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栽培技术要点及经验总结
竹荪田地栽培“四增大”高产技术
竹荪田地栽培“四增大”高产技术核心技术:“四增大”新技术,即增大中微量元素、氨基酸、氮肥用量和培养料用量,并把培养料进行建堆发酵,使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一、竹荪高效栽培对田块的要求1.田块的选择。
栽培竹荪的田块除了交通方便、排灌便利、阴凉背风、土质疏松,当选的田块及上水源田块必须至少是3年以上未种过竹荪的。
竹荪种植田块不可连作,否则产量低甚至绝收!2.种植前对田块的处理。
田块选定后,种植前15天左右,可适量撒些猪粪、过磷酸钙于地表,增加土壤肥力及酸性,为了补充覆土的营养,每亩施25~30斤的988堆料灵、30斤尿素同时洒上呋喃丹6斤(杀灭害虫)并铲除田块的杂草。
二、备料1.原料的准备(每亩用料):竹、木屑混合料5000公斤;尿素50公斤(即一包);988堆料灵50公斤(即一包);轻质碳酸钙37.5公斤(即一包半);石膏25公斤(即一包);复合肥35公斤(不可多加)。
2.建堆发酵。
按照竹荪栽培料的种类及数量,分4~5层,每层培养料平铺后,撒上尿素、988堆料灵、碳酸氢钙及石膏,并浇上清水,如此逐层堆叠,高度约1.8~2米,浇清水,底层少浇,高层多浇,高层沥水滴底层,防止尿素、988堆料灵、碳酸氢钙流失。
为了防止高温天气引起堆温过高,可在堆料中间留排气孔,堆料发酵约40天,每十天翻一次堆。
3.建堆发酵的目的。
栽培竹荪的培养料成分主要是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高分子结构物质,不易被竹荪菌丝吸收同化。
通过培养料加水堆制发酵,堆温控制在60℃左右,不仅可使高分子物质及生物碱降解,变成中间产物或小分子物质,易被竹荪菌丝吸收,而且可以杀死部分杂菌和孢子及害虫,还可以培养大量有益的放线菌来抑制杂菌生长。
三、做畦铺料。
在田块上划出畦、沟线位,畦面宽70~80cm,沟宽25~30cm,沟深20~25cm,田块四周开排水沟,防止雨季积水。
如有发酵过后的粪便撒在畦底,用量适中,再把发酵料铺于畦位,稍压实。
铺料注意:1.发酵料若有氨味,需要把料撒开或再翻堆,直至氨味完全散发后再铺2.铺料要薄厚均匀,松紧一致3.铺料要选择晴天或阴天四、播种管理1.选择无雨天,把菌种运到种植地,放在阴凉处,把菌种掰成鸽蛋大小,进行点播,成“品”字型,菌块相距6~7公分或采用“一”字型播种法,头尾菌种插花播,下种时把菌块稍往料中压,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接触,每亩用种量为500袋。
竹荪的种植方法与技术
竹荪的种植方法与技术竹荪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种植竹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竹荪的种植方法和技术:1.竹林选择:选择健康、生长繁茂、光照适宜的竹林作为种植基地。
竹林的土壤应为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2.播种/接种:可以选择竹荪菌种进行播种或接种。
播种时需要将菌种均匀地撒在竹木表面,接种则是将菌种埋入竹木表面或刻痕处。
3.覆土覆盖:播种或接种后,需要用适量的稻草或腐熟的木屑覆盖在竹木表面,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覆盖物的厚度一般约为5-10厘米。
4.保持湿润:在竹荪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基质的湿润。
可通过浇水、喷雾等方式,保持湿度在80%-90%之间。
5.调控温度:竹荪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8-25摄氏度。
可以利用遮阳网、水帘和通风设备等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6.控制光照:竹荪对光照适应性较强,但在生长初期需要较强的光照刺激。
可以通过调整种植的季节、林间开伐和枝叶修剪等方法,控制和调整光照条件。
7.防治病虫害:及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定期巡查、清除病虫害源、使用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竹荪的健康生长。
8.采收管理:竹荪一般在生长后期进行采收,即竹荪果体展开后,但子实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
采收时要轻柔地将竹荪果体取下,并做好采收记录,以方便下次的管理和品控。
种植竹荪需要细致的管理和耐心的观察,以确保竹荪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稳定。
同时,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可能会有些许差异,种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浅谈竹荪栽培的四个步骤
浅谈竹荪栽培的四个步骤竹荪的栽培一般是在室外进行,所以栽培过程中温湿度变化大,管理人员必须根据竹荪不同的发育阶段,及时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
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以满足竹荪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具体就是三个阶段内掌握三项关键技术即:严格控制湿度,创造最佳温度,加强通风换气。
(一)发菌期一般在播种后要覆盖薄膜,每天通风换气一次,每次约半小时。
播种后培养料含水量在20天以内一般不用喷水也可以保持料内含水65%,土壤含水量20%左右。
这时如遇特别干旱天气可适当喷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如遇雨天应及时盖膜。
保持竹荪菌丝生长的温度在20-28℃之间。
温度高低的控制可通过改变时间和次数来控制,如果温度过高可增加通风次数,而温度过低可加强覆盖及改为中午暖和通风等。
(二)菌蕾期接种50-60天后一般菌丝生长旺盛,爬上畦面并逐步形成菌索而转为生殖生长阶段。
因时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温度22-25℃。
既要防止湿度过低菌蕾无法形成,又要防止湿度过高菌蕾腐烂,定期掀膜通风,保证原基顺利形成。
同时要注意喷药杀虫。
(三)出菇期竹荪现蕾后,重点是水分管理。
保持基料和土壤的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85-90%,要进行适宜的喷水,喷水时最好喷成雾状以提高空气湿度,还要注意通风换气,以保持潮湿、空气清新的环境,阴天可适当减少;并创造一定的散射光以促进菌蛋迅速长大,保证子实体正常突破并伸展开裙。
(四)采收与加工当菌球生长发育由扁球形发育成椭圆形进一步变成桃形时说明菌球即将坡口。
菌球破口一般在清晨五六点钟最多。
竹荪破蕾后,其菌柄即快速伸长然后撒裙,因此竹荪采收采收一般在每天的8-10时进行。
应抓紧采收,过期孢体体自溶或脱裙而产量降低、影响品质。
采收时一手扶住菌柄,另一手用剪刀从基部切断连接的菌束,然后慢慢提起,并用镊子及时剥离菌盖和菌托而留下菌裙和菌柄。
竹荪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竹荪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竹荪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文介绍了竹荪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包括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控制环境条件、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合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竹荪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正文:竹荪是一种风味独特,口感鲜美的食用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另外,竹荪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等药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竹荪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创作者和农民朋友们更好地进行养殖。
首先,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竹荪养殖的重要步骤。
竹荪喜欢在富含有机质、松软透气的培养基上生长。
常用的培养基有玉米秸秆、菜籽饼粉等。
在培养基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和取得难易程度进行选择。
另外,培养基的酸碱度也需要注意,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7.5,可以通过加入石灰或磷酸进行调节。
其次,控制环境条件对竹荪的生长也起到重要作用。
温度是竹荪生长最敏感的环境因素,它适合在20-28摄氏度下生长。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竹荪的生长和产量。
另外,竹荪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是比较理想的。
可以通过喷水等方式进行湿度的调节。
此外,光照对竹荪的生长也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因素,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000-1500勒克斯。
再次,病虫害防治是竹荪养殖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竹荪比较容易感染炭疽病、火花锈病等真菌性病害,同时也容易受到蛛网蚧、蚜虫等昆虫的侵害。
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合理灭菌消毒、及时清除病虫害部分等。
另外,养殖环境的保持清洁,定期检查病虫情况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及时收获和储存是竹荪养殖中最关键的一步。
竹荪一般在菌丝溢出并且子实体开裂时进行采收。
采摘时需要使用干净的容器,避免污染。
采收后,应立即处理或储存,避免过长时间暴露。
储存时,可以选择冷藏或冷冻方式,延长竹荪的保鲜期。
综上所述,竹荪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竹笙种植技术及管理
一、种植技术1. 栽培场地选择与处理竹笙适合在稻田、果园、林地、菜园、山坡地等场地种植。
选择场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近水源,排灌方便。
(2)土质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
(3)近三年内未曾种植过竹笙。
(4)旱地种植前,需在地面及四周施用农药,以防白蚁危害;水田则需排干水,四周开好排水沟。
2. 栽培原料选择竹笙是一种木腐菌,栽培原料广泛,如阔叶树木屑、木片、竹屑、竹绒、谷壳、芦苇杆、甘蔗渣、豆秸、玉米杆、玉米芯等。
实践证明,混合料的产量优于单一原料。
在原料中添加含氮物质,可提高产量。
3. 季节安排竹笙播种时间为阳历1月至4月,采收时间为5月至9月。
一般播种后60至70天即可采收。
竹笙出菇温度为20℃以上,播种时间不宜过早。
4. 下料播种将栽培料调至含水量适中后,按畦堆在场地,畦宽40至50厘米,长度不限。
畦与畦之间留30至40厘米的走道。
料厚23至35厘米。
选择无雨天将竹笙菌种掰成鸽子蛋大小,均匀撒在畦面上。
二、管理技术1. 湿度管理竹笙生长过程中,湿度要求较高。
一般要求空气湿度在80%至90%,地面湿度在60%至70%。
根据天气和生长情况,适时喷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2. 温度管理竹笙生长温度范围为20℃至28℃。
夏季高温季节,可采取遮阳、喷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冬季低温季节,可采取增温措施,如搭建温室、加温等。
3. 光照管理竹笙对光照要求不高,但光照不足会影响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可适当调整光照时间,保持光照充足。
4. 病虫害防治竹笙常见病虫害有菌核病、白蚁等。
防治措施如下:(1)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菌种。
(2)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3)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4)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残体等。
5. 采收与加工竹笙采收时间一般在播种后60至70天。
采收时,应选择晴天,从菌柄基部分离菌盖和菌托,留约1厘米长的菌柄。
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加工,如晒干、烘干等,以延长保质期。
竹荪栽培技术培养高产量和色泽的要点
竹荪栽培技术培养高产量和色泽的要点竹荪(学名:Phallus impudicus),是一种珍贵的食用真菌,被誉为“菌中明珠”。
它的产量和色泽对于食用价值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竹荪栽培技术中培养高产量和色泽的要点。
一、土壤选择和处理为了培养高产量和色泽的竹荪,选择合适的土壤非常关键。
竹荪适宜生长于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
在栽培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耕翻和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二、竹荪种子的选择和处理竹荪栽培的第一步是选择健康的种子。
种子应该没有病虫害,外观完整,表面光滑。
处理种子时,可以用稀碘液或70%的乙醇对种子进行浸泡消毒,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三、培养环境的调控竹荪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
可以通过加湿器等设备来提高环境湿度,并使用温度控制设备来调节温度。
四、灌溉和保湿竹荪栽培过程中,灌溉和保湿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竹荪的生长。
灌溉时应采用细水龙头,轻柔地洒水,避免冲刷幼苗。
同时,可以使用覆盖物(如草、稻草等)来保持土壤湿润。
五、施肥和营养调节为了培养高产量的竹荪,适当的施肥和营养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合适的化肥进行施用,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肥料积累。
此外,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能更好地保持水分和养分,有助于提高竹荪的产量和色泽。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竹荪栽培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定期巡视和检查竹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使用量和剂型,避免对竹荪造成伤害。
七、采摘和储存当竹荪达到适宜的大小时,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时要轻轻拔出,避免损伤菌盖和菌柄。
采摘后,应及时放入容器中并储存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以保持竹荪的新鲜度和色泽。
总之,竹荪栽培技术中培养高产量和色泽的要点包括土壤选择和处理、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培养环境的调控、灌溉和保湿、施肥和营养调节、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摘和储存等。
人工栽培竹荪的七个关键措施
光照管理
总结词
光照对出菇期的竹荪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适当的光照强 度和时间能促进菌蕾的形成和生长。
详细描述
光照是影响菌蕾形成和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出菇期,要 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时间。一般来说,菌蕾形成期需 要较弱的光照,每天保持200-30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每天8-10小时。在菌蕾生长期和成熟期,需要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以促进菌蕾的正常生长和发 育。同时,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以免对菌蕾造成伤害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出菇期,要根据竹荪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湿度进行合理的 水分管理。在菌蕾形成期,要保持培养料含水量在60%70%之间,避免过干或过湿。在菌蕾生长期和成熟期,要 适当增加水分供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 同时,要注意避免水分直接喷洒到菌蕾上,以免引起腐烂 和病害。
温度管理
总结词
覆土方式
覆土方式可以采用人工覆土或机械覆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竹叶覆盖与保湿
竹叶覆盖
在竹荪栽培地表面覆盖一层竹叶,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促进竹荪生长。
保湿管理
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避免过湿或过干影响竹荪生长。
05
发菌期管理
温度管理
总结词
温度是影响竹荪发菌的关键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菌丝生长受阻。
控制砍伐时间
砍伐时间过早,竹子过于新鲜,不利于菌丝生长;砍伐时间过晚,竹子容易开裂,影响竹荪产量。
接种时间
适时接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选择 适宜的时间进行接种。春季栽培应在 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接种; 秋季栽培应在雨季来临前完成接种。
提高接种效率
采用适宜的接种方法,如穴播、条播 等,以提高接种效率和菌种的成活率 。
竹荪种植管理制度
竹荪种植管理制度一、竹荪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地块:竹荪适宜在松、柏等酸性土壤中生长,首先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地块的坡度应适中,避免水土流失。
2、清除杂草:在种植前应对地块上的杂草进行清除,保持地块的整洁和通风良好。
3、消毒处理:地块上的土壤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二、竹荪种植的技术要点1、选用健康的竹荪种苗:种苗应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避免引入病菌和虫害。
2、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竹荪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25℃,湿度为80%以上,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管理。
3、适时施肥:竹荪对养分需求较高,应适时施入适量的营养肥料,以促进竹荪的生长和发育。
4、合理浇水:竹荪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多,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情况合理浇水。
5、防治病虫害:定期对竹荪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选用绿色防治方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6、修剪管理:及时对竹荪进行修剪和整理,保持竹荪的生长良好,促进产量增加。
三、竹荪采收和贮存管理1、采收时机:竹荪的采收时机一般在秋季,当竹荪菌丝体形成完全时,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时应选择太阳升起后,露水刚干时,保证竹荪的质量。
2、采收方式:采收时应将竹荪整根拔起,尽量保留完整,避免破损影响质量。
3、贮存管理:采收后的竹荪应及时进行清洗和晒干,然后进行贮存。
竹荪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保持竹荪的新鲜和营养。
四、竹荪种植的市场销售1、开发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开发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2、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工作,提升竹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3、产品包装:对竹荪产品进行精美包装和标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4、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贴心的服务和保障,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总结:竹荪种植管理制度是竹荪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竹荪的生长品质、提升竹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竹荪菌栽培技术培育美味食用菌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竹荪菌栽培技术培育美味食用菌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菌类食材在我们的饮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竹荪菌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用菌,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为了能够培育出高质量的竹荪菌,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培育技术步骤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竹荪菌栽培技术的重要步骤,帮助您成功培育出美味的竹荪菌。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竹荪菌的栽培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
首先是菌种,可以选择购买成熟的竹荪菌菌种或者自行培育。
其次是培养基,竹荪菌的培养基通常由秸秆、麦麸、木屑等有机废弃物构成。
此外,还需要准备用于培育的容器、温度计、湿度计等必要的工具。
二、菌种培养首先,将竹荪菌菌种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接着,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控制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的范围内。
菌种需要在暗处孵化,通常需要5-7天的时间,直到菌丝完全遍布培养基。
三、接种菌种在竹荪菌的栽培过程中,接种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首先,将培养好的菌种切成小块,然后将其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
接着,用一层培养基将菌丝完全覆盖,创建一个适宜菌丝生长的环境。
在接种完成后,将培养箱放回培养箱中,并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四、培养环境的控制为了保证竹荪菌的顺利生长,我们需要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通常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80%-90%。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培养基的湿度,保持其适宜的水分含量。
同时,注意通风,保持培养箱内空气的流通,防止菌丝生长不良。
五、生长期管理竹荪菌的生长期大约在20-30天左右,期间需要进行一些管理措施。
例如,定期检查培养箱内的湿度和温度,及时调整。
同时,注意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或感染,需要及时处理。
在生长期结束后,竹荪菌的菌盖会患上青霉病,需要及时采收,避免影响菌体的质量。
六、采收与保存当竹荪菌的菌盖完全展开,并且颜色呈现出淡黄色时,说明已经达到了采收的时机。
使用干净的工具将竹荪菌整株割下,并注意不要将采摘好的菌体碰撞或刮伤。
竹荪的种植栽培技术及管理
一、种植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与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地块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先将土地深翻,施足底肥,如有机肥、磷肥等。
同时,在箱底铺5-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再铺上竹段、木段等,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湿性。
2. 菌种选择与接种竹荪菌种有棘托长裙竹荪、红托短裙竹荪等,根据生料栽培的特点,建议选择棘托长裙竹荪。
在接种时,每平方米用3瓶菌种,均匀分布在培养料上。
3. 栽培管理(1)水分管理: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5-70%,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菌丝生长。
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
(2)温度管理: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0-24℃,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
若气温过高,可采取遮阴、通风等措施降低温度。
(3)湿度管理: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菌蕾生长阶段湿度提高到95%以上。
每天喷水3-4次,保持空气流通。
(4)光照管理:菌丝体生长阶段,光照强度不宜过高,可采取遮阳网遮光。
菌蕾生长阶段,适当增加光照,有利于菌蕾分化。
二、管理方法1.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竹荪栽培成败的关键。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5-70%,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菌丝生长。
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
2. 温度管理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0-24℃,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
若气温过高,可采取遮阴、通风等措施降低温度。
3. 湿度管理菌丝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菌蕾生长阶段湿度提高到95%以上。
每天喷水3-4次,保持空气流通。
4. 光照管理菌丝体生长阶段,光照强度不宜过高,可采取遮阳网遮光。
菌蕾生长阶段,适当增加光照,有利于菌蕾分化。
5. 防病虫害在栽培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农药残留问题。
6. 采收与加工当竹荪子实体充分长大、色泽鲜艳、口感鲜嫩时,即可采收。
竹荪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引言概述:介绍竹荪的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提出本文将继续探讨竹荪的栽培技术,从土壤改良、种子选择、播种技术、生长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土壤改良1.竹荪对土壤的要求及选择:介绍竹荪偏爱的土壤类型和理想的土壤pH值。
2.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有机肥的施用、调整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通透性等方法。
3.技术要点:详细介绍施用有机肥的量和时间、调整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改善土壤通透性的措施。
二、种子选择1.种子来源:推荐优质种子的选择渠道,如专业育苗基地、农业科研机构等。
2.种植质量要求:阐述抗逆性、生长速度、菌种含量等方面的种植质量要求。
3.种子种类:介绍市场上常见的竹荪种子种类及其特点。
三、播种技术1.播种方法:比较常见的竹荪播种方法,如直播、间作播种、切砧接木等。
2.播种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季节要求,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
3.播种密度:详细介绍建议的竹荪播种密度,包括种子的用量和布局方式。
四、生长管理1.温湿度控制:介绍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包括温度范围、湿度要求等。
2.光照管理:阐述竹荪对光照的偏好,包括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控制方案。
3.施肥管理:详细介绍竹荪的施肥原则和施肥方法,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的使用。
4.浇水管理:探讨竹荪的浇水需求和浇水技巧,包括浇水时间、水量调控等。
五、病虫害防治1.常见病害和害虫:竹荪常见的病害和害虫种类,如褐斑病、炭疽病、蚜虫等。
2.防治措施:详细介绍竹荪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
3.病虫害监测:指导如何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总结竹荪的栽培技术,强调土壤改良、种子选择、播种技术、生长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五个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强调合理施肥、正确浇水、及时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必要性和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掌握竹荪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市场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竹荪产品。
竹荪要高产,做好这四步
竹荪要高产,做好这四步
为了保证竹荪的优质高产,可采用以下措施:
1.适当加大培养料用料。
田地栽培用料量每亩5000~7500千克,林下栽培用料量每亩1500~2000千克(以林地面积计算)。
2.增加培养料中氮素含量。
在培养料中加入牛粪、鸡粪或者尿素,单独添加尿素不可超过0.5%,否则会产生大量氨气,抑制菌丝生长(即“氨中毒”)。
3.选择优质的覆土层。
竹荪栽培要想取得高产,培养料表面需覆盖碎土,土层厚3~5厘米,覆土土壤质量的优劣对产量高低的影响极大。
覆土最好选用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或疏松的种植地表土,土壤含水量25%左右。
4.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措施。
“三分种,七分管”,竹荪要获得高产,后期的田间管理是重点。
温度管理方面:播种时气温较低,应在畦面覆土层上铺盖厚度1~3厘米的稻草或茅草,4~6天后再覆盖地膜(气温超过15°C时不必盖膜),遇到高温天气,要及时遮阳。
湿度管理方面:发菌阶段要控制好培养料湿度,这是竹荪高产的基础,但畦沟内不宜长期积水,走菌后期,要注意保持覆土湿度,促进菌丝形成菌家长出竹荪。
土壤湿度以手捏土粒扁,而不黏为度。
出菇阶段要注意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一般雨天不淋水,晴天喷水,天气温度较高时采用少量多次的喷水方法。
- 1 -。
竹荪常用种植方法
竹荪常用种植方法竹荪,学名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
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被广泛地用作食材和药材。
本文将介绍竹荪的常用种植方法,帮助您了解如何在家中或农田中种植竹荪。
1. 土壤选择与准备竹荪适宜种植在湿润、透气、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以下是具体的土壤要求和准备步骤:•土壤pH值:竹荪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可通过土壤测试工具或送土壤样本至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pH测试,以确定土壤是否适宜种植竹荪。
•土壤类型:竹荪适宜种植在砂质或壤土中,此类土壤透气性好且排水良好,便于竹荪根系生长。
•土壤肥力:在种植前,应充分施入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鸡粪等,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2. 竹荪菌种选择与处理竹荪菌种是种植竹荪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面是一些竹荪菌种的选择和处理技巧:•竹荪菌种购买与保存:可通过种植基地、农业公司或互联网购买竹荪菌种。
购买后,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以确保菌种的活力。
•竹荪菌种处理步骤:1.首先,将竹荪菌种浸泡在清水中约6-8小时,以激活菌种。
2.然后,将激活后的竹荪菌种进行脱水处理,可用纱布包裹,挂在通风处晾干。
这有助于增加菌种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3. 竹荪的播种与培养竹荪的播种和培养过程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步骤,以确保竹荪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详细的步骤:•播种介质准备:将树皮、秸秆和稻壳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蒸煮处理,以杀死病菌和杂草种子,接着晾凉备用。
•播种盘和竹片准备:将播种介质均匀分布于播种盘中,压实并整平。
然后,在播种盘上铺一层竹片,以供竹荪的生长。
•播种与覆土:将预处理过的竹荪菌种均匀撒于播种盘表面,接着用播种介质覆盖菌种,厚度约为1-2厘米。
•培养与管理:将播种盘放置于避光、通风和湿润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每天进行适度的喷水,以保持介质湿润,但避免过度积水。
4. 竹荪的光照和温度管理竹荪的光照和温度对其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竹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竹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1、种植季节竹荪的生长对温度要求还是很高的,它适宜的生长温度是在10度到30度之间,竹荪的菌蕾在发育期间温度不能低于15摄氏度,因此要选择在2月份到4月份播种,5到9月份出菇。
2、选择田块一般都会选择田块来种植竹荪,因为田块比较宽敞,平坦,并且土壤肥沃,排水方便,最重要的是它没有白蚁虫害,不过最好选择两到三年都没有种植过的那种田块。
3、挖沟种植竹荪都是要把田块挖成一沟一沟的,这样更方便种植,也方便管理,把沟挖好之后,把杂草给清理掉,顺便要把田土给捣撒。
4、搭大棚竹荪需要在较暗的地方生长,所以要搭棚,搭好棚后可能会有点黑,但这样可以创造适宜温度。
5、搭配种植配料每一个沟用杂木屑4000kg,细竹屑2000kg,尿素50kg,石膏30kg,碳酸钙30k来进行配料,记住这些配料一定要是新鲜、干燥、无霉无、无变质的。
6、堆制处理将木屑,竹屑搅拌均匀后,加上尿素,石膏,碳酸钙,并进行浇水,水的分量在70%左右就行,即料水1:1.5,紧握培养料,看到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但不滴下为度。
然后就用薄膜盖好料堆,把料堆放在种植的田块里堆制发酵30天。
7、菌种选择要选菌丝比较浓密健壮,并且长势旺盛、洁白无污染的优质菌种来进行种植,用种量可控制在700袋。
8、播种播种前先用生石灰浸水,对要种植的田块进行消毒杀虫,平常种植竹荪时要选择在阴天或者是没有太阳的天气进行接种,而要是选择大棚种植的话这个就不怕,因为里面都是阴暗的,对竹荪影响不大。
随后就是就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在田间做成畦,畦的高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
然后就在料畦中间开沟,深度也不要太深,最好就是在10厘米左右,接着就是把菌种掰成小块均匀放入料沟中,密排成一条直线,最后就是把培养料盖好菌种。
接完种之后,将两畦之间的土挖起捣碎,再做一层覆土,直接覆盖到培养料上,但不要太厚,5厘米左右即可,然后在泥土上再盖上1到2厘米厚的稻草,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适宜的温度。
竹荪栽培技术
竹荪栽培技术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竹荪的种植技术也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竹荪栽培技术。
一、选取适宜的种苗竹荪的种植以竹荪菌种为主,种苗的选择非常重要。
优质的竹荪菌种要求菌丝生长快、菌核大、菌丝粗壮、不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二、准备好种植基质竹荪的栽培基质可以选用木屑、稻草等有机废弃物,也可以选用落叶、松针等天然材料。
在选材时要注意材料的干湿程度、纤维含量、pH值等因素。
三、进行预处理选好基质后,需要进行预处理。
首先将基质进行浸泡,使其充分吸水,然后进行蒸煮处理。
蒸煮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基质的材料和含水率进行调整。
蒸煮后的基质要进行冷却处理。
四、接种菌种接种菌种是竹荪栽培的重要环节。
接种时要注意卫生,确保无菌操作。
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上,并进行覆盖,保持湿度。
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竹荪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在生长初期,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待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逐渐降低湿度和温度,以利于菌实的生长。
六、进行管理和维护在竹荪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管理和维护。
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保持通风和适宜的湿度,及时进行摘取等。
七、收获和销售竹荪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待菌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后,竹荪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然后进行包装和销售。
竹荪的栽培技术需要注意选种、基质处理、接种、温湿度控制、管理维护等方面,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获得优质的竹荪产量,提高竹荪的产值。
栽种竹荪注意事项是什么
栽种竹荪注意事项是什么栽种竹荪是一项需要注意细节的工作,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 竹荪的培育环境:a. 光照条件:竹荪喜欢适度的光照,一般来说,它们需要每天6-8小时的充足光照。
b. 温度条件:竹荪喜欢适宜的温度,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竹荪的生长。
c. 湿度条件:竹荪对湿度要求较高,一般来说,湿度在80-90%之间比较适宜。
可以通过保持适当的通风和使用喷雾器等方法来提高湿度。
d. 通风条件:竹荪需要适当的通风条件,以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2. 竹荪的培养基选择:a. 培养基的组成:竹荪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木屑、纤维素、麦麸等,同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钙等调节剂来维持PH值稳定。
b. 培养基的质量: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竹荪的生长效果。
应选择新鲜的原材料,避免使用有害物质的废弃物。
3. 竹荪的种植方式:a. 手动种植:可以选择直接将竹荪种子或种子菌种撒播在培养基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保持湿润,定期喷水,促进竹荪的生长。
b. 自然种植:竹荪也可以通过自然种植的方式生长,只需将培养基涂抹在竹筒或竹篮上,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等待竹荪自然生长。
4. 竹荪的养护管理:a. 定期浇水:竹荪对水分要求较高,应保持培养基湿润,但不要过湿。
一般来说,每天浇适量的水,并保持培养基的湿度在80%以上。
b. 定期通风:定期将培养槽或竹筒打开透气,保持空气流通,有利于竹荪的生长和防止病虫害。
c. 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竹荪的生长情况,发现有病虫害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避免对竹荪的影响。
d. 果体采摘:当竹荪的果体长到合适的大小时,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对竹荪造成伤害。
5. 竹荪的收获和储存:a. 采摘时机:竹荪的果体应在大小适中、质地饱满时进行采摘,以保证口感和品质。
b. 储存方式:竹荪可以鲜食,也可以进行干燥、腌制等方式进行储存。
如进行干燥储存,应保持竹荪的质量,并储存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竹荪栽培技术及高产技术
竹荪需要适量的光照,但不宜受到强光直 射,应采取遮阳措施。
湿度调节
竹荪需要适宜的湿度环境,应将湿度控制 在70%-80%之间。
通风换气
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可有效避免病虫害 的发生。
竹荪的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常见的竹荪病害有霉菌感染、细菌性感染 等,应采取相应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VS
虫害防治
常见的竹荪虫害有蚜虫、螨虫等,应采取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 治。
市场开发
加强市场开发,扩大竹荪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 场占有率,提高竹荪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3
产业链完善
完善竹荪产业的产业链,实现竹荪产品的生产 、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效 益和附加值。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创新
未来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进一步提 高竹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探索将竹荪 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如与旅游 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拓展其发展 空间和渠道。
06
竹荪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策略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建立技术培训基地
在重点产区建立竹荪栽培技术培训基地,通过现场培训、技术交 流、专家授课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竹荪栽培技术水平。
04
竹荪高产技术要点
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丰产、优质、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商品性好的竹荪品种。
种子质量
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优良菌种,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种子质量。
精细管理提高产量
栽培环境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透气性 好的地块,同时注意遮阴和保湿。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但避免 过度积水,以防止菌丝体死亡。
竹荪栽培注意事项
竹荪栽培注意事项竹荪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其菌盖呈现出漂亮的深褐色,叶状贝形,质地韧性,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被誉为“菜中明珠”。
由于其价格高昂,竹荪的栽培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农业产业。
以下是竹荪栽培的注意事项:1.土壤选择:竹荪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栽培地点最好选择离水源近、有水利设施的地方,便于浇灌和管理。
2.种菌材料的使用:种菌材料是竹荪培植的重要基础,要选用质量良好的菌种。
通常使用竹荪菌种稻壳料或玉米秸秆料,浸泡处理,去麦芽状菌,杀菌后即可使用。
3.栽培环境控制:竹荪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在栽培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好环境。
一般要求温度在18-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80%-90%左右。
可以使用温湿度控制设备,如加湿器、温控器等,来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4.适当施肥:竹荪根系薄弱,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通常在种植前可以施入一些基础肥料,如腐熟的有机肥。
在生长期间要注意每隔一段时间给予一定的补充营养,如氮、磷、钾等元素的肥料。
5.定期浇水:竹荪喜欢湿润的环境,栽培过程中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但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导致病菌滋生。
6.控制病虫害:竹荪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赤星病、黄瓜霉菌病等。
为了保证竹荪的正常生长,应定期巡视和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防治剂、更换菌床等。
7.收获时机:竹荪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0-40天,当菌盖完全展开,菌盖边缘没有翘起时,即可收获。
采摘时要将菌盖和菌柄一起取下,避免对菌床的伤害。
8.储存方式:竹荪采摘后应及时清洗,并利用干净毛巾包裹,放在保鲜盒中冷藏保存。
也可以进行烘干处理,然后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总之,竹荪的栽培需要注意土壤选择、种菌材料的使用、栽培环境控制、适当施肥、定期浇水、控制病虫害、收获时机和储存方式。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才能获得优质的竹荪产量。
竹荪总结综述
竹荪总结综述竹荪总结综述篇一:竹荪栽培技术要点及经验总结竹荪栽培技术要点及经验总结栽培技术1、田间菌种制作:栽培者只要购买竹荪原料,就可在田头自制栽培菌种。
12月下旬-1月初,选择田头一角,整理一个堆料育种畦床。
用杂木屑80%,麦麸20%,作为竹荪菌种的培养料,加水110%,然后装入编织袋内,经过常压灭菌10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进袋内,让其排泄,然后拌入1%石膏粉,堆入育种畦床上,采取2层料,一层菌种播种法,最后一层料面再撒些菌种,每米2畦床用干料20千克竹荪原种3-4瓶。
栽培100米2面积,只需田头制种4米2,等于25:1。
播种后用编织袋盖面,稻草遮阳,最后用竹条弓罩薄膜。
播种后每隔3-5天揭膜通风1次。
培育40-50天菌丝布满料堆后,即成田头竹荪菌种。
2、栽培原料选择:现行栽培竹荪的原料分四大类。
一是竹类:各种竹子的秆、枝、叶、竹头、竹根;二是树木类:杂木片、树枝、叶以及工厂下脚料的碎屑;三是秸秆类:豆秆、黄麻秆、谷壳、油菜秆、玉米芯、棉秆、棉籽壳、高粱秆、葵花子秆、壳等;四是野草类:芦苇、菅、芒萁、斑茅等,上述原料晒干备用。
3、生产季节安排:竹荪栽培一般分春、秋两季。
以春播为宜。
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应把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
南方诸省竹荪套种农作物,通常春播,“惊蛰”开始铺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播种后60-70天养菌,进入夏季5-9月间出菇,10月结束,生产周期7个月左右。
4、场地畦床整理: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树木空间地套种竹荪。
要求平地或缓坡地,近水源,含有腐植质的沙壤土。
播种前7-10天清理场地残物或杂草,翻土晒白。
果树上可喷波尔多液杀灭病虫害。
一般果树间距3米×3米,其中间空地作为栽培竹荪畦床。
畦宽60-80厘米,人行道间距30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40-50厘米为作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荪栽培技术要点及经验总结
栽培技术
1、田间菌种制作:栽培者只要购买竹荪原料,就可在田头自制栽培菌种。
12月下旬-1月初,选择田头一角,整理一个堆料育种畦床。
用杂木屑80%,麦麸20%,作为竹荪菌种的培养料,加水110%,然后装入编织袋内,经过常压灭菌10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进袋内,让其排泄,然后拌入1%石膏粉,堆入育种畦床上,采取2层料,一层菌种播种法,最后一层料面再撒些菌种,每米2畦床用干料20千克竹荪原种3-4瓶。
栽培100米2面积,只需田头制种4米2,等于25:1。
播种后用编织袋盖面,稻草遮阳,最后用竹条弓罩薄膜。
播种后每隔3-5天揭膜通风1次。
培育40-50天菌丝布满料堆后,即成田头竹荪菌种。
2、栽培原料选择:现行栽培竹荪的原料分四大类。
一是竹类:各种竹子的秆、枝、叶、竹头、竹根;二是树木类:杂木片、树枝、叶以及工厂下脚料的碎屑;三是秸秆类:豆秆、黄麻秆、谷壳、油菜秆、玉米芯、棉秆、棉籽壳、高粱秆、葵花子秆、壳等;四是野草类:芦苇、菅、芒萁、斑茅等,上述原料晒干备用。
3、生产季节安排:竹荪栽培一般分春、秋两季。
以春播为宜。
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应把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
南方诸省竹荪套种农作物,通常春播,“惊蛰”开始铺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播种后60-70天养菌,进入夏季5-9月间出菇,10月结束,生产周期7个月左右。
4、场地畦床整理: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树木空间地套种竹荪。
要求平地或缓坡地,近水源,含有腐植质的沙壤土。
播种前7-10天清理场地残物或杂草,翻土晒白。
果树上可喷波尔多液杀灭病虫害。
一般果树间距3米×3米,其中间空地作为栽培竹荪畦床。
畦宽60-80厘米,人行道间距30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40-50厘米为作业道。
5、播种覆土养菌:播种前将培养料浸水,控制含水量60%-70%备用。
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
每米2畦床铺放培养料10千克,菌种5瓶,做到一边辅料。
一边播种,然后在畦床上覆盖地膜。
播种后15-20天,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后期增加通风次数。
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30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23-26℃。
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腐植土,腐植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
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雨水淋浸。
若采用农作物套种方式的,套种品种有黄豆、脾豆、高梁、玉米、辣椒、黄瓜、向日葵等高秆或藤蔓作物。
当竹荪播种覆土后15-20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作物种子,按间隔50-60厘米处套种一棵。
6、出菇科学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下培育25-33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畦床上盖膜去掉。
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出现菇蕾,并破球独柄形成子实体。
此时正值林果树和套种的农作物枝叶茂盛时期,起到遮阳作用。
出菇期培养料内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
菇蕾生长期,除阴雨天气外,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
菇蕾胀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球,尽快抽柄撒裙形成子实体。
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
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
二看覆土。
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
三看菌蕾。
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
四看天气。
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要多喷,阴雨天不喷。
这样才能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菌裙撒至离菌柄下端4-5厘米就要采摘。
采后及时送往工厂脱水烘干。
干品返潮力极强,可用双层塑料袋包装,并扎牢袋口。
作为商品出口和国内市场零售的,则需采用小塑料袋包装,每袋有25克、50克。
100克、300克不同规格,外包装采用双楞牛皮纸箱。
技术总结
1.田间菌种制作栽培者只要购买竹荪原料,就可在田头自制栽培菌种。
12月下旬-1月初,选择田头一角,整理一个堆料育种畦床。
用杂木屑80%,麦麸20%,作为竹荪菌种的培养料,加水110%,然后装入编织袋内,经过常压灭菌10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进袋内,让其排泄,然后拌入1%石膏粉,堆入育种畦床上,采取2层料,一层菌种播种法,最后一层料面再撒些菌种,每米2畦床用干料20千克竹荪原种3-4瓶。
栽培100米2面积,只需田头制种4米2,等于25:1。
播种后用编织袋盖面,稻草遮阳,最后用竹条弓罩薄膜。
播种后每隔3-5天揭膜通风1次。
培育40-50天菌丝布满料堆后,即成田头竹荪菌种。
2.栽培原料选择现行栽培竹荪的原料分四大类。
一是竹类:各种竹子的秆、枝、叶、竹头、竹根;二是树木类:杂木片、树枝、叶以及工厂下脚料的碎屑;三是秸秆类:豆秆、黄麻秆、谷壳、油菜秆、玉米芯、棉秆、棉籽壳、高粱秆、葵花子秆、壳等;四是野草类:芦苇、菅、芒萁、斑茅等,上述原料晒干备用。
3.生产季节安排竹荪栽培一般分春、秋两季。
以春播为宜。
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应把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
南方诸省竹荪套种农作物,通常春播,“惊蛰”开始铺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播种后60-70天养菌,进入夏季5-9月间出菇,10月结束,生产周期7个月左右。
4.场地畦床整理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树木空间地套种竹荪。
要求平地或缓坡地,近水源,含有腐植质的沙壤土。
播种前7-10天清理场地残物或杂草,翻土晒白。
果树上可喷波尔多液杀灭病虫害。
一般果树间距3米×3米,其中间空地作为栽培竹荪畦床。
畦宽60-80厘米,人行道间距30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40-50厘米为作业道。
5.播种覆土养菌播种前将培养料浸水,控制含水量60%-70%备用。
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
每米2畦床铺放培养料10千克,菌种5瓶,做到一边辅料。
一边播种,然后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畦床上覆盖地膜。
播种后15-20天,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后期增加通风次数。
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30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23-26℃。
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腐植土,腐植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
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雨水淋浸。
若采用农作物套种方式的,套种品种有黄豆、脾豆、高梁、玉米、辣椒、黄瓜、向日葵等高秆或藤蔓作物。
当竹荪播种覆土后15-20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作物种子,按间隔50-60厘米处套种一棵。
6.出菇科学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下培育25-33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畦床上盖膜去掉。
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出现菇蕾,并破球独柄形成子实体。
此时正值林果树和套种的农作物枝叶茂盛时期,起到遮阳作用。
出菇期培养料内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
菇蕾生长期,除阴雨天气外,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
菇蕾胀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球,尽快抽柄撒裙形成子实体。
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
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
二看覆土。
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
三看菌蕾。
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
四看天气。
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要多喷,阴雨天不喷。
这样才能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裙撒至离菌柄下端4-5厘米就要采摘。
采后及时送往工厂脱水烘干。
干品返潮力极强,可用双层塑料袋包装,并扎牢袋口。
作为商品出口和国内市场零售的,则需采用小塑料袋包装,每袋有25克、50克。
100克、300克不同规格,外包装采用双楞牛皮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