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 - 副本
经皮电刺激疗法名词解释
经皮电刺激疗法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经皮电刺激疗法,即通过给予人体外部电刺激,来达到改善健康状况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经皮电刺激疗法利用电刺激器在皮肤表面施加特定电流和电压,刺激人体的神经和肌肉组织。
通过适当的电流和频率的调节,该疗法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如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功能,甚至对心脏和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经皮电刺激疗法的发展得到了现代医学研究的支持和验证。
现在,它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疼痛管理、神经科学、运动医学等领域。
在康复医学方面,经皮电刺激疗法被用于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在疼痛管理方面,经皮电刺激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减轻疼痛感,降低对药物的依赖。
同时,经皮电刺激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调节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为治疗心脏病、中风、帕金森病等疾病提供有效手段。
然而,尽管经皮电刺激疗法在医学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前景,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首先,不同人对电刺激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经过个体化的设置和调整。
其次,长时间的电刺激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经皮电刺激疗法的机制和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经皮电刺激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医学手段,为康复医学、疼痛管理和神经科学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途径。
通过合理的设置和调节,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疼痛、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经皮电刺激疗法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介绍: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对经皮电刺激疗法进行一个概述,包括其定义、原理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小节会详细介绍经皮电刺激疗法的定义,包括该疗法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中医适宜技术考题
一.选择题1.列缺穴的进针方法:指切压手法,向上或向下斜刺0.3~0.8寸2.不属于艾灸的是( a)a.天灸 b.温和灸 c.温针灸 d.隔盐灸 e.铺灸3.头皮针进针适宜的深度(帽状腱膜下)皮下组织?…………4.针刺引起的气胸处理不正确的是5.指压下列哪穴治疗便秘:支沟6.治疗痛经穴位:7.内脏和体表相关学说,胸椎膀胱经是: T9-T11 的反应点。
8.头痛头晕耳鸣应选用:上颈段扳法。
9.捏脊不包括:任脉10.足熏法的温度:40~4511.下列哪组穴位治疗失眠12.枕大神经头痛风池穴按压方向:向里向上13.浴足疗法基础按压法14.熏洗疗法不包括(湿疹,手癣。
)二.填空1.留针方法分两类:静,动2.隔姜灸的作用: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3.心绞痛发作,大拇指指尖弹拨(极泉穴)附近的腋动脉。
4.头痛可采用什么刺法:阿是穴透刺加缠针震颤法5.经皮定位。
(曲池,内关)6.耳针治疗失眠(心,神门,皮质下,交感)7.腹泻采用高氏。
,步骤:高氏揉捏法:揉腹,揉足三里,揉背俞穴,捏脊8.踝(膝)关节熏洗(足熏洗法)三.简答题1.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有效、费用低廉,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2.耳穴在耳廓分布规律是怎样的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3.何为针刺补泻根据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的原理,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补泻手法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平补平泻。
4.眩晕三部推拿法开源增流法,取穴:颈臂穴(缺盆穴内一寸)手法作用力方向:用拇指或示指罗纹面向内向下作按揉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神经的再生和恢复,提高患者的手功能。
以下将详细介绍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疗法,经过电刺激器产生的微弱电流刺激患者的特定穴位。
这些穴位通常位于手部和前臂,包括手阳明、手太冲、手阳辅等。
通过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激活瘫痪肢体的神经和肌肉,促进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恢复手部的运动功能。
1. 促进神经再生: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增加神经纤维的生成和延长,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传导。
经过一定的电刺激时间和强度,可以增强脑卒中后患者手部受损区域的神经元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的再生和恢复。
2. 提高肌肉张力和力量: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通过刺激受损肌肉的神经,改善肌肉张力和力量。
在电刺激的作用下,肌肉可以主动收缩,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和运动范围。
电刺激还可以促进肌肉的氧化代谢,提高肌肉的功能和抗疲劳能力。
3. 促进血液循环: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增加受损肢体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供氧和营养,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神经的修复。
经过电刺激,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的张力,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
4. 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非常直观和感知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到电刺激对手部的作用,增加他们对康复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
电刺激还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激活运动功能区,增强患者对手部运动的控制能力和康复效果的自我评估。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促进神经再生、提高肌肉张力和力量、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治疗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且需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后才可以进行。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部的运动功能。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
之所以用"经皮"(transcutaneous)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其临床应用已超出了疼痛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
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形状一般为变形方波,没有直流成分,故没有极性。
但因为是不对称双相波,一个时相(相位)的作用可能比另一个时相强一些。
此外,少数TENS仪器使用单相方波、调制波型等。
尚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波型的疗效比另一种好。
(二)频率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
最常用的是用70~110Hz(常规TENS),其次是1~5Hz(针刺样TENS),中频率(20~60Hz)和120Hz以上的频率较少选用。
(三)脉冲宽度一般为0.04~0.3ms可调。
对于有脉冲群输出方式的仪器,脉冲群的宽度一般为100ms左右,每秒钟1~5个脉冲群,群内载波为100Hz的常规TENS波。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TENS的主要作用是镇痛。
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尚没有推广,故下面较多地引用国外的研究资料。
(一)镇痛1. 镇痛机制TENS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
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 类纤维。
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
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
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uyh,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AE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皮电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在脑卒中(stroke)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经皮穴位电刺激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电流刺激穴位,激活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脑区,增强神经肌肉的活跃度和功能。
这种刺激可以改善受损手部的肌肉张力和协调性,促进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
刺激穴位还可以激活大脑的运动皮层,促进神经突触的再生和功能的重新建立,从而加快手部功能的恢复进程。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是一个系统性的治疗过程。
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手部的动作能力、手指的功能状态和大脑的神经功能等。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常用的穴位包括手太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等。
刺激方法包括间歇性刺激、连续刺激和脉冲刺激,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治疗过程一般需要多次进行,每次治疗的时间和频率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一个疗程为2-4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治疗期间需要有专业的康复人员进行指导和监控,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手部功能,包括手指的灵活性、握力和手指的伸展能力等。
经皮穴位电刺激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手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手部的疼痛和肌肉痉挛。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可以加速手部功能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疼痛)
操作流程
1.准备;
2.打开电源开关。
3.将3个温热电极用自来水充分浸透,挤去多余水分,以不滴水为宜;温热电极:橙色为⊕级﹝1个﹞有刺激兴奋作用;绿色为–级﹝2个﹞有镇痛的作用;把3个「温热电极」分别插入治疗器上的+,-级插孔内。
4.温度:开启温度按钮(旋钮),几分钟后。
「温热电极」将有温热感。
5.治疗器的使用:在治疗器上:选择相应的治疗程序
6.输出强度调整:「治疗输入、出强度旋钮」(右下方),直至感觉最适宜的强度;
7.左右强度调整:「调整左右平衡滑钮」(右上方)调整至左右强度适宜即可;
8.治疗结束后,将「治疗输出强度旋钮」回复到「开始」的位置;
9.关闭电源。
适应症:
扭挫伤、肌痛,术后伤口痛、头痛、神经痛、幻痛,癌痛、关节痛、骨折、伤口愈合迟缓、中枢性瘫痪后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
禁忌症:
植入心脏起搏器者、颈动脉窦、孕妇下腹部、头颅、体腔内等部位,认知障碍者。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2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
之所以用"经皮"(transcutaneous)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其临床应用已超出了疼痛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
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形状一般为变形方波,没有直流成分,故没有极性。
但因为是不对称双相波,一个时相(相位)的作用可能比另一个时相强一些。
此外,少数TENS仪器使用单相方波、调制波型等。
尚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波型的疗效比另一种好。
(二)频率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
最常用的是用70~110Hz(常规TENS),其次是1~5Hz(针刺样TENS),中频率(20~60Hz)和120Hz以上的频率较少选用。
(三)脉冲宽度一般为0.04~0.3ms可调。
对于有脉冲群输出方式的仪器,脉冲群的宽度一般为100ms左右,每秒钟1~5个脉冲群,群内载波为100Hz的常规TENS波。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TENS的主要作用是镇痛。
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尚没有推广,故下面较多地引用国外的研究资料。
(一)镇痛1. 镇痛机制TENS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
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 类纤维。
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
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
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uyh,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
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Ⅰ项目介绍(一)项目背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在“十五”期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简称“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该项目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筛选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技术”,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
(二)技术介绍本技术是由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浙江中医学院方剑乔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探索出来的。
该技术的发现,为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课题组已经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360例肩周炎患者,并与电针组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虽与电针对照组(96.11%)相当,但对粘连前期瘀滞型肩周炎的治疗,疗效更好。
而且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比电针组具有更长的后效应。
1.定义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就是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简称“TENS”)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
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⑴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同时属粘连前期和粘连期;⑵中医辨证为瘀滞型和寒湿型的患者;⑶年龄在40~65岁之间。
禁忌症:⑴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⑵年龄在65岁以上;⑶对电刺激过度敏感者;⑷合并有肩部骨折未愈合者;⑸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⑹患者病情属恢复期或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型者。
3.治疗原理经皮穴位电刺激为什么能够有效治疗肩周炎呢?由于肩周炎多因肾气不足,气血亏损,慢性劳损而致营卫不固,风寒湿邪乘虚入侵,寒凝筋膜而致气滞血瘀所致,而本法具有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的作用,尤其结合穴位刺激,特别是能根据需要结合远道穴位的刺激,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g附二: 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
附二: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一、概述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
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物理特性TENS疗法与传统的神经刺激疗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电刺激,主要是刺激运动纤维;而TENS 则是刺激感觉纤维而设计的。
为此TENS仪器必需具备以下条件:1.频率较高:多在2~160Hz之间,属低频范围。
2.脉冲短-或更短:一般脉冲宽度多在9~350μs之间。
脉冲太宽,传递疼痛的纤维便被激活,而且极板下离子化增加。
但脂肪组织较多者,脉冲可宽一些。
3.强度适宜:采用使病人有一种舒适感,不出现肌肉收缩的阈下强度。
这样TENS便可选择性地激发感觉的,传入神经纤维的反应,而不触动运动的,传出神经纤维的反应。
4.电流形态不统一,目前常用有以下几种波形:(1)对称的双向方波;(2)被单向方波调制的中或高频电流;(3)有对称的双向脉冲;(4)单向方波;(5)另一种不对称的双向脉冲,图3.3.7。
图3.3.7 TENS疗法的几种波形三、治疗作用机制有下面几种假说:1.闸门控制假说认为TENS是一种兴奋粗纤维的刺激,粗纤维的兴奋,关闭了疼痛传入的闸门,从而缓解了疼痛症状。
电生理实验证明,频率100Hz左右,波宽0.1ms的方波,是兴奋粗纤维较适宜的刺激。
2.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假说一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可能激活了脑内的内源发吗啡多肽能神经元,引起内源性吗啡样多肽释放而产生镇痛效果。
有人实验证明:以极板面积24cm2置于右腿中1/3外侧面,用方波、宽度0.2ms,频率40~60Hz,电流强度40~80mA,刺激20~45分钟时腰穿脑脊液内β—内啡肽含量显著增高,认为内啡肽由于电刺激而释放入脑脊液,导致疼痛一时性显著缓解。
经皮穴位电刺激
第三节经皮穴位电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将欧美国家的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与针灸穴位相结合,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方法。
一、经皮穴位电刺激的特点经皮穴位电刺激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儿童不易接受等,而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经皮电刺激波形为单向方波、双向方波、不对称双向方波等,其特点是瞬间通电和断电不易造成极化状态,而且机体适应很慢。
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范围较宽,多在2~100Hz。
为克服低频电刺激而引起击波感,可采用100簇形波(一串5个方波刺激)代替单个方波,这样既保持了低频的“电针样”的刺激特点,又得到较为温和、舒适的感觉。
经皮电刺激的波宽一般选用150~300微秒(us),波宽太大,容易激活传递痛觉的纤维产生痛觉,导致镇痛效果下降。
经皮电刺激的电流强度以兴奋Ⅱ类纤维而不兴奋Aδ和C类纤维为宜,一般选择30~80mA。
此强度有助于激活神经粗纤维,关闭疼痛的“闸门”及释放内源性鸦片样物质。
由于经皮穴位电刺激具备如上特点,故对治疗急慢性疼痛均有较好镇痛效果。
二、经皮穴位电刺激仪的性能、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经皮穴位电刺激仪种类繁多,现以韩氏多功能电治疗仪为例介绍经皮穴位刺激仪的性能、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仪器的性能该仪器具有多穴位刺激方式,即针刺通电方式(ACU法)和经皮穴位接触方式(TENS法、SSP法)。
前者适合于专业医师应用,后者适合于基层单位和一般家庭普及应用。
脉冲输出幅度:针刺(ACU),250Ω负载下,0~60mA(电针疗法用);体表(TENS),1kΩ负载下,0~55mA(TENS 及SSP用)。
脉冲宽度:300μs。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近年来,经皮穴位电刺激(PENS)治疗中风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本文将从治疗机制、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脑血管的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的缺血和坏死。
中风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穴位的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经络,改善器官功能,对中风病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PENS治疗中风病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ENS可以通过刺激穴位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可以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症状。
PENS可以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流量,促进脑细胞的供氧和营养,从而改善脑组织的功能。
PENS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传导,提高中风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临床应用方面,PENS治疗中风病主要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电刺激。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阳白、头丸、巨阙等,这些穴位可以刺激脑部的相应区域,达到改善中风病症状的效果。
电刺激的参数包括电流强度、频率和脉冲宽度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PENS治疗中风病还常常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针对PENS治疗中风病的研究现状,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其疗效显著。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PENS治疗对中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
一些临床观察研究也表明,PENS治疗可以显著减轻中风病患者的疼痛,提高肢体活动能力。
目前PENS治疗中风病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
许多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有限。
治疗方案和参数的差异较大,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应用PENS治疗中风病的最佳时间窗口和疗程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中风病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它可以通过多个机制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经皮穴位电刺激
经皮穴位电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TAES)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
它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电子技术,将电刺激信号施加于相应的穴位上,从而达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原理、适应症、注意事项以及疗效评价。
原理经皮穴位电刺激利用人体表面电弧的特性,通过贴在穴位上的电极将电信号传递给神经末梢,进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在调节的效应。
经过长期实验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疗效已得到科学证明。
适应症经皮穴位电刺激适用于各种病症,包括:1.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等脊椎疾病;2.预防感冒:如对风寒邪气的高发期进行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预防感冒;3.胆囊炎、消化不良、胃炎、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4.血糖高、高血压、脑梗塞后遗症等各种常见病。
注意事项1.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如出现不适、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3.禁用电刺激器应禁止使用于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妊娠期妇女、癫痫病人,以及未经医生许可的患者;4.使用电刺激器时,应遵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频率。
疗效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一些病症治疗方面得到了良好的疗效评价,例如胃炎、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明显;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椎疾病治疗效果也很显著。
多数病例经过一次治疗后症状能够明显减轻,并在 3 至 5 次治疗后康复。
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不仅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还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在穴位表面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来防治疾病的技术,是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结合针灸穴位的一种新疗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既保持了“电针样”的刺激特点,又得到较为温和、舒适的感觉,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儿童不易接受等。
临床上,此项技术主要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病证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且镇痛效应不易耐受,后效应较好,可反复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器械准备:1.经皮穴位刺激仪(具有具体刺激频率可调可视功能的经皮穴位刺激仪)。
2.不干胶电极片。
(二)取穴原则:1.根据传统针灸理论,循经或辨证选穴。
2.根据神经肌肉解剖分布选穴。
每次治疗需选择同侧肢体2个以上腧穴,1-2对穴位为宜。
(三)操作方法:1.选穴处方根据取穴原则处方配穴后,选择2个穴位为一对,形成电流回路,一般选择同侧肢体2对穴位为宜。
2.操作步骤首先检查经皮穴位刺激仪性能良好,选取穴位后常规消毒,然后将两对输出电极(带有直径为2-3?的不干胶电极片)分别粘贴连接所选穴位。
经皮穴位刺激仪按“ON/OFF”键开机,选择相应输出频率,调整至所需治疗时间,调节刺激量,电流量输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慢慢调高至所需电流量。
3.刺激强度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病情及病变部位而定,以受刺激局部肌肉轻微跳动、患者耐受为度。
当患者对电流量刺激产生耐受时,需及时调整电流刺激量。
(四)刺激参数:主要使用的输出频率为2Hz(疏波)、100Hz(密波)、2/100Hz(疏密波)。
研究表明,2Hz电针能刺激脑啡肽、内啡肽和内吗啡肽的释放,作用于μ和δ受体发挥镇痛作用; 100Hz电针能增加强啡肽的释放,作用于κ受体产生镇痛效果;2Hz与100Hz交替出现的疏密波(2/100Hz),可引起四种阿片肽全部释放。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锻炼干预方案对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锻炼干预方案对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我们来介绍一下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原理和作用机制。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穴位是中医学认为有特定作用的点,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经皮穴位电刺激利用电流刺激穴位,可以促进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增强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起到促进康复治疗的作用。
而康复锻炼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训练来促进患者的康复,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第一,确定适当的穴位刺激方案。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表现,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电刺激。
可以通过穴位的选择和电刺激的参数来调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程度,达到治疗的效果。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结合针灸和理疗技术进行治疗。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结合针灸和电刺激可以达到双重的治疗效果,从而加强治疗的效果。
理疗技术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等,可以帮助患者舒缓肌肉的紧张和疼痛,促进康复过程。
开展康复锻炼计划。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设计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
这包括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持续的锻炼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通过以上的干预方案,可以促进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增强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康复锻炼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从而达到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的目的。
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锻炼对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
一项研究发现,在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锻炼干预的患者中,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步态和平衡能力明显提高。
这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锻炼对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技术
⑦ 每次治疗时间20~30min,也有治疗1h或数小时者,对灼性神经痛的治疗时间仅 2—3min。治疗完毕,将电流输出调至零位,关闭电源,从患者身上取下电极。
⑧ 治疗,每日1、2或3次,15~2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数个疗程。
脉冲频率 脉冲宽度
适应证
常规TENS 舒适的麻颤感 75~100Hz <0.2ms
针刺样TENS
运动阈上,一般为 感觉阈的2~4倍
1~4Hz
0.2~0.3ms
急、慢性疼痛;短期止痛
急、慢性疼痛; 周围循环障碍;
长期止痛
短暂强刺激 肌肉强直或痉挛样
TENS
收缩
150Hz
>0.3ms
用于小手术、致痛性操作过 程中加强镇痛效果
时间。可同时利用两个通道进行治疗。 ④ 将电极的治疗面用水沾湿。 ⑤ 按照医嘱选好电极,电极面积4~6cm2 ,电极涂导电胶,也可用一般低频脉冲电 疗
常用的电极。将电极固定于病变部位或痛点上,或置于穴位上,并置或对置法。
二、操作方法
操作流程
⑤ 将电极固定(或粘贴)于治疗部位或穴位、痛点、扳机点、神经走向、与病灶相应 的脊柱旁神经节段。电极可对置、并置或交叉放置。
二、操作方法
参数选择
1.传统模式 较高频率:50-100Hz,低强度;波宽短:30-75µsec 主观感觉:麻 醉,麻刺感;应用:通常用于急性疼痛。
2.针灸模式 较低频率:1~10HZ,较宽波宽(150~500µsec)的电针型 主观感觉:节 律性搏动,通常用于慢性钝性疼痛。
注意: • 产生强烈的感觉 • 不会出现疼痛 • 不会产生肌肉收缩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是指通过经皮肌肉电刺激仪或经皮神经电刺激仪作用于穴位,进行电刺激治疗。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电流刺激神经末梢,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适应症包括:①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②手部肌肉力量减退、拳握力不足、手部灵活性差,手指运动协调性差的患者;③脑卒中后手动作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减弱,手指运动的速度和准确性受损的患者。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常用穴位包括:合谷、偏头痛、涌泉、支沟、曲池等。
选择穴位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针对性地选择穴位进行刺激。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刺激时间的调整。
一般来说,刺激频率宜选用2-100Hz,刺激强度应逐渐递增,但不应超过患者的耐受范围,刺激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康复治疗的配合度等。
一般来说,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通过改善患者手部肌肉力量、提高手指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等作用,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优势在于:①无创伤性,患者接受度高;②无药物依赖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③操作简单,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④能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方便患者随时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关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临床疗效和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避免对患者的不适刺激和刺激强度过大的问题,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临床疗效。
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科学调整刺激参数,加强康复训练的时效性和个体化。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
之所以用"经皮"(transcutaneous)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其临床应用已超出了疼痛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
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形状一般为变形方波,没有直流成分,故没有极性。
但因为是不对称双相波,一个时相(相位)的作用可能比另一个时相强一些。
此外,少数TENS仪器使用单相方波、调制波型等。
尚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波型的疗效比另一种好。
(二)频率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
最常用的是用70~110Hz(常规TENS),其次是1~5Hz(针刺样TENS),中频率(20~60Hz)和120Hz以上的频率较少选用。
(三)脉冲宽度一般为0.04~0.3ms可调。
对于有脉冲群输出方式的仪器,脉冲群的宽度一般为100ms左右,每秒钟1~5个脉冲群,群内载波为100Hz的常规TENS波。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TENS的主要作用是镇痛。
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尚没有推广,故下面较多地引用国外的研究资料。
(一)镇痛1. 镇痛机制TENS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
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 类纤维。
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
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
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uyh,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在穴位表面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来防治疾病的技术,是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结合针灸穴位的一种新疗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既保持了“电针样”的刺激特点,又得到较为温和、舒适的感觉,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儿童不易接受等。
临床上,此项技术主要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病证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且镇痛效应不易耐受,后效应较好,可反复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器械准备:1.经皮穴位刺激仪(具有具体刺激频率可调可视功能的经皮穴位刺激仪)。
2.不干胶电极片。
(二)取穴原则:1.根据传统针灸理论,循经或辨证选穴。
2.根据神经肌肉解剖分布选穴。
每次治疗需选择同侧肢体2个以上腧穴,1-2对穴位为宜。
(三)操作方法:1.选穴处方根据取穴原则处方配穴后,选择2个穴位为一对,形成电流回路,一般选择同侧肢体2对穴位为宜。
2.操作步骤首先检查经皮穴位刺激仪性能良好,选取穴位后常规消毒,然后将两对输出电极(带有直径为2-3?的不干胶电极片)分别粘贴连接所选穴位。
经皮穴位刺激仪按“ON/OFF”键开机,选择相应输出频率,调整至所需治疗时间,调节刺激量,电流量输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慢慢调高至所需电流量。
3.刺激强度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病情及病变部位而定,以受刺激局部肌肉轻微跳动、患者耐受为度。
当患者对电流量刺激产生耐受时,需及时调整电流刺激量。
(四)刺激参数:主要使用的输出频率为2Hz(疏波)、100Hz(密波)、2/100Hz(疏密波)。
研究表明,2Hz电针能刺激脑啡肽、内啡肽和内吗啡肽的释放,作用于μ和δ受体发挥镇痛作用; 100Hz电针能增加强啡肽的释放,作用于κ受体产生镇痛效果;2Hz与100Hz交替出现的疏密波(2/100Hz),可引起四种阿片肽全部释放。
经皮穴位电刺激
第三节经皮穴位电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将欧美国家的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与针灸穴位相结合,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方法。
一、经皮穴位电刺激的特点经皮穴位电刺激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儿童不易接受等,而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经皮电刺激波形为单向方波、双向方波、不对称双向方波等,其特点是瞬间通电和断电不易造成极化状态,而且机体适应很慢。
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范围较宽,多在2~100Hz。
为克服低频电刺激而引起击波感,可采用100簇形波(一串5个方波刺激)代替单个方波,这样既保持了低频的“电针样”的刺激特点,又得到较为温和、舒适的感觉。
经皮电刺激的波宽一般选用150~300微秒(us),波宽太大,容易激活传递痛觉的纤维产生痛觉,导致镇痛效果下降。
经皮电刺激的电流强度以兴奋Ⅱ类纤维而不兴奋Aδ和C类纤维为宜,一般选择30~80mA。
此强度有助于激活神经粗纤维,关闭疼痛的“闸门”及释放内源性鸦片样物质。
由于经皮穴位电刺激具备如上特点,故对治疗急慢性疼痛均有较好镇痛效果。
二、经皮穴位电刺激仪的性能、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经皮穴位电刺激仪种类繁多,现以韩氏多功能电治疗仪为例介绍经皮穴位刺激仪的性能、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仪器的性能该仪器具有多穴位刺激方式,即针刺通电方式(ACU法)和经皮穴位接触方式(TENS法、SSP法)。
前者适合于专业医师应用,后者适合于基层单位和一般家庭普及应用。
脉冲输出幅度:针刺(ACU),250Ω负载下,0~60mA(电针疗法用);体表(TENS),1kΩ负载下,0~55mA(TENS 及SSP用)。
脉冲宽度:300μ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
三、技术特点及与同类相近技术的显著区别点
经皮穴位电刺激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儿童不易接受等,而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经皮电刺激波形为单向方波、双向方波、不对称双向方波等,其特点是瞬间通电和断电不易造成极化状态,而且机体适应很慢。
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范围较宽,多在2~100Hz。
为克服低频电刺激而引起击波感,可采用100簇形波(一串5个方波刺激)代替单个方波,这样既保持了低频的“电针样”的刺激特点,又得到较为温和、舒适的感觉。
四、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的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癌性疼痛以及针药复合麻醉,戒断综合征、精神神志疾病等疾病。
五、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的疗效
1.采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诊断、辨证和疗效评价标准,明确和固定各治疗参数,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为观察指标,分别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电针对78例患者进行对照治疗。
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与电针相似的良好疗效,在对疼痛指标和改善肩关节活动等方面,两种疗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
将360例不同时期肩周炎患者分成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186例)和电针治疗组(174例) ,各组采用相同经穴分别治疗。
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6.6%和96.9%,电针刺激对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3.5%和97.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
2.有研究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汉族男性酒精戒断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比较2/100Hz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地西泮与单用地西泮治疗汉族男性酒精戒断综合症及躯体戒断期心理渴求的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2/100Hz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地西泮治疗,明显减轻汉族男性酒依赖患者的躯体戒断症状,能有效预防停止饮酒后发生严重戒断反应;2/100Hz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地西泮治疗汉族男性酒精戒断综合症疗效优于单用地西泮治疗[5]。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 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 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