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汉族民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分类。

三、能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归纳三种民歌的音乐特点并能通过这些特点判断各个不同作品体裁。

教学内容

运用比较、分析、教师范唱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

1. 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异同

2. 了解掌握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各种不同民歌体裁的分类,能利用特点分辨各体裁。

学生活动

1、体验节奏和情感,熟悉号子特点。

2、听赏江苏民歌和中国民歌《茉莉花》,尝试同时演唱两种曲调不同的《茉莉花》。

3、探讨、研究三种民歌体裁的具体特点。

4、反馈练习,听赏不同民歌片段,分辨民歌体裁

课后作业

分析小调体裁歌曲《小拜年》(辽宁民歌)与《铜钱歌》(湖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从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来探究这两个地区音乐风格不同的原因。

学情分析

一、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

音乐的主要动力。都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基本以课本为主。

二、学生的认知特征:

当下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自己听听歌曲或在文艺会、电视上听听音乐。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内在魅力,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学生的知识基础:

(1)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

(2)没有进行过准确的发音练习。

(3)更不会对音乐有着专业性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在给他们上课时,不能太过于要求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会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课堂上,我会着重以聆听为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再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从而有效地传授知识。

四、对应和措施: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触感敏锐,不喜欢墨守成规,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旨在营造合理的学习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视、听、唱、动等多种体验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魅力,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效果分析

1、通过本科的学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和理解民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演唱形

式。

2、通过观课老师的反馈,在教学设计和环节上准备不够充分,没能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3、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到的知识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4、课堂上没体现出学生合作探究。

教材分析

音乐鉴赏—汉族民歌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汉族民歌的听赏、分析,掌握汉族民歌的分类以及各自的概念、特点、演唱形式等。

《澧水船夫号子》

本曲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劳动号子作品,湖南民歌。本曲通过复杂多变、富有气势的号子音乐,生动反映了澧水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生动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劳动过程。

《赶牲灵》

陕北民歌(高腔山歌),是“信天游”的典型传统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全歌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旋律高亢而又细腻,质朴而又风趣,语言生动,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的惟妙惟肖。

《无锡景》

生动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风光与特产,旋律细腻优美,富有江南特色。

评测练习

名词解释

1、劳动号子定义: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歌曲。

音乐特点:律动感强;节奏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结合;

演唱形式: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

2、山歌定义: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音乐特点:旋律爽朗、质朴、悠扬;节奏自由;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口语化。

演唱形式:独唱、对唱、领唱、合唱

3、小调定义: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音乐特点:曲调优美、流畅;感情细腻、委婉;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歌词固定。

演唱形式:独唱

南北民歌的对比、各自的音乐特点

课后分析

这次上课的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汉族民歌》的新授课。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传统音乐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增

强民族意识。在高中进行的汉族民歌的教学中,本课“从一南一北两类对比最明显的汉族民歌切入教学,“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比较不同地区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风格特点主要是在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从而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各地区、各民族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重点分析了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还分析了形成此特点的原因。作为音乐课,更重要的还有民歌是如何使你感受到它的地域特点的,在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上是如何表现的,演唱上是怎样表现的,我认为在整节课中一定要有此方面的分析。最后同过赏析山西民歌《想亲亲》让同学们民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标分析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目标的内容

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价值的具体性体现,是课程阶段性、特殊性的结果显示。传统的课程通常以每一门学科对应某一特定的学生发展目标,如德、智、体、美、劳,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学生各门学科都优秀,就是获得了全面发展。

音乐课程目标具有下列功能:

(1) 明确音乐教育发展方向;

(2) 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

(3) 提供音乐学习经验方法;

(4) 确定音乐教育评价基础。

上面四者的关系是:通过明确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为学生提供达到目标的最优的音乐学习内容、方法与经验,并以此确定为评价音乐教育活动结果的标准。

音乐课程目标需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完成,因此,在某一方面、领域和学时的音乐教学中,还有着更为明确和具体的音乐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设计中,传统的“教学目的”同现在的“教学目标”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带有浓厚的“学科本位”和“教师中心”痕迹,其设计体现为“教什么”、“怎样教”、“通过教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后者则体现了从“教师中心”到“学生本位”的转变。“教学目标”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来设计目标要求及目标水平。为什么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音乐课程目标首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人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