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PPT
心电图描记分析和临床应用护理课件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常用方法,能 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心电图监测结果有助于医生制定和调 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或改变 治疗方案等。
监测病情变化
心电图监测能够实时反映患者心脏电 活动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恶 化,为抢救赢得时间。
心电图描记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动化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心电 图自动化分析将进一步提高准确
性和效率,减少人工误差。
无创监测
无创监测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如 光学信号分析等,能够更方便地
获取心电图数据。
多模态数据融合
将心电图与其他医学影像、生理 信号等数据进行融合,有助于更
全面地评估患者病情。
提高心电图监测的护理水平
加强培训
VS
详细描述
植入起搏器后,心电图可能会出现起搏信 号,即一个脉冲信号,用于刺激心脏收缩。 此外,心电图还可能出现与起搏器相关的 异常表现,如起搏器介导的心律失常等。 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起搏器相关问题,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来自05总结与展望
心电图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诊断心脏疾病
指导治疗
心电图监测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监测心脏功能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及 时发现心脏功能异常,为 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评 估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的 效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预测病情变化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预 测病情变化趋势,及时采 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心电图监测的护理操作规范
心电图描记的异常表现及解读
01
02
03
04
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显示心搏间隔不等,可 能是由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操作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一、目的和适应症 二、操作前准备 三、操作过程 四、操作后处理
PPT课件
2
一、目的和适应症
PPT课件
3
目的
了解被检者心电活动情况,是心脏疾 病特别是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检测手段之 一。
PPT课件
4
适应症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的演变
房室肥大、心肌缺血
药物及电解质紊乱的辅助诊断
PPT课件 17
操作步骤
右胸、正后壁心电图连接位置 仰卧位!!!
PPT课件
18
操作步骤
描记心电图 设定纸速为25mm/s 观察基线是否稳定,有无干扰,若有设法排除 每个导联至少记录3-4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心律 失常-长II或V1或多 导联同步) 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首次心电图必须加做V79,V3R-5R,导联部位做标记 高电压时选用半电压(1mv=5mm)
22
技能考核
心电图操作评分标准2016.05.xls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5
适应症
对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后患者的心电监测 各种危重患者抢救和手术中心脏监护的措施 在航天及运动等其他医学科研领域的应用
PPT课件
6
二、操作前准备
PPT课件
7
患者准备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心电图编号
临床诊断 检查目的
PPT课件 8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方法、 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
PPT课件
9
环境准备
诊查环境注意保护被检者隐私
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8℃
电复律心电图描记课件
鉴别诊断
对于一些复杂的心律失常,心电图 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确定 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避免误诊和 漏诊。
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图还可以评估心脏功能,了解 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和心肌缺血等情 况,为电复律治疗提供参考。
心电图在电复律中的预后评估价值
预测复发风险
通过心电图可以预测心律失常复 发的风险,对于一些复杂的心律 失常,心电图的表现可以提示复
电复律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
禁忌症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伴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脏疾病等。
电复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电复律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 用于临床,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 已经成为抢救心脏骤停的重要手段。
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电复律技术不 断改进,如无创除颤、自动体外除颤 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复律的应用更 加广泛和及时。
心电图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结合应用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
01
通过联合应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心
脏的功能和结构。
心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
02
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心脏的解剖结构和血流信息,与心电
图技术结合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
心电图与光学成像技术结合
03
光学成像技术能够无创地观察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与心电图技
心电图的波形与意义
心电图的主要波形包括P波、 QRS波群、T波和U波等。
P波代表心房的兴奋,QRS波 群代表心室的兴奋,T波代表心 室的复极化过程,U波代表心 室的电位变化。
这些波形在心电图中具有特定 的意义,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 状态和病理变化,如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等。
实验一 人体的体表心电图的描记
实验一人体的体表心电图的描记➢介绍1.背景信息生理学实验中,大都需要用电子技术,将生物体的各种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再应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将测量结果作为信息,根据不同目的进行处理,进行后续的研究。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仪器更加微机化、数字化、智能化。
如今,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开发的集生物信号的放大、采集、显示、处理、存储和分析的机电一体化仪器已经普遍用于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实验,为实验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掌握此类仪器的使用,是进行生理学实验的基石。
心电描记术(Electrocardiography,ECG或者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
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
在1872年,Alexander Muirhead报告其从连接到一个发烧病人手腕上的导线上获得了他心脏搏动的电信号并记录了下来。
1903年,荷兰医生、生理学家威廉·埃因托芬发明了弦线式检流计,从而带来了心电图历史上的第一次突破。
埃因托芬把心电图中的一系列波分别命名为P波,Q波,R波,S波和T波,并且描述了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心电图特点。
如今,心电图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是测量和诊断异常心脏节律的最好的方法,其是诊断心电传导组织受损时心脏的节律异常以及由于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心脏节律的改变。
2.相关资料生物信号的计算机采集,实验室采用RM6240 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在信号的采集过程中,需要对采集频率、通道模式、灵敏度、时间常数与滤波等参数进行调节,获得最佳的实验结果。
正常的人体内,由窦房结发出的兴奋传到左、右心房,在通过房室结、房室束、浦肯野纤维传播到左、右心室,先后引起心房和心室的收缩。
心脏各部分在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电活动经由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播到身体表面,利用固定于体表的测量电极可以记录到这一系统的电变化,描记为人体心电图(ECG)在正常的心电图的一图1-1正常人心电模式图个周期内,可见三组基本波形(图1-1):首先出现的P波代表心房的去极化,随后的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化,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
心电图描记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意 义
1.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波形。 波 1)P波的振幅<0.25mv 2)P波的宽度<0.11秒 3)P波的方向II III AVFV4—V6导联直立 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导联倒置(窦性心律) 导联倒置 2.P—R间期:代表自心房肌开始除极到心室肌开始除 间期: 间期 极的时间,时间为0.12—0.20秒。
前无P波 前无 波
宽大畸形
配对间期
代偿间期
2倍窦性间期 倍窦性间期
配对间期
V早 早
V早 早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前无P波的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前无 波的 波的QRS波群 提前出现 波群 2.配对间期相等 配对间期相等 3.代偿间期完全 代偿间期完全
异 常 心 电 图
小结
1.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1).窦性P波存在(PⅠ、Ⅱ、avf、 V5、V6直立,PavR倒立). (2).P波、PR间期、QRS波、ST段、T 波、Q-T间期均正常。 (3).频率:60-100次/分。 (4).节律整齐。
窦性心动过缓
房性期前收缩
定义:房内异位起搏点突然提早发放激动, 定义:房内异位起搏点突然提早发放激动,或激动在 房内折返引起的早搏。 房内折返引起的早搏。 特征: 特征: 1.提早出现的房性 1.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 P’波形态振幅方向和时间与 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 P’波形态振幅方向和时间与 同导联上基本窦性心律的P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同导联上基本窦性心律的 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2. P’—R间期:房性早搏的 间期: 间期>0.12s。 间期 房性早搏的P’—R间期 间期 。 3.QRS波群:下传的 波群: 波群呈室上性。 波群 下传的QRS波群呈室上性。 波群呈室上性 4.配对间期相等,代偿间歇不完全。 配对间期相等, 配对间期相等 代偿间歇不完全。
心电图的描记、分析和临床应用
5 描记心电图
1 接通电源及地线 2 常规走纸速度选择25mm/s、1mV电压 3 记录中如遇基线不稳、需检查电极是否松脱
二 ECG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1 一般浏览 2 判断心脏位置 3 确定主导心律 4 分析P波与QRS波群及相应关系 5 观察ST—T改变及改变类型 6 得出结论
三 ECG的临床应用
4 高钙血症的心电图变化
① ST段缩短或消失 ② Q—T间期缩短 ③ U波增高
自测 题
一、名词解释:心电轴、导联轴、窦性心律、二尖 瓣型P波、肺型P波、冠状T波坏死性Q波、文氏 现象
二、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名称及意义 三、心电图的正常值范围 四、心电图描记的注意事项 五、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注:ECG的某些改变并无特异性 同样的ECG改变可见于多种心脏
病 某些较轻的心脏病或疾病早期ECG是正常的 ECG在临床应用中有其局限性 必须结合临床资料方能做出正 确的诊断
四 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1 洋地黄制剂
(1)洋地黄效应的心电图特征 ST—T呈“鱼钩型”改变 Q—T间期缩短
(2)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变化 80%表现有心律失常 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 出现呈二联律的室性 期前收缩是洋地黄中毒的一种特异性心律失常
2 髙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
① T波高尖 升支与降支对称 基底变窄 ② P波和R波振幅降低 间期增宽 S波加深 ③ 血钾明显升高时 ST段上抬 ④ 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窦性静止
室性心律失常
五 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3 低钙血症的心电图变化
① Q—T间期延长 ② ST段平坦T波低平或倒置
1 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 2 心肌梗死的定位 定性 定期 3 反应心房 心室肥大 4 判断某些药物在应用中对心肌影响的程度 5 判断某些药物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6 为临床用药的决策提供依据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
4
标准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胸导联
.
5
标Ⅰ导联: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黄色),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Ⅱ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绿色) ,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Ⅲ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发
生
机
制
分
窦房传导阻滞
类
传导障碍: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激动传导异常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症
.
28
.
29
窦性心律
① P波规律出现,Ⅱ、avF、V5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置
②P-R间期为≧0.12s
.
30
窦性心动过速
特点:
1.频率:成人>100次/min
1岁以内>150次/min 1-6岁>12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1
10mm/mV 25mm/秒
Ⅱ
此心电图P-P间期为0.48s,心率为125次/分
.
32
窦性心动过缓 • 特点: 1. 频率:<6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3
.
34
窦性心律不齐
• 特点:
1. 同一导联P-P间隔之差>0.12s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54
期前收缩相关的常见概念
➢ 偶发早搏:< 5次/min或<30次/h ➢ 频发早搏:≥5次/min或≥30次/h
➢ 二联律:1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 连续3次或 以上
心电图描记ppt课件
Ⅱ
心电图特征 1. 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P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 窦房结(即Ⅰ、Ⅱ、Ⅲ、aVF、V4—V6 P波直 立,aVR P波倒置); 2. P-R 间期在0.12-0.20s; 3. 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min;
Ⅱ
心电图特征 1、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 2 、 多见于颅内高压 、甲状腺功能低下或β受体 阻滞剂作用时。
心电图特征 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 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 停止发放冲动。在规则的P-P间隔中P波突然 消失,而且所失去的P波在时间上与正常P-P间 隔不成倍数关系。
心电图特征 1. 提早出现的QRS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一个 复杂的P波,P-R>0.12s; 2. 代偿间歇不完全; 3. 有早搏之P波之后可不出现QRS波,且与其前 面的T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 。
(一)识别各种心律失常(最有价值) (二)辅助诊断心房、心室肥大 (三)反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四)心电监护 (五)了解药物的疗效及对心肌的影响 (六)辅助诊断电解质代谢紊乱
简便易行 经济 无创痛苦小 临床应用广泛 是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不能反映心脏的储备功能。 不能为临床提供病源诊断。 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与心电图表现无 平行关系。 对阵发性心律失常不易捕捉。
P-R interval
2. P-R间期(P-R interval):P波与P-R段合计为 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3. QRS波群(QRS interval):表示心室的除极 化,正常为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
4. ST段(ST segment):为QRS综合波之后位于 基线上的一个平段,其后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 的一个波为T波。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课件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22
2/23/2021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23
2/23/2021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24
2/23/2021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25
2/23/2021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26
三、心电图的阅读与分析方法
1、心电图波形的认识 2、判断心脏位置 3、确定主导心律 4、分析P波与QRS波群及相互关系 5、观察ST-T改变及类型 6、得出结论
8
二、常规心电图的描记
1、环境要求 2、病人准备 3、皮肤处理 4、电极安置 5、描记心电图 6、减少或消除伪差
2/23/2021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9
二、常规心电图的描记
具体要求:心电图基线稳定,波形清楚, 不应当有干扰、伪差、基线漂移等
1、环境要求:
1)室内温暖适宜,以免寒冷引起肌电干扰
2)检察床不宜过窄且要舒适,以免紧张引起 肌电干扰
2/23/2021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39
顺钟向转位
心脏沿其长轴(自心底 部至心尖)作顺钟向( 自心尖观察)放置时, 使右心室向左移
左心室则相应地被转向 后,故自V1至V4,甚至 V5V6均示右心室外膜rs 波形
明显的顺钟转位多见于 右心室肥厚
2/23/2021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40
逆钟向转位
3、确定主导心律:
➢ 寻找并分析P波的形态和出现规律,确定主导心律是否 为窦性心律(窦性P波)
2/23/2021
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42
三、心电图的阅读与分析方法
4、分析P波与QRS波群及相互关系: P-R间期: P波:
QRS综合波: Q-T间期: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PPT课件
对于心脏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射频消融等)和非药物 治疗(如运动康复、生活方式调整等),心电图可以评估其治疗效 果。
康复治疗效果评估
对于心脏康复治疗,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康复 治疗效果。
05
心电图的未来发展
高分辨率心电图
总结词
高分辨率心电图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心电信号,有助于发现微小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无创心电图监测技术采用传感器或电极贴 片,能够非接触地监测心电信号,无需插 导联线和放置电极。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 舒适性和便捷性,适用于长期监测和日常 生活中的心电监测。
心电图人工智能分析
总结词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心电信号,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心电信号,提取关键特征并进行 分类。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心电图的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和漏诊率,为医生提供更 加可靠的诊断依据。
P波增高
可能提示心房肥大,常见于高 血压、心肌病等。
P波变宽
可能提示心房内传导阻滞或心 房率过快,常见于心肌梗死、
心肌炎等。
P波消失
可能提示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
QRS波群
QRS波群
QRS波群增宽
QRS波群畸形
QRS波群消失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 变化,正常时限为0.06-
0.10秒。
可能提示心室肥大或束 支传导阻滞。
心衰患者监测
对于心衰患者,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收缩和舒 张功能,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3
急性心肌炎患者监测
对于急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电 生理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和治疗。
心电图描记ppt课件
记录纸上的横坐标代表时间: 因一般采用25mm/秒的走纸速度,每小格的时间是0.04秒。 记录纸上的纵坐标代表电压: 每小格电压是0.1mv,每个大格为0.5mv。 电压和走纸速度可以根需要缩小或扩大。
1.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宽度不超过0.11s;振 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 0.20mV 。在 Ⅰ 、 Ⅱ 、 Ⅲ 、 aVF 、 V4 — V6 导联 直立,在aVR导联倒置。
踝上3横指处)
(四)电极安置
注意: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 V5导联电极置于乳房下缘的胸壁上。
胸前导联
前 正 中 线
锁 骨 中 线
腋 腋 前 中
线 线
V1
V2 V3 V4 V5 V6
包括V1、V2、V3、V4、V5、V6导联
选用导联
导联
V7 V8 V9 V3R ~V5R
位置
左腋后线同V4 水平 左肩胛线同 V4 水平 左脊椎旁线同V4水平 右胸部与V3~V5对称处
(五)心电图的描记
1、记录心电图时标定标准电压为10mm/mV,走纸速 度为25mm/s。 2、分为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 不应少于3-4个完整的心动周期) 3、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加长对第Ⅱ导联的描记。 4、做好的心电图纸,标记各导联,并注明患者的床 号、姓名、性别、年龄、日期(X年X月X日X时X分)
(一)环境要求
1、周围环境安静安全、遮挡屏风,室内温暖 (室温不应低于18度),以免寒冷引起肌电 干扰。 2、检查床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 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检查床一侧靠墙,附近 的墙内不应有电线穿行。 3、心电图机旁不要摆放其它设备。
(二)病人准备
心电图操作及分析PPT课件
(四)、u波
方向:与T波一致,在T波后0.02-0.04秒, 不超过同导联T波的1/2,Tu段在等电位 线。
时间:0.01-0.03秒。 电压:正常u波在1毫米以下。 QT间期:心律60-100次/分时,时间为
0.32-0.44秒。
心脏的钟向转位
顺钟向转位:右心室向左移,左心室被 推向下,因此自V1至V4甚至V5、V6均 示rS波形。明显顺钟向转位多见于右心 室肥厚。
如遇有基线不稳或干扰时,应检查电极与皮肤 接触是否良好,电极的连接是否牢固,导联线 及地线的连接是否稳妥,以及周围有无交流电 器等;
检查完以后取下检查者身上的电极,整理好物 品。
心电图常用导联
心电图导联线分为红、黄、绿、黑、白五色, 白色又分为C1、C2、C3、C4、C5、C6共计 10条。红色接右上肢,黄色接左上肢,绿色接 左下肢,黑色接右下肢,白色导联线的各导联 均连接胸前的相应导联。
标准肢体导联
标准第一导联(Ⅰ):右上肢连接负极,左 上肢连接正极;
标准第二导联(Ⅱ):右上肢连接负极,左 下肢连接正极;
标准第三导联(Ⅲ):左上肢连接负极,左 下肢连接正极。
加压单极肢导联
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 avR:右上肢连接 正极,左上肢和左下肢共同连接负极;
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 avL:左上肢连接 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共同连接负极;
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和生理意义
P波:为心电图曲线上第一个波,称P波,是左、 右心房除极波。
P-R间期: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开始之间距 离的时间,代表激动从窦房结发出经心房、房 室交界区、希氏束到达心室的传导时间。
P-R段:从P波结束到QRS波群起始之间的距离, 是心房除极结束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即为 P-R间期时间减去P波时间)。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课件
心电图在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能够实现远程监测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 和高效的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T波
PR间期
QT间期
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 程,正常形态较小,时 限不超过0.12秒。
代表左右心室肌的除极 过程,正常形态由一个 正向波、一个负向波和 一个正向波组成,时限 不超过0.12秒。
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 ,正常形态两肢不对称 ,前半部斜度较平缓, 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 点的间距,代表心房开 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的时间。
心脏疾病的预后。
运动心电图的描记
运动心电图是在运动状态下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耐力和功能。
通常需要在运动试验中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同时记录心电图数据。
运动心电图主要用于评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以及评估心脏疾病的康复情 况。
03
心电图的分析与解读
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分析
P波
QRS波群
。
ST段异常
如ST段抬高、ST段压低等, 可能提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等。
心电图的解读与临床意义
心律失常诊断
通过心电图可诊断各种心律失 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心肌梗死诊断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可提示心肌 梗死的发生,为早期诊断和治 疗提供依据。
心肌缺血诊断
心电图的T波和ST段异常可提示 心肌缺血的存在,有助于预防 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的预防、监测 和康复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及时发现心脏异常,提高患
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心电图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学习心电图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等,有助于理解心电图的形成 机制。
心电图的描记
第六讲
心电图描记
• 导联 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 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 导体。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 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 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 差,是等电的。为了记录心电,将探测电极安置 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点,此两点即构成一个 导联,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
第六讲
心电图描记
目前国际上对常规心电图导联已有统一规定。
标准肢体导联 肢体导联(额面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胸壁导联(横面导联)
第六讲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电图描记
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 标准肢体导联
属双极导联,只能描记两电极间的电位差。 • Ⅰ导联:左上肢与心电图机正极相连,右上肢与负极相 连,所得电位是两上肢间的电位差。当左上肢电位高于 右上肢时,所描记的波形向上;反之向下。 • Ⅱ导联: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右上肢。当左下肢电位 高于右上肢时波形向上;反之向下 。 • Ⅲ导联: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左上肢。当左下肢电位 高于左上肢时波形向上;反之向下
第六讲
心电图描记
ST段:心室除极终末至复极开始的无电位变化时段。
• ST段测量 应以R波起始部为参比点,测量QRS终 点后0.06~0.08s的水平位置。 • ST段正常值 (1)成人肢体导联ST段呈等电位线; (2)右胸导联V1~V3 ST抬高≤0.03mV, 左胸导联V4~V6的ST抬高<0.1 mV; (3)所有导联ST压低均应<0.05mV。
第六讲
心电图描记
第六讲
心电图描记
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将探查电极放在标准导联的任一肢体上,而将其 余二肢体上的引导电极分别与5000欧姆电阻串联在 一起作为无关电极。这种导联记录出的心电图电压比 单极肢体导联的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 体导联。根据探查电极放置的位置命名。 • aVR导联:探查电极与右上肢相连,无干电极与左 上肢及左下肢相连 ; • aVL导联:探查电极与左上肢相连,无干电极与右 上肢及左下肢相连; • aVF导联:探查电极与左下肢相连,无干电极与左、 右上肢相连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PR段 从P波终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曲线,通常与基 线同一水平。PR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兴奋冲动通过心房 之后在向心室传导过程中,要通过房室交界区;兴奋通 过此区传导非常缓慢,形成的电位变化也很微弱,一般 记录不出来,故在P波之后,曲线又回到基线水平,成为 PR段。
• QT间期 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代表心室 开始兴奋去极到完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
• ST段 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 的线段,它代表心室各部分心肌细胞均处于动作电位的 平台期(2期),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存在,曲线又恢 复到基线水平。
异 常 心 电 图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血压的 测定是以大气压为基点,用血压高过大气压的数值表示 血压的高度,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
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动脉管壁弹性和循环血量。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体表心电图
心电是在体表最容易探测到的一种生物电现象。 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 脏电变化曲线,就是临床上记录的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 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 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而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 直接关系。
测量电极安放位置和连线方式(称导联方式)不同所记 录到的心电图,在波形上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一个 P波,一个QRS波群和一个T波,有时在T波后,还出现一 个小的U波。
(1)P波 反映左右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P波 波形小而圆钝,历时0.08-0.11s,波幅不超过0.25mV。
(2)QRS波群 代表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电位波动:第一个 向下波为Q波,以后是高而尖峭的向上的R波,最后是一 个向下的S波。但在不同导联中,这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 正常QRS波群历时约0.06-0.10s,代表心室肌兴奋扩布所 需的时间;各波波幅在不同导联中变化较大。
心电图记录纸上有横线和纵线划出长和宽均为1mm的小 方格。记录心电图时,首先调节仪器放大倍数,使输入 1mV电压信号时,描笔在纵向上产生10mm偏移,这样, 纵线上每一小格相当于0.1mV的电位差。横向小格表示时 间,每一小格相当于0.04s(即走纸速度为每秒25mm)。 因此,可以在记录纸上测量出心电图各波的电位数值和经 历的时间。
(3)T波 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波幅一般 为0.1-0.8mV。在R波较高的导联中T波不应低于R波的1/10。 T波历时0.05-0.25s。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 同。
在心电图中,除了上述各波的形状有特定的意义 之外,各波以及它们之间的时程关系也具有理论和 实践意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1、心电导联 将两电极放在体表指定部位,并与心
电描记装置相连接,就可以将体表两点间 的电位差或一点电位变化导入描记器进行 描记,这种导入体表电位差或电位的联接 线路方式叫做心电导联,常用的心电导联 有标量心电图的导联和向量心电图的导联。
标准导联 I、Ⅱ、III
2、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动脉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在人体,通常用 压脉带和听诊法间接测定动脉血压。测量人体动脉血压, 通常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在测量动脉血压时,不论取 何种体位,都要求被测血压的血管与处于与心脏同高的 水平。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时,收缩压为100~ 120mmHg,舒张压为60 ~80mmHg。
动脉血压有个体差异,并随年龄、性别及 其他生理情况而不同。一般认为,在安静状态 下,舒张压持续超过90mmHg,即为高血压, 若舒张压低于50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 为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