到足額的樣本。
判斷抽樣(Judged Sampling)或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
根據研究人員的需要或方便,依其主觀的判斷有意抽取研究上所需樣本。
缺點:多少有偏差。
常用於試查工作以測度問卷的效率,故需選擇具代表性的受訪者來編列各種指數,
以省人力、物力及時間。
例如:電視記者詢問計程車司機對於警察開罰單的看法。
偶然抽樣(Accidental Sampling)或具備樣本抽樣(Availability Sampling):當研究所需的樣本早就在研究者的手邊時,研究者不必再勞師動眾的進行隨機抽樣
的手續。
此抽樣方法的指標是很容易說明與描述的,係針對某特殊行為的案主群所做的研究。
例如:在醫院服務的醫務社會工作者,以所服務科別的個案為樣本做研究。
滾雪球抽樣(Snowball Sampling):
運用在某一特殊人口中,只熟知某一少部分人時,從已知的人數中去蒐集資料,並
請他們介紹其周遭朋友或其他可能適合接受訪問的案主。
樣本是從少數中累積循環,一直到受試者全部調查完畢,或樣本數已達到研究的要
求為止。
在一般研究為較不嚴密或粗略的計畫時,可採用以作為補充性的說明資料。
注意事項:
利用此法應告知抽樣的範圍,在研究者指定的範圍內提供名單,以免超出範圍。
滾雪球抽樣牽涉到人際互動的廣度,很容易造成閉塞現象,故研究者選擇滾動者
時,應加大其異質性,而且對於重複提供的人名應加以刪除,以免浪費資源。
滾雪球選樣屬非隨機選樣,所得結果不具推論性,不能代表母體特性。
例如:研究男同志此一主題,則可從一名男同志訪問起,再由他介紹其他男同志作
為研究對象即是。
便利抽樣(Convenience Sampling):資料的取得是隨時可取到的,看到什麼就用什麼,手邊有什麼就使用什麼。
這種抽樣方式固然方便,但其客觀性值得懷疑。
抽樣架構(Sampling Frame)
意義:根據研究主題與對象的範圍,列出一份包含所有合乎抽樣條件者的名單,再從這全部的名單中,研究者也決定了抽取百分之多少的計畫。
選擇標準:
完整性:
指抽樣架構應包含所有的研究對象,不能將某些對象排除,但是一般從事社會調查時,常有疏忽,如家戶訪問時,常排除監獄囚犯、養老院民、醫院中之病患;如採電話訪問時,則沒有電話者、新裝電話者或未在電話簿上列名者皆排除在外。
調查者常面臨的問題是如果要涵蓋範圍大,調查時費力費時又費錢,如果損失一些該
有的研究對象,則調查起來就容易多了,也較省時省錢。
所以對研究者來說,最好先將抽樣架構列出,同時考慮抽樣架構的完整性及調查時間
的限制,以決定能夠忍受抽樣架構不完整的最大限度。
均等性:
指抽樣架構上每單位皆有同等的機率被選為樣本,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常常無法如願。
如果採用電話訪問,以電話號碼簿上之號碼為架構,可能有同一人擁有兩支以上的電
話,顯然機率就不一樣了,所以考慮機率,必須先瞭解抽樣架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又如家戶訪問時,若採用戶政事務所的名冊作為抽樣架構,可能有新遷入者沒有列入
;如果以路牌號數作為抽樣架構,可能有一家擁有數號,或數家共用一號的情形,如
此種種,對於均等性皆是一種破壞,使得抽樣架構不完整。
有效性:
指抽樣架構上所列的各單位在被抽中後,皆能有效地被研究,但是實際上卻有困難。
例如:對臺北市七十歲以上老人從事調查,若採戶政事務所的資料,常會遇上「查無
此人」、「空戶」、「死亡」、「已遷移」等現象,亦即在時效上,抽樣架構應保持
最新資料,可惜研究者很難要求到此理想狀況。
如何進行郵寄問卷及電話訪問?如何加強郵寄問卷的回收率?試比較郵寄問卷及電話訪問的優缺點。
(25分)
【擬答】:
郵寄問卷法
郵局交寄工作:
封面請用正楷書寫,不得潦草,以免傳送不到。
每封信上最好有研究者的親筆簽名或蓋章或研究機構的大印,以示尊重和負責。
採用限時專送或掛號交寄,以示慎重;如經費不許可,亦應以平信交寄,千萬不要以印刷品交寄,免得被丟入垃圾筒。
採分批交寄的方式處理,不要一起湧進郵寄,一方面減少郵局負擔,另一方面避免出錯。
每天交寄的份數及地區應加以登記,並記錄負責交寄人姓名及郵局收據號碼,以利查考之用。
被退回信件之處理:
可在同地區或抽樣架構上隔鄰者,找另一位受試者,再次寄出問卷,以免影響抽樣率。
惟當事人在信封上註明拒答退回者,不應該再另找人替代,而應列入拒答人數統計。
回收問卷之檢查篩選:問卷寄出後一週至二週內是問卷回收的高潮,研究者從郵差處拿到回收問卷後,應先分區歸類,以瞭解各區之回收狀況,再逐一檢查填答的狀況,以判定可用卷及廢卷。
第一次催覆函的寄發:
催覆的作法與寄發問卷的作法一樣,必須具備催覆函、問卷及回郵信封等。
若是採用封套式信封,可放在信封內,若不是採用封套寄發,可放入問卷封面內頁,再用訂書機訂平,其目的皆在讓受訪者打開便可看到函件。
催覆函的語氣應溫和堅定,不可具有責備之意,以免引起反感。
提醒受訪者這是第二次寄問卷,前次之問卷是否有蹤跡,若有,可以一起寄回。
郵寄調查的回收率至少50% 以上才算有效,60% 以上算不錯,70% 以上則相當良好,則70% 以上的回收率應可不必再作催覆工作了。
切忌假公濟私,以免引起反感:有些研究者在政府機構做事,即自擬公文,發函所屬員工填答,容易招致批評,應加以避免。
電話訪問
注意鼓勵士氣:研究者應紓解訪員情緒,隨時招呼每位訪員,提供休閒輕鬆之活動,使其能保持良好士氣,從事高品質的訪問工作。
隨時解答訪員的疑問:研究者和督導者應在現場幫忙解答訪員所遭遇的困難。
維持工作場所的安靜:研究者應在現場督導,請休息的訪員到隔鄰的休息室去聊天,儘量維持工作場所的安寧。
檢查訪員的紀錄資料:研究者每天檢查訪員所填送的紀錄表格,將完成訪問的表件仔細查看,若沒有疑問便可在上面登錄,若有疑問,應請該位訪員修正。
連繫原則:依原先設計,鈴響八聲沒人接,便推定沒人在家,追蹤三次若不成便可放棄,每次間隔時間為一天,時間依次為傍晚或下午,在此種狀況下,若成功率不高,是否要改為追蹤四次或五次,可在討論會中決定。
替代措施:若三人一組或上下附碼的方式仍遭到甚多失敗,則可以考慮提高替代號碼,使得樣本數接近研究者原先的規定數,因為空號、無人在家、不適合樣本皆應排除在外,而應找替代樣本。
檢查訪員評鑑部分,以調整訪問作業:電話訪問的問卷結束前,由訪員針對該訪問作一評鑑,以決定訪問的品質。
研究者針對評鑑資料,篩選出可用之資料而淘汰不佳之資料,另外根據資料可與訪員討論作業的調整方向,一方面發揮評鑑資料的效果,另一方面讓訪員有參與感而提高其士氣。
加強問卷的回收率
整體設計方法(The Total Design Method):已相當程度地改善郵寄問卷的資料蒐集方式,這種方法為按部就班的一組標準程序,分成兩個部分:
建構問卷:重視問卷封套外表、問卷封面,以及問題順序等,試圖使問卷第一眼看來就與垃圾郵件不同。
執行調查:多波式的後續追蹤(23.8%)。
第一次:郵遞一星期後對於未回覆的受訪者以一張名信片作為提醒(18.2%)。
第二次:第三星期後,另一份提醒信函以及替代問卷(17.0%)。
第三次:七星期後,以掛號信件將替代問卷與信函寄出(13.4%)。
準則郵訪電訪
成本低中
回收率低高
訪談情境的控制低中
對母體在地理上散布甚廣的可
高中
應用性
對異質性母體的可應用性低高
詳細資料的蒐集中中
速度低高
製作問卷時,在詞句方面需要注意些什麼(25分)
【擬答】:
問題模糊:所謂問題模糊,即問題的意義不清楚、不明確或有歧異。
A.您對貴單位近年來情況的感覺是:
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變化不大□
變化較大□
變化很大□
B.您認為這種狀況(變化或沒有變化)是:
有利的□
不利的□
首先,問題沒有說明您所問的是單位的什麼情況。
即是問單位的各方面情況呢,還是問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情況;是問單位的作業情況呢,還是問單位的群際關係、人際關係或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情況,這裡都十分模糊;其次,問題中對誰有利或無利也不明確,有的變化可能對個人有利但對群體和公司整體無利,有的則相反。
像這樣籠統的發問方式並不能得到科學的答案。
問題不明確,也就意味著資料不可能反映客觀現實。
產生這種錯誤的原因主要是設計者對所提問題的目的和用意不清楚,或者是表達不當,對問題的語言推敲不夠。
概念抽象:
一個社會的傳統道德必定會改變。
您認為這些年在臺灣這種情況是:
改變得太快了□還可以□
慢了些□太慢了□
何謂「一個社會的傳統道德」?什麼是「臺灣傳統道德」呢?這些都是既抽象又籠統的概念。
由於意義不具體、不明確,在不同回答者的心目中,內容是不同的。
有人可能會理解成傳統文化、有人可能理解成某一方面的傳統道德觀念等等。
實際上,一個社會的傳統道德牽涉眾多的方面,而其中的每一個方面往往又需要若干個具體的指標來測量。
因此,要真正瞭解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所需要的就遠不止這幾個簡單的答案,而是一份包含若干個問題的問卷了。
問題帶有傾向性:
您認為,全國勞工的平均工資水準是否應該提高呢?
工資偏低,應當大幅度增加□
應當小幅度增加□
雖然偏低,但為了國家建設可暫不增加□
和勞動生產力相比,工資不算低,不應增加□
問題的這種問法無疑帶有明顯的肯定傾向,它很可能導致回答者選擇前兩項答案。
如果把問題改為「您認為全國勞工的平均工資水準如何?」,就可以消除這種傾向性,而且與答案也更為協調。
問題發問方式不妥:問卷中的問題除了要明確具體、不帶有傾向性以外,發問方式上也應該合情合理,否則也可能會影響到問卷調查的順利進行。
有些發問方式不妥的問題甚至可能促使回答者放棄回答。
請您判斷以下幾種說法是否正確?
正確錯誤不知道
□□□
「打是疼,罵是愛」,打罵也是家庭
教育不可缺少的方式
對孩子應該多表揚,少批評□□□
多吃巧克力對孩子的身體有好處□□□
在調查中,要求被調查者判斷正確與否,就如同把回答者推進考場一樣,這對被調查者的心理是一種壓力。
尤其是當被調查者遇到他們不大理解或拿不準的問題時,這種壓力就更大。
假如改為「您是否同意下列說法」,並將答案改為「同意、不同意、不知道」就比較妥當了。
雙重涵義問題:我們說過,一個問題只應問一件事情。
如果一個問題中同時問了兩件或更多
實行責任制以來,您覺得您的教育程度和生產技術能否滿足生產需要?
能滿足□不能滿足□不知道□
這裡實際上詢問了兩件事:一是教育程度,二是生產技術。
因此,那些認為自己的教育程度
能滿足生產需要,而生產技術方面還不能滿足需要的被調查者,或自己的生產技術能滿足需要,而教育程度不能滿足需要的被調查者,就無法填答這一問題,應該把這一問題分成兩個問題,即:
您覺得您的教育程度能否滿足生產需要?
您覺得您的生產技術能否滿足生產需要?
問題與答案不協調:對於封閉式問題,問題和答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二者必須相互配合。
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應該為這個問題準備好全面而恰當的答案。
既不能答非所問,也不能答案不全或答案互相包含。
否則就不能充分達到蒐集資料的目的。
您常看那一類報刊書籍?
經常看偶爾看從不看
文學藝術類□□□
趣味常識類□□□
政治評論類□□□
問的是「常看那一類」,所以答案中除了類別外就不應再有別的內容,否則就會出現一些答非所問的回答。
比如「您常看那一類報刊書籍?我從不看趣味常識類報刊書籍」等。
若問題不變,則必須將答案中的「經常看、偶爾看、從不看」去掉,僅留下三個類別供選擇;若答案不變,則問題必須改為「您對不同書刊的閱讀情況如何?」。
答案設計不合理:答案中的缺失主要有答案不窮盡、不互斥或不處於同一層次、同一面向。
A.您認為目前人們應該主要致力於(選一項):
締造人類未來的美好生活□
改善人們今天的生活和福利□
繼承和發揚過去的優良傳統□
B.下列各種特質中,您認為那些是一個合格的總經理應該具備的?
決策能力□任用能力□
業務能力□策略能力□
創新能力□指揮協調能力□
管理科學知識□抽象思考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實際生產知識□
前一問題中,列出的三個答案不可能概括人們各種不同的生活目的或行為目標,即它不具有窮盡性,故應在其後加上一個「其他(請指明)_____」這樣的答案。
另外,所列的三個答案在內容上並不處於同一層次。
最後一個答案與前兩者不能並列。
第二個問題所列出的答案中,相互包含的很多。
比如,總經理的「業務能力」就應該包括答案、、、、、、、。
語言中的毛病:設計問卷時,語言通順、易懂是基本的要求。
此外,用語還應該儘量口語化
A.您是否是便利商店經營者?
是□否□
B.您認為縮短工時能否促進企業生產力,或相反?
能促進企業生產力□
影響企業生產力□
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